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6698B - 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06698B
CN108306698B CN201711498298.3A CN201711498298A CN108306698B CN 108306698 B CN108306698 B CN 108306698B CN 201711498298 A CN201711498298 A CN 201711498298A CN 108306698 B CN108306698 B CN 1083066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mapping
channel measurement
antenna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982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06698A (zh
Inventor
钱锋
楼群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982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066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06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66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06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66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方法包括:第一基站将至少两个第一天线映射至终端的同一第一端口,并得到第一映射结果,至少两个第一天线为同极化关系,第一基站从第二基站获取第二映射结果,第二映射结果中第二基站的至少两个第二天线映射至终端的同一第二端口,至少两个第二天线为同极化关系,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映射结果与第二映射结果生成第一映射矩阵,第一基站根据导频序列将第一映射矩阵转换为第二映射矩阵,第一基站联合第二基站根据第二映射矩阵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这样,则实现了联合基站的天线数大于终端的端口数时,联合基站依然能够对终端进行下行测量。

Description

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的无线通信业务对网络容量和通信性能的需求始终在不断增长。以往如提高带宽、优化调制方式、码分复用等方式提高频谱效率的潜力有限。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组织引入了协作多点传输(downlinkcoordinated multi-point,DL CoMP)的概念,旨在通过小区间的协作以提升高速数据传输覆盖、小区边缘速率、以及系统平均速率。在DL CoMP技术中有一类是通过在多个基站间共享用户的业务数据并进行联合发送,这种CoMP技术也被称为相干联合发射(coherentjoint transmit,JT)方案。
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中要实现相干JT这种下行的联合传输,就需要实现联合发送的信道测量与反馈。目前已经部分支持下行联合信道的测量与反馈。具体实现过程如下:协议规定可为TM9用户(transmition mode 9)以后的用户配置一个信道测量导频(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用于测量联合信道。以两个2天线小区联合发送为例,用户被配置为测量一个4端口(Port)的CSI-RS,其中两个Port由A小区(Cell A)发送,另外两个由B小区(Cell B)发送。用户利用4Port码本统一测量这个联合信道,并反馈4Port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s,PMI)和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tor,CQI)。这两个小区在联合发送时,Cell A使用PMI中的前两个Port相位进行波束赋形,Cell B使用PMI中的后两个Port相位进行波束赋形。
现有技术能够满足2天线+2天线的相干JT的测量需求,但无法满足小区多天线更多时联合信道的测量。在目前的实际网络中,终端最高只支持到Rel.8版本,最大仅能够支持4Port的测量,并且此类用户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是现网的主流用户。比如,以单小区4天线,两个小区进行联合发送为例,如果仍采用现有技术做一一映射的CSI-RS测量,CSI-RS的Port资源数将不足,无法测量8天线的联合信道。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用于实现Port资源数量不足时对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将互为同极化关系的至少两个第一天线映射至第一端口,并得到第一映射结果,第一基站通知第二基站将第二基站中互为同极化关系的至少两个第二天线映射至第二端口,得到第二映射结果。第一基站从第二基站获取第二映射结果,第一基站再根据第一映射结果与第二映射结果生成映射矩阵,第一基站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映射矩阵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
第一基站将同极化天下映射至第一端口,第二基站将同极化天线映射至第二端口,再根据映射关系生成映射矩阵,从而通过道测量导频则可以根据该映射矩阵对终端的下行信道进行测量。这样,则实现了联合基站的天线数大于终端的端口数时,联合基站依然能够对终端进行下行测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映射结果与第二映射结果生成映射矩阵可以为:
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映射结果与第二映射结果、导频序列、第一相位关系以及第二相位关系生成多个映射矩阵;其中,第一相位关系为第一基站中同极化天线之间的相位关系,第二相位关系为第二基站中同极化天线之间的相位关系。
可选的,第一相位关系包含至少两种相位关系,第一相位关系与第一基站的天线的相位划分存在关联关系;第二相位关系包含至少两种相位关系,第二相位关系与第二基站的天线的相位划分存在关联关系。
比如,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均是按照90°进行天线的相位划分,那么第一相位关系与第二相位关系则均是包含四种相位关系。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基站联合第二基站根据第二映射矩阵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可以为:
第一基站联合第二基站按照预设规则依次选择多个第二映射矩阵中的一个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
由于所生成的映射矩阵为多个,因此可以按照预设规则每次使用其中一个映射矩阵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从而得到多个测量结果。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基站根据将测量结果进行合并,并计算合并后的平均值。
为了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测量结果,在该实现方式中,可以对合并结果进行平均取值。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基站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过滤处理,得到过滤后的测量值。
为了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可以对每次测量结果进行过滤处理,比如进行相应的权重计算等,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测量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中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收发器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例如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该计算机软件指令可通过处理器进行加载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中的流程。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将同极化天下映射至第一端口,第二基站将同极化天线映射至第二端口,再根据映射关系生成映射矩阵,从而通过道测量导频则可以根据该映射矩阵对终端的下行信道进行测量。这样,则实现了联合基站的天线数大于终端的端口数时,联合基站依然能够对终端进行下行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所应用的一个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中将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与4Port进行映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的一个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信道测量的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信道测量的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用于实现Port资源数量不足时对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所应用的一个场景示意图。图1中包括第一基站101、与第一基站101相邻的第二基站102以及终端103,其中第一基站101所服务的范围为第一小区,第二基站102所服务的范围为第二小区。本申请应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比如FDD架构系统。可选的,图1所展示的场景可以为轻载场景,即,第二基站102的负载不是很严重时,则联合第一基站101采用相干JT向终端103进行联合下行发送。本申请中,终端103所接入的基站为第一基站101,第二基站102为协作基站。图1中终端103的位置处于第一小区与第二小区的覆盖边缘中,在实际应用中,终端103的位置并不固定,终端103处于第一小区内的其它位置同样适用于本申请所实现的场景,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第一基站101和第二基站102的天线数可以分别为至少两个,比如为2天线基站、3天线基站、4天线基站等等。第一基站101与第二基站102的天线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定。为了方便说明,下面以第一基站101与第二基站102均为4天线、终端为4Port进行举例。参照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中将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与4Port进行映射的示意图。其中,A0至A3为第一基站的四个天线,B0至B3为第二基站的四个天线。其中,A0与A2互为同极化关系,A1与A3互为同极化关系;B0与B2互为同极化关系,B1与B3互为同极化关系。端口号15至18为终端的四个Port。α1至α4以及β1至β4用于指代第一基站的四个天线和第二基站的四个天线与4Port的映射关系。本申请通过将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中的至少两个天线分别映射到同一个端口中,从而实现能够进行多天线的下行信道测量。
参照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的一个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包括如下步骤:
301、第一基站将至少两个第一天线映射至第一端口,并得到第一映射结果,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为同极化关系。
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所接入的基站。如图2所示,第一基站为4天线基站,第一基站将同极化的天线A0和A2映射至端口16上,将同极化的天线A1和A3映射至端口15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设置均设置有4个天线、终端为4Port终端,只是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天线数量可以为其它数值,终端的端口数也可以为其它数值,对此,本申请不做限定。
302、所述第一基站从第二基站获取第二映射结果。
第二基站为第一基站的协作基站,第一基站在进行映射关系设置时或者做映射关系设置之前,可以向第二基站发送协作消息,通知第二基站同样将第二基站的至少两个第二天线映射至第二端口,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为同极化关系。比如为图2中所示,第二基站将同极化的天线B0和B2映射至端口18上,将同极化的B1和B3映射至端口17上。
303、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映射结果与第二映射结果生成映射矩阵。
第一基站在获取到第一映射结果和第二映射结果后,则可以根据第一映射结果和第二映射结果生成第一映射矩阵。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映射结果与第二映射结果、导频序列、第一相位关系以及第二相位关系生成多个映射矩阵;其中,第一相位关系为所述第一基站中同极化天线之间的相位关系,第二相位关系为所述第二基站中同极化天线之间的相位关系。
例如,第一基站联合第二基站将8根天线A0~A3,B0~B3按照如下形式映射到终端的端口Port15~18:
[(α1·RA01·RA2),(α2·RA12·RA3),(α3·RB03·RB2),(α4·RB14·RB3)]
其中,设置α1=α2=α3=α4=1,
Figure BDA0001534365010000041
Rxx为每根天线在这个CSI-RS RE位置上的导频序列。那么则可以生成的映射矩阵为:
Figure BDA0001534365010000051
其中,Q表示映射矩阵,e为欧拉公式,θ1表示第一基站内同极化天线之间的第一相位关系,θ2表示第二基站内同极化天线之间的第二相位关系,同极化的天线通过映射矩阵被映射到一个CSI-RS的测量Port上。θ1包含至少两种相位关系,θ1与第一基站的天线的相位划分存在关联关系;θ2包含至少两种相位关系,θ2与第二基站的天线的相位划分存在关联关系。同极化天线间不同的相位关系,从而可以构成不同的映射矩阵。比如,以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天线的相位划分按照90°切割空间为例,θ1和θ2各有四个选择{0、π/2、π、3π/2},可产生共16个矩阵Q。
304、所述第一基站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矩阵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所述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站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按照预设规则依次选择多个第二映射矩阵中的一个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所述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
针对TM9终端,由于协议限制每次测量只能配置一个信道状态信息测量过程(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process,CSI-Process),测量过程中可以采用非周期的CSI-Process测量,每次测量采用不同的第二映射矩阵,L个(比如为前述示例中的16个)映射矩阵循环往复。每次测量使用的映射矩阵编号可以与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TTI)绑定,那么选择矩阵的公式可以为:
Q_Index=mod[floor(TTI/MeasureCycle),L]+1
其中,L表示测量过程中总共使用的映射矩阵个数,index表示L个映射矩阵中的第“index”个,MeasureCycle是基站侧给用户配置的测量周期,TTI表示基站和终端之间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时间间隔。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将同极化天下映射至第一端口,第二基站将同极化天线映射至第二端口,再根据映射关系生成映射矩阵,从而通过道测量导频则可以根据该映射矩阵对终端的下行信道进行测量。这样,则实现了联合基站的天线数大于终端的端口数时,联合基站依然能够对终端进行下行测量。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305、所述第一基站将测量结果进行合并计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根据将测量结果进行合并,并计算合并后的平均值。此合并方法为Buffer累加方案,具体可以为:
存储前L-1次测量上报的CQI和PMI,与本次第k次测量结果合并,合并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1534365010000061
其中,Rank表示第f次测量上报的Rank数,Sinrs(f)表示第f次测量上报的第s流对应的CQI值折算得到的SINR线性值。w表示表示测量后用户上报的PMI对应的下行发送权值矩阵,这个矩阵由Rank列构成,每列是一个4*1的向量(如若是4Port测量),s其中的第几列,每一列表示一个流的发送权值。Sinr表示这一流预估的信噪比,Rhh(f)就是后面大括号里的含义,大括号里公式用于展开该含义。表示每一次测量尝试后,当次测量结果能够获得的相关阵。Rcorr(K)表示累加后的相关阵。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过滤处理,得到过滤后的测量值。此合并方法为Alpha滤波方案,具体可以为:
设置滤波系数α∈(0,1)(如α=0.2),对本次第k次测量结果进行滤波处理:
Figure BDA0001534365010000062
对重构相关阵做特征向量分解,取特征向量分解过程中前面最大的Rank列特征向量构成:
P=[p1 p2 ...]=EigPriVec(RCorr(k))
其中,P表示相关阵特征值分解后得到的特征向量构成的矩阵。
对特征向量矩阵中每一列特征向量做元素归一化处理,例如,一种处理方案为:
W=[w1 w2 ...]
Figure BDA0001534365010000063
其中δ为防止除数为零的扰动项,通常可设置为一个较小的值,如δ=10-10。W即为最终联合发送使用的下行波束赋形向量矩阵。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映射矩阵的使用,使得只支持4Port测量的终端具备了更多天线场景下的联合信道测量能力。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对4Port的测量采用Rel.8版本,不存在等差的假设。针对协作小区处于不同物理位置的特点,设计了降维映射矩阵,更符合联合信道的测量,避免了Rel.10以后版本的码本缺陷。不同降维矩阵且多次测量结果的合并,使得计算得到的波束赋形向量对实际信道的刻画更精确,能够获得更高的下行传输速率。
参照图4所示,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装置进行示例性介绍。该装置400包括:
映射单元401,用于将至少两个第一天线映射至第一端口,并得到第一映射结果,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为同极化关系;
获取单元402,用于从第二基站获取第二映射结果,所述第二映射结果中所述第二基站的至少两个第二天线映射至第二端口,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为同极化关系;
生成单元4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结果与第二映射结果生成映射矩阵;
测量单元404,用于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矩阵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
可选的,所述生成单元4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结果与第二映射结果、导频序列、第一相位关系以及第二相位关系生成多个映射矩阵;其中,第一相位关系为所述第一基站中同极化天线之间的相位关系,第二相位关系为所述第二基站中同极化天线之间的相位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相位关系包含至少两种相位关系,所述第一相位关系与所述第一基站的天线的相位划分存在关联关系;所述第二相位关系包含至少两种相位关系,所述第二相位关系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天线的相位划分存在关联关系。
可选的,所述测量单元404具体用于:
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按照预设规则依次选择多个第二映射矩阵中的一个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所述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
可选的,所述装置400还包括:
计算单元405,用于在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映射矩阵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所述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之后,根据将测量结果进行合并,并计算合并后的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计算单元405,用于在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映射矩阵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所述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之后,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过滤处理,得到过滤后的测量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所接入的基站。
图4实施例所描述的各个单元在运行时还可以执行图3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步骤,详细内容可参照图3实施例,此处不做赘述。
图4实施例所述的装置还有另一个形式的实施例。
参照图5所示,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查询的装置进行示例性介绍,该装置500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收发器503,所述处理器501、所述存储器502以及所述收发器503通过总线504连接,收发器503可以包括发送器与接收器,所述存储器502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501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
处理器501将至少两个第一天线映射至第一端口,并得到第一映射结果,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为同极化关系;
收发器503从第二基站获取第二映射结果,所述第二映射结果中所述第二基站的至少两个第二天线映射至第二端口,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为同极化关系;
处理器501根据所述第一映射结果与第二映射结果生成映射矩阵;
处理器501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矩阵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结果与第二映射结果、导频序列、第一相位关系以及第二相位关系生成多个映射矩阵;其中,第一相位关系为所述第一基站中同极化天线之间的相位关系,第二相位关系为所述第二基站中同极化天线之间的相位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相位关系包含至少两种相位关系,所述第一相位关系与所述第一基站的天线的相位划分存在关联关系;所述第二相位关系包含至少两种相位关系,所述第二相位关系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天线的相位划分存在关联关系。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01具体用于:
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按照预设规则依次选择多个第二映射矩阵中的一个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所述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
可选的,处理器501还用于:
根据将测量结果进行合并,并计算合并后的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501还用于: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过滤处理,得到过滤后的测量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该装置为芯片时,芯片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单元例如可以是处理器,所述通信单元例如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终端内的芯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意一项的无线通信方法。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终端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其中,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第一方面无线通信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将至少两个第一天线映射至第一端口,并得到第一映射结果,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为同极化关系;
所述第一基站从第二基站获取第二映射结果,所述第二映射结果中所述第二基站的至少两个第二天线映射至第二端口,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为同极化关系;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映射结果与第二映射结果生成映射矩阵;
所述第一基站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矩阵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映射结果与第二映射结果生成映射矩阵,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映射结果与第二映射结果、导频序列、第一相位关系以及第二相位关系生成多个映射矩阵;其中,第一相位关系为所述第一基站中同极化天线之间的相位关系,第二相位关系为所述第二基站中同极化天线之间的相位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位关系包含至少两种相位关系,所述第一相位关系与所述第一基站的天线的相位划分存在关联关系;所述第二相位关系包含至少两种相位关系,所述第二相位关系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天线的相位划分存在关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矩阵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按照预设规则依次选择多个映射矩阵中的一个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所述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站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矩阵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所述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将测量结果进行合并,并计算合并后的平均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站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矩阵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所述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过滤处理,得到过滤后的测量值。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所接入的基站。
8.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装置,所述装置为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映射单元,用于将至少两个第一天线映射至第一端口,并得到第一映射结果,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为同极化关系;
获取单元,用于从第二基站获取第二映射结果,所述第二映射结果中所述第二基站的至少两个第二天线映射至第二端口,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为同极化关系;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结果与第二映射结果生成映射矩阵;
测量单元,用于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矩阵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结果与第二映射结果、导频序列、第一相位关系以及第二相位关系生成多个映射矩阵;其中,第一相位关系为所述第一基站中同极化天线之间的相位关系,第二相位关系为所述第二基站中同极化天线之间的相位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位关系包含至少两种相位关系,所述第一相位关系与所述第一基站的天线的相位划分存在关联关系;所述第二相位关系包含至少两种相位关系,所述第二相位关系与所述第二基站的天线的相位划分存在关联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具体用于:
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按照预设规则依次选择多个映射矩阵中的一个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所述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在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矩阵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所述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之后,根据将测量结果进行合并,并计算合并后的平均值。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0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在联合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映射矩阵通过信道测量导频对所述终端进行下行信道测量之后,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过滤处理,得到过滤后的测量值。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0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所接入的基站。
15.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其中,所述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收发器通过总线连接,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1498298.3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3066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98298.3A CN108306698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98298.3A CN108306698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6698A CN108306698A (zh) 2018-07-20
CN108306698B true CN108306698B (zh) 2021-04-09

Family

ID=62868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98298.3A Active CN108306698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0669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7527A (zh) * 2011-12-12 2013-06-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小区检测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及相关基站、系统
EP2757731A1 (en) * 2013-01-21 2014-07-23 Fujitsu Limited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471868A (zh) * 2014-06-09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端口映射方法及装置
WO2015143100A1 (en) * 2014-03-19 2015-09-24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SIGNALLING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MP)
CN107395259A (zh) * 2016-05-13 2017-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二级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7527A (zh) * 2011-12-12 2013-06-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小区检测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及相关基站、系统
EP2757731A1 (en) * 2013-01-21 2014-07-23 Fujitsu Limited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143100A1 (en) * 2014-03-19 2015-09-24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SIGNALLING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oMP)
CN104471868A (zh) * 2014-06-09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端口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7395259A (zh) * 2016-05-13 2017-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二级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6698A (zh) 2018-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0189B (zh)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KR102332980B1 (ko) 통신 방법, 통신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1101853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11342912B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8259143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13810090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365380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CN108282254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1786704B (zh) 一种cri选择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588524B2 (en)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1342873A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KR20180122412A (ko) Csi 피드백 방법, 프리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CN109586819A (zh) 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JP2014531171A (ja) マルチアクセスポイント校正方法及び装置
WO2022048497A1 (zh) 信道状态信息发送方法、信道状态信息接收方法、信令信息传输方法、节点和介质
CN104270180A (zh) 用户设备配对方法及装置
CN110557348B (zh) 用于解调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600384A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342281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US2019014173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antenna filtering method
CN108282204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054824B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8306698B (zh) 一种下行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53639A (zh) 获取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67490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