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06642B - 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06642B
CN108206642B CN201611184160.1A CN201611184160A CN108206642B CN 108206642 B CN108206642 B CN 108206642B CN 201611184160 A CN201611184160 A CN 201611184160A CN 108206642 B CN108206642 B CN 1082066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zero
sequence component
component corresponding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841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06642A (zh
Inventor
刘方诚
辛凯
郭海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8416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066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06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06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06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06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483Converters with outputs that each can have more than two voltages levels
    • H02J3/383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电容两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容两端的第二电压;根据该第一电压和该第二电压,确定用于对该第一电容和该第二电容的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备选的调节模式;在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与当前用于对该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当前的调节模式不同时,获取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在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由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中点电位进行调节,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三相变流器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多种变流器中,三相变流器的应用最为广泛。三相变流器用于连接三相交流电力系统和直流电力系统,并能够实现两个系统之间能量传递。在理想状态下,三相变流器在直流侧母线上串联的两个电容需要等分直流侧母线两端的电压。然而在实际系统中,由于电容值的误差、开关器件的特性不一致、三相电压不平衡运行等因素,可能使得两个电容的电压存在偏差,从而导致两个电容之间的中点的电位不平衡。中点电位不平衡能够造成输出电压含有低频谐波,从而影响输出波形质量,另外,还会增加个别开关管上的电压应力,严重时可能损坏开关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和设备,能够对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电容两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容两端的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在直流侧母线上,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直流侧母线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直流侧母线的负极相连;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确定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备选的调节模式;在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与当前用于对所述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当前的调节模式不同时,获取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在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备选的调节模式之后,并不立即开始输出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而是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与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定条件的时候,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使得在不同模式直接切换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零序分量的大幅阶跃,从而避免零序分量阶跃对系统的冲击,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实现对中点电位的调节。
在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继续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阈值为零。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备选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包括:获取第一时刻,所述备选调节模式在所述第一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在所述第一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从所述第一时刻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确定备选的调节模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差值,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差值,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包括: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第四阈值时,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差值,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包括: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和/或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与上一次所确定的备选的调节模式相同,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
此时,当电压差值在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和/或小于所述第三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时,需要结合上一次所确定的调节模式来判断本次待执行的调节模式,能降低噪声对判断结果造成影响的可能性,从而增强系统的抗干扰性。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充电模式在第二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调制波上限值与在所述第二时刻的所述三相调制波中的最大值的差值。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放电模式在第三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调制波下限值与在所述第三时刻的所述三相调制波中的最小值的差值。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时,在所述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平衡模式在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所述充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所述放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或所述调制波上限值与所述调制波下限值的均值与在所述第四时刻的所述三相调制波中的中间值的差值,
其中,在所述充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的绝对值为最小绝对值时,所述平衡调节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所述充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在所述放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的绝对值为最小绝对值时,所述平衡调节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所述放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在所述调制波上限值与所述调制波下限值的均值与所述中间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为最小绝对值时,所述平衡调节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所述调制波上限值与所述调制波下限值的均值与所述中间值的差值。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在确定后续需要输出的零序分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三相调制波分别与所输出的所述备选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或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进行相加,以获得处理后的三相调制波,其中,所述处理后的三相调制波用于生成对三相变流器的开关进行控制的逻辑信号。
其中,在三相调制波分别与充电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相加时,根据相加后的三相调制波所生成逻辑信号可以控制开关始终处于正钳位状态,从而实现对中点进行充电;在三相调制波分别与放电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相加时,根据相加后的三相调制波所生成的逻辑信号可以控制开关始终处于负钳位状态,从而实现对中点进行放电;在三相调制波分别与平衡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相加时,根据相加后的三相调制波所生成的逻辑信号可以控制开关按照正钳位状态、零钳位状态、负钳位状态和零钳位状态循环,从而实现对中点在充电与放电的交替过程中处于平衡的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电容两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容两端的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在直流侧母线上,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直流侧母线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直流侧母线的负极相连;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差值,确定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待执行的调节模式,其中,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第四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和/或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与上一次所确定的用于对所述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历史的调节模式相同,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在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与当前用于对所述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当前的调节模式不同时,执行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以便于对所述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压差值在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和/或小于所述第三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时,需要结合上一次所确定的调节模式来判断本次待执行的调节模式,能够降低噪声对判断结果造成影响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对中点进行电位调节的同时增强系统的抗干扰性。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节模式为不连续脉冲宽度调制模式;
其中,所述执行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包括: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包括:在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可选地,在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继续输出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此时,在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与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定条件的时候,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使得在不同模式直接切换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零序分量的大幅阶跃,避免零序分量阶跃对系统的冲击,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在确定后续需要输出的零序分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三相调制波分别与所输出的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或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进行相加,以获得处理后的三相调制波,其中,所述处理后的三相调制波用于生成对三相变流器的开关进行控制的逻辑信号。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单元。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单元。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所述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通过总线系统相连,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信息和发送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第一电容两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容两端的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在直流侧母线上,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直流侧母线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直流侧母线的负极相连;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确定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备选的调节模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与当前用于对所述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当前的调节模式不同时,获取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所述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通过总线系统相连,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信息和发送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第一电容两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容两端的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在直流侧母线上,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直流侧母线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直流侧母线的负极相连;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差值,确定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待执行的调节模式,其中,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第四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和/或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与上一次所确定的用于对所述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历史的调节模式相同,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与当前用于对所述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当前的调节模式不同时,执行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以便于对所述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压差值与调节模式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模式、平衡模式和放电模式所分别对应的零序分量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三电平三相逆变器11的直流侧母线与光伏电池板10相连,该三电平三相逆变器11的交流侧端口通过LCL滤波器12与三相交流电网13相连,其中,三相电流分别表示为ia,ib和ic,三相交流电网13输出的三相电网电压分别表示为vga,vgb和vgc。在该三电平三相变流器11中,直流侧母线电压为Vdc,电容C1和电容C2串联在直流侧母线上,其中,电容C1与直流侧母线正极P相连,电容C2与直流侧母线负极N相连,开关Sa,Sb和Sc中的每个开关均可以与直流侧母线正极P相连、直流侧母线负极N相连或与直流侧母线中点O相连。
理想情况下,电容C1两端的电压V1与电容C2两端的电压V2相等且均为Vdc的一半,但在实际情况下,电容C1和电容C2的充放电状态不完全相同,使得电压V1和电压V2不相等,从而引起电容C1和电容C2之间的中点O的电位不平衡。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执行,该设备可以是独立于该三相变流器的设备,也可以是可以执行该方法的三相变流器。
该方法200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三电平三相变流器,当然,也可以应用于任意多电平三相变流器,例如,可以应用于五电平三相变流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特别限定。
在201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获取第一电容两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容两端的第二电压,其中,该第一电容与该第二电容串联在直流侧母线上,该第一电容的正极与该直流侧母线的正极相连,该第二电容的负极与该直流侧母线的负极相连。
以图1为例,该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分别为图1所示的电容C1和电容C2,则第一电容两端的第一电压为图1所示的V1,第二电容两端的第二电压为图1所示的V2
在202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根据该第一电压和该第二电压,确定用于对该第一电容和该第二电容的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备选的调节模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电压和该第二电压的电压差值,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
可选地,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在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可以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在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可以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在该电压差值小于第四阈值时,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其中,该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该第二阈值,该第二阈值大于该第三阈值,该第三阈值大于或等于该第四阈值。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阈值等于该第二阈值且该第三阈值等于该第四阈值时,相当于存在两个阈值第一阈值和第三阈值,根据该电压差值与该两个阈值的关系,可以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
具体地,在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可以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在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第一阈值时,可以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在该电压差值小于第三阈值时,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阈值大于该第二阈值且该第三阈值大于该第一阈值时,在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小于该第一阈值时,和/或在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小于该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时,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可以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与上一次所确定的备选的调节模式相同。
例如,如图3所示,其中,ΔV为电压差值,VTH1为第一阈值,VTH2为第二阈值,VTH3为第三阈值,VTH4为第四阈值。在ΔV≥VTH1时,可以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在ΔV≥VTH3且ΔV<VTH2时,可以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在ΔV<VTH4时,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在ΔV≥VTH2且ΔV<VTH1时,如果上一次所确定的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则确定本次的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如果上一次所确定的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则确定本次的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在ΔV≥VTH4且ΔV<VTH3时,如果上一次所确定的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则确定本次的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如果上一次所确定的备选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则确定本次的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
此时,如图3所示,以VTH1和VTH2为例进行说明,在VTH1等于VTH2时,正常情况下,当前所检测到的ΔV应该大于VTH1,所对应的备选的调节模式应该是充电模式,而在存在噪声干扰的情况下,所检测到的ΔV可能会由于干扰的影响而小于VTH1,所对应的备选的调节模式则为平衡模式,影响判断结果。因此,在VTH1大于VTH2的情况下,可以认为ΔV在受到噪声干扰时会处于[VTH2,VTH1)的区间,由于备选的调节模式的判断周期较短,此时可以将上一次所确定的备选的调节模式作为当前所确定的备选的调节模式,从而降低噪声对判断结果带来影响的可能性,增强系统的抗干扰性。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仅以图3所示的VTH1与VTH2不相等,且VTH3与VTH4不相等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是VTH1与VTH2相等且VTH3与VTH4不相等,或者VTH1与VTH2不相等且VTH3与VTH4相等。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根据电压差值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还可以根据其他参数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例如,还可以根据该第一电压和该第二电压的电压比值,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
在203中,在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与当前用于对该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当前的调节模式不同时,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获取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模式可以采用不连续脉冲宽度调制(Discontinuous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为“DPWM”)实现。
具体地,将三相调制波分别与输出的零序分量相加,该将相加后的三相调制波用于生成对三相变流器的开关进行控制的逻辑信号,该逻辑信号能够对开关进行控制,使得开关处于不同的钳位状态。其中,在三相调制波分别与充电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相加时,根据相加后的三相调制波所生成的逻辑信号可以控制开关始终处于正钳位状态,从而实现对中点进行充电;在三相调制波分别与放电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相加时,根据相加后的三相调制波所生成的逻辑信号可以控制开关始终处于负钳位状态,从而实现对中点进行放电;在三相调制波分别与平衡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相加时,根据相加后的三相调制波所生成的逻辑信号可以控制开关按照正钳位状态、零钳位状态、负钳位状态和零钳位状态循环,从而实现对中点在充电与放电的交替过程中处于平衡的状态。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与当前用于对该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当前的调节模式相同时,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继续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可选地,在该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的情况下,该充电模式在任意一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调制波上限值与在该时刻的该三相调制波中的最大值的差值。
具体地,该充电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11
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12
其中,vup表示调制波上限值,va(t)、vb(t)和vc(t)分别表示三相调制波,max为最大值函数。在t为具体的一个时刻时,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16
为该充电模式在该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可选地,在该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的情况下,该放电模式在任意一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调制波下限值与在该时刻的该三相调制波中的最小值的差值。
具体地,该放电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13
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vlow表示调制波下限值,min为最小值函数。在t为具体的一个时刻时,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15
为该放电模式在该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可选地,在该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的情况下,该平衡模式在任意一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该充电模式在该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该放电模式在该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或该调制波上限值与该调制波下限值的均值与在该时刻的该三相调制波中的中间值的差值。
其中,在该充电模式在该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的绝对值为最小绝对值时,该平衡调节模式在该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该充电模式在该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在该放电模式在该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的绝对值为最小绝对值时,该平衡调节模式在该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该放电模式在该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在该调制波上限值与该调制波下限值的均值与该中间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为最小绝对值时,该平衡调节模式在该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该调制波上限值与该调制波下限值的均值与该中间值的差值。
具体地,该平衡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1
该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2
为充电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3
放电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4
或下面公式所确定的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6
其中,mid为中值函数,即选取中间值。
在t为具体的一个时刻时,在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7
的绝对值大于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8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9
的绝对值时,该平衡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10
等于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11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12
的绝对值大于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14
的绝对值时,该平衡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15
等于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16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17
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的绝对值,且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19
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20
的绝对值时,该平衡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221
等于即该平衡模式是充电模式、非充放电模式、放电模式、非充放电模式的一种循环交替。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在获取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时,可以获取该备选的调节模式在至少一个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在该至少一个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或者可以获取该备选的调节模式在任意一个时间段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在该时间段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在204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在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由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可以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例如,在该备选的调节模式在一个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在该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可以认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在该时刻满足预设条件。
再例如,在该备选的调节模式在至少一个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该至少一个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之间的至少一个差值的均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可以认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在该至少一个时刻满足预设条件。
可选地,该预设阈值可以为零,即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相等。
例如,在该备选的调节模式在一个时间段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该一个时间段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在该一个时间段中的每个时间点上均相等,可以认为在该一个时间段内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相等。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可以获取第一时刻,其中,该备选调节模式在该第一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在该第一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该预设条件;从该第一时刻开始由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例如,当前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此前一直输出该平衡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在确定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时,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获取用于从输出该平衡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该充电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的第一时刻,其中,该平衡模式在该第一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与该充电模式在该第一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设条件;在获取该第一时刻之后,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从该第一时刻开始由输出该平衡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该充电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此时,能够实现从平衡模式到充电模式的切换,从而对中点进行充电,使得中点电压增加。
为了更为直观的进行说明,下面以图4为例进行说明。图4中示出了充电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41
平衡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42
和放电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43
如图4所示,在当前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且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时,在t2至t3阶段中的任意时刻都满足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44
则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可以从该阶段内确定第一时刻,并从该第一时刻开始由输出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45
切换为输出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46
此时由充电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同样,在当前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且备选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时,在t4至t5阶段中的任意时刻都满足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47
则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可以从该阶段内确定第二时刻,并从该第二时刻开始由输出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48
切换为输出此时由平衡模式切换为放电模式。由放电模式切换到平衡模式以及从平衡模式切换到充电模式与上述情况类似,为了简洁,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从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410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411
相等的时刻进行切换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从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412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413
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时刻进行切换。
另外,由于在充电模式时,开关始终处于正钳位状态;在放电模式时,开关始终处于负钳位状态;在平衡模式时,开关按照正钳位状态、零钳位状态、负钳位状态和零钳位状态循环。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当前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且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时,t2至t3的阶段为当前开关状态为正钳位状态且平衡模式也对应于正钳位状态,此时可以进行充电模式到平衡模式的切换;在当前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且备选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时,t4至t5的阶段为当前开关状态为负钳位状态,由于在放电模式中开关始终处于负钳位状态,此时可以由平衡模式切换为放电模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可以在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继续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例如,当前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且确定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时,在该放电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与该平衡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不满足预设条件时,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可以继续输出该放电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以图4为例,在当前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且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时,由于在t1至t2阶段中的任意时刻均为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51
则在该阶段内的任意时刻均不会由输出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52
切换为输出而是继续输出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54
直到进入t2至t3阶段。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还可以获取第一时间段,其中,该备选调节模式在该第一时间段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在该第一时间段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该预设条件;从该第一时间段内的任意时刻开始由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例如,如图4所示,假设当前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且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在该第一时间段属于t2至t3时,该第一时间段内的任意时刻均满足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55
则可以从该第一时间段之内的任意时刻开始由输出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56
切换为输出此时由充电模式切换为平衡模式;而在该第一时间段属于t1至t2时,该第一时间段内的任意时刻均不满足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58
因此,在t1至t2的阶段之后会继续输出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59
直到该第一时间段属于t2至t3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预设条件不仅可以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还可以是其它条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例如,该预设条件还可以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之间的比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备选的调节模式之后,并不立即开始输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而是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与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定条件的时候,开始由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使得在不同模式直接切换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零序分量的大幅阶跃,从而避免零序分量阶跃对系统的冲击,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实现对中点电位的调节。
为了便于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以下将以图1所示的场景为例,结合图5所示的方法500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500的示意图。
在510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获取电容C1两端的电压V1与电容C2两端的电压V2
在520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根据V1与V2的电压差值ΔV,确定备选用于对中点O的电位进行调节的调节模式1。
可选地,如图3所示,将ΔV与阈值VTH1、VTH2、VTH3和VTH4进行比较,确定该调节模式1为充电模式、平衡模式或放电模式。
在530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获取该调节模式1对应的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61
以及当前用于对中点O的电位进行调节的调节模式2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62
在计算零序分量之前,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需要获取三相调制波的电压值va、vb和vc。其中,计算va、vb和vc的步骤可以由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执行,也可以由其它设备执行并将结果发送给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va、vb和vc为三相调制波的电压值为例进行说明,该va、vb和vc还可以是其它值。下面以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执行为例,简要说明计算va、vb和vc的步骤。
在531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将三相电网电压vga,vgb和vgc输入锁相环中,得到旋转坐标系相位θ。
在532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根据该旋转坐标系相位θ,对三相电流ia,ib和ic进行帕克变换,得到ia,ib和ic在旋转坐标系中的等效值id和iq
在533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计算id和iq与参考值idref和iqref的差值,并将该差值分别送入对应的调节器Gd和Gq,得到对应的调节分量vd和vq
在534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对调节分量vd和vq进行逆帕克变换,获得vd和vq在静止坐标系中的等效值va、vb和vc,该va、vb和vc即为三相调制波的电压值。
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在获得该va、vb和vc之后,可以根据该va、vb和vc在t1时刻的值,获取调节模式1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63
和调节模式2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71
在540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获取t1时刻。
可选地,在调节模式1在t1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调节模式2在t1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相等时,确定从t1时刻开始输出的零序分量v0为调节模式1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72
即由输出调节模式2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73
切换为开始输出调节模式1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74
可选地,在调节模式1在t1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调节模式2在t1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不相等时,确定从t1时刻开始继续输出调节模式2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Figure BDA0001185899070000175
可选地,在550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将该va、vb和vc与输出的零序分量v0分别相加,获得相加后的三相调制波的电压值vamod、vbmod和vcmod,该相加后的三相调制波的电压值可以用于生成对开关进行控制的逻辑信号,该逻辑信号能够实现对开关Sa,Sb和Sc的控制。
其中,在输出的零序分量v0为充电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时,根据vamod、vbmod和vcmod所生成的逻辑信号能够使得开关始终处于正钳位状态;在输出的零序分量v0为放电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时,根据vamod、vbmod和vcmod所生成的逻辑信号能够使得开关始终处于负钳位状态;在输出的零序分量v0为平衡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时,根据vamod、vbmod和vcmod所生成的逻辑信号能够使得开关按照正钳位状态、零钳位状态、负钳位状态和零钳位状态循环。
应理解,图5中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500中各步骤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2中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200中的具体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例如,5步骤510、520可以和步骤531至534同时执行。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6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执行,该设备可以是独立于该三相变流器的设备,也可以是可以执行该方法的三相变流器。
在601中,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获取第一电容两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容两端的第二电压。
其中,该第一电容与该第二电容串联在直流侧母线上,该第一电容的正极与该直流侧母线的正极相连,该第二电容的负极与该直流侧母线的负极相连。
在602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根据该第一电压和该第二电压的电压差值,确定用于对该第一电容和该第二电容的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待执行的调节模式。
具体地,在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在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确定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在该电压差值小于第四阈值时,确定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在该电压差值小于该第一阈值且大于或等于该第二阈值时,和/或在该电压差值小于该第三阈值且大于或等于该第四阈值时,确定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与上一次所确定的用于对该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历史的调节模式相同。其中,该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该第二阈值,该第二阈值大于该第三阈值,该第三阈值大于或等于该第四阈值。
以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为例,在正常情况下,电压差值应该大于第一阈值,即所对应的待执行的调节模式应该是充电模式,而在存在噪声干扰的情况下,所检测到的电压差值可能会由于干扰的影响而小于第一阈值,所对应的待执行的调节模式则为平衡模式,影响判断结果。因此,可以认为电压差值在小于该第一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可能是受到噪声的干扰,此时可以将上一次所确定的历史的调节模式作为当前所确定的待执行的调节模式。
在603中,在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与当前用于对该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当前的调节模式不同时,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执行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以便于对该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模式可以采用DPWM调制实现。
此时,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可以通过开始由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来执行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其中,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用于与三相调制波的电压进行相加。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由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可选地,在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继续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可选地,该预设条件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可选地,该预设阈值为零,即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相等。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模式可以采用其它PWM调制实现。
还应理解,图6中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600中各步骤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2中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200中的具体描述,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压差值在小于该第一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和/或小于该第三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时,需要结合上一次所确定的调节模式来判断本次待执行的调节模式,能够降低噪声对判断结果造成影响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对中点进行电位调节的同时增强系统的抗干扰性。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6,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7至图10,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700包括:
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第一电容两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容两端的第二电压,其中,该第一电容与该第二电容串联在直流侧母线上,该第一电容的正极与该直流侧母线的正极相连,该第二电容的负极与该直流侧母线的负极相连;
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该第一电压和该第二电压,确定用于对该第一电容和该第二电容的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备选的调节模式;
该获取模块701还用于在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与当前用于对该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当前的调节模式不同时,获取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输出模块703,用于在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由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备选的调节模式之后,并不立即开始输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而是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与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定条件的时候,开始由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使得在不同模式直接切换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零序分量的大幅阶跃,从而避免零序分量阶跃对系统的冲击,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实现对中点电位的调节。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输出模块703还用于在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继续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可选地,该预设条件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可选地,该预设阈值为零,即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相等。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输出模块703具体用于:获取第一时刻,该备选调节模式在该第一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在该第一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该预设条件;
从该第一时刻开始由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获取模块701还用于根据该第一电压和该第二电压的电压差值,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获取模块701具体用于在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在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在该电压差值小于第四阈值时,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其中,该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该第二阈值,该第二阈值大于该第三阈值,该第三阈值大于或等于该第四阈值。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获取模块701具体用于在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该第二阈值且小于该第一阈值时,和/或在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该第四阈值且小于该第三阈值时,确定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与上一次所确定的备选的调节模式相同,其中,该第一阈值大于该第二阈值,该第三阈值大于该第四阈值。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该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的情况下,该充电模式在第二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调制波上限值与在该第二时刻的该三相调制波中的最大值的差值。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该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的情况下,该放电模式在第三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调制波下限值与在该第三时刻的该三相调制波中的最小值的差值。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该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的情况下,该平衡模式在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该充电模式在该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该放电模式在该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或该调制波上限值与该调制波下限值的均值与在该第四时刻的该三相调制波中的中间值的差值。
其中,在该充电模式在该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的绝对值为最小绝对值时,该平衡调节模式在该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该充电模式在该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在该放电模式在该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的绝对值为最小绝对值时,该平衡调节模式在该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该放电模式在该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在该调制波上限值与该调制波下限值的均值与该中间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为最小绝对值时,该平衡调节模式在该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该调制波上限值与该调制波下限值的均值与该中间值的差值。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700还包括:相加模块,用于将三相调制波分别与所输出的该备选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或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进行相加,以获得处理后的三相调制波,其中,该处理后的三相调制波用于生成对三相变流器的开关进行控制的逻辑信号。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700可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并且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7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和图5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8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8所示,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800包括:
获取模块801,用于确定第一电容两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容两端的第二电压,其中,该第一电容与该第二电容串联在直流侧母线上,该第一电容的正极与该直流侧母线的正极相连,该第二电容的负极与该直流侧母线的负极相连;
确定模块802,用于根据该第一电压和该第二电压的电压差值,确定用于对该第一电容和该第二电容的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待执行的调节模式;其中,在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在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确定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在该电压差值小于第四阈值时,确定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在该电压差值小于该第一阈值且大于或等于该第二阈值时,和/或在该电压差值小于该第三阈值且大于或等于该第四阈值时,确定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与上一次所确定的用于对该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历史的调节模式相同,该第一阈值大于该第二阈值,该第二阈值大于该第三阈值,该第三阈值大于该第四阈值;
执行模块803,用于在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与当前用于对该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当前的调节模式不同时,执行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以便于对该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压差值在小于该第一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和/或小于该第三阈值且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时,需要结合上一次所确定的调节模式来判断本次待执行的调节模式,能够降低噪声对判断结果造成影响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对中点进行电位调节的同时增强系统的抗干扰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调节模式为不连续脉冲宽度调制模式;其中,该执行模块803具体用于开始由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执行模块803还用于在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由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可选地,该预设条件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可选地,该预设阈值为零,即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相等。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执行模块803还用于在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继续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800还包括:相加模块,用于将三相调制波分别与所输出的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或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进行相加,以获得处理后的三相调制波,其中,该处理后的三相调制波用于生成对三相变流器的开关进行控制的逻辑信号。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800可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并且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8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6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9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01、存储器902、收发器903和总线系统904,该处理器901、该存储器902和该收发器903通过总线系统904相连,其中,该存储器902用于存储指令,该收发器903用于接收信息和发送信息,该处理器90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
其中,该处理器901用于获取第一电容两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容两端的第二电压,其中,该第一电容与该第二电容串联在直流侧母线上,该第一电容的正极与该直流侧母线的正极相连,该第二电容的负极与该直流侧母线的负极相连;
该处理器901还用于根据该第一电压和该第二电压,确定用于对该第一电容和该第二电容的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备选的调节模式;
该处理器901还用于在该备选的调节模式与当前用于对该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当前的调节模式不同时,获取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该处理器901还用于在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由输出该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该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900可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并且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9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和图5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收发器1003和总线系统1004,该处理器1001、该存储器1002和该收发器1003通过总线系统1004相连,其中,该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指令,该收发器1003用于接收信息和发送信息,该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
其中,该处理器1001用于获取第一电容两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容两端的第二电压,其中,该第一电容与该第二电容串联在直流侧母线上,该第一电容的正极与该直流侧母线的正极相连,该第二电容的负极与该直流侧母线的负极相连;
该处理器1001还用于根据该第一电压和该第二电压的电压差值,确定用于对该第一电容和该第二电容的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待执行的调节模式,其中,在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在该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确定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平衡模式,在该电压差值小于第四阈值时,确定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在该电压差值小于该第一阈值且大于或等于该第二阈值时,和/或在该电压差值小于该第三阈值且大于或等于该第四阈值时,确定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与上一次所确定的用于对该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历史的调节模式相同,该第一阈值大于该第二阈值,该第二阈值大于该第三阈值,该第三阈值大于该第四阈值;
该处理器1001还用于在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与当前用于对该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当前的调节模式不同时,执行该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以便于对该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1000可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并且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10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6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为“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为“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为“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简称为“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为“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简称为“GAL”)或其任意组合。
该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为“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简称为“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简称为“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
该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总线系统,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图2、图5和图6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该可读介质可以是ROM或RAM,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以及“A或B中的至少一种”,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电容两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容两端的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在直流侧母线上,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直流侧母线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直流侧母线的负极相连;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确定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备选的调节模式;
在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与当前用于对所述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当前的调节模式不同时,获取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在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继续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为零。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备选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包括:
获取第一时刻,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在所述第一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在所述第一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从所述第一时刻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确定备选的调节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差值,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差值,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包括:
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
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平衡调节模式;
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第四阈值时,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差值,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包括:
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和/或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与上一次所确定的备选的调节模式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1、2、4、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充电模式在第二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调制波上限值与在所述第二时刻的三相调制波中的最大值的差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放电模式在第三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调制波下限值与在所述第三时刻的所述三相调制波中的最小值的差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模式为平衡调节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平衡调节模式在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所述充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所述放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或所述调制波上限值与所述调制波下限值的均值与在所述第四时刻的所述三相调制波中的中间值的差值,
其中,在所述充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的绝对值为最小绝对值时,所述平衡调节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所述充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在所述放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的绝对值为最小绝对值时,所述平衡调节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所述放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在所述调制波上限值与所述调制波下限值的均值与所述中间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为最小绝对值时,所述平衡调节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所述调制波上限值与所述调制波下限值的均值与所述中间值的差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2、4、7、8、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三相调制波分别与所输出的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或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进行相加,以获得处理后的三相调制波,其中,所述处理后的三相调制波用于生成对三相变流器的开关进行控制的逻辑信号。
13.一种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电容两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容两端的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在直流侧母线上,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直流侧母线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直流侧母线的负极相连;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差值,确定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待执行的调节模式,
其中,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
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平衡调节模式,
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第四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
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和/或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与上一次所确定的用于对所述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历史的调节模式相同,
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
在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与当前用于对所述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当前的调节模式不同时,执行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以便于对所述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式为不连续脉冲宽度调制模式;
其中,所述执行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包括:
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包括:
在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16.一种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电容两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容两端的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在直流侧母线上,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直流侧母线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直流侧母线的负极相连;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确定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备选的调节模式;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与当前用于对所述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当前的调节模式不同时,获取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继续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之间的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为零。
20.根据权利要求16、17或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第一时刻,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在所述第一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在所述第一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从所述第一时刻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21.根据权利要求16、17或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差值,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
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为平衡调节模式;
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第四阈值时,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和/或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时,确定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与上一次所确定的备选的调节模式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
24.根据权利要求16、17、19、22或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充电模式在第二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调制波上限值与在所述第二时刻的三相调制波中的最大值的差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放电模式在第三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调制波下限值与在所述第三时刻的所述三相调制波中的最小值的差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模式为平衡调节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平衡调节模式在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所述充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所述放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或所述调制波上限值与所述调制波下限值的均值与在所述第四时刻的所述三相调制波中的中间值的差值,
其中,在所述充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的绝对值为最小绝对值时,所述平衡调节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所述充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在所述放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的绝对值为最小绝对值时,所述平衡调节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所述放电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在所述调制波上限值与所述调制波下限值的均值与所述中间值的差值的绝对值为最小绝对值时,所述平衡调节模式在所述第四时刻所对应的零序分量为所述调制波上限值与所述调制波下限值的均值与所述中间值的差值。
27.根据权利要求16、17、19、22、23、25或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相加模块,用于将三相调制波分别与所输出的所述备选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或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进行相加,以获得处理后的三相调制波,其中,所述处理后的三相调制波用于生成对三相变流器的开关进行控制的逻辑信号。
28.一种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电容两端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容两端的第二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在直流侧母线上,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直流侧母线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直流侧母线的负极相连;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和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差值,确定用于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待执行的调节模式,
其中,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充电模式,
在所述电压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平衡调节模式,
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第四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为放电模式,
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和/或在所述电压差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与上一次所确定的用于对所述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历史的调节模式相同,
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
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与当前用于对所述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的当前的调节模式不同时,执行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以便于对所述中点的电位进行调节。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式为不连续脉冲宽度调制模式;
其中,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和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满足预设条件时,开始由输出所述当前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切换为输出所述待执行的调节模式所对应的零序分量。
CN201611184160.1A 2016-12-20 2016-12-20 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8206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4160.1A CN108206642B (zh) 2016-12-20 2016-12-20 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84160.1A CN108206642B (zh) 2016-12-20 2016-12-20 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06642A CN108206642A (zh) 2018-06-26
CN108206642B true CN108206642B (zh) 2020-02-14

Family

ID=62604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84160.1A Active CN108206642B (zh) 2016-12-20 2016-12-20 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0664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6466B1 (en) * 1998-05-06 2002-10-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on Stable artificial neutral point in a three phase network of single phase rectifiers
CN101753044A (zh) * 2010-01-26 2010-06-23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零序电压注入的三电平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方法
CN101976968A (zh) * 2010-09-25 2011-02-16 西安交通大学 三电平逆变器直流母线中点电位的控制方法
CN102684533A (zh) * 2012-05-08 2012-09-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载波幅移的npc型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压控制方法
CN103138619A (zh) * 2011-12-01 2013-06-05 苏州欧姆尼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三相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零序分量注入抑制中点电位波动方法
CN103414363A (zh) * 2013-08-30 2013-11-27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三电平变换器电容电位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065291A (zh) * 2014-05-23 2014-09-24 南京理工大学 具有低频振荡抑制功能的中点电压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15000521A1 (en) * 2013-07-04 2015-01-08 Abb Technology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hain-link converter
CN104753064A (zh) * 2015-04-10 2015-07-01 武汉大学 三相四桥臂apf的零序电压脉宽调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98297A (zh) * 2012-11-21 2015-07-22 奥的斯电梯公司 中性点箝位多电平转换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6466B1 (en) * 1998-05-06 2002-10-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on Stable artificial neutral point in a three phase network of single phase rectifiers
CN101753044A (zh) * 2010-01-26 2010-06-23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零序电压注入的三电平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方法
CN101976968A (zh) * 2010-09-25 2011-02-16 西安交通大学 三电平逆变器直流母线中点电位的控制方法
CN103138619A (zh) * 2011-12-01 2013-06-05 苏州欧姆尼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三相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零序分量注入抑制中点电位波动方法
CN102684533A (zh) * 2012-05-08 2012-09-1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载波幅移的npc型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压控制方法
CN104798297A (zh) * 2012-11-21 2015-07-22 奥的斯电梯公司 中性点箝位多电平转换器
WO2015000521A1 (en) * 2013-07-04 2015-01-08 Abb Technology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hain-link converter
CN103414363A (zh) * 2013-08-30 2013-11-27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三电平变换器电容电位平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065291A (zh) * 2014-05-23 2014-09-24 南京理工大学 具有低频振荡抑制功能的中点电压平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753064A (zh) * 2015-04-10 2015-07-01 武汉大学 三相四桥臂apf的零序电压脉宽调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06642A (zh) 2018-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0163B2 (en) Pulse width modulation method,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ystem, and controller
CA2845956C (en) Voltage balanc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level converters
EP3357138B1 (e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harmonic inj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JP5806273B2 (ja) インバータの直流リンクコンデンサの容量推定装置
AU2010263537B2 (en) Three-phase rectifier
CN109802584B (zh) 一种可实现交直流侧性能兼顾的三相vsr统一化mpc方法
US10348127B2 (en) Three-phase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hree-phase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responsive to zero wire loss
CN112005482B (zh) 三电平电力变换装置、三电平电力变换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EP3203626B1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US20210175742A1 (e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apparatus
US20200328697A1 (e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ngle-phase five-level converter
JP4069741B2 (ja) パルス幅変調方法および電力変換器
JP6131360B1 (ja) 電力変換装置
EP3012951A1 (en) Resonance suppression device
Zhou et al. A simple zero-sequence voltage injection method to balance the neutral-point potential for three-level NPC inverters
CN108206642B (zh) 用于三相变流器中点电位调节的方法和设备
EP3506474B1 (en) Single-phase convert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Zhang et al. DC-link capacitor voltage balancing for a five-level diode-clamped active power filter using redundant vectors
CN111262461B (zh) 一种驱动控制方法、驱动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50059A (zh) 一种电压控制方法、装置、家电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6947658B2 (ja) 直列多重インバータ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RU2436213C1 (ru) Способ повышения качества и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в n-фазной системе энергоснабжения (вариант 2)
Ndoh et al. A Method to Enable Reduced Sensor Capacitor Voltage Estimation i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
CN117480718A (zh) 用于控制平衡器电路的控制器
CN105406746A (zh) 三电平电力变换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