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5329A - 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5329A
CN108345329A CN201710058917.0A CN201710058917A CN108345329A CN 108345329 A CN108345329 A CN 108345329A CN 201710058917 A CN201710058917 A CN 201710058917A CN 108345329 A CN108345329 A CN 108345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unit
temperature
roll body
heating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89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斌
刘贵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EG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EG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EG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EG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589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53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5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53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30Automatic controllers with an auxiliary heating device affecting the sensing element, e.g. for anticipating change of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及其方法,其系统包括:多个加热单元,加热单元设置于辊体内,辊体辊面分为多个加热区域,每个加热单元对应加热辊体辊面的一加热区域;多个测温单元,测温单元均匀分布于辊体辊面,测温单元随辊体辊面转动依次经过所有加热区域,每个测温单元分别位于不同加热区域,测温单元实时检测辊体辊面各加热区域的温度数据;一辊体运动监控单元,检测辊体的转动状态,实时判定每个测温单元处于哪个加热区域内;以及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连接加热单元、测温单元以及辊体运动监控单元,根据测温单元对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检测与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的对比,调整对应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的工作状态。

Description

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加热辊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加热辊被广泛应用各种高分子材料加工生产。其良好的温度特性被各行业生产商认可。并有些产业非它不可。
电磁加热辊分为内轴及辊壳两大部分组成。通常内轴上设置一组或多组线圈,用于产生电磁场。其中,线圈导线方向可以是纵向设置,也可以是横向设置。现有电磁加热辊的测温大多在辊体的辊壁内横向开设一个或两个不同深度的小孔。并在该小孔内埋入温度采样探头,作为辊体温度控制的采样点。通常两测温孔相邻距离在100mm左右。各测温孔的深度根据不同的加工材料进行设置。总体上而言,以较长的一支采样温度作为温度控制使用,称为控温探头,以较短的一支采样温度数据与控温探头数据对比。便于对控制起到修正作用,称之为温度参考探头。
以这样的温度控制方式,通常能满足大多数材料的生产需求。如涤纶导丝,高速复合等。但对于一些使用较大辊体加工的产品,需要长时间热加工成型才能满足于生产产品的性能需要。比如一些高温滤材的烘干、防伪模压成型、橡胶硫化等领域,其辊体直径大多在1000mm~4000mm之间。产品生产速度通常在0.4m/分~10米/分。通常,为达到生产过程中热量的最大化利用,材料会在辊面形成120°~240°范围的包角。
按这样的生产工艺,以现有电磁加热辊的温度采样探设置。存在如下问题:辊体周长较大,在低速生产状态下,热负载(带走热量的生产材料)使得辊面温度会出现不衡,探头在空载区无法真实的反馈当前负载区的工作温度,控制的滞后效应会造成负载区温度的波动大。不利于产品加工工艺温度稳定在可控制范围。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中电磁加热辊控的第一状态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辊压材料10被张紧在辊体20辊面,随着辊体20和对压胶辊30的相对滚动,辊压材料10被带动经过自辊体20和对压胶辊30之间。辊体20中设有控温探头40和温度参考探头50。a、b、c、d是辊体20辊面的四个位置参考标识点。控温探头40和温度参考探头50均位于a点与b点之间。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中自电磁加热辊控的第一状态起,控温探头数据与辊体运行时间的关系图。图2中,X轴为辊体运行时间,Y轴为控温探头数据,ad表示a点到d点间的辊面;dc表示d点到c点间的辊面;cb表示c点到b点间的辊面;ba表示b点到a点间的辊面;PV表示预设工艺温度;SV表示实时采样温度。如图2所示,生产过程中,控温探头40和温度参考探头50在位置ba(空载区,或者cb物料加热区)内,各位置参考区的温度表现图2所示。
图3是现有技术的中电磁加热辊控的第二状态剖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辊压材料10被张紧在辊体20辊面,随着辊体20和对压胶辊30的相对滚动,辊压材料10被带动经过自辊体20和对压胶辊30之间。辊体20中设有控温探头40和温度参考探头50。a、b、c、d是辊体20辊面的四个位置参考标识点。控温探头40和温度参考探头50均位于d点与a点之间。
图4是现有技术的中自电磁加热辊控的第二状态起,控温探头数据与辊体运行时间的关系图。图4中,X轴为辊体运行时间,Y轴为控温探头数据,ad表示a点到d点间的辊面;dc表示d点到c点间的辊面;cb表示c点到b点间的辊面;ba表示b点到a点间的辊面;PV表示预设工艺温度;SV表示实时采样温度。如图2所示,生产过程中,控温探头40和温度参考探头50在位置ad(空载区,或者dc空载区)内,各位置参考区的温度表现图4所示。
对比图1至4可知,物料加热热区为cb及ba区域,即生产材料经过该区域时,该区域的温度必须在该材料的工艺温度范围内,做出合格产品。由于该类材料工艺生产时需要直径较大,通常大于1米,加上较慢的生产速度。负载区的测温反馈尤为重要。如果当前测温探头在空载区,即ad和dc区域,侧温度取样数据与负载区不符,空载热量带走主要是空气,负载区带走热量的除了空气,还有材料及材料中所含有水份等。两区域会出现负载的不对称性。这样会造成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不好。影响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及其方法,保证了大辊体低速生产过程中温度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合格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包括:多个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辊体内,所述辊体辊面分为多个加热区域,每个所述加热单元对应加热所述辊体辊面的一加热区域;多个测温单元,所述测温单元均匀分布于所述辊体辊面,所述测温单元随所述辊体辊面转动依次经过所有所述加热区域,每个所述测温单元分别位于不同加热区域,所述测温单元实时检测所述辊体辊面各加热区域的温度数据;一辊体运动监控单元,检测所述辊体的转动状态,实时判定每个所述测温单元处于哪个所述加热区域内;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加热单元、测温单元以及辊体运动监控单元,根据所述测温单元对所述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检测与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的对比,调整对应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均匀分布于所述辊体内,相邻的所述加热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加热单元对应加热所述辊体辊面的加热区域面积相等,所述加热单元的数量与所述测温单元的数量相等。
优选地,所述辊体辊面沿周向分为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第三加热区域以及第四加热区域;
所述辊体内设有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第三加热单元以及第四加热单元,每个加热单元独立对所述辊体辊面的一加热区域进行加热;
所述辊体辊面设有第一测温单元、第二测温单元、第三测温单元以及第四测温单元,相邻的所述测温单元的的周向间距相等。
优选地,所述辊体辊面按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参考标记,所述辊体运动监控单元指向所述辊体辊面,所述辊体运动监控单元通过光学检测、或者角度检测、或者位置检测记录经过的所述参考标记的数量,来判定所述测温单元处于哪个所述加热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内预存每个所述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
当所述测温单元检测到所述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大于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则所述控制单元关闭对应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
当所述测温单元检测到所述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小于等于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则所述控制单元开启对应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
优选地,所述辊体辊面包括接触辊压材料的负载侧和不接触辊压材料的空载侧,所述负载侧与空载侧之间形成接入辊压材料的接入端以及辊压材料离开辊面的离去端;
在负载侧,随所述加热区域接近所述接入端,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增高;
在负载侧,随所述加热区域接近所述离去端,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降低。
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是扁平线圈。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辊控温方法,采用如上述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00、所述控制单元内预存每个所述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
S200、多个所述测温单元随所述辊体辊面转动依次经过所述加热区域,每个所述测温单元分别位于不同加热区域,所述测温单元实时检测所述辊体辊面各加热区域的温度数据;
S300、所述辊体运动监控单元检测所述辊体的转动,实时判定每个所述测温单元处于哪个所述加热区域内,所述测温单元随所述辊体转动依次经过所有所述加热区域,所述测温单元检测所述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
S400、判断每个所述测温单元检测到所述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是否大于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500;若否,则执行步骤S600;
S500、所述控制单元关闭对应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返回步骤S300;以及
S600、所述控制单元开启对应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返回步骤S300。
优选地,所述辊体辊面按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参考标记,所述辊体运动监控单元指向所述辊体辊面,所述辊体运动监控单元通过光学检测、或者角度检测、或者位置检测记录经过的所述参考标记的数量,来判定所述测温单元处于哪个所述加热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辊体辊面沿周向分为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第三加热区域以及第四加热区域;
所述辊体内设有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第三加热单元以及第四加热单元,每个加热单元独立对所述辊体辊面的一加热区域进行加热;
所述辊体辊面设有第一测温单元、第二测温单元、第三测温单元以及第四测温单元。
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及其方法保证了大辊体低速生产过程中温度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中电磁加热辊控的第一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中自电磁加热辊控的第一状态起,控温探头数据与辊体运行时间的关系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中电磁加热辊控的第二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中自电磁加热辊控的第二状态起,控温探头数据与辊体运行时间的关系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转动时处于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转动时处于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转动时处于第三状态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11是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转动时处于第四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 辊压材料
20 辊体
30 对压胶辊
40 控温探头
50 温度参考探头
a、b、c、d 位置参考标识点
ad a点到d点间的辊面
dc d点到c点间的辊面
cb c点到b点间的辊面
ba b点到a点间的辊面
SV 预设工艺温度
PV 实时采样温度
1 辊压材料
2 辊体
3 对压胶辊
4 第一测温单元
5 第二测温单元
6 第三测温单元
7 第四测温单元
8 第一加热单元
9 第二加热单元
10 第三加热单元
11 第四加热单元
12 辊体运动监控单元
13 控制单元
A 第一加热区域
B 第二加热区域
C 第三加热区域
D 第四加热区域
E 接入端
F 离去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图5是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的模块连接示意图。如图5和6所示,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包括:多个加热单元、多个测温单元、一辊体运动监控单元12以及控制单元13。多个加热单元设置于辊体2内,加热单元是固定在辊体2内部的,不会跟随辊面转动而移动。辊体2的辊面分为多个加热区域,每个加热单元对应加热辊体2的辊面的一加热区域。
测温单元包括第一测温单元4、第二测温单元5、第三测温单元6以及第四测温单元7均匀分布于辊体辊面,相邻的测温单元的的周向间距相等。第一测温单元4、第二测温单元5、第三测温单元6可以设置于辊体中靠近辊面的部位,以获得最好的测温效果,但不以此为限。测温单元随辊体辊面转动依次经过所有加热区域。在每一时刻,每个测温单元分别位于不同加热区域,测温单元实时检测辊体辊面各加热区域的温度数据。第一测温单元4、第二测温单元5、第三测温单元6以及第四测温单元7分别随辊体2的辊面转动依次经过所有加热区域,第一测温单元4实时检测辊体2的辊面各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数据。辊体运动监控单元12检测辊体2的转动状态,实时判定每个测温单元处于哪个加热区域内。控制单元13分别连接多个加热单元、多个测温单元以及辊体运动监控单元12,根据每个测温单元对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检测与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的对比,调整对应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的工作状态。
加热单元均匀分布于辊体2内,相邻的加热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加热单元对应加热辊体2的辊面的加热区域面积相等。加热单元的数量与测温单元的数量相等。使得在任意时刻,无论辊体2的辊面的转动状态,保证每一个加热区域始终都有一个测温单元对该加热区域进行测温。辊体2的辊面沿周向分为第一加热区域A、第二加热区域B、第三加热区域C以及第四加热区域D,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变形例中,可以将辊体2的辊面沿周向分为更多或是更少的加热区域。划分的加热区域越多,则越能精确测得辊体2的辊面每个局部的精确温度。辊体2内设有第一加热单元8、第二加热单元9、第三加热单元10以及第四加热单元11,每个加热单元独立对辊体2的辊面的一加热区域进行加热。第一加热单元8对辊体2的辊面的第一加热区域A进行加热。第二加热单元9对辊体2的辊面的第二加热区域B进行加热。第三加热单元10对辊体2的辊面的第三加热区域C进行加热。第四加热单元11对辊体2的辊面的第四加热区域D进行加热。
本发明中的第一加热单元8、第二加热单元9、第三加热单元10以及第四加热单元11都是加热单元是扁平线圈,但不以此为限。
辊体2的辊面按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参考标记,辊体运动监控单元12指向辊体2的辊面,辊体运动监控单元12通过光学检测、或者角度检测、或者位置检测记录经过的参考标记的数量,来判定第一测温单元4处于哪个加热区域内。例如,辊体2的辊面上按周向均匀设置了四个凹陷的参考标记,当辊体2的辊面滚动时,参考标记会一次经过辊体运动监控单元12,则当每四个参考标记通过辊体运动监控单元12,则认定为辊体2已经旋转了一周。而仅有两个参考标记通过辊体运动监控单元12,则认定为辊体2已经旋转了90°,以此类推,就能监控辊体的旋转角度和运行状态。
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3内预存每个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当第一测温单元4检测到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大于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则控制单元13关闭对应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当第一测温单元4检测到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小于等于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则控制单元13开启对应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以此来对辊体2的辊面的温度进行自动化调节,以达到最佳的工艺温度要求。
在本发明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是减少测温单元、加热单元、加热区域的划分的技术方案,也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个优化实施例中,辊体2的辊面包括接触辊压材料1的负载侧和不接触辊压材料1的空载侧,负载侧与空载侧之间形成接入辊压材料1的接入端E以及辊压材料1离开辊面的离去端F。在负载侧,随加热区域接近接入端E,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增高。在负载侧,随加热区域接近离去端F,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降低。例如,将最靠近接入端E的第一加热区域A的工艺温度设为200摄氏度,将最靠近离去端F的第三加热区域C的工艺温度设为190摄氏度,则它们之间的负载侧的第二加热区域B的工艺温度设为195摄氏度。而空载侧的第四加热区域D由于不接触辊压材料1,第四加热区域D的工艺温度设为185至190摄氏度。
图7是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方法,采用上述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00、控制单元内预存每个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
S200、多个测温单元随辊体辊面转动依次经过加热区域,每个测温单元分别位于不同加热区域,测温单元实时检测辊体辊面各加热区域的温度数据;
S300、辊体运动监控单元检测辊体的转动,实时判定每个测温单元处于哪个加热区域内,测温单元随辊体转动依次经过所有加热区域,测温单元检测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
S400、判断每个测温单元检测到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是否大于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500;若否,则执行步骤S600;
S500、控制单元关闭对应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返回步骤S300;以及
S600、控制单元开启对应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返回步骤S300。
其中,辊体辊面按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参考标记,辊体运动监控单元指向辊体辊面,辊体运动监控单元通过光学检测、或者角度检测、或者位置检测记录经过的参考标记的数量,来判定测温单元处于哪个加热区域内。
辊体辊面沿周向分为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第三加热区域以及第四加热区域;辊体内设有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第三加热单元以及第四加热单元,每个加热单元独立对辊体辊面的一加热区域进行加热;辊体辊面设有第一测温单元、第二测温单元、第三测温单元以及第四测温单元。
图8是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转动时处于第一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转动时处于第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转动时处于第三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转动时处于第四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如图8至11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辊体2的辊面沿周向分为第一加热区域A、第二加热区域B、第三加热区域C以及第四加热区域D,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变形例中,可以将辊体2的辊面沿周向分为更多或是更少的加热区域。划分的加热区域越多,则越能精确测得辊体2的辊面每个局部的精确温度。辊体2内设有第一加热单元8、第二加热单元9、第三加热单元10以及第四加热单元11,每个加热单元独立对辊体2的辊面的一加热区域进行加热。第一加热单元8对辊体2的辊面的第一加热区域A进行加热。第二加热单元9对辊体2的辊面的第二加热区域B进行加热。第三加热单元10对辊体2的辊面的第三加热区域C进行加热。第四加热单元11对辊体2的辊面的第四加热区域D进行加热。辊体2的辊面按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参考标记,辊体运动监控单元12指向辊体2的辊面,辊体运动监控单元12通过光学检测、或者角度检测、或者位置检测记录经过的参考标记的数量,来判定第一测温单元4、第二测温单元5、第三测温单元6、第四测温单元7中每个测温单元具体处于哪个加热区域内。
如图8所示,随着辊体2辊面的继续滚动,当第一测温单元4处于第一加热区域A时,第一测温单元4就是在对进入到第一加热区域A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此时,第二测温单元5处于第二加热区域B时,第二测温单元5就是在对进入到第二加热区域B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第三测温单元6处于第三加热区域C时,第三测温单元6就是在对进入到第三加热区域C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第四测温单元7处于第四加热区域D时,第四测温单元7就是在对进入到第四加热区域D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
当辊体运动监控单元12检测到第一测温单元4随辊体2的辊面转动依次经过第一加热区域A时,第一测温单元4就是在对进入到第一加热区域A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当第一测温单元4检测到第一加热区域A的辊面温度大于该第一加热区域A预设加热温度,则控制单元13关闭对应该第一加热区域A的第一加热单元8。当第一测温单元4检测到第一加热区域A的辊面温度小于等于该第一加热区域A预设加热温度,则控制单元13开启对应该第一加热区域A的第一加热单元8。以此来对辊体2的辊面第一加热区域A的温度进行自动化调节,以达到最佳的工艺温度要求。此时,第二测温单元5、第三测温单元6、第四测温单元7的工作原理以及与对应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的调节关系,与第一测温单元4类似,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随着辊体2辊面的继续滚动,当第一测温单元4处于第二加热区域B时,第一测温单元4就是在对进入到第二加热区域B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此时,第二测温单元5处于第三加热区域C时,第二测温单元5就是在对进入到第三加热区域C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第三测温单元6处于第四加热区域D时,第三测温单元6就是在对进入到第四加热区域D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第四测温单元7处于第一加热区域A时,第四测温单元7就是在对进入到第一加热区域A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
当辊体运动监控单元12检测到第一测温单元4随辊体2的辊面转动依次经过第二加热区域B时,第一测温单元4就是在对进入到第二加热区域B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当第一测温单元4检测到第二加热区域B的辊面温度大于该第二加热区域B预设加热温度,则控制单元13关闭对应该第二加热区域B的第二加热单元9。当第一测温单元4检测到第二加热区域B的辊面温度小于等于该第二加热区域B预设加热温度,则控制单元13开启对应该第二加热区域B的第二加热单元9。以此来对辊体2的辊面第二加热区域B的温度进行自动化调节,以达到最佳的工艺温度要求。此时,第二测温单元5、第三测温单元6、第四测温单元7的工作原理以及与对应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的调节关系,与第一测温单元4类似,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随着辊体2辊面的继续滚动,当第一测温单元4处于第三加热区域C时,第一测温单元4就是在对进入到第三加热区域C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此时,第二测温单元5处于第四加热区域D时,第二测温单元5就是在对进入到第四加热区域D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第三测温单元6处于第一加热区域A时,第三测温单元6就是在对进入到第一加热区域A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第四测温单元7处于第二加热区域B时,第四测温单元7就是在对进入到第二加热区域B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
当辊体运动监控单元12检测到第一测温单元4随辊体2的辊面转动依次经过第三加热区域C时,第一测温单元4就是在对进入到第三加热区域C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当第一测温单元4检测到第三加热区域C的辊面温度大于该第三加热区域C预设加热温度,则控制单元13关闭对应该第三加热区域C的第三加热单元10。当第一测温单元4检测到第三加热区域C的辊面温度小于等于该第三加热区域C预设加热温度,则控制单元13开启对应该第三加热区域C的第三加热单元10。以此来对辊体2的辊面第三加热区域C的温度进行自动化调节,以达到最佳的工艺温度要求。此时,第二测温单元5、第三测温单元6、第四测温单元7的工作原理以及与对应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的调节关系,与第一测温单元4类似,不再赘述。
如图11所示,随着辊体2辊面的继续滚动,当第一测温单元4处于第四加热区域D时,第一测温单元4就是在对进入到第四加热区域D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此时,第二测温单元5处于第一加热区域A时,第二测温单元5就是在对进入到第一加热区域A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第三测温单元6处于第二加热区域B时,第三测温单元6就是在对进入到第二加热区域B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第四测温单元7处于第三加热区域C时,第四测温单元7就是在对进入到第三加热区域C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
当辊体运动监控单元12检测到第一测温单元4随辊体2的辊面转动依次经过第四加热区域D时,第一测温单元4就是在对进入到第四加热区域D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当第一测温单元4检测到第四加热区域D的辊面温度大于该第四加热区域D预设加热温度,则控制单元13关闭对应该第四加热区域D的第四加热单元11。当第一测温单元4检测到第四加热区域D的辊面温度小于等于该第四加热区域D预设加热温度,则控制单元13开启对应该第四加热区域D的第四加热单元11。以此来对辊体2的辊面第四加热区域D的温度进行自动化调节,以达到最佳的工艺温度要求。此时,第二测温单元5、第三测温单元6、第四测温单元7的工作原理以及与对应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的调节关系,与第一测温单元4类似,不再赘述。
然后,随着辊体2辊面的继续滚动,第一测温单元4又将处于第一加热区域A,第一测温单元4就是在对进入到第一加热区域A的辊体2的辊面进行温度检测,以此类推,周而复始,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及其方法通过多个随辊面转动的测温单元,就能实时监测多个加热区域,并时刻对每个一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进行调整,以便达到最佳的辊面工作温度。
综上,本发明所提供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及其方法保证了大辊体低速生产过程中温度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合格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辊体内,所述辊体辊面分为多个加热区域,每个所述加热单元对应加热所述辊体辊面的一加热区域;
多个测温单元,所述测温单元均匀分布于所述辊体辊面,所述测温单元随所述辊体辊面转动依次经过所有所述加热区域,每个所述测温单元分别位于不同加热区域,所述测温单元实时检测所述辊体辊面各加热区域的温度数据;
一辊体运动监控单元,检测所述辊体的转动状态,实时判定每个所述测温单元处于哪个所述加热区域内;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加热单元、测温单元以及辊体运动监控单元,根据所述测温单元对所述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检测与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的对比,调整对应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均匀分布于所述辊体内,相邻的所述加热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加热单元对应加热所述辊体辊面的加热区域面积相等,所述加热单元的数量与所述测温单元的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辊面沿周向分为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第三加热区域以及第四加热区域;
所述辊体内设有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第三加热单元以及第四加热单元,每个加热单元独立对所述辊体辊面的一加热区域进行加热;
所述辊体辊面设有第一测温单元、第二测温单元、第三测温单元以及第四测温单元,相邻的所述测温单元的的周向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辊面按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参考标记,所述辊体运动监控单元指向所述辊体辊面,所述辊体运动监控单元通过光学检测、或者位置检测、或者角度检测等记录经过的所述参考标记的数量,来判定所述测温单元处于哪个所述加热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内预存每个所述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
当所述测温单元检测到所述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大于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则所述控制单元关闭对应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
当所述测温单元检测到所述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小于等于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则所述控制单元开启对应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辊面包括接触辊压材料的负载侧和不接触辊压材料的空载侧,所述负载侧与空载侧之间形成接入辊压材料的接入端以及辊压材料离开辊面的离去端;
在负载侧,随所述加热区域接近所述接入端,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增高;
在负载侧,随所述加热区域接近所述离去端,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降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是扁平线圈。
8.一种电磁加热辊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00、所述控制单元内预存每个所述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
S200、多个所述测温单元随所述辊体辊面转动依次经过所述加热区域,每个所述测温单元分别位于不同加热区域,所述测温单元实时检测所述辊体辊面各加热区域的温度数据;
S300、所述辊体运动监控单元检测所述辊体的转动,实时判定每个所述测温单元处于哪个所述加热区域内,所述测温单元随所述辊体转动依次经过所有所述加热区域,所述测温单元检测所述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
S400、判断每个所述测温单元检测到所述加热区域的辊面温度是否大于该加热区域预设加热温度,若是,则执行步骤S500;若否,则执行步骤S600;
S500、所述控制单元关闭对应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返回步骤S300;以及
S600、所述控制单元开启对应该加热区域的加热单元,返回步骤S3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加热辊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辊面按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参考标记,所述辊体运动监控单元指向所述辊体辊面,所述辊体运动监控单元通过光学检测、或者角度检测、或者位置检测记录经过的所述参考标记的数量,来判定所述测温单元处于哪个所述加热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加热辊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辊面沿周向分为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第三加热区域以及第四加热区域;
所述辊体内设有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第三加热单元以及第四加热单元,每个加热单元独立对所述辊体辊面的一加热区域进行加热;
所述辊体辊面设有第一测温单元、第二测温单元、第三测温单元以及第四测温单元。
CN201710058917.0A 2017-01-23 2017-01-23 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及其方法 Pending CN1083453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8917.0A CN108345329A (zh) 2017-01-23 2017-01-23 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8917.0A CN108345329A (zh) 2017-01-23 2017-01-23 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5329A true CN108345329A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62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8917.0A Pending CN108345329A (zh) 2017-01-23 2017-01-23 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532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6246A (zh) * 2018-10-09 2020-04-17 聚合兴企业有限公司 滚压辊轮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61115A1 (en) * 2004-05-14 2005-11-24 Myers Bigel Sibley & Sajovec, P.A. Industrial roll with piezoelectric sensors for detecting pressure
CN102137523A (zh) * 2011-04-19 2011-07-27 武汉理工大学 电磁感应加热压辊
CN103389640A (zh) * 2012-05-11 2013-11-1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40072A (zh) * 2012-01-12 2014-09-10 福伊特专利公司 制造和/或加工材料幅的机器的具有传感器的辊子以及制造和/或加工材料幅的机器
CN105278297A (zh) * 2014-05-27 2016-01-2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61115A1 (en) * 2004-05-14 2005-11-24 Myers Bigel Sibley & Sajovec, P.A. Industrial roll with piezoelectric sensors for detecting pressure
CN102137523A (zh) * 2011-04-19 2011-07-27 武汉理工大学 电磁感应加热压辊
CN104040072A (zh) * 2012-01-12 2014-09-10 福伊特专利公司 制造和/或加工材料幅的机器的具有传感器的辊子以及制造和/或加工材料幅的机器
CN103389640A (zh) * 2012-05-11 2013-11-1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278297A (zh) * 2014-05-27 2016-01-2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6246A (zh) * 2018-10-09 2020-04-17 聚合兴企业有限公司 滚压辊轮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2532B (zh) 一种基于排潮湿度的叶丝滚筒干燥出口水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135580B (zh) 用于确定探测装置特性曲线的方法
US5258929A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WO2019080482A1 (zh) 快速加热冷轧带钢的装置与方法
EP3444374A2 (en) Temperature measur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in film solar cell process device
CN108345329A (zh) 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及其方法
CN106441472A (zh) 一种恒功率型热式气体流量计温度漂移抑制方法
CN104215660B (zh) 一种可同时测固体材料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的方法及系统
CN203314089U (zh) 一种基于排潮湿度的叶丝滚筒干燥出口水分控制系统
US5622430A (en) Method of testing the heat insulation action of bodies especially of heat insulation bodies
CN110262419B (zh) 一种基于叶丝水分蒸发焓调控滚筒干燥叶丝加工强度的方法
CN109332624B (zh) 连铸钢板离线检测热电阻安装质量的判断系统及方法
CN108345328A (zh) 电磁加热辊控温系统及其方法
CN108020578A (zh) 一种铁矿粉同化温度的检测设备及其组装、检测方法
CN102636695B (zh) 一种电阻温度系数测量的方法
CN204044093U (zh) 一种等效导热系数的测定系统
CN108345330A (zh) 电磁加热辊控温方法及其系统
CN206656816U (zh) 一种温度传感器检定装置
CN204128607U (zh) 一种热膜式流量传感芯片
JP3295894B2 (ja) 湿度センサ
CN110307125A (zh) 一种风电机组主轴承内部温度间接测量方法
CN212629841U (zh) 一种润叶加料机新风温度智能调节装置
US3376877A (en) Moist feed mix air permeability control
CN104792812A (zh) 熔融混合物相变区迁移特性测量装置和方法
CN109722634A (zh) 蒸镀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