CN108352453A - 电致发光器件、其制备方法及油墨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电致发光器件、其制备方法及油墨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2453A
CN108352453A CN201680059821.XA CN201680059821A CN108352453A CN 108352453 A CN108352453 A CN 108352453A CN 201680059821 A CN201680059821 A CN 201680059821A CN 108352453 A CN108352453 A CN 1083524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printing
quantum dot
polyimide polymer
nano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98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52453B (zh
Inventor
潘君友
谭甲辉
黄宏
闫晓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inaray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inaray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inaray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inaray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52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2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52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24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1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comprising active inorganic nanostructures, e.g. luminescent quantum do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 C09D11/033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bin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olv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2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ther than those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ther than solvents, pigments or dy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2Electrically conductive i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 H10K71/135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using ink-jet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50Organic perovskites; Hybrid organic-inorganic perovskites [HOIP], e.g. CH3NH3PbI3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40Interrelation of parameters between multiple constituent active layers or sublayers, e.g. HOMO values in adjac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6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10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 H10K85/111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heteroaromatic, or aryl chains, e.g. polyaniline, polyphenylene or polyphenylene vinyl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电致发光器件,包含阳极(102)、发光层(104)和阴极(106),发光层(104)位于阳极(102)和阴极(106)之间,其中发光层(104)包含无机发光纳米材料和聚酰亚胺聚合物,其中聚酰亚胺聚合物的HOMO和无机发光纳米材料的价带能级VB满足:VB(无机发光纳米材料)≤HOMO(聚酰亚胺)+0.3eV,从而提供了一种易于大面积加工的高性能电致发光器件的解决方案。还涉及包括有纳米发光材料和聚酰亚胺聚合物的油墨组合物。

Description

电致发光器件、其制备方法及油墨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纳米发光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尤其是涉及具有包括量子点及聚酰亚胺聚合物共混物的量子点发光器件。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有纳米发光材料和聚酰亚胺聚合物的油墨组合物,此油墨组合物的印刷工艺及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照明和显示是人类社会的重大需求,其能耗是当今社会能源消耗的一大部分。因此人们不断寻求新的节能环保技术,其中发光二极管(LED)由于其节能、环保、耐用等优点,正逐步取代传统照明材料,成为新一代的照明光源。但目前商业化的LED采用的薄膜沉积技术对真空要求较高,生产成本较高,不易实现大面积和柔性衬底生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作为新一代的照明和显示技术,虽然可以实现大面积器件生产,但器件寿命还有待提高。同时OLED的电致发光光谱半峰宽超过40nm,不利于其在显示设备的应用;此外,OLED在高亮度下的效率滚降以及寿命降低的问题也限制了在固态照明领域的应用
胶体量子点(QD)是一种可溶液加工的半导体纳米晶体,具有尺寸可调谐的光电子性质。通过改变量子点尺寸或改变其组分,其发光波长可以在所有可见波段调节,同时量子点发光光谱的半峰宽一般小于30nm,可以实现具有高色域的显示器和具有高显色指数的白光照明;而且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可以通过溶液加工在柔性衬底上大面积生产,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因此以量子点作为发光层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显示和固态照明光源。
目前量子点二极管器件(QLED)中常用的有机空穴传输材料的最高占据轨道能级(HOMO)一般高于-5.6eV,而一般量子点的价带能级在-6.0~-7.0eV之间。两者之间能级结构的不匹配使得空穴注入效率较低,导致发光层中量子点注入电荷不平衡,量子点呈现非电中性,大大降低了QLED的发光效率。同时目前通用的QLED器件中,发光层由纯的QD组成,而且厚度很薄,这对印刷工艺是个极大的挑战。为了提高可加工性,人们在发光层中使用聚合物和QD的混合物,如文献中(App.Phy.Lett.2007,91,243114;App.Phy.Lett.2008,92,043303)报道的CdSe/ZnS量子点掺杂于PVK或PFO,但PVK和PFO本身不稳定,对QLED的性能,特别是寿命都有很大的限制。
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发光层材料组合对于提高QLED性能尤其是寿命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器件,以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中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发光层材料问题,该电致发光器件包含:阳极、发光层和阴极,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其中,所述发光层包含无机发光纳米材料和聚酰亚胺聚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聚酰亚胺聚合物包含通式(I)的重复单元
其中:A代表四价芳香族基团或脂肪族基团;B代表二价芳香族或脂肪族基团。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聚酰亚胺聚合物具有通式(II)的重复单元
其中:A代表四价芳香族基团或脂肪族基团;B代表二价芳香族或脂肪族基团;E为具有电子传输功能的基团,x+y=1。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聚酰亚胺聚合物中A在多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以下基团,且A能够进一步被取代:
其中所示虚线键表示与相邻结构单元键合的键。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聚酰亚胺聚合物中B在多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以下基团,且B能够进一步被取代:
其中所示虚线键表示与相邻结构单元键合的键。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E选自吩嗪、菲罗啉、蒽、菲、芴、二芴、螺二芴、对苯乙炔、哒嗪、吡嗪、三嗪、三唑、咪唑、喹啉、异喹啉、喹噁啉、噁唑、异噁唑、噁二唑、噻二唑、吡啶、吡唑、吡咯、嘧啶、吖啶、芘、苝、反茚并芴、顺茚并、二苯并-茚并芴、茚并萘、苯并蒽、氮磷杂环戊二烯、氮硼杂环戊二烯、芳香酮类、内酰胺及其衍生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聚酰亚胺聚合物的HOMO≤-5.6eV。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聚酰亚胺聚合物的HOMO满足:无机发光纳米材料的VB≤HOMO+0.3eV。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无机发光纳米材料的发光波长位于380nm~2500nm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无机发光纳米材料的发光峰的波长大于所述的聚酰亚胺聚合物的发光峰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无机发光纳米材料是量子点材料,即其粒径具有单分散的尺寸分布,其形状可选自球形、立方体、棒状或支化结构的不同纳米形貌。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无机发光纳米材料为元素周期表IV族、II-VI族、II-V族、III-V族、III-VI族、IV-VI族、I-III-VI族、II-IV-VI族、II-IV-V族二元或多元半导体化合物的量子点或其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无机发光纳米材料为发光钙钛矿纳米粒子材料、金属纳米粒子材料、或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材料,或其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无机发光纳米材料和所述聚酰亚胺聚合物的掺杂比例在1∶99~99∶1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发光器件选自量子点发光二极管、量子点发光电池、量子点发光场效应管、或量子点激光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墨组合物,包含无机发光纳米材料和聚酰亚胺聚合物,及至少一种有机溶剂。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发光层是通过印刷或涂布的方法制备而成,所述印刷或涂布的方法选自:喷墨打印,喷印,活版印刷,丝网印刷,浸涂,旋转涂布,刮刀涂布,辊筒印花,扭转辊印刷,平版印刷,柔版印刷,轮转印刷,喷涂,刷涂或移印,或狭缝型挤压式涂布。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电致发光器件,其发光层包括无机发光纳米材料和聚酰亚胺聚合物,其中聚酰亚胺HOMO能级位于有机空穴传输层HOMO能级与QD材料价带能级之间,有效降低了器件的操作电压,提高发光效率,同时改善了器件的可加工性,提供了一种制造成本低、高性能的量子点发光器件的解决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聚酰亚胺聚合物,具有增强的电子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电致发光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光谱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器件,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电致发光器件中,该电致发光器件包括有一个阳极、一个发光层和一个阴极,发光层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其中发光层包含无机发光纳米材料和一种聚酰亚胺聚合物。
一般地,发光层中的聚酰亚胺聚合物至少包含一个通式(I)的重复单元:
其中:A代表四价芳香族基团或脂肪族基团;B代表二价芳香族或脂肪族基团。
在某些实施例中,通式(I)中A所表示的四价有机基团是从作为原料的四羧酸二酐中去除2个羧酸酐基(CO)2O而得到的残基,同时B所表示的二价有机基团是从作为原料的二胺化合物中去除2个-NH2基得到的残基。优选的,具有通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的聚酰亚胺是四羧酸二酐和二胺化合物的聚合物。
四羧酸二酐的例子包括任意的芳香族和脂肪族化合物,优选的是芳香族或杂芳族化合物,即通式(I)中A所表示的四价有机基团优选为芳香族或杂芳族有机基团。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通式(I)中,A在多次出现时,可相同或不同地选自以下基团,且A可以进一步被取代:
其中所示虚线键表示与相邻结构单元键合的键。
另外,二胺化合物是在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氨基的二胺化合物。二胺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任意的芳香族和脂肪族化合物,优选的是芳香族或杂芳族化合物,即通式(I)中B所表示的二价有机基团优选为芳香族或杂芳族有机基团。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上述通式(I)中,B在多次出现时,可相同或不同地选自以下基团,且B可以进一步被取代:
其中所示虚线键表示与相邻结构单元键合的键。
在一些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包含具有如下的通式(II)所示的聚酰亚胺聚合物:
其中A,B的定义如上述,E是具有电子传输功能的基团,x+y=1。
y在1%-30mol%的范围,较好的是在5%-25mol%的范围,更好的是在10%-25mol%的范围,最好的是在15%-25mol%的范围。
E是具有电子输运能力的功能基团。一般的,OLED中用于电子传输的材料都可以包含本发明的聚合物中。具有电子输运能力的功能基团优选选自三(8-羟基喹啉)铝(AlQ3)、吩嗪、菲罗啉、蒽、菲、芴、二芴、螺二芴、对苯乙炔、哒嗪、吡嗪、三嗪、三唑、咪唑、喹啉、异喹啉、喹噁啉、噁唑、异噁唑、噁二唑、噻二唑、吡啶、吡唑、吡咯、嘧啶、吖啶、芘、苝、反茚并芴、顺茚并、二苯并-茚并芴、茚并萘、苯并蒽、氮磷杂环戊二烯、氮硼杂环戊二烯、芳香酮类、内酰胺及它们的衍生物。
另一方面,具有电子输运能力的功能基团可选自至少包含一个以下结构式的基团:
R1可选自如下的基团:氢、烷基、烷氧基、氨基、烯、炔、芳烷基、杂烷基、芳基和杂芳基;Ar1-Ar5每个可独立选自环芳香烃化合物,如苯、联苯、三苯基、苯并、萘、蒽、非那烯、菲、芴、芘、屈、苝、薁;芳香杂环化合物,如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呋喃、呋喃、噻吩、苯并呋喃、苯并噻吩、咔唑、吡唑、咪唑、三氮唑、异恶唑、噻唑、恶二唑、恶三唑、二恶唑、噻二唑、吡啶、哒嗪、嘧啶、吡嗪、三嗪、恶嗪、恶噻嗪、恶二嗪、吲哚、苯并咪唑、吲唑、吲哚嗪、苯并恶唑、苯异恶唑、苯并噻唑、喹啉、异喹啉、邻二氮(杂)萘、喹唑啉、喹喔啉、萘、酞、蝶啶、氧杂蒽、吖啶、吩嗪、吩噻嗪、吩恶嗪、二苯并硒吩、苯并硒吩、苯并呋喃吡啶、吲哚咔唑、吡啶吲哚、吡咯二吡啶、呋喃二吡啶、苯并噻吩吡啶、噻吩吡啶、苯并硒吩吡啶和硒吩二吡啶;包含2至10环结构的基团,它们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类型的环芳香烃基团或芳香杂环基团,并彼此直接或通过至少一个以下的基团连结在一起,如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硅原子、磷原子、硼原子、链结构单元和脂肪环基团。其中,每个Ar可以进一步被取代,取代基可选为氢、烷基、烷氧基、氨基、烯、炔、芳烷基、杂烷基、芳基和杂芳基;n是一个从0到20的整数;X1-X8选自CR1或N。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聚酰亚胺聚合物,其HOMO≤-5.6eV,较好是≤-5.7eV,更好是≤-5.8eV,更好是≤-5.9eV,最好是≤-6.0eV。
一般无机量子点的价带能级在-6.0~-7.0eV之间,具有较深HOMO能级聚酰亚胺有利于减小空穴传输材料与量子点材料间的注入势垒,便于器件的电荷传输平衡,提高器件效率。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聚酰亚胺聚合物的HOMO和无机发光纳米材料的价带能级VB满足:VB(无机发光纳米材料)≤HOMO(聚酰亚胺)+0.3eV,较好是 VB(无机发光纳米材料)≤HOMO(聚酰亚胺)+0.2eV,更好是VB(无机发光纳米材料)≤HOMO(聚酰亚胺)+0.1eV,最好是VB(无机发光纳米材料)≤HOMO(聚酰亚胺)。
在某些实施例中,无机纳米材料的平均粒径约在1到1000nm范围内。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无机纳米材料的平均粒径约在1到100nm。在某些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无机纳米材料的平均粒径约在1到20nm,最好在1到10nm。
所述的无机纳米材料可以选自不同的形状,包含但不限于球形、立方体、棒状、盘形或支化结构等不同纳米形貌,以及各种形状颗粒的混合物。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无机纳米材料是量子点材料,具有非常狭窄的、单分散的尺寸分布,即颗粒与颗粒之间的尺寸差异非常小。优选地,单分散的量子点在尺寸上的偏差均方根小于15%rms;更优地,单分散的量子点在尺寸上的偏差均方根小于10%rms;最优地,单分散的量子点在尺寸上的偏差均方根小于5%rms。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无机纳米材料是发光材料。
在一些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无机发光纳米材料是量子点发光材料。
一般地,发光量子点可以在波长380纳米到2500纳米之间发光。例如,已发现,具有CdS核的量子点的发光波长位于约400纳米到560纳米范围;具有CdSe核的量子点的发光波长位于约490纳米到620纳米范围;具有CdTe核的量子点的发光波长位于约620纳米到680纳米范围;具有InGaP核的量子点的发光波长位于约600纳米到700纳米范围;具有PbS核的量子点的发光波长位于约800纳米到2500纳米范围;具有PbSe核的量子点的发光波长位于约1200纳米到2500纳米范围;具有CuInGaS核的量子点的发光波长位于约600纳米到680纳米范围;具有ZnCuInGaS核的量子点的发光波长位于约500纳米到620纳米范围;具有CuInGaSe核的量子点的发光波长位于约700纳米到1000纳米范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量子点材料包含至少一种能够发出发光峰值波长位于450nm~460nm的蓝光、或发光峰值波长位于520nm~540nm的绿光、或发光峰值波长位于615nm~630nm的红光,或它们的混合物。
所包含的量子点可以选自特殊的化学组成、形貌结构和/或大小尺寸,以获得在电刺激下发出所需波长的光。关于量子点的发光性质与其化学组成、形貌结构和/或大小尺寸的关系可以参见Annual Review of Material Sci.,2000,30,545-610;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2012,2,594-628;Nano Res,2009,2,425-447。特此将上述列出的文件中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作为参考。
量子点的窄的粒径分布能使量子点具有更窄的发光光谱(J.Am.Chem.Soc.,1993,115,8706;US 20150108405)。此外,根据所采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不同,量子点的尺寸需在上述的尺寸范围内做相应调节,以获得所需波长的发光性质。
优选地,发光量子点是半导体纳米晶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尺寸为约5纳米到约15纳米的范围内。此外,根据所采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不同,量子点的尺寸需在上述的尺寸范围内做相应调节,以获得所需波长的发光性质。
所述的半导体纳米晶体包括至少一种半导体材料,其中半导体材料可选为元素周期表IV族、II-VI族、II-V族、III-V族、III-VI族、IV-VI族、I-III-VI族、II-IV-VI族、II-IV-V族二元或多元半导体化合物或他们的混合物。具体所述的半导体材料的实例包括,但不限制于:IV族半导体化合物,由单质Si、Ge和二元化合物SiC、SiGe组成;II-VI族半导体化合物,由二元化合物包括CdSe、CdTe、CdO、CdS、CdSe、ZnS、ZnSe、ZnTe、ZnO、HgO、HgS、HgSe、HgTe,三元化合物包括CdSeS、CdSeTe、CdSTe、CdZnS、CdZnSe、CdZnTe、CgHgS、CdHgSe、ZnSeS、ZnSeTe、ZnSTe、HgSeS、HgSeTe、HgSTe、HgZnS、HgSeSe及四元化合物包括CgHgSeS、CdHgSeTe、CgHgSTe、CdZnSeS、CdZnSeTe、HgZnSeTe、HgZnSTe、CdZnSTe、HgZnSeS、组成;III-V族半导体化合物,由二元化合物包括AlN、AlP、AlAs、AlSb、GaN、GaP、GaAs、GaSb、InN、InP、InAs、InSb,三元化合物包括AlNP、AlNAs、AlNSb、AlPAs、AlPSb、GaNP、GaNAs、GaNSb、GaPAs、GaPSb、InNP、InNAs、InNSb、InPAs、InPSb、和四元化合物包括GaAlNAs、GaAlNSb、GaAlPAs、GaInNP、GaInNAs、GaInNSb、GaInPAs、GaInPSb、InAlNP、InAlNAs、InAlNSb、InAlPAs、InAlPSb组成;IV-VI族半导体化合物,由二元化合物包括SnS、SnSe、SnTe、PbSe、PbS、PbTe,三元化合物包括SnSeS、SnSeTe、SnSTe、SnPbS、SnPbSe、SnPbTe、PbSTe、PbSeS、PbSeTe和四元化合物包括SnPbSSe、SnPbSeTe、SnPbSTe组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发光量子点包含II-VI族半导体材料,优选选自CdSe,CdS,CdTe,ZnO,ZnSe,ZnS,ZnTe,HgS,HgSe,HgTe,CdZnSe及它们的任何组合。在合适的实施方案中,由于CdSe,CdS的合成相对成熟而将此材料用作用于可见光的发光量子点。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发光量子点包含III-V族半导体材料,优选选自InAs,InP,InN,GaN,InSb,InAsP,InGaAs,GaAs,GaP,GaSb,AlP,AlN,AlAs,AlSb,CdSeTe,ZnCdSe及它们的任何组合。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发光量子点包含IV-VI族半导体材料,优选选自PbSe,PbTe,PbS,PbSnTe,Tl2SnTe5及它们的任何组合。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量子点为一核壳结构。核与壳分别相同或不同地包括一种或多种半导体材料。
所述的量子点的核可以选自上述的元素周期表IV族、II-VI族、II-V族、III-V族、III-VI族、IV-VI族、I-III-VI族、II-IV-VI族、II-IV-V族二元或多元半导体化合物。具体的用于量子点核的实例包括但不限制于ZnO、ZnS、ZnSe、ZnTe、CdO、CdS、CdSe、CdTe、MgS、MgSe、GaAs、GaN、GaP、GaSe、GaSb、HgO、HgS、HgSe、HgTe、InAs、 InN、InSb、AlAs、AlN、AlP、AlSb、PbO、PbS、PbSe、PbTe、Ge、Si,及它们任意组合的合金或混合物。
所述的量子点的壳包含与核相同或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壳的半导体材料包括元素周期表IV族、II-VI族、II-V族、III-V族、III-VI族、IV-VI族、I-III-VI族、II-IV-VI族、II-IV-V族二元或多元半导体化合物。具体的用于量子点核的实例包括但不限制于ZnO、ZnS、ZnSe、ZnTe、CdO、CdS、CdSe、CdTe、MgS、MgSe、GaAs、GaN、GaP、GaSe、GaSb、HgO、HgS、HgSe、HgTe、InAs、InN、InSb、AlAs、AlN、AlP、AlSb、PbO、PbS、PbSe、PbTe、Ge、Si,及它们任意组合的合金或混合物。
所述的具有核壳结构的量子点,壳可以包括单层或多层的结构。壳包括一种或多种与核相同或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壳具有约1到20层的厚度。在一个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壳具有约5到10层的厚度。在某些实施例中,在量子点核的表面生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壳。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壳的半导体材料具有比核更大的带隙。特别优选的,壳核具有I型的半导体异质结结构。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壳的半导体材料具有比核更小的带隙。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用于壳的半导体材料具有与核相同或接近的原子晶体结构。这样的选择有利于减小核壳间的应力,使量子点更为稳定。
合适的采用核壳结构的发光量子点的例子(但不限制于)有:
红光:CdSe/CdS,CdSe/CdS/ZnS,CdSe/CdZnS等;
绿光:CdZnSe/CdZnS,CdSe/ZnS等;
蓝光:CdS/CdZnS,CdZnS/ZnS等;
优选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是胶状生长法。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制备单分散的量子点的方法选自热注射法(hot-iniect)和/或加热法(heating-up)。制备方法包含在文件Nano Res,2009,2,425-447;Chem.Mater.,2015,27(7),2246-2285。特此将上述列出的文件中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作为参考。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的表面包含有机配体。有机配体可以控制量子点的生长过程,调控量子点的相貌和减小量子点表面缺陷从而提高量子点的发光效率及稳定性。所述的有机配体可以选自吡啶,嘧啶,呋喃,胺,烷基膦,烷基膦氧化物,烷基膦酸或烷基次膦酸,烷基硫醇等。具体的有机配体的实例包括但不限制于三正辛基膦,三正辛基氧化膦,三羟基丙基膦,三丁基膦,三(十二烷基)膦,亚磷酸二丁酯,亚磷酸三丁酯,亚磷酸十八烷基酯,亚磷酸三月桂酯,亚磷酸三(十二烷基)酯,亚磷酸三异癸酯,双(2-乙基己基)磷酸酯,三(十三烷基)磷酸酯,十六胺,油胺,十八胺,双十八胺,三十八胺,双(2-乙基己基)胺,辛胺,二辛胺,三辛胺,十二胺,双十二胺,三十二胺, 十六胺,苯基磷酸,己基磷酸,四癸基磷酸,辛基磷酸,正十八烷基磷酸,丙烯二磷酸,二辛醚,二苯醚,辛硫醇,十二烷基硫醇。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的表面包含无机配体。由无机配体保护的量子点可以通过对量子点表面有机配体进行配体交换得到。具体的无机配体的实例包括但不限制于:S2-,HS-,Se2-,HSe-,Te2-,HTe-,TeS3 2-,OH-,NH2 -,PO4 3-,MoO4 2-,等。该类无机配体量子点的例子可以参考文件:J.Am.Chem.Soc.2011,133,10612-10620;ACS Nano,2014,9,9388-9402。特此将上述列出的文件中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作为参考。
在某些实施例中,量子点表面具有一种或多种相同或不同的配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具有单分散的量子点所表现出的发光光谱具有对称的峰形和窄的半峰宽。一般地,量子点的单分散性越好,其所表现的发光峰越对称,且半峰宽越窄。优选地,所述的量子点的发光半峰宽小于70纳米;更优选地,所述的量子点的发光半峰宽小于40纳米;最优选地,所述的量子点的发光半峰宽小于30纳米。
一般地,所述的量子点的发光量子效率大于10%,较好是大于50%,更好是大于60%,最好是大于70%。
其他可能对本发明有用的有关量子点的材料,技术,方法,应用和其他信息,在以下专利文献中有所描述,WO2007/117698,WO2007/120877,WO2008/108798,WO2008/105792,WO2008/111947,WO2007/092606,WO2007/117672,WO2008/033388,WO2008/085210,WO2008/13366,WO2008/063652,WO2008/063653,WO2007/143197,WO2008/070028,WO2008/063653,US6207229,US6251303,US6319426,US6426513,US6576291,US6607829,US6861155,US6921496,US7060243,US7125605,US7138098,US7150910,US7470379,US7566476,WO2006134599A1,特此将上述列出的专利文件中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作为参考。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发光半导体纳米晶体是纳米棒。纳米棒的特性不同于球形纳米晶粒。例如,纳米棒的发光沿长棒轴偏振化,而球形晶粒的发光是非偏振的(参见Woggon等,Nano Lett.,2003,3,509)。纳米棒具有优异的光学增益特性,使得它们可能用作激光增益材料(参见Banin等Adv.Mater.2002,14,317)。此外,纳米棒的发光可以可逆地在外部电场的控制下打开和关闭(参见Banin等,Nano Lett.2005,5,1581)。纳米棒的这些特性可以在某种情况下优选地结合到本发明的器件中。制备半导体纳米棒的例子有WO03097904A1,US2008188063A1,US2009053522A1,KR20050121443A,特此将上述列出的专利文件中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作为参考。
在另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无机发光纳米材料是发光钙钛矿纳米粒子材料。
钙钛矿纳米粒子材料具有AMX3的结构通式,其中A包括有机胺或碱金属阳离子,M包括金属阳离子,X包括具氧或卤素阴离子。具体的实例包括但不限制于:CsPbCl3, CsPb(Cl/Br)3,CsPbBr3,CsPb(I/Br)3,CsPbI3,CH3NH3PbCl3,CH3NH3Pb(C1/Br)3,CH3NH3PbBr3,CH3NH3Pb(I/Br)3,CH3NH3PbI3,等。有关钙钛矿纳米粒子材料的文献可参见NanoLett.,2015,15,3692-3696;ACS Nano,2015,9,4533-4542;AngewandteChemie,2015,127(19):5785-5788;Nano Lett.,2015,15(4),2640-2644;Adv.Optical Mater.2014,2,670-678;J.Phys.Chem.Lett,2015,6(3):446-450;J.Mater.Chem.A,2015,3,9187-9193;Inorg.Chem.2015,54,740-745;RSC Adv.,2014,4,55908-55911;J.Am.Chem.Soc.,2014,136(3),850-853;Part.Part.Syst.Charact.2015,32(7),709-720;Nanoscale,2013,5(19):8752-8780。特此将上述列出的专利文件中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作为参考。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聚酰亚胺聚合物本身具有发光功能。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光器件中,无机发光纳米材料的发光峰的波长大于所述的聚酰亚胺聚合物的发光峰值。即聚酰亚胺聚合物的激发态能量要大于无机发光纳米材料的激发态能量,有利于形成能量传递体系,能量通过聚酰亚胺聚合物传递到无机发光纳米材料,提高器件效率。在一个更加优选的实施例中,聚酰亚胺聚合物的发光光谱与无机发光纳米材料的吸收光谱有至少部分重叠,较好是有较大部分重叠,最好是很大部分重叠或吸收峰值与发射峰值的波长基本重叠。这里波长基本重叠是指波长之间的差不大于10nm。
本发明一个目的是改善QLED器件的加工性,特别是发光层的加工性,主要通过聚酰亚胺聚合物提高发光层的可打印性。在某些实施例中,发光层中无机发光纳米材料和聚酰亚胺聚合物的掺杂比例在1∶99~99∶1之间。优选地,无机发光纳米材料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为2-30%,较好的是3-25%,更好是4-20%,最好是5-18%。如果量子点的掺杂比例设定在以上优选的范围内,有利于于得到较佳的器件性能。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混合物,包含至少一种的如上所述的无机发光纳米材料和至少一种的如上所述的聚酰亚胺聚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油墨组合物,包含如上所述的无机发光纳米材料和如上所述的聚酰亚胺聚合物,及至少一种有机溶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是一溶液。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是一悬浮液。
用于印刷工艺时,油墨的粘度、表面张力是重要的参数。合适的油墨的表面张力参数适合于特定的基板和特定的印刷方法。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在工作温度或在25℃下的表面张力约在19dyne/cm到50dyne/cm范围;更好是在22dyne/cm到35dyne/cm范围;最好是在25dyne/cm到33dyne/cm范围。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在工作温度或25℃下的粘度约在1cps到100cps范围;较好是在1cps到50cps范围;更好是在1.5cps到20cps范 围;最好是在4.0cps到20cps范围。如此配制的油墨组合物将适合于喷墨印刷。
粘度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调节,如通过合适的溶剂选取和油墨组合物中功能材料的浓度。根据本发明的包含基于无机发光纳米材料和一聚酰亚胺聚合物的混合物的油墨组合物可方便人们将油墨组合物按照所用的印刷方法在适当的范围调节。一般地,根据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包含的混合物的重量比为0.3%~30wt%范围,较好的为0.5%~20wt%范围,更好的为0.5%~15wt%范围,更好的为0.5%~10wt%范围,最好的为1%~5wt%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所述的至少一种的有机溶剂选自基于芳族或杂芳族的溶剂,特别是脂肪族链/环取代的芳族溶剂、或芳族酮溶剂,或芳族醚溶剂。
适合本发明的溶剂的例子有,但不限于:基于芳族或杂芳族的溶剂:对二异丙基苯、戊苯、四氢萘、环己基苯、氯萘、1,4-二甲基萘、3-异丙基联苯、对甲基异丙苯、二戊苯、三戊苯、戊基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乙苯、间二乙苯、对二乙苯、1,2,3,4-四甲苯、1,2,3,5-四甲苯、1,2,4,5-四甲苯、丁苯、十二烷基苯、二己基苯、二丁基苯、对二异丙基苯、1-甲氧基萘、环己基苯、二甲基萘、3-异丙基联苯、对甲基异丙苯、1-甲基萘、1,2,4-三氯苯、1,3-二丙氧基苯、4,4-二氟二苯甲烷、1,2-二甲氧基-4-(1-丙烯基)苯、二苯甲烷、2-苯基吡啶、3-苯基吡啶、N-甲基二苯胺、4-异丙基联苯、α,α-二氯二苯甲烷、4-(3-苯基丙基)吡啶、苯甲酸苄酯、1,1-双(3,4-二甲基苯基)乙烷、2-异丙基萘、二苄醚等;基于酮的溶剂:1-四氢萘酮,2-四氢萘酮,2-(苯基环氧)四氢萘酮,6-(甲氧基)四氢萘酮,苯乙酮、苯丙酮、二苯甲酮、及它们的衍生物,如4-甲基苯乙酮、3-甲基苯乙酮、2-甲基苯乙酮、4-甲基苯丙酮、3-甲基苯丙酮、2-甲基苯丙酮,异佛尔酮、2,6,8-三甲基-4-壬酮、葑酮、2-壬酮、3-壬酮、5-壬酮、2-癸酮、2,5-己二酮、佛尔酮、二正戊基酮;芳族醚溶剂:3-苯氧基甲苯、丁氧基苯、苄基丁基苯、对茴香醛二甲基乙缩醛、四氢-2-苯氧基-2H-吡喃、1,2-二甲氧基-4-(1-丙烯基)苯、1,4-苯并二噁烷、1,3-二丙基苯、2,5-二甲氧基甲苯、4-乙基本乙醚、1,2,4-三甲氧基苯、4-(1-丙烯基)-1,2-二甲氧基苯、1,3-二甲氧基苯、缩水甘油基苯基醚、二苄基醚、4-叔丁基茴香醚、反式-对丙烯基茴香醚、1,2-二甲氧基苯、1-甲氧基萘、二苯醚、2-苯氧基甲醚、2-苯氧基四氢呋喃、乙基-2-萘基醚、戊醚c己醚、二辛醚、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丁基甲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三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乙基甲醚、三乙二醇丁基甲醚、三丙二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甲醚;酯溶剂:辛酸烷酯、癸二酸烷酯、硬脂酸烷酯、苯甲酸烷酯、苯乙酸烷酯、肉桂酸烷酯、草酸烷酯、马来酸烷酯、烷内酯、油酸烷酯等。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油墨组合物,所述的至少一种的有溶剂可选自:脂肪族酮,例如,2-壬酮、3-壬酮、5-壬酮、2-癸酮、2,5-己二酮、2,6,8-三甲基-4-壬酮、佛尔酮、二正戊基酮等;或脂肪族醚,例如,戊醚、己醚、二辛醚、乙二醇二丁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丁基甲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三乙二醇二甲醚、三乙二醇乙基甲醚、三乙二醇丁基甲醚、三丙二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甲醚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油墨组合物进一步包含另一种有机溶剂。另一种有机溶剂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甲醇、乙醇、2-甲氧基乙醇、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苯、邻二氯苯、四氢呋喃、苯甲醚、吗啉、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1,4二氧杂环己烷、丙酮、甲基乙基酮、1,2二氯乙烷、3-苯氧基甲苯、1,1,1-三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四氢萘、萘烷、茚和/或它们的混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油墨组合物作为涂料或油墨在制备电子器件时的用途,特别优选的是通过打印或涂布的制备方法。
其中,适合的打印或涂布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喷墨打印,活版印刷,丝网印刷,浸涂,旋转涂布,刮刀涂布,辊筒印花,扭转辊印刷,平版印刷,柔版印刷,轮转印刷,喷涂,刷涂或移印,狭缝型挤压式涂布等。首选的是喷墨印刷,丝网印刷及凹版印刷。溶液或悬浮液可以另外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份例如表面活性化合物,润滑剂,润湿剂,分散剂,疏水剂,粘接剂等,用于调节粘度,成膜性能,提高附着性等。有关打印技术,及其对有关溶液的相关要求,如溶剂及浓度,粘度等,的详细信息请参见Helmut Kipphan主编的《印刷媒体手册:技术和生产方法》(Handbook of Print Media:Technologies and Production Methods),ISBN 3-540-67326-1。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以上所述的电子器件是电致发光器件,如图1所示,包括一基片(101),一阳极(102),至少一发光层(104),一阴极(106)。基片(101)可以是不透明或透明。一个透明的基板可以用来制造一个透明的发光元器件。例如可参见Bulovic等Nature 1996,380,p29,和Gu等,Appl.Phys.Lett.1996,68,p2606。基材可以是刚性的或弹性的。基片可以是塑料,金属,半导体晶片或玻璃。最好是基片有一个平滑的表面。无表面缺陷的基板是特别理想的选择。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基片可选自聚合物薄膜或塑料,其玻璃化温度Tg为150℃以上,较好是超过200℃,更好是超过250℃,最好是超过300℃。合适的基板的例子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乙二醇(2,6-萘)(PEN)。
阳极(102)可包括一导电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或导电聚合物。阳极可以容易地注入空穴到HIL或HTL或发光层中。在一个的实施例中,阳极的功函数和作为HIL或HTL的 p型半导体材料的HOMO能级或价带能级的差的绝对值小于0.5eV,较好是小于0.3eV,最好是小于0.2eV。阳极材料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Al,Cu,Au,Ag,Mg,Fe,Co,Ni,Mn,Pd,Pt,ITO,铝掺杂氧化锌(AZO)等。其他合适的阳极材料是已知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容易地选择使用。阳极材料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技术沉积,如一合适的物理气相沉积法,包括射频磁控溅射,真空热蒸发,电子束(e-beam)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阳极是图案结构化的。图案化的ITO导电基板可在市场上买到,并且可以用来制备根据本发明的器件。
阴极(106)可包括一导电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阴极可以容易地注入电子到EIL或ETL或直接到发光层中。在一个的实施例中,阴极的功函数和作为EIL或ETL或HBL的n型半导体材料的LUMO能级或导带能级的差的绝对值小于0.5eV,较好是小于0.3eV,最好是小于0.2eV。原则上,所有可用作OLED的阴极的材料都可能作为本发明器件的阴极材料。阴极材料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Al,Au,Ag,Ca,Ba,Mg,LiF/Al,MgAg合金,BaF2/Al,Cu,Fe,Co,Ni,Mn,Pd,Pt,ITO等。阴极材料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技术沉积,如一合适的物理气相沉积法,包括射频磁控溅射,真空热蒸发,电子束(e-beam)等。
发光层(104)中至少包含一发光纳米材料,其厚度可以在2nm到200nm之间。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发光器件中,其发光层包含了一无机发光纳米材料和一聚酰亚胺聚合物的混合物,其厚度较好在5nm到100nm之间,更好在15nm到80nm之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发光器件进一步包含一个空穴注层(HIL)或空穴传输层(HTL)(103),其中包含有机HTM或无机p型材料。
合适的有机HIM/HTM材料可选包含如下结构单元的化合物:酞菁、卟啉、胺、芳香胺、联苯类三芳胺、噻吩、并噻吩如二噻吩并噻吩和并噻吩、吡咯、苯胺、咔唑、氮茚并氮芴及它们的衍生物。另外,合适的HIM也包括含有氟烃的聚合物、含有导电掺杂的聚合物、导电聚合物,如PEDOT/PSS;自组装单体,如含有膦酸和sliane衍生物的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如MoOx;金属络合物和交联化合物等。
合适的无机p型半导体选自金属氧化物,硫族化合物,IV族、II-VI族、III-V族和IV-VI族半导体,包括前述任何一种的合金,和/或包含前述任何一种合金的混合物。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例包括NiO、Cu2O、Cr2O3、MoO2、PbO、Hg2O、Ag2O、MnO、CoO、SnO、Pr2O3、Cu2S、SnS、Sb2S3、CuI、Bi2Te3、Te、Se。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发光器件进一步包含一个电子注层(EIL)或电子传输层(ETL)(105),其中包含如上所述的有机ETM或无机n型材料。
EIM/ETM材料的例子并不受特别的限制,任何金属络合物或有机化合物都可能被用作为EIM/ETM,只要它们可以传输电子。优选的有机EIM/ETM材料可选自三(8-羟 基喹啉)铝(AlQ3)、吩嗪、菲罗啉、蒽、菲、芴、二芴、螺二芴、对苯乙炔、哒嗪、吡嗪、三嗪、三唑、咪唑、喹啉、异喹啉、喹噁啉、噁唑、异噁唑、噁二唑、噻二唑、吡啶、吡唑、吡咯、嘧啶、吖啶、芘、苝、反茚并芴、顺茚并、二苯并-茚并芴、茚并萘、苯并蒽、氮磷杂环戊二烯、氮硼杂环戊二烯、芳香酮类、内酰胺及它们的衍生物。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EIM/ETM材料可以是无机n型半导体材料。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无机n型材料选自金属氧化物,IV族、III-V族、IV-VI族和II-VI族半导体,包括前述任何一种的合金,和/或包含前述任何一种、包括三元和四元混合物或合金的混合物。优选的金属氧化物包括但不限于ZnO、In2O3、Ga2O3、TiO2、MoO3、SnO2以及它们的合金SnO2:Sb、In2O3:Sn(ITO)、ZnO:Al、Zn-Sn-O、In-Zn-O、IGZO(如InGaZnO4、In2Ga2ZnO7、InGaZnOx)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器件,其中包含至少一种根据本发明的聚酰亚胺聚合物。
所述的电子器件可选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光伏电池(OPV)、有机发光电池(OLEEC)、有机场效应管(OFET)、有机发光场效应管、有机激光器、有机自旋电子器件、有机传感器,有机等离激元发射二极管(Organic Plasmon Emitting Diode),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量子点光伏电池(QPV)、量子点发光电池(QLEEC)、量子点场效应管(QFET)、量子点发光场效应管、量子点激光器,量子点传感器。
下面将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概括了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构思的引导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意识到,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所进行的一定的改变,都将被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所覆盖。
具体实施例
1.材料及能级结构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的聚酰亚胺结构式如下:
上述材料合成方法均为现有技术,详见现有技术中的参考文献,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通式(II)所代表的化合物,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如下结构式的化合物。
材料PI-2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
中间体M-1与M-2均购自国内中间体生产商。具体反应步骤如下:
a.在干净的三口烧瓶中,机械搅拌条件下,将等摩尔浓度的中间体M-1与M-2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使两者混合均匀,在室温条件下,搅拌8小时,待溶液出现粘稠状态时,无需处理,继续进行下一步反应,得液体状中间体产物M-3;b.将上述所得到的中间体产物M-3溶液加热至150摄氏度条件下,反应至溶液出现浅黄色,同时溶液粘稠。降温停止反应,待反应液达到室温时,减压蒸馏出其中的DMAc溶剂,得到浅黄色固体,磨成粉末,先后分别用二氯甲烷与乙醇打浆处理,过滤得浅黄色固体粉末PI-2。
有机材料的能级可通过量子计算得到,比如利用TD-DFT(含时密度泛函理论)通过Gaussian09W(Gaussian Inc.),具体的模拟方法可参见WO2011141110。首先用半经验方法“Ground State/Semi-empirical/Default Spin/AM1”(Charge 0/Spin Singlet)来优化分子几何结构,然后有机分子的能量结构由TD-DFT(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算得 “TD-SCF/DFT/Default Spin/B3PW91”与基组“6-31G(d)”(Charge 0/Spin Singlet)。HOMO和LUMO能级按照下面的校准公式计算,S1和T1直接使用。
HOMO(eV)=((HOMO(G)×27.212)-0.9899)/1.1206
LUMO(eV)=((LUMO(G)×27.212)-2.0041)/1.385
其中HOMO(G)和LUMO(G)是Gaussian 09W的直接计算结果,单位为Hartree。具体的模拟方法可参见WO2011141110。其中聚合物PI-1和PI-2是通过对如下的三聚体模拟而得:
表一
材料 HOMO[eV] LUMO[eV] T1[eV] S1[eV]
PI-1 -6.49 -3.24 2.67 3.12
PI-2 -6.32 -3.23 2.62 2.98
2.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性能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采用上述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过程,
实施例1
制备步骤如下:
1)ITO透明电极(阳极)玻璃衬底的清洗:使用5%Decon90清洗液的水溶液超声处理30分钟,之后去离子水超声清洗数次,然后异丙醇超声清洗,氮气吹干;在氧气等离子下处理5分钟,以清洁ITO表面并提升ITO电极的功函;
2)空穴传输层制备:在经过氧气等离子体处理过的玻璃衬底上旋涂PEDOT:PSS溶液,得到40nm的薄膜,旋涂完成后在手套箱中150℃退火20分钟,然后在PEDOT:PSS层上旋涂得到20nm的TFB薄膜(5mg/mL甲苯溶液),随后在180℃的热板上处理60分钟;
其中,TFB是一种空穴传输材料(购自American Dye Source,Inc),用于HTL,其结构式如下:
3)量子点发光层制备:完成退火后旋涂量子点/聚酰亚胺溶液,其中的量子点为CdSe/CdS核壳结构,分散在氯仿中,聚酰亚胺结构如PI-1所示,溶液浓度为5mg/mL,量子点和聚酰亚胺的比例为80∶20(wt%)。
4)电子传输层制备:量子点溶液旋涂完成后,再旋涂一层40nm ZnO乙醇溶液,其中ZnO乙醇溶液中的ZnO通过低温溶液工艺合成,尺寸约为5nm的纳米颗粒,分散在 乙醇中形成浓度为45mg/mL上述溶液;
5)阴极制备:将旋涂完成的器件放入真空蒸镀腔体,蒸镀阴极电极银,完成量子点发光器件。
实施例2
所有电致发光器件的步骤如实施例1中所述,除了量子点发光层制备中采用的量子点/聚酰亚胺溶液,量子点和聚酰亚胺的比例为50∶50(wt%)。
实施例3
所有电致发光器件的步骤如实施例1中所述,除了量子点发光层制中采用的量子点/聚酰亚胺溶液,量子点和聚酰亚胺的比例为30∶70(wt%)。
所有实施例中器件的性能列于表二,电致发光光谱图如2所示。
表二

Claims (17)

  1. 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包含:阳极、发光层和阴极,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含无机发光纳米材料和聚酰亚胺聚合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聚合物包含通式(I)的重复单元
    其中:A代表四价芳香族基团或脂肪族基团;B代表二价芳香族或脂肪族基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聚合物具有通式(II)的重复单元
    其中:A代表四价芳香族基团或脂肪族基团;B代表二价芳香族或脂肪族基团;E为具有电子传输功能的基团,x+y=1。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聚合物中A在多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以下基团,且A能够进一步被取代:
    其中所示虚线键表示与相邻结构单元键合的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聚合物中B在多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选自以下基团,且B能够进一步被取代:
    其中所示虚线键表示与相邻结构单元键合的键。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中,E选自吩嗪、菲罗啉、蒽、菲、芴、二芴、螺二芴、对苯乙炔、哒嗪、吡嗪、三嗪、三唑、咪唑、喹啉、异喹啉、喹噁啉、噁唑、异噁唑、噁二唑、噻二唑、吡啶、吡唑、吡咯、嘧啶、吖啶、芘、苝、反茚并芴、顺茚并、二苯并-茚并芴、茚并萘、苯并蒽、氮磷杂环戊二烯、氮硼杂环戊二烯、芳香酮类、内酰胺及其衍生物。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聚合物的HOMO≤-5.6eV。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聚合物的HOMO满足:无机发光纳米材料的VB≤HOMO+0.3eV。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发光纳米材料的发光波长位于380nm~2500nm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发光纳米材料的发光峰的波长大于所述的聚酰亚胺聚合物的发光峰值。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发光纳米材料是量子点材料,即其粒径具有单分散的尺寸分布,其形状可选自球形、立方体、棒状或支化结构的不同纳米形貌。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发光纳米材料为元素周期表IV族、II-VI族、II-V族、III-V族、III-VI族、IV-VI族、I-III-VI族、II-IV-VI族、II-IV-V族二元或多元半导体化合物的量子点或其混合物。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发光纳米材料为发光钙钛矿纳米粒子材料、金属纳米粒子材料、或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材料,或其混合物。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发光纳米材料和所述聚酰亚胺聚合物的掺杂比例在1∶99~99∶1之间。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器件选自量子点发光二极管、量子点发光电池、量子点发光场效应管、或量子点激光器。
  16. 一种油墨组合物,包含无机发光纳米材料和聚酰亚胺聚合物,及至少一种有机溶剂。
  17. 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光层是通过印刷或涂布的方法制备而成,所述印刷或涂布的方法选自:喷墨打印,喷印,活版印刷,丝网印刷,浸涂,旋转涂布,刮刀涂布,辊筒印花,扭转辊印刷,平版印刷,柔版印刷,轮转印刷,喷涂,刷涂或移印,或狭缝型挤压式涂布。
CN201680059821.XA 2015-11-04 2016-09-26 电致发光器件、其制备方法及油墨组合物 Active CN1083524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9778 2015-11-04
CN2015108897787 2015-12-04
PCT/CN2016/100165 WO2017076135A1 (zh) 2015-11-04 2016-09-26 电致发光器件、其制备方法及油墨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2453A true CN108352453A (zh) 2018-07-31
CN108352453B CN108352453B (zh) 2020-09-08

Family

ID=58661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9821.XA Active CN108352453B (zh) 2015-11-04 2016-09-26 电致发光器件、其制备方法及油墨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31312A1 (zh)
CN (1) CN108352453B (zh)
WO (1) WO201707613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3839A (zh) * 2019-06-24 2020-12-2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和量子点发光显示装置
CN113122243A (zh) * 2019-12-31 2021-07-1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与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CN114907846A (zh) * 2021-02-10 2022-08-16 华中科技大学 量子点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9388B (zh) * 2017-08-08 2020-08-1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10418578B2 (en) * 2017-09-22 2019-09-17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420787B1 (ko) * 2017-10-20 2022-07-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이방성 나노 로드가 적용된 발광다이오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장치
CN107833976A (zh) * 2017-10-24 2018-03-2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Qled器件的制作方法及qled器件
TWI637960B (zh) * 2017-12-01 2018-10-11 Yuan Ze University 苯並二氮雜硼雜環戊二烯化合物以及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
US11955580B2 (en) * 2017-12-29 2024-04-09 Tcl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composite material
CN108898003B (zh) * 2018-07-27 2022-05-17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量子点发光器件的息屏指纹解锁方法
CN109280422A (zh) * 2018-09-06 2019-01-2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用钙钛矿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US20220020898A1 (en) * 2018-12-10 2022-01-2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GB201908046D0 (en) * 2019-06-06 2019-07-24 Savvy Science Ltd Perovskite ink formulations
CN114447237A (zh) * 2020-10-30 2022-05-06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US11785830B2 (en) 2021-01-29 2023-10-10 Hongyi Optical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having light emitting layer by using transfer printing process
TWI783476B (zh) * 2021-01-29 2022-11-11 汯益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電致發光元件的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3464A (zh) * 2009-09-09 2011-04-20 孙润文 一种投影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2244166A (zh) * 2011-07-27 2011-11-16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发光和存储双重功能的无机光电器件
WO2012128173A1 (ja) * 2011-03-24 2012-09-27 株式会社 村田製作所 発光デバイス、及び該発光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US20130009139A1 (en) * 2011-07-06 2013-01-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Electonic Device
CN103946147A (zh) * 2011-09-23 2014-07-23 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半导体纳米粒子的发光材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02937B2 (ja) * 2003-11-10 2010-01-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ナノ粒子分散材料、ナノ粒子分散シート、及び、ナノ粒子分散積層シート
CN102201548B (zh) * 2011-04-18 2014-04-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柔性发光器件用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3464A (zh) * 2009-09-09 2011-04-20 孙润文 一种投影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WO2012128173A1 (ja) * 2011-03-24 2012-09-27 株式会社 村田製作所 発光デバイス、及び該発光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US20130009139A1 (en) * 2011-07-06 2013-01-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Electonic Device
CN102244166A (zh) * 2011-07-27 2011-11-16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发光和存储双重功能的无机光电器件
CN103946147A (zh) * 2011-09-23 2014-07-23 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半导体纳米粒子的发光材料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3839A (zh) * 2019-06-24 2020-12-2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和量子点发光显示装置
CN112133839B (zh) * 2019-06-24 2023-09-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和量子点发光显示装置
CN113122243A (zh) * 2019-12-31 2021-07-1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与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CN114907846A (zh) * 2021-02-10 2022-08-16 华中科技大学 量子点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应用
CN114907846B (zh) * 2021-02-10 2023-08-01 华中科技大学 量子点材料以及制备方法、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76135A1 (zh) 2017-05-11
US20180331312A1 (en) 2018-11-15
CN108352453B (zh) 202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2453A (zh) 电致发光器件、其制备方法及油墨组合物
EP3546532B1 (en) Printing ink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s thereof
CN108137445B (zh) 螺环衍生物、高聚物、混合物、组合物以及有机电子器件
CN108137444B (zh) 三联苯并环戊二烯类化合物、高聚物、混合物、组合物以及有机电子器件
CN109790406B (zh) 用于印刷电子器件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17080325A1 (zh) 印刷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038408A (zh) 印刷油墨及应用其印刷而成的电子器件
CN108291105B (zh) 用于印刷电子器件的组合物及其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CN109791996A (zh) 高聚物及电致发光器件
CN107004696B (zh)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080323A1 (zh) 印刷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137969A (zh) 用于印刷电子的组合物及其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CN108137972B (zh) 印刷电子组合物、包含其的电子器件及功能材料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8291103B (zh) 印刷组合物、包含其的电子器件及功能材料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8137971B (zh) 用于印刷电子的组合物及其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CN105226184B (zh) 一种包含稳定有机自由基化合物的电致发光器件
CN108137967A (zh) 含无机纳米材料的印刷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