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71115A - 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71115A
CN108271115A CN201611265523.4A CN201611265523A CN108271115A CN 108271115 A CN108271115 A CN 108271115A CN 201611265523 A CN201611265523 A CN 201611265523A CN 108271115 A CN108271115 A CN 108271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target area
density
base station
geographical lo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655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波
郭翔宇
郭向红
孙颖飞
魏国华
白晶晶
孙加峰
张景钊
包志刚
蔚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Inner Mongol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Inner Mongol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Inner Mongol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655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711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71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11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根据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根据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估计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其中,目标区域位于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依赖于视频监控设备、传感器,可以极大节省人口密度监控的成本,减少人口密度计算的复杂性;借助于通信网络覆盖的广泛性,使得人口密度监控实现近乎100%的地理范围、近乎无盲点的覆盖,通过对人流密度的监控,可以有效控制商场、广场、旅游景点等人流密集区域的人员数量,防止发生拥堵、踩踏等安全事故。

Description

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口统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每当重大节日或者大型活动期间,大型场馆、公共场所以及周边往往人流密度过大,因此而导致的拥堵、踩踏事件也屡屡见诸报端。通过对人流密度的监控,有效控制商场、广场、旅游景点等人流密集区域的人员数量,防止发生拥堵、踩踏等安全事故,对稳定交通、治安秩序,确保出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人流密度监控技术有如下几种方式:(1)视频监控+图像识别:在公共场所的关键位置,安装视频监控设备,采集监控视频,然后通过图像分析技术,识别其中的人像,判断公共场所的人口密度;(2)传感器感应识别技术:在公共场所的入口、通道或者关键位置,安装感应设备,如红外射线、感应地毯,通过感应设备的感应控制,判断公共场所的人口密度;
上述的人口密度监控技术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视频监控+图像识别:需要安装视频监控设备,投资大,运维成本高;并且,图像识别技术算法难度大,识别准确率不高,影响人口密度计算的准确性;由于投资大成本高,现有视频监控只能针对重点区域进行监控,盲点多;(2)传感器感应识别技术:传感器设备同样需要安装维护,投资大、成本高;并且,传感器的感应控制数据的噪音多,比如,红外线感应器容易受到光的影响、传感地毯无法区别动物和人,影响人口密度计算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解决现有人口密度估计方式存在的人口计数不准确,投资大成本高,覆盖范围有限的缺陷。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包括:
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估计所述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位于所述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若所述移动终端内置定位模块,则在所述移动终端进行位置更新时,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地理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接收至少三个基站发送的与每个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基站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所述距离信息是根据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测距指令至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测距指令的响应信号的时间间隔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具体包括:
将包含所述目标区域的地图进行网格划分,确定每个网格的经纬度信息;
根据所述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每个网格的经纬度信息,确定每个网格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每个网格的移动终端数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经纬度信息。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大于预设值时,发出预警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装置,包括:
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终端数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人口密度估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估计所述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位于所述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
可选的,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位置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内置定位模块,且在所述移动终端进行位置更新时,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地理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位置获取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三个基站发送的与每个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基站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所述距离信息是根据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测距指令至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测距指令的响应信号的时间间隔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终端数量确定模块包括:
网格划分单元,用于将包含所述目标区域的地图进行网格划分,确定每个网格的经纬度信息;
网格终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每个网格的经纬度信息,确定每个网格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区域终端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每个网格的移动终端数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经纬度信息。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
预警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大于预设值时,发出预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及装置,借助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位于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的数量,由于移动终端数量的多少体现了区域内人数的多少,所以通过确定区域内移动终端的数量就可以确定区域内人口的密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依赖于视频监控设备、传感器,可以极大节省人口密度监控的成本,减少人口密度计算的复杂性;借助于通信网络覆盖的广泛性,使得人口密度监控实现近乎100%的地理范围、近乎无盲点的覆盖,通过对人流密度的监控,可以有效控制商场、广场、旅游景点等人流密集区域的人员数量,防止发生拥堵、踩踏等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现有网络的硬件设备进行改进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角定位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图网格化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装置的框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数量确定模块的框架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以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装置为执行主体,该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装置可以与基站进行信息传输。需要说明的是,基站可以与其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传输,换句话说,基站可以接收其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向其发送的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该地理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移动终端的经纬度信息。其中,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基站的信号覆盖区域,但需保证目标区域位于该一个或多个基站的信号覆盖区域内。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由移动终端自带的定位模块进行地理位置信息的采集,之后将该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基站,由基站发送至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装置,由该装置进行后续的数据的处理。
S2:根据所述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其中,目标区域位于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装置可以根据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目标区域的地理位置,可以统计出地理位置信息位于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的数量,即可以计算出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S3: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估计所述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手机(即移动终端)用户数达13.06亿户,手机用户普及率达95.5部/百人,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必定有手机,基于手机终端来评估人口数量、人流密度,是非常可行的。在网络覆盖方面,截止到2016年2月,仅仅中国移动就已经具备了266万个基站,覆盖了12亿人口,不仅仅覆盖了大中小城市,即便是农村地区移动覆盖率也达到99.5%,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几乎实现了全面的覆盖。所以通过统计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的数量,来估计目标区域内的人口密度是切实可行的方案。进一步的,考虑到当前手机用户普及率达95.5部/百人,则区域内的人口数量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获得(公式中的95.5%可由每年的手机用户普及率替换):区域内人口数量=区域内移动终端数量/(95.5%)。进而,根据区域的面积和区域内人口数量可以得到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即单位面积的人口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借助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位于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的数量,由于移动终端数量的多少体现了区域内人数的多少,所以通过确定区域内移动终端的数量就可以确定区域内人口的密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依赖于视频监控设备、传感器,可以极大节省人口密度监控的成本,减少人口密度计算的复杂性;借助于通信网络覆盖的广泛性,使得人口密度监控实现近乎100%的地理范围、近乎无盲点的覆盖,通过对人流密度的监控,可以有效控制商场、广场、旅游景点等人流密集区域的人员数量,防止发生拥堵、踩踏等安全事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若所述移动终端内置定位模块,则在所述移动终端进行位置更新时,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地理位置信息。
具体的,当移动终端内置GPS定位模块时,可以实现基于A-GPS(辅助定位技术)的移动终端定位。当移动终端在进行位置更新时候,同时传送自身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至基站,基站侧能够识别比处理这些数据,将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装置。因而,无需改造现有网络的硬件设备,可以通过在现有网络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对基站子系统和操作维护中心的软件进行升级改造,可以增加一个位置服务中心用以存储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如图2所示,现有网络系统包括了基站、基站控制系统、操作维护中心和交换网络系统,在现有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可以增加用于存储移动终端位置信息的位置服务中心。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步骤S1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接收至少三个基站发送的与每个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基站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所述距离信息是根据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测距指令至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测距指令的响应信号的时间间隔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移动网络定位移动终端有多种技术实现方式,核心思想是在移动网络中,基站向移动终端发出测距命令或指令信号,并要求移动终端对该测距指令进行响应;基站接收移动终端关于该测距指令的响应,并记录由发出测距指令至接收到移动终端的响应所花费的时间T,进而根据信号传输速率,可以确定基站与移动终端的距离,同时测量三个基站到移动终端的距离,即可通过三角定位原理,确定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如图3所示。A、B、C分别代表三个基站,D代表移动终端,当三个基站(A、B、C)与移动终端(D)之间的距离AD、BD、CD确定后,D点的位置唯一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移动网络的移动终端定位技术非常成熟,对现有网络不需要进行改造,如图2所示,可以在现有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信令检测系统,用于确定基站与移动终端的距离。其中,基于移动网络的移动终端定位技术比基于A-GPS的定位稍差,基于A-GPS的移动终端定位方法,定位精度高,但要求移动终端必须具备GPS功能模块,由于并不是所有的移动终端都具有GPS功能模块,所以,可以将上述两种定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既能够实现对全部用户的定位,对于不具备GPS功能模块的移动终端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并且,可以把移动终端对应的位置信息保存在位置服务中心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2所述根据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具体包括:
S201:将包含所述目标区域的地图进行网格划分,确定每个网格的经纬度信息;
S202:根据所述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每个网格的经纬度信息,确定每个网格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S203: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每个网格的移动终端数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经纬度信息。
具体的,如图4所示,可以给地图打上网格,并且可以逐个对网格进行编号,并且记录网格的四个边对应的经纬度信息。通过读取步骤S1中获取的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该地理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经纬度信息,即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经纬度信息,把移动终端逐个添加到各个网格中,统计出各个网格中的移动终端数量。进而,通过统计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网格的移动终端数量,确定目标区域的人口数量,计算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当然,也可以先根据各个网格的移动终端数量,估计各个网格的人口数量,确定各个网格的人口密度,进而计算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网格的人口数量,确定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考虑到当前手机用户普及率达95.5部/百人,各个网格中的人口数量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获得(公式中的95.5%可由每年的手机用户普及率替换):网格中人口数量=网格中移动终端数量/(95.5%)。
根据网格的经纬度信息,读取GIS(地理信息系统)地图中对应的兴趣点(即目标区域),对于兴趣点是大型场馆、公共场所的,记录该场馆、场所的信息,然后,将该大型场馆、公共场所对应的网格中的人口数量记录到该场馆中,作为该场馆、场所的人口数量。对于多个网格覆盖同一个场馆、场所的,将该场馆、场所对应的所有网格中的人口数量求和,记录到该场馆、场所,作为该场馆、场所的当前人口数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大于预设值时,发出预警信息。
具体的,对于重点场馆、公共场所,根据其设计最大容纳人口数量,设置人口密度阈值,同时,也可以设置网格的人口密度阈值。逐个读取根据步骤S1-S3确定的场馆、场所的人口密度信息,与各自的阈值比较,对于当前人口密度超过设置阈值的场馆、场所,可以发出声光电预警信息。也可以逐个读取上述各个网格中的人口密度,与各自的阈值进行比较,对于当前人口数量超过阈值的网格,发出声光电预警信息,并且可以将预警信息发送至消防机构、城市应急中心等部门,避免发生拥护、踩踏等安全事故。
进一步的,目前的人口密度监控方案,不管是通过对图像进行解析还是采用红外传感技术,都只是统计人的数量,对于人流的组成缺乏了解,人流主要是老年人组成还是由少年儿童组成、是由男性为主还是女性为主,对此现有的技术方案一无所知,然而,人流的构成对拥堵疏导、卫生医疗资源的准备都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获取区域内移动终端的号码,借助于运营商提供的该号码对应的用户信息,了解目标区域内的人流构成,为拥堵疏导以及卫生医疗资源的准备提供指导,解决传统人流监控预警技术中只能统计人口数量,而无法洞察人流构成特点的缺陷。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近乎全部地理位置的人流密度监控预警,具体的,(1)通过采用基于移动终端定位的人口密度计算技术,借助运营商的网络覆盖,消除了传统人流监控预警技术的监控预警盲点。从地理位置角度来说,可实现超过99.5%的地理范围覆盖。(2)在移动终端定位技术方面,结合了基于移动网络的三角定位技术(适应性好、终端可以不具备GPS模块)以及基于A-GPS定位技术(精度高、终端需要具备GPS模块)的各自优点,使得移动终端定位适应性更好、精度更高。(3)基于GIS地图网格化的人口密度计算,然后,基于GIS地图匹配网格与目标区域的手段,确保了大型场馆、公共场所等的人口密度计算,以及人口密度计算与预警的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低成本的人流监控和预警,具体的,借助移动终端定位技术,无需部署视频监控设备与图像识别系统、传感器感应设备,极大地节省人流监控预警的成本;使得人流监控预警不仅仅局限在某些重点区域,而是扩展到几乎全部的地理位置,消除了人流密度监控预警的盲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对人流构成的洞察:借助运营商的客户信息,可以容易的了解人流的构成,为拥堵疏导以及卫生医疗资源的准备提供指导,解决了传统人流监控预警技术中无法洞察人流构成缺点。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装置,该装置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区域人口密度估计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位置信息获取模块51、终端数量确定模块52和人口密度估计模块53;
位置信息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终端数量确定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人口密度估计模块5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估计所述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位于所述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
具体的,位置信息获取模块51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终端数量确定模块52根据所述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人口密度估计模块53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估计所述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位于所述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装置,借助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位于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的数量,由于移动终端数量的多少体现了区域内人数的多少,所以通过确定区域内移动终端的数量就可以确定区域内人口的密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依赖于视频监控设备、传感器,可以极大节省人口密度监控的成本,减少人口密度计算的复杂性;借助于通信网络覆盖的广泛性,使得人口密度监控实现近乎100%的地理范围、近乎无盲点的覆盖,通过对人流密度的监控,可以有效控制商场、广场、旅游景点等人流密集区域的人员数量,防止发生拥堵、踩踏等安全事故。
可选的,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模块51包括:第一位置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内置定位模块,且在所述移动终端进行位置更新时,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地理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模块51包括:
第二位置获取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三个基站发送的与每个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基站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所述距离信息是根据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测距指令至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测距指令的响应信号的时间间隔确定的。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终端数量确定模块52包括:
网格划分单元521,用于将包含所述目标区域的地图进行网格划分,确定每个网格的经纬度信息;
网格终端确定单元522,用于根据所述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每个网格的经纬度信息,确定每个网格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区域终端确定单元523,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每个网格的移动终端数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经纬度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装置还包括:
预警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大于预设值时,发出预警信息。
对于与方法对应的区域人口密度估计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达到的技术效果也与方法实施例起到的效果相同,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再一方面,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装置,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processor)7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72、至少一个存储器(memory)73和总线74,其中,处理器71,通信接口72,存储器73通过总线7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72可以用于该电子设备与基站之间的信息传输。处理器71可以调用存储器73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例如包括: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估计所述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位于所述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73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估计所述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位于所述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估计所述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位于所述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估计所述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位于所述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若所述移动终端内置定位模块,则在所述移动终端进行位置更新时,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地理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接收至少三个基站发送的与每个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基站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所述距离信息是根据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测距指令至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测距指令的响应信号的时间间隔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具体包括:
将包含所述目标区域的地图进行网格划分,确定每个网格的经纬度信息;
根据所述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每个网格的经纬度信息,确定每个网格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每个网格的移动终端数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经纬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大于预设值时,发出预警信息。
6.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终端数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人口密度估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估计所述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位于所述基站信号覆盖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位置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内置定位模块,且在所述移动终端进行位置更新时,从所述基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地理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位置获取单元,用于接收至少三个基站发送的与每个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基站与所述移动终端之间的所述距离信息是根据所述基站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测距指令至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测距指令的响应信号的时间间隔确定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数量确定模块包括:
网格划分单元,用于将包含所述目标区域的地图进行网格划分,确定每个网格的经纬度信息;
网格终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所有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每个网格的经纬度信息,确定每个网格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区域终端确定单元,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每个网格的移动终端数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数量;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经纬度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警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区域的人口密度大于预设值时,发出预警信息。
CN201611265523.4A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82711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5523.4A CN108271115A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5523.4A CN108271115A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1115A true CN108271115A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70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65523.4A Pending CN108271115A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71115A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8183A (zh) * 2019-08-07 2019-11-08 杭州学联土地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开发适应性的评价方法
CN110972068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位置分布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080026A (zh) * 2019-12-25 2020-04-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人流密度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1093151A (zh) * 2019-12-27 2020-05-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人口密度确定设备及方法
CN111209358A (zh) * 2019-12-24 2020-05-29 武汉蜜蜂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景区片区内设备数量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11866736A (zh) * 2020-06-12 2020-10-30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险提醒方法、风险提醒装置及服务器
CN112272354A (zh) * 2020-10-23 2021-01-26 北京指掌易科技有限公司 云手机设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2351380A (zh) * 2019-08-06 2021-02-09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人口密度图的绘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18925A (zh) * 2020-11-18 2021-02-26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人口数据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33135A (zh) * 2020-11-18 2021-03-19 联通智网科技有限公司 行人定位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
CN112887896A (zh) * 2019-11-13 2021-06-01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3468250A (zh) * 2021-06-29 2021-10-01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热力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74129A (zh) * 2021-08-24 2021-11-19 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人口覆盖范围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040495A (zh) * 2021-10-13 2022-02-11 广州瀚信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手机位置信息的联防联控方法及装置
CN117313981A (zh) * 2023-07-11 2023-12-29 厦门身份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城中村人口动态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78289B1 (en) * 2010-06-01 2013-07-02 Google Inc. Predicting geographic population density
CN104581626A (zh) * 2014-12-05 2015-04-2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出行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5336097A (zh) * 2015-11-17 2016-02-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人口流动轨迹的交通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05760454A (zh) * 2016-02-04 2016-07-13 东南大学 一种城市人口分布密度实时动态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78289B1 (en) * 2010-06-01 2013-07-02 Google Inc. Predicting geographic population density
CN104581626A (zh) * 2014-12-05 2015-04-29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出行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5336097A (zh) * 2015-11-17 2016-02-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人口流动轨迹的交通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05760454A (zh) * 2016-02-04 2016-07-13 东南大学 一种城市人口分布密度实时动态测量方法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2068A (zh) * 2018-09-28 2020-04-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位置分布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351380A (zh) * 2019-08-06 2021-02-09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人口密度图的绘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28183A (zh) * 2019-08-07 2019-11-08 杭州学联土地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国土开发适应性的评价方法
CN112887896B (zh) * 2019-11-13 2023-04-07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2887896A (zh) * 2019-11-13 2021-06-01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1209358A (zh) * 2019-12-24 2020-05-29 武汉蜜蜂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景区片区内设备数量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11080026A (zh) * 2019-12-25 2020-04-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人流密度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1093151A (zh) * 2019-12-27 2020-05-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人口密度确定设备及方法
CN111866736A (zh) * 2020-06-12 2020-10-30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险提醒方法、风险提醒装置及服务器
CN112272354A (zh) * 2020-10-23 2021-01-26 北京指掌易科技有限公司 云手机设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2272354B (zh) * 2020-10-23 2023-05-30 北京指掌易科技有限公司 云手机设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2418925A (zh) * 2020-11-18 2021-02-26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人口数据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33135A (zh) * 2020-11-18 2021-03-19 联通智网科技有限公司 行人定位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
CN113468250A (zh) * 2021-06-29 2021-10-01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热力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74129A (zh) * 2021-08-24 2021-11-19 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人口覆盖范围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674129B (zh) * 2021-08-24 2024-04-16 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人口覆盖范围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040495A (zh) * 2021-10-13 2022-02-11 广州瀚信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手机位置信息的联防联控方法及装置
CN117313981A (zh) * 2023-07-11 2023-12-29 厦门身份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城中村人口动态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313981B (zh) * 2023-07-11 2024-05-14 厦门身份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城中村人口动态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1115A (zh) 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及装置
US1014911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geolocation services in a mobile-based crowdsourcing platform
JP6522342B2 (ja) 照明ネットワークを用いた緊急対応及びトラッキング
CN107209247B (zh) 支持数据的协作收集
US1017164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geolocation services
US9002373B2 (en) Monitoring a location fingerprint database
US2017033290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spatial locations of patient data gathering devices
US1071565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geolocation services
CN107250829A (zh) 检查无线电模型数据的健康状况
JP5388221B2 (ja) パターン分類を使用した、無線端末が屋内にあるかどうかの推定
CN110019626B (zh) 一种人口分布信息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JP2012529635A (ja) 無線電話ネットワークの移動局のジオロケーション
CN104601716A (zh) 基于手机的地震云监测及预警网络系统
US201401793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fining a zone
US11528584B2 (en) Contact tracing based on comparing geo-temporal patterns of wireless terminals, including mobility profiles
US20140370921A1 (en)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the map of an environment surrounding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device implementing such method
CN108694381A (zh) 对象定位方法和对象轨迹追踪方法
CN207946517U (zh) 一种基于视频辅助定位的uwb三维定位系统
WO202208747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lligent and privacy-centric contact tracing
CN111328012B (zh) 一种基于楼宇WiFi立体分层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7318090B (zh) 一种基于mac地址进行流量统计的方法及装置
US11153720B1 (en) Positioning techniques for dead zones using beacons
CN113947123A (zh) 人员轨迹识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设备
Torres-Sospedra et al. Lessons Learned in Generating Ground Truth for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s Based on Wi-Fi Fingerprinting
Radaelli et al. Towards fully organic indoor positio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