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4279A -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4279A
CN108244279A CN201810035606.7A CN201810035606A CN108244279A CN 108244279 A CN108244279 A CN 108244279A CN 201810035606 A CN201810035606 A CN 201810035606A CN 108244279 A CN108244279 A CN 108244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full
babinet
stee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56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美全
车丽
李城至
卫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 Xinyu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0356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442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44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42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其结构包括温度表、智能控制器、滚筒、通孔、自动上料装置、拖轮、透气孔、手柄、底座、全制动脚轮、电机支架、电机、传送带、外筒,底座的底部4个脚部位上均安装有全制动脚轮,全制动脚轮设有4个并且构成一个矩形结构,外筒的外侧均与底座的顶部两内侧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外筒的内部贯穿有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滚筒,本发明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的有益效果:该装置设有自动上料装置,具有自动上料的功能,无须人工进行上料,能够有效的实现自动上料,大大减少了作业员的工作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属于茶叶加工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杀青是绿茶等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杀青方式: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辐射杀青。蒸青唐代普遍使用,日本、俄罗斯、印度应用较多。我国明朝后普及使用炒青法,世界各产茶国普遍使用。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
但是现有技术由于技术不完善,需要人工进行上料,不能够有效的实现自动上料,大大增加了作业员的工作量,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技术不完善,需要人工进行上来哦,不能够有效的实现自动上料,大大增加了作业员的工作量,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其结构包括温度表、智能控制器、滚筒、通孔、自动上料装置、拖轮、透气孔、手柄、底座、全制动脚轮、电机支架、电机、传送带、外筒,所述的底座的底部4个脚部位上均安装有全制动脚轮,所述的全制动脚轮设有4个并且构成一个矩形结构,所述的外筒的外侧均与底座的顶部两内侧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外筒的内部贯穿有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滚筒,所述的滚筒的一端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通孔并且两者相通,所述的滚筒的另一端通过传送带与电机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的电机放置在与之机械连接的电机支架上,所述的电机支架的两外侧均与底座的顶部两端相连接,所述的电机支架位于外筒远离自动上料装置的一端,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安装在外筒的另一端并且与滚筒相通,所述的滚筒的下方设有与之传动连接的拖轮,所述的拖轮呈对称式的设置有两个并且与外筒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的温度表位于自动上料装置的上方并且固定在外筒上,所述的智能控制器设于温度表的一侧并且与外筒与外筒相连接,所述的智能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的手柄与外筒靠近自动上料装置的一侧面垂直焊接;
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由推筒、第一弹簧、箱体、纵向限位块、滑槽导轨、滑动轮、滑杆、推板、横向限位板、推杆、水平面板、第一小孔、防护板、第二小孔、按压件、倾斜板、暗藏板、第二弹簧、倾斜滑槽、隐藏推料板、进料口、滚轮、滚轮限位块、第一钢丝绳、第一滑轮组、空心筒、第三弹簧、第二滑轮、水平移动杆、第一双滑轮组、第二钢丝绳、固定块、支撑杆、第四弹簧、立筒、固定座、旋转板、第三钢丝绳、第二双滑轮组、第三滑轮、立杆、小齿轮、大齿轮、主轴、连接杆、活动链条、U型架、伸缩杆、限位板、第五弹簧、水平套筒、圆孔、铰链座、活塞杆、液压缸构成;
所述的水平面板的一端与倾斜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两者呈钝角设置,所述的水平面板与倾斜板将箱体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所述的水平面板的两侧均固定有防护板,所述的防护板上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第一小孔、第二小孔,所述的第一小孔与第二小孔从左往右依次依次平行排序设置,所述的按压件的一头贯穿于第二小孔并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按压件的另一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于推杆,所述的按压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横向限位板,所述的横向限位板平行且对称的固定有两个并且均与推杆垂直连接,所述的推杆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推筒,所述的推杆的一端与推筒的内端面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推筒远离推板的外端面与箱体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推筒的底面则连接于水平面板的顶面,所述的推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推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推板的底面与水平面板的顶面活动接触,所述的推杆靠近推板的一端顶面有与之垂直连接的滑杆,所述的滑杆的顶部安装有滑动轮,所述的滑动轮与滑槽导轨活动连接,所述的滑槽导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纵向限位块,所述的滑槽导轨开设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箱体的内顶面,所述的滑杆的相反位置上设有与推杆底面垂直连接的立杆,所述的立杆的一侧与活动链条的一头相连接,所述的立杆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双滑轮组,所述的活动链条的另一头通过大齿轮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座的底部垂直连接于箱体的内底面,所述的主轴贯穿于大齿轮的中心位置而与U型架活动连接,所述的U型架的外端面与伸缩杆的一端相焊接,所述的伸缩杆的另一端贯穿于圆孔与水平套筒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圆孔开设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水平套筒上,所述的水平套筒的内端面通过第五弹簧连接于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固定在伸缩杆的另一端,所述的水平套筒的外端面与箱体的内端面相连接,所述的水平套筒平行位于水平面板的下方,所述的水平套筒的底面固定有铰链座,所述的铰链座与活塞杆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的活塞杆的另一端贯穿于与之相配合的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铰接于箱体的内底面,所述的连接杆的一端与大齿轮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小齿轮,所述的小齿轮与大齿轮采用相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的小齿轮上固定有旋转板,所述的旋转板的一端与第三钢丝绳的一头连接,所述的第三钢丝绳的另一头第二双滑轮组、第三滑轮而连接于固定块,所述的第三滑轮安装在水平面板的底面并且位于立杆靠近支撑杆的一侧,所述的固定块平行且对称的设置有2块并且布设在支撑杆的两侧,所述的支撑杆的顶面贯穿于倾斜板与暗藏板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杆的底面通过第四弹簧连接于立筒的内底面,所述的立筒与支撑杆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连接的在一起,所述的立筒的底面与箱体的内底面垂直连接,所述的暗藏板内置于倾斜板内,所述的暗藏板靠近隐藏推料板的一侧两端均与倾斜板铰链连接,所述的隐藏推料板设于与之活动连接的暗藏板的内部并且两者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隐藏推料板的一端安装有滚轮,所述的滚轮与倾斜滑槽活动连接,所述的倾斜滑槽开设在倾斜板侧面上,所述的倾斜滑槽的两末端均固定有滚轮限位块,所述的第一钢丝绳的一头固定在滚轮上,所述的第一钢丝绳的另一头通过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与水平移动杆连接,所述的第二滑轮固定在空心筒上,所述的第一滑轮组固定于箱体的另一d端面,所述的水平移动杆贯穿于空心筒并且两者间隙配合,所述的水平移动杆的一端与空心筒的内端面通过第三弹簧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空心筒的底面与箱体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钢丝绳的一头与水平移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钢丝绳的另一头通过第一双滑轮组连接于固定块,所述的第一双滑轮组固定在立筒靠近水平移动杆的一侧,所述的进料口开设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箱体上,所述的进料口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并且与滚筒相通,所述的箱体与外筒机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推板还包括有软垫,所述的推板的底面与软垫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软垫的横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的软垫的表面光滑,减少摩擦系数,避免推板与水平面板发生摩擦,使得水平面板及推板不受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小孔与第二小孔的形状呈为圆形结构并且两者的直径数值相同,所述的按压件的口径数值小于第二小孔的直径数值,所述的按压件的最大宽度数值小于2块的横向限位板的水平间距数值,便于按压件穿过小孔,横向限位板对按压件起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小齿轮的中心与旋转板的底端的最大水平间距略小于小齿轮的中心与活动链条的最小垂直间距,避免旋转板跟随小齿轮旋转时,旋转板与活动链条发生碰撞。
进一步地,所述的小齿轮、大齿轮均采用斜齿轮,承载能力强,经久耐用,起动平稳、传动精细。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在使用时,将需要杀青的茶叶放置在水平面板上,通过按压按压件,使得按压件脱离防护板,并且从第一小孔进入第二小孔,第一弹簧由于被挤压要恢复原状而对推杆施力使得推杆在滑动轮的辅助作用下向前移动,从而将茶叶向倾斜板推,推杆向前移动的同时带动立杆向前移动,由于活动链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跟随立杆移动,活动链条移动时带动大齿轮进行转动并且跟随前进,因大齿轮固定在U型架上,U型架带动伸缩杆向水平套筒外伸,第五弹簧由原状被拉伸,因大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并且两者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故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进行旋转,因小齿轮上固定有旋转板,故旋转板随小齿轮进行旋转,因旋转板连接于第三钢丝绳,而第三钢丝绳的长度唯一,第三钢丝绳随着小齿轮的前进而对固定块的拉力减少,使得第二弹簧由于被压缩要复位而对支撑杆提供向上的顶力,使得支撑杆向立筒外伸从而将暗藏板上顶,因暗藏板的一侧与倾斜板铰链连接,另一侧与倾斜板活动接触,故暗藏板发生倾斜,与此同时,因第二钢丝绳固定在固定块上,支撑杆上升时对第二钢丝绳产生拉力,第一双滑轮的辅助作用下,水平移动杆向空心筒外伸,因第一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于水平移动杆,另一端与滚轮连接,而第一钢丝绳的长度固定,第一钢丝绳对滚轮产生拉力,并且因隐藏推料板置于暗藏板内,故隐藏推料板外加自身重力并在滚轮的作用下下滑,从而隐藏推料板将茶叶从进料口推入滚筒内部,复位时,按压按压件,使其脱离防护板,并且对推板施力,从而将第二小孔上的按压件推进第一小孔内,一切复位;
本发明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的有益效果:该装置设有自动上料装置,具有自动上料的功能,无须人工进行上料,能够有效的实现自动上料,大大减少了作业员的工作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内部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内部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温度表-1、智能控制器-2、滚筒-3、通孔-4、自动上料装置-5、拖轮-6、透气孔-7、手柄-8、底座-9、全制动脚轮-10、电机支架-11、电机-12、传送带-13、外筒-14、推筒-501、第一弹簧-502、箱体-503、纵向限位块-504、滑槽导轨-505、滑动轮-506、滑杆-507、推板-508、横向限位板-509、推杆-510、水平面板-511、第一小孔-512、防护板-513、第二小孔-514、按压件-515、倾斜板-516、暗藏板-517、第二弹簧-518、倾斜滑槽-519、隐藏推料板-520、进料口-521、滚轮-522、滚轮限位块-523、第一钢丝绳-524、第一滑轮组-525、空心筒-526、第三弹簧-527、第二滑轮-528、水平移动杆-529、第一双滑轮组-530、第二钢丝绳-531、固定块-532、支撑杆-533、第四弹簧-534、立筒-535、固定座-536、旋转板-537、第三钢丝绳-538、第二双滑轮组-539、第三滑轮-540、立杆-541、小齿轮-542、大齿轮-543、主轴-544、连接杆-545、活动链条-546、U型架-547、伸缩杆-548、限位板-549、第五弹簧-550、水平套筒-551、圆孔-552、铰链座-553、活塞杆-554、液压缸-555、软垫-508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温度表1、智能控制器2、滚筒3、通孔4、自动上料装置5、拖轮6、透气孔7、手柄8、底座9、全制动脚轮10、电机支架11、电机12、传送带13、外筒14,所述的底座9的底部4个脚部位上均安装有全制动脚轮10,所述的全制动脚轮10设有4个并且构成一个矩形结构,所述的外筒14的外侧均与底座9的顶部两内侧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外筒14的内部贯穿有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滚筒3,所述的滚筒3的一端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通孔4并且两者相通,所述的滚筒3的另一端通过传送带13与电机12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的电机12放置在与之机械连接的电机支架11上,所述的电机支架11的两外侧均与底座9的顶部两端相连接,所述的电机支架11位于外筒14远离自动上料装置5的一端,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5安装在外筒14的另一端并且与滚筒3相通,所述的滚筒3的下方设有与之传动连接的拖轮6,所述的拖轮6呈对称式的设置有两个并且与外筒14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的温度表1位于自动上料装置5的上方并且固定在外筒14上,所述的智能控制器2设于温度表1的一侧并且与外筒14与外筒14相连接,所述的智能控制器2与电机12电连接,所述的手柄8与外筒14靠近自动上料装置5的一侧面垂直焊接;
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5由推筒501、第一弹簧502、箱体503、纵向限位块504、滑槽导轨505、滑动轮506、滑杆507、推板508、横向限位板509、推杆510、水平面板511、第一小孔512、防护板513、第二小孔514、按压件515、倾斜板516、暗藏板517、第二弹簧518、倾斜滑槽519、隐藏推料板520、进料口521、滚轮522、滚轮限位块523、第一钢丝绳524、第一滑轮组525、空心筒526、第三弹簧527、第二滑轮528、水平移动杆529、第一双滑轮组530、第二钢丝绳531、固定块532、支撑杆533、第四弹簧534、立筒535、固定座536、旋转板537、第三钢丝绳538、第二双滑轮组539、第三滑轮540、立杆541、小齿轮542、大齿轮543、主轴544、连接杆545、活动链条546、U型架547、伸缩杆548、限位板549、第五弹簧550、水平套筒551、圆孔552、铰链座553、活塞杆554、液压缸555构成;
所述的水平面板511的一端与倾斜板516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两者呈钝角设置,所述的水平面板511与倾斜板516将箱体503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所述的水平面板511的两侧均固定有防护板513,所述的防护板513上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第一小孔512、第二小孔514,所述的第一小孔512与第二小孔514从左往右依次依次平行排序设置,所述的按压件515的一头贯穿于第二小孔514并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按压件515的另一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于推杆510,所述的按压件51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横向限位板509,所述的横向限位板509平行且对称的固定有两个并且均与推杆510垂直连接,所述的推杆510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推筒501,所述的推杆510的一端与推筒501的内端面通过第一弹簧502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推筒501远离推板508的外端面与箱体503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推筒501的底面则连接于水平面板511的顶面,所述的推杆510的另一端连接于推板508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推板508的底面与水平面板511的顶面活动接触,所述的推杆510靠近推板508的一端顶面有与之垂直连接的滑杆507,所述的滑杆507的顶部安装有滑动轮506,所述的滑动轮506与滑槽导轨505活动连接,所述的滑槽导轨50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纵向限位块504,所述的滑槽导轨505开设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箱体503的内顶面,所述的滑杆507的相反位置上设有与推杆510底面垂直连接的立杆541,所述的立杆541的一侧与活动链条546的一头相连接,所述的立杆541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双滑轮组539,所述的活动链条546的另一头通过大齿轮543与固定座536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座536的底部垂直连接于箱体503的内底面,所述的主轴544贯穿于大齿轮543的中心位置而与U型架547活动连接,所述的U型架547的外端面与伸缩杆548的一端相焊接,所述的伸缩杆548的另一端贯穿于圆孔552与水平套筒55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圆孔552开设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水平套筒551上,所述的水平套筒551的内端面通过第五弹簧550连接于限位板549,所述的限位板549固定在伸缩杆548的另一端,所述的水平套筒551的外端面与箱体503的内端面相连接,所述的水平套筒551平行位于水平面板511的下方,所述的水平套筒551的底面固定有铰链座553,所述的铰链座553与活塞杆554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的活塞杆554的另一端贯穿于与之相配合的液压缸555,所述的液压缸555铰接于箱体503的内底面,所述的连接杆545的一端与大齿轮543相连接,连接杆545的另一端连接于小齿轮542,所述的小齿轮542与大齿轮543采用相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的小齿轮542上固定有旋转板537,所述的旋转板537的一端与第三钢丝绳538的一头连接,所述的第三钢丝绳538的另一头第二双滑轮组539、第三滑轮540而连接于固定块532,所述的第三滑轮540安装在水平面板511的底面并且位于立杆541靠近支撑杆533的一侧,所述的固定块532平行且对称的设置有2块并且布设在支撑杆533的两侧,所述的支撑杆533的顶面贯穿于倾斜板516与暗藏板517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杆533的底面通过第四弹簧534连接于立筒535的内底面,所述的立筒535与支撑杆533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连接的在一起,所述的立筒535的底面与箱体503的内底面垂直连接,所述的暗藏板517内置于倾斜板516内,所述的暗藏板517靠近隐藏推料板520的一侧两端均与倾斜板516铰链连接,所述的隐藏推料板520设于与之活动连接的暗藏板517的内部并且两者通过第二弹簧518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隐藏推料板520的一端安装有滚轮522,所述的滚轮522与倾斜滑槽519活动连接,所述的倾斜滑槽519开设在倾斜板516侧面上,所述的倾斜滑槽519的两末端均固定有滚轮限位块523,所述的第一钢丝绳524的一头固定在滚轮522上,所述的第一钢丝绳524的另一头通过第一滑轮组525、第二滑轮528与水平移动杆529连接,所述的第二滑轮528固定在空心筒526上,所述的第一滑轮组525固定于箱体503的另一d端面,所述的水平移动杆529贯穿于空心筒526并且两者间隙配合,所述的水平移动杆529的一端与空心筒526的内端面通过第三弹簧527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空心筒526的底面与箱体503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钢丝绳531的一头与水平移动杆52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钢丝绳531的另一头通过第一双滑轮组530连接于固定块532,所述的第一双滑轮组530固定在立筒535靠近水平移动杆529的一侧,所述的进料口521开设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箱体503上,所述的进料口521与通孔4的位置相对应并且与滚筒3相通,所述的箱体503与外筒14机械连接。
所述的推板508还包括有软垫5081,所述的推板508的底面与软垫508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软垫5081的横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的软垫5081的表面光滑,减少摩擦系数,避免推板与水平面板发生摩擦,使得水平面板及推板不受磨损。
所述的第一小孔512与第二小孔514的形状呈为圆形结构并且两者的直径数值相同,所述的按压件515的口径数值小于第二小孔514的直径数值,所述的按压件515的最大宽度数值小于2块的横向限位板509的水平间距数值,便于按压件穿过小孔,横向限位板对按压件起限位作用。
所述的小齿轮542的中心与旋转板537的底端的最大水平间距略小于小齿轮542的中心与活动链条546的最小垂直间距,避免旋转板跟随小齿轮旋转时,旋转板与活动链条发生碰撞。
所述的小齿轮542、大齿轮543均采用斜齿轮,承载能力强,经久耐用,起动平稳、传动精细。
本专利所说的小齿轮542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的时候,第一步,事先检查装置的各个部件的组装是否牢固,检测装置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第二步,在装置能够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使用,将需要杀青的茶叶放置在水平面板511上,通过按压按压件515,使得按压件515脱离防护板513,并且从第一小孔512进入第二小孔515,第一弹簧502由于被挤压要恢复原状而对推杆510施力使得推杆510在滑动轮506的辅助作用下向前移动,从而将茶叶向倾斜板516推,推杆510向前移动的同时带动立杆541向前移动,由于活动链条546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跟随立杆541移动,活动链条546移动时带动大齿轮543进行转动并且跟随前进,因大齿轮543固定在U型架547上,U型架547带动伸缩杆548向水平套筒551外伸,第五弹簧550由原状被拉伸,因大齿轮543与小齿轮542相啮合并且两者通过连接杆545连接在一起,故大齿轮543带动小齿轮542进行旋转,因小齿轮542上固定有旋转板537,故旋转板537随小齿轮542进行旋转,因旋转板537连接于第三钢丝绳538,而第三钢丝绳538的长度唯一,第三钢丝绳538随着小齿轮542的前进而对固定块532的拉力减少,使得第二弹簧534由于被压缩要复位而对支撑杆533提供向上的顶力,使得支撑杆533向立筒535外伸从而将暗藏板517上顶,因暗藏板517的一侧与倾斜板516铰链连接,另一侧与倾斜板516活动接触,故暗藏板517发生倾斜,与此同时,因第二钢丝绳531固定在固定块531上,支撑杆533上升时对第二钢丝绳531产生拉力,第一双滑轮530的辅助作用下,水平移动杆529向空心筒526外伸,因第一钢丝绳524的一端连接于水平移动杆529,另一端与滚轮522连接,而第一钢丝绳524的长度固定,第一钢丝绳524对滚轮522产生拉力,并且因隐藏推料板520置于暗藏板517内,故隐藏推料板520外加自身重力并在滚轮522的作用下下滑,从而隐藏推料板520将茶叶从进料口521推入滚筒3内部,复位时,按压按压件515,使其脱离防护板513,并且对推板508施力,从而将第二小孔515上的按压件515推进第一小孔512内,一切复位。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由于技术不完善,需要人工进行上来哦,不能够有效的实现自动上料,大大增加了作业员的工作量,工作效率低,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具有自动上料的功能,无须人工进行上料,能够有效的实现自动上料,大大减少了作业员的工作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其结构包括温度表(1)、智能控制器(2)、滚筒(3)、通孔(4)、自动上料装置(5)、拖轮(6)、透气孔(7)、手柄(8)、底座(9)、全制动脚轮(10)、电机支架(11)、电机(12)、传送带(13)、外筒(14),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座(9)的底部4个脚部位上均安装有全制动脚轮(10),所述的全制动脚轮(10)设有4个并且构成一个矩形结构,所述的外筒(14)的外侧均与底座(9)的顶部两内侧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外筒(14)的内部贯穿有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滚筒(3),所述的滚筒(3)的一端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通孔(4)并且两者相通,所述的滚筒(3)的另一端通过传送带(13)与电机(12)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的电机(12)放置在与之机械连接的电机支架(11)上,所述的电机支架(11)的两外侧均与底座(9)的顶部两端相连接,所述的电机支架(11)位于外筒(14)远离自动上料装置(5)的一端,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5)安装在外筒(14)的另一端并且与滚筒(3)相通,所述的滚筒(3)的下方设有与之传动连接的拖轮(6),所述的拖轮(6)呈对称式的设置有两个并且与外筒(14)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的温度表(1)位于自动上料装置(5)的上方并且固定在外筒(14)上,所述的智能控制器(2)设于温度表(1)的一侧并且与外筒(14)与外筒(14)相连接,所述的智能控制器(2)与电机(12)电连接,所述的手柄(8)与外筒(14)靠近自动上料装置(5)的一侧面垂直焊接;
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5)由推筒(501)、第一弹簧(502)、箱体(503)、纵向限位块(504)、滑槽导轨(505)、滑动轮(506)、滑杆(507)、推板(508)、横向限位板(509)、推杆(510)、水平面板(511)、第一小孔(512)、防护板(513)、第二小孔(514)、按压件(515)、倾斜板(516)、暗藏板(517)、第二弹簧(518)、倾斜滑槽(519)、隐藏推料板(520)、进料口(521)、滚轮(522)、滚轮限位块(523)、第一钢丝绳(524)、第一滑轮组(525)、空心筒(526)、第三弹簧(527)、第二滑轮(528)、水平移动杆(529)、第一双滑轮组(530)、第二钢丝绳(531)、固定块(532)、支撑杆(533)、第四弹簧(534)、立筒(535)、固定座(536)、旋转板(537)、第三钢丝绳(538)、第二双滑轮组(539)、第三滑轮(540)、立杆(541)、小齿轮(542)、大齿轮(543)、主轴(544)、连接杆(545)、活动链条(546)、U型架(547)、伸缩杆(548)、限位板(549)、第五弹簧(550)、水平套筒(551)、圆孔(552)、铰链座(553)、活塞杆(554)、液压缸(555)构成;
所述的水平面板(511)的一端与倾斜板(516)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两者呈钝角设置,所述的水平面板(511)与倾斜板(516)将箱体(503)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所述的水平面板(511)的两侧均固定有防护板(513),所述的防护板(513)上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第一小孔(512)、第二小孔(514),所述的第一小孔(512)与第二小孔(514)从左往右依次依次平行排序设置,所述的按压件(515)的一头贯穿于第二小孔(514)并且两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按压件(515)的另一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于推杆(510),所述的按压件(51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横向限位板(509),所述的横向限位板(509)平行且对称的固定有两个并且均与推杆(510)垂直连接,所述的推杆(510)贯穿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推筒(501),所述的推杆(510)的一端与推筒(501)的内端面通过第一弹簧(502)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推筒(501)远离推板(508)的外端面与箱体(503)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推筒(501)的底面则连接于水平面板(511)的顶面,所述的推杆(510)的另一端连接于推板(508)的中心位置,所述的推板(508)的底面与水平面板(511)的顶面活动接触,所述的推杆(510)靠近推板(508)的一端顶面有与之垂直连接的滑杆(507),所述的滑杆(507)的顶部安装有滑动轮(506),所述的滑动轮(506)与滑槽导轨(505)活动连接,所述的滑槽导轨(50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纵向限位块(504),所述的滑槽导轨(505)开设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箱体(503)的内顶面,所述的滑杆(507)的相反位置上设有与推杆(510)底面垂直连接的立杆(541),所述的立杆(541)的一侧与活动链条(546)的一头相连接,所述的立杆(541)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双滑轮组(539),所述的活动链条(546)的另一头通过大齿轮(543)与固定座(536)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座(536)的底部垂直连接于箱体(503)的内底面,所述的主轴(544)贯穿于大齿轮(543)的中心位置而与U型架(547)活动连接,所述的U型架(547)的外端面与伸缩杆(548)的一端相焊接,所述的伸缩杆(548)的另一端贯穿于圆孔(552)与水平套筒(55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圆孔(552)开设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水平套筒(551)上,所述的水平套筒(551)的内端面通过第五弹簧(550)连接于限位板(549),所述的限位板(549)固定在伸缩杆(548)的另一端,所述的水平套筒(551)的外端面与箱体(503)的内端面相连接,所述的水平套筒(551)平行位于水平面板(511)的下方,所述的水平套筒(551)的底面固定有铰链座(553),所述的铰链座(553)与活塞杆(554)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的活塞杆(554)的另一端贯穿于与之相配合的液压缸(555),所述的液压缸(555)铰接于箱体(503)的内底面,所述的连接杆(545)的一端与大齿轮(543)相连接,连接杆(545)的另一端连接于小齿轮(542),所述的小齿轮(542)与大齿轮(543)采用相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的小齿轮(542)上固定有旋转板(537),所述的旋转板(537)的一端与第三钢丝绳(538)的一头连接,所述的第三钢丝绳(538)的另一头第二双滑轮组(539)、第三滑轮(540)而连接于固定块(532),所述的第三滑轮(540)安装在水平面板(511)的底面并且位于立杆(541)靠近支撑杆(533)的一侧,所述的固定块(532)平行且对称的设置有2块并且布设在支撑杆(533)的两侧,所述的支撑杆(533)的顶面贯穿于倾斜板(516)与暗藏板(517)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杆(533)的底面通过第四弹簧(534)连接于立筒(535)的内底面,所述的立筒(535)与支撑杆(533)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连接的在一起,所述的立筒(535)的底面与箱体(503)的内底面垂直连接,所述的暗藏板(517)内置于倾斜板(516)内,所述的暗藏板(517)靠近隐藏推料板(520)的一侧两端均与倾斜板(516)铰链连接,所述的隐藏推料板(520)设于与之活动连接的暗藏板(517)的内部并且两者通过第二弹簧(518)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隐藏推料板(520)的一端安装有滚轮(522),所述的滚轮(522)与倾斜滑槽(519)活动连接,所述的倾斜滑槽(519)开设在倾斜板(516)侧面上,所述的倾斜滑槽(519)的两末端均固定有滚轮限位块(523),所述的第一钢丝绳(524)的一头固定在滚轮(522)上,所述的第一钢丝绳(524)的另一头通过第一滑轮组(525)、第二滑轮(528)与水平移动杆(529)连接,所述的第二滑轮(528)固定在空心筒(526)上,所述的第一滑轮组(525)固定于箱体(503)的另一d端面,所述的水平移动杆(529)贯穿于空心筒(526)并且两者间隙配合,所述的水平移动杆(529)的一端与空心筒(526)的内端面通过第三弹簧(527)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空心筒(526)的底面与箱体(503)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钢丝绳(531)的一头与水平移动杆(52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钢丝绳(531)的另一头通过第一双滑轮组(530)连接于固定块(532),所述的第一双滑轮组(530)固定在立筒(535)靠近水平移动杆(529)的一侧,所述的进料口(521)开设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箱体(503)上,所述的进料口(521)与通孔(4)的位置相对应并且与滚筒(3)相通,所述的箱体(503)与外筒(14)机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板(508)还包括有软垫(5081),所述的推板(508)的底面与软垫(508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软垫(5081)的横截面呈矩形结构,所述的软垫(5081)的表面光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小孔(512)与第二小孔(514)的形状呈为圆形结构并且两者的直径数值相同,所述的按压件(515)的口径数值小于第二小孔(514)的直径数值,所述的按压件(515)的最大宽度数值小于2块的横向限位板(509)的水平间距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齿轮(542)的中心与旋转板(537)的底端的最大水平间距略小于小齿轮(542)的中心与活动链条(546)的最小垂直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齿轮(542)、大齿轮(543)均采用斜齿轮。
CN201810035606.7A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 Pending CN1082442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5606.7A CN108244279A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5606.7A CN108244279A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4279A true CN108244279A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27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5606.7A Pending CN108244279A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4427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1487A (zh) * 2019-07-25 2019-10-08 佛山市沃迪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杀青机炒茶缸
CN110800826A (zh) * 2019-12-11 2020-02-18 太湖县淘乡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初加工用连续杀青装置
CN112082447A (zh) * 2020-08-01 2020-12-15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地下工程施工中的位移监测的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1487A (zh) * 2019-07-25 2019-10-08 佛山市沃迪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杀青机炒茶缸
CN110800826A (zh) * 2019-12-11 2020-02-18 太湖县淘乡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初加工用连续杀青装置
CN112082447A (zh) * 2020-08-01 2020-12-15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地下工程施工中的位移监测的装置
CN112082447B (zh) * 2020-08-01 2021-10-26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地下工程施工中的位移监测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44279A (zh)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生产中的全自动杀青机
CN107042555B (zh) 一种木材自动去疤机
CN207948828U (zh) 一种滚刷式椰子剥衣机
CN107950184A (zh) 一种剑麻收割机
CN109746156A (zh) 一种鞋垫加工粘胶水装置
CN115092753A (zh) 一种草坪底布加工用的定位裁剪设备
CN202412396U (zh) 双辊进给圆木找圆机
CN112176621A (zh) 一种针织衫生产用去毛球装置
CN112141771A (zh) 一种厚纸张用印刷搓纸上纸装置
CN209234812U (zh) 穿串机
CN107536065A (zh) 一种大型山楂去核设备
CN106938387B (zh) 智能柔性装配单元
CN110236216A (zh) 一种用于烤烟的烟叶夹持装置
CN109333707A (zh) 一种智能化破竹设备
CN201058927Y (zh) 全自动皮革揉纹机
CN207604469U (zh) 一种茶叶揉捻机
CN202780678U (zh) 凸轮轴生产用棒材下料托架
CN209111248U (zh) 用于制造家具的生产设备
CN208373935U (zh) 一种具有自动送料功能的冲床
CN105851188A (zh) 屠宰刮毛装置
CN112501858A (zh) 一种纺织产品末端收边整烫装置
CN108996201A (zh) 一种运动轨迹为矩形的送料机构
CN214271350U (zh) 一种植绒布料生产用压平装置
CN110897272A (zh) 服装纽扣自动组装机
CN203556576U (zh) 方便筷小头顶靠分开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27

Address after: 431800 No. 5 Group of Shibanxiang Village, Yonglong Town, Jingshan County, Jingme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an Xinyu

Address before: 200030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1954 Huashan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Li Meiqua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