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22012A -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22012A
CN108322012A CN201810258566.2A CN201810258566A CN108322012A CN 108322012 A CN108322012 A CN 108322012A CN 201810258566 A CN201810258566 A CN 201810258566A CN 108322012 A CN108322012 A CN 108322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rectangular
shrapnel
voice coil
to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585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俊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ul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u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ul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u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585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220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22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201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包括轭铁、上弹片、载体、下弹片及下盖;轭铁由一矩形顶板以及四侧板组成;矩形顶板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四侧板由矩形顶板分别沿其四条边一体延伸向下弯折形成,还设有多个翻折部,各翻折部均由矩形顶板对应第一通孔一体向下弯折形成;载体中开设第二通孔,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还设有至少三个行程控制凸块,各行程控制凸块沿第二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构成支撑天面,且表面平行度一致;下弹片上设有与载体相连的第一端及与下盖相连的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二端间通过弹片弦丝相连;第一端设有焊接焊盘,包括焊接金手指及熔锡缺口,熔锡缺口包括连通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焊接金手指位于第一缺口中。

Description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摄像头的音圈马达,具体涉及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所述微型摄像头可装配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薄型电子产品中。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摄像头音圈马达(VCM)设计中,其结构通常包括一载体,定位于马达的轭铁和底盖组成的壳体中。所述载体中设有上下第一通孔,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其中,载体的外周绕设有线圈,马达的轭铁中对应所述线圈设有磁石,构成当线圈通电时,载体能够因为电磁感应产生上下方向位移,从而实现摄像头的变焦、对焦;所述载体的上部或/和下部端面还定位有弹片,用于产生弹性,保证在线圈不通电时,载体能够恢复至初始的水平状态位置。
目前,随着智能手机等市场的蓬勃发展,对于音圈马达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客户对音圈马达的特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音圈马达为了满足产品轻薄化发展趋势,其结构难以做大,因此在不增加产品尺寸的前提下提高马达特性,增大马达磁场力,一直是业内寻求突破的问题。
另外,如图1、2所示,目前现有设计的载体包括圆柱形载体1,载体1的外周对应线圈设有绕线点胶部3以及绕线承载面4;其中,载体的底部四周设有多个塑胶面5。该现有设计的载体在控制音圈马达行程方面采用载体底部塑胶面5与磁石接触,这样对各塑胶面5的平行度及外观的要求很高,且需要加工圆弧面6,从而增加了模具加工的难度,并且对生产过程中的点胶精度要求很高;另外,基于该现有载体的结构设计,当音圈马达遭到外力冲击时,载体的塑胶面5很容易因外力的冲击而发生变形,从而降低音圈马达的可靠性。
此外,目前载体上的线圈绕线多采用直绕式,对弹片的焊接要求很高,要求弹片焊盘的设计配合载体绕线样式。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弹片焊盘设计不合理,导致弹片在焊接后会出现脱焊、有小锡珠残留等不良现象,导致焊接不稳定。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发明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包括由上至下装配组合的轭铁、上弹片、载体、下弹片以及下盖;
所述轭铁由一矩形顶板以及四侧板组成;
所述矩形顶板的中部开设有一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用于对位音圈马达内的一摄像头镜片;四所述侧板由所述矩形顶板分别沿其四条边一体延伸向下弯折形成,构成矩形顶板与四侧板之间界定形成一下部敞口的装配腔室,用于装配所述载体;
其中,所述矩形顶板的中部还连设有多个翻折部,各所述翻折部均由所述矩形顶板对应所述第一通孔一体延伸向下弯折形成,且各翻折部绕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均匀分布;
所述载体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
所述载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各第一点胶槽凹设于所述上端面,通过粘合连接定位所述上弹片;
其中,所述载体的上端面上还设有至少三个行程控制凸块,各所述行程控制凸块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构成一支撑天面,且各行程控制凸块的表面平行度一致;通过抵靠定位所述轭铁进而限定载体在上下方向的行程;
所述下弹片上设有与所述载体相连接的第一端,还设有与所述下盖相连接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通过弯折设置的弹片弦丝相连;
所述第一端设有一扁平状焊接焊盘,该焊接焊盘贴合所述载体的下端面,并与绕制在载体上的线圈焊接定位;
其中,所述焊接焊盘包括熔锡缺口以及至少一焊接金手指,所述熔锡缺口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呈矩形,各所述焊接金手指平行间隔设置于该第一缺口中;所述第二缺口呈半圆形,其一侧通过一连接开口与所述第一缺口连通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通过在轭铁中增加多个翻折部(内yoke),可以有效增大磁场力,提高音圈马达的特性。
2.上述方案中,所述翻折部有四个,互呈90度设置,且与所述轭铁的四个角一一对应。
3.上述方案中,所述矩形顶板的四个角均向下凹陷,构成矩形顶板的四个角上均形成有一下沉面。借此设计,可以对所述上弹片起到支撑的作用,省去了现有音圈马达中专门用于支撑上弹片的支架,既能降低材料成本,也能减少工序,提高产品的整体装配精度,进而提升良品率。
4.上述方案中,所述矩形顶板上围绕所述第一通孔还设有多个让位槽,且各所述让位槽均对应所述翻折部的两侧设置;用于让位所述上弹片与所述载体连接时的点胶操作。
5.上述方案中,至少三个行程控制凸块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可构成一稳定的支撑天面。由于支撑天面的面积较大,且无需加工圆弧面,因此在模具的加工及生产时较现有技术更容易控制,且不易产生外观不良;另外在音圈马达的生产过程中此处无需点胶,故不存在粘胶不良的问题。
6.上述方案中,各所述第一点胶槽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上端面上。
7.上述方案中,所述载体的外侧壁上朝外还凸设有多个防转挡块,各防转挡块相对所述轭铁定位,并且各所述防转挡块沿圆周方向设于所述载体的四周;借此设计,可以对载体的结构强度起到进一步的加强,在音圈马达受到外力冲击时更好保护载体,使其不易损坏。
8.上述方案中,所述载体的外侧壁上朝外凸设有绕线柱,该绕线柱用以定位所述线圈的线端。
9.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熔锡缺口的第一缺口以及所述焊接金手指的设计,可以增大焊接面积,有助于焊接金手指与线圈更好熔接,提高了焊接的稳定性,能够避免出现脱焊。
10.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熔锡缺口的设计,尤其是第二缺口的半圆形设计,可避免小锡珠残留,提高焊接质量。
11.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弹片为分段式,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分片体;两所述分片体沿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点中心对称设置,且各所述分片体上均包含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
12.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弹片的第一端与所述下弹片的第二端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孔。便于在治具,或载体、音圈马达下盖上的定位。
13.上述方案中,所述下弹片的第二端设有下盖焊接焊盘,用于焊接定位所述下盖。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
一、在不增加轭铁尺寸的前提下,通过在第一通孔处增设多个翻折部,可以有效增大音圈马达的磁场力,提高音圈马达的特性;
二、在载体上通过至少三个行程控制凸块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可构成一稳定的支撑天面。由于支撑天面的面积较大,且无需加工圆弧面,因此在模具的加工及生产时较现有技术更容易控制,且不易产生外观不良;另外在音圈马达的生产过程中此处无需点胶,故不存在粘胶不良的问题。在音圈马达受到外力撞击时,载体受撞击的面积较大,因此撞击后的变形较小,可有效提升音圈马达的可靠性,使客户能够更加放心地使用;
三、在下弹片中优化了焊接焊盘,增加了焊接金手指与熔锡缺口;通过焊接金手指增大了焊接面积,有助于焊接金手指与线圈更好熔接,提高了焊接的稳定性,能够避免出现脱焊,另一方面通过熔锡缺口的设计可避免小锡珠残留;因此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及生产稳定性,提高良品率,且不用人工检查及重工,有效节省了人力和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载体的俯视图;
附图2为现有技术载体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载体的俯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载体的立体图;
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轭铁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轭铁的立体图;
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下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图7中A处放大图。
以上附图中:1.载体;3.绕线点胶部;4.绕线承载面;5.塑胶面;6.圆弧面;7.载体;8.第二通孔;9.上端面;10.第一点胶槽;14.行程控制凸块;15.外侧壁;16.防转挡块;18.绕线柱;21.轭铁;22.矩形顶板;23.侧板;24.第一通孔;25.装配腔室;26.翻折部;27.下沉面;28.让位槽;31.下弹片;32.第一端;33.第二端;34.弹片弦丝;35.焊接焊盘;36.焊接金手指;37.熔锡缺口;38.第一缺口;39.第二缺口;40.分片体;41.定位孔;42.下盖焊接焊盘;43.连接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3~8所示,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包括由上至下装配组合的轭铁21、上弹片、载体7、下弹片31以及下盖;
如图5、6所示,所述轭铁21由一矩形顶板22以及四侧板23组成。
所述矩形顶板22的中部开设有一第一通孔24,该第一通孔24用于对位音圈马达内的一摄像头镜片;四所述侧板23由所述矩形顶板22分别沿其四条边一体延伸向下弯折形成,构成矩形顶板22与四侧板23之间界定形成一下部敞口的装配腔室25,用于装配定位所述载体7。
其中,所述矩形顶板22的中部还连设有多个翻折部26,各所述翻折部26均由所述矩形顶板22对应所述第一通孔24一体延伸向下弯折形成,且各翻折部26绕所述第一通孔24的圆心均匀分布。通过在轭铁21中增加多个翻折部26(内yoke),可以有效增大磁场力,提高音圈马达的特性。
其中,所述翻折部26有四个,互呈90度设置,且与所述轭铁21的四个角一一对应。
所述矩形顶板22的四个角均向下凹陷,构成矩形顶板22的四个角上均形成有一下沉面27。借此设计,可以对所述上弹片(图中未绘出)起到支撑的作用,省去了现有音圈马达中专门用于支撑上弹片的支架,既能降低材料成本,也能减少工序,提高产品的整体装配精度,进而提升良品率。
其中,所述矩形顶板22上围绕所述第一通孔24还设有多个让位槽28,且各所述让位槽28均对应所述翻折部26的两侧设置,用于让位所述上弹片与所述载体7连接时的点胶操作。
如图3、4所示,所述载体7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第二通孔8,该第二通孔8与所述第一通孔24同轴设置,用于装配摄像头的镜片;
所述载体7的上端面9上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10,各第一点胶槽10凹设于所述上端面9,通过粘合连接定位所述上弹片;各所述第一点胶槽10沿所述第二通孔8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上端面9上。
其中,所述载体7的上端面9上还设有至少三个(如四个)行程控制凸块14,各所述行程控制凸块14沿所述第二通孔8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构成一支撑天面,且各行程控制凸块14的表面平行度一致;通过抵靠定位所述轭铁21进而限定载体7在上下方向的行程。
其中,四个行程控制凸块14构成一稳定的支撑天面。由于支撑天面的面积较大,且无需加工圆弧面,因此在模具的加工及生产时较现有技术更容易控制,且不易产生外观不良;另外在音圈马达的生产过程中此处无需点胶,故不存在粘胶不良的问题。
所述载体7的外侧壁15上朝外还凸设有多个防转挡块16,各防转挡块16相对所述轭铁21定位,并且各所述防转挡块16沿圆周方向设于所述载体7的四周。借此设计,可以对载体7的结构强度起到进一步的加强,在音圈马达受到外力冲击时更好保护载体7,使其不易损坏。
所述载体7的外侧壁15上朝外凸设有绕线柱18,该绕线柱18用以定位所述线圈的线端。
如图7、8所示,所述下弹片31上设有与所述载体7相连接的第一端32,还设有与所述下盖(图中未绘出)相连接的第二端33;所述第一端32与所述第二端33之间通过弯折设置的弹片弦丝34相连。
所述下弹片31的第一端32设有一扁平状焊接焊盘35,通过该焊接焊盘35贴合所述载体7的下端面,并与绕制在所述载体上的线圈焊接定位。
其中,所述焊接焊盘35包括熔锡缺口37以及至少一焊接金手指36,所述熔锡缺口37包括第一缺口38和第二缺口39;所述第一缺口38呈矩形,各所述焊接金手指36平行间隔设置于该第一缺口38中;所述第二缺口39呈半圆形,其一侧通过一连接开口43与所述第一缺口38连通设置。
借此设计,通过所述熔锡缺口35的第一缺口38以及所述焊接金手指36的设计,可以增大焊接面积,有助于焊接金手指36与线圈更好熔接,提高了焊接的稳定性,能够避免出现脱焊。通过所述熔锡缺口37的设计,尤其是第二缺口39的半圆形设计,可避免小锡珠残留,提高焊接质量。
其中,所述下弹片31为分段式,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分片体40;两所述分片体40沿所述第二通孔8的中心点中心对称设置,且各所述分片体40上均包含所述第一端32及所述第二端33。
所述下弹片31的第一端32与第二端33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孔41。便于在治具,或载体7、下盖上的定位。所述下弹片31的第二端32设有下盖焊接焊盘42,用于焊接定位所述下盖。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
包括由上至下装配组合的轭铁、上弹片、载体、下弹片以及下盖;
所述轭铁由一矩形顶板以及四侧板组成;
所述矩形顶板的中部开设有一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用于对位音圈马达内的一摄像头镜片;四所述侧板由所述矩形顶板分别沿其四条边一体延伸向下弯折形成,构成矩形顶板与四侧板之间界定形成一下部敞口的装配腔室,用于装配所述载体;
其中,所述矩形顶板的中部还连设有多个翻折部,各所述翻折部均由所述矩形顶板对应所述第一通孔一体延伸向下弯折形成,且各翻折部绕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均匀分布;
所述载体中沿上下方向开设有一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
所述载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点胶槽,各第一点胶槽凹设于所述上端面,通过粘合连接定位所述上弹片;
其中,所述载体的上端面上还设有至少三个行程控制凸块,各所述行程控制凸块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构成一支撑天面,且各行程控制凸块的表面平行度一致;通过抵靠定位所述轭铁进而限定载体在上下方向的行程;
所述下弹片上设有与所述载体相连接的第一端,还设有与所述下盖相连接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通过弯折设置的弹片弦丝相连;
所述第一端设有一扁平状焊接焊盘,该焊接焊盘贴合所述载体的下端面,并与绕制在载体上的线圈焊接定位;
其中,所述焊接焊盘包括熔锡缺口以及至少一焊接金手指,所述熔锡缺口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呈矩形,各所述焊接金手指平行间隔设置于该第一缺口中;所述第二缺口呈半圆形,其一侧通过一连接开口与所述第一缺口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部有四个,互呈90度设置,且与所述轭铁的四个角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顶板的四个角均向下凹陷,构成矩形顶板的四个角上均形成有一下沉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顶板上围绕所述第一通孔还设有多个让位槽,且各所述让位槽均对应所述翻折部的两侧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点胶槽沿所述第二通孔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上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定位柱以及各所述第二点胶槽均沿圆周方向设于所述下端面的四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外侧壁上朝外凸设有绕线柱,该绕线柱用以定位所述线圈的线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片为分段式,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分片体;两所述分片体沿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点中心对称设置,且各所述分片体上均包含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片的第一端与所述下弹片的第二端上均设有多个定位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片的第二端设有下盖焊接焊盘。
CN201810258566.2A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 Withdrawn CN1083220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8566.2A CN108322012A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8566.2A CN108322012A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2012A true CN108322012A (zh) 2018-07-24

Family

ID=62898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58566.2A Withdrawn CN108322012A (zh) 2018-03-27 2018-03-27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2201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8889A (zh) * 2021-03-22 2021-06-08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装置、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22994A (ko) * 2009-08-28 2011-03-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및 그 조립 방법
CN102810967A (zh) * 2011-05-31 2012-12-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
CN204205902U (zh) * 2014-10-30 2015-03-11 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结构
CN107329350A (zh) * 2017-08-23 2017-11-07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相机镜头驱动装置
CN208158401U (zh) * 2018-03-27 2018-11-27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22994A (ko) * 2009-08-28 2011-03-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및 그 조립 방법
CN102810967A (zh) * 2011-05-31 2012-12-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
CN204205902U (zh) * 2014-10-30 2015-03-11 金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一种音圈马达的载体结构
CN107329350A (zh) * 2017-08-23 2017-11-07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照相机镜头驱动装置
CN208158401U (zh) * 2018-03-27 2018-11-27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8889A (zh) * 2021-03-22 2021-06-08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装置、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928889B (zh) * 2021-03-22 2022-06-10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装置、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9350A (zh) 一种照相机镜头驱动装置
CN203825273U (zh) 镜片固持装置
CN207368854U (zh) 振动马达
CN208158401U (zh)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
CN108322012A (zh) 一种新设计的音圈马达
CN108181698A (zh) 一种透镜驱动马达
CN207366907U (zh) 一种照相机镜头驱动装置
CN102820760A (zh) 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上盖及其制作方法
CN208158403U (zh) 一种音圈马达的组件
CN208158396U (zh) 一种音圈马达的新型轭铁结构
CN208158393U (zh) 一种音圈马达
CN101614857B (zh) 对焦镜头模组
CN108322009A (zh) 一种音圈马达的新型轭铁结构
CN101257732A (zh) 电声变换器
CN108377087A (zh) 一种音圈马达
CN208158397U (zh) 一种特殊结构的音圈马达弹片
CN108539958A (zh) 一种音圈马达的组件
KR101154253B1 (ko) 입체형 트랙타입 보이스코일판을 갖는 평판형 스피커
CN208158395U (zh) 一种耐冲击的音圈马达载体
CN204859547U (zh) 一种扬声器
CN108490579A (zh) 一种新型音圈马达
CN208158406U (zh) 一种新型音圈马达壳体
CN208158404U (zh) 一种具有新型端子结构的音圈马达下盖
CN202737718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08336887A (zh) 一种新型音圈马达载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