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13988A - 一种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13988A
CN108213988A CN201711435714.5A CN201711435714A CN108213988A CN 108213988 A CN108213988 A CN 108213988A CN 201711435714 A CN201711435714 A CN 201711435714A CN 108213988 A CN108213988 A CN 108213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numerically controlled
lathe
controlled lathe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357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敬梅
申宽
张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7114357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139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13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139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0009Energy-transferring means or control lines for movable machine parts; Control panels or boxes; Control parts
    • B23Q1/0045Control panels or box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1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machine tools, manipulators and conveyor or other workpiece supply system, workcel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programme execu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32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decentralised control uni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09Process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包括工件转移平台、系统主控柜、一体化加工单元,所述的一体化加工单元包括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所述第一加工模块包括第一数控车床、第一机器人、一条直线模组LM,所述第二加工模块包括第二数控车床、第二机器人,所述系统主控柜包括主控柜操作面板、PLC、开关电源、直线模组LM伺服单元、端子台、中间继电器、触摸显示屏,所述PLC用于接收车床及机器人的反馈信号、触摸屏和主控柜操作面板的控制信号,同时向车床、机器人、直线模组LM输出控制指令,向触摸屏输出设备状态、产品信息内容,实现车床、机器人的协同配合,完成连续的自动化加工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车床及机器人技术,尤其是一种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是指由多台计算机分别控制生产过程中多个控制回路,同时又可集中获取数据、集中管理和集中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微处理机分别控制各个回路,而用中小型工业控制计算机或高性能的微处理机实施上一级的控制,各回路之间和上下级之间通过高速数据通道交换信息。
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按地区把微处理机安装在测量装置与控制执行机构附近,将控制功能尽可能分散,管理功能相对集中。这种分散化的控制方式能改善控制的可靠性,当管理级发生故障时,过程控制级(控制回路)仍具有独立控制能力,同时个别控制回路发生故障时也不致影响全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将数控车床、机器人设为过程控制级,将PLC作为管理级,组建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包括工件转移平台、系统主控柜、一体化加工单元,所述的一体化加工单元包括按照一定布局设置的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所述工件转移平台位于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之间,所述的第一加工模块包括第一数控车床、第一机器人、一条直线模组LM,所述第二加工模块包括第二数控车床、第二机器人,所述直线模组LM设置在第一数控车床上,所述第一机器人设置在所述直线模组LM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控柜包括主控柜操作面板、PLC、开关电源、直线模组LM伺服单元、端子台、中间继电器、触摸显示屏 ,所述PLC用于接收车床及机器人的反馈信号、触摸屏和主控柜操作面板的控制信号,同时向车床、机器人、直线模组LM输出控制指令,向触摸屏输出设备状态、产品信息内容,实现车床、机器人的协同配合,完成连续的自动化加工作业。
优选地,所述第一数控车床、第二数控车床相向摆放;工件转移平台位于第一数控车床、第二数控车床之间,包括有2条倾斜滑道,待加工工件在重力作用下沿工件转移平台上2条倾斜滑道滚动;每条滑道较低一端均安装有V形托架和气缸,用于顶起工件供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抓取。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器人为内置式,其底座固定在直线模组LM的滑台上,并通过构件安装于第一数控车床内部;直线模组LM侧面安装有两个光电开关,其滑台位于近卡盘端开关时第一机器人完成上料或下料取件动作,滑台位于远卡盘端开关时第一机器人完成下料动作或处于待命状态。(此时第一数控车床进行加工作业)。
优选地,所述第二机器人为外置式,安放于第二数控车床正前方地面上。
优选地,所述触摸显示屏用于显示设备状态、产品数量信息,并通过触摸按钮实现对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独立控制(即手动模式),以及对直线模组LM的滑台的移动控制,所述的触摸按钮包括复位按钮、启动按钮、暂停按钮。
优选地,所述主控柜操作面板包括若干实体按钮,用于自动模式下,同时对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进行控制,所述的实体按钮包括手动/自动模式选择按钮、复位按钮、启动按钮、暂停按钮、急停按钮。
优选地,所述PLC与触摸显示屏通过RS-232接口电缆连接,用于传输显示信号及触摸按钮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均为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
优选地,车床操作面板的循环启动灯、进给保持灯两端分别与中间继电器线圈两端跳线连接,再将中间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分别接DC0V和PLC输入端子,作为车床状态反馈信号;车床防护门气缸末端的磁性开关导线分别接DC0V、PLC输入端子,作为防护门打开到位的判断信号;
车床操作面板的循环启动按键、进给保持按键、卡盘开闭按键两端,分别与中间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两端跳线连接,再将中间继电器线圈两端分别接DC+24V、PLC输出端。
优选地,机器人I/O端子的输入与PLC的输出连接,用于PLC向机器人输出动作指令信号;I/O端子的输出与PLC的输入连接,作为机器人向PLC的反馈信号;根据机器人I/O端子的电气原理,需要中间继电器转换的要加装中间继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是:
1)工作模式可变。加工单元具有手动、自动两个模式,并可互相切换。利用触摸屏按钮可以实现手动模式,分别控制两个模块独立运行,便于加工单元的调试;利用主控柜实体按钮可以实现自动模式,同步控制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同时运行,便于加工单元的自动化生产。
2)工作节拍可调。第一加工模块安装有直线模组LM,调节直线模组LM的速度可以改变模块一的循环时间。即使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的数控车床加工时间不等、机器人运行时间不等,也可以通过调节直线模组LM速度使两个模块的循环时间趋于一致,避免工作节拍不同导致的缓冲区设置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体化加工单元的布局简图。
图2是控制系统的电气原理图。
图3是控制系统的程序流程图。
图中:1-第一数控车床,2-第一机器人,3-直线模组LM,4-工件转移平台,5-第二机器人,6-第二数控车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具体说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包括一体化加工单元、工件转移平台、系统主控柜,所述的一体化加工单元包括按照一定布局设置的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工件转移平台位于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之间,所述的第一加工模块包括第一数控车床1、第一机器人2、一条直线模组LM3,第一数控车床1型号为CKS6132;所述第二加工模块包括第二数控车床6、第二机器人5,第二数控车床的型号为MJ460。所述的第一机器人2、第二机器人5均为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所述直线模组LM3设置在第一数控车床上,所述第一机器人5设置在所述直线模组LM3上,所述系统主控柜包括主控柜操作面板、PLC、开关电源、直线模组LM伺服单元、端子台、中间继电器、触摸显示屏 ,所述PLC用于接收车床及机器人的反馈信号、触摸屏和主控柜操作面板的控制信号,同时向车床、机器人、直线模组LM输出控制指令,向触摸屏输出设备状态、产品信息内容,实现车床、机器人的协同配合,完成连续的自动化加工作业。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LC选用三菱FX3U系列PLC,输入端为漏型输入(S/S端子接DC+24V),输出端为晶体管漏型输出(COM端子接DC0V),
所述第一数控车床、第二数控车床相向摆放,其防护门均进行自动化改造,通过电磁阀控制气缸往复运动实现自动开、关门;工件转移平台位于第一数控车床、第二数控车床之间,包括有2条倾斜滑道,待加工工件在重力作用下沿工件转移平台上2条倾斜滑道滚动;每条滑道较低一端均安装有V形托架和气缸,用于顶起工件供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抓取。
所述第一机器人2为内置式,其底座固定在直线模组LM的滑台上,并通过构件安装于第一数控车床内部;直线模组LM侧面安装有两个光电开关,其滑台位于近卡盘端开关时第一机器人完成上料或下料取件动作,滑台位于远卡盘端开关时第一机器人完成下料动作或处于待命状态。(此时C1进行加工作业)。
所述第二机器人5为外置式,安放于第二数控车床正前方地面上。
所述触摸显示屏用于显示设备状态、产品数量信息,并通过触摸按钮实现对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独立控制(即手动模式),以及对直线模组LM的滑台的移动控制,所述的触摸按钮包括复位按钮、启动按钮、暂停按钮。
所述主控柜操作面板包括若干实体按钮,用于自动模式下,同时对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进行控制,所述的实体按钮包括手动/自动模式选择按钮、复位按钮、启动按钮、暂停按钮、急停按钮。
所述PLC与触摸显示屏通过RS-232接口电缆连接,用于传输显示信号及触摸按钮控制信号。
PLC与直线模组LM的接线:
PLC的Y0端子输出脉冲至LM伺服单元,脉冲频率的高低对应滑台移动的快慢;Y1端子输出高、低电平至LM伺服单元,高电平伺服电机正转(滑台向近电机端移动),低电平伺服电机反转(滑台向远电机端移动)。LM两侧光电开关的电源线分别接DC+24V、DC0V,信号线接至PLC输入端,作为滑台移动到A点、B点的判断信号。
第一数控车床、第二数控车床与PLC的接线:
车床操作面板的循环启动灯、进给保持灯两端分别与中间继电器线圈两端跳线连接,再将中间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分别接DC0V和PLC输入端子,作为车床状态反馈信号;车床防护门气缸末端的磁性开关导线分别接DC0V、PLC输入端子,作为防护门打开到位的判断信号;
车床操作面板的循环启动按键、进给保持按键、卡盘开闭按键两端,分别与中间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两端跳线连接,再将中间继电器线圈两端分别接DC+24V、PLC输出端。
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与PLC的接线:
机器人I/O端子的输入与PLC的输出连接,用于PLC向机器人输出动作指令信号;I/O端子的输出与PLC的输入连接,作为机器人向PLC的反馈信号;根据机器人I/O端子的电气原理,需要中间继电器转换的要加装中间继电器。
主控柜按钮、主控柜指示灯与PLC的连接按照一般电路连接方法进行,在此不一一赘述。
控制系统的电气原理如图2所示,为方便描述,图中R1表示第一机器人的简称,R2表示第二机器人的简称,C1表示第一数控车床的简称:C2表示第二数控车床的简称。
加工单元主控柜安装有PLC、开关电源、直线模组LM伺服单元、端子台、继电器、操作按钮、触摸显示屏等。其中,触摸显示屏可以显示设备状态、产品数量等信息,并可通过触摸按钮(“复位”、“启动”、“暂停”)实现对模块一、二的独立控制(即手动模式),以及对直线模组LM滑台的移动控制;实体按钮用于自动模式下,同时对两个模块进行控制,包括“手动/自动”模式选择、“复位”、“启动”、“暂停”、“急停”。
PLC的输入有:LM定位(A点、B点),主控柜操作按钮(手动/自动、复位、启动、暂停),C1、C2反馈的防护门打开到位、加工中、暂停中,以及R1、R2反馈的每个动作完成情况。其中,LM定位信号来源于其侧面的光电开关;C1、C2防护门信号来源于气缸末端的磁性开关,加工中及暂停中信号分别来源于车床操作面板的循环启动灯、进给保持灯(经中间继电器转接);R1、R2反馈信号由机器人I/O端子输出,经中间继电器转换为PLC输入。
PLC的输出有:LM驱动控制(方向、速度),主控柜复位灯、运行灯、暂停灯,C1、C2动作指令(启动加工程序、暂停、卡盘夹紧/松开、防护门打开/关闭),R1、R2动作指令。
PLC与触摸显示屏通过RS-232接口电缆连接,用于传输显示信号及触摸按钮控制信号。
控制系统的PLC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图中R1表示第一机器人的简称,R2表示第二机器人的简称,C1表示第一数控车床的简称:C2表示第二数控车床的简称。
为实现车床和机器人的协同配合,先对机器人的动作进行分解。
R1动作1(1个指令信号、1个反馈信号):控制工件转移平台上气缸M顶起工件,从初始姿态到末端手爪在气缸M处夹住工件,再送至C1卡盘处。
R1动作2(1个反馈信号):等待C1卡盘夹紧后,松开手爪,恢复初始姿态。
R1动作3(1个指令信号、1个反馈信号):从初始姿态到末端手爪在C1卡盘处夹住工件。
R1动作4(1个反馈信号):等待C1卡盘松开后,夹住工件成下料准备姿态。
R1动作5(1个指令信号、1个反馈信号):从下料准备姿态到松开手爪下料,恢复初始姿态。
模块一工作循环:LM左移到A点→R1动作1→C1卡盘夹紧→R1动作2→LM右移到B点→C1关门并启动加工程序→C1加工完毕后开门→LM左移到A点→R1动作3→C1卡盘松开→R1动作4→LM右移到B点→R1动作5→LM左移到A点→R1动作1→……。
R2动作1(1个指令信号、1个反馈信号):控制工件转移平台上气缸N顶起工件,从初始姿态到末端手爪在气缸N处夹住工件,再送至C2卡盘处。
R2动作2(1个反馈信号):等待C2卡盘夹紧后,松开手爪,成待命姿态。
R2动作3(1个指令信号、1个反馈信号):从待命姿态到末端手爪在C2卡盘处夹住工件。
R2动作4(1个反馈信号):等待C2卡盘松开后,夹住工件下料,恢复初始姿态。
模块二工作循环:R2动作1→C2卡盘夹紧→R2动作2→C2关门并启动加工程序→C2加工完毕后开门→R2动作3→C2卡盘松开→R2动作4→R2动作1→……。
根据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的工作循环过程及图3的流程,建立PLC输入输出的逻辑关系,即可编写出PLC程序,控制加工单元自动运行。
根据图3所示流程编写PLC程序,一体化加工单元控制系统工作过程如下:
系统上电后选择【手动】工作模式,调出C1、C2、R1、R2的程序并设定各自工作模式,通过触摸屏按钮分别控制两个模块复位、启动、暂停。
复位灯在未复位时闪烁,点击【复位】后常亮,复位完成后熄灭。复位过程中观察到意外情况可以点击【暂停】,暂停灯常亮,复位灯闪烁;排除意外后点击【复位】,暂停灯熄灭,复位灯恢复常亮直至复位完成。
复位灯熄灭后点击【启动】,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按照前述的工作循环开始运行,运行灯常亮。点击【暂停】可以使该模块暂停循环,暂停灯常亮,运行灯闪烁;再次点击【启动】,该模块继续原来动作,暂停灯熄灭,运行灯恢复常亮。
系统上电后选择【自动】工作模式,通过主控柜操作面板的【复位】、【启动】、【暂停】实体按钮同时对两个模块进行控制,相应的按钮灯显示原则与手动时触摸屏显示灯相同。
在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暂停后,旋转【手动/自动】模式开关进行两种工作模式的切换。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包括工件转移平台、系统主控柜、一体化加工单元,所述的一体化加工单元包括按照一定布局设置的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所述工件转移平台位于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之间,所述的第一加工模块包括第一数控车床、第一机器人、一条直线模组LM,所述第二加工模块包括第二数控车床、第二机器人,所述直线模组LM设置在第一数控车床上,所述第一机器人设置在所述直线模组LM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控柜包括主控柜操作面板、PLC、开关电源、直线模组LM伺服单元、端子台、中间继电器、触摸显示屏 ,所述PLC用于接收车床及机器人的反馈信号、触摸屏和主控柜操作面板的控制信号,同时向车床、机器人、直线模组LM输出控制指令,向触摸屏输出设备状态、产品信息内容,实现车床、机器人的协同配合,完成连续的自动化加工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控车床、第二数控车床相向摆放;工件转移平台位于第一数控车床、第二数控车床之间,包括有2条倾斜滑道,待加工工件在重力作用下沿工件转移平台上2条倾斜滑道滚动;每条滑道较低一端均安装有V形托架和气缸,用于顶起工件供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抓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器人为内置式,其底座固定在直线模组LM的滑台上,并通过构件安装于第一数控车床内部;直线模组LM侧面安装有两个光电开关,其滑台位于近卡盘端开关时第一机器人完成上料或下料取件动作,滑台位于远卡盘端开关时第一机器人完成下料动作或处于待命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器人为外置式,安放于第二数控车床正前方地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显示屏用于显示设备状态、产品数量信息,并通过触摸按钮实现对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独立控制,以及对直线模组LM的滑台的移动控制,所述的触摸按钮包括复位按钮、启动按钮、暂停按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柜操作面板包括若干实体按钮,用于自动模式下,同时对第一加工模块和第二加工模块进行控制,所述的实体按钮包括手动/自动模式选择按钮、复位按钮、启动按钮、暂停按钮、急停按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与触摸显示屏通过RS-232接口电缆连接,用于传输显示信号及触摸按钮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均为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车床操作面板的循环启动灯、进给保持灯两端分别与中间继电器线圈两端跳线连接,再将中间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分别接DC0V和PLC输入端子,作为车床状态反馈信号;车床防护门气缸末端的磁性开关导线分别接DC0V、PLC输入端子,作为防护门打开到位的判断信号;
车床操作面板的循环启动按键、进给保持按键、卡盘开闭按键两端,分别与中间继电器的一对常开触点两端跳线连接,再将中间继电器线圈两端分别接DC+24V、PLC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机器人I/O端子的输入与PLC的输出连接,用于PLC向机器人输出动作指令信号;I/O端子的输出与PLC的输入连接,作为机器人向PLC的反馈信号;根据机器人I/O端子的电气原理,需要中间继电器转换的要加装中间继电器。
CN201711435714.5A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 Pending CN1082139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35714.5A CN108213988A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35714.5A CN108213988A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13988A true CN108213988A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49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35714.5A Pending CN108213988A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1398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9114A (zh) * 2019-09-11 2019-12-10 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研究院 端子台安装设备
CN111002301A (zh) * 2018-10-08 2020-04-14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机械手臂的自动复归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16787219A (zh) * 2023-07-13 2023-09-22 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车床的上料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49413A (ja) * 2000-08-07 2002-02-15 Mori Seiki Co Ltd 機械操作パネル
JP2007118175A (ja) * 2005-09-27 2007-05-17 Yaskawa Electric Corp 搬送システム
CN202963473U (zh) * 2012-12-18 2013-06-05 上海宋氏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精密数控车床自动送脱料机构
CN203636230U (zh) * 2013-12-09 2014-06-11 北斗(广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系统工作站
CN205341940U (zh) * 2015-12-08 2016-06-29 苏州三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内置式数控车床自动供料机械手系统
CN205363403U (zh) * 2016-02-04 2016-07-06 宁夏勤昌滚动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轴承内外圈车削加工自动上下料机器人
CN205600405U (zh) * 2016-03-11 2016-09-28 江苏博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自动化数控机床机器人
CN106530939A (zh) * 2016-09-13 2017-03-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多机器人教学实训平台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799595A (zh) * 2017-01-25 2017-06-06 东华大学 一种喷丝头加工自动化生产系统和方法
CN206436243U (zh) * 2016-12-30 2017-08-25 惠州市技师学院 一种机械手带动两台数控机床的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49413A (ja) * 2000-08-07 2002-02-15 Mori Seiki Co Ltd 機械操作パネル
JP2007118175A (ja) * 2005-09-27 2007-05-17 Yaskawa Electric Corp 搬送システム
CN202963473U (zh) * 2012-12-18 2013-06-05 上海宋氏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精密数控车床自动送脱料机构
CN203636230U (zh) * 2013-12-09 2014-06-11 北斗(广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系统工作站
CN205341940U (zh) * 2015-12-08 2016-06-29 苏州三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内置式数控车床自动供料机械手系统
CN205363403U (zh) * 2016-02-04 2016-07-06 宁夏勤昌滚动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轴承内外圈车削加工自动上下料机器人
CN205600405U (zh) * 2016-03-11 2016-09-28 江苏博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自动化数控机床机器人
CN106530939A (zh) * 2016-09-13 2017-03-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多机器人教学实训平台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6436243U (zh) * 2016-12-30 2017-08-25 惠州市技师学院 一种机械手带动两台数控机床的生产线
CN106799595A (zh) * 2017-01-25 2017-06-06 东华大学 一种喷丝头加工自动化生产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汉翼: "机器人与机床集成应用解析", 《金属加工(冷加工)》 *
程智勇等: "基于FANUC0iTD和GSK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单元的设计", 《机床与液压》 *
赖思琦等: "基于PROFIBUS的FMS控制系统设计", 《机床与液压》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2301A (zh) * 2018-10-08 2020-04-14 东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机械手臂的自动复归控制系统与方法
CN110549114A (zh) * 2019-09-11 2019-12-10 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研究院 端子台安装设备
CN116787219A (zh) * 2023-07-13 2023-09-22 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车床的上料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13988A (zh) 一种数控车床与机器人一体化加工单元的控制系统
JPH09323279A (ja) 作業用ロボットの統合制御システム
CN104440909B (zh) 控制装置以及机器人系统
CN110405766A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手实时定位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11136485A (zh) 一种柔性生产线液压夹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26228B (zh) 模块化机器人教学系统
CN101876817B (zh) 一种plc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JP2005103690A (ja) 産業用制御コントローラ
CN104516320A (zh) 一种搬运控制系统及其搬运方法
CN110052857A (zh) 夹具的防碰撞控制方法
CN105538314A (zh) 自动上下料玻璃机械手控制系统
CN102451998A (zh) 一种全自动、多功能自动钻铆机床
CN105022348A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控制柜配电的快速接线模组
CN112130529A (zh) 基于力感知的多装配工位运行安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2472347U (zh) 送料装置自动定位控制系统
CN105033246A (zh) 一种用于钨粉制备的自动上下料装载输送控制系统
CN206348615U (zh) 电脑针织横机及其伺服驱动器、主控制器、操作盒
CN207189165U (zh) 五轴联动机床柔性线的电气控制系统
CN106078337B (zh) 一种车铣复合机床的冗余手动控制系统
CN203728482U (zh) 一种移动式举升机高度同步无线控制系统
CN208801354U (zh) 一种三轴机械手
CN204719509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控制柜配电的快速接线模组
CN112975427A (zh) 一种用于卡盘生产的电气自动化系统
WO1989001388A1 (en) Axis switching device
CN211681059U (zh) 一种柔性生产线液压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