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235C - 合成法制备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 - Google Patents

合成法制备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235C
CN1082235C CN99104491A CN99104491A CN1082235C CN 1082235 C CN1082235 C CN 1082235C CN 99104491 A CN99104491 A CN 99104491A CN 99104491 A CN99104491 A CN 99104491A CN 1082235 C CN1082235 C CN 108223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ver
total weight
hours
tin
sin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4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34591A (zh
Inventor
陈敬超
孙加林
张昆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99104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235C/zh
Publication of CN1234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45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23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3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acts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备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的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科学领域。采用银、氧化银、锡、氧化锡及硫酸亚锡作主加原料,同时添加微量镍、锰、铜、铋、镁、钨元素作为性能调整元素,经配料、混合、压坯、烧结、复压等工艺制备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或将配料混合好的物料加入熔融的银液体中,通过反应合成也可以得到该种材料。本发明改善了银-二氧化锡界面的结合状态、提高界面强度、相应的材料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的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科学领域。
公知的制备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粉末冶金法:该方法通过将银(Ag)、二氧化锡(SnO2)粉末进行充分混合、压坯、烧结工艺获得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同时还发展了二氧化锡(SnO2)粉末表面镀银;银(Ag)、二氧化锡(SnO2)粉末机械合金化等粉末冶金法制备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这类方法的不足是,二氧化锡(SnO2)依靠外部机械加入,对二氧化锡(SnO2)粉末的粒度、纯度要求较高,增加了原料成本;依靠外部加入二氧化锡(SnO2)的方式制备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造成银—二氧化锡结合界面状况较差,增加了材料脆性,导致材料后续加工工序增加、难度较大、工艺复杂、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内氧化法:该方法首先制备银(Ag)—锡(Sn)合金,然后通过喷粉或快速凝固或轧制薄带等方法后,再对合金进行内氧化处理,以获得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该方法的不足是,在无添加元素的条件下,只能获得不超过5%(重量百分比)二氧化锡的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添加活性元素后,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中二氧化锡(SnO2)含量一般不超过12%(重量百分比),同时受内氧化设备的局限,材料生产规模较小、工艺复杂。化学共沉淀法:将银(Ag)和锡(Sn)的化合物,通过化学沉淀的方法,获得银(Ag)、二氧化锡(SnO2)粉末,然后将粉末压坯、烧结。该方法的不足是,存在酸、碱、盐的污染问题;生产周期长、成本较高,银—二氧化锡界面结合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公知技术存在的不足研制成功的一种新方法,该法改善了银—二氧化锡界面的结合状态,提高了界面的结合强度,使产品材料的性能明显改善,且工艺流程简单、制备成本低。
本发明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原料经配料在混料机中混匀,经冷压成型后,将压坯压入银溶液中进行反应合成,再经铸锭后的挤压、拉丝,即得到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成品。也可以将冷压成型的压坯置入烧结炉中烧结,再经复压、二次烧结后,送挤压、拉丝也可得到合格的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一、原料成份及其所占重量百分比
1.反应物质:
①氧化银(AgO、Ag2O)中的一种或两种,占总重量的5-80%;
②锡(Sn),占总重量的1.25-20%;
③硫酸亚锡(SnSO4),占总重量的5-32%。
2.添加元素:
①锰(Mn)、钨(W)、铜(Cu)中的一种;不超过总重量的0.04%;
②镍(Ni)、铋(Bi)、镁(Mg)中的一种或两种;不超过总重量的0.06%;
③混合稀土元素(RE),不超过总重量的0.03%;
④二氧化锡(SnO2),不超过总重量的0.008%。
3、主原料:银(Ag),除去反应物质和添加元素的余量二、原料配方
1.烧结、复压制备银—二氧化锡工艺:
反应物质①+②+添加元素①、②、③、④中的三种+银
2.银液体反应合成银—二氧化锡工艺:
反应物质③+添加元素①、②、③中的两种+银三、技术条件
1.混料时间:2~8小时;
2.坯料成型压力:25~800兆帕(MPa)
3.液态反应合成温度:1000~1200℃,时间:20分钟~1.5小时;
4.固态反应烧结温度:600~850℃,时间:4~8小时;
5.复压压力:800~1300兆帕(MPa);
6.二次烧结温度:780~880℃,时间:2~4小时;
7.挤压温度:600~850℃。
与公知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
1.主要的增强相二氧化锡(SnO2)是通过反应合成获得,改善了银—二氧化锡界面的结合状态,提高了界面的结合强度,成品材料的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2.工艺流程简单、生产周期短、降低了材料制备的成本;
3.能实现大规模生产,生产过程中无污染或少污染。
实施例一
称取硫酸亚锡(SnSO4)14.25克(13.7%),与22克银(Ag)混合3小时,在30Mpa下压制成坯,另取68克银(Ag)放入刚玉坩埚中,在1150℃熔化后,压入反应坯,同时加入微量铋(Bi)、镍(Ni)元素,反应完成后,将熔液倒入钢模铸锭,最后挤压、拉丝后可获得含二氧化锡10%(重量百分比)的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线材。
实施例二
按氧化银(Ag2O17.2%、AgO10%)、锡粉(Sn)9.6%、银粉(Ag)余量的比例配制主要原料,同时添加微量二氧化锡(SnO2)、镍(Ni)、钨(W)元素,经过4小时混合,在钢模中双向压制成型,成型压力550兆帕(MPa),经过780℃、6小时烧结,1100兆帕(MPa)复压,800℃、2.5小时二次烧结、800℃挤压、拉丝,可获得含二氧化锡12%(重量百分比)的银—二氧化锡线材成品。

Claims (4)

1.一种制备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
1)工艺流程:原料经配料后在混料机中混匀,经冷压成型,坯料压入银熔液中反应合成,再经铸锭后送挤压、拉丝成成品,
2)原料成份及所占百分比:
反应物质:
硫酸亚锡(SnSO4),占总重量的5-32%,
添加元素:
①锰(Mn)、钨(W)、铜(Cu)中的一种;不超过总重量的0.04%;
②镍(Ni)、铋(Bi)、镁(Mg)中的一种或两种;不超过总重量的0.06%;
③混合稀土元素(RE),不超过总重量的0.03%,
主原料:银(Ag),除去反应物质和添加元素的余量,
3)原料配方:
反应物质+添加元素①、②、③中的两种+银
4)技术条件:
①混料时间2~8小时;
②坯料成型压力25~800MPa;
③液态反应合成温度1000~1200℃,时间20分钟~1.5小时;
④挤压温度600~850℃,
2.一种制备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
1)工艺流程:原料经配制后在混料机中混匀,经冷压成型,坯料进入烧结炉中烧结,再经复压后进行二次烧结,经挤压拉丝得到成品,
2)原料成份及所占百分比:
反应物质:
①氧化银(AgO、Ag2O)中的一种或两种,占总重量的5-80%;
②锡(Sn),占总重量的1.25-20%,
添加元素:
①锰(Mn)、钨(W)、铜(Cu)中的一种,不超过总重量的0.04%;
②镍(Ni)、铋(Bi)、镁(Mg)中的一种或两种,不超过总重量的0.06%;
③混合稀土元素(RE),不超过总重量的0.03%;
④二氧化锡(SnO2),不超过总重量的0.008%,
主原料:银(Ag),除去反应物质和添加元素的余量,
3)原料配方:
反应物质①+②+添加元素①、②、③、④中的三种+银
4)技术条件:
①混料时间2~8小时;
②坯料成型压力25~800MPa;
③烧结反应温度600~850℃,时间4~8小时;
④复压压力800~1300MPa;
⑤二次烧结温度780~880℃,时间2~4小时;
⑥挤压温度600~8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
称取硫酸锡(SnSO4)14.25克(13.7%),与22克银(Ag)混合3小时,在30MPa下压制成坯,另取68克银(Ag)放入刚玉坩埚中,在1150℃熔化后,压入反应坯,同时加入微量铋(Bi)、镍(Ni)元素,反应完成后,将熔液倒入钢模铸锭,最后挤压、拉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
按氧化银(Ag2O 17.2%、AgO 10%),锡粉(Sn)9.6%,银粉(Ag)余量的比例配制主要原料,同时添加微量二氧化锡(SnO2)、镍(Ni)、钨(W)元素,经过4小时混合,在钢模中双向压制成型,成型压力550兆帕(MPa),经过780℃、6小时烧结,1100兆帕(MPa)复压,800℃、2.5小时二次烧结、800℃挤压、拉丝。
CN99104491A 1999-05-10 1999-05-10 合成法制备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23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9104491A CN1082235C (zh) 1999-05-10 1999-05-10 合成法制备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9104491A CN1082235C (zh) 1999-05-10 1999-05-10 合成法制备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4591A CN1234591A (zh) 1999-11-10
CN1082235C true CN1082235C (zh) 2002-04-03

Family

ID=5271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044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235C (zh) 1999-05-10 1999-05-10 合成法制备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23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9423B (zh) * 2008-06-19 2010-12-15 复旦大学 非晶掺钨二氧化锡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4636B (zh) * 2010-02-02 2011-08-10 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氧化铁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973759B (zh) * 2010-09-07 2012-11-28 昆明理工大学 掺杂贵金属的In2O3/SnO2多孔道结构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041474B (zh) * 2010-12-20 2013-03-06 昆明理工大学 纳米贵金属颗粒改性二氧化锡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
EP2644723B1 (de) * 2012-03-26 2017-01-18 Umicore AG & Co. KG Verbundwerkstoff
CN108085621B (zh) * 2017-09-11 2019-05-31 大连大学 一种掺锰正交相氧化锡增强银基电触头材料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05A (zh) * 1990-02-28 1991-09-11 中外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05A (zh) * 1990-02-28 1991-09-11 中外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4591A (zh) 1999-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11538B4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upraleitenden Drähten und Bändern auf Basis der Verbindung MgB2
CN101202169A (zh) 新型银氧化锡丝材电触头材料制造方法
CN103643074B (zh) 一种银氧化锡片状触头的制备方法
CN102031438A (zh) 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10129C (zh) 一种铜基自润滑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95347A (zh) 一种可用于在线供氢铝合金材料
CN1082235C (zh) 合成法制备银-二氧化锡电接触材料
CN100532600C (zh) 纤维复合强化Cu-Fe-RE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72376B (zh) 一种抗氧化性高的银包覆微合金化铜粉制备方法
CN102808099B (zh) 一种Al2O3弥散强化Cu/Cr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224725C (zh) 一种银氧化铜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691935A (zh) 一种铜基自润滑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1709398A (zh) 碳化钛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自蔓延高温合成制备方法
CN1257784C (zh) 一种混合铜锡10粉及其生产方法
CN102568643B (zh) 一种银氧化锡触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470C (zh) 以银-钛为基础的电接触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2266940A (zh) 一种细化钢中氧化铝夹杂物的中间体及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0306075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用易切削高导碲锆铜合金连续铸造工艺
CN1100886C (zh) 银重稀土金属氧化物电工触点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3706796A (zh) 一种铜基自润滑材料制备方法
CN1352312A (zh) AI-Ti-C晶粒细化剂及其制造工艺
CN112195361A (zh) 一种稀土掺杂的铝青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408C (zh) 一种银稀土氧化物电接触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7127046B (zh) 一种SnO2@In2O3增强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2952C (zh) 一种高导电耐磨铜基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