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91195A - 污泥干化池 - Google Patents

污泥干化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91195A
CN108191195A CN201711398242.0A CN201711398242A CN108191195A CN 108191195 A CN108191195 A CN 108191195A CN 201711398242 A CN201711398242 A CN 201711398242A CN 108191195 A CN108191195 A CN 108191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tube body
tube
sludge drying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982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ghu Oasi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ghu Oasi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ghu Oasi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ghu Oasi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982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911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91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11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干化池,至少包括一第一管体和若干第二管体,其中,所述第一管体平铺在一池体的池底,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至少一端开口并与池体的外部连通;各所述第二管体相间隔地在所述池体内沿池体的纵深方向竖向设置,各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上并与所述第一管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本发明可以很好地解决污水中泥与水分离不彻底的问题,而且更加分离更加迅速。

Description

污泥干化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干化池。
背景技术
在现有污水处理厂中,需要将污水中污泥过滤掉然后液体排出利用。现有的处理方法为:由人工将污水倒入污水池,然后用泵来将池内的液体抽取出去,剩下污泥,再由人工将污泥排出污水池,从而实现污泥与污水的分离。现有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陷:污泥与污水分离不彻底,容易造成泵体管道的堵塞。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干化池,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利用泵来吸取污水中的水来将泥与水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干化池,至少包括一第一管体和若干第二管体,其中,所述第一管体平铺在一池体的池底,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至少一端开口并与池体的外部连通;各所述第二管体相间隔地在所述池体内沿池体的纵深方向竖向设置,各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上并与所述第一管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排入池体中的污水可以通过池体内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上的通孔来渗透至第一管体中排出池体外部,由于池体内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数量大且开设有大量的通孔,污水中的水可以快速而完全地排出,从而将泥留在池体内,然后再将池内的泥移出池体,进而将污泥和污水彻底分离开来,相比现有技术,本方案不仅结构简单、实施成本低廉,且效率更高。
在一些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二端为开口。进一步来说,其还包括封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二端的所述开口上,用于将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二端封闭。
在一些优选方案中,还包括第三管体,其第一端开口并伸入所述池体内,第二端连接于外部的排污泵。
在一些优选方案中,在所述池体的池壁顶部设置有供暖气流通的第四管体。
在一些优选方案中,所述池体的池底为倾斜面。
在一些优选方案中,所述池体的池底为平面。
在一些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管体环设于所述池体的池壁底部,所述第二管体绕所述池体的池壁相间隔排列。
在一些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管体和/或第二管体为塑料管。
在一些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管壁上的通孔的孔径小于9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污泥干化池的俯视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污泥干化池的截面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污泥干化池中第二管体上通孔的结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污泥干化池的截面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池体
11池底
12池壁
2第一管体
3第二管体
4通孔
5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污泥干化池的俯视原理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污泥干化池的截面原理图,如图所示,该污泥干化池至少包括一第一管体2和若干第二管体3,其中,第一管体2平铺在一池体1的池底11,所述第一管体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至少一端开口并与池体1的外部连通;各第二管体3相间隔地在所述池体1内沿池体1的纵深方向竖向设置,各所述第二管体3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2上并与所述第一管体2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3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4。
通过上述污泥干化池,可以将污水中的水通过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3上的通孔4快速排出池体1,将污水中的泥留在池体1内,进而将泥和水完全分离开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泥和水分离不彻底的问题。
其中,再结合图3,给出了第二管体3上通孔4在一具体实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第二管体3上布设有若干的较小的通孔4,通孔4的具体大小尺寸可以根据污水中含泥情况来适宜设置。例如,通孔4的大小可以采用0.9钻头钻孔得到。具体的来说,所述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3的管壁上的通孔4的孔径可以为小于9mm。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池体1的池底11为平底,为了提供污水中水渗透的效率,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本发明污泥干化池在另一具体实例中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污泥干化池包括一第一管体2和若干第二管体3,其中,第一管体2平铺在所述池体1的池底11,所述第一管体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至少一端开口并与池体1的外部连通;各第二管体3相间隔地在所述池体1内沿池体1的纵深方向竖向设置,各所述第二管体3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2上并与所述第一管体2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3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4;其中,所述池体1的池底11为斜底,即池底11为一倾斜面。
本实施例通过将池底11设置为一倾斜面,可以在污水排入池体1后可以快速地向低处聚集,进而可以快速地通过第一管体2上的通孔4排出池体1外,尤其是对于在分离的后期残留的池底11的水可以更好地流向一处,实现聚集,进而可以更加彻底地被排出池体1。
进一步地,在具体实施中,除了采取上述斜底结构。该池体1的池底11还可以为一锥形底,即池底11的中心或中部高而四周低的底面结构,类似于一个锥形。
当然,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池体1的池底11也可以为平底,即为一平面。例如实施一中的方案。
为便于更好地实施本发明,以下还提供了多种优选的可实施方式。
例如,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第二管体3的第二端设置为开口。这样的好处在于:在污泥彻底分离并排出池体1后,残留在第一管体2或第二管体3上的泥很容易将其上的通孔4堵塞,即便在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3外部用水冲洗,由此,可以通过该开口来对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3内部进行冲洗,防止残余的泥将通孔4堵住。
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污泥干化池还包括封盖5,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管体3的第二端的所述开口上,用于将所述第二管体3的第二端封闭。这样第二管体3的第二端在一般情况下是封闭的,从而可以避免排水过程中气味的分散,从而也可以防止杂物掉入管体内部造成堵塞;而在清洗污泥干化池时,则将封盖5打开,以便进行清洗。
再例如,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该污泥干化池还包括第三管体,其第一端开口并伸入所述池体1内,第二端连接于外部的排污泵。通过该第三管体可以对泥水分离后留在池体1内的泥进行自动排出。
再例如,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池体1的池壁12顶部设置有供暖气流通的第四管体。这种结构适于在冬天实施,在第四管体来实现加热功能,在冬天可以防止污水中的水结冰而不利于泥水分离。
应当理解,在具体实施中,为了防止污泥气味发散,可以在池体1上方再设一盖子来将池体1遮盖住。
再例如,在一些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管体2环设于所述池体1的池壁12底部,所述第二管体3绕所述池体1的池壁12相间隔排列。这种结构一方面便于将第二管体3固定在池壁12上,同时也有利于大量布设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3。
在一些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管体2和/或第二管体3为塑料管。当然,在具体实施中也可以采用其它材质的管体,对此本发明并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体2既可以是一根整管,也可以是多个管体相拼接来得到的整管。其中,第一管体2在池体1的底部的布设结构可以为各种形状,例如环形、三角形、方形、相互交错的异形等,本发明并不限制其布设结构。
同时,第一管体2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开口与外部连通的结构应当被理解为既可以是第一管体2自己的端部与外部连通,也可以是通过其它管体与第一管体2内部连通来将第一管体2与外部连通。
最后,上述各实施例或优选实施例之间任何可预见的组合所得到方案也应当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污泥干化池,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一第一管体,平铺在一池体的池底,所述第一管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至少一端开口并与所述池体的外部连通;
若干第二管体,相间隔地在所述池体内沿所述池体的纵深方向竖向设置,各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上并与所述第一管体内部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管壁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二端为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封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二端的所述开口上,用于将所述第二管体的第二端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管体,其第一端开口并伸入所述池体内,第二端连接于外部的排污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池体的池壁顶部设置有供暖气流通的第四管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池底为倾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池底为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污泥干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环设于所述池体的池壁底部,所述第二管体绕所述池体的池壁相间隔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污泥干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或第二管体为塑料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污泥干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管壁上的通孔的孔径小于9mm。
CN201711398242.0A 2017-12-22 2017-12-22 污泥干化池 Pending CN1081911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98242.0A CN108191195A (zh) 2017-12-22 2017-12-22 污泥干化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98242.0A CN108191195A (zh) 2017-12-22 2017-12-22 污泥干化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1195A true CN108191195A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83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98242.0A Pending CN108191195A (zh) 2017-12-22 2017-12-22 污泥干化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9119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66717A (ja) * 1985-05-20 1986-11-26 Shimizu Constr Co Ltd 軟弱地盤の圧密工法
US5444950A (en) * 1992-12-28 1995-08-29 Kelly; Chad M. Drainage sysatem for building foundations
KR20030015480A (ko) * 2001-08-16 2003-02-25 한재명 옹벽용 상부 마감용 블록 및 이와 연설되는 유공관으로시공되는 옹벽
CN203833785U (zh) * 2014-04-28 2014-09-17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污泥快速渗滤干化池
CN106964180A (zh) * 2017-05-04 2017-07-21 台州学院 一种泥水分离的快速渗滤装置
CN107100261A (zh) * 2017-05-19 2017-08-29 广西益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雨水滞留渗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66717A (ja) * 1985-05-20 1986-11-26 Shimizu Constr Co Ltd 軟弱地盤の圧密工法
US5444950A (en) * 1992-12-28 1995-08-29 Kelly; Chad M. Drainage sysatem for building foundations
KR20030015480A (ko) * 2001-08-16 2003-02-25 한재명 옹벽용 상부 마감용 블록 및 이와 연설되는 유공관으로시공되는 옹벽
CN203833785U (zh) * 2014-04-28 2014-09-17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污泥快速渗滤干化池
CN106964180A (zh) * 2017-05-04 2017-07-21 台州学院 一种泥水分离的快速渗滤装置
CN107100261A (zh) * 2017-05-19 2017-08-29 广西益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雨水滞留渗滤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立庆等: ""新型污泥干化池在处理小型水厂污水中的应用"",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
韩洪军等主编: "《城市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与运行管理》", 28 February 2011,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445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swimming pool skimmer efficiency
CN108191195A (zh) 污泥干化池
RU171933U1 (ru) Отстойник для внутрипромысловой подготовки нефти
DE3244539A1 (de) Verfahren zur reinhaltung eines klaerbeckens
KR101755113B1 (ko) 그리스 트랩
CN204638340U (zh) 一种种子筛选清理装置
EP2840193A1 (de) Straßeneinlauf und Einsatz für einen solchen
KR20010097084A (ko) 슬러지와 유류를 분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207659145U (zh) 一种玻璃钢隔油池
JP2012046953A5 (zh)
CN104045184A (zh) 一种雨水过滤装置
CN104695518A (zh) 一种防堵防臭的下水组件
CN105492704B (zh) 用于厨房的紧凑管道系统排水滤器
CN216837417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格栅一体机
DE19961195B4 (de) Kleinkläranlage mit wenigstens einem Vorklärbecken und mit wenigstens einem Nachklärbecken
DE202004010027U1 (de) Vorrichtung zur Bereitstellung einer Wasserversorgung und Wasserentsorgung im Bereich von Mobilien und/oder Immobilien ohne Anschluss an eine kommunale Wasserversorgung und Wasserentsorgung
CN207575869U (zh) 水处理沉淀池排泥装置
KR102103178B1 (ko) 유수분리장치
KR200199547Y1 (ko) 슬러지와 유류를 분리하는 장치
DE202020105675U1 (de) 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einer Sanitäreinrichtung
AU2010101176A4 (en) Swimming pool sand filter cleaning water saving system
CN109644933B (zh) 底埋式池塘集排污排空装置
DE19958621B4 (de) Grauwasseraufbereitungsanlage
CN106215485B (zh) 一种用于防冻的净水装置
KR20170050789A (ko) 음식물 미세 입자 제거를 위한 싱크대 2차 거름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02671 Chongqing Tongnan District Guilin sub district office 599, No. 12, 1 unit, 1 floor, 4 room.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Jinghu Oasi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2671 group 2, down Tang Village, Shang He Town, Tongnan District, Chongqing 35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Jinghu Oasi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