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32459A - 天线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32459A
CN108232459A CN201711045544.XA CN201711045544A CN108232459A CN 108232459 A CN108232459 A CN 108232459A CN 201711045544 A CN201711045544 A CN 201711045544A CN 108232459 A CN108232459 A CN 108232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d core
rod
core
flang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455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32459B (zh
Inventor
井上好教
道地勋
田中庆
藤卷孝成
三浦芳则
川崎大志
栗城博光
六嘉孝信
宫崎弘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da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d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232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2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32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2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H01Q7/06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with core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
    • H01Q7/08Ferrite rod or like elongated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01F27/266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14Inductive coupl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08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 H01Q1/3233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particular used as part of a sensor or in a security system, e.g. for automotive radar, navigation systems
    • H01Q1/3241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antenna is used particular used as part of a sensor or in a security system, e.g. for automotive radar, navigation systems particular used in keyless entr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设备,其包括被串联在一起配置的、具有凸缘部(22A)的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具有凸缘部(22B)的第二棒状磁芯(20B),并包括第一线圈(30A)以及第二线圈(30B),其中第一棒状磁芯(20A)的端面(26A)与第二棒状磁芯(20B)的端面(26B)被相互分开配置。其可以抑制电感值的起伏变动。

Description

天线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在天线设备中使用了由Mn-Zn铁氧体等的磁性体材料组成的棒状磁芯。虽然说为了提高此天线设备的输出功率,棒状磁芯的长度较大的一方有利,但是在棒状磁芯受到冲击和弯曲应力的时候,此棒状磁芯具有容易损坏或者折断的缺点。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现有一种关于天线设备的提议,即沿着一个方向使用串联配置的多个棒状磁芯,这样各个棒状磁芯的长度就会比较短(例如,专利文献1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7-43588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具有串联配置的多个棒状磁芯的天线设备中,如果互相邻接的2个棒状磁芯之间的长度(空隙宽度)离散度变大,或者互相邻接的2个棒状磁芯的中心轴的位置产生偏移(轴偏移),电感值就会变化。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以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感值的起伏变动的天线设备作为目的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上述课题通过以下的本发明而得到了解决。即,本发明所涉及的天线设备的特征在于;至少具有:多个被串联在一起的棒状磁芯;第一线圈,其是把导线卷绕在从多个棒状磁芯中选择出来的第一棒状磁芯的外周侧而形成的;以及第二线圈,其是把导线卷绕在从多个棒状磁芯中选择出来的,并且被配置在第一棒状磁芯的任意一个端部侧的第二棒状磁芯的外周侧而形成的,第一棒状磁芯的、配置有第二棒状磁芯一侧的端面与第二棒状磁芯的、配置有第一棒状磁芯一侧的端面之间被分离开来,并且在第二棒状磁芯的配置有第一棒状磁芯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凸缘部。
优选本发明的天线设备的一个实施形态为,至少还具有收容第一棒状磁芯及第二棒状磁芯的筒状收容部件,而第一棒状磁芯的、配置有第二棒状磁芯的一侧的端面与第二棒状磁芯的、配置有第一棒状磁芯的一侧的端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被(i)只由气体所形成的材料,(ii)包含气体及液状物质的材料,(iii)包含气体及微小固体物质的材料,以及(iv)包含气体及海绵状的材料中任意选择一种材料所占据。
优选本发明的天线设备的其他实施形态为,进一步具有至少收容第一棒状磁芯以及第二棒状磁芯的筒状收容部件,在把与多个棒状磁芯的配置排列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而把与多个棒状磁芯的配置排列方向垂直相交,并与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的情况下,从(i)第一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ii)第一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iii)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以及(iv)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中选择的至少一个领域的整个面,都与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面相分离。
优选本发明的天线设备的其他实施形态为,进一步具有至少收容第一棒状磁芯以及第二棒状磁芯的筒状收容部件,在把与多个棒状磁芯的配置排列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而把与多个棒状磁芯的配置排列方向垂直相交,并与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的情况下,从(i)第一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的至少一部分,(ii)第一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的至少一部分,(iii)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的至少一部分,以及(iv)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的至少一部分,与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面紧密接触。
优选本发明的天线设备的其他实施形态为,进一步具有至少收容第一棒状磁芯以及第二棒状磁芯的筒状收容部件,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侧设置有:(A)从(A1)隔板,其与第一棒状磁芯的配置有第二棒状磁芯的一侧的端面以及第二棒状磁芯的配置有第一棒状磁芯的一侧的端面紧贴在一起,以及(A2)突起,其与第一棒状磁芯的配置有第二棒状磁芯的一侧的端面以及第二棒状磁芯的配置有第一棒状磁芯的一侧的端面紧贴在一起,之中选择出来的任意部件;(B)突起,其与第一棒状磁芯的凸缘部中配置有第二棒状磁芯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紧贴在一起;以及(C)突起,其与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中配置有第一棒状磁芯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紧贴在一起。
优选本发明的天线设备的其他实施形态为,通过粘合剂层来把第一棒状磁芯的配置有第二棒状磁芯的一侧的端面与第二棒状磁芯的配置有第一棒状磁芯的一侧的端面粘结在一起。
优选本发明的天线设备的其他实施形态为,进一步具有至少收容第一棒状磁芯以及第二棒状磁芯的筒状收容部件,在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侧,把第一槽及第二槽设置成沿着筒状收容部件的纵向方向相邻的形态,在与多个棒状磁芯的配置排列方向相平行的方向上,使第一槽的宽度与第一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宽度相同,使第二槽的宽度与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宽度相同,把第一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部镶入第一槽内,并且,把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部镶入第二槽内。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抑制电感值的起伏变动的天线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的一个例子的模式截面图(XY截面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天线设备的截面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模式截面图(YZ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的主要部的模式图。
图4表示用无凸缘的棒状磁芯来代替如图3所示的具有凸缘的棒状磁芯的情况下的模式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的其他例子的模式截面图(YZ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的其他例子的模式截面图(XY截面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的其他例子的模式截面图(XY截面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的其他例子的模式截面图(XY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的其他例子的模式截面图(XY截面图)。
图10是表示用于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的筒状壳体的其他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的其他例子的部分截面图(XY截面图)。
图12是表示如表3所示的实验例1及实验例2的棒状磁芯与线圈的配置关系的模式图。这里,图12(A)是表示实验例1的棒状磁芯与线圈的配置关系的图,图12(B)是表示实验例2的棒状磁芯与线圈的配置关系的图。
符号说明
10、10A、10B、10C、10D、10E、10F、10G:天线设备
20:棒状磁芯
20A、20C:(第一)棒状磁芯
20B、20D:(第二)棒状磁芯
22、22A、22B:凸缘部
22S:外周面
22SB:下表面(外周面22S的一部分)
22SL:左表面(外周面22S的一部分)
22SR:右表面(外周面22S的一部分)
22ST:顶面(外周面22S的一部分)
24:磁芯本体部
26A:端面
26B:端面
28A:端面
28B:端面
30:线圈
30A:(第一)线圈
30B:(第二)线圈
50、50A、50B、50C、50D、50E、50F、50G:筒状壳体(筒状收容部件)
50G1:筒状壳体本体部
50G2:侧面盖子部件
50S:内周面
50SB:下表面(内周面50S的一部分)
50SL:左表面(内周面50S的一部分)
50SR:右表面(内周面50S的一部分)
50ST:顶面(内周面50S的一部分)
52:开口部
54A:底壁部
54B:顶壁部
56、56L、56R、56F、56C、56B:突起
58:隔板
59A:第一槽
59B:第二槽
60:盖子部件
70:金属端子
80:外部连接端子
90:粘合剂层
100:棒状磁芯
100A:(第一)棒状磁芯
100B:(第二)棒状磁芯
200:棒状磁芯
202A:(第一)棒状磁芯
202B:(第二)棒状磁芯
210: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的一个例子的模式截面图,图2是表示如图1所示的天线设备的截面构造的一个例子的模式截面图。另外,图2是表示在图1中的符号II-II间的截面构造。这里,图1及图2以及后述的图3之后的各个附图中,图中表示的X轴方向、Y轴方向(以下,有时也称之为“第一方向”)及Z轴方向(以下,有时也称之为“第二方向”)是互相垂直相交的方向。另外,X轴方向与图1中所表示的2个棒状磁芯20的配置排列方向相平行,同时,第一棒状磁芯20A(20)的中心轴A1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20)的中心轴A2也平行。关于此点,在图3之后的各个附图中表示的棒状磁芯实质上也相同。
图1所示的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A(10)中,作为其主要部,包括被串联配置的多个(如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2个)棒状磁芯20,第一线圈30A(30)及第二线圈30B(30)。在这2个棒状磁芯20中被选中的棒状磁芯(第一棒状磁芯20A)的外周侧,设置有由导线卷绕形成的第一线圈30A,而在2个棒状磁芯20中被选中的,并且,被配置在第一棒状磁芯20A的一侧端部侧的另一个棒状磁芯(第二棒状磁芯20B)的外周侧,设置有由导线卷绕形成的第二线圈30B。另外,第一线圈30A与第二线圈30B通过导线(未图示)被电连接在一起。
在第一棒状磁芯20A的、配置有第二棒状磁芯20B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凸缘部22A(22),在第二棒状磁芯20B的、配置有第一棒状磁芯20A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凸缘部22B(22)。并且,棒状磁芯20与线圈30之间配置着为使两部件之间电绝缘的绝缘部件40。另外,线圈30被配置在棒状磁芯20的没有设置凸缘部22的部分(磁芯本体部24)上,同时相对于棒状磁芯20中心轴A1、A2方向,被设置在靠近凸缘部22侧。
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被配置成下述形态,即第一棒状磁芯20A的配置有第二棒状磁芯20B的一侧的端面26A,与第二棒状磁芯20B配置有第一棒状磁芯20A的一侧的端面26B被分离配置。另外,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被配置成第一棒状磁芯20A的中心轴A1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的中心轴A2一致的样态。并且,线圈30的外周面30S比凸缘部22外周面22S更加位于内周侧。
另外,在图1中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除了在天线设备10A里面的配置位置及配置方向不同的点以外,其形状·尺寸都相同,并且第一线圈30A以及第二线圈30B,两者的形状·尺寸也相同。
另外,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第一线圈30A以及第二线圈30B被收容在有底的筒状壳体50A(50)里面,筒状壳体50A(50)的一端设置有开口部52,另一端设置有底壁部54A。此开口部52通过板状的盖子部件60被密闭住。并且,第一棒状磁芯20A位于筒状壳体50A的开口部52侧,第二棒状磁芯20B位于底壁部54A侧。
在与第二棒状磁芯20B的、设置有凸缘部22B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的端部的外周面相对着的位置上设置有金属端子70。此金属端子70通过导线(未图示)与第一线圈30A以及第二线圈30B相连接,同时,其一端贯通底壁部54A,在与底壁部54A的设置有第二棒状磁芯20B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的表面露出。并且,金属端子70的一端与外部连接端子80相连接。另外,金属端子70还可以适宜地与贴片电容等的电子元件(未图示)连接。并且,筒状壳体50A里面的空隙部分,可以根据需要,在制造天线设备10A的时候,向筒状壳体50A里面填充进由充填材料(potting)硬化而成的填料(例如,硅酮橡胶等)来使之充满。
关于与棒状磁芯20的中心轴A1、A2垂直相交的截面(YZ平面)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圆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等都可以例示,不过优选长方形。另外,凸缘部22截面形状与磁芯本体部24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相似形,也可以是非相似形。另外,以垂直于此中心轴的平面切断筒状壳体50的时候,关于筒状壳体50的内周面50S的截面形状(轮廓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圆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等都可以例示,不过可以根据被收容在筒状壳体50里面的棒状磁芯20的截面形状适宜地加以选择。在这里,凸缘部22以及筒状壳体50内周面50S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的情况下,作为如图1所示的天线设备10A的截面构造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如图2所示的截面构造。
在如图2所示的例子中,内周面50S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的筒状壳体50A里面,配置着第一棒状磁芯20A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的凸缘部22A。这里,凸缘部22A的外周面22S是由4个平面所构成的,外周面22S中与Y轴(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2个领域(平面)分别构成顶面22ST及下表面22SB,外周面22S中与Z轴(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平面)分别构成右表面22SR及左表面22SL。
另外,筒状壳体50A的内周面50S也由4个平面所构成,内周面50S中与Y轴(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2个平面分别构成顶面50ST及下表面50SB,内周面50S中与Z轴(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平面分别构成右表面50SR及左表面50SL。
并且,凸缘部22A的顶面22ST的整个面与筒状壳体50A的顶面50ST贴紧,凸缘部22A的下表面22SB的整个面与筒状壳体50A的下表面50SB贴紧。另一方面,凸缘部22A的右表面22SR的整个面与筒状壳体50A右表面50SR相分离,凸缘部22A左表面22SL的整个面与筒状壳体50A左表面50SL相分离。即,在Z轴(第二方向)上,凸缘部22A与筒状壳体50A之间有空隙。这些点也同样适用于第二棒状磁芯20B的凸缘部22B。
另外,棒状磁芯20可以适宜地利用由磁性材料所构成的,例如,通过Mn-Zn系铁氧体或者其以外的非结晶系磁性体的微细粉末来压缩成型并制造的部件等。另外,构成线圈30等的导线是具有由铜等的导电性材料所组成的芯线以及覆盖此芯线表面的绝缘材料的部件,金属端子70及作为外部连接端子80则可以适宜地利用由铜等导电性部件所组成的部件。并且,作为筒状壳体50及盖子部件60可以使用由树脂材料组成的部件,这些部件,例如可以使用由PP(聚丙烯)注射成型的部件。另外,作为绝缘部件40,可以使用纸、聚酯薄膜等的树脂薄膜等的绝缘性薄板,或是筒状的树脂部件。
在图1及图2所示例的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A中,制造天线设备10A的时候与/或其在成品状态下的时候,有可能会产生下述现象,即(1)在X轴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棒状磁芯20A的端面26A与第二棒状磁芯的端面26B之间的距离(间隙长度G)的设计值而言,产生离散度变大,或者(2)在YZ平面方向上,第一棒状磁芯20A的中心轴A1与第二棒状磁芯20B的中心轴A2的位置产生偏差(轴心偏移错位)等问题。这是因为在制造如图1及图2所示的天线设备10A的时候,被插入·配置在筒状壳体50A里面的2个棒状磁芯20会沿着X轴方向或者Z轴方向滑动所导致的。
例如,在制造天线设备10A的时候,假设间隙长度G被设定为设计值,并以完全没有轴心偏移错位的样态把棒状磁芯20配置在筒状壳体50A里面。(a)可是,即使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棒状磁芯20没有完全被固定在天线设备10A里面的话,那么装配中的天线设备10A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的时候,间隙长度G就可能会产生离散度变大,或者可能会产生轴心偏移错位。(b)另外,如果在制造时,在把棒状磁芯20配置在筒状壳体50A里面之后,使用充填材料等,使棒状磁芯20的配置位置在没有完全固定的情况下就完成天线设备10A的话,那么当外部的冲击被施加到成品状态的天线设备10A上的时候,间隙长度G就有可能会离散度变大,后者轴心偏移错位就有可能产生。因而,在上述(a)、(b)所示的事例中,由于间隙长度G的离散度变大或者轴心偏移错位的发生,就可能使天线设备10A的电感值L相对于设计值发生变动。
为了抑制这样的电感值L的起伏变动,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例示那样的天线设备那样,在串联排列的2个棒状磁芯之间,设置作为调整电感值L的电感值调节机构的小型磁芯的方法比较有效。可是,在此情况下,天线设备的构造就会变得复杂化,从而在成本和生产率方面缺乏实用性。对此,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中,即使产生间隙长度G发生离散度变大或者轴心偏移错位的情况,也能够不用电感值调节机构来抑制能电感值L的起伏变动。以下将对为什么其能产生作用的理由加以说明。
图3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的主要部的模式图形,图4是表示用无凸缘的棒状磁芯来代替如图3所示的具有凸缘的棒状磁芯的情况下的模式图。另外,图3及图4中,省略关于棒状磁芯20、100及线圈30以外的部件的说明。另外,图3所表示的例子与图4所表示的例子的差异点在于棒状磁芯是不是具有凸缘部。即,图4中所表示的第一棒状磁芯100A(100)以及第二棒状磁芯100B(100),分别对应图3中所表示的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除了没有凸缘部22这一点以外,与图3所表示的棒状磁芯20具有同样的形状·尺寸·材质。另外,图中的符号D是指在YZ平面方向中,中心轴A1与中心轴A2的距离(轴心偏移错位长度D)。
这里,图3及图4中,假设棒状磁芯20、100在X轴方向及YZ平面方向的活动完全不受限制,发明人对间隙长度G及轴心偏移错位长度D进行各种各样地改变,并对电感值L进行了模拟计算。表1及表2表示此模拟结果。另外,表1是表示关于图3所表示的例子的模拟计算成果,而表2则表示关于图4所表示的例子的模拟计算成果。表1及表2中的电感值L的值是表示当把测量电流=1mA,间隙长度G=0.00mm,并且,轴心偏移错位长度D=0.00mm的电感值L作为标准值(100%)时候的相对值(%)。
表1
表2
如表1及表2所表示的结果可以明显知道,使用具有凸缘部22的棒状磁芯20的情况,与使用没有凸缘部22的、直线形状的一般的棒状磁芯100的情况相比较,即使间隙长度G产生离散度变大,或者轴心偏移错位长度D发生离散度变大的情况,也能抑制电感值L的起伏变动量。可以认为其理由在于下述方面,即从线圈30A侧向第一棒状磁芯20A的端面26A延伸的磁通,与从线圈30B侧向第二棒状磁芯20B的端面26B侧延伸的磁通,即使在间隙长度G或者轴心偏移错位长度D增大的情况下,也被凸缘部22所抑制,从而不能向棒状磁芯20外侧方向泄漏。
因此,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即使具有下述(1)及(2)所表示那样的、具有容易使间隙长度G的离散度变大,或者产生轴心偏移错位的构造,也能抑制电感值L的起伏变动。
(1)在制造天线设备10的时候,至少把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配置到收容它们的筒状收容部件(例如,在图1所示例的筒状壳体50A或者绕线管等)内之后,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中被选中的至少一个棒状磁芯20呈在筒状收容部件内可能滑动的情况。
(2)在天线设备10完成之后,在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之中被选中的至少一个棒状磁芯20,在筒状收容部件内呈可以滑动的情况。
另外,在本专利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筒状收容部件”是指可以直接收容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的筒状部件。因此,如果天线设备10具有把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收容在其有内周侧的第一筒体,以及把此第一筒体收容在其内周侧的第二筒体的话,那么所谓“筒状收容部件”就意味着第一筒体。如果举出具体例子来进行说明的话,图1所表示的天线设备10A中,筒状壳体50A相当于筒状收容部件。另外,如果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具有在其内周侧收纳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而同时在外周侧设置第一线圈30A以及第二线圈30B的绕线管,以及把绕线管收容在其内周侧的筒状壳体的话,那么绕线管就相当于筒状收容部件。
这里,作为间隙长度G有可能产生离散度变大的构造的天线设备10的具体例子而言,可以举出下述例子。即,在筒状收容部件内至少收容了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的状态下,第一棒状磁芯20A的端面26A与第二棒状磁芯20B的端面26B之间所形成的空间(间隙空间S),被(i)只由气体所形成的材料,(ii)包含气体及液状物质的材料,(iii)包含气体及微小固体物质的材料,以及(iv)包含气体及海绵状的材料中任意选择一种材料所占据。这里,作为(i)~(iv)中的气体可以举出空气等例子,(ii)液状材料则可以举出滑脂等例子,(iii)微小固体材料则可以举出具有间隙长度G的几分之一以下的最大直径的粒子状物质,或者具有间隙长度G的几分之一以下的最大长度的纤维状物质(纸浆纤维,玻璃纤维,棉纤维等)。另外,在(ii)~(iv)中,优选在间隙空间S内气体所占的比例为20%以上,进一步优选其为50%以上。
例如,如图1所表示的天线设备10A中,在筒状收容部件(筒状壳体50A)内一起收容了第一棒状磁芯20A和第二棒状磁芯20B,以及第一线圈30A和第二线圈30B。并且,天线设备10A中的间隙空间S内只存在空气。因此,如图1所表示的天线设备10A中,由于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全都能沿着X轴方向滑动,因此就会产生间隙长度G离散度变大的可能性。
另外,把具有可能会产生轴心偏移错位的结构的天线设备10作为具体例子来分析的话,可以看到,在筒状收容部件内至少收容了第一棒状磁芯20A和第二棒状磁芯20B的状态下,(i)第一棒状磁芯20A的凸缘部22A的外周面22S中,与Y轴方向(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ii)第一棒状磁芯20A的凸缘部22A的外周面22S中,与Z轴方向(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iii)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22B的外周面22S中,与Y轴方向(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以及(iv)第二棒状磁芯20B的凸缘部22B的外周面22S中,与Z轴方向(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中选择至少一个领域,其整个面都与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面相分离。另外,在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中,“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面”还包含,在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面上,与筒状收容部件一体形成的突起的表面,或是通过粘结等方式被牢固地固定在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面的突起的表面。
例如,在图1及图2所表示的天线设备10A中,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与第一线圈30A以及第二线圈30B一起被收容到筒状收容部件(筒状壳体50A)内。并且,天线设备10A中,(ii)第一棒状磁芯20A的凸缘部22A的外周面22S中,与Z轴方向(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右表面22SR)的整个面,以及(iv)第二棒状磁芯20B的凸缘部22B的外周面22S中,与Z轴方向(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左表面22SL)的整个面,都与筒状收容部件(筒状壳体50A)的内周面50S相分离。因此,在图1及图2所表示的天线设备10A中,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全都能沿着Z轴方向滑动,因此就有产生轴心偏移错位的可能性。
正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中,由于使用了2个具有凸缘部22的棒状磁芯20,因此在天线设备10中可以很容易地阻止棒状磁芯20向着意外的方向滑动,即使在间隙长度G的离散度变大,或者轴心偏移错位的情况下也能够抑止电感值的起伏变动。
另一方面,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所使用的棒状磁芯20具有相对于柱状的磁芯本体部24,呈突出部形态的凸缘部22。因此在筒状收容部件侧通过卡住或是镶嵌住呈突出部的凸缘部22,并通过在天线设备10里面设置限制棒状磁芯20滑动的限制部分,就可以很容易地阻止棒状磁芯20向着意外的方向的滑动。在此情况下,就可以从根本上抑制作为电感值L的起伏变动的原因的间隙长度G的离散度变大以及轴心偏移错位中的至少一个方面。进一步,在筒状收容部件设置限制棒状磁芯20滑动的限制部分的情况下,就可以完全抑制起因于间隙长度G的离散度变大以及轴心偏移错位中的至少一个方面的电感值L的起伏变动。
图5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的其他例子的模式截面图,具体而言,是表示关于如图2所示的天线设备10A的变形例的图(YZ截面图)。如图5所示的天线设备10B(10)除了在筒状壳体50的内部结构有一些不同的点之外,具有与图1所表示的天线设备10A同样的形状·构造。如图5所示的天线设备10B中,在内周面50S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的筒状壳体50B(50)里配置有第一棒状磁芯20A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的)凸缘部22A。并且,如图5所示的筒状壳体50B是,除了在其内周面50S设置有与筒状壳体50B一体形成的4个突起56以外,具有与如图2所示的筒状壳体50A同样的形状·尺寸的部件。
这里,在筒状壳体50B的顶面50ST设置了1对突起56L、56R,而下表面50SB也设置了1对突起56L、56R。另外,呈一对形态的突起56L与突起56R之间的节距,与凸缘部22的幅宽(Z轴方向上的长度)一致。另外,所谓2个突起间的“节距”意味着在相邻的2个突起56中,从一个突起56的设置有另一个突起56的一侧的端面开始,到另一个突起56的设置有一个突起56的一侧的端面的最近距离。并且,把第一棒状磁芯20A的凸缘部22A配置成下述形态,即其在顶面50ST侧设置的2个突起56L、56R之间,并且其在下表面50SB侧设置的2个突起56L、56R之间。另外,关于这一点,在图5中未图示的第二棒状磁芯20B也同样。
因此,图2所示的天线设备10A中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有可能向着Z轴方向产生意外的滑动,而图5所示的天线设备10B则有所不同,其可以进一步阻止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向着Z轴方向产生意外的滑动。即,在如图5所示的天线设备10B中,由于不会产生轴心偏移错位,所以可以使起因于轴心偏移错位的电感值L的起伏变动量成为零。
作为具有可以阻止轴心偏移错位发生的构造的天线设备10,并不局限于图5所例示的天线设备10B,其只要能满足下示的条件就行了。即,作为具有可以阻止轴心偏移错位发生的构造的天线设备10,在至少把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收容到筒状收容部件内的状态下,(i)第一棒状磁芯20A的凸缘部22A的外周面22S中,与Y轴方向(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中的至少一部分,(ii)第一棒状磁芯20A的凸缘部22A的外周面22S中,与Z轴方向(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中的至少一部分,(iii)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22B的外周面22S中,与Y轴方向(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中的至少一部分,以及(iv)第二棒状磁芯20B的凸缘部22B的外周面22S中,与Z轴方向(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中的至少一部分与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面相紧密接触。
例如,在如图5所示的例子中,(i)第一棒状磁芯20A的凸缘部22A的外周面22S中,与Y轴方向(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顶面22ST及下表面22SB)的整个面都与筒状壳体50B(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面50S(顶面50ST及下表面50SB)紧贴着。另外,(ii)第一棒状磁芯20A的凸缘部22A的外周面22S中,与Z轴方向(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左表面22SL及右表面22SR)的至少一部分(左表面22SL及右表面22SR的Y轴方向的两端侧附近),与构成筒状壳体50B(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面50S的一部分的突起56L、56R的表面的一部分紧贴着。并且,有关(i)、(ii)这两点,在图5中省略图示的第二棒状磁芯20B也具有同样的特征。
图6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的其他例子的模式截面图,具体地说,是表示如图1所示的天线设备10A的变形例子的图(XY截面图)。在如图6所示的天线设备10C(10)中,除了筒状壳体50内部结构有一些不同的点之外,具有与对如图1所示的天线设备10A同样的形状·构造。构成如图6所示的天线设备10C的筒状壳体50C是除了具有设置于内周面50S,与筒状壳体50C一体形成的6个突起56之外,具有与图1所示的筒状壳体50A同样的形状·尺寸的部件。
这里,在筒状壳体50C中,在筒状壳体50C的内周面50S的顶面50ST方面及下表面50SB侧,从筒状壳体50C的一端侧到另一端侧,按照突起56F、突起56C以及突起56B的顺序来设置。另外,突起56F与突起56C之间的节距与凸缘部22A的长度(X轴方向长度)一致,突起56C与突起56B之间的节距与凸缘部22B的长度(X轴方向长度)一致。并且,第一棒状磁芯20A的凸缘部22A被配置成下述形态,即其位于设置于顶面50ST侧的2个突起56F、56C之间,并且位于设置于下表面50SB侧的2个突起56F、56C之间。另外,第二棒状磁芯20B的凸缘部22B被配置成下述形态,即其位于设置于顶面50ST侧的2个突起56C、56B之间,并且位于设置于下表面50SB侧的2个突起56C、56B之间。
因此,如图1所示的天线设备10A中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可能会沿着X轴方向产生意外的滑动,而如图6所示的天线设备10C则不同,其可以阻止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沿着X轴方向产生意外的滑动。即,由于如图6所示的天线设备10C不会产生间隙长度G的偏差,因此也就能使起因于间隙长度G的偏差的电感值的起伏变动量为零。另外,在天线设备10C中,间隙长度G可以通过改变突起56C的幅宽(X轴方向的长度)来设定为任何希望值。
另外,通过设置隔板或者粘合剂层来代替如图6所示的突起56C,而它们也与图6所表示的天线设备10C同样可以阻止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向着X轴方向的产生意外的滑动。
图7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的其他例子的部分截面图,具体地说,是表示如图6所示的天线设备10C的变形例子的图(XY截面图)。如图7所示的天线设备10D(10)除了筒状壳体50内部结构有一些相异的点之外,具有与如图6所示的天线设备10C同样的形状·构造。构成如图7所示的天线设备10D的筒状壳体50D(50)除了下述点之外,是具有与如图6所示的筒状壳体50C同样的形状·尺寸的部件。即其设置有与筒状壳体50C一体形成的隔板58来代替如图6所示的筒状壳体50C的突起56C。另外,如图7所示的隔板58的厚度(X轴方向长度)与如图6所示的突起56C的幅宽(X轴方向长度)相同。
因此,突起56F与隔板58之间的节距与凸缘部22A的长度(X轴方向长度)一致,而隔板58与突起56B之间的节距与凸缘部22B的长度(X轴方向长度)一致。并且,第一棒状磁芯20A的凸缘部22A被配置成位于分别设置于顶面50ST及下表面50SB的2个突起56F与隔板58之间的样态。另外,第二棒状磁芯20B的凸缘部22B被配置成位于分别设置于顶面50ST及下表面50SB的2个突起56B与隔板58之间的样态。
如图6及图7例示那样,为了阻止间隙长度G的离散度变大,在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中还可以在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面设置以下的(A)~(C)所示的3个部件。(A)从(A1)隔板58,其与第一棒状磁芯20A的配置有第二棒状磁芯20B侧的端面26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的配置有第一棒状磁芯20A侧的端面26B相贴紧,以及,(A2)突起56C,其与第一棒状磁芯20A的配置有第二棒状磁芯20B侧的端面26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的配置有第一棒状磁芯20A侧的端面26B相贴紧,当中选中的任意部件。
(B)突起56F,其与第一棒状磁芯20A的凸缘部22A的,配置有第二棒状磁芯20B侧的相反侧的端面28A相贴紧。
(C)突起56B,其与第二棒状磁芯20B的凸缘部22B的,配置有第一棒状磁芯20A侧的相反侧的端面28B相贴紧。
另外,优选突起56及隔板58与筒状收容部件一体形成,但是也可以通过粘结或者镶嵌等方式来将其更加牢固地固定在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面。
图8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的其他例子的部分截面图,具体地说,是表示如图6所示的天线设备10C的变形例子的图(XY截面图)。如图8所示的天线设备10E(10)除了筒状壳体50内部结构有一些相异的点,以及具有粘合剂层90的点之外,具有与如图6所示的天线设备10C同样的形状·构造。构成如图8所示的天线设备10E的筒状壳体50E(50)是除了省略如图6所示的筒状壳体50C的突起56C的点,具有与如图6所示的筒状壳体50C同样的形状·尺寸的部件。另外,粘结第一棒状磁芯20A的端面26A与第二棒状磁芯20B的端面26B的粘合剂层90厚度(X轴方向的长度)与如图6所示的突起56C的幅宽(X轴方向的长度)及如图7所示的隔板58的厚度(X轴方向的长度)相同。
另外,在如图8所示的天线设备10E中,也可以省略从筒状壳体50C形成的突起56F、56B。如果省略突起56F、56B的话,由于通过粘合剂层90把第一棒状磁芯20A与第二棒状磁芯20B粘接在一起,所以间隙长度G可以一直保持为一定。但是,在省略突起56F、56B的筒状壳体50E内,通过粘合剂层90粘接在一起的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被形成一体,并且有可能会向着X轴方向滑动。因此,为了防止此类意外的滑动,最好不省略突起56F、56B。
如图8所例示那样,为了阻止间隙长度G的离散度变大,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中采用了通过粘合剂层90来把第一棒状磁芯20A的配置有第二棒状磁芯20B侧的端面26A,与第二棒状磁芯20B的配置有第一棒状磁芯20A侧的端面26B,粘接在一起的组成。另外,虽然如图8所示的例子中使用了1层粘合剂层90,不过也可以使用2层粘合剂层90。例如,为了更容易地调整间隙长度G,也可以在第一棒状磁芯20A的端面26A与第二棒状磁芯20B的端面26B之间配置具有一定厚度的板状的衬垫,同时,用粘合剂层90来粘合第一衬垫的一侧表面与端面26A,用第二粘合剂层90来粘结衬垫的另一侧表面与端面26B。
另外,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中,通过在筒状壳体50的内周面50S设置用来镶嵌固定棒状磁芯20的凸缘部22的槽,也能阻止间隙长度G的离散度变大。
图9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的其他例子的部分截面图,具体而言,是表示有关图1所示的天线设备10A的变形例子的图(XY截面图)。如图9所示的天线设备10F(10)中,除了筒状壳体50内部结构有一些不同点之外,其具有与如图1所示的天线设备10A同样的形状·构造。构成如图9所示的天线设备10F的筒状壳体50F中,把如图1所示的筒状壳体50A的外壳壁厚加厚,并沿着筒状壳体50F的纵向方向(X轴方向),间隔着相当于间隙长度G的空隙来设置使内周面50S的第一槽59A以及第二槽59B,除了这些点之外,其是具有与如图1所示的筒状壳体50A同样的形状·尺寸的部件。这2个槽59A、59B的幅宽(X轴方向长度)分别与凸缘部22A、22B的幅宽(X轴方向长度)相同。并且,第一棒状磁芯20A的凸缘部22A的外周部与第一槽59A镶嵌在一起,第二棒状磁芯20B的凸缘部22B的外周部与第二槽59B镶嵌在一起。
如图9所示,为了阻止间隙长度G的离散度变大,在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中可以采用下述组成,即把第一槽59A以及第二槽59B相对于筒状收容部件的纵向方向(X轴方向)以相邻的形态设置于在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侧,而在与多个棒状磁芯的配置方向相平行的方向(X轴方向)上,第一槽59A的幅宽与第一棒状磁芯20A的凸缘部22A的幅宽相同,同时第二槽59B的幅宽与第二棒状磁芯20B的凸缘部22B的幅宽相同,第一槽59A内镶嵌着第一棒状磁芯20A的凸缘部22A的外周部,并且第二槽59B内镶嵌着第二棒状磁芯20B的凸缘部22B的外周部。另外,第一槽59A以及第二槽59B可以沿着筒状收容部件的截面的周长方向,设置于该周长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就行了。
在如以上说明的图6~图9所表示的天线设备10C、10D、10E、10F中,在筒状壳体50C、50D、50E、50F的内周侧设置了突起56、隔板58、或是槽59A、59B。因此,在装配天线设备10C、10D、10E、10F的时候,不能把2个棒状磁芯20沿着X轴方向插入到筒状壳体50里面。因此,优选把如图6~图9所示的、用于组装天线设备10C、10D、10E、10F的筒状壳体50C、50D、50E、50F形成为下述组成。即,把筒状壳体50C、50D、50E、50F相对于与X轴方向平行的平面,形成为分割成2个的部件(例如,2个半筒状的部件的组合,在侧面开口的筒状壳体本体与侧面盖子部件的组合等)。在此情况下,在组装天线设备10C、10D、10E、10F的时候,例如,把构成筒状壳体50C、50D、50E、50F的半筒状部件,在配置安装了线圈30以及绝缘部件40的棒状磁芯20之后,把一个半筒状部件和另一个半筒状部件合并,就可以完成筒状壳体50C、50D、50E、50F。另外,盖子部件60与筒状壳体50C、50D、50E、50F可以被一体形成。
另外,一般的天线设备中,包含了绕线管,其把1根细长的棒状磁芯收容在内周面的同时,还把线圈卷绕在其外周侧,以及把绕线管收容在内的筒状壳体。相对于此,如图1~2,5~9所例示的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中,不采用绕线管,而只使用筒状壳体50。即,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中,就能很容易地实现省略绕线管的简略化的构造。另外,省略绕线管的情况下,施加于筒状壳体50的冲击,就会不被绕线管所分散吸收,而较容易地被直接地传递到棒状磁芯20。因此,在一般的天线设备中,采用省略绕线管,只用壳体的构造,就会在受到冲击的时候,使细长的棒状磁芯较容易地折断。
然而,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中,使用把细长的棒状磁芯分割成2个以上的多个棒状磁芯20来代替1根细长的棒状磁芯。因此,即使从与棒状磁芯20轴向大体垂直相交的方向施加冲击(侧冲击),也很难使其折断。另外,在施加侧冲击的情况下,最初时很容易受到冲击的部位是棒状磁芯20的各部分中,位于与筒状壳体50的内周面50S最接近或接触的位置的凸缘部22。而此凸缘部22在与棒状磁芯20的轴方向垂直相交方向上的厚度最大,因此即使受到侧冲击也很难折断。即,在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中,由于至少使用了具有凸缘部22的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所以即使省略绕线管也很难通过侧冲击而使棒状磁芯20折断。进一步说,省略绕线管也能简略化天线设备10的构造。
但是,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来组合使用绕线管以及收容此绕线管的筒状壳体。在上述绕线管的内周侧收容了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而在其外周侧至少配置着第一线圈30A以及第二线圈30B。
另外,在图1~2,5~9,例示了使用2个棒状磁芯20的天线设备10,不过,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棒状磁芯20。在此情况下,至少任意2个棒状磁芯20具有凸缘部22,而在天线设备10中,只要各个棒状磁芯20的凸缘部22之间保持规定的间隙长度G,并使它们相对配置就行了。另外,根据需要,还可以使用两端设置有凸缘部22的棒状磁芯20。
另外,在使用3个以上的棒状磁芯20的情况下,作为组装天线设备10装配的筒状壳体50,可以适宜地使用具有2张以上的隔板58的筒状壳体50。图10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所使用的筒状壳体50的其他例子的外观立体图。如图10所示的筒状壳体50G(50)具有下述构造,即把筒状立方体的筒状壳体50G内的空间,沿着与X轴方向平行的筒状壳体50G的中心轴B大体上4等分。而在筒状壳体50G的内周侧设置有与筒状壳体50G一体形成的3张隔板58。另外,如图10所示的筒状壳体50G中,与盖子部件60对应的顶壁部54B与筒状壳体50G被一体形成,从而取代了如图1所示的、设置于筒状壳体50A的开口部52的盖子部件60。筒状壳体50G是由筒状壳体本体部50G1以及侧面盖子部件50G2所构成的。筒状壳体本体部50G1是在筒状壳体50G的4个外周面中的一个面侧设置开口部OP,而侧面盖子部件50G2则是具有与此开口部OP相对应的形状·尺寸的板状部件。另外,除了以上说明的点之外,如图10所示的筒状壳体50G具有实质上与如图1所示的筒状壳体相同的构造。
在具有如图10所示例那样的多张隔板58的筒状壳体50G中,就能把多根棒状磁芯20容易且稳定地保持在筒状壳体50G内。另外,因为筒状壳体本体部50G1的4个外周面中的一个面设置有开口部OP,所以在组装天线设备10时,可以从同样方向,同时向筒状壳体50G内插入并配置多根棒状磁芯20。并且,在同时向筒状壳体50G内插入·配置多根棒状磁芯20之后,通过把侧面盖子部件50G2安装到开口部OP,使其盖住开口部OP,就能完成筒状壳体50G。进一步,用树脂材料和模具来成型筒状壳体50G的时候,也可以简易且廉价地制作所使用的模具。
另外,关于棒状磁芯20的凸缘部22的边缘部,如图1等所示例那样,具有棱角的形状,不过从使从天线设备10所发送的电波飞得更远的观点来看,也可以使凸缘部22的边缘部形成为圆角。例如,可以使用如图11所示的天线设备10G(10)那样,通过使用凸缘部22的边缘部被形成为圆角的第一棒状磁芯20C(20)及第二棒状磁芯20D(20)来代替如图1所示的天线设备10A的、凸缘部22的边缘部为棱角的第一棒状磁芯20A以及第二棒状磁芯20B。
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可以,例如,作为LF带(30kHz~300kHz)的近距离通信系统的送信天线设备来使用,特别是主要适用于远距离操纵车辆门的上锁/开锁的无钥匙进入系统。另一方面,电感值L是按照下式(1)来定义的,在下式(1)中,L为电感值,A为依存于线圈的匝数等的常数值,N为退磁因数,μ为磁导率。
·公式(1)L=A×μ/{1+N×(μ-1)}
在这里,磁性体材料的磁导率μ,是根据温度变化的参量。并且,车辆不但被利用于从寒冷地区到热带地区的各种各样的区域,而且即使是同一区域内也有如夏季和冬季一样的季节变动,而且,车辆的使用温度也有数十度以上的范围。因此,在温度变化的较大的环境下使用具有磁性体材料构成的棒状磁芯的天线设备的话,那么电感值L的变动也会很大。另一方面,退磁因数N是依存于磁性体的形状的系数,具体而言,是定量地评价磁性体内部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产生反磁通的系数,该反磁通的极化方向是沿着磁性体外部所形成的磁通的极化方向的相反方向,其可以消除外部磁通。关于此退磁因数N,在下述比值越大的形状的情况(比如说形状很粗、很短的棒状磁芯的情况)下越接近1。此比值为磁性体的长度(磁极间的距离)/与磁性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相交平面的磁性体截面的截面积。而反过来,越是与上述形状相反的形状(比如说呈细长的棒状磁芯的形状)则越接近0。并且,从式(1)来看,退磁因数N越大(比如作为棒状磁芯的形状,越来越粗,越来越短),则相对于磁导率μ的变化,电感值L的变动幅度越小。
因此,即使在温度变化很大的环境下使用天线设备,只要使用很粗很短的形状的棒状磁芯,就能认为其可以大幅度地抑制电感值L的起伏变动。然而,因为无钥匙进入系统用的天线设备尺寸上的制约较大,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很容易缩短棒状磁芯的形状,但很难使其变粗。除此之外,如果维持棒状磁芯的粗细,仅仅缩短棒状磁芯的长度的话,则电感值L会大幅度下降。因此,如果想要一边维持电感值L,同时使电感值L的温度依存性变小的话,那么可以认为下述置换较为有效,即把1根细长的棒状磁芯分割为2个以上的多根较粗较短的棒状磁芯。
表3是表示把在20℃时的电感值L作为标准值(0%)的情况下,温度为-40℃,-20℃,0℃以及20℃时的电感值L的相对值的测量结果。另外,表3中的实验例1,是把线圈210设置在如图12(A)所示1根细长的棒状磁芯200中心轴C1方向的中心部附近的情况下的电感值L的测量结果。实验例2,如图12(B)所示,把如图12(A)所示的棒状磁芯200等分成第一棒状磁芯202A以及棒状磁芯202B,而把线圈210设置在第二棒状磁芯202B的中心轴D2方向的中心部附近的情况下的电感值L的测量结果。另外,在图12(B)中,2根棒状磁芯202A、202B的各自的中心轴D1、D2一致,同时,间隙长度G>0mm,在棒状磁芯202A与棒状磁芯202B之间设置若干的空隙,并把它们串联配置在一起。从表3所示的结果可以明显知道,通过把1根细长的棒状磁芯200进行2分割,在保持作为棒状磁芯整体的长度的同时,用2根较粗较短的棒状磁芯202A、202B来代替原有的细长棒状磁芯,就可以降低电感值L的温度依存性。即,具有多根被串联配置的棒状磁芯20的本实施形态的天线设备10,与只用1根细长的棒状磁芯的天线设备相比较,能抑制由于温度变化而带来的电感值L、进一步谐振频率方面的较大变动。
表3

Claims (8)

1.一种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
至少具有:
多个被串联在一起的棒状磁芯;
第一线圈,其是把导线卷绕在从上述多个棒状磁芯中选择出来的第一棒状磁芯的外周侧而形成的;以及
第二线圈,其是把导线卷绕在从上述多个棒状磁芯中选择出来的,并且被配置在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任意一个端部侧的第二棒状磁芯的外周侧而形成的,
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配置有上述第二棒状磁芯一侧的端面与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配置有上述第一棒状磁芯一侧的端面之间被分离开来,
并且在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配置有上述第一棒状磁芯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凸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
至少还具有收容上述第一棒状磁芯及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筒状收容部件,
而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配置有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一侧的端面与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配置有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一侧的端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被
(i)只由气体所形成的材料,
(ii)包含气体及液状物质的材料,
(iii)包含气体及微小固体物质的材料,
以及(iv)包含气体及海绵状的材料中任意选择一种材料所占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至少收容上述第一棒状磁芯以及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筒状收容部件,
在把与上述多个棒状磁芯的配置排列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而把与上述多个棒状磁芯的配置排列方向垂直相交,并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的情况下,从
(i)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
(ii)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上述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
(iii)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
以及(iv)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上述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中选择的至少一个领域的整个面,都与上述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面相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至少收容上述第一棒状磁芯以及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筒状收容部件,
在把与上述多个棒状磁芯的配置排列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而把与上述多个棒状磁芯的配置排列方向垂直相交,并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的情况下,从
(i)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
(ii)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上述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
(iii)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
以及(iv)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上述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中选择的至少一个领域的整个面,都与上述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面相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至少收容上述第一棒状磁芯以及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筒状收容部件,
在把与上述多个棒状磁芯的配置排列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而把与上述多个棒状磁芯的配置排列方向垂直相交,并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的情况下,从
(i)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的至少一部分,
(ii)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上述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的至少一部分,
(iii)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的至少一部分,
以及(iv)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面中与上述第二方向垂直相交的领域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面紧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3或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至少收容上述第一棒状磁芯以及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筒状收容部件,
上述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侧设置有:
(A)从(A1)隔板,其与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配置有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一侧的端面以及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配置有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一侧的端面紧贴在一起,以及(A2)突起,其与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配置有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一侧的端面以及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配置有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一侧的端面紧贴在一起,之中选择出来的任意部件;
(B)突起,其与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凸缘部中配置有上述第二棒状磁芯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紧贴在一起;以及
(C)突起,其与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中配置有上述第一棒状磁芯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面紧贴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3或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
通过粘合剂层来把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配置有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一侧的端面与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配置有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一侧的端面粘结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3或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至少收容上述第一棒状磁芯以及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筒状收容部件,
在上述筒状收容部件的内周侧,把第一槽及第二槽设置成沿着上述筒状收容部件的纵向方向相邻的形态,
在与上述多个棒状磁芯的配置排列方向相平行的方向上,使上述第一槽的宽度与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宽度相同,使上述第二槽的宽度与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宽度相同,
把上述第一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部镶入上述第一槽内,并且,把上述第二棒状磁芯的凸缘部的外周部镶入上述第二槽内。
CN201711045544.XA 2016-12-09 2017-10-31 天线设备 Active CN1082324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39799 2016-12-09
JP2016239799A JP6838375B2 (ja) 2016-12-09 2016-12-09 アンテ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2459A true CN108232459A (zh) 2018-06-29
CN108232459B CN108232459B (zh) 2020-09-22

Family

ID=60627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45544.XA Active CN108232459B (zh) 2016-12-09 2017-10-31 天线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0717B2 (zh)
EP (1) EP3333975B1 (zh)
JP (1) JP6838375B2 (zh)
CN (1) CN10823245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52785A1 (en) * 2001-09-14 2003-03-20 Margo Gisselberg Miniature resonating marker assembly
WO2005057727A1 (en) * 2003-12-10 2005-06-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ntenna module
JP2010124282A (ja) * 2008-11-20 2010-06-03 Nec Tokin Corp アンテナコイル
CN102163489A (zh) * 2011-01-25 2011-08-24 清流县鑫磁线圈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集成电感器件
JP2012044592A (ja) * 2010-08-23 2012-03-01 Smart:Kk 統合アンテナ
CN103839659A (zh) * 2012-11-21 2014-06-0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磁芯、绕线架及变压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15209B2 (ja) * 1995-03-30 2004-04-05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電波時計のバーアンテナ構造
JP2001035723A (ja) * 1999-05-20 2001-02-09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ドラムコア,ドラム型直交コア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可変型リニアリティーチョークコイル,ベース付き可変型リニアリティーチョークコイル並びに直交トランス
JP2004153649A (ja) * 2002-10-31 2004-05-27 Murata Mfg Co Ltd 受信用コイルアンテナ
WO2005022688A1 (en) * 2003-09-01 2005-03-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ntenna module
JP2007043588A (ja) * 2005-08-05 2007-02-15 Murata Mfg Co Ltd コイルアンテナ
EP2012389B1 (en) * 2006-04-10 2012-12-05 Sumida Corporation Coil part
CN104303364B (zh) * 2012-06-21 2016-08-24 东光株式会社 棒状天线
WO2015107834A1 (ja) * 2014-01-20 2015-07-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アンテナ部品
US10383575B2 (en) * 2015-10-02 2019-08-20 Integrated Sensing Systems, Inc. Minimally-invasive procedures for monito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within internal organs and anchors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52785A1 (en) * 2001-09-14 2003-03-20 Margo Gisselberg Miniature resonating marker assembly
WO2005057727A1 (en) * 2003-12-10 2005-06-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ntenna module
JP2010124282A (ja) * 2008-11-20 2010-06-03 Nec Tokin Corp アンテナコイル
JP2012044592A (ja) * 2010-08-23 2012-03-01 Smart:Kk 統合アンテナ
CN102163489A (zh) * 2011-01-25 2011-08-24 清流县鑫磁线圈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集成电感器件
CN103839659A (zh) * 2012-11-21 2014-06-04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磁芯、绕线架及变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33975B1 (en) 2020-02-05
JP6838375B2 (ja) 2021-03-03
JP2018098586A (ja) 2018-06-21
US20180166783A1 (en) 2018-06-14
CN108232459B (zh) 2020-09-22
EP3333975A1 (en) 2018-06-13
US10910717B2 (en)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3033B (zh) 天线以及制造天线的方法
CN107293859B (zh) 一种天线装置以及该天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1046129B (zh) 门把手装置
CN111418112B (zh) 集成在移动电话中的超低轮廓三轴低频天线及其移动电话
CN110313042A (zh) 电抗器
CN101405916A (zh) 天线线圈
CN105706302A (zh) 天线部件
CN108155481A (zh) 天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180323499A1 (en) An antenna device for hf and lf operation
CN110301020A (zh) 电抗器
CN108232459A (zh) 天线设备
KR101978694B1 (ko) 3축 저주파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키리스 엔트리 시스템
KR102131673B1 (ko) 개선된 품질 계수를 가진 3축 안테나
US20100212141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il and coil device
CN207250275U (zh) 电感、电池装置和电子烟
CN110326069A (zh) 电抗器
CN103208355A (zh) 变压器
JP6687182B1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3902068B (zh) 电子笔用线圈装置以及电子笔用端子保持装置
US10971298B2 (en) Passive component structure
KR102352174B1 (ko) 코일 부품
KR102620604B1 (ko) 초저-프로파일의 저주파수 안테나
CN109524209A (zh) 开关电源及小型变压器
KR102145338B1 (ko) 환형 자기력 장치
JP7433412B2 (ja) リアクトル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