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38419A - 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38419A
CN108238419A CN201810173255.6A CN201810173255A CN108238419A CN 108238419 A CN108238419 A CN 108238419A CN 201810173255 A CN201810173255 A CN 201810173255A CN 108238419 A CN108238419 A CN 108238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body
bogie
movement system
bar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732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ear 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ear 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ear 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ear 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732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384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38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84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涉及转向架运输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转向架检修过程中运输转向架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转台和直轨道,所述转台和直轨道上均设置有用于运输转向架的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一旁设置有与第一轨道配合使用运输轨道,所述运输轨道上安装有用于推动转向架的车体。本发明具有运输效率高、操作简单、节约能源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架运输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轨道车辆投入到运营与使用当中,预计到2020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数将达到12万公里,地铁运营里程数将达6000公里,这对轨道车辆的维护与检修提出了新的挑战,转向架是轨道车辆的关键部件之一,对车体起到承载、减震、导向、牵引、制动等重要作用,其性能参数直接决定了列车的运行速度、运行安全性以及舒适性,因此有必要定期对转向架进行检修。
在检修过程中,转向架需要在不同的工位设备间进行转运。目前,在各车辆段的转向架检修车间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转运线路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地面环形轨道,由若干个多功能检修小车在固定的环形轨道上运转,存在检修工位无法变动、检修效率低以及检修过程需桥式起重机配合等缺点,仅适用于修车规模较小的车辆段;第二种是悬挂式转向架转运线,该类型的转运线路具有各工序作业机动灵活、工序间相互影响小、检修效率高等优点,但制造成本高、维修费用高,导致经济性差;第三种是十字形转运轨道,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转运线路,也是本项目方案进行改造的对象,该转运线路大体分为直线运输和转台转向。通过现场调研发现,该转运线路并不实用,主要原因在于直线运输速度低、转盘动力容量不足容易卡死以及不能实现线路间的自动流转控制。
故而,为了提高转向架的运输效率,目前在转向架检修的过程中还有大多车间采用人工推动转向架进行运输的方式,这就导致在检修一个转向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较多的专业检修技术人员,还需要配备较多的推动运输人工,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且人工在持续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无法顺利高效的完成一整天的检修任务,从而导致持续的检修过程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转向架的检修过程中采用人工推动转向架由于无法长时间持续工作而导致的检修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包括转台和直轨道,所述转台和直轨道上均设置有用于运输转向架的第一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的一旁设置有与第一轨道配合使用运输轨道,所述运输轨道上安装有用于推动转向架滚轮的车体,通过车体推动转向架滚轮后,转向架在第一轨道上靠着自身惯性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再将车体移动到转向架滚轮的下方,再次推动转向架滚轮,以此重复即可实现机械化运输转向架的目的,提高运输转向架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转台包括底座和主平台,所述底座和主平台之间通过回转支承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装置,转台设置于整个转运系统中的每个节点处,当转向架运动到转台上后,若需要改变运动路径,则启动驱动装置,底座固定于地面不能运动,此时驱动装置带动回转支承内的部件进行转动,主平台和底座之间开始相对转动,到达主平台的预定位置时停止驱动装置即可完成对转向架改变运动路径的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转台和直轨道的上端均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完全覆盖除第一轨道和运输轨道之外的其他部位,所述运输轨道的上方设置有轨道盖,所述轨道盖通过转动连接安装于盖板上,在转运系统不需要工作时,可以让轨道盖闭合,从而避免外界的杂质进入运输轨道对转运系统的工作造成影响,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在车间内工作时的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轨道盖的第一种开关方式设置如下: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开盖电机和关盖电机,所述开盖电机上通过电机的转轴连接有开盖臂,所述开盖臂上杆端连接有开盖轮,所述关盖电机上通过电机的转轴连接有关盖臂,所述关盖臂上杆端连接有关盖轮;利用开盖电机控制开盖臂转动,从而使开盖轮接触并推动轨道盖打开,同理,利用关盖电机控制关盖臂转动,从而使关盖轮接触并推动轨道盖关闭。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更优化的方案,轨道盖的第二种开关方式设置如下:所述轨道盖上设置有磁铁块,所述车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且所述第一电磁铁设置于轨道盖闭合时轨道盖的正下方位置处,所述第二电磁铁设置于轨道盖开启时轨道盖的正下方位置处,在对转向架进行运输之前,先给第一电磁铁通电并控制第一电磁铁正负极的接入方向,使第一电磁铁形成的磁极与轨道盖闭合时磁铁块朝向下方的磁极相反,然后启动车体使车体在运输轨道上运动一个来回,轨道盖在第一电磁铁的斥力作用下被打开,然后断开第一电磁铁的电源,即可开始对转向架进行运输;当转向架运输完毕时,再给第二电磁铁通电并控制第二电磁铁正负极的接入方向,使第二电磁铁形成的磁极与轨道盖开启时磁铁块朝向下方的磁极相反,然后启动车体使车体在运输轨道上运动一个来回,使轨道盖在第二电磁铁的作用下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曲柄滑块机构分为第一曲柄滑块机构和第二曲柄滑块机构,所述第一曲柄滑块机构包括固定在车体上的第一液压缸和滑动臂,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液压杆杆端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套设在滑动臂上,且所述第一滑块上连接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上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动杆,且所述第一滑动杆与第一转动杆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转动杆两端部之间的第一转动杆上,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连接于车体上,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上连接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二曲柄滑块机构包括固定在车体上的第第二液压缸和滑动臂,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二液压杆杆端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套设在滑动臂上,且所述第二滑块上连接有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上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转动杆,且所述第二滑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的连接处位于第二转动杆两端部之间的第二转动杆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连接于车体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上连接有第二推块。
需要说明的是,车体上推动转向架滚轮的部分即为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通过第一液压缸或第二液压缸调节第一液压杆或第二液压杆的伸出程度来控制第一推块或第二推块进行升降,使第一推块或第二推块推动转向架滚轮或者脱离转向架滚轮,从而实现用车体推动转向架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轨道设置为“工”字型结构,且所述运输轨道包括翼缘板和腹板。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的下端设置有与“工”字型运输轨道配合使用的行走腔,所述行走腔内设置有传动轮、定位轮和制动杆,且所述传动轮设置于行走腔内靠近上端的位置处,所述定位轮在行走腔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且两个相对的定位轮之间的距离大于腹板的厚度,所述定位轮的上轮缘与传动轮的下轮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翼缘板的厚度,所述制动杆在行走腔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且所述制动杆上连接有制动器,且所述制动杆上轮缘的高度低于定位轮上轮缘的高度,启动车体时,传动轮作用于运输轨道的翼缘板上,起到带动车体运动的作用,定位轮位于腹板两侧的凹槽内,起到将车体固定在运输轨道上的作用,制动杆在需要制动时则会从制动器内伸出,然后作用于腹板上并与腹板之间摩擦,从而阻碍车体前进。
进一步地,1个车体至少设置有1个传动轮、2对定位轮和1对制动杆。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上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轮套设固定于传动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上设置有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外连通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上连接有输液电机,所述液压泵外连通有多个液压阀块,所述液压阀块分别于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在第一轨道的旁边设置运输轨道,并在运输轨道上安装车体,通过控制车体运动来带动转向架运动,从而实现机械化控制转向架运输的目的,提高转向架的运输效率;同时转向架的质量较大,而车体的质量远小于转向架的质量,控制车体的运动只需要消耗较少的电能,故而可以利用较少的电能实现对转向架的运输,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本发明中,在底座与主平台之间设置回转支承,而不采用转轴支撑的形式,是由于转向架的质量较大,回转支承一方面可以满足主平台的转动需求,另一方面回转支承所能承受的压力最大值也远大于转轴支撑,更有利于转台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中,在转台和直轨道上安装盖板,可以尽量保证下部工作空间的环境整洁,避免杂质进入到转台和直轨道的下部对转向架的运输工作造成影响甚至损坏转台和直轨道;在运输轨道的正上方设置轨道盖,并让轨道盖通过转动连接于盖板上,使轨道板处于可转动的状态,便于控制轨道盖的开启和闭合,当转运系统不需要工作时闭合轨道盖即可提高工作人员在车间内走动的安全系数。
4、本发明中,在轨道盖上安装磁体块,在车体上设置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目的在于利用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产生与磁铁块异性的磁极,对磁铁块产生斥力,从而对轨道盖的开启和闭合进行控制,一方面实现了对轨道盖的控制,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控制轨道盖的结构较简单,降低运输装置的生产难度。
5、本发明中,将运输轨道设置为“工”字型,可以通过“工”字型两侧的凹槽对车体进行稳固,同时“工”字型的上翼缘板也能让传动轮在其上运动,可以避免车体在轨道上不易固定和摇摆幅度较大导致的不能完全将推力传递给转向架的问题,从而提高运输装置的工作效果。
6、本发明中,利用第一推块在上升过程中的推力来推动转向架的滚轮,随后使转向架依靠自身惯性运动一定的距离,当转向架停止后再次将车体移动到转向架滚轮的下方,再次利用第一推块推动转向架,以此重复即可实现对转向架进行间歇式运输的目的,由于整个过程中只有车体的移动和第一推块的升高过程中消耗了少量的能源,故而可以解决现有转向架运输方式中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同时在车体上设置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杆、第二滑块、第二滑动杆、第二转动杆和第二推块,一方面可以利用第二推块在转向架到达指定位置时起到对转向架的制动作用,以此达到限位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在转向架需要反向运动时利用第二推块起到推动转向架的作用,以此可以满足转向架的双向运动。
7、本发明中,将传动轮设置在行走腔靠近上端的位置,可以保证传动轮能够顺利接触到运输轨道上,从而提高工作的精度,使结构更为紧凑,增强车体的稳定性;在行走腔内设置定位轮,让定位轮能够进入“工”字型运输轨道两侧的凹槽内,进而实现对车体固定的效果;使定位轮的上轮缘和传动轮的下轮缘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可以保证“工”字型运输轨道的翼缘板能够与传动轮良好接触从而达到运输的效果,同时尽量避免定位轮的上轮缘与翼缘板的下表面之间产生过多的摩擦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设置制动杆可以进一步增强对车体的控制,使车体能够顺利地运动到指定的位置,从而使整个运输过程中每一次对转向架的推动过程都能顺利且完美的进行,进一步提高运输装置的运输效率。
8、本发明中,根据车体的尺寸大小设置不同数目的传动轮、定位轮和制动杆,以此满足不同的需求,由于至少需要2对定位轮才能保证车体的稳定平衡,故而需要至少设置2对定位轮。
9、本发明中,只需要通过控制传动电机来控制车体的移动,然后再利用输液电机和液压阀块即可实现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的举升运动,将传统的庞大的链条传动系统简化为了小型车体的传动系统,运输的速度更快,消耗的能源反而更少,大大优化了转向架的检修过程,节约了大部分的能源。
10、本发明中,第一推块和第二推块都采用液压控制,一方面是由于液压控制比起全电力控制更为节约能源,同时液压控制也能提供满足转向架运动的推力,而液压控制的动力系统损坏率小于通过机械提供动力的系统,大大延长了运输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转运系统两个节点之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转运系统所采用的转台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转台对转向架进行运输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转运系统所采用的轨道盖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转运系统所采用的轨道盖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转运系统所采用的第一种打开轨道盖方式的车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转运系统所采用的第二种打开轨道盖方式的车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转运系统所采用的车体后面机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的转运系统所采用的车体的仰视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的转运系统所采用的第一种打开轨道盖方式的车体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的转运系统所采用的第二种打开轨道盖方式的车体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的运输系统所采用的运输轨道和第一轨道的立体图。
图中:1-车体,101-第一电磁铁,102-第二电磁铁,103-开关装置,2-行走腔,201-定位轮,3-第一液压缸,301-第一液压杆,302-第一滑块,303-第一滑动杆,304-第一转动杆,305-第一推块,4-第二液压缸,401-第二液压杆,402-第二滑块,403-第二滑动杆,404-第二转动杆,405-第二推块,5-滑动臂,6-制动器,601-制动杆,7-液压阀块,8-液压油箱,801-液压泵,802-输液电机,9-传动电机,901-传动齿轮,902-从动齿轮,903-传动杆,904-传动轮,A-运输轨道,A01-翼缘板,A02-腹板,B-底座,B01-驱动装置,B02-回转支承,C-主平台,C01-第一轨道,C02-安装架,C03-盖板,D-转向架滚轮,D01-外轮,D02-内轮,E-轨道盖,E01-磁铁块,E02-活页,F-开盖电机,F01-开盖臂,F02-开盖轮,G-关盖电机,G01-关盖臂,G02-关盖轮,P-直轨道,Q-转台。
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包括转台Q和直轨道P,所述转台Q和直轨道P上均设置有用于运输转向架的第一轨道C0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C01的一旁设置有与第一轨道C01配合使用运输轨道A,所述运输轨道A上安装有用于推动转向架的车体1。
更优化地,转台Q和直轨道P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轨道C01在水平面上对称的布置有两根,所述运输轨道A布置于两根第一轨道C01之间,且运输轨道A也在水平面内对称布置有两根;在每个直轨道P的两根运输轨道A上各安装一个车体1,在每个转台Q的两根运输轨道A上各安装一个车体1。
进一步地,所述转台Q包括底座B和主平台C,所述底座B和主平台C之间通过回转支承B02,所述底座B上设置有驱动装置B01。
更优化地,所述的驱动装置B01由齿轮安装在电机上构成,在让驱动装置B01上的齿轮与回转支承B02内部的齿轮相互耦合,并使回转支承B02内的齿轮与主平台C之间固定连接,从而启动驱动装置B01即可实现带动主平台C转动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转台Q和直轨道P的上端均设置有安装架C02,所述安装架C02上固定有盖板C03,所述盖板C03完全覆盖除第一轨道C01和运输轨道A之外的其他部位,所述运输轨道A的上方设置有轨道盖E,所述轨道盖E通过活页E02连接安装于盖板C03上。
更优化地,轨道盖E的第一种开关方式设置如下:所述开关装置103包括开盖电机F和关盖电机G,所述开盖电机F上通过电机的转轴连接有开盖臂F01,所述开盖臂F01上杆端连接有开盖轮F02,同理,所述关盖电机G上通过电机的转轴连接有关盖臂G01,所述关盖臂G01上杆端连接有关盖轮G02。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1上固定有一个用于推动和制动转向架的曲柄滑块机构,所述曲柄滑块机构包括固定在车体上的液压缸和滑动臂5,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套设在滑动臂5上,且所述滑块上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远离滑块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杆,且所述滑动杆与转动杆的连接处位于转动杆两端部之间的转动杆上,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连接于车体1上,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上连接有推块。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转运系统时,在对转向架进行运输之前,首先使车体1在运输轨道A上运动一个完整的运输路径,在车体1的运动过程中,控制开盖电机F进行转动,使开盖臂F01向上转动,使开盖轮F02接触到轨道盖E并推动轨道盖E打开。
然后通过车体1推动转向架滚轮D后,转向架在第一轨道C01上靠着自身惯性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再将车体1移动到转向架滚轮D的下方,再次推动转向架滚轮D,以此重复即可实现机械化运输转向架的目的,提高运输转向架的效率。
当转向架运动到转台Q上后,若需要改变运动路径,则启动驱动装置B01,底座B固定于地面不能运动,此时驱动装置B01带动回转支承B02内的部件进行转动,主平台C和底座B之间开始相对转动,到达主平台C的预定位置时停止驱动装置B01即可完成对转向架改变运动路径的过程。
当转向架运输完毕时,再次使车体1在运输轨道A上运动一个完整的运输路径,在车体1的运动过程中,控制关盖电机G进行转动,使关盖臂G01向上转动,使开盖轮G02接触到轨道盖E并推动轨道盖E关闭。
实施例2
如图6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所述车体1上固定有两个推动转向架的曲柄滑块机构,且所述曲柄滑块机构分为第一曲柄滑块机构和第二曲柄滑块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柄滑块机构包括固定在车体上的第一液压缸和滑动臂,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液压杆杆端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套设在滑动臂上,且所述第一滑块上连接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上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动杆,且所述第一滑动杆与第一转动杆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转动杆两端部之间的第一转动杆上,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连接于车体上,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上连接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二曲柄滑块机构包括固定在车体上的第第二液压缸和滑动臂,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二液压杆杆端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套设在滑动臂上,且所述第二滑块上连接有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上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转动杆,且所述第二滑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的连接处位于第二转动杆两端部之间的第二转动杆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连接于车体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上连接有第二推块。
更优化地,轨道盖E的第二种开关方式设置如下:所述轨道盖E上设置有磁铁块E01,所述车体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铁101和第二电磁铁102,且所述第一电磁铁101设置于轨道盖E闭合时轨道盖E的正下方位置处,所述第二电磁铁102设置于轨道盖E开启时轨道盖E的正下方位置处。
更优化地,在运输装置上设置有传感器,使车体1能够确定转向架的位置并移动至转向架下方。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转运系统时,首先将车体1安装于运输轨道A上,给第一电磁铁101通电并控制第一电磁铁101正负极的接入方向,使第一电磁铁101形成的磁极与轨道盖E闭合时磁铁块E01朝向下方的磁极相反,然后启动车体1使车体1在运输轨道A上运动一个来回,轨道盖E在第一电磁铁101的斥力作用下被打开,再断开第一电磁铁101的电源。
然后控制车体1移动到需要运输的转向架的下方,当转向架需要沿着第一推块305向第二推块405的方向运动时,将第一推块305置于转向架滚轮D的下方,使第一推块305升高后可以达到推动转向架滚轮D的目的,然后启动输液电机802,液压泵801从液压油箱8内抽出液压油,同时调节液压阀块7,使液压油顺利进入到第一液压缸3,带动第一液压杆301伸出,使第一滑块302在滑动臂5上开始从车体1中部的位置向第一推块305的方向移动,使第一滑动杆303开始滑动同时以第一滑动杆303与第一滑块302的连接处为轴开始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杆304以第一转动杆304与车体1的连接处为轴开始转动,使第一推块305升高,直至第一推块305与转向架的滚轮接触,第一推块305开始推动转向架的滚轮,使滚轮开始转动,从而使转向架开始沿着第一推块305向第二推块405的方向运动,持续升高第一推块305一定时间后,转向架的滚轮脱离第一推块305,此时即可停止升高第一推块305,转向架在自身惯性的作用下持续运动一定的时间后停止,在转向架运动的这段时间内,控制输液电液回收液压油,使第一液压杆301收回到第一液压缸3内,第一推块305回到初始位置,当转向架停止时,在传感器的作用下,再次控制车体1到达转向架的下方,以此逐步推动转向架,达到间歇运输转向架的目的,更大程度的利用转向架本身的惯性,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
当转向架即将到达指定位置时,控制车体1先移动到转向架指定位置的下方,然后控制液压阀块7接通第二液压缸4,启动输液电机802使液压泵801从液压油箱8内抽出液压油,使液压油进入到第二液压缸4,推动第二液压杆401伸出,使第二滑块402在滑动臂5上开始从车体1中部的位置向车第二滑块402的方向移动,使第二滑动杆403开始滑动同时以第二滑动杆403与第二滑块402的连接处为轴开始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杆404以第二转动杆404与车体1的连接处为轴开始转动,使第二推块405升高,当第二滑块402升高至高于转向架滚轮D的下轮缘一定高度,能够使转向架停止时,即可停止液压油的输送,当转向架到达指定的位置时,转向架的滚轮接触到第二推块405,并在第二推块405的阻碍作用下停止运动,即完成了转向架的运输过程。
当转向架运输完毕时,再给第二电磁铁102通电并控制第二电磁铁102正负极的接入方向,使第二电磁铁102形成的磁极与轨道盖E开启时磁铁块E01朝向下方的磁极相反,然后启动车体1使车体1在运输轨道A上运动一个来回,使轨道盖E在第二电磁铁102的作用下关闭,即完成了所有有关转向架运输的过程。
当转向架需要沿着第二推块405向第一推块305的方向运动时,将第一液压缸3、第一液压杆301、第一滑块302、第一滑动杆303、第一转动杆304和第一推块305与第二液压缸4、第二液压杆401、第二滑块402、第二滑动杆403、第二转动杆404和第二推块405的作用调换即可实现。
实施例3
如图7~9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所述运输轨道A设置为“工”字型结构,且所述运输轨道A包括翼缘板A01和腹板A02。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1的下端设置有与“工”字型运输轨道A配合使用的行走腔2,所述行走腔2内设置有传动轮904、定位轮201和制动杆601,且所述传动轮904设置于行走腔2内靠近上端的位置处,所述定位轮201在行走腔2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且两个相对的定位轮201之间的距离大于腹板A02的厚度,所述定位轮201的上轮缘与传动轮904的下轮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翼缘板A01的厚度,所述制动杆601在行走腔2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且所述制动杆601上连接有制动器6,且所述制动杆601上轮缘的高度低于定位轮201上轮缘的高度。
更优化地,所述行走腔2内设置有1个传动轮904、2对定位轮201和1对制动杆601。
更优化地,所述制动器6采用电机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传动电机9,所述传动电机9上连接有传动杆903,所述传动轮904套设固定于传动杆903上。
更优化地,所述传动电机9上连接传动齿轮901,所述传动杆903上连接从动齿轮902,传动电机9和传动杆903之间通过齿轮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液压油箱8,所述液压油箱8外连通有液压泵801,所述液压泵801上连接有输液电机802,所述液压泵801外连通有多个液压阀块7,所述液压阀块7分别于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4连通。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转运系统时,将翼缘板A01置于定位轮201与传动轮904之间的间隙内,将定位轮201置于腹板A02的两侧,此时传动轮904位于翼缘板A01的上表面,然后启动传动电机9,通过传动齿轮901将动力传至从动齿轮902,然后再由从动齿轮902带动传动杆903转动,传动杆903带着传动轮904转动,即可使车体1在运输轨道A运动。
当车体1达到指定位置需要停止时,启动制动器6内的电机,控制制动杆601伸出,使制动杆601与运输轨道A的腹板A02接触并产生摩擦,从而实现对车体1的制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所述制动器6采用液压马达提供动力。
更优化地,所述行走腔2内设置有2个传动轮904、2对定位轮201和2对制动杆601。
更优化地,所述传动电机9采用皮带传动。
使用本实施例中的运输装置时,液压马达通过注入液压油的方式使制动杆601伸出并夹紧运输轨道A的腹板A02,由于液压油内部存在一定的空间,可以允许一定的弹性形变,在制动杆601需要一定的运动空间时能够通过液压油内部的压缩来实现,以此可以降低制动器6和制动杆601的损坏率,而电机采用机械连接,用电能控制,机械连接的方式使制动杆601本身基本没有运动空间,容易使制动杆601甚至电机发生损坏。
多安装1个传动轮904可以使车体1在运输轨道A上的运动更为迅速,也能在短时间内针对不同的运动需求做出相应的反应;多设置1对制动杆601也能增强刹车的效率,同时分担另1对制动杆601所受的摩擦,降低制动杆601的损坏率。
将齿轮传动替换为皮带传动,一方面齿轮传动由于齿轮相互咬合,不允许两个齿轮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故而一旦传动轮904出现卡死等问题时,齿轮和电机都极容易被损坏,而皮带传动允许从动轮与皮带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这可以有效地避免各部件的损坏,延长车体1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包括转台(Q)和直轨道(P),所述转台(Q)和直轨道(P)上均设置有用于运输转向架的第一轨道(C0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C01)配设有与第一轨道(C01)配合使用运输轨道(A),所述运输轨道(A)上安装有用于推动转向架滚轮(D)的车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Q)和直轨道(P)的上端均设置有安装架(C02),所述安装架(C02)上固定有盖板(C03),所述运输轨道(A)的上方设置有轨道盖(E),所述轨道盖(E)通过转动连接安装于盖板(C0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轨道盖(E)的开关装置(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固定有至少一个用于推动和制动转向架的曲柄滑块机构,所述曲柄滑块机构包括固定在车体上的液压缸和滑动臂(5),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套设在滑动臂(5)上,且所述滑块上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远离滑块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杆,且所述滑动杆与转动杆的连接处位于转动杆两端部之间的转动杆上,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连接于车体(1)上,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上连接有推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固定有两个推动转向架的曲柄滑块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轨道(A)设置为“工”字型结构,且所述运输轨道(A)包括翼缘板(A01)和腹板(A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下端设置有与“工”字型运输轨道(A)配合使用的行走腔(2),所述行走腔(2)内设置有传动轮(904)、定位轮(201)和制动杆(601),且所述传动轮(904)设置于行走腔(2)内靠近上端的位置处,所述定位轮(201)在行走腔(2)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且两个相对的定位轮(201)之间的距离大于腹板(A02)的厚度,所述定位轮(201)的上轮缘与传动轮(904)的下轮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翼缘板(A01)的厚度,所述制动杆(601)在行走腔(2)内相对的两侧壁上对称设置,且所述制动杆(601)上连接有制动器(6),且所述制动杆(601)上轮缘的高度低于定位轮(201)上轮缘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1个车体(1)至少设置有1个传动轮(904)、2对定位轮(201)和1对制动杆(60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传动电机(9),所述传动电机(9)上连接有传动杆(903),所述传动轮(904)套设固定于传动杆(90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液压油箱(8),所述液压油箱(8)外连通有液压泵(801),所述液压泵(801)上连接有输液电机(802),所述液压泵(801)外连通有多个液压阀块(7),所述液压阀块(7)分别于第一液压缸(3)和第二液压缸(4)连通。
CN201810173255.6A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 Pending CN1082384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3255.6A CN108238419A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3255.6A CN108238419A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8419A true CN108238419A (zh) 2018-07-03

Family

ID=62699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3255.6A Pending CN108238419A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3841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2142A (zh) * 2019-07-18 2019-11-22 成都南方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转运输送装置
CN111977297A (zh) * 2019-05-21 2020-11-24 捷普电子(新加坡)公司 输送装置
CN114476582A (zh) * 2022-01-25 2022-05-13 庄威婉 一种模块化化纤物料转运平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02622Y (zh) * 2007-02-06 2008-01-09 吕裕海 地面重车推车机
CN102390677A (zh) * 2011-08-03 2012-03-28 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随行升降功能的滑板输送系统
CN202626775U (zh) * 2012-05-29 2012-12-26 王书民 多轮支承转盘道岔
CN103010688A (zh) * 2012-11-29 2013-04-03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台车式钢卷运输系统
CN207876686U (zh) * 2018-03-01 2018-09-18 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02622Y (zh) * 2007-02-06 2008-01-09 吕裕海 地面重车推车机
CN102390677A (zh) * 2011-08-03 2012-03-28 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随行升降功能的滑板输送系统
CN202626775U (zh) * 2012-05-29 2012-12-26 王书民 多轮支承转盘道岔
CN103010688A (zh) * 2012-11-29 2013-04-03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台车式钢卷运输系统
CN207876686U (zh) * 2018-03-01 2018-09-18 成都岁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7297A (zh) * 2019-05-21 2020-11-24 捷普电子(新加坡)公司 输送装置
CN110482142A (zh) * 2019-07-18 2019-11-22 成都南方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转向架转运输送装置
CN114476582A (zh) * 2022-01-25 2022-05-13 庄威婉 一种模块化化纤物料转运平台
CN114476582B (zh) * 2022-01-25 2024-04-05 浙江柯工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化纤物料转运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38419A (zh) 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
CN102358293A (zh) 跨座式独轨交通车非粘着驱动结构
CN211617712U (zh) 一种铁路驼峰作业摘钩机器人系统
CN203283232U (zh) 一种悬挂式独轨列车驱动装置
CN207876686U (zh) 一种用于运输转向架的转运系统
CN109098138A (zh) 料斗集沙式铁路轨道除沙车
CN201960321U (zh) 积便器拆装工作台车
CN209522396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电缆用收卷装置
CN202148034U (zh) 摆渡车
CN108189850A (zh) 一种可限位的间歇式运输装置
CN206202303U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06202312U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07875640U (zh) 一种可限位的间歇式运输装置
CN206202313U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08789663U (zh) 用于悬挂式轨道变轨系统中的轨道
CN108382811B (zh) 一种转向架检修运输过程中的控制方法
CN204162959U (zh) 一种铁路道床清扫车
CN201610313U (zh) 轮对智能输送车
CN107972687A (zh) 一种具有门式结构的物流运输车
CN106958372A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搬运器横移装置的链条牵引系统
CN204529169U (zh) 一种铁路救援起重机可走行支腿系统
CN210944696U (zh) 一种动拖两用落轮机
CN107268514B (zh) 自行走式铁路轨道除沙车
CN209507494U (zh) 一种立体货架用有轨巷道式单立柱堆垛机
CN208760612U (zh) 一种跨骑式单轨检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