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42281A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 Google Patents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42281A
CN114342281A CN201980099972.1A CN201980099972A CN114342281A CN 114342281 A CN114342281 A CN 114342281A CN 201980099972 A CN201980099972 A CN 201980099972A CN 114342281 A CN114342281 A CN 114342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si
matrix
channel
mod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99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342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422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45Variable feedb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一设备基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当前测量来确定第一CSI模式的第一指示符。第一设备至少部分地基于先前CSI反馈来确定第二CSI模式的第二指示符。然后,第一设备基于第一指示符和第二指示符,从第一CSI模式和第二CSI模式中选择用于当前CSI反馈的目标CSI模式。通过这种显式CSI反馈的动态设计,通过在不同CSI模式之间灵活地切换,可以导致系统性能和CSI反馈有效载荷之间的折衷,特别是对于新无线电系统。这样,可以实现节省CSI有效载荷和小区平均吞吐量的增益。

Description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电信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的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3GPP NR Rel-15中,由于比在3GPP LTE Rel-14中能够实现的更强的性能增益,已经引入了类型2码本。在3GPP NR Rel-16中,类型2码本被进一步设计为指定和支持频域压缩技术,这可以在不损失任何性能的情况下显著降低每个子带级别的CSI反馈开销。
随着5G新无线电(NR)的到来,为了提高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的系统性能,提出了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概念,这是NR中提出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前系统通常需要更精细的粒度和更高精度的信道反馈,以及合理的反馈开销。在这种情况下,粗频率粒度的CSI反馈不可避免地会限制MU预编码精度和MU-MIMO调度性能的改善。
发明内容
总体而言,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用于CSI反馈的解决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利用至少一个处理器,使第一设备:基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当前测量来确定第一CSI模式的第一指示符;至少部分地基于先前CSI反馈来确定第二CSI模式的第二指示符;以及基于第一指示符和第二指示符,从第一CSI模式和第二CSI模式中选择用于当前CSI反馈的目标CSI模式。
在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利用至少一个处理器,使第二设备:根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当前CSI反馈的第一部分来确定目标CSI模式,目标CSI模式是由第一设备从针对当前CSI反馈的第一CSI模式和第二CSI模式中选择的;以及基于目标CSI模式来接收当前CSI反馈的第二部分。
在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在第一设备处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当前测量来确定第一CSI模式的第一指示符;至少部分地基于先前CSI反馈来确定第二CSI模式的第二指示符;以及基于第一指示符和第二指示符,从第一CSI模式和第二CSI模式中选择用于当前CSI反馈的目标CSI模式。
在第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在第二设备处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当前CSI反馈的第一部分来确定目标CSI模式,目标CSI模式是由第一设备从针对当前CSI反馈的第一CSI模式和第二CSI模式中选择的;以及基于目标CSI模式来接收当前CSI反馈的第二部分。
在第五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用于基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当前测量来确定第一CSI模式的第一指示符的部件;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先前CSI反馈来确定第二CSI模式的第二指示符的部件;以及用于基于第一指示符和第二指示符,从第一CSI模式和第二CSI模式中选择用于当前CSI反馈的目标CSI模式的部件。
在第六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用于根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当前CSI反馈的第一部分来确定目标CSI模式的部件,目标CSI模式是从用于CSI反馈的第一CSI模式和第二CSI模式中选择的;以及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目标CSI模式来接收当前CSI反馈的第二部分的部件。
在第七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用于使装置至少执行根据上述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方法。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不意图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基本特征,也不意图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通过下面的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描述一些示例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其中可以实现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示例通信网络;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在第一设备处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其他实施例在第二设备处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CSI传输的信令流程图;
图5示出了适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装置的简化框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框图。
在整个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一些示例实施例来描述本公开的原理。应当理解,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描述这些实施例,并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公开,而不暗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任何限制。本文描述的本公开可以通过除了下面描述的方式之外的各种方式来实现。
在下面的描述和权利要求书中,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在本公开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实施例”等的引用表明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不一定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种短语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当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主张的是无论是否明确描述,结合其他实施例影响这种特征、结构或特性都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素,但是这些元素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在元素之间进行区分。例如,在不脱离示例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素可以被称为第二元素,类似地,第二元素可以被称为第一元素。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所列术语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还将理解,当本文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和/或“包含”时,这些术语指定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素和/或组件等,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素、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电路”可以指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或全部:
(a)仅硬件电路实现(诸如以仅模拟和/或数字电路实现)以及
(b)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组合,诸如(如适用):
(i)(多个)模拟和/或数字硬件电路与软件/固件的组合以及
(ii)具有软件的(多个)硬件处理器的任何部分(包括(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软件和(多个)存储器,它们一起工作以使诸如移动电话或服务器的装置执行各种功能)以及
(c)需要软件(例如,固件)进行操作的(多个)硬件电路和/或(多个)处理器,诸如(多个)微处理器或(多个)微处理器的一部分,但是当不需要软件进行操作时软件可以不存在。
电路的该定义适用于本申请中对该术语的所有使用,包括在任何权利要求中的使用。作为另一示例,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电路还涵盖仅硬件电路或处理器(或多个处理器)或硬件电路或处理器的一部分及它的(或它们的)附带软件和/或固件的实现。术语“电路”还涵盖,例如并且如果适用于特定权利要求元素,用于移动设备的基带集成电路或处理器集成电路或服务器、蜂窝网络设备或其他计算或网络设备中的类似集成电路。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通信网络”是指遵循任何适合的通信标准的网络,诸如、长期演进(LTE)、LTE-高级(LTE-A)、宽带码分多址(WCDMA)、高速分组接入(HSPA)、窄带物联网(NB-IoT)等等。此外,终端设备和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根据任何适合的一代通信协议来执行,这些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代(1G)、第二代(2G)、2.5G、2.75G、第三代(3G)、第四代(4G)、4.5G、未来第五代(5G)通信协议和/或当前已知或将来将开发的任何其他协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考虑到通信领域的快速发展,当然还将有未来类型的通信技术和系统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不应将其视为将本公开的范围限于仅前述系统。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第一设备”是指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任何终端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终端设备还可以被称为通信设备、用户设备(UE)、订户站(SS)、便携式订户站、移动站(MS)或接入终端(AT)。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蜂窝电话、智能电话、IP语音(Vo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电话、平板电脑、可穿戴终端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诸如数码相机的图像捕获终端设备、游戏终端设备、音乐存储和播放设备、车载无线终端设备、无线端点、移动站、膝上型嵌入式设备(LEE)、膝上型安装设备(LME)、USB加密狗、智能设备、无线客户企业设备(CPE)、物联网(IoT)设备、手表或其他可穿戴设备、头戴式显示器(HMD)、车辆、无人机、医疗设备和应用(例如,远程手术)、工业设备和应用(例如,在工业和/或自动化处理链环境中操作的机器人和/或其他无线设备)、消费电子设备、在商业和/或工业无线网络上操作的设备等等。在下面的描述中,术语“终端设备”、“通信设备”、“终端”、“用户设备”和“UE”可以互换使用。
术语“第二设备”是指通信网络中的节点,终端设备经由该节点接入网络并从其接收服务。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指基站(BS)或接入点(AP),例如,节点B(NodeB或NB),演进型NodeB(eNodeB或eNB),NR NB(也称为gNB),远程无线电单元(RRU),无线电头(RH),远程无线电头(RRH),中继,诸如,毫微微、微微的低功率节点等等,取决于所应用的术语和技术。
显式CSI反馈设计被提出以用于利用时域信道的稀疏性,降低CSI反馈开销,并提高CSI精度。根据诸如正交匹配追踪(OMP)等特定压缩标准,在时域信道中的所有信道抽头中选择重要的信道抽头以形成稀疏基础矩阵,该稀疏基础矩阵例如包括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矢量。由于第一设备(例如,UE)和第二设备(例如,gNB)侧二者都知道DFT基础设计,即预定的DFT矢量集合,因此第一设备只需要报告对应于有效信道抽头的DFT矢量的索引。然后,第二设备可以通过DFT矢量的索引来重构稀疏基础矩阵。在这种情况下,CSI反馈开销主要取决于压缩线性组合(LC)系数的量化,其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有效信道抽头的数量有关。
提出了另一种CSI反馈设计,通过使用基于Karhunen-Loeve(卡洛南-洛伊)变换(KLT)的信道统计来提供更好的信道压缩行为。在这种设计中,由大小为Nf×Nf的频域(FD)协方差矩阵的主导特征矢量构造稀疏基础矩阵,其中Nf表示活动子载波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稀疏基础矩阵对于第二设备是未知的,所以对于LC系数的量化以及稀疏基础矩阵的量化需要更高的反馈开销。
如上所述,MU-MIMO技术对系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CSI反馈设计来实现更细粒度和更高信道反馈精度以及合理的反馈开销。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显式CSI反馈的动态方案。在动态方案中,当前CSI反馈的目标CSI模式可以通过使用高层配置参数(诸如切换因子α)在不同CSI模式之间切换。例如,在每个反馈实例中,第一设备(例如,UE)可以选择目标CSI模式,使得可以实现系统性能和CSI反馈有效载荷之间的最佳折衷。该方案通过在不同CSI模式之间灵活切换,能够节省CSI有效载荷,并提高小区平均吞吐量。
在多个网络设备被联合部署在地理区域中以服务各个小区的通信网络中,当终端设备位于相应小区内时,可以具有与网络设备的活动连接。在活动连接中,终端设备可以在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两者的频带上与该网络设备通信。由于诸如UL中的质量降级的各种原因,终端设备可能需要将诸如UL的一个方向上的链路切换到另一网络设备。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很容易理解,这里针对这些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是为了解释目的,因为本公开超出这些有限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其中可以实现本公开的实现方式的示例通信网络100。通信网络100包括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例如,网络100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小区来服务第一设备110。应当理解,给出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和/或小区的数量是出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暗示对本公开的任何限制。通信网络100可以包括适合于实现本公开的实现方式的任何适当数量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或小区。
在通信网络100中,第一设备110可以向第二设备120传送数据和CSI反馈,并且第二设备120可以为第一设备110分配资源并从第一设备110接收CSI反馈。从第一设备110到第二设备120的链路被称为上行链路(UL),而从第二设备120到第一设备110的链路被称为下行链路(DL)。
CSI可以确保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的无线通信的可靠性。报告CSI的过程也称为“CSI反馈”。为了获得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的通信信道的CSI,第二设备120可以为第一设备110分配资源。然后,第一设备110可以在PUSCH上向第二设备120报告CSI。
网络100中的通信可以符合任何适当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长期演进(LTE)、LTE-演进、LTE-高级(LTE-A)、宽带码分多址(WCDMA)、码分多址(CDMA)、GSM 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等。此外,通信可以根据当前已知或将来要开发的任何一代通信协议来执行。通信协议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代(1G)、第二代(2G)、2.5G、2.75G、第三代(3G)、第四代(4G)、4.5G、第五代(5G)通信协议。
CSI反馈包括CSI反馈参数集合,其可以分为两部分,即CSI部分1和CSI部分2。CSI部分1具有固定的有效载荷大小,而CSI部分2具有可变的有效载荷大小,取决于CSI部分1中包括的参数。这种两部分CSI结构将在下面详细讨论。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在第一设备处实现的方法200的流程图。出于讨论的目的,将参考图1来描述过程200。过程200可以涉及如图1所示的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
如上所述,第一设备110可以根据下行链路信道的当前测量(例如,CSI参考信号(CSI-RS)的测量),来测量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的信道。然后,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信道的当前测量来确定用于表征信道的信道矩阵HFD。换言之,信道矩阵HFD可以表示所测量的信道。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信道矩阵HFD可以是基于下行链路测量获得的维度为Nf×Np的频域矩阵,并且信道矩阵HFD可以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081
其中,Nf是活动子载波的数量,Np=Ntx×Nrx是信道路径的数量,每个路径链接第二设备120的发送端口和第一设备110的接收端口,Ntx是第二设备120的发送端口的数量,并且Nrx是第一设备110的接收端口的数量。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在没有空域压缩的情况下,发送端口的数量可以是第二设备的发送天线的数量。如果执行空域压缩,则可以形成空域波束,并且发送端口的数量可以是空域波束的数量。
如果没有空域压缩,则接收端口的数量可以是第一设备的接收天线的数量。如果执行空域变换,则也可以形成空域波束,并且接收端口的数量可以是空域波束的数量。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矢量集合可以由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两者预先确定和已知。第一设备110可以选择DFT矢量的至少一部分以形成大小为Nf×Np的第一基础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091
其中Ntap是主导抽头的数量。DFT矢量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例如OMP搜索规则来确定。然后,可以将信道矩阵HFD压缩为第一变换矩阵HTD1。第一变换矩阵HTD1可以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092
来确定,该公式由具有较低维度Ntap×Np的压缩线性组合(LC)系数组成,因为主导抽头的数量Ntap远小于活动子载波的数量Nf。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础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093
对于所有Np个信道路径是共同的,并且可以表示如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094
然后,第一变换矩阵HTD1可以被量化,从而获得第一变换矩阵HTD1的量化版本,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095
接下来,可以通过利用公式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096
来恢复量化信道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097
其表示估计信道。最后,计算估计信道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098
与当前测量的信道HFD之间的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可以被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099
现在参考图2,在210,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信道的当前测量来确定第一CSI模式的第一指示符。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指示符可以是NMSEDFT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第一CSI模式可以被设计为反馈以下CSI参数,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基础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01
中的所选抽头索引集合,以及第一变换矩阵HTD1的量化版本(其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02
)中的Ntap×Np个LC系数。应当理解,第一CSI模式可以包括用于重构信道信息的其他必要的CSI参数。
在220,第一设备120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先前CSI反馈来确定第二CSI模式的第二指示符。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基于先前CSI反馈和信道的当前测量来确定第二CSI模式的第二指示符。
除了信道的当前测量之外,第二CSI模式还可以考虑先前CSI反馈。例如,第二CSI模式可以利用Karhunen-Loeve变换(KLT),这导致非常有限的CSI反馈开销。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利用已经共享给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两者的先前反馈信息来重构估计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03
估计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04
可以被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05
其中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06
是前一反馈实例中的估计信道矢量,对于信道路径n,大小为N_f×1,并且n=1,…,Np
作为示例,根据KLT运算,对于信道路径n,只考虑一个抽头,因为在KLT运算之后,FD信道的所有能量都被集成在该抽头中。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选项获得与信道路径n相关的第二基础矢量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07
在选项1中,可以确定估计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08
的协方差矩阵RH及其特征分解(ED),并且第二基础矢量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09
是来自U的主导特征矢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010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011
其中协方差矩阵RH的维度为Nf×Nf,并且U由特征矢量组成,并且Σ由沿主对角线的特征值组成。
备选地,在选项2中,估计信道矢量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11
被归一化,并且信道矢量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12
的归一化版本直接用作第二基础矢量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13
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14
因此,对于信道路径n,第二基础矢量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15
然后可以用于当前测量的信道矢量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16
中的FD压缩,其中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17
是当前信道矩阵HFD的第n列。在进行FD压缩之后,针对信道路径n计算相应的LC系数,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18
针对所有信道路径的各LC系数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19
可以被量化为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110
并且形成第二变换矩阵HTD2的量化版本,其被表示为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111
从而可以如下获得估计信道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112
类似地,估计信道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113
与当前测量的信道HFD之间的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可以被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114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指示符可以是NMSEKLT,并且第二CSI模式可以被设计为反馈经量化的第二变换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115
中的1×Np个LC系数,而无需反馈包括基础矢量集合的第二基础矩阵,因为它们是根据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二者中均已知的先前CSI反馈确定的。应当理解,第二CSI模式可以包括用于重构信道信息的其他必要的CSI参数。
在230,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第一指示符和第二指示符从第一CSI模式和第二CSI模式中选择用于当前CSI反馈的目标CSI模式。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经由高层RRC信令消息从第二设备120接收用于选择目标CSI模式的切换因子α。定义了范围为从0到1的切换因子α(即,α∈[0,1]),以用于调整和比较第一指示符和第二指示符,例如上述两种CSI模式的NMSE值。然后,可以基于例如是否满足以下条件来确定当前CSI反馈的目标CSI模式
NMSEKLT×α≤NMSEDFT (11)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CSI模式是基于DFT的CSI模式,并且第二CSI模式是基于KLT的CSI模式。根据公式(11),通过切换因子α来调整第二指示符。如果经调整的第二指示符NMSEKLT,诸如值NMSEKLT与切换因子α的乘积大于第一指示符NMSEDFT,则选择第一CSI模式作为目标CSI模式。并且,如果经调整的第二指示符小于或等于第一指示符NMSEDFT,则选择第二CSI模式作为目标CSI模式。
通常,与基于DFT的CSI模式相对应的第一CSI模式仅利用信道的当前测量来进行CSI反馈,因此具有更高的反馈精度;而与基于KLT的CSI模式相对应的第二CSI模式利用先前CSI反馈和当前测量的信道信息来进行CSI反馈,因此具有显著较低的CSI反馈开销。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由于切换因子α有效地调整了不同CSI模式的切换概率,因此可以灵活地控制显式CSI反馈的有效载荷和系统性能。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第一设备110可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指示目标CSI模式的当前CSI反馈。当前CSI反馈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目标CSI模式的CSI模式指示符。这方面将在下面详细讨论。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其他实施例的在第二设备处实现的方法300的流程图。方法300可以由如图1所示的第二设备120实现。出于讨论的目的,将参考图1描述过程300。
在310,在从第一设备110接收到当前CSI反馈时,第二设备120可以根据第一设备110与第二设备120之间的信道的当前CSI反馈的第一部分,来确定目标CSI模式。例如,第二设备120可以根据包括在当前CSI反馈的第一部分中的CSI模式指示符来确定目标CSI模式。
在320,第二设备120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目标CSI模式接收当前CSI反馈的第二部分。下面的表1列出了包括在两部分CSI结构中的CSI参数。
表1-CSI反馈的CSI参数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31
在上表中,在CSI部分1中,
1)定义CSI模式指示符,以指示当前CSI反馈的目标CSI模式;
2)非零(NZ)线性组合(LC)系数的数量K。通常,NZ LC系数的最大数量K0被定义为RRC配置参数,其中K0≤Ntap×Np和Ntap≥1也是RRC配置参数。因此,可以将NZ LC系数的数量量化为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41
比特。在CSI部分2中:
3)空间域(SD)波束的选择在例如像Rel.15类型II CSI的发送端口中执行,并且占用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42
比特;
4)只有在选择第一CSI模式,即基于DFT的CSI模式,并且从维度为Nf×Nf的DFT矩阵中选择与抽头索引对应的DFT矢量的情况下,才发送信道抽头的选择,因此,抽头集合的选择的指示占用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43
比特;
5)LC系数的位图根据目标CSI模式占用不同的位。如果选择与基于DFT的显式CSI相对应的第一CSI模式,则用指示LC系数(例如,零或非零LC系数)的位置和类型的Ntap×2L×Nrx比特来定义位图。例如,“1”表示非零系数,“0”表示零系数。不需要根据位图指示报告零系数的幅度和相位值。如果选择与基于KLT的显式CSI相对应的第二CSI模式,则用2L×Nrx比特定义对应的位图。
6)对于最强LC系数,使用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44
比特用信号通知最强NZ LC系数的索引。
7)对于LC系数,根据幅度和相位量化来用信号通知总共K个NZ LC系数。最强LC系数可以具有与其他LC系数不同的量化位长度和量化集。
应当理解,以上CSI参数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描述,不暗示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任何限制,并且CSI反馈可以包括用于重构信道信息的其他必要的CSI参数。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CSI模式是第一CSI模式的情况下,第二设备120可以获得第一变换矩阵HTD1的至少位图以及与用于表征信道的信道矩阵相关联的抽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抽头索引。在该示例中,基于当前CSI反馈的至少一部分(诸如CSI模式指示符、NZ LC系数的数量K、LC系数的位图、最强NZ LC系数以及NZ LC系数的幅度和相位量化)来确定第一变换矩阵HTD1。位图指示第一变换矩阵HTD1中LC系数的位置和类型,并且位图的大小与第一设备110中的抽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数量和第一设备110中的接收端口的数量以及第二设备120中的发送端口的数量相关联。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CSI模式是第二CSI模式的情况下,第二设备120可以至少获得第二变换矩阵HTD2的位图。在该示例中,基于当前CSI反馈的至少一部分来确定第二变换矩阵HTD2,并且位图指示第二变换矩阵HTD2中LC系数的位置和类型,并且位图的大小与第一设备110中的接收端口的数量和第二设备120中的发送端口的数量相关联。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第二设备120可以基于包括在当前CSI反馈的第二部分中的抽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抽头索引以及由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共享的矢量集合,来确定第一基础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51
第二设备120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基础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52
和第一变换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53
来重构信道矩阵,即估计信道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54
例如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55
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第二设备120可以基于先前CSI反馈来确定第二基础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56
然后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二基础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57
和第二变换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58
来重构信道矩阵,即估计信道矩阵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59
例如通过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510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第一CSI模式可以利用DFT运算,而第二CSI模式可以利用基于Karhunen-Loeve变换的运算。
不同CSI模式下的有效载荷大小的统计与比较
在这一部分中,讨论和比较了不同CSI模式的相应有效载荷大小,诸如基于DFT的显式CSI、基于KLT的显式CSI和动态显式CSI、Rel-16类型II CSI和Rel-15类型II CSI。应当理解,出于说明的目的而非限制的目的,参考下面的仿真来讨论上述CSI模式。参数或配置可以根据仿真的不同要求进行更改。例如,在下面讨论的一些仿真中,CSI部分1中的参数被预置为默认值,其可以根据系统要求、实验值等来确定。另外,应当理解,出于仿真的目的,也可以将位图设置为预定义的位图。
现在假设
·发送端口数量为16,其中(N1,N2)=(4,2),并且过采样(O1,O2)=(4,4);
·接收端口数量为2;
·对于极化,空间域(SD)波束数量为L=4;以及
·活动子载波的数量为Nf=600。
为了简单起见,假设NZ LC系数的数量等于LC系数的总数Ntap×2L×Nrx,因此在下面针对显式CSI的有效载荷的统计中不考虑位图指示以及CSI部分1。
基于DFT的CSI模式的有效载荷大小
SD波束的选择是在如Rel-15类型II CSI的发送端口中执行的。因此,通过使用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61
比特来用信号通知SD波束的选择。假设主导抽头的数量为Ntap=5,并且DFT矩阵的维度位600×600。因此,抽头集合的选择的指示占用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62
比特。
在选择SD波束和信道抽头之后,LC系数的总数为Ntap×2L×2=80。所有LC系数中最强的一个LC系数分别用信号通知以下内容,使用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63
比特用于指示位置并且使用4比特用于相位/幅度量化。其他LC系数首先按最强系数进行归一化,然后分别根据4比特相位和3比特幅度进行量化。下面的表2列出了有效载荷的详细统计信息。
表2-基于DFT的CSI模式的有效载荷统计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64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71
基于KLT的CSI模式的有效载荷大小
根据KLT运算,每个信道路径只有一个信道抽头,因此LC系数的总数为1×2L×2=16。所有LC系数中最强的一个分别用信号通知以下内容,使用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72
比特用于位置指示和使用4比特用于相位/幅度量化。其他LC系数首先按最强系数进行归一化,然后分别根据4比特相位和3比特幅度进行量化。稀疏基础矢量(例如,第二基础矢量)无需报告,因为它们可以根据先前CSI反馈信息获得,并且在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侧均是已知的。表3列出了基于KLT的CSI模式的有效载荷的详细统计信息。
表3-基于KLT的CSI模式的有效载荷统计
CSI参数 反馈有效载荷(比特)
SD波束选择 11
最强LC系数(指示/相位/幅度) 4+4+4=12
其他LC系数(相位/幅度) (16-1)×(4+3)=105
总有效载荷 128
动态显式CSI的有效载荷大小
对于动态显式CSI,如上所述分别计算每个CSI模式的有效载荷大小,然后根据平均切换比统计,即基于KLT的CSI模式选择概率的γ,确定动态显式CSI反馈的平均有效载荷大小为(1-γ)×619+γ×128。
Rel-16类型II CSI的有效载荷大小
对于Rel-16类型II CSI,假设:
·配置的PMI子带数量为N3=13;
·层数RI=2;
·FD基础分量数量为M=8;
·跨层非零(NZ)LC系数的总数为KNZ=36;
·弱极化中最强FD系数的参考幅度量化为4比特;
·对于剩余的FD系数,差分幅度量化为3比特;
·LC系数的相位量化是3比特。
表4列出了Rel-16 CSI有效载荷的统计信息。
表4-Rel-16类型II CSI有效载荷统计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81
Rel-15类型II CSI的有效载荷大小
对于Rel-15类型II CSI,假设:
·配置的PMI子带数量为N3=13;
·层数RI=2;
·LC系数的宽带幅度量化为3比特;
·LC系数的子带差分幅度量化为1比特;
·LC系数的子带相位量化为3比特;
在表5中列出Rel-15 CSI的有效载荷统计。
表5-Rel-15类型II CSI的有效载荷统计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82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91
表6显示了上述CSI方案的各自的总有效载荷的比较。
表6-不同CSI方案的有效载荷大小的比较
CSI方案 总有效载荷(比特)
Rel-15类型II CSI 787
Rel-16类型II CSI 377
基于DFT的显式CSI 619
动态显式CSI (1-γ)×619+γ×128
针对系统性能的比较
对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供的动态显式CSI方案的性能评估,在LTE 3DUMA场景中执行全缓存系统级评估。提供了分别在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上具有(N1,N2)=(4,2)的16个发送端口的结果。下面的表7列出了相关的仿真参数。Rel-15和Rel-16类型IICSI用作性能参考。仿真结果如表8所示。
表7-系统级评估的仿真假设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192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201
表8-不同CSI方案的系统级评估
Figure BDA0003529747990000202
如表8所示,如果切换因子α被设置为1.0,则只有18%的CSI模式被选择为基于KLT的显式CSI,因此在无需模式切换的情况下,动态显式CSI具有与基于DFT的显式CSI非常相似的系统性能,并且仅有14%的有效载荷减少。
如果切换因子α被设置为0.9,则62%的CSI模式被切换为利用先前CSI反馈信息的基于KLT的显式CSI,因此与基于固定DFT的CSI模式相比,动态显式CSI显著降低了49%的反馈开销,同时仅具有有限的性能损失。与Rel.16CSI相比,动态显式CSI仍具有16%的有效载荷节约能力和10%以上的小区平均吞吐量增益。因此,调整切换因子α可以在动态显式CSI反馈的系统性能与反馈有效载荷之间实现折衷,并为Rel-17 NR MIMO中的显式CSI提供了的有效的实现方法。
现在参考图4,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示例实施例的CSI传输的信令流程图。过程400可以在如图1所示的第一设备110和第二设备120之间实现。出于讨论的目的,将参考图1来描述过程400。
如图4所示,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当前测量来确定405第一CSI模式的第一指示符,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先前CSI反馈来确定410第二CSI模式的第二指示符。然后,第一设备110可以基于第一指示符和第二指示符,从第一CSI模式和第二CSI模式中选择415用于当前CSI反馈的目标CSI模式。第一设备110可以向第二设备120发送420指示目标CSI模式的当前CSI反馈。当前CSI反馈还包括其他CSI参数,诸如,NZLC系数的数量K、SD波束的选择、信道抽头的选择、LC系数的位图等。
在接收到当前CSI反馈后,第二设备120可以根据当前CSI反馈的第一部分来确定425目标CSI模式。第二设备120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目标CSI模式来接收430当前CSI反馈的第二部分。然后,第二设备120可以重构435用于表征信道的信道矩阵。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执行任何方法200的装置(例如,第一设备11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方法200的各个步骤的部件。这些部件可以以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例如,这些部件可以在电路或软件模块中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用于基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当前测量来确定第一CSI模式的第一指示符的部件;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先前CSI反馈来确定第二CSI模式的第二指示符的部件;以及用于基于第一指示符和指示至少目标CSI报告的第一部分的有效载荷的第二指示符CSI参数集,从第一CSI模式和第二CSI模式中选择用于当前CSI反馈的目标CSI模式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执行方法200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其他步骤的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利用至少一个处理器,引起该装置的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从第二设备接收用于选择目标CSI模式的切换因子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通过切换因子来调整第二指示符的部件;用于响应于经调整的第二指示符大于第一指示符、选择第一CSI模式作为目标CSI模式的部件;以及用于响应于经调整的第二指示符小于或等于第一指示符、选择第二CSI模式作为目标CSI模式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基于信道的当前测量生成用于表征信道的信道矩阵的部件;用于从由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共享的矢量集合中确定指示信道矩阵的抽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抽头索引的第一基础矩阵的部件;用于基于第一基础矩阵和信道矩阵确定第一变换矩阵的部件;用于基于第一变换矩阵和第一基础矩阵确定估计信道矩阵的部件;以及用于基于信道矩阵与估计信道矩阵之间的差异确定第一指示符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基于信道的当前测量来生成用于表征信道的信道矩阵的部件;用于基于先前CSI反馈来确定第二基础矩阵的部件;用于基于第二变换矩阵和信道矩阵来确定第二变换矩阵的部件;用于基于第二变换矩阵和第二基础矩阵来确定估计信道矩阵的部件;以及用于基于信道矩阵与估计信道矩阵之间的差异来确定第二指示符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从先前CSI反馈获得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信道路径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估计信道矢量的部件;用于基于相应的估计信道矢量确定一个或多个信道路径中的每个信道路径的相应协方差矩阵的部件;以及用于基于一个或多个信道路径中的每个信道路径的协方差矩阵的相应主导特征矢量来确定第二基础矩阵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从先前CSI反馈来获得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信道路径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估计信道矢量的部件;以及用于通过对相应信道路径的一个或多个估计信道矢量中的每个估计信道矢量进行归一化来确定第二基础矩阵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指示目标CSI模式的当前CSI反馈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目标CSI模式是第一CSI模式,则当前CSI反馈至少包括第一变换矩阵的位图和与信道矩阵相关联的抽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抽头索引,该位图指示第一变换矩阵中的线性组合系数的位置和类型,并且位图的大小与抽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数量和第一设备中的接收端口的数量以及第二设备中的发送端口的数量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目标CSI模式是第二CSI模式,则当前CSI反馈至少包括第二变换矩阵的位图,该位图指示第二变换矩阵中的线性组合系数的位置和类型,并且位图的大小与第一设备中的接收端口的数量和第二设备中的发送端口的数量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前CSI反馈包括用于指示目标CSI模式的CSI模式指示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CSI模式利用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的运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CSI模式利用基于Karhunen-Loeve变换的运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是终端设备,并且第二设备是网络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执行任何过程400的装置(例如,第二设备12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过程400的各个步骤的部件。这些部件可以以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例如,这些部件可以在电路或软件模块中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用于根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当前CSI反馈的第一部分来确定目标CSI模式的部件,目标CSI模式由第一设备从第一CSI模式和第二CSI模式中选择用于当前CSI反馈;以及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目标CSI模式接收当前CSI反馈的第二部分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执行过程400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其他步骤的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利用至少一个处理器,引起该装置的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响应于确定目标CSI模式是第一CSI模式、至少获得第一变换矩阵的位图和与用于表征信道的信道矩阵相关联的抽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抽头索引的部件,其中第一变换矩阵是基于当前CSI反馈的至少一部分来确定的,并且其中位图指示第一变换矩阵中的线性组合系数的位置和类型,并且位图的大小与抽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数量和第一设备中的接收端口的数量以及第二设备中的发送端口的数量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基于包括在当前CSI反馈的第二部分中的抽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抽头索引以及由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共享的矢量集合来确定第一基础矩阵的部件;以及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基础矩阵和第一变换矩阵的位图来重构信道矩阵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响应于确定目标CSI模式是第二CSI模式、至少获得第二变换矩阵的位图的部件,其中第二变换矩阵是基于当前CSI反馈的至少一部分来确定的,并且其中位图指示第二变换矩阵中的线性组合系数的位置和类型,并且位图的大小与第一设备中的接收端口的数量和第二设备中的发送端口的数量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基于先前CSI反馈确定第二基础矩阵的部件;以及用于基于第二基础矩阵和第二变换矩阵来重构信道矩阵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CSI模式利用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的运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CSI模式利用基于Karhunen-Loeve变换的运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是终端设备,并且第二设备是网络设备。
图5是适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500的简化框图。设备500可以被提供以实现通信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第一设备110或第二设备120。如图所示,设备5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0、耦合到处理器510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520、以及耦合到处理器510的一个或多个通信模块540。
通信模块540用于双向通信。通信模块540具有至少一个天线以便于通信。通信接口可以表示与其他网络元件通信所需的任何接口。
处理器510可以是适于本地技术网络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作为非限制性示例,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设备500可以具有多个处理器,诸如在时间上从属于与主处理器同步的时钟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
存储器5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524、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闪存、硬盘、光盘(CD)、数字视频盘(DVD)和其他磁存储和/或光存储。易失性存储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522和其他不会在断电持续时间内持续的易失性存储器。
计算机程序530包括由相关联的处理器510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程序530可以存储在ROM 524中。处理器510可以通过将程序530加载到RAM 522中来执行任何适当的动作和处理。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程序530来实现,使得设备500可以执行参考图2和图3所讨论的本公开的任何过程。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硬件或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程序530可以有形地包含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在设备500中(诸如在存储器520中)或设备500可访问的其他存储设备中。设备500可以将程序530从计算机可读介质加载到RAM 522以供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有形非易失性存储设备,诸如ROM、EPROM、闪存、硬盘、CD、DVD等。图6示出了以CD或DVD形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600的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存储在其上的程序530。
一般而言,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意组合中实现。一些方面可以在硬件中实现,而其他方面可以在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实现。尽管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个方面被示出并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一些其他图示表示,但是可以理解,本文描述的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实现为,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或其某种组合。
本公开还提供了有形地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在目标真实或虚拟处理器上的设备中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诸如包括在程序模块中的那些指令,以执行如上参考图3-4所描述的方法300或400。一般而言,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库、对象、类、组件、数据结构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程序模块之间组合或拆分程序模块的功能。程序模块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可以在本地或分布式设备内执行。在分布式设备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本地和远程存储介质二者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程序代码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指定的功能/操作得以实现。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部分在机器上、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在机器上和部分在远程机器上或者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计算机程序代码或相关数据可以由任何适当的载体承载,以使设备、装置或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所述的各种处理和操作。载体的示例包括信号、计算机可读介质等。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前述的任何适当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将包括具有一条或多条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前述的任何适当组合。
此外,尽管以特定顺序来描述操作,但这不应理解为要求以所示的特定顺序或序列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者要求执行所有所示的操作,以获得期望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尽管在上述讨论中包含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这些细节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而应被解释为对可能特定于特定实施例的特征的描述。在单独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组合实现。相反,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多个实施例中单独实现或在任何适当的子组合中实现。
尽管已经通过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的语言来描述本公开,但是应当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公开不一定限于上述具体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描述的具体特征和动作被公开作为实施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

Claims (25)

1.一种在第一设备处实现的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当前测量来确定第一CSI模式的第一指示符;
至少部分地基于先前CSI反馈来确定第二CSI模式的第二指示符;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指示符和所述第二指示符,从所述第一CSI模式和所述第二CSI模式中选择用于当前CSI反馈的目标CSI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用于选择所述目标CSI模式的切换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所述目标CSI模式包括:
通过所述切换因子来调整所述第二指示符;
响应于经调整的所述第二指示符大于所述第一指示符,选择所述第一CSI模式作为所述目标CSI模式;以及
响应于经调整的所述第二指示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指示符,选择所述第二CSI模式作为所述目标CSI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CSI模式的所述第一指示符包括:
基于所述信道的所述当前测量来生成用于表征所述信道的信道矩阵;
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共享的矢量集合中确定第一基础矩阵,所述第一基础矩阵指示所述信道矩阵的抽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抽头索引;
基于所述第一基础矩阵和所述信道矩阵来确定第一变换矩阵;
基于所述第一变换矩阵和所述第一基础矩阵来确定估计信道矩阵;以及
基于所述信道矩阵与所述估计信道矩阵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所述第一指示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CSI模式的所述第一指示符包括:
基于所述信道的所述当前测量来生成用于表征所述信道的信道矩阵;
基于所述先前CSI反馈来确定第二基础矩阵;
基于所述第二基础矩阵和所述信道矩阵来确定第二变换矩阵;
基于所述第二变换矩阵和所述第二基础矩阵来确定估计信道矩阵;以及
基于所述信道矩阵与所述估计信道矩阵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所述第二指示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基础矩阵包括:
从所述先前CSI反馈中获得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信道路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估计信道矢量;
基于相应的所述估计信道矢量,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信道路径中的每个信道路径确定相应的协方差矩阵;以及
基于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信道路径中的每个信道路径的协方差矩阵的相应的主导特征矢量来确定所述第二基础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基础矩阵包括:
从所述先前CSI反馈中获得与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信道路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估计信道矢量;以及
通过对相应的所述信道路径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估计信道矢量中的每个估计信道矢量进行归一化来确定所述第二基础矩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目标CSI模式的所述当前CSI反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目标CSI模式是所述第一CSI模式,则所述当前CSI反馈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变换矩阵的位图和与所述信道矩阵相关联的抽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抽头索引,所述位图指示所述第一变换矩阵中的线性组合系数的位置和类型,并且所述位图的大小与所述抽头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数量、所述第一设备中的接收端口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设备中的发送端口的数量相关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目标CSI模式是所述第二CSI模式,则所述当前CSI反馈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变换矩阵的位图,所述位图指示所述第二变换矩阵中的线性组合系数的位置和类型,并且所述位图的大小与所述第一设备中的接收端口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设备中的发送端口或空域波束的数量相关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当前CSI反馈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目标CSI模式的CSI模式指示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CSI模式利用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的运算,和/或所述第二CSI模式利用基于卡洛南-洛伊变换的运算。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是终端设备,并且所述第二设备是网络设备。
14.一种在第二设备处实现的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当前CSI反馈的第一部分来确定目标CSI模式,所述目标CSI模式是由所述第一设备从针对当前CSI反馈的第一CSI模式和第二CSI模式中选择的;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目标CSI模式来接收所述当前CSI反馈的第二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CSI模式是所述第一CSI模式,至少获得第一变换矩阵的位图和与用于表征所述信道的信道矩阵相关联的抽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抽头索引,其中所述第一变换矩阵是基于所述当前CSI反馈的至少一部分确定的,并且
其中所述位图指示所述第一变换矩阵中的线性组合系数的位置和类型,并且所述位图的大小与所述抽头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数量、所述第一设备中的接收端口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设备中的发送端口的数量相关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包括在所述当前CSI反馈的第二部分中的抽头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抽头索引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共享的矢量集合来确定第一基础矩阵;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基础矩阵和所述第一变换矩阵来重构所述信道矩阵。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目标CSI模式是所述第二CSI模式,至少获得第二变换矩阵的位图,其中所述第二变换矩阵是基于所述当前CSI反馈的至少一部分确定的,并且
其中所述位图指示所述第二变换矩阵中的线性组合系数的位置和类型,并且所述位图的大小与所述第一设备中的接收端口的数量和所述第二设备中的发送端口的数量相关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先前CSI反馈来确定第二基础矩阵;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基础矩阵和所述第二变换矩阵来重构所述信道矩阵。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CSI模式利用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的运算,和/或所述第二CSI模式利用基于卡洛南-洛伊变换的运算。
20.根据权利要求14-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是终端设备,并且所述第二设备是网络设备。
21.一种第一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第二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至少一个存储器,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所述第一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当前测量来确定第一CSI模式的第一指示符的部件;
用于基于先前CSI反馈来确定第二CSI模式的第二指示符的部件;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指示符和所述第二指示符、从所述第一CSI模式和所述第二CSI模式中选择用于当前CSI反馈的目标CSI模式的部件。
24.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根据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信道的当前CSI反馈的第一部分来确定目标CSI模式的部件,所述目标模式是从针对CSI反馈的第一CSI模式和第二CSI模式中选择的;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目标模式来接收所述当前CSI反馈的第二部分的部件,所述当前CSI反馈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至少一个CSI参数。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在其上的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由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3和14-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80099972.1A 2019-09-11 2019-09-11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Pending CN11434228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05482 WO2021046783A1 (en) 2019-09-11 2019-09-11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42281A true CN114342281A (zh) 2022-04-12

Family

ID=74866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9972.1A Pending CN114342281A (zh) 2019-09-11 2019-09-11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42281A (zh)
WO (1) WO20210467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94673A (zh) * 2021-11-05 2023-05-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6938296A (zh) * 2022-04-08 2023-10-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Csi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54836A (zh) * 2022-06-10 2023-12-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的传输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02068B2 (ja) * 2013-09-04 2018-03-28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チャネル測定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基地局
CN106341171A (zh) * 2015-07-10 2017-01-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汇报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59807B (zh) * 2015-09-25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7733605B (zh) * 2016-08-12 2022-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反馈方法及装置、导频发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46783A1 (en) 2021-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0189B (zh)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US11424807B2 (en) Enhanced frequency compression for overhead reduction for CSI reporting and usage
US20180191410A1 (en) Subset of w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precoding information and feeding back precoding information
CN109194377B (zh) 信道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2368948A (zh) 多trp码本
CN114946133A (zh) 通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342281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
JP2023179576A (ja) 端末デバイスで実行される方法、端末デバイス、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で実行される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US20220239362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US20230216567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07404344B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2751598B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的处理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208052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
CN114008947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发送和确定
CN106936486B (zh) 一种csi反馈方法及装置
US2022030307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13711512A (zh)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CN110999114B (zh) 基于宽带幅度的码本子集限制
CN114598365A (zh)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71557A (zh) 动态信道状态信息报告的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19227403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WO2022027646A1 (en) Port selection codebook enhancement by partial channel reciprocity
WO2022267972A1 (en)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mimo precoding for uplink communication
WO20232065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feedback
US2024013780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employ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ompre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