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20348A - 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20348A
CN108220348A CN201711006654.5A CN201711006654A CN108220348A CN 108220348 A CN108220348 A CN 108220348A CN 201711006654 A CN201711006654 A CN 201711006654A CN 108220348 A CN108220348 A CN 108220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phenylpropyl alcohol
alcohol ketone
ketone class
asymmetric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66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逸菲
杨根生
郭钫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2017110066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203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20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03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7/00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12P7/02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ydroxy group
    • C12P7/22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ydroxy group aromatic

Landscapes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p‑苯丙酮类化合物标准品的制备、水稻组织提取、培养基的制备、水稻组织对底物的还原、水稻愈伤培养、培养液的缓冲、水稻愈伤对底物的不对称还原。本发明的原料利用常见的植物‑水稻的愈伤组织,本发明所利用的是水稻的种子和根部,其获取途经简单经济,反应试剂普及且成本低廉,反应条件简便且容易实现,对手性药物的制备及绿色化学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生态学意义。

Description

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讲,涉及水稻愈伤组织在改变药物手性方面 的应用及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是许多有价值产品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作为有用的基础材料。如:纤维 素,木材,橡胶等。此外它的次级代谢产物,如:萜类化合物、香豆素、蒽醌、 类黄酮及生物碱等可作为医药、香料、色素和农用化学品等。迄今为止,一些从 植物悬浮细胞得到的次级代谢物已能进行生产。然而,这些植物悬浮培养细胞所 能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的量很少且很难积累,并已证明很难应用于工业生产。为 了克服这一难题,利用植物悬浮细胞对外源底物进行生物转化的研究就显得很意 义。植物细胞培养具有巨大的产生特定次生代谢产物的潜力。在植物细胞培养中, 一些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并不形成和累积,但却保留了将外源底物转化为有用产 物的能力。植物悬浮细胞培养,固定化细胞培养,毛状根培养以及酶都可通过生 物转化产生有用化合物。
自从White PR和Gautheret RJ在1939年用实验方法建立了植物组织、细 胞培养技术以来,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门精细的实验科学,利 用植物组织、细胞对羰基化合物进行生物还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由于底物或产物都对细胞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所以使用植物全细胞还原底物 时出现得率不高的现象。野生型的植物组织或器官进行生物转化操作起来相对来 说是简单的。一般是以无菌水作为反应媒介,整个反应过程简单且节约成本。尽 管如此,但这一系统还是存在缺点的,比如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植物细胞催化活 力都有所不同。
随着地球资源的耗尽,反应试剂的价格的上涨,这使得合成药物的价格将更加昂贵。这就需要提供新的方法进行一些重要药物的生产,特别是一些化合物的手性药物中间体的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从而提 升制备手性药物中间体的能力及条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1)p-苯丙酮类化合物标准品的制备:取一定量的p-苯丙酮类化合物溶于 溶剂甲醇中分多次加入还原剂KBH4以一锅法在冰水浴中进行反应,以石油醚∶ 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点板,直至反应完全后,加适量冰水除去多余的还原剂 KBH4,再用稀HCl调节pH值至中性,用萃取剂无水乙醚萃取产物三次,每次 20ml萃取剂,之后加入无水MgSO4干燥,过滤旋蒸浓缩后得到底物标准品;
(2)水稻愈伤培养:将消毒后的水稻种子置于AA固体培养基中,放入全 天候气候培养箱中培养一周后,有幼苗生成;将幼苗取出后,把叶片剪成小片放 入加有生长素(3mg/1的NAA)的AA固体培养基,再培养两周后,有愈伤细 胞生成,将其转入续代培养基中(生长素含量减半)进行再培养三周后,提取愈 伤细胞,静置待用;
(3)培养液的缓冲:将制备好的培养液加入一定浓度的缓冲液,调节pH 值为弱酸性;
(4)水稻愈伤对底物的不对称还原:取2-6g水稻叶片的愈伤细胞加入20ml 缓冲后的培养液中摇床48h后加入10-16mg底物进行反应,4天后取出,离心萃 取。
进一步地,p-苯丙酮类化合物选自对甲基苯丙酮、对乙基苯丙酮、对氯苯丙 酮或对溴苯丙酮。
进一步地,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投入质量与溶剂体积之比为1∶10-1∶15。
进一步地,培养基选用AA培养基,培养基的质量与水的体积之比为 1∶25-1∶30。
进一步地,水稻组织的加入量为5g。
进一步地,底物的浓度为0.008g/ml。
进一步地,摇床转速为85-160r/min。
进一步地,缓冲液的pH值为7.0,缓冲液的浓度为0.1M,调节后的培养液的 pH值为5.8-6.0。
进一步地,反应温度为25-3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原料利用常见的植物-水 稻的愈伤组织,本发明所利用的是水稻的种子和根部,其获取途经简单经济,反 应试剂普及且成本低廉,反应条件简便且容易实现,对手性药物的制备及绿色化 学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生态学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四种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S-型标准曲线图。
图2是水稻叶片愈伤组织加入量对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3是底物加入量对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还原产率影响的示意图。
图4是光照对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5是以Tris-HCl作为缓冲液时,其浓度对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6是水稻愈伤对底物还原能力的示意图。
图7是水稻愈伤的重复利用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案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所用到的材料和仪器如下第1点所述。
1.材料和仪器
1.1试验材料及来源
水稻(浙大种植);
对甲基苯丙酮、对乙基苯丙酮、对氯苯丙酮、对溴苯丙酮(瑞尔丰化工有限 公司);
MS、AA、N6培养基(杭州百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正己烷、色谱正己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色谱异丙醇(天津科密欧有限公司);等。
1.2实验仪器、型号及来源
本发明所采用的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如表1所示。
表1
本发明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如下第2点所述。
2.实验方法
2.1分析方法
将定容后样品用于液相色谱分析,检测条件如下:
色谱柱:手性OB-H柱(0.46cm×25cm);流动相:正己烷:异丙醇95:5(v/v);流量1ml/min;紫外检测波长λ=220nm;柱温:35℃;进样量为10μL。
2.2数据处理
还原产物醇的产率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Ms:底物酮的分子量;Mp:产物醇的分子量;q:反应初始时底物酮的质 量;P:反应结束时产物醇的质量。
产物手性醇的对映体过剩值由下式计算:
式中,R:R型产物的浓度;S:S型产物的浓度。
实施例1:标准品的制备。
取5g对氯苯丙酮溶于50ml甲醇中分多次加入KBH4一锅法在冰水浴中进 行反应,以石油醚∶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点板,直至反应完全后,加适量冰 水除去多余的KBH4,再用稀HCl调节pH值至中性,用无水乙醚萃取产物每次约 20ml,萃取三次。之后加入无水MgSO4干燥,过滤旋蒸浓缩后得到对氯苯丙醇 标准品。
对溴苯丙酮、对甲基苯丙酮、对乙基苯丙酮可采用同上方法得到相应的标准 品。四种底物的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
实施例2:考量不同取材部位对产率和ee值的影响。
将水稻种子用清水冲洗以除去表面污渍,在75%乙醇里浸泡0.5min,取出用 无菌水冲洗2次后放入10%NaClO溶液中浸泡20min后取出,无菌水冲洗多次后, 将取5g水稻种子(湿重)放入20mlpH 5.8(用NaOH或Tris调pH)的培养基并分 别加入0.5g/l的不同(对甲基苯丙酮、对乙基苯丙酮、对氯苯丙酮、对溴苯丙酮) 反应5天后,离心,萃取,旋蒸,定容,液相色谱检测。同样的方法,取培养出 生根的水稻苗,考察叶片、根、茎对不同底物的还原能力。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水稻的不同取材部位对反应影响
由上表可知:水稻种子和根部的还原能力较强,而水稻茎则基本无还原能力, 故排除水稻的茎部,水稻叶具备还原能力,但还原能力较弱,因此以水稻种子和 根部以及叶片作为后续试验的生物转化材料。
实施例3:水稻愈伤的培养及对底物的不对称还原。
3.1水稻愈伤的培养
将消毒后水稻种子置于AA固体培养基中,放入全天候气候培养箱中培养一 周后,有幼苗生成。
将幼苗取出后,把叶片剪成小片放入加有生长素的AA、MS、N6固体培养 基(3mg/l的NAA),再培养两周后,有愈伤细胞生成,将其转入续代培养基 中(生长素含量减半)进行再培养,待用。同时对水稻的根、茎进行如上相同方 法的愈伤组织培养。
3.2水稻不同部位的愈伤对底物的不对称还原
分别取2g叶片、根、茎的水稻愈伤细胞加入20ml MS液体培养基中震摇2 d后加入10mg底物进行反应,4d后取出,离心萃取获得的溶液进行液相色谱分 析。
表3:不同培养基对反应的影响
其中,水稻a、水稻b、水稻c分别表示MS、AA、N6培养基。
根据表3的数据可以得出,水稻叶片的最佳植物培养为AA培养基。但是, 对于不同的底物,不同的培养基仍然存在差异。同样的实验方法对水稻的茎、和 根的愈伤组织做了考察,也有相似的发现,培养基对于水稻的不同部位的愈伤组 织的还原能力有不同的影响,而且不同的具体化合物,也不相同。这表明培养和 水稻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的化合物之间存在一个最适合的配对关系。另外,对于愈 伤组织和直接水稻的组织对化合物的还原能力也不同,例如水稻茎本身直接进行 还原,几乎没有还原能力,但是对于茎的愈伤组织,却表现好的还原能力。
实施例4:考量水稻组织加入量对不对称还原能力的影响。
以对氯苯丙酮为例,按实施例4的条件进行反应,培养基为AA培养基,叶 片愈伤组织加入量对产物和ee值的影响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水稻产率都随着植物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其加入量达到5g 时产率达到最大值为74.41%,之后再增大水稻量还原产率反而下降,这是由于 组织因生长所需营养产生竞争关系,为提供其正常生长所需能量消耗过多,用于 生物转化所需能量减少,故其产率随着水稻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还原产物 ee值变化不大。
实施例5:考量底物浓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按实施例3的条件进行反应(水稻叶片愈伤组织),培养基为AA培养基, 加入不同量底物进行反应,反应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底物的浓度为 0.008g/ml最为适宜,当底物浓度增加时,四种底物产率均随底物加入量的增加 而降低,可见底物对植物组织有一定的毒害作用,而ee随底物加入量变化不大。
实施例6:考量摇床摇速对还原产率的及ee值的影响。
按实施例4(水稻叶片的愈伤组织)的方法进行反应,考察摇床转速对产率 的影响,发现,摇床转速对产率也有较大影响,在转速低于85r/min时,水稻组 织粘于瓶底,使其不能于底物充分接促,不利于反应进行;而当摇速高于160r/min 时,多块水稻组织因相互碰撞而粉碎,等反应结束后成泥状物质,组织结构严重 破坏也不利于反应进行。故转速应控制在85-160r/min为宜。
实施例7:考量反应温度对还原产率的及ee值的影响(水稻叶片的愈伤组织)。
温度也是影响还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温度低于25℃时,AA培养基中 部分物质析出,且在摇动过程中不能于溶液混匀,必然影响水稻组织正常生长还 原;而当温度升高到30℃以上时,溶液容易染菌,水稻组织易变质产生一些不 友好的怪味。故反应最适温度应控制在25-30℃之间。
实施例8:考量光照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水稻叶片的愈伤组织)。
光照不仅影响植物细胞的生长还能影响植物次级代谢。故现以对氯苯丙酮为 例在全日光照和无光条件下对水稻的还原能力考察,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 可知,水稻全日光照条件下产率70.56%远大于暗环境条件产率18.34%,因此水 稻的反应条件应选择在光照环境下进行。
实施例9:考量不同缓冲液浓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水稻叶片的愈伤组织)。
将配好的AA培养基分别用不同浓度的Tris-HCl(pH 7.0)调pH至5.8,分 别加入四种底物,以水稻叶片组织还原对氯苯丙酮为例,其结果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Tris-HCl在浓度为0.1摩尔/L的情况下,提高水稻的还原 能力为10-15左右,但是大于0.1之上,几乎丧失了还原能力,因此缓冲液选择 Tris-HCl,其浓度为0.1摩尔/L。
实施例10:愈伤细胞的不对称还原(水稻叶片的愈伤组织)。
取续代培养的水稻愈伤细胞2g,加入AA液体培养基震摇两天,使愈伤细 胞充分分散。再分别加入10mg四种底物,反应四天后取出,萃取后进行HPLC 检测,结果如图6所示。
由图6我们发现水稻愈伤对四种底物的还原能力几乎没有区别,产率在 30-40%之间,其产物均为单一S构型。
实施例11:愈伤细胞连续反应能力(水稻叶片的愈伤组织)。
实施例3反应后,过滤产物并用无菌水洗涤2-3次后,将愈伤组织放入新配 的植物培养基中,摇床震摇1天后加入10mg底物反应4天,萃取后与前次同时 进行HPLC检测。以水稻愈伤对对氯苯丙酮的还原为例,结果如图7所示。
由图7可知,愈伤组织能重复利用,第二次产率略低于第一次。产物均为单 一S构型,产率分别为38.76%和30.24%,但是当反应天数超过2周后,培养基 开始有异味,不能继续用于反应。

Claims (9)

1.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p-苯丙酮类化合物标准品的制备:取一定量的p-苯丙酮类化合物溶于溶剂甲醇中分多次加入还原剂KBH4以一锅法在冰水浴中进行反应,以石油醚∶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点板,直至反应完全后,加适量冰水除去多余的还原剂KBH4,再用稀HCl调节pH值至中性,用萃取剂无水乙醚萃取产物三次,每次20ml萃取剂,之后加入无水MgSO4干燥,过滤旋蒸浓缩后得到底物标准品;
(2)水稻愈伤培养:将消毒后的水稻种子置于AA固体培养基中,放入全天候气候培养箱中培养一周后,有幼苗生成;将幼苗取出后,把叶片剪成小片放入加有生长素3mg/L的NAA的AA固体培养基,再培养两周后,有愈伤细胞生成,将其转入续代培养基中,进行再培养三周后,提取愈伤细胞,静置待用,所述续代培养基生长素含量减半;
(3)培养液的缓冲:将制备好的培养液加入一定浓度的缓冲液,调节pH值为弱酸性;
(4)水稻愈伤对底物的不对称还原:取2-6g水稻叶片的愈伤细胞加入20ml缓冲后的培养液中摇床48h后加入10-16mg底物进行反应,4天后取出,离心萃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p-苯丙酮类化合物选自对甲基苯丙酮、对乙基苯丙酮、对氯苯丙酮或对溴苯丙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投入质量与溶剂体积之比为1∶10-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培养液选用AA培养基与水配置,AA培养基的质量与水的体积之比为1∶25-1∶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水稻组织的加入量为5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底物的浓度为0.008g/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摇床转速为85-16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缓冲液的pH值为7.0,缓冲液的浓度为0.1M,调节后的培养液的pH值为5.8-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愈伤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反应温度为25-30℃。
CN201711006654.5A 2017-10-25 2017-10-25 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Pending CN1082203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6654.5A CN108220348A (zh) 2017-10-25 2017-10-25 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6654.5A CN108220348A (zh) 2017-10-25 2017-10-25 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0348A true CN108220348A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54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6654.5A Pending CN108220348A (zh) 2017-10-25 2017-10-25 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203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0913A (zh) * 2018-01-31 2018-08-17 杨妮 胡萝卜组织或愈伤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及用途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78567A1 (en) * 1997-12-29 2000-02-09 Sanyo Shokuhin Co.,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optically active alcohols
CN1556201A (zh) * 2004-01-09 2004-12-22 清华大学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固液两步培养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78567A1 (en) * 1997-12-29 2000-02-09 Sanyo Shokuhin Co.,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optically active alcohols
CN1556201A (zh) * 2004-01-09 2004-12-22 清华大学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固液两步培养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宝立: "用胡萝卜和芹菜催化不对称还原芳香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 *
张磊: "植物细胞不对称还原间氯苯丙酮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 *
陈惠等: "一种改进的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高效基因转化系统", 《植物学通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0913A (zh) * 2018-01-31 2018-08-17 杨妮 胡萝卜组织或愈伤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及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g et al. Improvement of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biosynthesis in Cistanche deserticola cell suspension cultures by chitosan elicitor
Jaremicz et al. Production of tropane alkaloids in Hyoscyamus niger (black henbane) hairy roots grown in bubble-column and spray bioreactors
CN104920227A (zh) 一种干细胞组培育苗技术
CN105936881B (zh) 一种用于降解褐藻酸的嗜糖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方法
Srivastava et al. Azadirachtin production by hairy root cultivation of Azadirachta indica in a modified stirred tank reactor
Santos-Ebinuma et al. Improvement of submerged culture conditions to produce colorants by 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CN102154194B (zh) 中试规模木霉高产厚垣孢子液体发酵制备方法
Pavoković et al. Plant-mediated asymmetric reduction of 1-(3, 4-dimethylphenyl) ethanone
CN103911293B (zh) 一株高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及应用该菌株生产紫杉醇的方法
JP2017532062A (ja) 有用および機能性微生物を用いた微生物均質抽出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Suresh et al.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bioreactor design using Tagetes patula L. hairy roots as a model system
Alling et al. Nordic microalgae produce biostimulant for the germination of tomato and barley seeds
CN105779360A (zh)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8486184A (zh) 玫瑰黄链霉菌nkz-259次级代谢物iaa的鉴定及应用
CN101265130B (zh) 微波技术制备海带固着器与牡蛎壳复合生物制剂的工艺
Cao et al. Improving biomass and dendrobine-type total alkaloids (DTTAs) production of Dendrobium nobile through combining Temporary Immersion Bioreactor System (TIBS) with endophyte MD33 elicitation
CN108220348A (zh) 水稻愈伤组织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Ma et al. Saline‐alkali land amendment and value development: Microalgal biofertilizer for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a halophytic crop‐Chenopodium quinoa
CN104031109B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纯化茶皂素的方法
Amini et al. Optimization of conditions for increasing of saffron cell biomass and crocin production in stirred bioreactor
Iqbal et al. Algal biofertilizer
CN105132472A (zh) 一种沙链霉菌的用途及香兰素的生产方法
CN108034681A (zh) 利用悬浮培养的地黄茎形成层干细胞生产梓醇的方法
Liu et al. Valorization of treated swine wastewater and generated biomass by microalgae: Their effects and salt tolerance mechanisms on wheat seedling growth
CN108410913A (zh) 胡萝卜组织或愈伤不对称还原p-苯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及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