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70900A -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70900A
CN108270900A CN201810140606.3A CN201810140606A CN108270900A CN 108270900 A CN108270900 A CN 108270900A CN 201810140606 A CN201810140606 A CN 201810140606A CN 108270900 A CN108270900 A CN 108270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trigger circuit
section
hole
accommod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06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70900B (zh
Inventor
白露
姜宇
冉可
周小斌
陈乾强
彭运辉
曾永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406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709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70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0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70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0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和按键,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槽,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以使第一通孔对应安装槽;按键包括按压部和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安装于安装槽内,按压部设于安装槽外部且突出于第一通孔,第一止挡部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一通孔的在与第一止挡部同方向上的宽度,以使第一止挡部至少部分夹设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简化了按键的结构及安装工艺,并提供了一种按键与壳体的连接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如手机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其机身上的按键结构复杂,例如音量键,复杂的结构通常使其可使用的次数过少,进而影响手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能够提供一种按键与壳体的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和按键,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槽,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以使第一通孔对应安装槽;按键包括按压部和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安装于安装槽内,按压部设于安装槽外部且突出于第一通孔,第一止挡部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一通孔的在与第一止挡部同方向上的宽度,以使第一止挡部至少部分夹设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按键组件。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和按键,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槽,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以使第一通孔对应安装槽;按键包括按压部和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安装于安装槽内,按压部设于安装槽外部且突出于第一通孔,第一止挡部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一通孔的在与第一止挡部同方向上的宽度,以使第一止挡部至少部分夹设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在按键上设置第一止挡部,以及充分利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物理结构,本申请能够通过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以固定按键,简化了按键的结构及安装工艺,以及提供了一种按键与壳体的连接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按键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按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按键组件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按键组件的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按键组件包括触发电路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按键组件的卡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按键组件的卡键支架上的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按键组件的卡键支架上的止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按键组件的触发电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按键组件包括弹性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按键组件弹性件及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按键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按键组件的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按键组件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2按键组件的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2按键组件的插销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数字音视频播放器、电子阅读器、手持游戏机和车载电子设备等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按键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该按键组件包括壳体组件10和按键20。
结合参阅图2、图4,壳体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朝向第二壳体12的侧面上设置有安装槽111,第二壳体12上设置有通孔121,通孔121正对安装槽111;按键20包括一体式结构的按压部21和止挡部22,止挡部22安装于安装槽111内,第二壳体12连接第一壳体11以固定止挡部22,且按压部21从通孔121伸出,第一止挡部22的相对两侧延伸出凸出部(后文将做详细介绍),凸出部与第一壳体11的通孔121相对两侧的侧壁相抵顶。
该按键组件例如为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音量键组件,设置于电子设备的中框上,以合理利用电子设备的物理空间。
具体地,参阅图4,按压部21呈长条状,止挡部22位于按压部21中部且朝向第一壳体11。止挡部22包括支撑部221和固定部222,支撑部221为柱状结构,自按压部21朝向第一壳体11延伸以支撑按压部21与第一壳体11之间形成按压间隙,进而留有按压部21承受按压力时向第一壳体11方向弯曲的空间。固定部222的延伸方向与支撑部221的延伸方向垂直,固定部222夹设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即固定部222自支撑部221向按压部21两相对外侧延伸,且与按压部21延伸方向垂直,第二壳体12连接第一壳体11以从固定部222两对侧将其夹紧固定。
请继续参阅图4,按压部21包括第一按压部211、第二按压部212,第一按压部211与第二按压部212之间设置有隔断,进一步地利于第一按压部211和第二按压部212承受按压力时向第一壳体11方向弯曲。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还可不设置隔断,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具体地,参阅图3,安装槽111的容置空间至少能够容置下按压部21,安装槽111底部还设置有固定部容置槽111a,固定部容置槽111a的轮廓与固定部222及支撑部221的组合轮廓相适配,进而对按键20进行限位;以及通孔121正对安装槽111,其轮廓与按压部21的安装轮廓相适配,即固定部222与支撑部221的组合宽度大于通孔121的宽度,按压部21从通孔121伸向外部空间,而固定部222被第二壳体12阻挡在第二壳体12朝向第一壳体11的一侧,因而第二壳体12连接第一壳体11可从固定部222两对侧对其进行限位。固定部容置槽111a、第二壳体12对固定部222的六个自由度均进行了限位,故而按键20被可靠、有效地固定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内。
可选地,还可不设置固定部容置槽111a,合理设置安装槽111及通孔121的深度,以使固定部222被安装槽111及第一壳体11从两对侧面固定后,按压部21周向止挡于通孔121的侧壁上,按键20同样可靠地被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内。
具体地,再次参阅图3,第一壳体11内形成有容置腔112,第一壳体11朝向第二壳体12的侧面上设置有安装槽111,安装槽111底部设置有通孔113,通孔113连通安装槽111与容置腔112。触发电路组件30容置于容置腔112内,触发电路组件30包括触发电路板31和触发键32,触发键32与触发电路板31电性连接,且触发键32正对通孔113。
可选地,第一按压部211与第二按压部212之间还可设置弹性区,例如第一按压部211与第二按压部212连接于橡胶件两端,以利于第一按压部211和第二按压部212承受按压力时向第一壳体11方向弯曲。或者,按键20的制作材质为弹性材料,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进一步地,参阅图5,该按键组件还包括触发电路组件30,触发电路组件30安装于第一壳体11内且位于按压部21朝向第一壳体11的一侧,按压部21承受按压力以击发触发电路组件30,进而控制相应的功能。
参阅图4,第一按压部211和第二按压部212还分别对应设置有延伸部213,延伸部213穿过通孔113以抵接触发键32。第一按压部211和第二按压部212承受按压力,带动延伸部213以触动触发键32,给触发电路板31输入一个控制信号,以控制调节相应的功能。
更具体地,容置腔31的开口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侧面114,触发电路组件30从该侧面安装固定于容置腔112内。触发电路板31上电性连接有两个触发键32,以分别对应安装槽111底部的两个通孔113以及第一按压部211和第二按压部212上的延伸部213,延伸部213穿过通孔113以抵接触发键32。
可选地,触发电路板31例如为刚性印刷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于容置腔112内,或者通过双面胶、泡棉胶等胶合于容置腔112内,再或者通过设置容置腔112与触发电路板31的卡合结构,以固定触发电路板31于容置腔112内。此处仅为示意性举例,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触发电路板31为柔性印刷电路板,触发电路组件30还包括卡键支架33。参阅图1、图2、图9、图10,卡键支架33设置于容置腔112内,位于触发电路板31朝向按键20的一侧,以固定触发电路板31于容置腔112内,进而固定触发组件30于容置腔112内。
具体地,参阅图6,卡键支架33包括卡合部331,卡合部331包括第一侧面331a和第二侧面331b,第一侧面331a与触发电路板31朝向第二壳体12的侧面平行,其可全面地贴合触发电路板31以对固定触发电路板31进行限位;第二侧面331b位于第一侧面331a对侧且相对第一侧面331b呈一角度设置,以使卡合部331的厚度自其朝向容置腔112的端部至背离容置腔112的端部逐渐加厚,进而卡合部331朝向容置腔112的端部厚度比容置腔112的高度小,卡合部311背离容置腔112的端部厚度比容置腔112的高度大,卡合部311卡合于容置腔112内,进而固定触发电路板31于容置腔112内。
例如,卡合部311材质为硅橡胶,将触发电路板31安装于第一侧面311a,卡键支架33从容置腔的开口插入容置腔112内,以使卡合部311卡合于容置腔112内,进而固定触发电路板31于容置腔112内。
参阅图9,触发键32与触发电路板31电性连接,触发键32位于触发电路板31朝向通孔113的侧面上,因而卡合部331开有缺口以适应触发键32的设置位置。
进一步地,参阅图7,第二侧面331b上还设置有多个凸起311c,以使第二侧面311b通过凸起311c与容置腔112接触,改变第二侧面311b与容置腔112的线接触方式多个点接触的方式。
具体地,第二侧面331b上设置有多条平行且等间距排列的凸起311c,凸起311c的横截面为半圆状,其延伸方向与卡键支架33插入容置腔112的方向形成的夹角与第一侧面331a和第二侧面331b之间的夹角相同,以使容置腔112侧壁与多个凸起311c的接触位置相同,使卡键支架33对触发电路板31的压紧力分布均匀。
参阅图6、图8,卡键支架33还包括止挡部332,止挡部332与卡合部331为一体式结构,位于卡合部331上背离容置腔112的一端,自第一侧面331a向触发电路板31方向上延伸,止挡部332用于防止卡合部331过于深入容置腔112,以致触发键31与通孔113错位,以及便于卡键支架33从容置腔112内拆卸。具体地,在容置腔112开口处设置有台阶115,台阶115用于与止挡部332配合,止挡部332止挡于台阶115,进而保证触发键32的位置,以及止挡部332上设置有开口332a,该开口332a用于触发电路板31走线,以与主板连接。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9,触发电路组件30还包括安装板34,安装板34与卡键支架33从触发电路板31两对侧将触发电路板31夹紧并固定于容置腔112内。即先将触发电路板31贴合于第一侧面331a,由于触发电路板31为柔性印刷电路板,将安装板34从触发电路板31另一侧与其贴合,以便于将夹紧触发电路板31,进而便于卡键支架33及安装板34从容置腔112的开口插入容置腔112内,以固定触发电路板31于容置腔112内,止挡部332止挡于台阶115,以使触发键32与通孔113对准,保证第一按压部211及第二按压部212击发触发键32的有效性。
进一步地,参阅图10、图11,延伸部213与触发键32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40,弹性件40包括一体式结构的弹性垫41和弹性套42,弹性垫41安装于安装槽111内,安装槽111与第二壳体12从弹性垫41两对侧将弹性垫41夹紧,以固定弹性件40。弹性套42伸入第二通孔112抵接触发键32,延伸部213容置于弹性套42内,以通过弹性套42与触发键32接触,减缓第一按压部211或第二按压部212受按压力时延伸部213对触发键32的冲击力。更重要的是,在通孔113处设置弹性件40,可有效密封容置腔112,以阻止通过通孔121进入壳体组件10的水汽、尘埃等对触发电路组件30以及主板有害的物质。
第一按压部211或第二按压部212承受按压力时,相对于止挡部22向第一壳体11弯曲,以使延伸部213击发触发键32,同时还致使弹性套42发生弹性形变,进而严重时可导致弹性垫41发生移位,弹性件40对通孔113的密封失效。
进一步地,弹性套42两侧还设置有弹性槽43,以缓解弹性垫41因延伸部213击发触发键32时产生过大的弹性形变而移位。本实施例中,弹性套42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弹性槽43,且两弹性槽43均伸入通孔113内,以使弹性槽43可充分发生弹性形变,缓解对弹性垫41因延伸部213击发触发键32时产生过大的弹性形变而移位,致使密封失效。
可选地,在弹性套42的四周设置褶皱,以避免延伸部213击发触发键32而致使弹性垫41移位,导致弹性件40对通孔113的密封失效。或者,于弹性套42两对侧或四周设置多个弹性槽43,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为进一步避免弹性件40移位而导致密封失效,在弹性垫40与安装槽111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板50,例如选择恰当的支撑板50材质,以使支撑板50与安装槽111之间的摩擦系数、支撑板50与弹性垫41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弹性垫41与安装槽113间的摩擦系数。或者,支撑板50被安装槽113的侧壁限位,保证支撑板50与弹性垫41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于弹性垫41与安装槽113间的摩擦系数即可。
进一步地,弹性垫41上设置有卡接部44,支撑板50上设置有配合部51,卡接部44与配合部51配合以限制弹性垫41相对支撑板50的位置,进而从结构上限制了弹性垫41移位的可能性,安装槽111与第二壳体12从弹性件41两对侧方位固定弹性件40与支撑板50。例如,弹性件40及支撑板50的材质为硅橡胶,在从结构上限制了弹性垫41移位的可能性后,还保证了弹性件40及支撑板50对通孔113的密封作用。
可选地,弹性垫41上设置有卡接部44,在安装槽111底部设置有相应的配合部,例如卡接部44为一凸块,配合部为一凹槽,卡接部44插入配合部中,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连接以固定弹性垫41。
可以理解地,支撑板50上还设置有通孔52,通孔52与通孔113正对设置,以便于延伸部213及弹性套42穿过通孔113与触发键32接触,以及弹性槽43还设置于通孔52内。
具体地,弹性垫41四角均设置有卡接部44,相对应地,支撑板50四角设置有配合部51,卡接部44为一凸块,配合部51为支撑板四角上的缺口,卡接部44插入配合部51,以限制弹性件40相对支撑板50的位置。
参阅图12,本申请提供的按键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该按键组件包括壳体组件10和按键20。
结合参阅图13、图14、图15,壳体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朝向外部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安装槽111,安装槽11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插销孔116;按键20包括一体式结构的按压部21和止挡部23,止挡部23安装于安装槽111内,插销60插入插销孔116以固定止挡部23。
具体地,按压部21呈长条状,止挡部23位于按压部21中部且朝向第一壳体11。止挡部23包括支撑部231和固定部232,支撑部231为柱状结构,支撑部231朝向第一壳体11延伸以支撑按压部21与第一壳体11隔离,进而留有按压部21承受按压力时向第一壳体11方向弯曲的空间;固定部232自支撑部231向外侧延伸,其延伸方向与按压部21的延伸方向相同,固定部232朝向第一壳体11的侧面与支撑部231朝向第一壳体11的侧面平齐,插销60插入插销孔116以将其固定。
本实施例中,按键20包括两个止挡部23,两固定部232的延伸方向相对设置;插销60为一体式结构的卡合部61和两个固定柱62,卡合部61卡入插销孔116,以使固定柱62与安装槽111从固定部232两对侧将其固定。具体地,在安装槽111底部设置有固定部容置槽111a,固定部232安装于固定部容置槽111a内,插销孔116设置于第一壳体11的侧面,且插销孔116的部分空间与固定部容置槽111a连通,以使两固定柱62从该连通空间插入固定部容置槽111a,进而与固定部容置槽111a配合固定固定部232。
可选地,按键20包括一个止挡部23,在支撑部231沿按压部21延伸方向的两侧均设置固定部232,两固定柱62从插销孔116与固定部容置槽111a的连通空间插入固定部容置槽111a,以对固定部232进行固定。或者,在支撑部231上设置固定孔,固定柱62从插销孔116与固定部容置槽111a的连通空间插入固定孔。此处仅为示意性举例,还可有其他的插销固定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卡合部61上还设置有弹性塞安装槽63,弹性塞安装于弹性塞安装槽63上以密封插销孔116。具体地,弹性塞安装于弹性塞安装槽63上后,沿弹性塞安装槽63周向凸出弹性塞安装槽63,插销60插入插销孔116,弹性塞受插销孔116侧壁的挤压而将插销孔116密封。
以下,对于具有相同标号的部件与前一实施例中的部件结构相同,可参阅前一实施例中的相关附图,现作简要介绍。
进一步地,按键组件还包括触发电路组件30,触发电路组件30安装于第一壳体11内且位于按压部21朝向第一壳体11的一侧,按压部21承受按压力以击发触发电路组件30。
第一壳体11形成有容置腔112,安装槽111底部设置有通孔113,通孔113连通安装槽111与容置腔112。触发电路组件30包括触发电路板31和触发键32,触发键32与触发电路板31电性连接,触发电路组件30容置于容置腔112。按压部21包括第一按压部211、第二按压部212,第一按压部211和第二按压部212分别对应设置有延伸部213,延伸部213穿过通孔113以抵接触发键32。
延伸部213与触发键32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40,弹性件40包括一体式结构的弹性垫41和弹性套42,弹性垫41安装于安装槽111内,延伸部213容置于弹性套42内,以通过弹性套42与触发键32抵接。壳体组件10还包括第二壳体12,第二壳体12设置有通孔121,按压部21从通孔121伸出,第二壳体12连接第一壳体11,以与安装槽111从弹性件40两对侧固定弹性件40。
进一步地,弹性套42两侧还设置有弹性槽43,以缓解弹性垫41因延伸部213击发触发键32时产生过大的弹性形变而移位。
弹性垫41与安装槽111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板50,弹性垫41上设置有卡接部44,支撑板50上设置有配合部51,卡接部44与配合部51配合以限制弹性垫41相对支撑板50的位置,安装槽111与第二壳体12从弹性件40两对侧方位固定弹性件40与支撑板50。
可以理解地,支撑板50上还设置有通孔52,通孔52与通孔113正对设置,以便于延伸部213及弹性套42穿过通孔113以抵接触发键32。
具体地,触发电路组件30还包括卡键支架33,卡键支架33设置于容置腔112内,位于触发电路板31朝向按键20的一侧,以固定触发电路组件30于容置腔112内。
卡键支架33包括卡合部331,卡合部331包括第一侧面331a和第二侧面331b,第一侧面331a与触发电路板31朝向第二壳体12的侧面平行,第二侧面331b位于第一侧面331a对侧且相对第一侧面331a呈一角度设置,以便于卡合部331卡合于容置腔112内。第二侧面331b上还设置有多个凸起331c,以使第二侧面331b通过凸起331c与容置腔112接触。
进一步地,参阅图16,为更合理规划按键组件的布置空间,插销孔116的开口与容置腔112的开口位于第一壳体11的同一侧面,且插销孔116位于容置腔112朝向第二壳体12的一侧。更进一步地,插销孔116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1,另一部分位于卡键支架33上,即第一壳体11与卡键支架33配合以形成插销孔116。
卡键支架33还包括止挡部332,止挡部332与卡合部331为一体式结构,位于卡合部331上背离容置腔112的一端,止挡部332用于防止卡合部331过于深入容置腔112,以致触发键32与延伸部213错位。
触发电路组件30还包括安装板34,安装板34与卡键支架33从触发电路板31两对侧将触发电路板31夹紧并固定于容置腔112内。
参阅图17,本申请提供的电子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70包括按键组件71,按键组件71是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组件。在上述实施例中,按键组件71已有详尽描述,不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和按键,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槽,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以使第一通孔对应安装槽;按键包括按压部和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安装于安装槽内,按压部设于安装槽外部且突出于第一通孔,第一止挡部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一通孔的在与第一止挡部同方向上的宽度,以使第一止挡部至少部分夹设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通过在按键上设置第一止挡部,以及充分利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物理结构,本申请能够通过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以固定按键,简化了按键的结构及安装工艺,以及提供了一种按键与壳体的连接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通孔对应所述安装槽;
按键,包括按压部和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按压部设于所述安装槽外部且突出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止挡部的相对两侧延伸出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通孔相对两侧的侧壁相抵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止挡部包括一体结构的支撑部和固定部,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第一壳体方向延伸并支撑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按压间隙;
所述固定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部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固定部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触发电路组件,所述触发电路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按压部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按压部承受按压力以触发所述触发电路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安装槽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容置腔;
所述触发电路组件包括触发电路板和触发键,所述触发键与所述触发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触发电路组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
所述按压部包括第一按压部、第二按压部,所述第一按压部和所述第二按压部分别对应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以抵接所述触发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电路组件还包括卡键支架,所述卡键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位于所述触发电路板朝向所述按键的一侧,以固定所述触发电路组件于所述容置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键支架包括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触发电路板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平行,所述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第一侧面对侧且相对所述第一侧面呈一角度设置,以便于所述卡合部卡合于所述容置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凸起,以使所述第二侧面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容置腔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键支架还包括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卡合部为一体式结构,位于所述卡合部上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端,所述第二止挡部用于防止所述卡合部过于深入所述容置腔,以使所述触发键与所述延伸部错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发电路组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卡键支架从所述触发电路板两对侧将所述触发电路板夹紧并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按键组件。
CN201810140606.3A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8270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0606.3A CN108270900B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0606.3A CN108270900B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0900A true CN108270900A (zh) 2018-07-10
CN108270900B CN108270900B (zh) 2020-06-05

Family

ID=62774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0606.3A Active CN108270900B (zh) 2018-02-09 2018-02-09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7090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8340A (zh) * 2018-12-19 2019-03-29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侧键固定装置
CN112490044A (zh) * 2020-11-25 2021-03-1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21104291A1 (en) * 2019-11-26 2021-06-0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wearable device with elastomeric member
WO2023061380A1 (zh) * 2021-10-12 2023-04-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12002U (zh) * 2012-06-07 2013-01-30 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侧按键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104917866A (zh) * 2015-06-09 2015-09-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侧键装配结构及手机
CN204668207U (zh) * 2015-06-18 2015-09-2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US9514900B2 (en) * 2014-03-28 2016-1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put button assembly
CN205920909U (zh) * 2016-07-18 2017-02-0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及具有该按键组件的终端设备
CN106971884A (zh) * 2017-04-27 2017-07-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及电子装置
CN206402293U (zh) * 2016-12-30 2017-08-11 河源市美晨联合智能硬件电子研究院 按键装配结构和移动终端
CN206559779U (zh) * 2017-02-20 2017-10-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206610756U (zh) * 2017-04-18 2017-11-03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及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12002U (zh) * 2012-06-07 2013-01-30 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侧按键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US9514900B2 (en) * 2014-03-28 2016-1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put button assembly
CN104917866A (zh) * 2015-06-09 2015-09-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侧键装配结构及手机
CN204668207U (zh) * 2015-06-18 2015-09-2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05920909U (zh) * 2016-07-18 2017-02-0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及具有该按键组件的终端设备
CN206402293U (zh) * 2016-12-30 2017-08-11 河源市美晨联合智能硬件电子研究院 按键装配结构和移动终端
CN206559779U (zh) * 2017-02-20 2017-10-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206610756U (zh) * 2017-04-18 2017-11-03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及照明装置
CN106971884A (zh) * 2017-04-27 2017-07-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8340A (zh) * 2018-12-19 2019-03-29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侧键固定装置
WO2021104291A1 (en) * 2019-11-26 2021-06-0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wearable device with elastomeric member
US11747662B2 (en) 2019-11-26 2023-09-0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wearable device with elastomeric member
CN112490044A (zh) * 2020-11-25 2021-03-1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23061380A1 (zh) * 2021-10-12 2023-04-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0900B (zh)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31462A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270900A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0778356U (zh) 电子设备
US10014131B2 (en) Dome switch with noise-force dampening pad
CN211909128U (zh) 一种压感耳机
KR20150110692A (ko) 전기 컨택 및 커넥터
CN107851177B (zh) 指纹模组及电子设备
US842783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key mechanism thereof
CN210986143U (zh) 移动终端
KR101183476B1 (ko) 전도성 클릭 버튼을 이용한 터치스크린 입력 장치, 전도성 클릭 버튼을 이용한 터치스크린 입력 장치가 포함된 전자기기 신호 입력 시스템 및 전도성 클릭 버튼을 이용한 터치스크린 입력 장치가 포함된 전자기기 신호 입력 방법
US20050135000A1 (en) HDD tray structure
CN214477088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100175974A1 (en) Low profile multi-directional key unit structure
KR20200127027A (ko) 터치 버튼 컴포넌트, 진동 센서 컴포넌트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CN110764568B (zh) 一种电子设备
TWI539259B (zh) 電子裝置及其使用之振動機構
CN212906326U (zh) 电子设备
CN112905018B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105491195B (zh) 一种压力触控模组的固定装置
CN211506414U (zh) 压电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78630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194586U (zh) 一种复位按键及其笔记本电脑
CN112204691B (zh) 一种输入装置及含有该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8701569A (zh) 移动通信终端的侧按钮结构
CN209590698U (zh) 一种按键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