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34297B - 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系统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系统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34297B
CN108234297B CN201810054858.4A CN201810054858A CN108234297B CN 108234297 B CN108234297 B CN 108234297B CN 201810054858 A CN201810054858 A CN 201810054858A CN 108234297 B CN108234297 B CN 1082342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l name
mail
user
real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548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34297A (zh
Inventor
林延中
王梦楠
李四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mai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remai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mai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remail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5485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342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34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4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34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4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系统与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在邮件系统的新建用户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输入窗口以及在所述邮件系统的用户资料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显示窗口;获取管理员用户在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输入的新建用户对应的真实姓名信息,并将所述真实姓名信息更新到所述邮件系统中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当所述新建用户发送邮件时,将所述邮件的发信人身份标识更新为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显示的所述真实姓名信息。通过所述方法能够限制发信人使用真实姓名发信,提高发信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增加了邮件往来的安全性,降低了他人冒充发信人身份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系统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邮件服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系统与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邮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通信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子邮件不仅是简单的消息,它像电话一样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电子邮件已因它的低成本、简单性、易用性和全球兼容性而被采用为消息传输的标准。
但是,目前邮件往来过程中的发信人和收信人,都是以代号(拼音、工号、编号等)形式标注身份。当企业中某账号被盗号,就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冒充系统管理员或者公司领导,向其他账号发送邮件,获取敏感信息。在企业组织庞杂、人员较多时,收信人往往难以及时、准确的分辨出来发信人的真实身份。在这种情况下,易造成企业敏感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系统与装置,能够限制邮件系统内的发信人使用真实姓名进行发信,提高发信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增加了邮件往来的安全性,降低了他人冒充发信人身份的可能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包括:
响应于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在邮件系统的新建用户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输入窗口以及在所述邮件系统的用户资料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获取管理员用户在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输入的新建用户对应的真实姓名信息,并将所述真实姓名信息更新到所述邮件系统中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当所述新建用户发送邮件时,将所述邮件的发信人身份标识更新为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显示的所述真实姓名信息。
优选地,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不使用真实姓名请求,隐藏所述新建用户界面的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以及所述用户资料界面的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当所述新建用户发送邮件时,所述邮件的发信人身份标识维持所述邮件系统默认的发信人身份标识设置;所述邮件系统默认的发信人身份标识设置包括姓名、昵称或邮箱地址。
优选地,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邮件系统的邮箱限制界面设置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
当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用于接收所述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
当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还用于接收所述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不使用真实姓名请求。
优选地,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在所述新建用户对应的邮箱的个人资料界面显示发信人姓名窗口,并将所述发信人姓名窗口的属性设置为只读。
优选地,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不使用真实姓名请求,隐藏所述个人资料界面的所述发信人姓名窗口。
优选地,当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处于显示状态时,将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的属性设置为可读写。
优选地,当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处于显示状态时,将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的属性设置为可读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包括:
真实姓名窗口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在邮件系统的新建用户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输入窗口以及在所述邮件系统的用户资料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真实姓名更新模块,用于获取管理员用户在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输入的新建用户对应的真实姓名信息,并将所述真实姓名信息更新到所述邮件系统中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邮件身份标识更新模块,当所述新建用户发送邮件时,将所述邮件的发信人身份标识更新为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显示的所述真实姓名信息。
优选地,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还包括:
真实姓名窗口隐藏模块,用于响应于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不使用真实姓名请求,隐藏所述新建用户界面的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以及所述用户资料界面的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所述真实姓名更新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新建用户发送邮件时,所述邮件的发信人身份标识维持所述邮件系统默认的发信人身份标识设置;所述邮件系统默认的发信人身份标识设置包括姓名、昵称或邮箱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包括:响应于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在邮件系统的新建用户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输入窗口以及在所述邮件系统的用户资料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显示窗口;获取管理员用户在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输入的新建用户对应的真实姓名信息,并将所述真实姓名信息更新到所述邮件系统中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当所述新建用户发送邮件时,将所述邮件的发信人身份标识更新为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显示的所述真实姓名信息。通过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能够限制邮件系统内的发信人使用真实姓名进行发信,提高发信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增加了邮件往来的安全性,降低了他人冒充发信人身份的可能性。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其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的流程图,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包括:
S100:响应于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在邮件系统的新建用户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输入窗口以及在所述邮件系统的用户资料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S200:获取管理员用户在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输入的新建用户对应的真实姓名信息,并将所述真实姓名信息更新到所述邮件系统中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S300:当所述新建用户发送邮件时,将所述邮件的发信人身份标识更新为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显示的所述真实姓名信息。
在本实施中,所述新建用户界面位于所述邮件系统的管理后台-用户管理页面。管理员用户通过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可以设置邮件系统内的用户发信只显示真实姓名。若管理员用户开启了“发信显示真实姓名”设置,以使得发信用户发信只能显示真实姓名,且可以向管理员用户申请更改真实姓名。收发信用户间邮件通信强制显示由管理员用户设置的真实姓名,避免不法分子伪造身份的问题。通过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能够限制邮件系统内的发信人使用真实姓名进行发信,提高发信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增加了邮件往来的安全性,降低了他人冒充发信人身份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不使用真实姓名请求,隐藏所述新建用户界面的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以及所述用户资料界面的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当所述新建用户发送邮件时,所述邮件的发信人身份标识维持所述邮件系统默认的发信人身份标识设置;所述邮件系统默认的发信人身份标识设置包括姓名、昵称或邮箱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邮件系统的邮箱限制界面设置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
当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用于接收所述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
当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还用于接收所述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不使用真实姓名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邮箱限制界面位于所述邮件系统的管理后台-系统设置-常用设置页面。所述邮件系统的管理员用户拥有设置并限制用户使用真实姓名收发邮件配置项的权限,即设置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的启闭状态。管理员用户可根据邮件系统的实际需求,选择开启或关闭该设置,开启所述虚拟开关后,普通用户在收发信的过程中能清晰看到对方真实姓名,从而大大降低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具体在所述邮件系统的配置增加如下:
webmail.cf
[global]
EnableForceSenderName="true"#该项用于开关控制,缺省值false;
ForceSenderName="true_name"#该项用于指定默认情况下填充的用户属性;
数据库
Alter table cm_user_pref_ext add column force_sender_name varchar(50)。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在所述新建用户对应的邮箱的个人资料界面显示发信人姓名窗口,并将所述发信人姓名窗口的属性设置为只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不使用真实姓名请求,隐藏所述个人资料界面的所述发信人姓名窗口。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处于显示状态时,将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的属性设置为可读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处于显示状态时,将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的属性设置为可读写。
请参阅图2,其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的示意图,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包括:
真实姓名窗口显示模块1,用于响应于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在邮件系统的新建用户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输入窗口以及在所述邮件系统的用户资料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真实姓名更新模块2,用于获取管理员用户在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输入的新建用户对应的真实姓名信息,并将所述真实姓名信息更新到所述邮件系统中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邮件身份标识更新模块3,当所述新建用户发送邮件时,将所述邮件的发信人身份标识更新为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显示的所述真实姓名信息。
在本实施中,所述新建用户界面位于所述邮件系统的管理后台-用户管理页面。管理员用户通过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可以设置邮件系统内的用户发信只显示真实姓名。若管理员用户开启了“发信显示真实姓名”设置,以使得发信用户发信只能显示真实姓名,且可以向管理员用户申请更改真实姓名。收发信用户间邮件通信强制显示由管理员用户设置的真实姓名,避免不法分子伪造身份的问题。通过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能够限制邮件系统内的发信人使用真实姓名进行发信,提高发信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增加了邮件往来的安全性,降低了他人冒充发信人身份的可能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还包括:
真实姓名窗口隐藏模块,用于响应于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不使用真实姓名请求,隐藏所述新建用户界面的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以及所述用户资料界面的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所述真实姓名更新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新建用户发送邮件时,所述邮件的发信人身份标识维持所述邮件系统默认的发信人身份标识设置;所述邮件系统默认的发信人身份标识设置包括姓名、昵称或邮箱地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还包括:
虚拟开关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邮件系统的邮箱限制界面设置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
当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用于接收所述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
当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还用于接收所述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不使用真实姓名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邮箱限制界面位于所述邮件系统的管理后台-系统设置-常用设置页面。所述邮件系统的管理员用户拥有设置并限制用户使用真实姓名收发邮件配置项的权限,即设置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的启闭状态。管理员用户可根据邮件系统的实际需求,选择开启或关闭该设置,开启所述虚拟开关后,普通用户在收发信的过程中能清晰看到对方真实姓名,从而大大降低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具体在所述邮件系统的配置增加如下:
webmail.cf
[global]
EnableForceSenderName="true"#该项用于开关控制,缺省值false;
ForceSenderName="true_name"#该项用于指定默认情况下填充的用户属性;
数据库
Alter table cm_user_pref_ext add column force_sender_name varchar(50)。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还包括:
发信人姓名窗口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在所述新建用户对应的邮箱的个人资料界面显示发信人姓名窗口,并将所述发信人姓名窗口的属性设置为只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还包括:
发信人姓名窗口隐藏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不使用真实姓名请求,隐藏所述个人资料界面的所述发信人姓名窗口。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还包括真实姓名输入窗口属性设置模块,用于当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处于显示状态时,将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的属性设置为可读写。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还包括真实姓名显示窗口属性设置模块,用于当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处于显示状态时,将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的属性设置为可读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装置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真实姓名窗口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在邮件系统的新建用户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输入窗口以及在所述邮件系统的用户资料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显示窗口;真实姓名更新模块,用于获取管理员用户在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输入的新建用户对应的真实姓名信息,并将所述真实姓名信息更新到所述邮件系统中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邮件身份标识更新模块,当所述新建用户发送邮件时,将所述邮件的发信人身份标识更新为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显示的所述真实姓名信息。。
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装置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装置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示意图2仅仅是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装置的示例,并不构成对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是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装置的各个部分。
所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装置的各种功能。所述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其中,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装置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包括:响应于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在邮件系统的新建用户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输入窗口以及在所述邮件系统的用户资料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显示窗口;获取管理员用户在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输入的新建用户对应的真实姓名信息,并将所述真实姓名信息更新到所述邮件系统中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当所述新建用户发送邮件时,将所述邮件的发信人身份标识更新为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显示的所述真实姓名信息。通过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能够限制邮件系统内的发信人使用真实姓名进行发信,提高发信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增加了邮件往来的安全性,降低了他人冒充发信人身份的可能性。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与装置。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邮件系统的邮箱限制界面设置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
当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用于接收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
当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用于接收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不使用真实姓名请求;
响应于所述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在所述邮件系统的新建用户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输入窗口以及在所述邮件系统的用户资料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获取管理员用户在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输入的新建用户对应的真实姓名信息,并将所述真实姓名信息更新到所述邮件系统中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当所述新建用户发送邮件时,将所述邮件的发信人身份标识更新为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显示的所述真实姓名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不使用真实姓名请求,隐藏所述新建用户界面的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以及所述用户资料界面的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当所述新建用户发送邮件时,所述邮件的发信人身份标识维持所述邮件系统默认的发信人身份标识设置;所述邮件系统默认的发信人身份标识设置包括姓名、昵称或邮箱地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在所述新建用户对应的邮箱的个人资料界面显示发信人姓名窗口,并将所述发信人姓名窗口的属性设置为只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不使用真实姓名请求,隐藏所述个人资料界面的所述发信人姓名窗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处于显示状态时,将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的属性设置为可读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处于显示状态时,将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的属性设置为可读写。
7.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虚拟开关设置模块,用于在邮件系统的邮箱限制界面设置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当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用于接收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当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用户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的虚拟开关用于接收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不使用真实姓名请求;
真实姓名窗口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使用真实姓名请求,在邮件系统的新建用户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输入窗口以及在所述邮件系统的用户资料界面中显示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真实姓名更新模块,用于获取管理员用户在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输入的新建用户对应的真实姓名信息,并将所述真实姓名信息更新到所述邮件系统中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邮件身份标识更新模块,当所述新建用户发送邮件时,将所述邮件的发信人身份标识更新为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显示的所述真实姓名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系统还包括:
真实姓名窗口隐藏模块,用于响应于管理员用户输入的发信时不使用真实姓名请求,隐藏所述新建用户界面的所述真实姓名输入窗口以及所述用户资料界面的所述真实姓名显示窗口;
所述真实姓名更新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新建用户发送邮件时,所述邮件的发信人身份标识维持所述邮件系统默认的发信人身份标识设置;所述邮件系统默认的发信人身份标识设置包括姓名、昵称或邮箱地址。
9.一种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
CN201810054858.4A 2018-01-19 2018-01-19 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系统与装置 Active CN1082342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4858.4A CN108234297B (zh) 2018-01-19 2018-01-19 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系统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4858.4A CN108234297B (zh) 2018-01-19 2018-01-19 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系统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4297A CN108234297A (zh) 2018-06-29
CN108234297B true CN108234297B (zh) 2021-02-12

Family

ID=62668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4858.4A Active CN108234297B (zh) 2018-01-19 2018-01-19 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系统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3429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71391A (ko) * 2005-05-23 2005-07-07 (주)아케이드온라인 다양한 실명일련번호 체계에 지원하는 등급별 권한부여실명인증 시스템
KR20070117965A (ko) * 2006-06-10 2007-12-13 공석태 휴대폰을 통한 실명인증 방법
CN101630394A (zh) * 2009-08-06 2010-01-20 钟毅 一种药品网上零售的方法
CN102033876B (zh) * 2009-09-25 2015-07-08 叶高 一种信息管理方法
CN102033901B (zh) * 2009-09-25 2014-12-10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公民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
CN102164096A (zh) * 2010-02-09 2011-08-24 杭州债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证据邮箱服务系统
CN102375832A (zh) * 2010-08-16 2012-03-14 腾讯数码(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中互动信息的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04699B (zh) * 2010-09-15 2014-09-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手机邮箱的电子邮件安全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542456A (zh) * 2010-12-15 2012-07-04 上海杉达学院 适用于电子商务网站的用户登录方法
CN102223449A (zh) * 2011-06-23 2011-10-19 深圳市创梦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竞技游戏系统及方法
CN103037057A (zh) * 2012-12-14 2013-04-10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添加联系人的方法及其通信终端
CN103235683B (zh) * 2013-03-15 2018-06-15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移动终端快捷操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104767B (zh) * 2013-04-07 2018-05-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智能终端中联系人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9369284B2 (en) * 2014-04-03 2016-06-14 Google Inc. Browser based identity with multiple login
CN103973714B (zh) * 2014-05-29 2017-10-13 华翔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邮件账户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3986724B (zh) * 2014-05-29 2018-01-30 华翔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邮件实名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6656731A (zh) * 2015-11-04 2017-05-10 广东华邦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dm邮件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6027758A (zh) * 2016-04-28 2016-10-12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临时联系人的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6230829B (zh) * 2016-08-03 2019-06-11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面向网络威胁发现的虚拟身份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
CN107491939A (zh) * 2017-08-23 2017-12-19 李超平 一种双帐号注册由第三方编纂的简历档案系统的建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4297A (zh) 2018-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04768B2 (en) Person-based information aggregation
US20100087169A1 (en) Threading together messages with multiple common participants
WO2020135185A1 (zh) 消息被读状态的提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8301684B2 (en) User challenge us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geography or user identity
US10461934B2 (en) Authentication-based message display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hereof
US11646020B2 (en) Communication notification management
CN106598931A (zh) 信息模板的生成方法
CN108566334B (zh) 基于聊天软件的辅助方法、终端及介质
CN110519151B (zh) 可控好友添加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89432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34297B (zh) 限制邮件系统使用真实姓名发信的方法、系统与装置
EP3319301A1 (en)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and computer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push notifications
CN107204914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270496A (zh) 显示主叫方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00250B (zh) 业务系统故障通知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090789A (zh) 基于二维码的会话窗口唤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47361B (zh) 一种添加邮箱账号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836465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ng record storage on a record management server
CN113890906A (zh) 呼叫转移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09111B (zh) 应用的通知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559226A (zh) 消息管理平台、消息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04745A (zh) 信息配置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65946B (zh) 一种短信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9923853B2 (en) Folders that employ dynamic user training rules to organize content
CN109729185B (zh) 一种基于网址的短信端口号识别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