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37954A -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37954A
CN108337954A CN201810140674.XA CN201810140674A CN108337954A CN 108337954 A CN108337954 A CN 108337954A CN 201810140674 A CN201810140674 A CN 201810140674A CN 108337954 A CN108337954 A CN 1083379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at
implantation methods
grass
seed
harv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06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浩
侯龙鱼
白文明
潘庆民
宋世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Botan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Botan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Botan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Botan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81014067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379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37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79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6Coating or dressing se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草地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包括:燕麦种子的选择、种子处理、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头茬燕麦草、复种及收获复种燕麦草;其中播种为:播种量为14~15kg/亩,播期为土壤化冻10cm时,播种深度为5~6cm,条播行距为14~16cm;播种时施肥为:氮2.6~3.0kg/亩,磷1.5~1.7kg/亩,钾1.5~1.7kg/亩。该方法综合考虑高纬度寒区气候年际变化大,气温凉爽,以及燕麦耐寒性强、生育期短、入秋后低的气温仍可以满足燕麦生长等特点,充分利用高纬度寒区的有效积温,年日照时数等,提高单位面积的燕麦草的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草地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燕麦,植物分类上属于禾本科燕麦属(Avena L.),一年生粮饲兼用作物。生产上应用广泛的主要是裸燕麦(A.nuda L.)和皮燕麦(A.sativa L.)。我国燕麦主要为北方春夏播种种植区和南方秋季播种种植区,具体为华北、西北西南和东北燕麦种植区。优质燕麦草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寒优质牧草缺乏的地区。据统计,燕麦草的进口量从2008年的0.15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15.15万吨,2016年上半年10.87万吨,同比增加46%。燕麦作为高寒地区主要的饲用牧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牧草的收获相对于燕麦籽实的收获期要短许多,燕麦草的生产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经验和技术多为针对种子生产技术。
高纬度寒区一般指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气温偏低,全年日平均温度大于或等于10℃积温1800~2000℃,生长季节100天左右或无绝对无霜期。中国高寒地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黑龙江北部以及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高寒地区在我国草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地区的作物生产由于低温和生长季节短,加以耕作管理粗放等原因,一般产量较低。草畜矛盾制约着高寒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优质牧草供给不足成为制约当地草牧业发展的瓶颈,燕麦草饲草的种植在高寒地区凸显出重要的地位。对于燕麦草的高纬度寒区种植,最适播种时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常规种植只能收获一茬燕麦草,产量较低。因此,开展高纬度寒区燕麦草高产收获技术,对于我国畜牧业和草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可显著提高燕麦草的收获量和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包括:
燕麦种子的选择:选择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燕麦种子;
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置于通风向阳处摊晒;
选地与整地:选择前茬作物为马铃薯、豆类、玉米或药用植物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整地,播种前耙平;
播种:播种量为14~15kg/亩,播期为土壤化冻10cm时,播种深度为5~6cm,条播行距为14~16cm;播种时施肥为:氮2.6~3.0kg/亩,磷1.5~1.7kg/亩,钾1.5~1.7kg/亩;
田间管理:于分蘖期至拔节期之间除草;
收获头茬燕麦草:于灌浆期收获头茬燕麦草,除根;
复种及收获复种燕麦草:除根后施用磷酸二铵9~11kg/亩,复种,播种量为15.5~16.5kg/亩,于灌浆期至乳熟期期间收获燕麦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我国高纬度寒区同一个生长季燕麦草双种双收生产技术。主要技术为早春土壤化冻10cm时播种,于灌浆期收获燕麦草;然后灭除头茬根系和分蘖,不整地直接复播燕麦,于灌浆期至乳熟期再次收获燕麦草的技术。该技术综合考虑高纬度寒区气候年际变化大,气温凉爽,以及燕麦耐寒性强、生育期短、入秋后低的气温仍可以满足燕麦生长等特点,充分利用高纬度寒区的有效积温,年日照时数等,提高单位面积的燕麦草的产量。该技术在高纬度寒区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该地区草牧业发展的短板优质牧草供应不足的问题,为当地草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牧草,进而促进草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在本发明中,高纬度寒区为北纬43°05′~53°20′之间、无霜期在80~110天的我国西北和北方寒冷地区。
高纬度寒区早春土壤化冻10cm时,对应的大气温度为5~10℃。
在本发明中,头茬燕麦草收获后,不进行第二次的播种,直接利用水肥调控促进燕麦根系分蘖再生及快速生长。
作为优选,条播行距为15cm。
作为优选,播种时施肥为:氮2.8kg/亩,磷1.6kg/亩,钾1.6kg/亩。
作为优选,头茬燕麦草收获后3~5天内追施磷酸二铵10kg/亩。
作为优选,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燕麦为裸燕麦和/或皮燕麦。
作为优选,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燕麦为青海444、青引2号、青引3号或加燕2号中的一种或几种。但燕麦品种并非仅限定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可行的燕麦品种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优选,摊晒的时间为2~3天。
作为优选,在种子处理步骤中,摊晒之后还包括拌种处理的步骤。
作为优选,拌种的药剂为吡虫啉、噻虫嗪或多菌灵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在选地与整地步骤中,地块为中等及以上肥力的地块。
作为优选,整地的深度为25~30cm。
作为优选,整地的季节为秋季。
作为优选,除草所用除草剂为2,4-D丁乳酯或阔叶净。
作为优选,复种与收获之间还包括浇水的操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包括:
燕麦种子的选择、种子处理、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头茬燕麦草、复种及收获复种燕麦草;其中播种为:播种量为14~15kg/亩,播期为土壤化冻10cm时,播种深度为5~6cm,条播行距为14~16cm;播种时施肥为:氮2.6~3.0kg/亩,磷1.5~1.7kg/亩,钾1.5~1.7kg/亩。本发明具有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我国高纬度寒区同一个生长季燕麦草双种双收生产技术。主要技术为早春土壤化冻10cm时播种,于灌浆期收获燕麦草;然后灭除头茬根系和分蘖,不整地直接复播燕麦,于灌浆期至乳熟期再次收获燕麦草的技术。该技术综合考虑高纬度寒区气候年际变化大,气温凉爽,以及燕麦耐寒性强、生育期短、入秋后低的气温仍可以满足燕麦生长等特点,充分利用高纬度寒区的有效积温,年日照时数等,提高单位面积的燕麦草的产量。该技术在高纬度寒区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该地区草牧业发展的短板优质牧草供应不足的问题,为当地草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牧草,进而促进草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同一生长季燕麦草双种双收各时期对应的生育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所述的同一生长季双种指早春(4月1日至5月1日)和夏季(6月20日至7月10日)两次播种。
本发生所述的不整地指夏季第二次播种时,不采用翻耕等措施。
本发明系统形成的高维度寒区同一生长季燕麦草双收双收生产技术,充分利用燕麦耐寒性强、喜阴凉生长,生长快等特点,可显著提高高纬度寒区单位面积燕麦草的产量,为草牧业发展提供优质牧草,促进当地草牧业的发展。
本发明提供了高纬度寒区燕麦草同一生长季双种双收生产技术,包括如下步骤:在高纬度寒区当土壤化冻10cm时,在早春播种燕麦,在6月下旬进行第一次燕麦草收获;不翻耕土地,草甘膦灭除头茬燕麦根系和杂草,然后二次种植燕麦,每亩施肥磷酸二铵10公斤,在9月上旬收获复种的燕麦草。两次燕麦草的收获量显著高于常规的一茬燕麦草收获量。
早春播种为高纬度寒区早春土壤化冻10cm时,对应的大气温度为5~10℃。
早春播种燕麦草的收获在灌浆期,在海拉尔地区的时间为6月下旬。
头茬燕麦收获后,草甘膦灭除头茬根系和杂草,不整地,直接进行燕麦的二次播种。
二次播种燕麦的收获时间可根据当年的气候变化,适当的延长燕麦的收获时间。在海拉尔地区时间在9月上旬。
在本发明中,燕麦草种植方法具体为:
一、燕麦种子选择
实验所用的燕麦种子为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裸燕麦和皮燕麦种子。
所用燕麦种子均为2016年收获的商用燕麦种子,购于国内主要的牧草种子公司。主要品种包括青海444、加燕2号、花早2号三种商用燕麦种子。
二、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精选好的种子放到通风向阳的地方摊晒2-3天,以促进酶活性、增加种子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已经包膜的燕麦种子不用进行药剂处理,未包膜的进行拌种处理,拌种药剂为吡虫啉、噻虫嗪、多菌灵等常规抗虫药剂拌种。
三、选地与整地
燕麦忌重插播种。种植燕麦的前茬为选择马铃薯、豆类、玉米,药用植物地等中等以上肥力地块均可。
燕麦整地。选择秋季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整地,整地深度为25-30cm为宜。播种前进行耙平等。
四、播种与播种期
春季播种量选择每亩播14-15kg,播期选择土壤化冻10cm时,呼伦贝尔地区选择4月1-5月1日播种。播种深度选择5-6cm。条播行距15cm,播后镇压。播种时施肥质量比N:P:K=7:4:4,每亩施氮2.8千克,磷1.6千克,钾1.6千克。
五、田间管理
燕麦苗齐后,分蘖~拔节期使用除草剂(用750ml/hm2 72%的2,4-D丁乳酯或225ml阔叶净兑水375kg稀释喷雾)清除阔叶杂草。
浇水期根据土壤水分变化,以保证燕麦不受旱,快速生长为宜。
六、头茬收获期及收获
收获期。中早熟燕麦品种种植后60天,可达到灌浆期,呼伦贝尔地区时间约6月25-30日,此时收获燕麦草产量和品质均较好。
七、燕麦的复种技术措施
头茬燕麦收获后,用灭草剂草甘膦灭除原来的燕麦根系及分蘖、田间杂草。施入磷酸二铵(每亩10kg),燕麦播种量每亩16kg。播种后浇水。浇水频率保证燕麦快速生长为宜。
八、复种燕麦收获期及收获
复播燕麦收获期呼伦贝尔地区在9月10-15号为宜,此时燕麦生育期为灌浆期至乳熟期。
本发明提供的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中所用种子、肥料或农药均可由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双种双收种植方法
一、燕麦种子选择
实验所用的燕麦种子为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裸燕麦和皮燕麦种子。
所用燕麦种子均为2016年收获的商用燕麦种子,购于国内主要的牧草种子公司。主要品种包括青海444、加燕2号、花早2号三种商用燕麦种子。
二、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精选好的种子放到通风向阳的地方摊晒2-3天,以促进酶活性、增加种子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已经包膜的燕麦种子不用进行药剂处理,未包膜的进行拌种处理,拌种药剂为吡虫啉、噻虫嗪、多菌灵等常规抗虫药剂拌种。
三、选地与整地
燕麦忌重插播种。种植燕麦的前茬为选择马铃薯、豆类、玉米,药用植物地等中等以上肥力地块均可。
燕麦整地。选择秋季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整地,整地深度为25-30cm为宜。播种前进行耙平等。
四、播种与播种期
春季播种量选择每亩播14-15kg,播期选择土壤化冻10cm时,呼伦贝尔地区选择4月1-5月1日播种。播种深度选择5-6cm。条播行距15cm,播后镇压。播种时施肥质量比N:P:K=7:4:4,每亩施氮2.8千克,磷1.6千克,钾1.6千克。
五、田间管理
燕麦苗齐后,分蘖~拔节期使用除草剂(用750ml/hm2 72%的2,4-D丁乳酯或225ml阔叶净兑水375kg稀释喷雾)清除阔叶杂草。
浇水期根据土壤水分变化,以保证燕麦不受旱,快速生长为宜。
六、头茬收获期及收获
收获期。中早熟燕麦品种种植后60天,可达到灌浆期,呼伦贝尔地区时间约6月25-30日,此时收获燕麦草产量和品质均较好。
七、燕麦的复种技术措施
头茬燕麦收获后,用灭草剂草甘膦灭除原来的燕麦根系及分蘖、田间杂草。施入磷酸二铵(每亩10kg),燕麦播种量每亩16kg。播种后浇水。浇水频率保证燕麦快速生长为宜。
八、复种燕麦收获期及收获
复播燕麦收获期呼伦贝尔地区在9月10-15号为宜,此时燕麦生育期为灌浆期至乳熟期。
对比例1常规一种一收种植方法
一、燕麦种子选择
所用燕麦种子均为2016年收获的商用燕麦种子,购于国内主要的牧草种子公司。主要品种包括青海444、青引2、青引3、加燕2、青海甜燕麦等五种商用燕麦种子。
二、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精选好的种子放到通风向阳的地方摊晒2-3天,以促进酶活性、增加种子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已经包膜的燕麦种子不用进行药剂处理,未包膜的进行拌种处理,拌种药剂为吡虫啉、噻虫嗪、多菌灵等常规抗虫药剂拌种。
三、选地与整地
燕麦忌重茬播种。种植燕麦的前茬为选择马铃薯、豆类、玉米,药用植物地等中等以上肥力地块均可。
燕麦整地。选择秋季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整地,整地深度为25-30cm为宜。播种前进行耙平等。
四、播种与播种期
播种量选择每亩播14-15kg,播期5月25日。播种深度选择3-4cm。条播行距15cm,播后镇压。播种时施肥质量比N:P:K=7:4:4,每亩氮2.8千克,磷1.6千克,钾1.6千克。
五、田间管理
燕麦苗齐后,分蘖~拔节期使用除草剂(用750ml/hm2 72%的2,4-D丁乳酯或225ml阔叶净兑水375kg稀释喷雾)清除阔叶杂草。
浇水期根据土壤水分变化,以保证燕麦不受旱,快速生长为宜。
六、收获期及收获
收获期:8月26日收获,生育期乳熟期。
试验例1单种单收和双种双收燕麦草产量对比
试验地点:呼伦贝尔谢尔塔拉牧场;
试验品种:青海444,加燕2号,花早2号;
选地:头茬作物为马铃薯,中等肥力地块;
播期:土壤化冻10cm时,为2017年4月20日;
头茬收获期:2017年6月26日;
复种收获期:2017年9月10日。
比较常规燕麦草生产(对比例1)和同一生长季双种双收(实施例1)生产单位面积燕麦草的产量情况,双种双收生产技术燕麦草产量远远高于常规生产收获燕麦草产量,结果见表1。
表1燕麦草常规生产和双种双收生产技术产量对比
分析该项技术的原因,同一生长季双种双收燕麦草生产技术充分利用了燕麦耐寒萌发特性、可以更好的利用高纬度寒区的有效积温以及日照时数。传统上为了防止倒春寒等极端天气的发生,燕麦的种植模式采用和小麦一致的播期,忽略了燕麦可以在更低温度下生长的特性,而且燕麦对于倒春寒等的发生具有非常强的耐受性,不会影响燕麦后期的生长。同时在入秋后温度越来越低时,温度不能满足小麦等生长的时候,燕麦仍然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继续生长。再者,燕麦的生育期相对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要短,而且饲用燕麦草的收获不需要等到种子完熟,在灌浆期至乳熟期即可收获。
双种双收各处理间,整地因为需要等土壤干燥后方可整地,整地耽搁大约一周的时间,一周太阳辐射能不能利用,对于高纬度寒区有限的太阳辐射能利用损失较大,对于二茬的生物产量造成不利的影响。夏季播种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第二次收获量增加,这与夏季播种影响了燕麦种子的分蘖有关。春季播种时较低的温度会促进分蘖的形成,而夏季播种,满足快速生长的条件,高温高湿,因此提高播种量增加了单位面积内的分蘖数,进而增加了生物产量。根据实验结果,处理6产量最高,是最优的处理组合。
试验例2播期对收获量的影响
除播期外,其它种植方法同实施例1,试验结果见表2:
表2播期对收获量的影响
三月份土壤尚未化冻,空气温度低于5度,不易开展大田燕麦种植,且地表温度和空气温度均较低。四月当土壤开始化冻时,开展相应的播期布置,间隔10天,比较播期对播种双种双收燕麦草产量的影响。土壤化冻10cm,正好开展燕麦播种,燕麦播种深度约5~6cm,土壤化冻10cm,适宜大面积的燕麦播种。早播后,利于土壤保墒,而且在整个生长季的天然降雨均可以利用,此时的大气温度已经可以促进土壤中燕麦种子的萌发,随着后期降雨和温度升高,早播的燕麦表现出生长更快的特征。同时,早播的燕麦萌发后,随着萌动出土,早期虽然生长较慢,但是促进了生育期的延续,当温度升高和雨季来临时,快速的拔节和生长,在6月下旬生育期可以达到灌浆期。晚播的燕麦种子,在6月下旬时,尚处于孕穗期,没有达到灌浆期,影响了生物产量。可见,在土壤化冻10cm时播种,其收获量最高。
试验例3播种时施肥比例对收获量的影响
除播种时的施肥比例不同外,其它种植方法同实施例1,试验结果见表3:
表3施肥比例对收获量的影响
氮素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当氮素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因此植物叶面积增长快,能有更多的叶面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磷能促进早期根系的形成和生长,提高植物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能力。钾在植物代谢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分布量较高,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根据实验结果,当播种施肥比例为N:P:K=7:4:4时(氮磷钾分别为2.8、1.6、1.6千克/亩),其收获量最高,两茬收获量可达936千克/亩。比其他肥料组合高产约100千克/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燕麦种子的选择:选择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燕麦种子;
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置于通风向阳处摊晒;
选地与整地:选择前茬作物为马铃薯、豆类、玉米或药用植物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整地,播种前耙平;
播种:播种量为14~15kg/亩,播期为土壤化冻10cm时,播种深度为5~6cm,条播行距为14~16cm;播种时施肥为:氮2.6~3.0kg/亩,磷1.5~1.7kg/亩,钾1.5~1.7kg/亩;
田间管理:于分蘖期至拔节期之间除草;
收获头茬燕麦草:于灌浆期收获头茬燕麦草,除根;
复种及收获复种燕麦草:除根后施用磷酸二铵9~11kg/亩,复种,播种量为15.5~16.5kg/亩,于灌浆期至乳熟期期间收获燕麦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燕麦为裸燕麦和/或皮燕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燕麦为青海444、加燕2号或花早2号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摊晒的时间为2~3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种子处理步骤中,所述摊晒之后还包括拌种处理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拌种的药剂为吡虫啉、噻虫嗪或多菌灵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选地与整地步骤中,所述地块为中等及以上肥力的地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地的深度为25~3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地的季节为秋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所用除草剂为2,4-D丁乳酯或阔叶净。
CN201810140674.XA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Pending CN1083379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0674.XA CN108337954A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0674.XA CN108337954A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7954A true CN108337954A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59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0674.XA Pending CN108337954A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3795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9017A (zh) * 2018-11-21 2019-02-19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CN109349029A (zh) * 2018-11-21 2019-02-19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和饲用油菜双草双收的种植方法
CN113016521A (zh) * 2021-03-12 2021-06-25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一种阴山北麓饲用燕麦的种植方法
CN113068580A (zh) * 2021-03-19 2021-07-06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机械播种提高燕麦抗倒伏性能的栽培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5227A (zh) * 2011-06-23 2012-12-26 庞兵 高寒地区燕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RU2600680C1 (ru) * 2015-06-23 2016-10-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Твер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ФГБОУ ВО Тверская ГСХА) Способ организации сырьевого конвейера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зерносенажа
CN106717996A (zh) * 2017-01-22 2017-05-3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 燕麦在高寒区旱、坡地高产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5227A (zh) * 2011-06-23 2012-12-26 庞兵 高寒地区燕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RU2600680C1 (ru) * 2015-06-23 2016-10-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Твер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ФГБОУ ВО Тверская ГСХА) Способ организации сырьевого конвейера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зерносенажа
CN106717996A (zh) * 2017-01-22 2017-05-3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 燕麦在高寒区旱、坡地高产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世界农业》编辑委员会: "《世界农业(第一辑)》", 31 May 1979, 农业出版社 *
孙涛: "西藏牧区高产饲料作物引种及栽培与利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农业科技辑》 *
杨平华: "《农田常用除草剂使用技术》", 31 October 2009,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9017A (zh) * 2018-11-21 2019-02-19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CN109349029A (zh) * 2018-11-21 2019-02-19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和饲用油菜双草双收的种植方法
CN113016521A (zh) * 2021-03-12 2021-06-25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一种阴山北麓饲用燕麦的种植方法
CN113016521B (zh) * 2021-03-12 2023-06-30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一种阴山北麓饲用燕麦的种植方法
CN113068580A (zh) * 2021-03-19 2021-07-06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机械播种提高燕麦抗倒伏性能的栽培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1274A (zh) 巴山荞麦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CN108337954A (zh)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CN104221630A (zh) 西葫芦催芽及高效栽培方法
CN110291942A (zh) 一种油菜的栽培方法
CN108112430B (zh)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CN108575589B (zh) 一种日光温室中实现四茬农作物水肥药一体化轮作连续栽培方法
CN102349410A (zh) 桃树下套种紫花苜蓿的栽培方法
CN108782091A (zh) 一种提高华南地区长豇豆繁种产量的方法
CN107980511A (zh) 一种玉米与马铃薯间作的栽培方法
CN108353744A (zh)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CN109349029A (zh)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和饲用油菜双草双收的种植方法
CN109349017A (zh) 一种高纬度寒区燕麦草的种植方法
CN110178667A (zh) 一种多年生稻的栽培方法
CN108541541A (zh) 一种冬春季在北方大棚葡萄中套种南方红菜苔的栽培方法
CN108094066A (zh) 一种利用旱区指针式灌区旱角种植燕麦草的方法
CN104429463A (zh) 一种烟后套种秋高粱高产栽培方法
CN110384024B (zh) 一种饲草玉米的栽培方法
CN103210756B (zh) 一次性成熟的五穗蓖麻高产种植方法
CN110881373A (zh) 一种用于再生稻系统的两季旱作栽培技术方法
CN111972232A (zh) 一种双收藜麦种植方法
CN109197476A (zh) 烤烟套种蔓生型鲜食豌豆单行密植打侧枝栽培技术
CN107821030A (zh) 一年四熟的稻稻菜菜套种栽培方法
CN114938765B (zh) 一种高寒旱地青稞的栽培方法
Uzbekistan Study Of Corn Biology In Agriculture And The Technology Of Its Cultivation
CN105075645A (zh) 一种越冬花椰菜、春鲜食毛豆和夏芥蓝的繁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