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5916A - 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5916A
CN108345916A CN201810117801.4A CN201810117801A CN108345916A CN 108345916 A CN108345916 A CN 108345916A CN 201810117801 A CN201810117801 A CN 201810117801A CN 108345916 A CN108345916 A CN 108345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mobile terminal
microcomputer
held mobile
commo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178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45916B (zh
Inventor
丰晓启
赵春霞
万安星
李明军
位华永
鲍荣晓
丰小琴
夏明�
王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ualong Wul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along Wul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along Wul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ualong Wul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178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5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5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5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45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5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wireless interrogation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06Q10/0875Itemisation or classification of parts, supplies or services, e.g. bill of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零售服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手持移动终端和服务器,手持移动终端包括微型计算机、商品扫描设备、信息显示设备、指令输入设备、通信设备和电源设备,微型计算机分别与商品扫描设备、信息显示设备、指令输入设备、通信设备和电源设备连接,通信设备还与服务器连接。本发明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及方法,能够提高商品盘点、价签打印、照片传送、次品返厂、统计查询和物流配送流程的智能化程度,节省纸张,提高流程处理效率、数据获取的便捷性、数据获取和录入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售服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零售业中,现有管理系统主要涉及到商品盘点、价签打印、照片传送、物流配送、次品返厂、统计查询等流程,各个流程所执行步骤如下:
对于商品盘点流程:
①理货员拿着纸质本子和笔,来到待售商品区的货架旁。
②理货员在纸上写下货架编号,然后写下该货架上的每种商品的条形码。
③理货员在纸上写完所负责所有货架的所有种类商品的条形码,当场或择日将记录交给门店后台办公室的人员。
④工作人员手工将纸质记录输入到电脑里,电脑生成一个电子盘点单,其上含有条形码、商品名称、货架号等信息,但商品数量一栏为空。
⑤工作人员将电子盘点单打印出来,当场或择日交给理货员。
⑥理货员拿着打印的盘点单,来到货架旁,清点每种商品的数目,并写在盘点单上。
⑦理货员将填好的盘点单当场或择日送给门店后台办公室,工作人员将盘点单手工录入电脑,电脑再进行计算处理。
在门店后台电脑里,所记录的货架号及其对应商品,与待售商品区的真实情况可能不一致,顺序也不固定,因此理货员拿着打印盘点单写下商品数量时,需要目视寻找商品来一一对应,效率低,容易出错。
对于打印价签流程:
①理货员推着小推车,来到货架旁。
②理货员拿起每种商品中的一件商品,放到小推车上,直到放满小推车。
③理货员推着装满商品的小推车,来到门店后台办公室。
④工作人员或者理货员拿起一件商品,手工将其条形码录入电脑,然后打出一张或若干张相同的价签。针对其他种类商品,做同样的事情。
⑤理货员拿着打印好的若干张价签,推着刚才的商品,来到此前的货架旁,将商品重新摆放到货架上,并贴好价签。
对于照片传送流程:
对于收银一体秤,需要在其电子显示屏上显示商品的照片。
①理货员拿着专门的相机或普通相机,例如手机摄像头,拍摄目标商品的照片。
②理货员带着这些电子照片,来到门店办公室,工作人员使用优盘、USB连接线或蓝牙通信方式将照片拷贝到后台电脑,用肉眼辨认每张照片代表的商品,手工为每张照片添加对应的条形码。
③工作人员将商品照片进行处理,录入数据库,然后下发到指定的收银一体秤。
对于物流配送流程:
物流配送主要分5种情况,一是将商品从零售商所拥有的配送中心发送到门店,第二种是将商品从供应商的仓库发送到门店,第三种是将商品从供应商的仓库发送到配送中心,第四种是一个门店缺货,需要从另一个门店调拨商品,第五种是顾客在线上下单,门店安排人员送货。这五种流程大体一致,这里以第一种为例,叙述如下:
①门店理货员在货架旁盘点商品,发现有低于库存预警值的商品,将其条形码写在纸质本子上。
②理货员将纸质本子交给门店后台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手工将条形码录入到电脑里,生成电子要货单,然后打印出来。
③门店安排专门的人员,将电子要货单当日或择日送给配送中心。
④配送中心根据各个门店的要货需求,按门店打印出发货单,将每个门店所需商品放在一个或多个托盘上,然后将托盘装入货车。
⑤司机在配送中心登记好自己的名字、班次、货车车次等信息,然后驾驶装有托盘和商品的货车,按照一定路线送给各个门店。
⑥货车到达门店后,门店人员从司机手里找到自己门店的发货单,拿着发货单到货车上找出自己门店的托盘。
⑦门店人员根据自己打印的要货单、从司机手里拿到的发货单,对托盘中的商品进行验货。
⑧验货通过后,司机驾驶货车到下一个门店。
对于次品返厂流程:
所谓的次品返厂,是指将不合格商品返给供应商或生产厂家。
①理货员在货架上或配送中心仓库管理员在仓库中,发现不合格商品,将其摆放至固定区域。
②理货员纸质记录下不合格商品的条形码和数量。
③带着纸质记录到后台办公室,工作人员将纸质记录手工录入电脑。
④电脑生成电子返厂单,打印出来。
⑤联络人员联系好供应商或生产厂家,将不合格商品打包发货,同时将纸质返厂单副本随附发货。
对于统计查询流程:
零售企业有多种人员,他们需要定期查询一些统计数据,例如毛利率等。
①某人需要知道某种统计数据,填写纸质申请单,交给一个或多个领导审批。
②领导审批后,某人拿着审批单到后台办公室。
③工作人员从电脑里打印出统计数据,交给某人。
其中,所涉及的术语说明如下:
零售业:是指出售日常用品、服装、饮食等商品的大中小型超市和百货、便利店等业态。
零售商:是指经营零售业的个体或者企业。
商品待售区:是指顾客可接触的商品堆放区域,可能包含各种货架。
商品库存区:是指一般情况下顾客无需接触到的商品堆放区域,例如仓库。
门店:是指顾客可进入购买商品的场所。
配送中心:是指专门存放商品、按需向各个门店发送商品的场所。
理货员:是指在商品待售区负责摆放、整理、盘点商品的工作人员。
供应商:是指给零售商供货的个人或企业。
司机:是指负责运送货物的个人。
货车:是指用来装载货物的汽车。
托盘:用来装载某几类商品专用木质、金属或塑料或混合材质的长方形平板,可能带凹槽或挡板,总高度一般在10-15厘米之间,边长在80-120厘米之间。
条形码:商品外包装上的一种印刷码,通常是13位数字或18位数字。
通常,从配送中心或供应商仓库出发的货车里面,装有若干个托盘,每个托盘上一类或多类商品,同一个托盘上的商品将送给同一个门店。
现有管理系统主要涉及到商品、条形码、货架、货架编号、后台电脑、纸质本子、笔,上述应用流程的共同缺陷如图1所示。
现有的管理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如下:
第一,商品盘点极为耗时费力,易出错,例如,1)使用纸质本子和笔记录货架上商品的条形码,费时费力,容易出错,有时候字体潦草难以辨认。
2)手工将纸质记录录入到电脑,费时费力,容易出错。
3)电脑打印出的盘点单,其上面的商品条形码顺序,非常可能与货架上商品的摆放顺序不一致,理货员需要一一对应,费时费力,易出错。
4)盘点地点与后台办公室存在空间距离,因此会导致数据处理不及时。
第二,打印价签费时费力易出错,例如,1)理货员需要从货架上取出每种商品的一件,装到小推车上,推到后台办公室,费时费力。
2)在后台办公室,需要手工录入每种商品的条形码,效率低,易出错。
3)打印完价签后,理货员需要将小推车推回到货架旁,重新摆放,费时费力。
4)货架与后台办公室存在空间距离,因此会导致数据处理不及时。
第三,照片传送繁琐,例如,1)理货员在货架旁拍摄的照片,不能实时剪辑处理。
2)这些照片不能实时传送给后台电脑。
3)拿到照片后,后台工作人员不能实时剪辑处理照片。
第四,物流配送环节多,单据多,效率低,易出错,例如,1)理货员需要纸质记录商品的条形码,费时费力,易出错。
2)需要手工将理货员的纸质记录录入电脑,费时费力,易出错。
3)门店、配送中心、供应商存在空间距离,纸质单据的流动有严重的滞后性。
4)司机在运输前的登记很繁琐。
5)验货的时候,难以快速找到单据和对应的托盘。
第五,次品返厂环节多,单据多,效率低,易出错,例如,1)理货员需要纸质记录商品的条形码,费时费力,易出错。
2)需要手工将理货员的纸质记录录入电脑,费时费力,易出错。
3)门店、配送中心、供应商、生产厂家存在空间距离,纸质单据的流动有严重的滞后性。
4)司机在运输前的登记很繁琐。
5)生产厂家验货的时候,难以快速找到单据和对应的托盘。
第六,统计查询环节多,效率低,例如,1)查询前需要准备各种纸质单据,效率低。
2)单据需要领导纸质审批,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效率低。
3)查询出来的数据,以纸质形式打印出来,不方便再次处理。
在上述各个问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下:
1)纸质单据过多,浪费纸张;
2)纸质单据过多,效率低;
3)存在很多手工录入大量数据的环节,易出错,效率低。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及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手持移动终端和服务器,手持移动终端包括微型计算机、商品扫描设备、信息显示设备、指令输入设备、通信设备和电源设备,微型计算机分别与商品扫描设备、信息显示设备、指令输入设备、通信设备和电源设备连接,通信设备还与服务器连接。
进一步地,商品扫描设备包括扫描枪或扫描头,扫描枪和扫描头均与微型计算机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商品盘点步骤:
信息显示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目标货架号,并传输至微型计算机;
商品扫描设备扫描目标货架号上每种商品的条形码,并传输至微型计算机;
指令输入设备接收每种商品的数量,并传输至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将目标货架号、每种商品的条形码和数量传输至后台服务器;
后台服务器汇总处理目标货架号、每种商品的条形码和数量。
进一步地,商品扫描设备将每种商品的条形码传输至微型计算机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价签打印步骤:
后台服务器汇总处理目标货架号、每种商品的条形码,生成每种商品的价签;
后台服务器将每种商品的价签和打印指令发送至打印机;
打印机根据打印指令,打印每种商品的价签。
基于上述任意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实施例,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照片传送步骤:
商品扫描设备采集商品的图像信息,并传输至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将图像信息传输至信息显示设备;
信息显示设备显示图像信息,并接收用户输入的编辑指令,根据编辑指令,编辑图像信息;
微型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将编辑后的图像信息传输至后台服务器;
后台服务器将每种商品的条形码和图像信息进行匹配,再发送至收银一体秤。
基于上述任意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实施例,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次品返厂步骤:
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商品扫描设备扫描目标商品的条形码,并传输至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指令输入设备接收每种商品的数量,并传输至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汇总目标商品的条形码和数量,并通过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通信设备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后台服务器根据汇总后的目标商品的条形码和数量,生成电子返厂单,并发送至第二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第二手持移动终端的商品扫描设备对商品进行扫描,并将扫描信息传输至第二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第二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将扫描信息与电子返厂单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通过第二手持移动终端的通信设备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基于上述任意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实施例,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统计查询步骤:
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信息显示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待统计的数据种类和申请请求,并传输至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将数据种类和申请请求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后台服务器根据待统计的数据种类和申请请求,确定申请请求对应的申请审批流程;
后台服务器根据申请审批流程,将待统计的数据种类和申请请求发送至目标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目标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将待统计的数据种类和申请请求发送至信息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指令输入设备接收审批结果,并发送至目标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目标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将审批结果,通过通信设备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后台服务器将待统计的数据种类和审批结果,生成特定格式的文档,发送至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基于上述任意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实施例,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物流配送步骤:
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商品扫描设备扫描目标商品的条形码,并传输至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将目标商品的条形码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后台服务器根据目标商品的条形码,生成电子要货单和特征二维码,并发送至配送中心服务器;
配送中心服务器根据电子要货单,确定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并按照通信地址,发送电子要货单;
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商品扫描设备扫描目标商品、各个托盘二维码及顺序,并传输至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指令输入设备输入物流配送的车辆信息,并传送至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将目标商品与电子要货单的商品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将商品信息、各个托盘二维码及顺序、车辆信息发送至配送中心服务器;
配送中心服务器根据车辆信息,确定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并将电子要货单和特征二维码发送至第四手持移动终端;
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指令输入设备接收发车通知,并传输至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将发车通知发送至配送中心服务器;
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信息显示设备显示特征二维码;
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商品扫描设备扫描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信息显示设备上的特征二维码,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后台服务器将第一手持移动终端发送的特征二维码与本地端生成的二维码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反馈至第一手持移动终端。
本发明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及方法,能够提高商品盘点、价签打印、照片传送、次品返厂、统计查询和物流配送流程的智能化程度,节省纸张,提高流程处理效率、数据获取的便捷性、数据获取和录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结合图2,该系统包括手持移动终端1和服务器,手持移动终端1包括微型计算机10、商品扫描设备11、信息显示设备12、指令输入设备13、通信设备14和电源设备15,微型计算机10分别与商品扫描设备11、信息显示设备12、指令输入设备13、通信设备14和电源设备15连接,通信设备14还与服务器连接。
其中,各个设备的功能如下:
微型计算机10,通常是手持智能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用来运行操作系统和业务软件。
商品扫描设备11,包括扫描枪或扫描头,含有摄像头,扫描枪和扫描头均与微型计算机10连接,主要用来扫描商品外包装上的条形码和对商品拍照。
信息显示设备12,通常是LCD显示屏,采用普通触摸屏。
指令输入设备13,通常是实体按键、屏幕软键盘、手写笔等,用来接收操作人员的指令,采用普通触摸屏。
通信设备14,通常是网卡、路由器和网线,用来将数据传送给后台服务器2。
电源设备15,为各个设备提供电力,包括不间断电源和市电面板,不间断电源与市电面板连接,不间断电源还与微型计算机10连接。
后台服务器2和配送中心服务器3,通常是计算机,用来存储和处理业务数据,采用基于Windows Server 2012的服务器。
各个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本发明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利用商品扫描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将零售业的管理工作进行简化和可移动化。
基于上述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实施例,本发明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商品盘点、价签打印、照片传送、次品返厂、统计查询和物流配送流程的智能化程度,节省纸张,提高流程处理效率、数据获取的便捷性、数据获取和录入的可靠性。
针对商品盘点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信息显示设备12接收用户输入的目标货架号,并传输至微型计算机10。
商品扫描设备11扫描目标货架号上每种商品的条形码,并传输至微型计算机10。
指令输入设备13接收每种商品的数量,并传输至微型计算机10。以此类推,理货员处理好其他货架上的商品。
微型计算机10通过通信设备14将目标货架号、每种商品的条形码和数量传输至后台服务器2。
后台服务器2汇总处理目标货架号、每种商品的条形码和数量。
在此,本发明实施例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能够节省商品盘点时间,降低出错率。
针对价签打印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商品扫描设备11将每种商品的条形码传输至微型计算机10之后,该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后台服务器2汇总处理目标货架号、每种商品的条形码,生成每种商品的价签。
后台服务器2将每种商品的价签和打印指令发送至打印机。
打印机根据打印指令,打印每种商品的价签。理货员去门店后台拿着打印好的若干张价签,来到对应货架旁,按顺序贴好价签。
在此,本发明实施例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能够提高价签打印效率,降低出错率。
针对照片传送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商品扫描设备11采集商品的图像信息,并传输至微型计算机10。
微型计算机10将图像信息传输至信息显示设备12。
信息显示设备12显示图像信息,并接收用户输入的编辑指令,根据编辑指令,编辑图像信息。
微型计算机10通过通信设备14将编辑后的图像信息传输至后台服务器2。
后台服务器2将每种商品的条形码和图像信息进行匹配,再发送至收银一体秤。
在此,本发明实施例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能够简化照片传送步骤,提高处理效率。
针对次品返厂过程,所谓次品返厂,是指将不合格商品返给供应商或生产厂家。理货员在货架上或配送中心仓库管理员在仓库中,发现不合格商品,将其摆放至特定区域。
理货员采用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商品扫描设备11扫描目标商品的条形码,并传输至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
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指令输入设备13接收每种商品的数量,并传输至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
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汇总目标商品的条形码和数量,并通过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通信设备14发送至后台服务器2。
后台服务器2根据汇总后的目标商品的条形码和数量,生成电子返厂单,并发送至第二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其中,第二手持移动终端是退货人员所持的终端。
退货人员将不合格商品打包发货。对每一件打包商品,使用第二手持移动终端的商品扫描设备11对商品进行扫描,并将扫描信息传输至第二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
第二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将扫描信息与电子返厂单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通过第二手持移动终端的通信设备14发送至后台服务器2。
在此,本发明实施例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能够解决次品返厂环节多、单据多、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
针对统计查询过程,零售企业有多种人员,他们需要定期查询一些统计数据,例如毛利率等。某人需要知道某种统计数据,则采用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信息显示设备12接收用户输入的待统计的数据种类和申请请求,并传输至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
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将数据种类和申请请求发送至后台服务器2。
后台服务器2根据待统计的数据种类和申请请求,确定申请请求对应的申请审批流程。
后台服务器2根据申请审批流程,将待统计的数据种类和申请请求发送至目标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其中,目标手持移动终端可以是待审批领导所持终端。
目标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将待统计的数据种类和申请请求发送至信息显示设备12,进行显示。
指令输入设备13接收审批结果,并发送至目标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其中,审批结果可以是审批通过或审批不通过。
目标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将审批结果,通过通信设备14发送至后台服务器2。
后台服务器2将待统计的数据种类和审批结果,生成特定格式的文档,发送至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在此,审批结果为通过时,才会生成特定格式的文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将特定格式的文档发送至申请者的邮箱,以进行数据查阅。
在此,本发明实施例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能够解决审批流程复杂、审批滞后的问题。
针对物流配送过程,物流配送分五种情况,第一种是将商品从零售商所拥有的配送中心发送到门店,第二种是将商品从供应商的仓库发送到门店,第三种是将商品从供应商的仓库发送到配送中心,第四种是一个门店缺货,需要从另一个门店调拨商品,第五种是顾客在线上下单,门店安排人员送货。这五种流程基本一致,这里以第一种为例,具体步骤如下:
门店理货员在货架旁盘点商品,发现有低于库存预警值的商品,则门店理货员采用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商品扫描设备11扫描目标商品的条形码,并传输至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
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通过通信设备14将目标商品的条形码发送至后台服务器2。
后台服务器2根据目标商品的条形码,生成电子要货单和特征二维码,并发送至配送中心服务器3。
配送中心服务器3根据电子要货单,确定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并按照通信地址,发送电子要货单。其中,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人员为配送中心的相关人员。
配送中心根据各个门店的要货需求,相关人员采用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商品扫描设备11扫描目标商品、各个托盘二维码及顺序,并传输至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其中,目标商品为每个门店所需商品,并且目标商品放在一个或多个托盘上,每个托盘上先贴好托盘二维码,然后将托盘装入货车。
相关人员采用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指令输入设备13输入物流配送的车辆信息,如车次和车号,并传送至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
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将目标商品与电子要货单的商品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将商品信息、各个托盘二维码及顺序、车辆信息发送至配送中心服务器3。
配送中心服务器3根据车辆信息,确定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并将电子要货单和特征二维码发送至第四手持移动终端。其中,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人员为司机。
司机从第四手持移动终端获取相关车次信息,来到货车所在地,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指令输入设备13接收发车通知,并传输至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
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10,通过通信设备14将发车通知发送至配送中心服务器3。
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信息显示设备12显示特征二维码。
货车到达门店后,门店人员采用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商品扫描设备11扫描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信息显示设备12上的特征二维码,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2。
后台服务器2将第一手持移动终端发送的特征二维码与本地端生成的二维码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反馈至第一手持移动终端。若匹配一致,则确认是自己门店要的商品,同时,可以查看自己门店所要商品托盘在货车上的摆放顺序。然后,相关人员按照托盘顺序从货车上卸货,每卸载一个托盘,门店人员用商品扫描设备11扫描一下托盘的二维码。卸货完毕后,门店人员的微型计算机10生成一个特征二维码,通过通信设备14发给门店后台服务器2,门店后台服务器2进行相关后续处理,司机驾驶货车到下一个门店。
在此,本发明实施例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能够解决物流配送环节多、单据多、效率低、易出错等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服务器、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服务器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配置装置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服务器、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服务器、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服务器,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发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持移动终端和服务器,
所述手持移动终端包括微型计算机、商品扫描设备、信息显示设备、指令输入设备、通信设备和电源设备,
所述微型计算机分别与所述商品扫描设备、所述信息显示设备、所述指令输入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和所述电源设备连接,
所述通信设备还与所述服务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扫描设备包括扫描枪或扫描头,所述扫描枪和所述扫描头均与所述微型计算机连接。
3.一种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商品盘点步骤:
信息显示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目标货架号,并传输至微型计算机;
商品扫描设备扫描所述目标货架号上每种商品的条形码,并传输至所述微型计算机;
指令输入设备接收每种商品的数量,并传输至所述微型计算机;
所述微型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将所述目标货架号、每种商品的条形码和数量传输至后台服务器;
后台服务器汇总处理所述目标货架号、每种商品的条形码和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扫描设备将每种商品的条形码传输至所述微型计算机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价签打印步骤:
所述后台服务器汇总处理所述目标货架号、每种商品的条形码,生成每种商品的价签;
所述后台服务器将每种商品的价签和打印指令发送至打印机;
所述打印机根据所述打印指令,打印每种商品的价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照片传送步骤:
所述商品扫描设备采集商品的图像信息,并传输至所述微型计算机;
所述微型计算机将所述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信息显示设备;
所述信息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图像信息,并接收用户输入的编辑指令,根据所述编辑指令,编辑所述图像信息;
所述微型计算机通过所述通信设备将编辑后的图像信息传输至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将每种商品的条形码和图像信息进行匹配,再发送至收银一体秤。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次品返厂步骤:
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商品扫描设备扫描目标商品的条形码,并传输至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所述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指令输入设备接收每种商品的数量,并传输至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所述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汇总所述目标商品的条形码和数量,并通过所述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通信设备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汇总后的目标商品的条形码和数量,生成电子返厂单,并发送至第二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所述第二手持移动终端的商品扫描设备对商品进行扫描,并将扫描信息传输至所述第二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所述第二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将所述扫描信息与所述电子返厂单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通过所述第二手持移动终端的通信设备发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统计查询步骤:
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信息显示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待统计的数据种类和申请请求,并传输至所述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所述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将所述数据种类和所述申请请求发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待统计的数据种类和所述申请请求,确定所述申请请求对应的申请审批流程;
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申请审批流程,将所述待统计的数据种类和所述申请请求发送至目标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所述目标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将所述待统计的数据种类和申请请求发送至信息显示设备,进行显示;
所述指令输入设备接收审批结果,并发送至目标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所述目标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将审批结果,通过通信设备发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将所述待统计的数据种类和审批结果,生成特定格式的文档,发送至所述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物流配送步骤:
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商品扫描设备扫描目标商品的条形码,并传输至所述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所述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将所述目标商品的条形码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商品的条形码,生成电子要货单和特征二维码,并发送至配送中心服务器;
所述配送中心服务器根据所述电子要货单,确定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并按照所述通信地址,发送所述电子要货单;
所述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商品扫描设备扫描目标商品、各个托盘二维码及顺序,并传输至所述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所述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指令输入设备输入物流配送的车辆信息,并传送至所述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所述第三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将所述目标商品与所述电子要货单的商品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将所述商品信息、各个托盘二维码及顺序、所述车辆信息发送至所述配送中心服务器;
所述配送中心服务器根据所述车辆信息,确定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并将所述电子要货单和特征二维码发送至所述第四手持移动终端;
所述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指令输入设备接收发车通知,并传输至所述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
所述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微型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将所述发车通知发送至所述配送中心服务器;
所述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信息显示设备显示特征二维码;
所述第一手持移动终端的商品扫描设备扫描所述第四手持移动终端的信息显示设备上的特征二维码,并发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将第一手持移动终端发送的特征二维码与本地端生成的二维码进行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反馈至所述第一手持移动终端。
CN201810117801.4A 2018-02-06 2018-02-06 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8345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7801.4A CN108345916B (zh) 2018-02-06 2018-02-06 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7801.4A CN108345916B (zh) 2018-02-06 2018-02-06 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5916A true CN108345916A (zh) 2018-07-31
CN108345916B CN108345916B (zh) 2021-01-05

Family

ID=62959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17801.4A Active CN108345916B (zh) 2018-02-06 2018-02-06 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591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7357A (zh) * 2021-09-08 2021-11-26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基于多维信息聚合技术的继电保护备品备件管理平台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38178A (ja) * 2003-02-07 2004-08-26 Ricoh Co Ltd 配送管理方法及び配送管理プログラム
US20060271437A1 (en) * 2005-05-26 2006-11-30 Maggio Frank S System and method for home product delivery
CN101206710A (zh) * 2006-12-20 2008-06-25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管理系统
CN103824170A (zh) * 2014-03-23 2014-05-28 倪继超 基于二维码的手机进销处理客户端、系统及进销管理方法
CN105512853A (zh) * 2016-02-02 2016-04-20 成都市泰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商品采购与入库差异管理的系统及方法
CN106408311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安徽易泰格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零售商品溯源的电子二维码秤
CN107146057A (zh) * 2017-05-05 2017-09-08 杨闯 一种退货处理方法
CN107239921A (zh) * 2017-06-05 2017-10-10 广东澳加医疗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盘点系统及其盘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38178A (ja) * 2003-02-07 2004-08-26 Ricoh Co Ltd 配送管理方法及び配送管理プログラム
US20060271437A1 (en) * 2005-05-26 2006-11-30 Maggio Frank S System and method for home product delivery
CN101206710A (zh) * 2006-12-20 2008-06-25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管理系统
CN103824170A (zh) * 2014-03-23 2014-05-28 倪继超 基于二维码的手机进销处理客户端、系统及进销管理方法
CN105512853A (zh) * 2016-02-02 2016-04-20 成都市泰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商品采购与入库差异管理的系统及方法
CN106408311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安徽易泰格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零售商品溯源的电子二维码秤
CN107146057A (zh) * 2017-05-05 2017-09-08 杨闯 一种退货处理方法
CN107239921A (zh) * 2017-06-05 2017-10-10 广东澳加医疗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盘点系统及其盘点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7357A (zh) * 2021-09-08 2021-11-26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基于多维信息聚合技术的继电保护备品备件管理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5916B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39188B2 (ja) 物品配送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管理方法
JP2009514757A (ja) 集荷通知を利用する集荷方法および集荷システム
JP3618676B2 (ja) 情報システムを用いた通い箱物流管理システム
CN106528701B (zh) 跨境商品信息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08596643A (zh) 优惠券投放方法及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04139245A (ja) 伝票処理システム及び伝票処理方法
CN107506960A (zh) 订单处理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0111118A (zh) 一种物流包裹智能退换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JP6477467B2 (ja) 情報生成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3479881B2 (ja) 戦略的提携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US20080255864A1 (e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reating on demand commercial shipping invoices
KR101005642B1 (ko) 바코드를 이용한 상품 분배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8345916A (zh) 面向零售业的多功能移动管理系统及方法
US862229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ally organizing transport documents
WO2020217344A1 (ja) 輸出入支援システム及び輸出入支援方法
JP5261966B2 (ja) 配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配送管理方法
CN116151727A (zh) 仓库数字化管理系统
US9972044B1 (en) Sending custom greeting cards with gifts in a high velocity environment
JP2003312846A (ja) 容器管理方法および容器管理システム
CN101421699B (zh) 管理定票单的系统与方法
JPH1185855A (ja) 商品受注・納品システム
JPH1179327A (ja) 倉庫管理システム
JP2004126663A (ja) 貿易支援システム
US20090299892A1 (en) Trade support process system, trade support proces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01206514A (ja) Rf−idタグを使用した宅配便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074 Room 1, Floor 8, Building 5, Phase II, Bohan Technology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Maodian Village,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atentee after: WUHAN HUALONG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9 room 04, 2 / F, building 7, Guannan Fuxing medical park, 58 Guanggu Avenue,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HUALONG IOT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