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2972B - 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42972B CN108242972B CN201611215766.7A CN201611215766A CN108242972B CN 108242972 B CN108242972 B CN 108242972B CN 201611215766 A CN201611215766 A CN 201611215766A CN 108242972 B CN108242972 B CN 1082429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t
- blocks
- streams
- symbol
- c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04L1/0058—Block-coded mod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6—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55—MAP-deco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88—Multiresolutio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366—Arrangements for compensating undesirable propertie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between the modulator and the demodulat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可以提高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吞吐量。该方法包括:将待传输的传输块拆分成大小不完全相等的N个码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利用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非正交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多址接入是无线通信物理层核心的技术之一,它使得无线网络设备能区分且同时服务多个终端用户,并减小多址干扰。
现有无线通信系统大多采用简单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然而,随着应用场景、终端类型和应用类型的日益丰富,在未来蜂窝网络的演进过程中,终端数目将呈爆炸式增长,现有的正交多址接入方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蜂窝网络日益提升的容量需求,如已不能满足海量接入、上下行数据传输和频谱效率的持续提升等。
随着非正交的多址接入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人们希望未来的无线蜂窝网络,如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借助非正交的多址接入技术有效地解决容量需求提升的问题,尤其是解决上下行数据传输吞吐量需求提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可以提高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吞吐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传输的传输块拆分成大小不完全相等的N个码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利用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非正交传输。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过程中,通过将待传输块拆分成大小不完全相等的N个码块,并对该N个码块进行不等纠错能力的纠错编码,使得每个码块的性能表现出差异,接收端可以更容易通过干扰消除的方式来逐步解调数据,从而,能够提升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吞吐量。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非正交传输,包括: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中包括的调制符号数相等;将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叠加,以得到叠加后的符号流;非正交传输该叠加后的符号流。
可选地,利用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非正交传输该叠加后的符号流。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包括:采用伪随机方式,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采用伪随机方式,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包括: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拆分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或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至少两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合并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包括:按照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的排列顺序和/或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比特的排列顺序,依次将所述N个编码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包括: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第i个编码后的比特块EBi的大小为:
EBi=总时频资源数*log2(X)
其中,X表示对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包括: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该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该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第i个编码后的比特块EBi的大小为:
EBi=总时频资源数/F*k*log2(X)
其中,F表示扩频因子,k表示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所占用的比特流数,X表示对第二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N个码块的调制方式不完全相同。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包括:采用不完全相同的码率,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过对该N个码块中每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该纠错编码方式采用以下编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Turbo码、极化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采用极化编码方式对该N个码块中每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的大小为2的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传输的传输块拆分成N个码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采用伪随机方式,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包括的调制符号数相等;将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叠加,以得到叠加后的符号流;非正交传输该叠加后的符号流。
可选地,利用相同的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资源,非正交传输该叠加后的符号流。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过程中,通过伪随机方式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使得每个比特流的性能表现出差异,从而,能够提升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吞吐量。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采用伪随机方式,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包括: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拆分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或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至少两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合并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包括: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第i个编码后的比特块EBi的大小为:
EBi=总时频资源数*log2(X)
其中,X表示对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包括: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该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该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第i个编码后的比特块EBi的大小为:
EBi=总时频资源数/F*k*log2(X)
其中,F表示扩频因子,k表示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所占用的比特流数,X表示对第二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N个码块的调制方式不完全相同。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过对该N个码块中每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该纠错编码方式采用以下编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Turbo码、极化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采用Polar编码对该N个码块中每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的大小为2的幂。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上获取接收信号;通过解调该接收信号获取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大小不完全相同的N个码块;合并该N个码块,得到传输块。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过程中,由于译码得到大小不完全相同的N个码块,使得解调数据时更容易通过干扰消除的方式来实现,从而,能够提升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吞吐量。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根据所述接收信号获取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包括:获取接收信号,该接收信号中包括叠加后的符号流;均匀拆分该叠加后的符号流,得到M个符号流,该M个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中包括的符号数相等,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解调该M个符号流,得到M个比特流;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解映射,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解映射,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包括:
采用解伪随机映射方式将该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解映射,得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解映射,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包括:
采用解顺序映射方式将该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解映射,得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解调该M个符号流,得到M个比特流,包括:采用正交幅度解调和/或相位偏移解调,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该M个比特流。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解调该M个符号流,得到M个比特流,包括:
利用码本,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该M个比特流,该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该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M个比特流的解调方式不完全相同。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采用不完全相同的码率,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大小不完全相同的N个码块。
可选地,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纠错译码采用以下译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Turbo码、极化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叠加后的符号流;均匀拆分该叠加后的符号流,得到M个符号流,该M个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中包括的符号数相等,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M个比特流;采用解伪随机方式,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解映射,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N个码块;合并该N个码块,得到传输块。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过程中,获取性能差异的比特流,使得解调数据时更容易通过干扰消除的方式来实现,从而,能够提升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吞吐量。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M个比特流,包括:采用正交幅度解调和/或相位偏移解调,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该M个比特流。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解调该M个符号流,得到M个比特流,包括:
利用码本,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该M个比特流,该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该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M个比特流的解调方式不完全相同。
可选地,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N个码块,该纠错译码采用以下译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Turbo码、极化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包括:拆分单元、编码单元、传输单元,可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包括:拆分单元、编码单元、映射单元、调制单元、符号流处理单元和传输单元,可以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包括:获取单元、处理单元、译码单元和合并单元,可以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符号流处理单元、解调单元、解映射单元、译码单元和合并单元,可以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上存储有可以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程序代码,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可以实现方法中发送端设备执行各个操作。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上存储有可以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程序代码,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可以实现方法中发送端设备执行各个操作。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上存储有可以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其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程序代码,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可以实现方法中接收端设备执行各个操作。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上存储有可以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其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程序代码,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可以实现方法中接收端设备执行各个操作。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可以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可以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可以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可以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申请非正交传输数据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拆分传输块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拆分传输块的另一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调制方式下编码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调制方式下编码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调制方式下采用伪随机映射方式映射编码后的比特块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调制方式下采用伪随机映射方式映射编码后的比特块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调制方式下采用伪随机映射方式映射编码后的比特块的另一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采用顺序映射方式映射编码后的比特块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采用顺序映射方式映射编码后的比特块的另一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采用随机映射方式映射编码后的比特块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叠加符号流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是使用本申请的非正交传输数据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包括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2可包括多个天线例如,天线104、106、108、110、112和114。另外,网络设备102可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网络设备102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16和终端设备122)通信。然而,可以理解,网络设备102可以与类似于终端设备116或122的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通信。终端设备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脑、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通信的任意其它适合设备。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118向终端设备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0从终端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终端设备122与天线104和106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终端设备1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6从终端设备122接收信息。
例如,在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8可与反向链路120使用不同的频带,前向链路124可与反向链路126使用不同的频带。
再例如,在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系统和全双工(Full Duplex)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使用共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使用共同频带。
被设计用于通信的每个天线(或者由多个天线组成的天线组)和/或区域称为网络设备102的扇区。例如,可将天线组设计为与网络设备102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终端设备通信。在网络设备102通过前向链路118和124分别与终端设备116和122进行通信的过程中,网络设备102的发射天线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改善前向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此外,与网络设备通过单个天线向它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的方式相比,在网络设备102利用波束成形向相关覆盖区域中随机分散的终端设备116和122发送信号时,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设备会受到较少的干扰。
在给定时间,网络设备102、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可以是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和/或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当发送数据时,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对数据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具体地,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获取(例如生成、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或在存储器中保存等)要通过信道发送至无线通信接收装置的一定数目的数据比特。这种数据比特可包含在数据的传输块(或多个传输块)中,传输块可被分段以产生多个码块。
此外,该通信系统100可以是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PLMN”)网络或者D2D(Device to Device)网络或者M2M(Machine to Machine)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送端(接收端)可以是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控制器等。每个网络设备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小区)内的终端设备(例如UE)进行通信。该网络设备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例如,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例如,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网络设备(例如,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简称“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端(发送端)可以是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终端、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为“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为“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简称为“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为“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简称“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此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简称“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Disc,简称“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的通信系统100中,多个终端设备可以复用同一时频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并且,作为上述同一时频资源,例如,在以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简称“RE”)为单位的时频资源划分方式下,上述时频资源可以是由多个RE组成的时频资源块(也可以称为时频资源组),并且,该多个RE可以是在时域上的位置相同(即,对应相同的符号)且在频域上的位置相异(即,对应不同子的载波),或者,该多个RE可以是在时域上的位置相异(即,对应不同的符号)且在频域上的位置相同(即,对应相同的子载波),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200包括以下内容。
在201中,将待传输的传输块拆分成大小不完全相等的N个码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可选地,该N个码块可以是大小不同的码块。
例如,如图3所示,对于一个大小为8056比特的传输块(Transport Block,简称“TB”),即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简称“TBS”)为8056比特,该TB被拆分为两个码块(Code Block,简称“CB”),分别是CB1和CB2,在该TB的拆分过程中,会在拆分后产生的数据比特上配置校验比特,即配置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该CB1和该CB2的大小包含CRC的值;其中,该CB1的大小为5952比特,该CB1包括24比特的B类CRC;该CB2的大小为2176比特,包括24比特的A类CRC和24比特的B类CRC。
可选地,该N个码块中可以存在部分大小相同的码块。
例如,如图4所示,将一个待传输块拆分为8个码块,其中,CB2和CB6大小相同,CB5和CB7大小相同,CB1、CB2、CB3、CB4、CB5和CB8的大小各不相同。
在202中,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可以通过例如Turbo码、极化码或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等编码方式对该N个码块中每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可以通过多种编码方式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
可选地,采用不完全相同的码率,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该N个码块大小不完全相同,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时所采用的码率也不完全相同,体现了对该N个码块进行不等纠错能力的纠错编码。
可选地,在进行非正交传输时,若多个叠加的数据流能够具有不同的纠错能力的时候,接收端可以更容易通过干扰消除的方式来逐步解调数据。
可选地,当采用Turbo码对码块进行纠错编码时,先对该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对纠错编码后的比特进行速率匹配,得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当采用极化码对码块进行纠错编码时,该编码后的比特块的大小为2的幂。
在203中,利用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非正交传输。
可选地,相同的资源可以是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空域资源和码域资源中的任意一种资源。
可选地,相同的资源也可以是时域资源、频域资源、空域资源和码域资源中的多种资源。
可选地,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整合到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上进行非正交传输。
可选地,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中的调制符号数相等;将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叠加,以得到叠加后的符号流;非正交传输该叠加后的符号流。
可选地,利用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非正交传输该叠加后的符号流。
可选地,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
可选地,该第一比特流可以是该M个比特流中的部分比特流,也可以是该M个比特流中的全部比特流。
应理解,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是对该第一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调制。
可选地,当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第i个编码后的比特块(Encoded Bits,简称“EB”)EBi的大小可以按照以下公式1得到:
EBi=总时频资源数*log2(X) 公式1
其中,X表示对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
可选地,在传输数据时已经获取该总时频资源数。
可选地,在确定调制方式时已经获取对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
可选地,对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可以是4阶、16阶、64阶和256阶。
例如,如图5所示,对于一个大小为10744比特(即TBS的大小为10744比特)的TB,此TB被拆分为两个CB,分别是CB1和CB2,其中,CB1的大小为6080比特和CB2的大小为4736比特;根据公式1,CB编码后得到EB,在此期间该总时频资源数为1920,该CB1编码后得到EB1,此时,对EB1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256,EB1的大小为15360比特;该CB2编码后得到EB2,此时,对EB2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64,EB2的大小为11520比特。
可选地,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该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该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
可选地,该第二比特流可以是该M个比特流中的部分比特流,也可以是该M个比特流中的全部比特流。
应理解,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调制是对该第二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调制。
可选地,该码本可以是稀疏码分多址(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简称“SCMA”)码本。
SCMA是一种非正交的多址接入技术,该技术借助码本在相同的资源单元上传输多个不同的数据流(即多个不同的数据流复用相同的资源单元),其中不同的数据流使用的码本不同,从而达到提升资源的利用率的目的。数据流可以来自同一个用户设备也可以来自不同的用户设备。
SCMA采用的码本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码字的集合。
其中,码字可以表示为多维复数向量,其维数为两维或两维以上,用于表示数据与两个或两个以上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数据可以为二进制比特数据或者多元数据。
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码字可以互不相同。码本可以表示一定长度的数据的可能的数据组合与码本中码字的映射关系。
SCMA采用的码字可以具有一定稀疏性,比如说码字中的零元素数量可以不少于非零元素的数量,以便于接收端可以利用多用户检测技术来进行较低复杂度的译码。这里,以上列举的零元素数量与调制符号的关系仅为稀疏性一个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零元素数量与非零元素数量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定。
SCMA技术通过将数据流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映射关系直接映射为码本中的码字即多维复数向量,实现数据在多个资源单元上的扩展发送。这里的数据可以是二进制比特数据也可以是多元数据,多个资源单元可以是时域、频域、空域、时频域、时空域、时频空域的资源单元。应理解,SCMA只是一个名称,业界也可以用其他名称来表示该技术。
可选地,当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第i个编码后的比特块EBi的大小可以按照以下公式2得到:
EBi=总时频资源数/F*k*log2(X) 公式2
其中,F表示扩频因子,k表示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所占用的比特流数,X表示对第二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
可选地,在传输数据时已经获取该总时频资源数。
可选地,在确定调制方式时已经获取对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
可选地,该扩频因子F为SCMA技术的一个优化参数。
可选地,该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EB所占用的比特流数k可以根据该EB的映射关系确定,该EB的映射可以是顺序映射,也可以是伪随机映射。
可选地,对第二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X可以是SCMA调制阶数,该阶数可以是4阶、16阶、64阶和256阶。
例如,如图6所示,对于一个大小为8056比特(即TBS的大小为8056比特)的TB,此TB被拆分为两个CB,分别是CB1和CB2,其中,CB1的大小为5952比特和CB2的大小为2176比特;根据公式2,CB编码后得到编码后的比特块(Encoded Bits,简称“EB”),在此期间该总时频资源数为1920,该扩频因子F=4,该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所占用的比特流数k=2,该CB1编码后得到EB1,此时,对EB1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256,EB1的大小为7680比特;该CB2编码后得到EB2,此时,对EB2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16,EB2的大小为3840比特。
可选地,采用伪随机方式,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
可选地,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拆分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
例如,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的情况,如图7所示,对于一个大小为8056比特(即TBS的大小为8056比特)的TB,此TB被拆分为两个CB,分别是CB1和CB2,其中,CB1的大小为5952比特和CB2的大小为2176比特。根据公式1,CB编码后得到EB,在此期间该总时频资源数为1920,该CB1编码后得到EB1,此时,对EB1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64,EB1的大小为11520比特;该CB2编码后得到EB2,此时,对EB2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16,EB2的大小为7680比特。将EB1均匀拆分为2个子比特块,按照拆分顺序分别记为子比特块1和子比特块2,将子比特块1和子比特块2随机映射到比特流2和比特流1上;将EB2均匀拆分为2个子比特块,按照拆分顺序分别记为子比特块3和子比特块4,将子比特块3和子比特块4随机映射到比特流1和比特流2上;比特流1上的比特大小为9600比特,比特流2上的比特大小为9600比特。
例如,对于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的情况,如图8所示,对于一个大小为10744比特(即TBS的大小为10744比特)的TB,此TB被不均匀拆分为两个CB,分别是CB1和CB2,其中,CB1的大小为6080比特和CB2的大小为4736比特;根据公式2,CB编码后得到EB,在此期间该总时频资源数为1920,该扩频因子F=4,该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所占用的比特流数k=3,该CB1编码后得到EB1,此时,对EB1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256,EB1的大小为11520比特;该CB2编码后得到EB2,此时,对EB2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256,EB2的大小为11520比特;将EB1均匀拆分为3个子比特块,按照拆分顺序分别记为子比特块1、子比特块2和子比特块3,将子比特块1、子比特块2和子比特块3随机分别映射到比特流2、比特流3和比特流1上;将EB2均匀拆分为3个子比特块,按照拆分顺序分别记为子比特块4、子比特块5和子比特块6,将子比特块4、子比特块5和子比特块6分别映射到比特流3、比特流1和比特流2上;比特流1上的比特大小为7680比特,比特流2上的比特大小为7680比特,比特流3上的比特大小为7680比特。
可选地,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至少两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合并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
例如,对于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的情况,如图9所示,对于一个大小为10744比特(即TBS的大小为10744比特)的TB,此TB被不均匀拆分为四个CB,分别是CB1、CB2、CB3和CB4,其中,CB1的大小为3048比特、CB2的大小为2616比特、CB3的大小为3660比特和CB4的大小为1492比特;根据公式2,CB编码后得到EB,在此期间该总时频资源数为1920,该扩频因子F=4,该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所占用的比特流数k=3,该CB1编码后得到EB1,此时,对EB1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256,EB1的大小为11520比特;该CB2编码后得到EB2,此时,对EB2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16,EB2的大小为5760比特;该CB3编码后得到EB3,此时,对EB3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16,EB3的大小为5760比特;该CB4编码后得到EB4,此时,对EB4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256,EB4的大小为11520比特;将该EB1和该EB4进行合并,得到EB5,EB5的大小为23040比特;将该EB2和该EB3进行合并,得到EB6,EB6的大小为11520比特;将EB5均匀拆分为3个子比特块,按照拆分顺序分别记为子比特块1、子比特块2和子比特块3,将子比特块1、子比特块2和子比特块3分别映射到比特流2、比特流3和比特流1上;将EB6均匀拆分为3个子比特块,按照拆分顺序分别记为子比特块4、子比特块5和子比特块6,将子比特块4、子比特块5和子比特块6分别映射到比特流3、比特流1和比特流2上;比特流1上的比特大小为11520比特,比特流2上的比特大小为11520比特,比特流3上的比特大小为11520比特。
可选地,按照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比特的排列顺序,依次将该N个编码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
例如,如图10所示,对于一个大小为8056比特(即TBS的大小为8056比特)的TB,此TB被拆分为两个CB,分别是CB1和CB2,其中,CB1的大小为5952比特和CB2的大小为2176比特;根据公式2,CB编码后得到EB,在此期间该总时频资源数为1920,该扩频因子F=4,该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所占用的比特流数k=2,该CB1编码后得到EB1,此时,对EB1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256,EB1的大小为7680比特;该CB2编码后得到EB2,此时,对EB2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16,EB2的大小为3840比特;将EB1均匀拆分为2个子比特块,按照拆分顺序分别记为子比特块1和子比特块2,将子比特块1和子比特块2分别映射到比特流1和比特流2上;将EB2均匀拆分为2个子比特块,按照拆分顺序分别记为子比特块3和子比特块4,将子比特块3和子比特块4分别映射到比特流3和比特流4上;比特流1上的比特大小为3840比特,比特流2上的比特大小为3840比特,比特流3上的比特大小为1920比特,比特流4上的比特大小为1920比特。
可选地,按照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的排列顺序,依次将该N个编码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
例如,如图11所示,对于一个大小为8056比特(即TBS的大小为8056比特)的TB,此TB被拆分为两个CB,分别是CB1和CB2,其中,CB1的大小为5952比特和CB2的大小为2176比特。根据公式2,CB编码后得到EB,在此期间该总时频资源数为1920,该扩频因子F=4,该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所占用的比特流数k=1,该CB1编码后得到EB1,此时,对EB1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256,EB1的大小为3840比特;该CB2编码后得到EB2,此时,对EB2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16,EB2的大小为1920比特。按照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的排列顺序,将EB1映射到比特流1上,将EB2映射到比特流2上,比特流1上的比特块大小为3840比特,比特流2上的比特块大小为1920比特。
可选地,采用随机方式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上,此时该M=N。
例如,如图12所示,对于一个大小为10744比特(即TBS的大小为10744比特)的TB,此TB被不均匀拆分为四个CB,分别是CB1、CB2、CB3和CB4,其中,CB1的大小为3048比特、CB2的大小为2640比特、CB3的大小为3684比特和CB4的大小为1492比特;根据公式2,CB编码后得到EB,在此期间该总时频资源数为1920,该扩频因子F=4,该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所占用的比特流数k=3,该CB1编码后得到EB1,此时,对EB1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256,EB1的大小为11520比特;该CB2编码后得到EB2,此时,对EB2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16,EB2的大小为5760比特;该CB3编码后得到EB3,此时,对EB3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16,EB3的大小为5760比特;该CB4编码后得到EB4,此时,对EB4进行调制时的阶数X=256,EB4的大小为11520比特;将EB1映射到比特流3上,EB2映射到比特流1上,EB3映射到比特流4上,EB4映射到比特流2上。
可选地,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中的调制符号数相等。
可选地,将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叠加,以得到叠加后的符号流。
例如,如图13所示,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中的每个待传输的符号流中包括10个符号,第一待传输的符号流中的符号记为1a、2a…10a,第二待传输的符号流中的符号记为1b、2b…10b,…,第M待传输的符号流中的符号记为1M、2M…10M,叠加后的符号流中的符号记为1、2…10;将1a、1b…1M进行叠加,得到叠加后的符号1,将2a、2b…2M进行叠加,得到叠加后的符号2,…,将10a、10b…10M进行叠加,得到叠加后的符号10。
可选地,该叠加后的符号流为一个符号流整体,可以利用相同的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资源非正交传输该叠加后的符号流。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过程中,通过将待传输块拆分成大小不完全相等的N个码块,并对该N个码块进行不等纠错能力的纠错编码,使得每个码块的性能表现出差异,接收端可以更容易通过干扰消除的方式来逐步解调数据,从而,能够提升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吞吐量。
在204中,从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上获取接收信号。
在205中,通过解调所述接收信号获取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可选地,该根据所述接收信号获取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包括:获取接收信号,该接收信号中包括叠加后的符号流;均匀拆分该叠加后的符号流,得到M个符号流,该M个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中包括的符号数相等,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M个比特流;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解映射,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可选地,采用解伪随机映射方式将该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解映射,得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采用解顺序映射方式将该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解映射,得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按照该M个比特流上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的排列顺序,依次将该M个比特流上的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
可选地,按照该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的排列顺序,依次将该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映射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
可选地,采用正交幅度解调和/或相位偏移解调,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该M个比特流。
可选地,利用码本,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该M个比特流,该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该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
可选地,该M个比特流的解调方式不完全相同。
在206中,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大小不完全相等的N个码块。
可选地,采用不完全相同的码率,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大小不完全相同的N个码块。
可选地,该纠错译码采用以下译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Turbo码、极化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在207中,合并该N个码块,得到传输块。
可选地,该N个码块可以是大小不完全相等的码块。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过程中,由于译码得到大小不完全相同的N个码块,使得解调数据时更容易通过干扰消除的方式来实现,从而,能够提升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吞吐量。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4所示,该方法300包括以下内容。
在301中,将待传输的传输块拆分成N个码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可选地,该N个码块可以是大小相等的码块,也可以是大小不完全相等的码块。
在302中,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当该N个码块是大小不完全相等的码块时,可以采用不完全相同的码率,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该通过对该N个码块中每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该纠错编码方式采用以下编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Turbo码、极化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可选地,当采用Polar编码对该N个码块中每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的大小为2的幂次。
在303中,采用伪随机方式,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拆分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
可选地,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至少两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合并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
在304中,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包括的调制符号数相等。
可选地,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
可选地,当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第i个编码后的比特块EBi的大小可以按照以下公式1得到:
EBi=总时频资源数*log2(X) 公式1
其中,X表示对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
可选地,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该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该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
可选地,当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第i个编码后的比特块EBi的大小可以按照以下公式2得到:
EBi=总时频资源数/F*k*log2(X) 公式2
其中,F表示扩频因子,k表示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所占用的比特流数,X表示对第二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
可选地,该N个码块的调制方式不完全相同。
在305中,将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叠加,以得到叠加后的符号流。
在306中,利用相同的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资源非正交传输该叠加后的符号流。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过程中,通过将待传输块拆分成N个码块,结合伪随机方式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使得每个比特流的性能表现出差异,从而,能够提升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吞吐量。
在307中,接收叠加后的符号流。
在308中,均匀拆分该叠加后的符号流,得到M个符号流,该M个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中包括的符号数相等,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309中,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M个比特流。
可选地,采用正交幅度解调和/或相位偏移解调,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该M个比特流。
可选地,利用码本,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该M个比特流,该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该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
可选地,该M个比特流的解调方式不完全相同。
在310中,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解映射,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可选地,采用解伪随机映射方式将该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解映射,得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在311中,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N个码块。
可选地,该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N个码块,该纠错译码采用以下译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Turbo码、极化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在312中,合并该N个码块,得到传输块。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300中的各个步骤可参考之前图2中方法200的相应步骤,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过程中,获取性能差异的比特流,使得解调数据时更容易通过干扰消除的方式来实现,从而,能够提升上下行数据传输的吞吐量。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4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5所示,该设备400包括:
拆分单元410,用于将待传输的传输块拆分成大小不完全相等的N个码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编码单元420,用于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传输单元430,用于利用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非正交传输。
可选地,该传输单元430具体用于:
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包括的调制符号数相等;
将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叠加,以得到叠加后的符号流;
非正交传输该叠加后的符号流。
可选地,利用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非正交传输该叠加后的符号流。
可选地,该传输单元430具体用于:
采用伪随机方式,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
可选地,该传输单元430具体用于:
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拆分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或
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至少两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合并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
可选地,该传输单元430具体用于:
按照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的排列顺序和/或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比特的排列顺序,依次将所述N个编码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
可选地,该传输单元430具体用于:
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
可选地,该传输单元430具体用于:
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该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该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
可选地,该N个码块的调制方式不完全相同。
可选地,该编码单元420具体用于:
采用不完全相同的码率,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该编码单元420采用以下译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纠错编码:Turbo码、极化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4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中的方法200的发送端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6所示,该设备500包括:
拆分单元510,用于将待传输的传输块拆分成N个码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编码单元520,用于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映射单元530,用于采用伪随机方式,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调制单元540,用于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包括的调制符号数相等;
符号流处理单元550,用于将该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叠加,以得到叠加后的符号流。
传输单元560,用于利用相同的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资源,非正交传输该叠加后的符号流。
可选地,该映射单元530具体用于:
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拆分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或将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至少两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合并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该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
可选地,该调制单元540具体用于:
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
可选地,当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第i个编码后的比特块EBi的大小可以按照以下公式1得到:
EBi=总时频资源数*log2(X) 公式1
其中,X表示对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
可选地,该调制单元540具体用于:
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该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该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
可选地,当利用码本对该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时,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第i个编码后的比特块EBi的大小可以按照以下公式2得到:
EBi=总时频资源数/F*k*log2(X) 公式2
其中,F表示扩频因子,k表示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所占用的比特流数,X表示对第二比特流进行调制的阶数。
可选地,该N个码块的调制方式不完全相同。
可选地,该编码单元520具体用于:
采用不完全相同的码率,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该编码单元520具体用于:
通过对该N个码块中每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该纠错编码方式采用以下编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Turbo码、极化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5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4中的方法300的发送端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7所示,该设备600包括:
获取单元610,用于从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上获取接收信号;
处理单元620,用于通过解调所述接收信号获取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译码单元630,用于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大小不完全相同的N个码块;
合并单元640,用于合并该N个码块,得到传输块。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620用于:
获取接收信号,该接收信号中包括叠加后的符号流;均匀拆分该叠加后的符号流,得到M个符号流,该M个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中包括的符号数相等,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解调该M个符号流,得到M个比特流;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解映射,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620用于:采用解伪随机映射方式将该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解映射,得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620用于:采用解顺序映射方式将该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解映射,得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620用于:采用正交幅度解调和/或相位偏移解调,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该M个比特流。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620用于:利用码本,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该M个比特流,该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该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
可选地,该M个比特流的解调方式不完全相同。
可选地,该译码单元630用于:
采用不完全相同的码率,对该N个码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大小不完全相同的N个码块。
可选地,该译码单元630采用以下译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纠错译码:Turbo码、极化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6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中的方法200的接收端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传输数据的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8所示,该设备700包括:
接收单元710,用于接收叠加后的符号流;
符号流处理单元720,用于均匀拆分该叠加后的符号流,得到M个符号流,该M个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中包括的符号数相等,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解调单元730,用于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M个比特流;
解映射单元740,用于对该M个比特流进行解映射,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译码单元750,用于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N个码块;
合并单元760,用于合并该N个码块,得到传输块。
可选地,该解映射单元740用于:
采用解伪随机映射方式将该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解映射,得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该解映射单元740用于:
采用解顺序映射方式将该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解映射,得到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该解调单元730用于:
采用正交幅度解调和/或相位偏移解调,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该M个比特流。
可选地,该解调单元730用于:
利用码本,对该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该M个比特流,该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该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
可选地,该M个比特流的解调方式不完全相同。
可选地,该译码单元750用于:
对该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N个码块,该纠错译码采用以下译码方式中的任意一种:Turbo码、极化码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7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4中的方法300的接收端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800的示意性框图,该通信装置800包括:
存储器810,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收发器820,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处理器830,用于执行存储器810中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830可以实现方法200中发送端设备执行各个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此时,通信装置800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收发器820用于在处理器830的驱动下执行具体的信号收发。
可选地,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830还可以实现方法300中发送端设备执行各个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此时,通信装置800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
可选地,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830还可以实现方法200中接收端设备执行各个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此时,通信装置800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收发器820用于在处理器830的驱动下执行具体的信号收发。
可选地,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830还可以实现方法300中接收端设备执行各个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此时,通信装置800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8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该处理器83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81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83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81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81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收发器820可以是用于实现信号发送和接收功能,例如频率调制和解调功能或叫上变频和下变频功能。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至少一个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3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完成,或该集成逻辑电路可在软件形式的指令驱动下完成该至少一个步骤。因此,通信装置800可以是个芯片或者芯片组。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830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所属领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该,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传输的传输块拆分成大小不完全相等的N个码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对所述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具体包括:
采用不完全相同的码率,对所述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利用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对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非正交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非正交传输,包括:
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对所述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所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包括的调制符号数相等;
将所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叠加,以得到叠加后的符号流;
非正交传输所述叠加后的符号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包括:
采用伪随机方式,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伪随机方式,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包括:
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拆分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所述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或
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至少两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合并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所述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包括:
按照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的排列顺序和/或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比特的排列顺序,依次将所述N个编码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包括:
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所述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包括:
利用码本,对所述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所述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所述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码块的调制方式不完全相同。
9.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上获取接收信号;
通过解调所述接收信号获取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对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大小不完全相同的N个码块,具体包括:
采用不完全相同的码率,对所述N个码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大小不完全相同的N个码块;
合并所述N个码块,得到传输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收信号获取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包括:
获取接收信号,所述接收信号中包括叠加后的符号流;
均匀拆分所述叠加后的符号流,得到M个符号流,所述M个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中包括的符号数相等,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解调所述M个符号流,得到M个比特流;
对所述M个比特流进行解映射,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M个比特流进行解映射,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包括:
采用解伪随机映射方式将所述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解映射,得到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或
采用解顺序映射方式将所述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解映射,得到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所述M个符号流,得到M个比特流,包括:
采用正交幅度解调和/或相位偏移解调,对所述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所述M个比特流。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所述M个符号流,得到M个比特流,包括:
利用码本,对所述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所述M个比特流,所述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所述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比特流的解调方式不完全相同。
15.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拆分单元,用于将待传输的传输块拆分成大小不完全相等的N个码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包括:
采用不完全相同的码率,对所述N个码块进行纠错编码,得到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传输单元,用于利用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对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非正交传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对所述M个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所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中包括的调制符号数相等;
将所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叠加,以得到叠加后的符号流;
非正交传输所述叠加后的符号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采用伪随机方式,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拆分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所述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或
将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至少两个编码后的比特块合并后采用伪随机方式映射到所述M个比特流中的至少两个比特流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按照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的排列顺序和/或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块中的比特的排列顺序,依次将所述N个编码块映射到M个比特流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采用正交幅度调制和/或相位偏移调制,对所述M个比特流中的第一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M个待传输的符号流。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利用码本,对所述M个比特流中的第二比特流进行多维调制,所述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所述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码块的调制方式不完全相同。
23.一种非正交传输数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从时域、频域、空域和码域中的至少一个维度相同的资源上获取接收信号,所述接收信号中包括叠加后的符号流;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解调所述接收信号获取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译码单元,用于对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大小不完全相等的N个码块,包括:
采用不完全相同的码率,对所述N个码块进行纠错译码,得到大小不完全相同的N个码块;
合并单元,用于合并所述N个码块,得到传输块。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接收信号中的所述叠加后的符号流;均匀拆分所述叠加后的符号流,得到M个符号流,所述M个符号流中每个符号流中包括的符号数相等,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解调所述M个符号流,得到M个比特流;对所述M个比特流进行解映射,得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采用解伪随机映射方式将所述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解映射,得到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或
采用解顺序映射方式将所述M个比特流上的比特进行解映射,得到所述N个编码后的比特块。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采用正交幅度解调和/或相位偏移解调,对所述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所述M个比特流。
27.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利用码本,对所述M个符号流进行解调,得到所述M个比特流,所述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所述码字为多维复数向量,用于表述数据与至少两个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至少两个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比特流的解调方式不完全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15766.7A CN108242972B (zh) | 2016-12-26 | 2016-12-26 | 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PCT/CN2017/118175 WO2018121460A1 (zh) | 2016-12-26 | 2017-12-25 | 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EP17886801.4A EP3550747A4 (en) | 2016-12-26 | 2017-12-25 | METHOD AND DEVICE FOR NON-ORTHOGONAL TRANSMISSION OF DATA |
JP2019534682A JP2020503758A (ja) | 2016-12-26 | 2017-12-25 | 非直交データ伝送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
US16/452,107 US10924211B2 (en) | 2016-12-26 | 2019-06-25 | Non-orthogonal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215766.7A CN108242972B (zh) | 2016-12-26 | 2016-12-26 | 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42972A CN108242972A (zh) | 2018-07-03 |
CN108242972B true CN108242972B (zh) | 2020-12-15 |
Family
ID=62704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215766.7A Active CN108242972B (zh) | 2016-12-26 | 2016-12-26 | 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24211B2 (zh) |
EP (1) | EP3550747A4 (zh) |
JP (1) | JP2020503758A (zh) |
CN (1) | CN108242972B (zh) |
WO (1) | WO201812146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140018B2 (en) * | 2014-01-07 | 2021-10-05 | Quantumsine Acquisition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ra-symbol multi-dimensional modulation |
CN115412218A (zh) * | 2018-11-23 | 2022-11-29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371530B (zh) * | 2018-12-26 | 2022-03-25 | 海思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正交振幅调制qam信号调制和解调方法及装置 |
CN110048985A (zh) * | 2019-03-27 | 2019-07-23 | 天津大学 | 次优的低复杂度scma码本设计方法 |
CN111901271B (zh) * | 2020-05-13 | 2021-08-31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2087247B (zh) * | 2020-08-04 | 2021-10-08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大规模mimo-otfs的径分多址接入方法 |
WO2023039806A1 (zh) * | 2021-09-16 | 2023-03-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6437386A (zh) * | 2021-12-31 | 2023-07-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39638A1 (en) * | 2007-09-28 | 2009-04-02 | Pin-Han Ho | A robust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data multicasting using superposition modulation |
CN105472752A (zh) * | 2016-01-21 | 2016-04-06 | 清华大学 | 一种上行随机接入方法 |
WO2016127820A1 (zh) * | 2015-02-15 | 2016-08-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编码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90732B2 (en) * | 2000-04-06 | 2007-03-13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ultilevel coding with 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and time diversity for bandwidth efficient transmission |
US7558191B2 (en) * | 2006-09-07 | 2009-07-07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Method of OFDM communication using superposition coding |
JP5894105B2 (ja) * | 2013-04-04 | 2016-03-23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10075266B2 (en) * | 2013-10-09 | 2018-09-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transmission scheme with unequal code block sizes |
US10117120B2 (en) * | 2014-10-28 | 2018-10-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hannel feedback for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
JP6380071B2 (ja) * | 2014-12-11 | 2018-08-2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CN107113849B (zh) * | 2014-12-22 | 2019-07-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指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JP6517346B2 (ja) * | 2014-12-22 | 2019-05-22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指示情報を伝送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KR102299864B1 (ko) * | 2015-03-13 | 2021-09-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비직교 송신 신호를 사용하는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가변 관찰 길이를 사용해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0104674B2 (en) * | 2015-11-06 | 2018-10-16 | Hfi Innovation Inc. | Rate assignment with rate splitting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riendly new air interface |
CN105610560B (zh) * | 2015-12-28 | 2018-09-07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稀疏码多址接入的全双工中继系统的构建方法 |
EP3466177A4 (en) * | 2016-05-26 | 2020-01-29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ADAPTATION OF CODE WORD FOR NON-ORTHOGONAL CODED ACCESS |
WO2018230878A1 (ko) * | 2017-06-13 | 2018-12-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직교 또는 비직교 부호 다중 접속 기법을 사용하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2016
- 2016-12-26 CN CN201611215766.7A patent/CN108242972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2-25 JP JP2019534682A patent/JP2020503758A/ja not_active Ceased
- 2017-12-25 EP EP17886801.4A patent/EP3550747A4/en active Pending
- 2017-12-25 WO PCT/CN2017/118175 patent/WO2018121460A1/zh unknown
-
2019
- 2019-06-25 US US16/452,107 patent/US1092421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39638A1 (en) * | 2007-09-28 | 2009-04-02 | Pin-Han Ho | A robust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data multicasting using superposition modulation |
WO2016127820A1 (zh) * | 2015-02-15 | 2016-08-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编码方法及装置 |
CN105472752A (zh) * | 2016-01-21 | 2016-04-06 | 清华大学 | 一种上行随机接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924211B2 (en) | 2021-02-16 |
US20190319743A1 (en) | 2019-10-17 |
JP2020503758A (ja) | 2020-01-30 |
EP3550747A1 (en) | 2019-10-09 |
WO2018121460A1 (zh) | 2018-07-05 |
EP3550747A4 (en) | 2019-11-27 |
CN108242972A (zh) | 2018-07-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42972B (zh) | 非正交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
US10158404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t end device, and receive end device | |
CN105164959B (zh) | 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861694B (zh) | 极化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 |
JP6386672B2 (ja) | データ処理方法、装置、及びデバイス | |
CN110166167A (zh) | 编码的方法、译码的方法、编码设备和译码设备 | |
CN106922213B (zh) | 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
KR20170108008A (ko) | 지시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RU2725430C1 (ru) | Mcs для длинных ldpc кодов | |
KR102438982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호화 및 복호화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6416166B (zh) |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
CN110635863B (zh) | 发送调制符号的方法、接收调制符号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 |
WO2017133407A1 (zh) |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7409108B (zh) | 协作译码的方法和、基站和用户设备 | |
CN107566100B (zh) | 一种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 |
KR102213563B1 (ko) |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송신 디바이스 | |
CN111464260B (zh) |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 |
CN114556795B (zh) | 通过伪随机层映射的物理层安全 | |
CN111052820B (zh) | 一种系统消息传输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 |
CN113300815A (zh) | 一种上行数据重复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
KR20230116562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변조 및 복조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4513280A (zh) | 一种极化编码方法和装置 | |
CN114513212A (zh) | 一种极化编码方法和装置 | |
KR20230147978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4915297A (zh) | 一种编码和译码方法及相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