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7896A - 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7896A
CN112887896A CN201911106062.XA CN201911106062A CN112887896A CN 112887896 A CN112887896 A CN 112887896A CN 201911106062 A CN201911106062 A CN 201911106062A CN 112887896 A CN112887896 A CN 112887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information
acquiring
moving speed
traffic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060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7896B (zh
Inventor
唐国均
刘华廷
范良泽
陈威宇
邓伟
张孝雷
李世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060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78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7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7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7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78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7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movement velocity, acceleration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4Travel agenci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65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by counting the vehicles in a section of the road or in a parking area, i.e. comparing incoming count with outgoing 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服务器;其中,所述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包括: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并基于所述信令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位于车辆上的移动终端;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一致的第二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速度所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及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计算车流量。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案存在的硬件成本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经常会出现旅游景区接待能力跟不上,造成景区人满为患、车辆拥堵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智能的车流量统计,为景点管理单位提供参考数据,已成为现如今的一个研究热点。
目前,常见的统计方法有以下几种:1.在景区必要入口安装RFID等探测仪器来扫面道路上的汽车;2.对汽车安装GPS定位来判断景区的汽车数量。但是,采用探测仪器导致景区硬件成本大幅度提升,而如果通过GPS定位来判断,又导致必须要建设能够统一接收所有汽车信号的接收渠道,也导致了景区硬件成本的增加。可见,现有的对于景区车流量统计的方案都存在硬件成本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服务器,以解决现有的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案存在的硬件成本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并基于所述信令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
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位于车辆上的移动终端;
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一致的第二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速度所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及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计算车流量。
可选地,所述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并基于所述信令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包括:
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信令信息及第二信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信息包括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令信息包括第二时间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第一位置信息、第二时间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及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计算车流量,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三时间信息及第四时间信息;
在所述第三时间信息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一致,且所述第四时间信息与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位于同一车辆,并将位于同一车辆的第一移动终端及第二移动终端归类为一个目标数据组;
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的目标数据组的数量,以计算车流量。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的目标数据组的数量,以计算车流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以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组的运动方向;
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朝向靠近景区运动的目标数据组的第一数量,以及朝向远离景区运动的目标数据组的第二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及所述第二数量获取拥堵信息,并输出所述拥堵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及所述第二数量获取拥堵信息,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拥堵信息为不拥堵;
当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之和大于第二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拥堵信息为拥堵;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数量。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并基于所述信令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位于车辆上的移动终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一致的第二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速度所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及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计算车流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信令信息及第二信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信息包括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令信息包括第二时间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第一位置信息、第二时间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计算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三时间信息及第四时间信息;
在所述第三时间信息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一致,且所述第四时间信息与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位于同一车辆,并将位于同一车辆的第一移动终端及第二移动终端归类为一个目标数据组;
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的目标数据组的数量,以计算车流量。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以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组的运动方向;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朝向靠近景区运动的目标数据组的第一数量,以及朝向远离景区运动的目标数据组的第二数量;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及所述第二数量获取拥堵信息,并输出所述拥堵信息。
可选地,所述输出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拥堵信息为不拥堵;
当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之和大于第二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拥堵信息为拥堵;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数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服务器通过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并基于所述信令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位于车辆上的移动终端;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一致的第二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速度所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及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计算车流量。这样,也就使得服务器能够根据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计算出预设范围内的车流量,如景区内的车流量,无需在景区额外布置探测仪器等硬件设施,节省了景区的硬件成本,也使得景区对于车流量的统计更加便捷高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并基于所述信令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
需要说明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以是应用于景区管理平台中,所述景区管理平台可以是一个虚拟终端系统,如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将以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所述预设范围内可以是指距离景区的预设距离内,例如可以是以景区大门为中心,获取距离景区大门5公里内的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或者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获取距离景区大门10公里内的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
可以理解地,移动终端在移动网络中会产生各种信令信息:如开关机产生的位置更新信息、接听和拨打电话的信息、社交聊天产生的信息、移动终端支付产生的信息等等。而所述信令信息中包括用于表示所述移动终端身份的身份和对应基站的基站标识信息,所述身边信息可以是移动终端的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信息,或者移动终端为手机时,所述身份信息还可以是手机号码。这样,基于所述信令信息中的身份信息,也就能够识别出该信令信息对应的移动终端,而基于所述基站标识信息,也就能够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
本步骤中,服务器获取到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可以是获取到第一移动终端的多个信令信息。可以理解地,假设预设范围为距离景区大门5公里内,该预设范围内通常会设置有多个基站,而移动终端在不同的基站覆盖范围内产生的信令信息所包括的基站标识信息也不同,进而通过至少两个信令信息所包括的基站标识信息也就能够获取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
可以理解地,第一移动终端产生的信令信息中还包括时间信息,也就是当前信令信息产生的时间。进而,通过至少两个信令信息中的时间信息及位置信息,也就能够计算出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
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01可以是包括:
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信令信息及第二信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信息包括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令信息包括第二时间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02可以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第一位置信息、第二时间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
需要说明地,所述预设范围应该是能够设置至少两个基站的范围;当预设范围较大时,例如景区的地理范围较广时,设置的基站的数量通常也就较多。为方便对基站及信令信息进行区分,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是对预设范围进行划分。例如,将距离景区大门5公里范围内的区域设定为第一区域,将距离景区大门10公里范围内且不属于第一区域的范围设定为第二区域;由于基站的覆盖范围有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都会设置有多个基站。
可以理解地,服务器通过识别所述信令信息中包括的身份信息,也就能够将预设区域内获取到的对应于同一个移动终端的所有信令信息识别出来,并根据时间信息对所有信令信息进行排序,可以是将时间最早的确定为第一信令信息,将时间最晚的确定为第二信令信息。
可以理解地,基于信令信息中的时间信息及位置信息,也就能够确定第一移动终端的移动方向。例如,所述第一时间信息晚于所述第二时间信息,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位于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位于第二区域内,进而也就能够确定第一移动终端是朝向景区大门的方向运动。而基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也就能够计算出第一移动终端运动的直线距离,再根据第一时间信息与第二时间信息之间的时间差,也就能够计算出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需要说明地,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之间的直线距离并不一定是第一移动终端运动的真实距离,例如进入景区的行车道通常情况下并不一定是直线,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也就不一定是第一移动终端的真实移动速度,第一移动速度可以认为是理想速度。
步骤103、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位于车辆上的移动终端。
也就是说,服务器在计算获得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后,判断所述第一移动速度是否大于预设速度。可选地,所述预设速度可以是服务器自动设定的速度,或者也可以是用户设置的速度,例如所述预设速度可以是20km/h。
可以理解地,因人不休息情况下行走的速度大约是3~5km/h,车辆的行驶速度大约是20~80km/h,车辆和人行走的速度差距至少是15km/h,比值上和人行走的最高速度约有三倍差距。可选地,可以是采集多天内的多个移动终端的移动速度,对采集的同一天的移动速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提取排序最低的20%的移动速度,并逐一比较邻近的两个速度;当出现前一速度是后一速度的三倍以上时,则认为找到临界速度,多天就会有多个临界速度,得到临界速度集合,并对集合中的临界速度进行筛选:删除大于任一临界速度三倍以上的临界速度,以及删除小于任一临界速度三倍以上的临界速度;对筛选后的集合中的临界速度求平均值,将计算获得的平均值设为所述预设速度。可以理解地,所述预设速度可以认为是车辆的最小行驶速度。
本步骤中,当获取到第一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也就可以确定第一移动终端为位于车辆上的移动终端。
步骤104、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一致的第二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速度所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可以理解地,服务器能够获取到预设范围内多个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并能够基于上述计算第一移动速度的原理来计算每一个移动终端的移动速度,将计算得到的移动速度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进行比对,若获取到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一致的第二移动速度,也就能够确定第二移动速度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位于同一车辆上。
步骤105、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及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计算车流量。
可以理解地,若第一移动速度与第二移动速度一致,则可以判定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位于同一车辆上。基于同样的原理,服务器能够获取预设范围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并基于所述信令信息也就能够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对应的移动速度,服务器可以是将移动速度相同的移动终端确定为位于同一车辆上。这样,也就能够计算出预设范围内的车流量。
需要说明地,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并非特指某一个特定的移动终端,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也并非特指某一个特定的移动终端,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可以是指预设范围内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为预设范围内除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以外的任意一个移动终端。
可选地,所述步骤105可以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三时间信息及第四时间信息;在所述第三时间信息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一致,且所述第四时间信息与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位于同一车辆,并将位于同一车辆的第一移动终端及第二移动终端归类为一个目标数据组;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的目标数据组的数量,以计算车流量。
可以理解地,在判定出第一移动速度与第二移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若第二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三时间信息与第一时间信息一致,且第四时间信息与第二时间信息一致,也就说明第二移动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在同一段时间差内的运动方向及运动速度都是一样的,以进一步保障第二移动终端与第一移动终端是位于同一车辆上。这种情况下,将位于同一车辆上的第一移动终端及第二移动终端归类为一个目标数据组。当然,目标数据组还可以包括与第一移动终端的移动速度及移动方向相同的第三移动终端、第四移动终端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能够获取预设范围内所有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通过信令信息也就能够获取对应的移动终端的移动速度,服务器可以是将移动速度相同的移动终端归类为一个目标数据组,一个目标数据组也就代表是一辆车,进而通过获取预设范围内目标数据组的数量,也就能够统计出预设范围内的车辆数量,也即车流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通过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并基于所述信令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位于车辆上的移动终端;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一致的第二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速度所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及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计算车流量。这样,也就使得服务器能够根据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计算出预设范围内的车流量,如景区内的车流量,无需在景区额外布置探测仪器等硬件设施,节省了景区的硬件成本,也使得景区对于车流量的统计更加便捷高效。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105之后还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以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组的运动方向;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朝向靠近景区运动的目标数据组的第一数量,以及朝向远离景区运动的目标数据组的第二数量;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及所述第二数量获取拥堵信息,并输出所述拥堵信息。
可以理解地,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位置信息以及第二位置信息,也就能够确定第一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进而也就能够确定第一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组的运动方向。例如,若第二位置信息相较于第一位置信息更靠近景区大门,也就可以确定第一移动终端是朝向景区大门的方向运动,也就是进入景区的方向。
基于与上述相似的原理,服务器也就能够确定出每一个目标数据组的运动方向,进而也就能够确定出预设范围内朝向靠近景区运动的目标数据组的第一数量,以及朝向远离景区运动的目标数据组的第二数量。可以理解地,第一数量也就是指进入景区的车辆数量,第二数量也就是出景区的车辆数量,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及第二数量也就能够判断景区的拥堵状态。
可以理解地,景区通常都设置有能够容纳车辆数量的最大限值,若当第一数量大于所述最大限值,也就认为景区处于拥堵状态,若当第一数量小于所述最大限值的一半,可以认为景区处于不拥堵状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及所述第二数量获取拥堵信息,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拥堵信息为不拥堵;当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之和大于第二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拥堵信息为拥堵;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数量。
例如,景区能够容纳车辆数量的最大限值为CP,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可以是CP/2,当第一数量小于CP/2,也就是进景区的车流量小于CP/2,则确定景区不拥堵。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可以是2CP,当第一数量与第二数量之和大于2CP时,也即进入景区的车流量与出景区的车流量的和大于2CP,则确定此时景区处于拥堵状态,所述拥堵信息为拥堵。可选地,当第一数量与第二数量之和大于1.5CP且小于2CP时,可以将拥堵信息确定为接近拥堵。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确定景区的拥堵信息后,可以输出所述拥堵信息。例如,可以是将所述拥堵信息发送至预设范围内的移动终端,进而以提醒用户当前景区的拥堵情况,为用户的出行提供参考;或者,服务器还可以是与景区所在地的交通部门的服务器连接,进而还可以是将所述拥堵信息发送至交通部门的服务器,进而以告知交通部门景区当前的拥堵情况,便于交通部门在获知景区处于拥堵时,提供必要的交通协助;或者,在通往景区的道路上可以是设置多个交通信息提示牌,所述服务器可以是将所述拥堵信息发送至所述交通信息提示牌,所述交通信息提示牌能够显示所述拥堵信息,进而以提醒来往的车辆当前景区的拥堵情况,为用户出行提供参考。
请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装置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所述景区车流量统计装置20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并基于所述信令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
第一计算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
第一确定模块203,用于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位于车辆上的移动终端;
第二获取模块204,用于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一致的第二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速度所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第二计算模块20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及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计算车流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201还用于:
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信令信息及第二信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信息包括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令信息包括第二时间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202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第一位置信息、第二时间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计算模块205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三时间信息及第四时间信息;
在所述第三时间信息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一致,且所述第四时间信息与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位于同一车辆,并将位于同一车辆的第一移动终端及第二移动终端归类为一个目标数据组;
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的目标数据组的数量,以计算车流量。
可选地,所述景区车流量统计装置200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以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组的运动方向;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朝向靠近景区运动的目标数据组的第一数量,以及朝向远离景区运动的目标数据组的第二数量;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及所述第二数量获取拥堵信息,并输出所述拥堵信息。
可选地,所述输出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拥堵信息为不拥堵;
当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之和大于第二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拥堵信息为拥堵;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数量。
需要说明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景区车流量统计装置200能够实现上述图1实施例中所述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的全部技术方案,并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景区车流量统计装置200通过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并基于所述信令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位于车辆上的移动终端;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一致的第二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速度所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及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计算车流量。这样,也就使得服务器能够根据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计算出预设范围内的车流量,如景区内的车流量,无需在景区额外布置探测仪器等硬件设施,节省了景区的硬件成本,也使得景区对于车流量的统计更加便捷高效。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装置300,该景区车流量统计装置300包括可视化管理模块301、接口模块302、数据存储模块303和业务逻辑模块304。
其中,可视化管理模块301用于:提供可视化界面给管理员设置景区生效区域,配置景区范围信息;接口模块302用于:负责所有外部网元的连接,用于接收和发送信息,如接收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数据存储模块303用于:将各维度数据信息进行存储,提供给业务逻辑模块304进行智能分析;业务逻辑模块304用于:依托数据存储模块的存储数据,进行分析和数据分析。
本实施例中,景区车流量统计装置300可以是按照如下步骤实现景区内车流量的统计:
a.对需要进行监控的景点,管理员在可视化管理模块301进行设置,设置包括以景区大门为中心,5公里为半径画圆R1。对于景区大门,肯定属于一个或者多个信令小区,对于这种包含景区大门的小区,我们称为圆心小区,圆心小区数量假定为n,n>=1,则圆心小区可由{C1…Cn}组成集合RC0。如果上报信令小区与R1有重合区域,且不属于RC0,无论面积大小,则称为是监控小区。监控小区数量假定为n,n>0,则监控小区可由{C1…Cn}组成集合RC1。在R1的基础上以半径10公里做同心圆R2。当信令小区与R1无重合区域且与R2有重合区域,则成为是待监控小区。待监控小区数量假定为n,n>0,则待监控小区可由{C1…Cn}组成集合RC2。配置完成后,将RC0、RC1和RC2同步给接口模块302。
b.接口模块302接收信令信息,接口模块302判断是否当前信令信息对应的信令小区是否属于RC0、RC1或者RC2,属于则将信息发送给业务逻辑模304,同时如果属于RC2则保存在接口模块302,同一IMSI至多保存一条。如果不属于则判断是否该IMSI有RC2的记录,有则删除同时丢弃记录,该种情况同时发送消息给业务逻辑模块304消息,称为离开范围小区消息,如果不属于则直接丢弃该记录。
c.业务逻辑模块304收到信令信息后,获取信令信息中的IMSI,小区信息(local),时间(t)。对于区域字段,信令属于RC0,则标记为A0,属于RC1标记为A1,属于RC2标记为A2。上述字段存储为原始数据,存储类数据都存放在数据存储模块303。经过持续上报后,可知原始数据字段会形成集合,确定为原始数据集合。
d.业务逻辑模块304根据步骤c的原始数据集合进行分析,以IMSI为唯一标识,提取相同IMSI的原始数据,根据时间进行排序。当区域字段时间A1早于A2时间的可以定义为出景区动作;当A1时间晚于A2的时间定义为入景区动作。然后以每天0点为分界线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当天第一条原始数据为A2时,则认为是当天入景区游客;当天第一条原始数据为A1时,则认为是在景区过夜游客。对于当天入景区游客,第一条原始数据时间记为t2,第一条标记为A1的原始数据时间记为t1,第一条标记为A0的原始数据记录为t0。于是得到该IMSI从区域范围R2到R1到R0的三段时间差。根据速度v=s/t进行计算,因郊区信令定位契合道路,特别是山路误差较大,所以这里的距离s不以实际s计算,而是以划分的范围面积半径作为依据计算,得到非真实速度,得到R2到R1的非真实速度V21=(10-5)/(t2-t1),R1到R0的非真实速度V10=(5-0)/(t1-t0)。于是由IMSI、V21、V10组成存储记录确定为运动数据。由多个IMSI可知,运动数据会形成集合,定义为为运动数据集合。
e.根据步骤d的运动数据集合,提取非真实数据V21和V10,因非真实速度一定大于真实速度,所以不能直接作为判断依据进行分析,根据汽车的正常运行速度是远大于行走速度。管理员进行判断道路畅通进行日期设置,设置标准为当前没有明显交通异常则可进行设置,在设置的日期内,获得非真实数据集合V21和V10的集合Vc1和Vc2。因人不休息情况下匀速移动时速为3-5公里,汽车正常行驶时速一般为20-80公里。汽车和人行走的速度差距至少约为15公里左右,比值上和人移动最高速度约有3倍差距。所以对Vc1和Vc2进行速度由高到底排序后如下筛选,筛选出这段速度差的真空期,来判断速度之上即为汽车机动车行驶,筛选天数为N天。从Vc1中排名最低20%的数据提取速度,并逐一比较,当出现前一速度大于后一速度三倍以上时,则认为找到临界点速度,称为Vp。N天就会得到N个Vp,也即Vp的集合。对集合中存在这样的Vp删除:当Vp大于任意一Vp达到3倍以上,或者当Vp小于任意一3倍以上。删除完成后对集合中剩余的Vp求均值得到最后的Vp,也即临界速度。
f.根据步骤d和e获取到的临界速度,对于步骤d中运动数据集合是入景区动作的进行比较,提取大于临界速度运动数据集合的数据,得到集合称为有效运动数据集合E1。考虑到一辆汽车乘坐人数有可能存在几人,如果是大巴车甚至几十人,所以还需要对E1进行进一步数据分析,达到判断出机动类车类在当前道路的数量。可以是当运动数据集合中的V21,以及对应的IMSI和时间t,该三个数据近似时认为是同一个机动车。可以定义时间差不超过10s则认为时间近似,速度V比值不超过5%则认为速度V21近似。当IMSI所处为同一个机动车时,作为一组目标数据合并计数。获取进景区拥堵指数CI初始化为0,运动集合数据为V21时,拥堵指数加一;一组目标数据只增加一次。当该组目标数据中对应的任意一个IMSI上报数据出现A0时(此时也会出现V10),认为达到景区大门附近,指数减一。
g.CI和CO分别代表入景区和出景区的拥堵指数。管理员在可视化管理模块设置拥堵指数CP。终端客户使用移动端访问接口模块302,接口模块302将终端客户请求发送到业务逻辑模块304,业务逻辑模块304查询当前CI和CO值,并和CP进行比较。当CI<(CP/2)并且CI<(CP/2)时反馈给用户畅通提示,当2CP>(CI+CO)>2CP*0.8时反馈给用户谨慎提示,当CI+CO>2CP或者时反馈给用户拥堵提示。这样,也就能够为用户出行提供参考,避免景区出现大面积拥堵的情况。
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服务器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1、存储器4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404和用户接口403。服务器4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4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4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4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4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405。
其中,用户接口4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 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4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4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4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4021和应用程序4022。
其中,操作系统4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4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4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402上并可在处理器4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具体地,可以是应用程序4022中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4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并基于所述信令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
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位于车辆上的移动终端;
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一致的第二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速度所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及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计算车流量。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4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信令信息及第二信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信息包括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令信息包括第二时间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第一位置信息、第二时间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4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三时间信息及第四时间信息;
在所述第三时间信息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一致,且所述第四时间信息与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位于同一车辆,并将位于同一车辆的第一移动终端及第二移动终端归类为一个目标数据组;
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的目标数据组的数量,以计算车流量。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4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以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组的运动方向;
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朝向靠近景区运动的目标数据组的第一数量,以及朝向远离景区运动的目标数据组的第二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及所述第二数量获取拥堵信息,并输出所述拥堵信息。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4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当所述第一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拥堵信息为不拥堵;
当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之和大于第二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拥堵信息为拥堵;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数量。
需要说明地,所述服务器400能够实现上述图1所述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实施例中的细节,并达到相同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如图1所述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或是能实现上述如图2所述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并基于所述信令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
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位于车辆上的移动终端;
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一致的第二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速度所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及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计算车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并基于所述信令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包括:
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信令信息及第二信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信息包括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令信息包括第二时间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第一位置信息、第二时间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及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计算车流量,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三时间信息及第四时间信息;
在所述第三时间信息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一致,且所述第四时间信息与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位于同一车辆,并将位于同一车辆的第一移动终端及第二移动终端归类为一个目标数据组;
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的目标数据组的数量,以计算车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的目标数据组的数量,以计算车流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以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组的运动方向;
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朝向靠近景区运动的目标数据组的第一数量,以及朝向远离景区运动的目标数据组的第二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及所述第二数量获取拥堵信息,并输出所述拥堵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及所述第二数量获取拥堵信息,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拥堵信息为不拥堵;
当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之和大于第二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拥堵信息为拥堵;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数量。
6.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信令信息,并基于所述信令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为位于车辆上的移动终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与所述第一移动速度一致的第二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第二移动速度所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及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数量计算车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获取预设范围内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信令信息及第二信令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令信息包括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令信息包括第二时间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位置变化;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第一位置信息、第二时间信息及第二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第一移动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第三时间信息及第四时间信息;
在所述第三时间信息与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一致,且所述第四时间信息与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位于同一车辆,并将位于同一车辆的第一移动终端及第二移动终端归类为一个目标数据组;
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的目标数据组的数量,以计算车流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及所述第二位置信息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运动方向,以确定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对应的目标数据组的运动方向;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设范围内朝向靠近景区运动的目标数据组的第一数量,以及朝向远离景区运动的目标数据组的第二数量;
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及所述第二数量获取拥堵信息,并输出所述拥堵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拥堵信息为不拥堵;
当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之和大于第二预设数量时,确定所述拥堵信息为拥堵;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数量。
1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的步骤。
CN201911106062.XA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Active CN1128878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6062.XA CN112887896B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06062.XA CN112887896B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7896A true CN112887896A (zh) 2021-06-01
CN112887896B CN112887896B (zh) 2023-04-07

Family

ID=76038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06062.XA Active CN112887896B (zh) 2019-11-13 2019-11-13 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7896B (zh)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68393A1 (en) * 2000-12-11 2004-04-08 Lawrence Malcolm G. Highway vehicular traffic flow control
WO2005099172A1 (en) * 2004-04-02 2005-10-20 Fondazione Silvio Tronchetti Provera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of a mobile adhoc network
CN101470012A (zh) * 2007-12-29 2009-07-01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和gps位置信息实时统计汽车行驶里程的方法
WO2011126215A2 (ko) * 2010-04-09 2011-10-13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양방향 통신 기능을 결합한 차량용 네비게이터 기반 실시간 교통망 구조 제어와 연계한 교통 흐름 제어 및 동적 경로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EP2461303A1 (en) * 2009-07-28 2012-06-0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control device,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CN102708687A (zh) * 2012-06-01 2012-10-03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无线感应型道路车辆流量检测装置
CN103116990A (zh) * 2013-01-18 2013-05-22 杨飞 基于手机切换定位的交通车速车载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05046950A (zh) * 2015-06-15 2015-11-1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基站判断公交车拥挤程度的系统及方法
CN105225055A (zh) * 2015-10-16 2016-01-06 成都中科大旗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景区综合管理系统
CN106067015A (zh) * 2016-07-19 2016-11-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一种人员密集场所的客流检测系统
CN106128163A (zh) * 2016-08-26 2016-11-16 成都鑫原羿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旅游景区的智能管理系统
CN106408943A (zh) * 2016-11-17 2017-02-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宏观基本图的路网交通拥堵甄别方法
CN106506386A (zh) * 2015-09-07 2017-03-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车联网集中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271115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8961104A (zh) * 2018-06-29 2018-12-07 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 景区车位管理方法及景区车位管理装置
CN109285347A (zh) * 2018-09-26 2019-01-29 东莞绿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道路拥堵分析系统
CN109286902A (zh) * 2018-11-19 2019-01-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景区游客的人流量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9495837A (zh) * 2017-09-08 2019-03-19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状况监测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15882A (zh) * 2019-01-31 2019-04-12 厦门精益远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车道的车流量统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67030A (zh) * 2018-12-14 2019-05-1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道路拥堵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93944A (zh) * 2018-01-02 2019-07-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危险预警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10096804A (zh) * 2019-04-30 2019-08-06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基于移动终端数据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布局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68393A1 (en) * 2000-12-11 2004-04-08 Lawrence Malcolm G. Highway vehicular traffic flow control
WO2005099172A1 (en) * 2004-04-02 2005-10-20 Fondazione Silvio Tronchetti Provera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of a mobile adhoc network
CN101470012A (zh) * 2007-12-29 2009-07-01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和gps位置信息实时统计汽车行驶里程的方法
EP2461303A1 (en) * 2009-07-28 2012-06-0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control device,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WO2011126215A2 (ko) * 2010-04-09 2011-10-13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양방향 통신 기능을 결합한 차량용 네비게이터 기반 실시간 교통망 구조 제어와 연계한 교통 흐름 제어 및 동적 경로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2708687A (zh) * 2012-06-01 2012-10-03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无线感应型道路车辆流量检测装置
CN103116990A (zh) * 2013-01-18 2013-05-22 杨飞 基于手机切换定位的交通车速车载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05046950A (zh) * 2015-06-15 2015-11-1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基站判断公交车拥挤程度的系统及方法
CN106506386A (zh) * 2015-09-07 2017-03-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车联网集中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225055A (zh) * 2015-10-16 2016-01-06 成都中科大旗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景区综合管理系统
CN106067015A (zh) * 2016-07-19 2016-11-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 一种人员密集场所的客流检测系统
CN106128163A (zh) * 2016-08-26 2016-11-16 成都鑫原羿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旅游景区的智能管理系统
CN106408943A (zh) * 2016-11-17 2017-02-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宏观基本图的路网交通拥堵甄别方法
CN108271115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人口密度的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9495837A (zh) * 2017-09-08 2019-03-19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状况监测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93944A (zh) * 2018-01-02 2019-07-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危险预警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8961104A (zh) * 2018-06-29 2018-12-07 深圳春沐源控股有限公司 景区车位管理方法及景区车位管理装置
CN109285347A (zh) * 2018-09-26 2019-01-29 东莞绿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道路拥堵分析系统
CN109286902A (zh) * 2018-11-19 2019-01-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景区游客的人流量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9767030A (zh) * 2018-12-14 2019-05-1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道路拥堵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15882A (zh) * 2019-01-31 2019-04-12 厦门精益远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车道的车流量统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96804A (zh) * 2019-04-30 2019-08-06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基于移动终端数据的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布局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AO HAN QING; ZHAO WEI: ""Research on speed detection method of tracked vehicle automatic driving system"",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BIG DATA (ICAIBD)》 *
吴黎兵; 范静; 聂雷; 崔建群; 邹逸飞: ""一种车联网环境下的城市车辆协同选路方法 "", 《计算机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7896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91896B (zh) 个性化停车位推荐方法和系统
CN107888877B (zh) 车辆追踪及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的方法及其系统
US10841852B2 (en) Transportation network monitoring using cellular radio metadata
Caceres et al. Deriving origin–destination data from a mobile phone network
Yoon et al. Surface street traffic estimation
Aguiléra et al. Using cell phone data to measure quality of service and passenger flows of Paris transit system
CN109993969A (zh) 一种路况判定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084824B (zh) 乘客提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308736B2 (en) Selecting V2X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CN112530163B (zh) 交通事故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72999B (zh) 基于地铁和共享单车数据的客流模式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8538054B (zh) 一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获取交通路况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11192459A (zh) 一种视频监控布控方法和布控装置
Holleczek et al. Traffic measurement and route recommendation system for mass rapid transit (mrt)
JP6086817B2 (ja) 混雑状況把握装置、混雑状況把握方法および混雑状況把握プログラム
KR20240032811A (ko) 교통 정보를 생성하는 서버,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12447042B (zh) 交通事件侦测系统及方法
CN112887896B (zh) 一种景区车流量统计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4286409B (zh) 用户终端附着基站的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913073A (zh) 道路拥堵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757628A (zh) 车辆碰撞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283615A (zh) 一种基于景区多个停车场车流量的客流预警系统和方法
CN113706866A (zh) 道路堵塞监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258881A (zh) 基于智慧交通的车辆管理方法
CN117894181B (zh) 一种全域通行异常状况集成监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