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28632A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28632A CN108328632A CN201810290635.8A CN201810290635A CN108328632A CN 108328632 A CN108328632 A CN 108328632A CN 201810290635 A CN201810290635 A CN 201810290635A CN 108328632 A CN108328632 A CN 1083286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isker
- preparation
- ldh
- strong base
- layered dou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7/00—Compounds of aluminium
- C01F7/78—Compounds containing aluminium and two or more other ele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oxygen and hydroge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7/00—Compounds of aluminium
- C01F7/78—Compounds containing aluminium and two or more other ele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oxygen and hydrogen
- C01F7/784—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e.g. comprising nitrate, sulfate or carbonate ions as intercalating an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 制备MgBr2·6H2O、MgCl2·6H2O和Al2(SO4)3·18H2O的混合溶液;S2. 采用第一强碱溶液将S1.制备的混合溶液的pH调至7.45~7.55,60min后再用第二强碱溶液将pH调至7.85~7.95,得到混合体系;S3. 将S2.的混合体系置于5~45℃温度下蒸发水分171~181 h,即制得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没有以晶须为前驱物,而且,操作简单易行,技术路线简单合理,成本低廉;制得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不仅具有LDH所有的功能,比如催化、吸附、阻燃等,且同时还具有晶须的增韧补强功能,是一种环保型的多功能无机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是水滑石(Hydrotalcite,HT)和类水滑石化合物(Hydrotalcite-Like Compounds,HTLc)的统称,是一类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
最典型的LDH是Mg6Al2(OH)16CO3·4H2O,也称镁铝水滑石,如果此镁铝水滑石中的Mg2+、A13+或CO3 2-离子被其他离子所取代,即可得到类水滑石(HTLc)。HTLc的通式是:(m=0,1,2···N)(其中M2+为二价金属离子,如Mg2+、Ni2+、Co2+、Zn2+、Cu2+等;M3+为三价金属离子,如Al3+、Cr3+、Fe3+、Sc3+等;A为层间阴离子,如CO3 2-、NO3 -、Cl-、SO4 2-、PO4 3-、C6H4(COO)2 2-等;m为层间结合水数目).由所组成的板层称为金属板层,由组成的层称为阴离子层。这种层状结构可以如下表示:
对于LDH化合物,目前国内外许多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并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属板层二价阳离子的置换上,例如将镁离子置换为铜离子或钴离子等,也有的设计将阴离子置换为一些诸如氨基酸等有机生物分子的。在国内,北京化工大学对LDH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们在设计含铜、钴、镍、有机酸、多酸等插层LDH复合材料领域上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果。在国外,也有很多学者在制备LDH技术上、或者利用LDH作为催化剂合成众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上、又或者用作阻燃剂、吸附剂等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实验数据。能检索到将LDH制备为晶须形状的报道也很少,且其制备路线大都是以某种晶须(例如氢氧化镁晶须)作为前驱物的,又或者是制备技术路线冗长、成本高等。而且,现有技术还没有制备出化学式为Mg6Al2(OH)14BrClSO4·5H2O的LDH晶须。
另外,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30万亿吨煤,其总量属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它与常规能源如电能等相比有三大特点:第一:它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据估计,在过去漫长的11亿年中,太阳消耗了它本身能量的2%。今后足以供给地球人类使用几十亿年,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第二:地球上,无论何处都有太阳能,可以就地开发利用,尤其对交通并不发达的青海盐湖、海岛等偏远地区更具重要意义。第三:太阳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在利用时,不会产生废渣、废水、废气、也没有噪音,更不会影响生态平衡。绝对不会造成污染和公害。这和低能耗、清洁环保地利用盐湖资源是高度相一致的,对既可低成本、高值地开发利用盐湖资源,又保护盐湖生态环境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提供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MgBr2·6H2O、MgCl2·6H2O和Al2(SO4)3·18H2O的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MgBr2·6H2O的浓度为1.20~1.40mol/L,MgCl2·6H2O的浓度为1.20~1.40mol/L,所述Al2(SO4)3·18H2O的浓度为0.40~0.45mol/L;
S2.采用第一强碱溶液将S1.制备的混合溶液的pH调至7.45~7.55,60min后再用第二强碱溶液将pH调至7.85~7.95,得到混合体系;
S3.将S2.的混合体系置于5~45℃温度下蒸发水分171~181h,即制得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蒸发水分过程中每隔8h加入第二强碱溶液,每次加入第二强碱溶液使所述混合体系的pH值增加0.05,所述第二强碱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
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化学式为Mg6Al2(OH)14BrClSO4·5H2O。
发明人研究过程中,偶然发现通过控制MgBr2·6H2O、MgCl2·6H2O和Al2(SO4)3·18H2O的投料比和浓度,以及强碱的加入量、pH值、蒸发水分的温度和时间在上述特定的范围内,能够制备得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没有以晶须为前驱物,而且,操作简单易行,技术路线简单合理,成本低廉。
本发明制备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不仅具有LDH所有的功能,具有孔径的可调变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层间离子可交换性,如催化、吸附、阻燃等,且同时还具有晶须的增韧补强功能,是一种环保型的多功能无机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能够科学、高值利用青海盐湖有的数量巨大的苦卤,避免青海盐湖的苦卤资源被闲置和浪费,在利用苦卤的同时还有利于改善盐湖的生态环境,缓解盐湖周边土壤盐渍化,减少盐场资源开采的困难。而且,制备过程中,可以利用太阳能,能够节约能源,实现绿色化工。
S2.中采用第一强碱溶液将S1.制备的混合溶液的pH调至7.45~7.55,60min后,再用第二强碱溶液将pH调至7.85~7.95,等待60min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加碱速度太快以至对晶须的生成有影响。
优选地,所述MgBr2·6H2O的浓度为1.33mol/L,MgCl2·6H2O的浓度为1.33mol/L,Al2(SO4)3·18H2O的浓度为0.40mol/L。
优选地,所述蒸发水分为风吹日晒。
在青海盐湖地区当地,通过风吹日晒,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有效节约能源,实现绿色化工。
风吹日晒过程中,混合体系的温度为5~45℃,地点为青海格尔木,空气湿度在10%~50%之间,气压在72kPa之间,风速在1~12m/s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强碱溶液为NaOH溶液或KOH溶液。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强碱溶液为NaOH溶液。
相对于KOH,NaOH的成本更低。使用NaOH溶液作为第一强碱溶液可以节约成本。
优选地,所述第一强碱溶液的浓度为0.05~0.15mol/L。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强碱溶液的浓度为0.10mol/L。
优选地,所述第二强碱溶液为NaOH溶液或KOH溶液。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强碱溶液为NaOH溶液。
优选地,S3.还包括将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过滤、洗涤、烘干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洗涤采用蒸馏水进行洗涤。
优选地,所述烘干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36~48h。
本发明同时保护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
上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在阻燃材料中的应用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控制MgBr2·6H2O、MgCl2·6H2O和Al2(SO4)3·18H2O的投料比和浓度,以及强碱的加入量、pH值、蒸发水分的温度和时间在本发明特定的范围内,能够制备得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没有以晶须为前驱物,而且,操作简单易行,技术路线简单合理,成本低廉;制得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具有孔径的可调变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层间离子可交换性,不仅具有LDH所有的功能,如催化、吸附、阻燃等,且同时还具有晶须的增韧补强功能,是一种环保型的多功能无机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SEM图。
图2为对比例1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SEM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得到;
实施例中,晶须比率采用扫描显微镜观察估算,结果为质量分数;晶须长径比也采用扫描显微镜观察得到。
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本发明中的风吹日晒是在青海盐湖地区进行。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如下:
(1)配制4.00mol/L MgBr2·6H2O、4.00mol/L MgCl2·6H2O和1.20mol/LAl2(SO4)3·18H2O溶液,取此三种溶液在搅拌状态下等体积混合于烧杯中,体积为6.00L,并将混合体系的pH值用0.10mol/L的NaOH溶液调至pH=7.50,得到混合液,此时,由于Al3+离子的水解而使溶液变得混浊,但产生这种现象不会影响后续LDH-Br-Cl-SO4晶须的生长。
(2)将0.010mol/L的NaOH溶液边搅拌边加入到(1)所得的混合液中,一直加至体系的pH至pH=7.9,然后将体系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让风吹日晒176h,风吹日晒过程中体系的温度为5~45℃,过滤并洗涤沉淀,烘干,即得样品。在这176h的时间里,每隔8小时加入一次0.010mol/L的NaOH溶液,每次加入的量是:先测出当前体系的pH值,然后加入0.010mol/L的NaOH溶液,使得pH值增加0.05个单位。
实施例2~4
实施例2~4的反应原料浓度和反应条件如表1所示,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表1实施例1~4的反应原料浓度和反应条件
对比例1~7
对比例1~7的反应原料浓度和反应条件如表2所示,其他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表2对比例1~7的反应原料浓度和反应条件
进行测试
(1)SEM测试,PHILIPS-SL-30型扫描电镜;RM2000型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
(2)XRD测试,X射线衍射(XRD):D/Max-3C型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Riguka,铜靶,石墨弯晶单色器),扫描速率0.02°/s,扫描范围:10°~70°。
(3)元素分析,测定镁、铝元素采用ULTIMA型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法国JY公司;测定碳、氢、溴、氯、硫元素采用PE2400SeriesⅡCHNS/O元素分析仪。
表3实施例1~4的长径比和晶须比例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
晶须比例 | 98% | 97% | 96% | 96% |
长径比 | 23:1 | 20:1 | 22:1 | 21:1 |
表4实施例1的元素分析结果
实施例1的SEM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可见样品具有晶须形状,分散性好,晶形好,长径比和晶须比例的结果如表3。而对比例1~7得不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SEM测试结果表明产物的形状为非晶须状;其中对比例1的产物的SEM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XRD图。从其衍射特征峰可知,样品峰形尖锐,各主要衍射峰的位置与强度表明该物质具有LDH的层状结构。层状结构的LDH在(003)晶面衍射强度最大,其次是(006)晶面,最小的是(009),这是由于层状化合物对XRD的“消光”作用所致。图3中标出了(003)、(006)、(009)晶面对应的衍射峰。实施例2~4的制得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XRD的测试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的元素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产物基本符合nMg:nAl:nBr:nCl:nS=6:2:1:1:1,结合氧(氧的含量是由差减法得到)、氢元素含量,可推知其化学式为Mg6Al2(OH)14BrClSO4·5H2O。实施例2~4的测试结果与实施例1相同,基本符合化学式Mg6Al2(OH)14BrClSO4·5H2O。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 制备MgBr2·6H2O、MgCl2·6H2O和Al2(SO4)3·18H2O的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MgBr2·6H2O的浓度为1.20~1.40 mol/L,MgCl2·6H2O的浓度为1.20~1.40 mol/L,所述Al2(SO4)3·18H2O的浓度为0.40~0.45mol/L;
S2. 采用第一强碱溶液将S1.制备的混合溶液的pH调至7.45~7.55,60min后再用第二强碱溶液将pH调至7.85~7.95,得到混合体系;
S3. 将S2.的混合体系置于5~45℃温度下蒸发水分171~181 h,即制得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蒸发水分过程中每隔8 h加入第二强碱溶液,每次加入第二强碱溶液使所述混合体系的pH值增加0.05,所述第二强碱溶液的浓度为0.01 mol/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gBr2·6H2O的浓度为1.33mol/L,MgCl2·6H2O的浓度为1.33mol/L,Al2(SO4)3·18H2O的浓度为0.40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水分为风吹日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碱溶液为NaOH溶液或KOH溶液。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碱溶液的浓度为0.05~0.15 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强碱溶液为NaOH溶液或KOH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还包括将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过滤、洗涤、烘干的步骤。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在阻燃材料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90635.8A CN108328632A (zh) | 2018-03-30 | 2018-03-30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90635.8A CN108328632A (zh) | 2018-03-30 | 2018-03-30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28632A true CN108328632A (zh) | 2018-07-27 |
Family
ID=62932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90635.8A Withdrawn CN108328632A (zh) | 2018-03-30 | 2018-03-30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28632A (zh) |
-
2018
- 2018-03-30 CN CN201810290635.8A patent/CN108328632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94661A (zh) | 一种偕胺肟化聚丙烯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Qu et al. | Europium single atom based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s with enhanced visible-light catalytic activity | |
CN111420664B (zh) | 一种片状氧化亚铜/氧化亚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氨硼烷水解产氢上的应用 | |
CN107871875A (zh) | 一种析氧反应电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9761276A (zh) | 一种层状钒酸铵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0385146A (zh) | 一种Ni0.85Se/PDA/g-C3N4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应用 | |
Sun et al. | Two new hexa-Ni-substituted polyoxometalates in the form of an isolated cluster and 1-D chain: Syntheses,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 |
Zou et al. | Solvent-controlled synthesis of an Al12-oxo molecular ring and Al24-oxo truncated metallo-cube | |
CN108328632A (zh)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Cl-SO4晶须的制备方法 | |
CN108486653A (zh)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2-(NO3)2晶须的制备方法 | |
CN108486657A (zh)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no3)2-so4晶须的制备方法 | |
CN108517562A (zh)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no3)2-co3晶须的制备方法 | |
CN109926070A (zh) | 一种Mn0.5Cd0.5S/WO3/Au负载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
Feng et al. | Synthesis of AgI/2D-La 2 Ti 2 O 7 hybrids as a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st for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 |
CN108441953B (zh)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I-(NO3-)2晶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1450852B (zh) | 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硫铟铜/氧化钨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应用于水解制氢 | |
CN101497025B (zh) | 以油页岩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硅铝酸盐复合吸附剂的方法 | |
CN105321732B (zh) | 一种Ag掺杂β‑Co(OH)2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8517561B (zh)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l3-I晶须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10240178A (zh) | 选择性吸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328630A (zh)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l3-NO3晶须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8328631A (zh)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I-SO42-晶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8483468B (zh)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Br-I-CO32-晶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8505115A (zh)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I2-Br2晶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8611683B (zh) | 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Cl4晶须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