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1624A - 具有摩擦配合地耦联的功率输出部的差速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摩擦配合地耦联的功率输出部的差速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1624A
CN108291624A CN201680068036.0A CN201680068036A CN108291624A CN 108291624 A CN108291624 A CN 108291624A CN 201680068036 A CN201680068036 A CN 201680068036A CN 108291624 A CN108291624 A CN 108291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n gear
clutch
gear
sun
loop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80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斗勇
裴康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8291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16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10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 F16H48/11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having intermeshing planet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24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conical friction surfaces cone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20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or influencing the differential action, e.g. locking devices
    • F16H48/22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or influencing the differential action, e.g. locking devices usin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10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 F16H2048/104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characterised by two ring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10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 F16H2048/1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characterised by two sun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速传动装置,其具有:环绕壳体;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一太阳轮容纳在环绕壳体中;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二太阳轮同样容纳在环绕壳体中并且与第一太阳轮的环绕轴线同轴地设置;与环绕壳体一起围绕环绕轴线环绕的行星装置,所述行星装置用于将两个太阳轮耦联,使得所述太阳轮可彼此反向地围绕该环绕轴线转动;和容纳在太阳轮之间限定的容纳空间中的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用于生成将两个太阳轮摩擦配合地耦联的跨接力矩,其中离合器装置具有第一离合器环元件,所述第一离合器环元件经由锥面支撑在容纳空间的第一锥形的内壁部上,所述离合器装置具有第二离合器环元件,所述第二离合器环元件经由锥面支撑在容纳空间的第二锥形的内壁部上,并且设有弹簧装置,所述弹簧装置用于轴向地加载两个离合器环元件,使得所述离合器环元件在弹簧装置作用下向容纳空间的相应的锥形的内壁部挤压。

Description

具有摩擦配合地耦联的功率输出部的差速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速传动装置,其具有:环绕壳体;第一和第二太阳轮,所述太阳轮分别容纳在环绕壳体中;与环绕壳体围绕环绕轴线环绕的行星装置,所述行星装置用于将两个太阳轮耦联,使得太阳轮可彼此反向地围绕该环绕轴线转动;和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用于生成以摩擦配合的方式在差速器的输出部之间作用的跨接力矩。
背景技术
这种差速传动装置尤其作为车桥差速器或中央差速器使用在机动车中并且通常改进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其方式在于:进行差速器的两个输出端的一定的摩擦配合的耦联。在车桥差速器的情况下得到改进的直线滑行,以及得到在弯道行驶时的改进的加速特性,因为在曲线内的车轮更强的减负荷的情况下还为驱动器在曲线外的车轮处提供对应于跨接力矩的至少一个力矩。在中央差速器的情况下,得到两个车桥的最小耦联,由此在具有最小地面附着的车轮的车桥处抑制过度的车轮打滑。
从本申请人的DE 10 2008 050 059A1中已知一种正齿轮差速器。所述正齿轮差速器包括具有压环装置的操作机构,所述压环装置具有两个经由倾斜面彼此支撑的压环,所述压环用于生成作用于片式离合器组上的轴向力。片式离合器组接合到正齿轮差速器中,使得经由所述片式离合器组,所述太阳轮中的一个能够摩擦配合地与环绕壳体耦联。通过太阳轮中的一个与环绕壳体摩擦配合地耦联,由于两个太阳轮经由行星装置进行进一步的运动耦联整体上得到如下效果:两个太阳轮的相对转动通过摩擦力矩制动,进而实现两个太阳轮的一定的摩擦配合的耦联,即差速器的输出部的一定的摩擦配合的耦联。
从同样本申请人的DE 20 2011 110 104 U1中已知一种正齿轮差速传动装置,其包括两个太阳轮,所述太阳轮经由碟形弹簧组轴向地支撑在环绕壳体上进而轴向地相互挤压。在两个太阳轮之间设置有摩擦环,所述摩擦环将两个太阳轮轴向相互支撑并且在此摩擦配合地耦联。
例如从US4805487A中已知另一自锁的差速器。在该差速器中,通过平衡轮和从动轮与正齿部或蜗杆齿部的适当的组合和其在啮合的齿接合中的制动实现锁止作用。
在WO2010112366A1中示出另一类型的自锁差速器。在该情况下,经由摩擦元件产生锁止作用。摩擦元件作用于从动轮上。摩擦元件是摩擦盘并且或者在端侧设置在驱动轮之间,或者在端侧设置在相应的从动轮和差速器篮之间。
DE 2 20 61 07 A1示出正齿轮差速器,在正齿轮差速器中通过齿接合中的制动和转动配合中的摩擦的组合实现锁止作用。差速器具有差速器篮、平衡轮和从动轮。将一组平衡轮与每个从动轮相关联,相应的从动轮与所述一组平衡轮形成齿接合。此外,该一组中的平衡轮分别与另一组中的平衡轮形成齿接合。平衡轮在外部具有倾斜齿部并且分别可围绕自身的转动轴线转动地容纳于差速器篮的转动配合部中。转动配合部通过差速器篮中的兜孔来形成,在所述兜孔中或者经由倾斜齿部的外轮廓或者经由外圆柱形的杆可转动地支撑平衡轮。转动配合部是内圆柱形的部段,所述内圆柱形的部段的内轮廓形成用于外轮廓的滑动配合部。兜孔中的各两个的内轮廓彼此相交,使得置于这两个兜孔中的平衡轮能够彼此齿接合,并且此外对于与相应的从动轮的齿接合保留还足够的空间。当差速器平衡时,相应的平衡轮在其转动配合部中以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内轮廓处,由此形成摩擦进而形成所寻求的锁止作用。
DE 196 12 234 A1示出分动箱,在所述分动箱中,平衡轮在差速器篮的转动配合部中可围绕自身的旋转轴线转动地支承。在该差速器中,转动配合部的摩擦作用视作为对于锁止作用不是足够的。出于该理由,除了转动配合部之外,已经结合WO2010112366A1描述的摩擦盘使用在从动轮的前端侧或在末端侧。
此外,在DE196 12 234 A1中,描述摩擦锥的使用,所述摩擦锥在平衡轮的末端侧在摩擦盘处构成在相应的平衡轮和差速器篮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的摩擦锥,能够提高摩擦作用进而提高锁止作用。
在根据US5,055,096A的另一差速器中,有针对性地通过差速器中的齿力和在从动轮和差速器篮之间相互作用的摩擦锥的共同作用产生自锁作用。平衡轮不规则地设置在差速器中。由此,差速器中的斜齿的平衡轮的齿力的产生,使得从动轮的齿部径向向外在转动配合部中或专门对其所设的支撑套筒中与转动配合部压紧。此外,从动轮在轴向端侧向摩擦锥移动,所述摩擦锥支撑在差速器篮上。从动轮在端侧设有外锥形的面,所述外锥形的面由于轴向力压入到与其互补的内锥形的摩擦面中,进而产生用于期望的锁止作用的摩擦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开始提出类型的正齿轮差速传动装置,所述正齿轮差速传动装置特征在于鲁棒的且可成本有利实现的结构,并且其中能有利地生成叠加平衡作用的摩擦力矩。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一种差速传动装置实现,其具有:
-环绕壳体;
-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一太阳轮容纳在环绕壳体中;
-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二太阳轮同样容纳在环绕壳体中并且与第一太阳轮的环绕轴线同轴地设置;
-与环绕壳体围绕环绕轴线环绕的行星装置,所述行星装置用于将两个太阳轮耦联,使得太阳轮能够彼此反向地围绕环绕轴线转动;和
-容纳在在太阳轮之间限定的容纳空间中的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用于生成将两个太阳轮摩擦配合地耦联的跨接力矩,
其中
-离合器装置具有第一离合器环元件,所述第一离合器环元件经由锥面支撑在容纳空间的第一锥形的内壁部上,
-离合器装置具有第二离合器环元件,所述第二离合器环元件经由锥面支撑在容纳空间的第二锥形的内壁部上,并且
-设有弹簧装置,所述弹簧装置用于轴向地加载两个离合器环元件,使得所述离合器环元件在弹簧装置作用下向相应的锥形的内壁部挤压。
由此,以有利的方式可行的是:实现一种差速传动装置,其中两个太阳轮能够通过由其包围的离合器装置可彼此摩擦配合地耦联,其中耦联力矩有利地能够经由锥面的造型、尤其其直径和锥角以及弹簧预紧来协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锥形的内壁部直接地通过构成在第一太阳轮中的下沉部的内环周壁部形成,使得第一太阳轮包围容纳空间的第一半部。于是,有利地,第二锥形的内壁部同样由构成在第二太阳轮中的下沉部的内环周壁部限界,使得第二太阳轮于是包围容纳空间的第二半部。通过该方案得到根据本发明的差速传动装置的尤其紧凑的实施方案并且两个太阳轮在此能够轴向紧邻地设置,使得第一太阳轮的齿环处于第一离合器环元件的轴向高度上,并且第二太阳轮的齿环位于第二离合器环元件的轴向高度上。
两个离合器环元件优选能彼此轴向移动地耦联。该耦联能够通过直接地在两个离合器环元件上构成的互补的且可轴向移动地接合到彼此中的齿部几何件实现。在此,表述“轴向”在此表示沿着太阳轮的和环绕壳体的环绕轴线。也可行的是:两个离合器环元件经由包括多个构件的机构,即例如相应有齿的轴套彼此耦联。所述轴套在此能够具有外齿部,在所述外齿部上可轴向移动地且彼此抗转动地引导两个离合器环元件。在所述轴套的内部区域中,于是能够容纳弹簧装置。弹簧装置尤其能够作为圆柱螺旋弹簧制成。弹簧也能够由两个可旋到彼此中的螺旋弹簧组成,使得得到支撑力的均匀分布。弹簧装置也还能够作为碟形弹簧组或其他的、尤其由扁平材料制成的弹簧装置实现。也可行的是:经由弹簧装置实现如下结构,所述结构除了所需要的弹簧效应之外也引起两个耦联环元件的足够抗转动的耦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也可行的是:两个离合器环元件彼此运动学地耦联,使得在离合器环元件之间作用的扭矩引起离合器环元件的轴向负载的提高。这例如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两个离合器环元件的耦联通过包括倾斜面的齿部来提供,其中所述齿部于是允许环元件彼此间的一定转动,并且在转动的过程中,两个离合器环元件轴向彼此分离地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差速传动装置能够实现为,使得第一太阳轮具有轴向延伸穿过离合器装置的毂部段,其中所述毂部段于是能转动地在第二太阳轮的轴套部段中定心。由此得到第一太阳轮在第二太阳轮中的尤其有利的支承。在两个太阳轮的内部区域中,有利地,能够设有内齿部,轮驱动轴的互补有齿的部段能够插入所述内齿部中。
有利地,环绕壳体能够设计成,使得其承载驱动齿环,其中所述驱动齿环于是有利地处于两个太阳轮的轴向高度上。在该构型中,差速传动装置优选构成为正齿轮差速器,其中第一太阳轮的齿顶圆优选小于第二太阳轮的齿根圆。于是,行星装置的行星件能够构成为正齿轮栓,其中接合到具有较大齿顶圆的太阳轮中的该行星件于是也搭接关于其齿顶圆更小的太阳轮的轴向高度。该“较长的”行星件与“短的”行星件的运动学的耦联于是能够在关于其齿顶圆更小的太阳轮的轴向高度上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也通过如下差速传动装置实现开始提出的目的,所述差速传动装置具有:
-环绕壳体;
-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一太阳轮容纳在环绕壳体中;
-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二太阳轮同样容纳在环绕壳体中并且与第一太阳轮的环绕轴线同轴地设置;
-与环绕壳体围绕环绕轴线环绕的行星装置,所述行星装置用于将两个太阳轮耦联,使得太阳轮能够彼此反向地围绕环绕轴线转动;和
-容纳在在太阳轮之间限定的容纳空间中的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用于生成将两个太阳轮摩擦配合地耦联的跨接力矩,
其中
-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分别构成为正齿轮,并且通过在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中构成的下沉部形成离合器装置的容纳空间,并且两个太阳轮的齿部在离合器装置的轴向高度上包围容纳空间。
由此可行的是:实现具有集成的锁止离合器的正齿轮差速器,所述正齿轮差速器的特征在于鲁棒的且高度紧凑的结构。
差速传动装置能够构成为,使得与环绕壳体环绕的行星装置形成闭合的齿环,即每个接合到太阳轮中的行星轮接合到两个相邻行星件中。由此可行的是:在齿轮负荷适当的情况下,经由差速传动装置引导高的负载力矩。
根据本发明的正齿轮差速器优选构成为,使得其引起对称的功率分支。这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太阳轮的齿数和接合到所述太阳轮中的行星装置的行星轮的齿数协调成,使得在太阳轮之间得到为-1的标准传动比。然而,尤其在中央差速器的情况下,也设有不同的标准传动比,所述标准传动比例如考虑轴负载比例,或者设有另外非对称的扭矩分布。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的细节和特征从下面的描述结合附图中得出。附图示出:
图1示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差速传动装置的结构的轴向剖面图,所述差速传动装置具有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具有外侧锥形的离合器环,其中离合器装置设置在由太阳轮包围的容纳空间中;
图2a和2b示出用于阐述加载摩擦面的力系统以及跨接力矩的生成的剖面图和力草图;
图3示出用于说明离合器装置的和其在太阳轮“之内”的特殊设置的另外的细节的细节图;
图4示出第一离合器元件的立体的轴向剖视图;
图5示出用于说明在没有附加的轴向力生成的情况下两个离合器环元件的运动耦联的草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的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差速传动装置,其具有:环绕壳体H;构成为正齿轮的第一太阳轮S1,所述第一太阳轮容纳在环绕壳体H中;同样构成为正齿轮的第二太阳轮S2,所述第二太阳轮也容纳在环绕壳体H中并且与第一太阳轮S1的环绕轴线X1同轴地设置;和与环绕壳体H环绕的行星装置P,所述行星装置用于将两个太阳轮S1、S2耦联,使得所述太阳轮能够彼此反向地转动。
环绕壳体H由第一壳体侧向部件H1和第二壳体侧向部件H2以及驱动齿轮Z组成。两个壳体侧向部件H1、H2置于驱动齿轮Z的扁平的下沉部中,使得壳体侧向部件H1、H2的外边缘区域下沉到驱动齿轮Z的相应的端面之下。这实现差速传动装置的尤其短的轴向的结构长度。
行星装置P包括第一行星件P1和第二行星件P2,所述第一行星件接合到第一太阳轮S1中,所述第二行星件接合到第二太阳轮S2中。第一行星件P1在第一太阳轮S1的轴向的齿部水平上与第二行星件P2形成接合。行星件P1、P2经由行星件栓支承在环绕壳体H中。对此,在壳体侧向部件H1、H2中构成孔。
根据本发明的差速传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由太阳轮S1、S2所包围的容纳空间3中容纳离合器装置4,以生成将两个太阳轮S1、S2摩擦配合地耦联的跨接力矩,其中离合器装置4具有第一离合器环元件R1,所述第一离合器环元件经由锥面F1支撑在第一锥形的内壁部K1上,所述第一锥形的内壁部对容纳空间3限界。此外,离合器装置4具有第二离合器环元件R2,所述第二离合器环元件经由锥面F2支撑在容纳空间3的第二锥形的内壁部K2上。离合器装置4还包括弹簧装置5,以对两个离合器环元件R1、R2轴向加载,使得所述离合器环元件在弹簧装置5的作用下轴向向外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即彼此远离地向容纳空间3的相应的锥形的内壁部K1、K2挤压。弹簧装置5置于两个离合器环元件R1、R2的内部区域中并且轴向地支撑在离合器环元件R1、R2的径向向内突出于圆柱形内面的环形阶梯部上。环形阶梯部在如下侧上处于相应的离合器环元件R1、R2的轴向端部区域附近,离合器环元件R1、R2的相应的圆锥侧表面F1、F2朝所述侧渐缩。环形阶梯部形成环面,弹簧装置5轴向地支撑在所述环面上。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锥形的内壁部K1通过第一太阳轮S1的内环周壁部形成。第二锥形的内壁部K2通过第二太阳轮S2的内环周壁部形成。两个太阳轮S1、S2轴向紧邻地设置,使得第一太阳轮S1的齿环ZS1位于第一离合器环元件R1的轴向高度上,并且第二太阳轮S2的齿环ZS2位于第二离合器环元件R2的轴向高度上。两个离合器环元件R1、R2彼此可轴向移动地耦联。耦联能够经由纯轴向啮合实现,或者也引起:两个离合器环元件R1、R2彼此耦联,使得在所述离合器环元件之间作用的扭矩引起离合器环元件R1、R2的轴向移位,即其彼此分离的运动,进而引起离合器环元件R1、R2的摩擦面F1、F2的轴向负载的提高。
第一太阳轮S1具有毂部段SN1,其中所述毂部段SN1可转动地在第二太阳轮S2的轴套部段SB2中定心。驱动齿轮Z形成驱动齿环Z1,所述驱动齿环位于两个太阳轮S1、S2的轴向高度上。根据本发明的差速传动装置在该实施例中构成为正齿轮差速器,其中第一太阳轮S1的齿顶圆C1小于第二太阳轮S2的齿根圆C2。该几何特殊性通过轮廓移动来实现,太阳轮S1、S2的齿数是相同的。
与借助于锥形的且相对于太阳轮S1、S2的锥形的内壁部K1、K2轴向彼此挤压分开的摩擦面F1、F2特别地实现离合装置4无关,在根据图1的视图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差速传动装置的特征也在于:第一太阳轮S1和第二太阳轮S2分别构成为正齿轮,并且离合器装置4的容纳空间3通过在第一和第二太阳轮S1、S2中构成的下沉部形成,并且两个太阳轮S1、S2的齿部ZS1、ZS2在离合器装置4的轴向高度上包围容纳空间3。借此,容纳空间3的相应的部分轴向地位于太阳轮S1、S2的朝向分别相邻的太阳轮S1、S2的端面后方。
如从根据图2a和2b的两个视图中可见,可行的是:经由弹簧装置5的预紧生成力系统,在所述力系统中,分别摩擦配合地彼此形成接触的构件R1、S1和R2、S2通过力FN加载,所述力大于通过弹簧装置5生成的弹簧力F。相应的摩擦环元件R1、R2的外侧表面F1、F2以及太阳轮S1、S2的内面K1、K2的锥角构成为,使得不能够出现自锁。在摩擦环元件R1、R2和相应的太阳轮S1、S2之间作用的摩擦力FR在此基本上对应于在摩擦面之间作用的法向力FN和摩擦面对的摩擦系数μc的乘积。于是经由离合器装置4生成的跨接力矩对应于所述摩擦力FR与摩擦面半径Rc,即与摩擦环元件R1、R2的相应锥形外侧表面F1、F2的平均直径的乘积。
根据图3的视图以立体图的形式示出离合器装置4的结构,所述离合器装置在传动装置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容纳在由太阳轮S1、S2环绕的内部空间中。两个外侧锥形构成的摩擦环元件R1、R2优选由烧结材料制成。摩擦环元件R1、R2的锥形外侧表面F1、F2能够设有覆层,所述覆层与配对壁部K1、K2的特性共同作用地一方面生成期望的摩擦系数,并且另一方面实现足够低磨损的相对运动。
这两个摩擦环元件R1、R2经由齿部SP彼此耦联。所述齿部包括第一齿部几何件SP1和第二齿部几何件SP2,所述第一齿部几何件构成在第一摩擦环元件R1上,所述第二齿部几何件构成在第二摩擦环元件R2上.这两个齿部几何件构成为基本上互补的几何件,然而所述几何件提供倾斜面并且所述几何件允许摩擦环元件R1、R2的小的旋转,并且在此引起作用于壁部K1、K2上的压力的提高。所述齿部SP在此构成在摩擦环元件R1、R2的朝向彼此的端面上。
根据图4的视图在此说明设置用于耦联摩擦环元件R1、R2的、构成在第一摩擦环元件R1上的耦联齿部SP1。所述耦联齿部SP1在此形成倾斜面SP1A,所述倾斜面在太阳轮S1、S2的相对转动的情况下引起加载摩擦面的力的提高。第一摩擦环元件R1的耦联齿部SP1的倾斜面SP1A在此在形成倾斜面或楔系统的情况下沿环周方向支撑在第二摩擦环元件R2的耦联齿部SP2的倾斜面SP2A上。楔角GA优选处于5°至25°的范围中。耦联设备的参数能够通过选择接触面的锥角,弹簧力和摩擦系数来协调和优化。在此,跨接力矩例如关于驱动系的在功率通量中位于相应的太阳轮下游的部段的惯性以及轮驱动轴的扭矩需求方面来协调。锥形面能够借助如下材料被覆层,所述材料提供高的摩擦系数和高的抗磨损性,例如MO覆层,碳覆层或钛覆层。倾斜齿部给予差速器可拓展的特性,能够通过选择角度和另外的几何参数将差速传动装置的机械特性与相应的车辆类型相协调。
根据图5的视图说明借助于齿部将两个离合器环元件R1、R2耦联,所述齿部没有形成倾斜面系统。楔角GA在此为0°。在该设计方案中,仅通过弹簧装置5生成将摩擦环元件R1、R2向太阳轮S1、S2的锥形的内壁部K1、K2挤压的力。(对此参见图1)。离合器装置的该变型形式与根据图4的实施方式不同不具有可拓展的特性。
附图标记列表
3 容纳空间
4 离合器装置
5 弹簧装置
C1 齿顶圆
C2 齿根圆
F 弹簧力
FN 力
FR 摩擦力
H 环绕壳体
H1 壳体侧向部件
H2 壳体侧向部件
K1 内壁部
K2 内壁部
P 行星装置
P1 行星件
P2 行星件
R1 离合器环元件
R2 离合器环元件
Rc 摩擦面半径
S1 太阳轮
S2 太阳轮
SN1 毂部段
SB2 轴套部段
SP 齿部
SP1 耦联齿部
SP2 耦联齿部
SP1A 倾斜面
SP2A 倾斜面
X1 环绕轴线
Z 驱动齿轮
Z1 驱动齿环
ZS1 齿环
ZS2 齿环

Claims (10)

1.一种差速传动装置,其具有:
-环绕壳体(H);
-第一太阳轮(S1),所述第一太阳轮容纳在所述环绕壳体(H)中;
-第二太阳轮(S2),所述第二太阳轮同样容纳在所述环绕壳体(H)中并且与所述第一太阳轮(S1)的环绕轴线(X1)同轴地设置;
-与所述环绕壳体(H)一起围绕所述环绕轴线(X1)环绕的行星装置(P),所述行星装置用于将两个所述太阳轮(S1,S2)耦联,使得所述太阳轮能够彼此反向地围绕所述环绕轴线(X1)转动;和
-容纳于在所述太阳轮(S1,S2)之间限定的容纳空间(3)中的离合器装置(4),所述离合器装置用于生成将两个所述太阳轮(S1,S2)摩擦配合地耦联的跨接力矩,
其中
-所述离合器装置(4)具有第一离合器环元件(R1),所述第一离合器环元件经由锥面(F1)支撑在对所述容纳空间(3)限界的第一锥形的内壁部(K1)上,
-所述离合器装置具有第二离合器环元件(R2),所述第二离合器环元件经由锥面(F2)支撑在对所述容纳空间(3)限界的第二锥形的内壁部(K2)上,并且
-设有弹簧装置(5),所述弹簧装置用于轴向地加载两个所述离合器环元件(R1,R2),使得所述离合器环元件在所述弹簧装置(5)作用下向相应的锥形的内壁部(K1,K2)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的内壁部(K1)通过所述第一太阳轮(S1)的内环周壁部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形的内壁部(K2)通过所述第二太阳轮(S2)的内环周壁部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太阳轮(S1,S2)轴向紧邻地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太阳轮(S1)的齿环处于所述第一离合器环元件(R1)的轴向高度上,并且所述第二太阳轮(S2)的齿环位于所述第二离合器环元件(R2)的轴向高度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离合器环元件(R1,R2)能彼此轴向移动地耦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离合器环元件(R1,R2)彼此耦联,使得在所述离合器环元件(R1,R2)之间作用的扭矩引起所述离合器环元件(R1,R2)的轴向负载的升高。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太阳轮(S1)具有毂部段(SN1)并且所述毂部段(SN1)能转动地在所述第二太阳轮(S1)的轴套部段(SB2)中定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壳体(H)承载驱动齿环(Z)并且所述驱动齿环(Z)处于两个所述太阳轮(S1,S2)的轴向高度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差速器构成为正齿轮差速器,并且所述第一太阳轮(S1)的齿顶圆(C1)小于所述第二太阳轮(S1)的齿根圆(C2)。
10.一种差速传动装置,其具有:
-环绕壳体(H);
-第一太阳轮(S1),所述第一太阳轮容纳在所述环绕壳体(H)中;
-第二太阳轮(S2),所述第二太阳轮同样容纳在所述环绕壳体(H)中并且与所述第一太阳轮(S1)的环绕轴线(X1)同轴地设置;
-与所述环绕壳体(H)一起围绕所述环绕轴线(X1)环绕的行星装置(P),所述行星装置用于将两个所述太阳轮(S1,S2)耦联,使得所述太阳轮能够彼此反向地围绕所述环绕轴线(X1)转动;和
-容纳于在所述太阳轮(S1,S2)之间限定的容纳空间(3)中的离合器装置(4),所述离合器装置用于生成将两个所述太阳轮(S1,S2)摩擦配合地耦联的跨接力矩,
其中
-所述第一太阳轮(S1)和所述第二太阳轮(S2)分别构成为正齿轮,并且轴向顺序地紧邻地设置,并且通过在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二太阳轮(S1,S2)中构成的盘状的下沉部形成所述离合器装置(4)的所述容纳空间(3),并且两个所述太阳轮(S1,S2)的齿环在所述离合器装置(4)的轴向高度上包围所述容纳空间(3)。
CN201680068036.0A 2015-11-24 2016-11-07 具有摩擦配合地耦联的功率输出部的差速传动装置 Pending CN1082916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23126.7 2015-11-24
DE102015223126.7A DE102015223126A1 (de) 2015-11-24 2015-11-24 Differentialgetriebe mit reibschlüssig gekoppelten Leistungsausgängen
PCT/DE2016/200500 WO2017088867A1 (de) 2015-11-24 2016-11-07 Differentialgetriebe mit reibschlüssig gekoppelten leistungsausgäng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1624A true CN108291624A (zh) 2018-07-17

Family

ID=57442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8036.0A Pending CN108291624A (zh) 2015-11-24 2016-11-07 具有摩擦配合地耦联的功率输出部的差速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47678A1 (zh)
CN (1) CN108291624A (zh)
DE (1) DE102015223126A1 (zh)
WO (1) WO20170888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3021B (zh) * 2015-06-02 2017-06-30 惠州市西格传动部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行星差速变速轴及变速系统
DE102015118188A1 (de) * 2015-10-26 2017-04-27 Hoerbiger Antriebstechnik Holding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upplungskörpers
DE102019216508A1 (de) 2019-10-25 2021-04-29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 Antriebsstrang und Fahrzeug mit Getriebe
DE102021132955B4 (de) * 2021-12-14 2023-06-29 McLaren Engineering Crimmitschau Tech Center GmbH Schaltbare Kupplungseinheit
DE102022102121B4 (de) 2022-01-31 2023-10-1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ifferentialsperren-Modul für ein Stirnraddifferential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75736A (en) * 1966-09-15 1968-04-02 Illinois Tool Works Differential mechanism
CN1323958A (zh) * 2000-05-15 2001-11-28 易通公司 小型锁定差速器
CN101033795A (zh) * 2006-03-09 2007-09-12 刘仁炽 面齿轮式差速器行星架与行星齿轮间的防滑装置
US20100144484A1 (en) * 2008-12-04 2010-06-10 James Robert Bawks Torque proportioning differential
DE202011110104U1 (de) * 2011-10-24 2012-11-1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tirnraddifferential
EP2372191A3 (de) * 2007-10-20 2013-05-1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ifferentialgetriebe mit leichten Trägerteilen und Visco-Kupplung
CN104145140A (zh) * 2012-04-19 2014-11-12 舍弗勒技术有限两合公司 对差速器的悬挂式的支承
DE102013222837A1 (de) * 2013-11-11 2015-05-1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tützanordnung für ein Leichtbaudifferential
CN104896056A (zh) * 2014-03-05 2015-09-0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太阳轮在轻质结构差速器中的轴向定位
CN204628482U (zh) * 2015-02-12 2015-09-0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限滑差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90189A (en) * 1927-06-02 1928-11-06 Robert L Dennison Differential gearing
US2855806A (en) * 1957-09-30 1958-10-14 Gleason Works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US3706239A (en) 1971-02-09 1972-12-19 Boise Cascade Corp Pinion differential mechanism having internal bias torque
US4805487A (en) 1987-10-23 1989-02-21 The Gleason Works Side gear mounting for differential assembly
DE3920794C1 (zh) 1989-06-24 1990-07-26 Uni-Cardan Ag, 5200 Siegburg, De
US5415595A (en) * 1993-11-03 1995-05-16 Wedgtrac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gearing with phase adjustment
JP3572426B2 (ja) 1995-03-29 2004-10-06 豊田工機株式会社 センターデフ用差動歯車装置
US20060160652A1 (en) * 2005-01-14 2006-07-20 Team Industries, Inc. Spur gear differential
DE102008050059A1 (de) 2008-10-01 2010-04-08 Schaeffler Kg Stirnraddifferentialgetriebeeinheit
WO2010112366A1 (de) 2009-03-28 2010-10-0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Stirnraddifferenzialgetrieb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75736A (en) * 1966-09-15 1968-04-02 Illinois Tool Works Differential mechanism
CN1323958A (zh) * 2000-05-15 2001-11-28 易通公司 小型锁定差速器
CN101033795A (zh) * 2006-03-09 2007-09-12 刘仁炽 面齿轮式差速器行星架与行星齿轮间的防滑装置
EP2372191A3 (de) * 2007-10-20 2013-05-1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ifferentialgetriebe mit leichten Trägerteilen und Visco-Kupplung
US20100144484A1 (en) * 2008-12-04 2010-06-10 James Robert Bawks Torque proportioning differential
DE202011110104U1 (de) * 2011-10-24 2012-11-15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tirnraddifferential
CN104145140A (zh) * 2012-04-19 2014-11-12 舍弗勒技术有限两合公司 对差速器的悬挂式的支承
DE102013222837A1 (de) * 2013-11-11 2015-05-1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Stützanordnung für ein Leichtbaudifferential
CN104896056A (zh) * 2014-03-05 2015-09-0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太阳轮在轻质结构差速器中的轴向定位
CN204628482U (zh) * 2015-02-12 2015-09-0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限滑差速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霞等: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a New Friction-based", 《机床与液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47678A1 (en) 2018-12-06
DE102015223126A1 (de) 2017-05-24
WO2017088867A1 (de) 2017-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1624A (zh) 具有摩擦配合地耦联的功率输出部的差速传动装置
US5102378A (en)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US7311633B2 (en) Vehicular four-wheel drive unit
CN107110232A (zh) 离合器组件和具有离合器组件的驱动组件
CN103470685B (zh) 扭转减振器组件及离合器盘
JP2009068705A (ja) 端面歯列を備えたロッキング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
JP2835652B2 (ja) ベベルピニオンを含むスリップ制限差動装置
CN102434602B (zh) 驱动力传递装置以及车辆
CN106958641B (zh) 行星差速变速轴
CN107152507A (zh) 电动全轮驱动双速分离式双级减速行星齿轮
CA2765592A1 (en) Face gear differentials incorporating a torque ring
JP4558126B2 (ja) ブレーキシューを取り付けたピニオンを有する平行軸ギア差動装置
CN110067815A (zh) 用于车辆的动力传递系统
CN103518077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设备的调节驱动器
JP6380361B2 (ja) 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CN205864170U (zh) 电机动力输出器
CN1070994A (zh) 液力滑体联轴器
JPH04351354A (ja) ロック値を変更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6507265B2 (ja) 伝動装置
CN104053927B (zh) 传动装置、尤其是调节驱动器的传动装置
JP5353350B2 (ja) 車両用差動装置
US5647815A (en) Differential with bias control
CN207111876U (zh) 一种限滑差速器
CN206754316U (zh) 一种差速器
CN105090263A (zh) 螺旋花键锥形配重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