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74760A - 图档转换方法与立体打印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图档转换方法与立体打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74760A
CN108274760A CN201710127925.6A CN201710127925A CN108274760A CN 108274760 A CN108274760 A CN 108274760A CN 201710127925 A CN201710127925 A CN 201710127925A CN 108274760 A CN108274760 A CN 108274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p file
layer
cut
dimensional printing
layer m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279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国砚
谢欣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po Electronics Inc
XYZ Print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Kinpo Electronics Inc
XYZ Print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po Electronics Inc, XYZ Printing Inc filed Critical Kinpo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274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47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97Printer code translation, conversion, emulation, compression; Configuration of printer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4Job translation or job parsing, e.g. page ba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1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106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 B29C64/112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using only liquids or viscous materials, e.g. depositing a continuous bead of viscous material using individual droplets, e.g. from jetting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86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86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29C64/393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10/00Processe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33Y50/02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8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 G06F3/122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with regard to computing resources, e.g. memory, CPU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G06T1/60Memor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2Edge-based segm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3Edge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2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 H04N1/3873Repositioning or masking defined only by a limited number of coordinate points or parameters, e.g. corners, centre; for trim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档转换方法与立体打印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分析第一切层图档以获得第一切层图档中的有效区域,其中第一切层图档具有第一尺寸;根据所述有效区域对所述第一切层图档执行图档转换操作以产生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二切层图档,其中所述第二切层图档包含所述有效区域,且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以及根据所述图档转换操作为所述第二切层图档设定索引,其中所述索引用以供一立体打印装置设定对应于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打印起始点。藉此,可提升对用于立体打印切层图档的存储效率。

Description

图档转换方法与立体打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件管理机制,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图档转换方法与立体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为了让立体打印装置(例如,立体打印机)完成一立体物件的打印工作,此立体物件的模型会被切割为多个打印层,而每一个打印层会对应于至少一个图档(也称为切层图档)。每一个图档可用来描述立体打印装置的打印头对应于某一个打印层的移动区域和/或色彩配置。例如,在印刷四分色模式下,一个打印层会对应于一个青色(Cyan,C)图档、一个洋红色(Magenta,M)图档、一个黄色(Yellow,Y)图档及一个黑色(Key或blocK,K)图档。藉此,立体打印装置可根据这些图档来逐一完成各个打印层的立体打印工作。
然而,在现有机制下,每一个打印层所对应的图档的尺寸都是固定的。因此,为了完成更多的打印工作,立体打印装置所需要的图档的数目将不断增加,使得用于存储这些图档的存储空间很容易就被用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图档转换方法与立体打印系统,可提高对用于立体打印图档的存储效率。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图档转换方法,其用于具有立体打印装置与存储装置的立体打印系统。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多个切层图档。所述多个切层图档是经由对立体物件的立体模型执行切层操作而获得。所述图档转换方法包括:分析所述多个切层图档中的第一切层图档以获得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的有效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切层图档具有第一尺寸;根据所述有效区域对所述第一切层图档执行图档转换操作以产生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二切层图档,其中所述第二切层图档包含所述有效区域,且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以及根据所述图档转换操作为所述第二切层图档设定索引,其中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用以供所述立体打印装置执行对应于所述立体物件之所述第一打印层的立体打印操作,而所述索引用以供所述立体打印装置设定对应于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打印起始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图档转换方法还包括:由所述立体打印装置根据所述索引将打印头移动至所述打印起始点;以及由所述立体打印装置根据所述第二切层图档从所述打印起始点执行对应于第一打印层的立体打印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打印系统,其包括存储装置、立体打印装置及处理器。所述存储装置用以存储多个图档与多个模块。所述多个切层图档是经由对立体物件的立体模型执行切层操作而获得。所述立体打印装置连接所述存储装置。所述处理器连接所述存储装置并且用以执行所述多个模块以:分析所述多个切层图档中的第一切层图档以获得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的有效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切层图档具有第一尺寸;根据所述有效区域对所述第一切层图档执行图档转换操作以产生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二切层图档,其中所述第二切层图档包含所述有效区域,且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以及根据所述图档转换操作为所述第二切层图档设定索引,其中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用以供所述立体打印装置执行对应于所述立体物件的所述第一打印层的立体打印操作,而所述索引用以供所述立体打印装置设定对应于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打印起始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图档转换操作包括:根据所述有效区域的至少一端点决定所述第一切层图档的裁切边界;以及根据所述裁切边界产生所述第二切层图档,其中所述第二切层图档不包含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的至少一部分无效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裁切边界将所述第一切层图档划分为保留区域与裁切区域,其中所述有效区域位于所述保留区域内,而根据所述裁切边界产生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步骤包括:保留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对应于所述保留区域的文件内容,并且移除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对应于所述裁切区域的文件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留区域为矩形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尺寸正相关于所述有效区域在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占的面积比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与所述第二切层图档都对应于所述立体物件的第一打印层,而所述有效区域的轮廓对应于所述立体物件于所述第一打印层的轮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打印装置包括控制器与打印头,且所述控制器连接至所述打印头。所述控制器用以根据所述索引控制所述打印头移动至所述打印起始点并且根据所述第二切层图档从所述打印起始点执行对应于第一打印层的立体打印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对应于所述第一打印层的所述立体打印操作包括根据所述有效区域来控制所述打印头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索引将所述打印头移动至所述打印起始点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索引决定对应于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替代参考点;以及根据所述替代参考点计算将所述打印头移动至所述打印起始点的移动路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文件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切层图档的文件大小。
基于上述,本发明会分析第一切层图档以检测第一切层图档中的有效区域,并根据所述有效区域对第一切层图档执行图档转换操作以产生尺寸较小的第二切层图档,其中第二切层图档也包含所述有效区域。此外,本发明还会根据所述图档转换操作为第二切层图档设定索引,其用以供立体打印装置设定对应于第二切层图档的打印起始点。藉此,本发明将可在不影响立体打印装置执行立体打印操作之前提下提高对用于立体打印图档的存储效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与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立体打印系统的示意图。
图3A至图3C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图档转换操作的示意图。
图4A至图4C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图档转换操作的示意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出的根据第一切层图档执行立体打印操作的示意图。
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出的根据第二切层图档执行立体打印操作的示意图。
图5C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示出的根据第二切层图档执行立体打印操作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图档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立体打印系统;
11:图档转换装置;
111:存储装置;
112:处理器;
12:立体打印装置;
121、151:平台;
122:打印模块;
122a:打印头;
123:控制器;
21:立体物件;
201、202:打印层;
31、32、41、42:图档;
301、401:有效区域;
302、402:无效区域;
311~314、411~414:端点;
321~324、421~424:裁切边界;
331、431:保留区域;
332、432:裁切区域;
501、502:打印区域;
S601~S603:步骤;
H1~H3:长边长度;
W1~W3:短边长度;
A:预设参考点;
A’、B’、C’:打印起始点;
B、C:替代参考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与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出的立体打印系统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与图2,立体打印系统10包括图档转换装置11与立体打印装置12。图档转换装置11连接至立体打印装置12。图档转换装置11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工业电脑等各式具有数据传输、存储及处理功能的电子装置。在一实施例中,图档转换装置11为立体打印装置12的主机,并且立体打印装置12受控于图档转换装置11而执行立体打印操作。在一实施例中,图档转换装置11不为立体打印装置12的主机。例如,在一实施例中,立体打印装置12只需从图档转换装置11中读取所需的图档信息即可自动执行相应的立体打印操作。此外,图档转换装置11与立体打印装置12的数目都可以是一或多台。
图档转换装置11包括存储装置111与处理器112。存储装置111用以存储数据并且可以是缓冲存储器、内部存储媒体、外接式存储媒体、其他类型存储装置或这些装置的组合。例如,缓冲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或其他类似装置。例如,内部存储媒体可包括硬盘(Hard Disk Drive,HDD)、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快闪(flash)存储装置或其他类似装置。例如,外接式存储媒体可包括外接式硬盘、U盘(USB drive)、云端硬盘或其他类似装置。
处理器112连接至存储装置111并且用以存取存储装置111。处理器112可控制图档转换装置11中各构件的运作。处理器11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是其他可程序化的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程序化控制器、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可程序化逻辑装置(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其他类似处理装置或这些装置的组合。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12发送特定指令以指示立体打印装置12(或整个立体打印系统10)执行立体打印操作。
立体打印装置12包括平台121、打印模块122及控制器123。平台121与打印模块122都连接至控制器123。打印模块122包括打印头122a并且可设置于平台121上方,以执行立体打印操作。须注意的是,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打印模块122还可以包括其余用以与打印头122a共同完成立体打印操作的构件(例如,供料管线、打印头连动机构等),在此便不一一赘述。具体来看,在执行立体打印操作时,打印头122a会先从立体物件21的最底层开始进行逐层打印,从而逐渐在平台121的承载面上形成立体物件21。此外,在立体打印操作中,打印头122a会在平台121上方可变换方向地移动并输出熔融状态的成型材。尔后,所述成型材将逐层地在平台121上固化并形成立体物件21。在一实施例中,打印头122a也可输出染料。
控制器123用以控制打印头122a移动并输出成型材。例如,控制器123可以是中央处理器,或是其他可程序化的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程序化控制器、特殊应用集成电路、可程序化逻辑装置、其他类似处理装置或这些装置的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装置111存储有多个图档(也称为切层图档)。所述多个图档是经由对立体物件21的立体模型执行一切层操作而获得。控制器123会根据存储于存储装置111中的图档执行对应于所述立体模型的立体打印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图档符合印刷四分色模型。例如,存储装置111所存储的某一图档可能是一个青色(Cyan,C)图档、一个洋红色(Magenta,M)图档、一个黄色(Yellow,Y)图档及一个黑色(Key或blocK,K)图档。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存储装置111所存储的图档还可以是符合其他色彩模型,例如,三原色(RGB)光模型等。以打印立体物件21的打印层201与202的为例,控制器123会根据存储装置111中对应于打印层201的至少一图档来控制打印头122a执行对应于打印层201的立体打印操作;在完成对应于打印层201的立体打印操作之后,控制器123会根据存储装置111中的其他图档来控制打印头122a执行对应于打印层202及其他打印层的立体打印操作。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图档也可以是符合其他立体打印标准的切层图档。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12会从存储装置111中选择某一图档(也称为第一切层图档),且第一切层图档具有某一尺寸(也称为第一尺寸)。处理器112会分析第一切层图档以获得第一切层图档中的有效区域。处理器112会根据所述有效区域对第一切层图档执行图档转换操作以产生具有另一尺寸(也称为第二尺寸)的图档(也称为第二切层图档)。其中,第二切层图档也会包含所述有效区域,且所述第二尺寸会小于所述第一尺寸。
须注意的是,在此提及的尺寸是指图档本身的尺寸。例如,所述尺寸可以是以图档的长度乘上宽度(例如,1024x2048)来表示。此外,图档的尺寸会正相关于图档的文件大小及/或图档所包含的像素数目。换言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文件大小会小于所述第一切层图档的文件大小,和/或所述第二切层图档所包含的像素数目会少于所述第一切层图档所包含的像素数目。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12会将第二切层图档回存至存储装置111中,以取代存储装置111中的第一切层图档。换言之,在产生第二切层图档之后,第一切层图档可被删除。此外,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12会将第二切层图档存储至存储装置111中的另一存储位置。
图3A至图3C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图档转换操作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与图3A,图档31对应于打印层201。例如,图档31可以是在印刷四分色模型中对应于某一颜色的图档。在一实施例中,若未对图档31执行图档转换操作,则控制器123可根据图档31来控制打印头122a执行对应于打印层201的立体打印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图档31具有有效区域301(以斜线标记)与无效区域302(以网点标记)。有效区域301的轮廓对应于立体物件21在打印层201的轮廓。更具体来看,有效区域301是用以指示在执行对应于打印层201的立体打印操作时,打印头122a需要输出成型材的区域和/或需要输出颜料以对成型材进行上色的区域。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有效区域301是呈现空心圆的形状,表示在对应于打印层201的立体打印操作中,打印头122a输出成型材和/或颜料的区域也是呈现空心圆的形状。
请参照图3B,处理器112会检测图档31中的有效区域301。例如,处理器112可使用图像分析技术来从图像31中识别出有效区域301。然后,处理器112会根据所检测的有效区域301对图档31执行图档转换操作,以缩小图档31的尺寸。例如,在获得有效区域301之后,处理器112会检测有效区域301的至少一端点并根据所检测的端点决定图档31的至少一裁切边界。须注意的是,所述裁切边界会被用来决定在对于图档31的图档转换操作中,图档31中须保留的文件内容以及可移除的文件内容。此外,所述裁切边界也会对应于图档31缩小后的尺寸。
以图3B为例,处理器112会检测有效区域301的端点311~314并根据端点311~314决定图档31的裁切边界321~324。其中,裁切边界321是根据端点311来决定,裁切边界322是根据端点312来决定,裁切边界323是根据端点313来决定,并且裁切边界324是根据端点314来决定。裁切边界321~324会将图档31划分为保留区域331与裁切区域332。其中,保留区域331为由裁切边界321~324围合的矩形区域,并且有效区域301位于保留区域331内。更具体来看,保留区域331会包含完整的有效区域301。此外,保留区域331也可包含无效区域302中一部分的区域,如图3B所示。
须注意的是,在图3B的实施例中,裁切边界321~324分别位于端点311~314上(即,裁切边界321~324分别触碰端点311~314)。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裁切边界321~324中的至少一者也可向外扩张一预设距离,使得裁切边界321~324的围合区域仍然包含完整的有效区域301,但扩张后的裁切边界将不碰触相应的端点。
请参照图3B与图3C,处理器112会根据裁切边界321~324产生图档32。例如,在决定裁切边界321~324之后,处理器112会保留图档31中对应于保留区域331的文件内容,并且移除图档31中对应于裁切区域332的文件内容,从而产生图档32。相对于图档31,图档32包含图档31中完整的有效区域301,但不包含图档31中无效区域302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换言之,在移除图档31中一部分的文件内容后,图档32的尺寸会小于图档31的尺寸,且图档32的文件大小也会小于图档31的文件大小。在将图档32回存至存储装置111之后,控制器123可根据图档32来控制打印头122a执行对应于打印层201的立体打印操作。
须注意的是,在图3A至图3C的实施例中,图档31与图档32皆为矩形图档。因此,图档32的尺寸小于图档31的尺寸可以是指图档32的长边长度H2短于图档31的长边长度H1、图档32的短边长度W2短于图档31的短边长度W1、和/或图档32的对角线长度短于图档31的对角线长度等。此外,图档32所包含的像素数目会少于图档31所包含的像素数目。须注意的是,在图3A至图3C的实施例中,所执行的图档转换操作并不包含文件格式的转换,因此图档31与图档32的文件格式是相同的,且图档31与图档32皆可供立体打印装置12执行对应于打印层201的立体打印操作。
图4A至图4C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图档转换操作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与图4A,图档41对应于打印层202。图档41的尺寸与图3A中图档31的尺寸相同。例如,图档31与41的尺寸皆为同一预设尺寸。在一实施例中,若未对图档41执行图档转换操作,则控制器123可根据图档41来控制打印头122a执行对应于打印层202的立体打印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图档41具有有效区域401(以斜线标记)与无效区域402(以网点标记)。有效区域401的轮廓对应于立体物件21于打印层202的轮廓。
请参照图4B,处理器112会检测图档41中的有效区域401。然后,处理器112会根据所检测的有效区域401对图档41执行图档转换操作,以缩小图档41的尺寸。例如,处理器112会检测有效区域401的端点411~414并根据端点411~414决定图档41的裁切边界421~424。裁切边界421~424会将图档41划分为保留区域431与裁切区域432。其中,保留区域431为由裁切边界421~424围合的矩形区域,且保留区域431包含完整的有效区域401。须注意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裁切边界421~424的至少一者也可不触碰端点411~414中相应的端点。
请参照图4B与图4C,处理器112会保留图档41中对应于保留区域431的文件内容,并且移除图档41中对应于裁切区域432的文件内容,从而产生图档42。图档42包含图档41中完整的有效区域401,但不包含图档41中无效区域402的至少一部分区域。换言之,在移除图档41中至少一部分的文件内容后,图档42的尺寸会小于图档41的尺寸,且图档42的文件大小也会小于图档41的文件大小。此外,图档42所包含的像素数目会少于图档41所包含的像素数目。在将图档42回存至存储装置111之后,控制器123可根据图档42来控制打印头122a执行对应于打印层202的立体打印操作。须注意的是,在图4A至图4C的实施例中,所执行的图档转换操作并不包含文件格式的转换,因此图档41与图档42的文件格式是相同的,且图档41与42都可供立体打印装置12执行对应于打印层202的立体打印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尺寸(即第二尺寸)会正相关于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的有效区域在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占的面积比例。若第一切层图档中的有效区域在第一切层图档中占的面积比例越高,则所产生的第二切层图档的尺寸越大。例如,在前述实施例中,由于有效区域301在图档31中占的面积比例高于有效区域401在图档41中占的面积比例,因此图档32的尺寸会大于图档42的尺寸。从另一角度来看,第二切层图档的尺寸也会正相关于第一切层图档中保留区域的面积。例如,在前述实施例中,由于保留区域331的面积大于保留区域431的面积,故图档32的尺寸会大于图档42的尺寸。须注意的是,所述图档32的尺寸大于图档42的尺寸可以是指图档32的长边长度H2长于图档42的长边长度H3、图档32的短边长度W2长于图档42的短边长度W3、和/或图档32的对角线长度长于图档42的对角线长度等。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12还会根据所执行的图档转换操作为第二切层图档设定一个索引,其用以供立体打印装置12设定对应于第二切层图档的打印起始点。例如,所述索引可记录于存储装置111中的索引表格中。当立体打印装置12根据第二切层图档执行对应于某一打印层(也称为第一打印层)的立体打印操作时,控制器123可从所述索引表格中读取对应于第二切层图档的索引并根据所述索引将打印头122a移动至相应的打印起始点。然后,立体打印装置12即可根据第二切层图档从所述打印起始点执行对应于第一打印层的立体打印操作。藉此,即便图档的尺寸不同于预设尺寸,立体打印装置12仍然可以顺利执行相应的立体打印操作。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出的根据第一切层图档执行立体打印操作的示意图。须注意的是,以下图5A至图5C是平台151的俯视图,且平台151相同或相似于图2的平台121。请参照图2、图3A与图5A,若控制器123是根据图档31(即第一切层图档)来执行对应于打印层201的立体打印操作,则控制器123会根据图档31以及立体打印装置12的预设参考点A计算一移动路径并根据此移动路径将打印头122a移动至对应于打印层201的打印起始点A’。例如,若打印头122a当前位于预设参考点A,则此移动路径是指从预设参考点A往打印起始点A’的移动路径。或者,若打印头122a的当前不位于预设参考点A,则此移动路径则是指从打印头122a的当前位置往打印起始点A’的移动路径。在将打印头122a移动至打印起始点A’后,控制器123会根据图档31中的有效区域301来控制打印头122a在打印区域501(以斜线标示)中移动并执行相应的输出成型材和/或输出颜料等立体打印操作。
图5B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出的根据第二切层图档执行立体打印操作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图3C与图5B,若控制器123是根据图档32(即第二切层图档)来执行对应于打印层201的立体打印操作,则在读取图档32时,控制器123会一并读取对应于图档32的索引。根据对应于图档32的索引,控制器123会决定对应于图档32的替代参考点B。例如,对应于图档32的索引可指示替代参考点B的位置坐标,或者指示替代参考点B与预设参考点A之间的距离与相对方向。然后,控制器123会根据图档32以及替代参考点B计算一移动路径并根据此移动路径将打印头122a移动至对应于打印层201的打印起始点B’。须注意的是,打印起始点B’的位置可相同或不同于图5A中打印起始点A’的位置。在将打印头122a移动至打印起始点B’后,控制器123会根据图档32中的有效区域301来控制打印头122a在打印区域501(以斜线标示)中移动并执行相应的输出成型材和/或输出颜料等立体打印操作。
图5C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示出的根据第二切层图档执行立体打印操作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图4C与图5C,若控制器123是根据图档42(即第二切层图档)来执行对应于打印层202的立体打印操作,则在读取图档42时,控制器123会一并读取对应于图档42的索引。根据对应于图档42的索引,控制器123会决定对应于图档42的替代参考点C。例如,对应于图档42的索引可指示替代参考点C的位置坐标,或者指示替代参考点C与预设参考点A之间的距离与相对方向。然后,控制器123会根据图档42以及替代参考点C计算一移动路径并根据此移动路径将打印头122a移动至打印起始点C’。须注意的是,替代参考点C的位置不同于图5B中替代参考点B的位置,且打印起始点C’的位置不同于图5B中打印起始点B’的位置。在将打印头122a移动至打印起始点C’后,控制器123会根据图档42中的有效区域401来控制打印头122a在打印区域502(以斜线标示)中移动并执行相应的输出成型材和/或输出颜料等立体打印操作。
须注意的是,在图5A、图5B及/或图5C的另一实施例中,立体打印装置12的预设参考点A、打印起始点A’、B’及C’皆可以设定在平台151上方的其他位置,只要可以作为立体打印装置12执行上述立体打印操作的参考即可。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示出的图档转换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6,在步骤S601中,分析具有第一尺寸的第一切层图档以获得第一切层图档中的有效区域。在步骤S602中,根据所述有效区域对所述第一切层图档执行图档转换操作以产生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二切层图档。其中,所述第二切层图档包含所述有效区域,且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此外,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用以供立体打印装置执行对应于立体物件的第一打印层的立体打印操作。在步骤S603中,根据所述图档转换操作为所述第二切层图档设定索引,其中所述索引用以供所述立体打印装置设定对应于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打印起始点。
然而,图6中各步骤已详细说明如上,在此便不再赘述。需注意的是,图6中各步骤可以实作为多个程序码或是电路,本发明不加以限制。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图档转换装置11的存储装置111存储有多个模块,而图档转换装置11的处理器112可运行此些模块以执行所述图档转换方法中各步骤。或者,在一实施例中,图档转换装置11的处理器112可包括多个电路,而此些电路经配置以执行所述图档转换方法中各步骤。此外,图6的方法可以搭配以上范例实施例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本发明不加以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图档转换装置在选择某一图档后,会检测此图档中的有效区域,并根据所述有效区域对第一切层图档执行图档转换操作以产生尺寸较小的新图档,从而减少图档的文件大小。此外,所述图档转换装置还会根据所述图档转换操作为所述新图档设定索引,其用以供立体打印装置设定对应于所述新图档的打印起始点。藉此,本发明可在不影响立体打印装置执行打印操作的前提下,通过缩减至少部分图档的尺寸来提高对用于立体打印图档的存储效率。例如,在缩减至少部分图档的尺寸后,本发明可在有限的存储空间中存储更多的图档。此外,由于至少部分图档的尺寸减少,立体打印装置在执行立体打印操作时读取与传输图档的速度也可加快。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图档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具有立体打印装置与存储装置的立体打印系统,其中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多个切层图档,所述多个切层图档是经由对立体物件的立体模型执行切层操作而获得,所述图档转换方法包括:
分析所述多个切层图档中的第一切层图档以获得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的有效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切层图档具有第一尺寸;
根据所述有效区域对所述第一切层图档执行图档转换操作以产生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二切层图档,其中所述第二切层图档包含所述有效区域,且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以及
根据所述图档转换操作为所述第二切层图档设定索引,
其中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用以供所述立体打印装置执行对应于所述立体物件的第一打印层的立体打印操作,而所述索引用以供所述立体打印装置设定对应于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打印起始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档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档转换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有效区域的至少一端点决定所述第一切层图档的裁切边界;以及
根据所述裁切边界产生所述第二切层图档,其中所述第二切层图档不包含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的无效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档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边界将所述第一切层图档划分为保留区域与裁切区域,其中所述有效区域位于所述保留区域内,而根据所述裁切边界产生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步骤包括:
保留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对应于所述保留区域的文件内容,并且移除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对应于所述裁切区域的文件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档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留区域为矩形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档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尺寸正相关于所述有效区域在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占的面积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档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与所述第二切层图档都对应于所述立体物件的所述第一打印层,而所述有效区域的轮廓对应于所述立体模型在所述第一打印层的轮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档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由所述立体打印装置根据所述索引将打印头移动至所述打印起始点;以及
由所述立体打印装置根据所述第二切层图档从所述打印起始点执行对应于所述第一打印层的所述立体打印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档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第一打印层的所述立体打印操作包括根据所述有效区域来控制所述打印头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档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索引将所述打印头移动至所述打印起始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索引决定对应于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替代参考点;以及
根据所述替代参考点计算将所述打印头移动至所述打印起始点的移动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档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文件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切层图档的文件大小。
11.一种立体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装置,用以存储多个切层图档与多个模块,其中所述多个切层图档是经由对立体物件的立体模型执行切层操作而得;
立体打印装置,连接所述存储装置;以及
处理器,连接所述存储装置并且用以执行所述多个模块以:
分析所述多个切层图档中的第一切层图档以获得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的有效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切层图档具有第一尺寸;
根据所述有效区域对所述第一切层图档执行图档转换操作以产生具有第二尺寸的第二切层图档,其中所述第二切层图档包含所述有效区域,且所述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尺寸;以及
根据所述图档转换操作为所述第二切层图档设定索引,
其中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用以供所述立体打印装置执行对应于所述立体物件的第一打印层的立体打印操作,而所述索引用以供所述立体打印装置设定对应于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打印起始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档转换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有效区域的至少一端点决定所述第一切层图档的裁切边界;以及
根据所述裁切边界产生所述第二切层图档,其中所述第二切层图档不包含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的无效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立体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边界将所述第一切层图档划分为保留区域与裁切区域,其中所述有效区域位于所述保留区域内,而根据所述裁切边界产生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操作包括:
保留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对应于所述保留区域的文件内容,并且移除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对应于所述裁切区域的文件内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立体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留区域为矩形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尺寸正相关于所述有效区域在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中占的面积比例。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层图档与所述第二切层图档都对应于所述立体物件的所述第一打印层,而所述有效区域的轮廓对应于所述立体物件在所述第一打印层的轮廓。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打印装置包括控制器与打印头,且所述控制器连接至所述打印头,
其中所述控制器用以根据所述索引控制所述打印头移动至所述打印起始点并且根据所述第二切层图档从所述打印起始点执行对应于所述第一打印层的所述立体打印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立体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第一打印层的所述立体打印操作包括根据所述有效区域来控制所述打印头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立体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索引将所述打印头移动至所述打印起始点的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索引决定对应于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替代参考点;以及
根据所述替代参考点计算将所述打印头移动至所述打印起始点的移动路径。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层图档的文件大小小于所述第一切层图档的文件大小。
CN201710127925.6A 2017-01-05 2017-03-06 图档转换方法与立体打印系统 Pending CN1082747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00345 2017-01-05
TW106100345A TWI681310B (zh) 2017-01-05 2017-01-05 圖檔轉換方法與立體列印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4760A true CN108274760A (zh) 2018-07-13

Family

ID=58714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27925.6A Pending CN108274760A (zh) 2017-01-05 2017-03-06 图档转换方法与立体打印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89008A1 (zh)
EP (1) EP3346686A1 (zh)
JP (1) JP6722133B2 (zh)
KR (1) KR102155827B1 (zh)
CN (1) CN108274760A (zh)
TW (1) TWI6813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68606B2 (en) * 2017-06-02 2020-09-08 Autodesk, Inc. Agent-based slicing
KR102143985B1 (ko) * 2018-07-18 2020-08-12 박노성 다수 이미지 배치-인쇄-절단 자동화 방법
TWI681312B (zh) * 2018-08-24 2020-01-01 三緯國際立體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列印方法以及立體列印裝置
TWI659867B (zh) * 2018-08-24 2019-05-21 三緯國際立體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列印方法以及立體列印裝置
KR102147223B1 (ko) * 2018-10-26 2020-08-24 주식회사 덴티스 복수의 프로젝터 방식의 3d 프린터의 제어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77430A (en) * 1974-11-11 1977-06-22 Ibm Printer
CN1084983A (zh) * 1992-09-24 1994-04-06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字符的方法和装置
CN1326403A (zh) * 1998-11-09 2001-12-12 西尔弗布鲁克研究有限公司 打印机及其操作方法
CN104850363A (zh) * 2014-02-18 2015-08-19 斯克林集团公司 矢量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图像记录系统及电脑可读介质
CN106293545A (zh) * 2015-05-25 2017-01-04 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图层裁切方法与其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4251B2 (en) * 2006-07-06 2014-10-28 Airway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custom medical mask from a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nic model
US20090051977A1 (en) 2007-08-20 2009-02-26 Vistaprint Technologies Limited Image processing to reduce image printing time
US9434108B2 (en) * 2014-03-10 2016-09-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abricating full color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TWI609770B (zh) * 2014-06-09 2018-01-01 三緯國際立體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列印裝置的控制方法與立體列印系統
JP6353065B2 (ja) * 2014-09-19 2018-07-04 株式会社東芝 積層造形装置及び積層造形方法
KR20160058299A (ko) * 2014-11-14 2016-05-25 삼성에스디에스 주식회사 3차원 객체의 슬라이싱 및 층별 윤곽 계산 장치 및 방법
JP6514013B2 (ja) 2015-04-13 2019-05-15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スライスモデル生成装置および3次元造形システム
CN106273470B (zh) * 2015-06-10 2018-11-30 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数据存储方法
KR20160075470A (ko) * 2016-06-20 2016-06-29 전영권 2d 이미지를 사용한 3d 조형물의 변환 성형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77430A (en) * 1974-11-11 1977-06-22 Ibm Printer
CN1084983A (zh) * 1992-09-24 1994-04-06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字符的方法和装置
CN1326403A (zh) * 1998-11-09 2001-12-12 西尔弗布鲁克研究有限公司 打印机及其操作方法
CN104850363A (zh) * 2014-02-18 2015-08-19 斯克林集团公司 矢量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图像记录系统及电脑可读介质
CN106293545A (zh) * 2015-05-25 2017-01-04 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图层裁切方法与其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22133B2 (ja) 2020-07-15
TW201826154A (zh) 2018-07-16
EP3346686A1 (en) 2018-07-11
KR102155827B1 (ko) 2020-09-15
US20180189008A1 (en) 2018-07-05
KR20180080959A (ko) 2018-07-13
JP2018108723A (ja) 2018-07-12
TWI681310B (zh) 2020-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4760A (zh) 图档转换方法与立体打印系统
US10586381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060197999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JP2018187923A (ja) カラー3dプリンティング方法及び3dプリンティング機器
WO2012154258A1 (en) User-aided image segmentation
JP627393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304265A (ja) 画像出力装置、画像出力方法、および画像出力プログラム
JP2010056689A5 (zh)
US2018003284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303158B2 (en) Three dimension printing coloring method and three dimension printing system
KR20120010155A (ko) 화상처리장치 및 그 화상처리장치의 제어방법
US20120019552A1 (e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Modifying a Graphics Feature to Comply with a Resolution Limit
JP5607296B2 (ja) トラッピングを実行する方法、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媒体及び装置
US20130083050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for direct draw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2000667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幅調整方法および3d印刷設備
KR101651842B1 (ko) 전자문서 레이아웃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180116A1 (en) Selective Extraction of Color Attributes from Digital Images
CN107020845A (zh) 估算打印处理所需的时间的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6469034A (zh) 描绘命令处理装置和描绘命令处理方法
JP2020114655A (ja) 印刷データ作成方法、印刷データ作成装置、及び印刷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
US10913260B2 (en) Print control device, print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KR101769945B1 (ko) 프린팅용 이미지 전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15103096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019931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9251705A (ja) 画像評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