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8792B - 用于配备有至少一个能填充的气球的救援装置的激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配备有至少一个能填充的气球的救援装置的激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8792B
CN108348792B CN201680063086.XA CN201680063086A CN108348792B CN 108348792 B CN108348792 B CN 108348792B CN 201680063086 A CN201680063086 A CN 201680063086A CN 108348792 B CN108348792 B CN 1083487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gas
activation unit
gas cylinder
rescu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30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8792A (zh
Inventor
皮特·阿肖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ar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48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8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8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8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3/00Devices for allowing seemingly-dead persons to escape or draw attention; Breathing apparatus for accidentally buried pers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9/00Apparatus for mountaineering
    • A63B29/02Mountain guy-ropes or accessories, e.g. avalanche ropes; Means for indicating the location of accidentally buried, e.g. snow-buried, persons
    • A63B29/021Means for indicating the location of accidentally buried, e.g. snow-buried, per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25/00Emergency apparatus 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25/08Ejecting or escaping means
    • B64D25/14Inflatable escape chut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Air Bag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配备有至少一个能填充的气球的救援装置的激活单元(1),激活单元具有高压贮气瓶(4)、用于打开利用封闭元件(14)封闭的高压贮气瓶(4)的装置(18、19、24)、至少一个压缩气体软管(40),压缩气体软管使激活单元(1)与救援装置的至少一个能填充的气球相连接,并且具有用于将触发装置的触发信号传输到用于打开高压贮气瓶(4)的装置(18、19、24)处的线路。激活单元的特征在于,激活单元(1)具有上部件(2)和下部件(3),其可在构成功能正常的激活单元(1)的情况下相互连接,然而也能彼此脱开,下部件(3)与高压贮气瓶(4)相连接或能连接,用于打开高压贮气瓶(4)的装置(18、19、24)布置在下部件(3)中,下部件(3)配备有压缩气体管路(20、20'、20"),其使高压贮气瓶(4)压力密封地与压缩气体连接器相连接,当下部件(3)与上部件(2)相连接时,压缩气体连接器保证在至少一个压缩气体管路(40)处的压力密封的联接,当下部件(3)与所述上部件(2)松开时,下部件形成能与雪崩气囊独立地操作的单元,并且上部件(2)固定在救援装置处或者集成到救援装置中,并且至少一个压缩气体软管(40)通入上部件(2)中。

Description

用于配备有至少一个能填充的气球的救援装置的激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配备有至少一个能填充的气球的救援装置/救难装置的激活装置,该激活装置具有高压贮气瓶、用于打开利用封闭元件封闭的高压贮气瓶的装置、至少一个压缩气体管路,压缩气体管路使激活装置与至少一个能填充的气球相连接,以及具有用于将触发信号从触发装置传输到用于打开高压贮气瓶的装置处的线路。
背景技术
在本申请的范围中,救援装置理解成任意可用于救助设备和救援人员的任何装置。
该救援装置配备有至少一个可利用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填充的气球和高压贮气瓶,气球可通过填充被充气。在触发的情况中,处于高压贮气瓶中的气体或气体混合物流入到该至少一个气球中。此外,可借助于文式喷嘴吸入环境空气,被吸入的空气同样被引导到气球中。在此,术语高压贮气瓶包括任意压缩气体容器并且不限制在原本的高压贮气瓶上。
救援装置包括由待救援的人员(例如在身上)携带的救援装置,例如可为救生衣和“雪崩气囊”。就此而言,也可提到救生衣或相似的装置,其至少一个气球在例如从脚手架上滑落的情况中被充气,并且保护携带该装置的人。此外,包括用于摩托车驾驶员和骑自行车者的保护装置。
术语“雪崩气囊”包括所有用于在雪崩中救援人员的设备,其也被称为雪崩救援设备。在这种情况中,当使用者被雪崩带走时,被充气的气球使得使用者在雪崩中浮起并且几乎处于雪崩的表面上。
例如在德国专利文献P3237060中描述了这种类型的雪崩气囊或这种类型的雪崩救援设备,其具有带有两个腔室的救援背包,在腔室中分别存在一个气球。两个气球借助于来自高压贮气瓶中的气体和被吸入的环境空气和气体-空气混合气填充。
从文献EP 0 957 995 A1和DE 1 9703656 A1中已知这种类型的其它设备。即,文献DE 1 9703656 A1描述了一种雪崩救援系统,其可配备有压缩气体装置和压缩气体容器。压缩气体容器通过螺塞/密封罩封闭并且具有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的盖部。压缩气体容器可拧入盖部的内螺纹中。压缩气体容器的盖部可利用其外螺纹拧入压缩气体装置中。所有为了打开压缩气体容器所需的功能部件都布置在压缩气体装置中,仅仅压缩气体容器被拧入压缩气体装置中。
在此使用的术语“雪崩气囊”不仅包括以上描述的雪崩救援设备,而且包括用于在雪崩中指示人员位置的设备,例如雪崩球。由此,在本申请的范围中,雪崩气囊理解成任意可用于在雪崩中救援人员或指示人员位置的以及用于减小被雪崩卷入的人员的淹没程度的装置或设备,在其中,借助于来自至少一个高压贮气瓶中的气体空气混合气填充气球。
所有类型的救援装置、尤其是雪崩气囊的共同点是,其必须被触发或激活。
这例如可通过救援装置的载体实现。然而,近来这样的系统也证实为有利的,即,在其中,通过无线电进行这种类型的触发。就此例如参考文献EP09731 473.6。
在本申请的范围中,“触发”还理解成救援装置、例如雪崩气囊的操纵,由此,将救援装置或雪崩气囊引入这样的状态中,即,在其中其可实施其设想的救援功能。
在至此已知的通常的触发中,使用者例如可通过拉构造成把手的触发装置上触发救援装置。在此,在把手或触发装置中,例如借助于空弹/空包弹(Platzpatrone)产生通过合适的线路引导到激活单元处的压力波,其用于,使处于高压贮气瓶中的气体流出并且利用气体填充并且由此吹鼓一个或多个气球。
也可行的是,借助于简单的鲍登线/软套管钢丝索操纵激活装置。此外可行的是,如此设计雪崩气囊,使得在操纵触发装置时产生电流并且将其引导到激活单元处。在该设计方案中,在每次操纵雪崩气囊之后也不仅仅必须更换高压贮气瓶。而是还必须通过例如将新的空弹插入触发装置中,维护触发装置。
根据本发明,救援装置也包括那些未被待救援的人员携带的救援装置。例如其中包括,固定在雪地汽车处的救援装置。这种类型的车辆常常也使用在冰冻的湖面上。如果驾驶该车辆的人员过高估计了冰厚度的承载能力,则存在的风险是,冰厚度无法承受并且车辆沉到水中。通过安装在车辆处的救援装置的至少一个气球充气,防止下沉。
此外,可充气的救援岛也属于前述的救援装置。
在至此已知的这种类型的救援装置中不利的情况是,在每次触发之后不仅必须更换高压贮气瓶,而且必须维护触发装置或把手或者必须配置新的空弹。
此外,救援装置常常要满足维护标准,其强制规定了更换高压贮气瓶和/或其它部件。
在将新的、填充的高压贮气瓶插入激活单元中以使救援装置或雪崩气囊再次进入功能正常的状态中时,使用者必须保证,在触发救援装置或雪崩气囊时引起处于高压贮气瓶中的气体流出并且能填充一个或多个气球的元件或部件处于正常状态中。然而,如果使用者不是销售商而是最终用户,存在的高的潜在风险是,在使用高压贮气瓶时且在进行其它工作时未采取所有所需的措施并且在插入之后救援装置或雪崩气囊未处于功能正常的状态中。
相似的考虑也适用于在触发单元中的空弹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救援装置的激活单元,可以简单的、安全的且可靠的方式将高压贮气瓶置入到救援装置中或可与其相连接,从而其尽可能地减小在此可能出现的风险。
所述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激活单元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激活单元具有上部件和下部件,所述上部件和下部件能在构成功能正常的激活单元的情况下相互连接,然而也能彼此脱开。换句话说,通过接合上部件和下部件构造功能正常的激活单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激活单元的特征在于,上部件与救援装置相连接。在雪崩气囊的情况中,上部件为此适宜地集成到用于雪崩气囊的承载系统中并且由此固定在该处并且借助于承载系统结合到雪崩气囊中。因此,上部件不可通过简单的措施从雪崩气囊中取出。相反地,与雪崩气囊共同地操纵处理上部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激活单元的特征在于,下部件与高压贮气瓶相连接或能连接。此外,当下部件与上部件松开时,下部件形成能与救援装置或上部件独立地操作的单元。由此,可与救援装置无关地处理下部件。在此,高压贮气瓶可被插入下部件中或从中取出。可在空间上与救援装置分离的位置处进行用于将高压贮气瓶插入下部件中的工作并且由此替换所使用的高压贮气瓶。
如果下部件配备有新的高压贮气瓶,那么下部件可与新的高压贮气瓶一起与在救援装置中的激活单元的上部件相连接或与其接合。那么,在相连接的或相接合的状态中出现功能正常的激活单元。
根据另一特征部分的特征,用于打开高压贮气瓶的装置布置在下部件中。
根据一优选的实施形式,下部件构造成插头,而上部件构造成套筒,下部件可被插入到套筒中。适宜地,存在固定件,其将下部件卡锁在已插入的状态中,从而下部件仅仅在由使用者松开固定件时与上部件松开。
在该优选的实施形式中,由此根据本发明的激活单元的上部件和下部件如此大小和形状相匹配,使得其可插入彼此中并且在已组装或连接的形状中尽可能不实现彼此的相对运动。
至少一个压缩气体管路通入上部件中。此外,下部件配备有压缩气体管路,其使高压贮气瓶压力密封地与压缩气体连接器相连接,当下部件与上部件相连接时,压缩气体连接器保证在至少一个压缩气体管路处的压力密封的联接。
用于打开高压贮气瓶的装置优选地具有配备有针的活塞,在操纵用于打开高压贮气瓶的装置时,活塞向高压贮气瓶的方向移动并且在此针穿过封闭元件运动到高压贮气瓶中。封闭元件优选地为膜片。
用于打开高压贮气瓶的装置优选地通过电信号或电流操纵。该电信号优选地来自触发装置并且借助于合适的缆线传输到用于打开高压贮气瓶的装置处。
此外优选地,在工厂方面使下部件与压缩气体容器相结合。
在插入高压贮气瓶时或在更换高压贮气瓶时,可由使用者仅仅将其与下部件一起进行。下部件仅仅与上部件相连接。如果待维护或更换的部件设置在下部件中,那么其在工厂方面并且不通过使用者更换或维护。
通过在工厂方面提供下部件与高压贮气瓶的组合,为使用者提供可独立操作的单元,其仅须与上部件并且由此与雪崩气囊相连接。由此保证,不会出现开头阐述的问题并且显著减小了潜在风险。
优选地,救援装置为由人员携带的救援装置,此外优选地为雪崩气囊。
出于更简单的说明性原因,以下主要基于雪崩气囊详细解释本发明。然而,实施形式同样适用于所有其它类型的根据本发明的救援装置。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示出优选的实施形式的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功能正常的激活单元的前部视图,在其中,上部件和下部件相互连接,
图2示出了在图1中示出的激活单元的侧视图(从图1中的左侧观察),
图3示出了根据图2中的线A-A的纵截面,
图4示出了根据图2中的线B-B的纵截面,
图5示出了与在图2中示出的视图相应的视图,其中,激活单元的上部件和下部件相互分离,
图6示出了沿着根据图5中的线E-E的截面,
图7示出了在下部件和上部件组装的状态中沿着线C-C穿过在图2中示出的激活单元的上部区域的纵截面图,
图8根据在图5中的线E-E以放大的比例示出了截面图,然而其中,上部件和下部件相互连接,
图9示出了沿着在图8中的线G-G的截面图,
图10以放大的比例示出了沿着图1中的线D-D的截面图,然而其中,省去了具有高压贮气瓶的区域,以及
图11以立体图示出了上部件2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从前部看向激活单元1的俯视图,激活单元1具有相互连接的上部件2和下部件3,从而得到功能正常的激活单元。
下部件3与高压贮气瓶4相连接,下部件3被装到高压贮气瓶4上,下部件3被推入或插入到上部件2中,从而从图1和2中看不到下部件3。
在图5和6中可更好地看出下部件3,图5和6示出了在这样的状态中的激活单元1,在该状态中,上部件2和下部件3相互分离。下部件3配备有罩壳5,罩壳5适宜地由金属块制成,在金属块中通过钻孔或铣削制造凹口或内腔和空腔,因为在操纵用于打开高压贮气瓶4时并且也在处于高压贮气瓶4中的气体流出时,罩壳暴露在显著的压力中。
罩壳5以指向高压贮气瓶4的方式具有带有内螺纹的螺纹孔6,盖形螺母7利用其外螺纹8拧入到该螺纹孔6中。盖形螺母7的内部设有内螺纹,布置在高压贮气瓶4的端部处的接管10的外螺纹9被拧入到该内螺纹中。高压贮气瓶4大致是圆柱形的;接管10同轴地在高压贮气瓶4的一个端侧处与高压贮气瓶相连接。以上阐述的情况特别是也可从图6以及8和9中看出。
盖形螺母7的帽件11构造成圆柱形的,其朝向高压贮气瓶4敞开,然而背离高压贮气瓶4被盖部12封闭,在盖部12中构造有与帽件11和接管10的内腔同轴的通孔13,通孔13通过以膜片14的形式的封闭元件在接管侧封闭。如果膜片14未受损,处于高压贮气瓶4中的处于压力下的气体不可漏出。
罩壳5设计为圆柱体的形式;在罩壳5的内部中布置点火机构、烟火装置和各种的压缩气体管路,以下还将详细阐述。
在罩壳5的背离高压贮气瓶4的端侧上布置压缩气体连接器15,其也可被称为用于引导压缩气体的连接件并且轴向地超出罩壳5。
如尤其地可从图9中看出的那样,该压缩气体连接器15大致构造成销形的。在罩壳侧,压缩气体连接器15配备有圆柱销16,其具有被车削到罩壳5中的螺纹孔中的外螺纹。在轴向的另一侧上,压缩气体连接器15具有用于压缩气体管路的联接销28,以下同样还将详细阐述。
与高压贮气瓶4和接管10同轴地在罩壳5的内部构造空心圆柱腔17,在空心圆柱腔17中以可在轴向上运动的方式引导活塞18。在图中示出的截面图中,示出处于上部的位置中的活塞18。
活塞18适宜地由镀锌的钢制成并且在高压贮气瓶侧具有同轴的针19。在此,其适宜地为空心针。如果使活塞18从其上部的在图中示出的位置中运动到下部的位置中,那么针19穿透膜片14。从高压贮气瓶4中漏出的气体将活塞18推回上部的位置中并且流入活塞腔或空心圆柱17中。
压缩气体管路20从空心圆柱17的侧向径向向外引导。压缩气体管路20形成从径向外部引导到空心圆柱17的孔,其在罩壳5的外周面5处通过球21封闭。球21适宜地为镀锌的钢球。
压缩气体管路20过渡到径向延伸的压缩气体管路20'中,其在流动下游过渡到在压缩气体连接器15中轴向延伸的压缩气体管路20”中。由此,流出的气体通过空心圆柱17和压缩气体管路20、20'、20”到达位于罩壳5之外的压缩气体连接器15的端部。
空心圆柱17在与高压贮气瓶4相对的侧上过渡到向外敞开的孔22中,孔22的直径小于空心圆柱17的直径。然而,孔22的直径轴向向外增大。
拱顶形的固定盖部23被拧入在其内壁处具有螺纹的孔22的轴向外部区域中,固定盖部23将电子点火器24固定在孔22的内腔的内部。固定盖部23具有中心孔25,固定在电子点火器24处的两个触点26,26'从孔25中伸出。
电子点火器24朝向活塞18尽可能精确匹配地插入孔22中,以相对于孔22密封空心圆柱腔17,并且电子点火器24通过固定盖部23保持在其位置处。
在电子点火器24电点火时,产生压缩气体波,其将活塞18推向高压贮气瓶4的方向并且将针19推入膜片14中。由此,当高压贮气瓶4的膜片14被穿透时,打开高压贮气瓶4。
流出的气体再次将活塞18(如已经阐述的那样)压回在图中示出的位置中。在其点火时在电子点火器24中产生的压缩气体可通过管路27(见图9)向外排出。管路27由此使空心圆柱17的上部区域与环境相连通。
上部件2具有圆柱形的内套29,如特别是可从图6中看出的那样,内套29朝向下部件3敞开。内套29伸入圆柱形的外套30的内腔中,外套30布置成相对于内套29同轴并且可在轴向上移动。
内套29和外套30具有防止这两个套相对于彼此旋转的器件。其尤其地可从图10中看出,在图10中示出了上部件2的截面图。
外套30可克服三个压力弹簧31的力向上移动。在该上部的位置中,下部件3可被推入内套29的内腔中。下部件3的罩壳5具有削平部,从而罩壳5在该削平部的区域中不纯粹是圆柱形的。该削平部与在内套29的内腔中的引导件32对应,从而罩壳5仅仅可在确定的旋转位置中被推入内套29中。换句话说,以这种方式防止内套29和罩壳5的旋转。
外套30在上部的位置中位于用于下部件3并且由此用于高压贮气瓶4的更换位置中。外套30借助于钩部33固定。在罩壳5被插入内套29中之后,外套30借助于所述压力弹簧18向下朝向高压贮气瓶4被压入触发位置中,在触发位置中,钩部33将罩壳固定在内套29的内部中。为此,环绕罩壳5的、指向高压贮气瓶4的凸肩部34在外部从后面接合罩壳5(图9和10)。
在内套29的上部的区域中,内套29在外部具有环绕的环形凸缘35,其向上限制外套30的运动。
内套29在与高压贮气瓶4相对的端侧上具有带有连续的孔的封闭元件36,头部螺栓37延伸通过该孔,封闭元件36与罩壳38固定地相连接,在罩壳38中布置电子装置、电路板和一个或多个蓄电池。此外,用于电子点火器24的插头39位于该处,插头39使电子点火器24与电流回路相连接。
两个压缩气体管路40被从外部插入到罩壳46中并且一直伸到在封闭元件36之上的连接件41。当将下部件3插入上部件2中并且使激活单元1处于功能正常的状态中时,与键42、钢球43和O型圈44一起保证在下部件3上的被插入的联接销28和两个压力软管40之间的压力密封的连接。
两个压缩气体管路40通过固定小板44固定在期望的位置中,其中,固定小板44通过螺栓45固定。
E盒子46位于罩壳38侧向处,E-盒子46可借助于螺栓48通过盖部47封闭。
在E盒子46中布置蓄电池49和具有所需的电子构件的电路板50。
E盒子46在上方配备有两个用于将未示出的缆线引导到E-盒子46的内部中的缆线扣51。另外两个缆线扣52位于E-盒子46的指向罩壳38的侧处。
在组装上部件2和下部件3时、确切地说在将下部件3插入上部件2中时,一方面压缩气体管路40与联接销15相连接并且由此通过压缩气体管路20、20'、20”与高压贮气瓶4相连接。另一方面,两个触点26、26'向上伸出超过下部件3并且在建立电连接的情况下和与其对应的插头39相连接。如果电子点火器24通过电流点火,活塞18以针19穿过膜片14推入到高压贮气瓶4中。随后,处于高压贮气瓶4中的气体可流出并且通过连接销28和与其相连接的压缩气体管路20、20'、20”到达雪崩气囊的待充气的气球处。
附图标记列表
1 激活单元
2 上部件
3 下部件
4 高压贮气瓶
5 罩壳
6 螺纹孔
7 盖形螺母
8 盖形螺母的外螺纹
9 接管的外螺纹
10 接管
11 盖形螺母的盖
12 盖部
13 连续的孔
14 膜片
15 销形的压缩气体连接器
16 压缩气体连接器的圆柱销
17 空心圆柱腔
18 活塞
19 针
20、20'、20” 压缩气体管路
21 球
22 孔
23 固定元件
24 电子点火器
25 中心的孔
26、26' 触点
27 管路
28 联接销
29 圆柱形的内套
30 圆柱形的外套
31 压力弹簧
32 引导件
33 钩部
34 凸肩部
35 环形凸缘
36 封闭元件
37 头部螺栓
38 罩壳
39 插头
40 压缩气体管路
41 连接件
42 键
43 钢球
44 固定小板
45 螺栓
46 E盒子
47 盖部
48 螺栓
49 蓄电池
50 电路板
51 缆线扣
52 缆线扣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配备有至少一个能填充的气球的救援装置的激活单元(1),所述激活单元具有高压贮气瓶(4)、用于打开利用封闭元件(14)封闭的高压贮气瓶(4)的装置、至少一个压缩气体管路(40),以及具有用于将触发信号从触发装置传输到用于打开高压贮气瓶(4)的装置处的线路,所述压缩气体管路使所述激活单元(1)与救援装置的至少一个能填充的气球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单元(1)具有上部件(2)和下部件(3),所述上部件和下部件能在构成功能正常的激活单元(1)的情况下通过插入彼此中相互连接,然而也能彼此脱开,
所述下部件(3)与所述高压贮气瓶(4)相连接或能连接,
用于打开高压贮气瓶(4)的装置布置在所述下部件(3)中,
所述下部件(3)配备有压缩气体管路,该压缩气体管路使所述高压贮气瓶(4)压力密封地与压缩气体连接器相连接,当所述下部件(3)与所述上部件(2)相连接时,所述压缩气体连接器保证在至少一个压缩气体管路处的压力密封的联接,
当所述下部件(3)与所述上部件(2)松开时,所述下部件形成能与所述救援装置独立地操作的单元,
所述上部件(2)固定在所述救援装置处或者集成到所述救援装置中,
所述至少一个压缩气体管路通入所述上部件(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活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件(3)构造成插头,所述上部件(2)构造成套筒,所述下部件(3)能插入到所述套筒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活单元,其特征在于,用于打开高压贮气瓶(4)的装置具有配备有针(19)的活塞(18),在操纵所述用于打开高压贮气瓶(4)的装置时,所述活塞向所述高压贮气瓶(4)的方向移动并且所述针(19)穿过所述封闭元件(14)运动到所述高压贮气瓶(4)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活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打开高压贮气瓶(4)的装置具有电子点火器(24),该电子点火器在点燃之后产生压缩气体波,通过所述压缩气体波将活塞(18)推向所述高压贮气瓶(4)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活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打开高压贮气瓶(4)的装置通过由所述触发装置发送的电信号操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活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点火器(24)通过点火电流点燃,所述上部件(2)和所述下部件(3)配备有触点(26、26'),当所述上部件(2)和所述下部件(3)相互连接时,可通过所述触点将点火电流引导到电子点火器(24)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活单元,其特征在于,点火电流发生装置布置在所述上部件(2)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活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工厂方面使所述下部件(3)与所述高压贮气瓶(4)相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激活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装置是由人员携带的救援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活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装置是雪崩气囊。
CN201680063086.XA 2015-09-01 2016-08-29 用于配备有至少一个能填充的气球的救援装置的激活装置 Active CN1083487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183305 2015-09-01
EPEP15183305.0 2015-09-01
PCT/EP2016/070317 WO2017037020A1 (de) 2015-09-01 2016-08-29 Aktivierungseinheit für eine mit mindestens einem befüllbaren ballon ausgestattete rettungs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8792A CN108348792A (zh) 2018-07-31
CN108348792B true CN108348792B (zh) 2021-02-19

Family

ID=54014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3086.XA Active CN108348792B (zh) 2015-09-01 2016-08-29 用于配备有至少一个能填充的气球的救援装置的激活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102238392B1 (zh)
CN (1) CN108348792B (zh)
HK (1) HK1258703A1 (zh)
WO (1) WO2017037020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26339A (en) * 1967-12-12 1970-09-01 Bernhardt Apparatebau Gmbh Co Device for inflating floating bodies of life-saving equipment
US5026310A (en) * 1990-02-28 1991-06-25 Halkey-Roberts Corporation Electric autoinflator
DE19703656A1 (de) * 1997-01-31 1998-08-06 Peter Aschauer Lawinenrettungssystem
EP0957995A1 (de) * 1995-05-09 1999-11-24 Peter Aschauer Gerät zur rettung von personen in lawin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37060A1 (de) 1982-10-06 1984-04-12 Aschauer-Aussenwerbung, 8000 München Geraet zur rettung von personen in lawinen
US20040009107A1 (en) * 2002-07-12 2004-01-15 Universal Propulsion Company, Inc. Aircraft evacuation slide inflator using a catalytically decomposed ga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26339A (en) * 1967-12-12 1970-09-01 Bernhardt Apparatebau Gmbh Co Device for inflating floating bodies of life-saving equipment
US5026310A (en) * 1990-02-28 1991-06-25 Halkey-Roberts Corporation Electric autoinflator
EP0957995A1 (de) * 1995-05-09 1999-11-24 Peter Aschauer Gerät zur rettung von personen in lawinen
DE19703656A1 (de) * 1997-01-31 1998-08-06 Peter Aschauer Lawinenrettungs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8792A (zh) 2018-07-31
KR102238392B1 (ko) 2021-04-09
HK1258703A1 (zh) 2019-11-15
WO2017037020A1 (de) 2017-03-09
WO2017037020A8 (de) 2018-10-11
KR20180061205A (ko) 2018-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2331B2 (en) Quick connect pressure reducer/cylinder valve for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US7082999B2 (en) Pressurization system for fire extinguishers
US6676157B2 (en) Stored-gas inflator
EP3206945B1 (en) Inflator with high flow rate
CN109237180B (zh) 安全接头
WO2002054895A3 (en) Inflatable safety vest with a cartridge actuation mechanism
EP1223085A2 (en) Inflator
CN108348792B (zh) 用于配备有至少一个能填充的气球的救援装置的激活装置
US3269310A (en) Inflating apparatus
CN113648564A (zh) 灭火设备和车辆
JP2023502054A (ja) 膨張式個人安全装置のためのインターフェイス装置
CN213871278U (zh) 一种电启动熔断式速放阀
RU17474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газонаполнения для надувных спасательных средств
EP1363052A1 (en) Fast-flow discharge valve for a high-pressure inert gas fire extinguisher system
CN209967500U (zh) 防误启动探火管灭火装置
CN104127972A (zh) 活塞式水系灭火剂的灭火器
CN112377655A (zh) 一种电启动熔断式速放阀
CN102650343A (zh) 气胀救生设施中速放阀的释放装置
CN102652867A (zh) 一种线型感温自启动超高压灭火剂释放装置
CN107013720B (zh) 一种联合锁机构及具有其的飞机
CN110559575A (zh) 一种车载灭火装置
EP1302710B1 (en) Valve for recipient containers for high pressure extinguishing agents
CN210845106U (zh) 一种容器阀
CN215876037U (zh) 灭火设备和车辆
EP4202286A1 (en) A release val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05

Address after: Gyeongbuk,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Cena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Grey Phil Finger

Applicant before: Peter Asho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87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