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91021A - 一种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91021A
CN108191021A CN201810045247.3A CN201810045247A CN108191021A CN 108191021 A CN108191021 A CN 108191021A CN 201810045247 A CN201810045247 A CN 201810045247A CN 108191021 A CN108191021 A CN 1081910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wastewater
construction
sedimentation
wast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452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綦义毛
叶辰昱
张正全
石华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No 2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Erju 4th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rju Co Ltd
China Railway No 2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rju Co Ltd, China Railway No 2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rj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452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910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910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910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81Installation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using chemical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02F2101/18Cyan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20Heavy metals or heavy meta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20Heavy metals or heavy metal compounds
    • C02F2101/206Manganese or manganese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2Hydrocarbons, e.g. oi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4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C02F2101/345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4NH3-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修建沉淀池:将沉淀池分隔成四个区域,第一区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依次相邻设置,相邻区域通过隔离墙壁分隔开,废水能够通过溢流越过隔离墙进入下一个区域;(2)初步物理处理:建筑施工废水在第一区中减速并发生自然沉淀;(3)一级物理处理:第二区设置絮凝剂投放装置,自动添加絮凝剂;(4)二级化学处理:第三区设置草酸投放装置,自动添加草酸;(5)排放:第四区废水符合排放标准的情况下,自然溢流排放。本发明建筑施工废水处理方法具有沉淀效率高、符合环保标准要求、对于废水处理适应能力强,满足废水污染物波动变化的处理要求,成本低,易实施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特别是一种施工用(废)水用絮凝剂快速沉淀、草酸快速中和的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废水是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中各种不同操作产生的废水的总和,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可能含有浑浊悬浮物杂质、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对于环境危害大的污染物成分。如果直接将这些建筑施工废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将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威胁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以及人们的饮水安全。因此,环保法规要求各个施工单位必须对建筑工程施工废水进行处理达标以后才能排放,并设置了严格的法律法规以保护自然环境。
现有技术中,建筑工程施工用(废)水目前一般采用平流式沉淀池进行污水处理,水流速度10~25mm/s,经处理后出水水质中的颗粒悬浮物、pH值、强碱性物质等均要满足环保部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之后方可进行排放或者循环利用。现场需根据实际污水生产量确定池数或分格数,一般不少于3座,沉淀时间依据温度、污水浑浊度酌情确定时长。
按现行沉淀方法进行污水处理时发现以下问题:一是当施工用(废)水排量较大,沉淀池容积较小时,池内水流速度加快,沉淀时间缩短,无法长时间储存处理,导致沉淀效果不明显甚至没有效果;二是污水中存在的强碱性不能经过沉淀处理,出水水质中仍富含碱性,pH值远高于环保部门规定的6~9。
上述几种问题常常是相互关联发生的,其中任何一种问题都将会造成排放废水不达标的问题,威胁自然环境和人们用水安全。如果要克服这些问题,则必须在施工之前预先设计更大的废水沉淀池,以提供更强处理能力。对于已经建设好的废水处理站,则无能为力,或者重新建造废水沉淀池,或者减缓施工进度以减少废水排放量。显然,无论是预先建设更大的废水沉淀池或是抑制施工品质,减少废水排放,对于施工的实际进度都是非常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建筑施工废水处理方法对于废水处理的能力有限,威胁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用水安全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修建沉淀池:规划建设废水处理沉淀池,根据预估的污水排放量计算出日平均排放量,按照X m3/d,沉淀池容积按照平均日排水量的3-5倍进行设计,总容积不低于3X m3
设计沉淀池有效水深3~3.5米,设计沉淀池长宽比≥4。
将沉淀池分隔成至少四个区域,第一区为减速区和自然沉淀区,第二区为一级处理区,第三区为二级处理区,第四区为排放区。如果超过四个区域,则可以增加上述功能区域的个数,但应保证各个功能区域至少有一个,且相同的功能区域相邻设置。
相邻区域通过隔离墙壁分隔开,每一个区域中的废水能够通过溢流越过隔离墙进入下一个区域。
(2)初步物理处理:将待处理的建筑施工废水输送到第一区中,使废水在第一区中减速并发生自然沉淀。通过向第一区连续注入废水,使第一区中废水溢流越过隔离墙进入第二区。
(3)一级物理处理:在第二区进水口处设置絮凝剂投放装置,自动添加絮凝剂。第二区中废水满了以后,自然溢流越过隔离墙进入第三区。
(4)二级化学处理:在第三区进水口处设置草酸投放装置,自动添加草酸进行中和反应。第三区中废水满了以后,自然溢流越过隔离墙进入第四区。
(5)排放:对第四区中废水进行连续监测,符合污水排放标准的情况下,保持第四区连续自然溢流排放废水进入排污水槽或排污管道。当出现监测不达标的情况下,向第四区添加絮凝剂和/或草酸进行调整,使第四区中废水达标后排放。
本发明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和现有技术中简单的沉淀处理工艺相比,优化设计了多种功能区域各个区域根据建筑施工废水的污染物特性进行优化调整设计,使得废水沉淀处理和絮凝剂、酸碱中和剂添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最大化利用自然沉淀和药物试剂的功效作用,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和处理品质。首先,修筑沉淀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施工废水总量,使得建筑施工废水在沉淀池中停留的时候较为充分,能够有效净化处理。其次,沉淀池分成至少四个区域进行依次处理,进入第一区以后建筑施工废水显示充分减速,避免废水快速流动状态下泥沙等颗粒悬浮物难以沉淀,利用自然沉淀作用将大颗粒的悬浮物杂质沉降除去,减少后续絮凝剂等化学试剂的添加用量及负荷。然后,废水进入第二区中进行一级物理处理,通过絮凝剂的吸附作用,快速除去在第一区中没有被有效除去的悬浮颗粒杂质成分,通过絮凝剂的吸附作用,微小的悬浮颗粒物快速长大,进而自然沉降到沉淀池的底部。再然后,建筑施工废水从第二区溢流进入第三区中,此时废水中悬浮颗粒物杂质已经基本完全除去,但是废水中碱性离子较多,通过添加草酸类天然酸性中和试剂进行中和反应,通过快速的中和反应使废水最终达到环保法规要求。最后,在第四区中对废水进一步排放前的监测,避免废水排放量波动、废水中污染物成分含量波动等情况对于沉淀池处理效果的影响,及时进行补救处理,防止不达标的废水被直接排放。
通过本发明建筑废水处理工艺方法,在现有沉淀池工艺上进行优化设计,一方面能够提升了建筑废水处理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建筑废水处理工艺对于废水中污染物波动情况的适应能力,避免建筑废水排放量、污染物含量波动导致的沉淀池处理失效。
优选地,步骤1,设置四个区域,依次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第一区为减速区和自然沉淀区,第二区为一级处理区,第三区为二级处理区,第四区为排放区。步骤1沉淀池修建的区域划分,在保证废水处理工艺完整实施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沉淀池的修筑成本。
进一步,步骤1,每一个区域内部设置内部隔断,分隔成多组沉淀池。对于沉淀池中设置内部隔断,使得每一个区域被隔断成多个小的区域,提升废水处理的效率,更有利于促进各个区域内污染、悬浮杂质成分的沉降。第一区的内部隔断促进废水减速以及自然沉降的效率。
进一步,步骤1,在沉淀池侧面修筑防护栏,通过修筑防护栏提高沉淀池周围的安全防护等级,预防人员落水危险。
进一步,步骤1,在第一区中设置内部隔断,将第一区分隔成多个区块,内部隔断的高度为第一区中水深的1/4~1/2,通过设置内部隔断增强第一区对于废水的减速作用,增强废水进入第一区以后自然沉淀悬浮颗粒物的效果及速率。内部隔断的高度控制为相应区域内水深的1/4~1/2,可以保证各个区域内部废水相对流动和废水在隔断中的沉降效率。水深根据沉淀池正常运行时,第一区废水发生溢流时的水深进行计算,依此甚至的内部隔断既可以实现阻隔减速促进沉降的作用,又不会阻碍废水在各个分区之间的流动转移。
进一步,步骤3,投放装置是塑料桶,在塑料桶的底部或底侧安装阀门,通过阀门的开关以及开关角度大小实现塑料桶内料液的自动添加投放。投放装置采用塑料桶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且塑料桶在建筑施工工地非常容易获得,通过简单改造即可实现自动化添加药剂的效果,节约成本,实现废物再利用。对于步骤4中应用的投放装置采用和步骤3中投放装置相同的结构形态。
进一步,步骤3,絮凝剂用水溶解配制成3-20wt%的溶液,盛装在塑料桶中,通过塑料桶底部或底侧的阀门开关实现自动投放。盛装在塑料桶中的絮凝剂溶液在阀门开关调节作用下,实现自动连续添加。絮凝剂直接添加的话是固体试剂,添加过程中用量控制较为困难,且对于固体实现自动添加的装置成本较高,精度不佳。通过将絮凝剂用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可以适应不同废水处理的情况要求,增加试剂应用的品质效果,提高处理效率。
优选地,絮凝剂用水溶解配制成4.5-10wt%的溶液。根据发明人研究经验,将废水处理溶液配制成以上浓度的话,对于添加应用效果,以及处理的品质都是较为优秀的。
进一步,所述絮凝剂是聚丙烯酰胺(PAM)、羧甲基纤维素(CMC)、聚合氯化铝、硫酸铝、水处理絮凝剂、乙烯基单体多元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采用絮凝剂主要作用是将经过第一区处理的废水中难以被絮凝沉淀的悬浮物杂质絮凝成大块,进而使之更加容易沉淀分离。
进一步,步骤3,根据检测最终排放的废水水质情况,分析添加絮凝剂的用量是否合适,进而调整絮凝剂的添加用量比例。以及调整添加絮凝剂配制的溶液浓度。检测第四区中废水的水质情况,确定是否达标直接排放,或者添加试剂(絮凝剂和/或草酸)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进一步,步骤4,草酸用水溶解,配制成浓度4-15wt%的溶液。优选地,草酸配制成浓度4.5-13.5%的溶液。化学处理是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使施工污水的酸碱值达到中性。草酸为粉末状固体,为方便投放,需配制成溶液,溶液的浓度根据测定的施工污水pH值选用,适应中和加入酸性试剂的用量要求。
优选地,当施工过程中上游产生废水的工艺发生变化的时候,加强排放废水pH值变化的监测。及时调整步骤4添加草酸溶液的浓度,达到充分中和的效果。
优选地,当9≤pH<11时,采用浓度4.5%的溶液,当pH≥11时,采用浓度13.5%的溶液。
优选地,草酸投放装置和步骤3添加絮凝剂的投放装置结构相同,通过同样的原理添加草酸,方便装置的加工利用以及控制。
进一步,步骤4,草酸投放速度控制按照下表进行调节:
表1草酸投放速度表(L/min)
施工污水处理期间,每天按时测定pH值,根据酸碱度调整草酸投放速度。
优选地,如果第四区中废水pH≥12,先在步骤3第二区一级物理处理过程中,想第二区沉淀池中直接添加固体草酸进行初步酸碱中和。
进一步,步骤5,对第四区中废水进行连续监测,符合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排放标准的情况下,对废水进行排放。
优选地,由于施工周期比较长,定期检测第四区废水pH值。如果pH值超标但不大于10时,采取在第四区沉淀池添加草酸中和的方式处理。偶发情况下,可以直接在第四区添加草酸完成中和,如果经常检测发现第四区pH>10,则重新标定第三区添加草酸的量,如连续3次检测发现第四区pH>10则重新标定第三区添加草酸的用量。
进一步,步骤4,第四区中废水至少达到表2中三级标准后排放。最好是能够达到表2中二级标准,然后排放。
表2出水水质指标
项目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pH 6~9 6~9
悬浮物 ≤200mg/L ≤400mg/L
化学需氧量 ≤120mg/L /
五日生化需氧量 ≤60mg/L ≤300mg/L
石油类 ≤150mg/L ≤500mg/L
动植物油 ≤10mg/L ≤30mg/L
挥发酚 ≤20mg/L ≤100mg/L
总氰化合物 ≤0.5mg/L ≤2mg/L
硫化物 ≤0.5mg/L ≤1mg/L
氨氮 ≤1mg/L ≤2mg/L
总磷量(以P计) ≤1.8mg/L ≤0.8mg/L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0mg/L ≤20mg/L
总铜 ≤1mg/L ≤2mg/L
总锌 ≤5mg/L ≤5mg/L
总锰 ≤2mg/L ≤5mg/L
色度(D.F) 80 /
进一步,步骤4,采用数显酸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冷原子测汞仪进行检测分析,确定第四区废水中污染物含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建筑施工废水处理方法通过加入絮凝剂促进施工用(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沉淀速率加快,缩短了沉淀所需时间,增大污水处理量,具有沉淀效率高的优势,且能够根据废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数量调整絮凝剂添加用量,应对废水排放量及废水污染物含量波动。
2.本发明处理建筑施工废水的时候,通过添加絮凝剂和草酸,废水沉淀效率高,废水中污染物杂质少,出水口处水质中的杂质与酸碱度均满足国家环保要求,对地方环保无影响。
3.本发明建筑施工废水处理方法适应性强,可以根据污水中悬浮物含量、pH变化,相应调节添加剂的量来满足污水处理的需求,适应能力较强。对于建筑施工废水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影响现有沉淀池处理品质的问题有效克服。
4.本发明建筑施工废水处理方法操作简便,只需根据水中所含悬浮颗粒物的多少来确定投放的絮凝剂和草酸剂量,不定时进行投放即可满足污水沉淀要求,无需高难度、高精度的操作。
5.本发明建筑施工废水处理方法,相比现有工艺方法成本更低,因为沉淀池处理能力更具弹性,无需修建大量的沉淀池,可以大幅减少沉淀池修建池数,且实际只需要购买絮凝剂与草酸即可,自制简易的投放装置,无需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即可满足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沉淀池修筑形貌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建筑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图中标记:101-废水进水口,102-处理后废水排放口,2-絮凝剂投放装置,3-草酸投放装置,4-阀门,5-防护栏,A-第一区,B-第二区,C-第三区,D-第四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修建沉淀池
根据现场实际污水排放量计算出日平均排水量X m3/d,沉淀池容积按照平均日排水量的3倍进行设计,总容积不低于3X m3。依照平流式沉淀池设计原则规定有效水深3~3.5米,有效水深是指沉淀池中各个区域废水溢流到下一个区域时,实际水深。此时水深是发生沉淀作用的实际有效水深,低于沉淀池修筑深度。长与宽之比不小于4可计算出沉淀池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改变。
修筑的沉淀池形态如图1所示,根据污水处理流程被分为四个区:第一区A为减速区和自然沉淀区,第二区B为一级处理区即物理处理区,第三区C为二级处理区即化学处理区,第四区D为排放区及二次处理区,每个区可根据排水量大小分设多组沉淀池。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之间通过隔离墙分隔开来。第一区设置废水进水口101,废水由进水口101输送到沉淀池第一区中;第一区储存的废水满了以后,会自动溢流到第二区,第二区储存的废水满了以后,会自动溢流到第三区,第三区储存的废水满了以后,会自动溢流到第四区,最后第四区连接处理后废水排放口102。
在第二区旁边设置絮凝剂投放装置2,第三区旁边设置草酸投放装置3,投放装置都是施工现场常见的塑料桶,在塑料桶底侧安装阀门4。想塑料桶中装入清水溶解的絮凝剂或清水溶解的草酸,通过控制阀门4的开启,相应的实现对于第二区和第三区投放絮凝剂或草酸的目的。
如图2所示工艺流程图,按照图2所示流程,使建筑施工废水依次流经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在四个废水处理区域中分别进行以下工艺操作处理。
2.初步物理处理
第一个过程是经减速沉淀池里减速,以利于下一步进入污水处理过程。此过程会产生部分沉淀,颗粒较大的固体废弃物会沉积下来,需经常清理。
建筑施工废水输送进入第一区中,在第一区中减速后的污水进性沉淀,进一步减缓流速及沉淀,靠自重可以下沉的固体颗粒基本沉淀下来,这也是施工污水处理过程中沉淀物最多的阶段。但污水中仍含有大量细小的颗粒悬浮在水中,虽然采用普通方法也能使悬浮颗粒下沉,但需较长时间,若排水量较大,沉淀池内沉淀物较多时需及时处理,否则无法满足污水处理需求。
3.一级物理处理
第一区处理的废水溢流后越过隔离墙,进入第二区。根据施工污水处理流程,在二区沉淀池进水口处设置絮凝剂投放装置,自动添加絮凝剂。因絮凝剂为固体,需配制成溶液进行添加,溶液浓度为10%。采用塑料桶在底部安装一个闸阀,在塑料桶内装上絮凝剂溶液,通过闸阀控制溶液流速,将絮凝剂溶液流入沉淀池内,从而加速水中悬浮物沉淀,使施工用水排放达标。具体投放量经过现场实验人员多次调整取样测试后确定,确保最佳投放量,后续需定期检查及检测出水处理效果,及时调整絮凝剂的投放数量。
4.二级化学处理
第二区处理的废水溢流后越过隔离墙,进入第三区。在第三区中对废水进行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使施工污水的酸碱值达到中性。主要是利用草酸进行中和处理,草酸为粉末状固体,为方便投放,需配制成溶液,溶液的浓度根据测定的施工污水pH值选用(由于不同时期或时段施工污水的pH值不同,草酸的投放数量不同,为达到较好的效果,需加强污水pH值测试频率)。
当9≤pH<11时,采用浓度4.5%的溶液,当pH≥11时,采用浓度13.5%的溶液(可根据水温进行调整)。由于草酸腐蚀性强,毒性强,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皮肤接触及入口,可使用上述絮凝剂投放装置,将絮凝剂溶液更换为草酸即可。
按照下表中对应的酸碱度pH值测试结果,反馈调整二级化学处理过程中添加草酸投放溶液浓度以及投放速度。
草酸投放速度表(L/min)
5.排放
第三区处理的废水溢流后越过隔离墙,进入第四区。施工污水经过第一至三区处理后,进入第四区排放沉淀池,施工污水需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见下表2)。由于施工污水排放在较长时期内不能结束,需定期测定pH值检查,当偶尔出现pH值超标但不大于10时,采取在第四区沉淀池添加草酸中和的方式处理。如pH值超标超过10或经常出现超标现象,需重新由实验人员对污水进行检测,重新确定物理化学处理参数。
如图2所示工艺,当第四区中废水pH不达标的时候人工投入草酸进行中和,如果第四区水质浑浊,悬浮物不达标,则人工投入絮凝剂进行絮凝处理,直到第四区水质达标以后才能够进行排放。
6.结果比较、分析判定
①检测分析
通过肉眼观测可以看出污水自沉淀池入口至出口颜色不断发生变化,最开始水质呈现黄色且浑浊,经过物理沉淀之后颜色逐渐变淡,最后经化学沉淀后颜色恢复至淡绿乃至透明色,表明水中杂质与含碱物质已大幅减少。
现场实验人员与第三方检测机构选取水样采用数显酸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冷原子测汞仪等进行进一步检测,从检测报告中可以看出出水口处水质中的pH值、悬浮物含量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排放标准,达到国家环保部门要求。
检测依据:GB/T 11903-1989、HJ 505-2009、GB 11893-1989、HJ 637-2012、GB/T7494-1987、GB/T 7475-1987、GB 11914-1989、GB6920-1986、GB 11906-1989、GB 11901-1989、GB 8978-1996等标准方法进行排放废水检测分析。
检测主要仪器设备:采用数显酸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冷原子测汞仪等。
经检测,排放废水各项指标符合GB8978-1996中三级排放标准要求,具体结果如下。
*三级标准是最高允许排放标准,如果排放污染物超出三级标准则需要对废水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才能进行排放。
②肉眼观察
通过现场施工人员直接肉眼观察沉淀池中废水颜色、浑浊度等变化情况,结合上述检测分析数据总结经验。肉眼观察可以清楚的看到污水颜色从进口端经各级沉淀、中和处理后颜色明显变化,由沉淀池的第一区到第四区,沉淀池中废水由黄褐色逐渐变为淡绿色直至无色。
现场施工人员直接观察出水口水质,出口水质颜色呈现透明无色,水中杂质大部分已被处理。结合上述水质检测分析报告结果,可以确定本发明加速施工用(废)水沉淀及中和的方法,无论是从直接裸眼观察,还是通过科学的检测分析都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可以直接进行排放。
定期对排放水质进行检测分析,并保持连续裸眼观察排放水质颜色、浊度,如果检测分析或肉眼观察发现水质问题,则及时进行水质处理。如果是肉眼观察水质浑浊或其他问题,相应的进行检验分析,现场讨论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严格控制排放水质达到环保标准。

Claims (10)

1.一种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修建沉淀池:规划建设废水处理沉淀池,根据预估的污水排放量计算出日平均排放量,按照X m3/d,沉淀池容积按照平均日排水量的3-5倍进行设计,总容积不低于3X m3
设计沉淀池有效水深3~3.5米,设计沉淀池长宽比≥4;
将沉淀池分隔成至少四个区域,第一区为减速区和自然沉淀区,第二区为一级处理区,第三区为二级处理区,第四区为排放区;如果超过四个区域,则可以增加上述功能区域的个数,但应保证各个功能区域至少有一个,且相同的功能区域相邻设置;
相邻区域通过隔离墙壁分隔开,每一个区域中的废水能够通过溢流越过隔离墙进入下一个区域;
(2)初步物理处理:将待处理的建筑施工废水输送到第一区中,使废水在第一区中减速并发生自然沉淀;通过向第一区连续注入废水,使第一区中废水溢流越过隔离墙进入第二区;
(3)一级物理处理:在第二区进水口处设置絮凝剂投放装置,自动添加絮凝剂;第二区中废水满了以后,自然溢流越过隔离墙进入第三区;
(4)二级化学处理:在第三区进水口处设置草酸投放装置,自动添加草酸进行中和反应;第三区中废水满了以后,自然溢流越过隔离墙进入第四区;
(5)排放:对第四区中废水进行连续监测,符合污水排放标准的情况下,保持第四区连续自然溢流排放废水进入排污水槽或排污管道;
当出现监测不达标的情况下,向第四区添加絮凝剂和/或草酸进行调整,使第四区中废水达标后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设置四个区域,依次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
第一区为减速区和自然沉淀区,第二区为一级处理区,第三区为二级处理区,第四区为排放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每一个区域内部设置内部隔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在沉淀池侧面修筑防护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在第一区中设置内部隔断,将第一区分隔成多个区块,内部隔断的高度为第一区中水深的1/4~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投放装置是塑料桶,在塑料桶的底部或底侧安装阀门,通过阀门的开关以及开关角度大小实现塑料桶内料液的自动添加投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絮凝剂用水溶解配制成3-20wt%的溶液,盛装在塑料桶中,通过塑料桶底部或底侧的阀门开关实现自动投放。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是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聚合氯化铝、硫酸铝、水处理絮凝剂、乙烯基单体多元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根据检测最终排放的废水水质情况,分析添加絮凝剂的用量是否合适,进而调整絮凝剂的添加用量比例;以及调整添加絮凝剂配制的溶液浓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对第四区中废水进行连续监测,符合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排放标准的情况下,对废水进行排放。
CN201810045247.3A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 Pending CN1081910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5247.3A CN108191021A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5247.3A CN108191021A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91021A true CN108191021A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90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45247.3A Pending CN108191021A (zh) 2018-01-17 2018-01-17 一种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9102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5766A (zh) * 2019-06-27 2019-09-20 广东埃力生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气凝胶生产后处理废水的处理系统以及处理方法
CN112158994A (zh) * 2020-09-27 2021-01-01 襄阳精瑞恒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扒渣机隧道施工积水的处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56476U (zh) * 2010-05-20 2011-03-09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隧洞施工废水处理系统
CN204039200U (zh) * 2014-09-10 2014-12-24 嘉兴锦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机
CN104310658A (zh) * 2014-11-07 2015-01-28 核工业井巷建设公司 一种隧道污水处理装置
CN104445700A (zh) * 2013-09-13 2015-03-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胍胶压裂废液处理回用的方法
CN205151965U (zh) * 2015-12-01 2016-04-13 江苏国松环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稳定型电镀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KR101943451B1 (ko) * 2017-11-11 2019-01-31 주식회사 두드림 터널폐수 처리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56476U (zh) * 2010-05-20 2011-03-09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隧洞施工废水处理系统
CN104445700A (zh) * 2013-09-13 2015-03-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胍胶压裂废液处理回用的方法
CN204039200U (zh) * 2014-09-10 2014-12-24 嘉兴锦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机
CN104310658A (zh) * 2014-11-07 2015-01-28 核工业井巷建设公司 一种隧道污水处理装置
CN205151965U (zh) * 2015-12-01 2016-04-13 江苏国松环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稳定型电镀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KR101943451B1 (ko) * 2017-11-11 2019-01-31 주식회사 두드림 터널폐수 처리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肖羽堂: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31 July 2015,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谢水波等: "《现代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30 September 2000, 湖南大学出版社 *
黑龙江省甜菜糖业科学研究所: "《甜菜制糖化学管理统一分析方法》", 31 August 1975, 轻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5766A (zh) * 2019-06-27 2019-09-20 广东埃力生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气凝胶生产后处理废水的处理系统以及处理方法
CN112158994A (zh) * 2020-09-27 2021-01-01 襄阳精瑞恒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扒渣机隧道施工积水的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4843B (zh) 一种多级沉淀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沉淀方法
CN204325024U (zh) 一种新型铅酸蓄电池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
WO2013097460A1 (zh) 污水预处理系统及污水预处理方法
CN207079142U (zh) 一种超磁分离污泥水净化系统
CN106219859B (zh) 河湖泊涌污染底泥处理余水多级净化处理系统
CN111732227A (zh) 一种半导体含氟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CN108191021A (zh) 一种施工中废水沉淀处理的方法
Hegazy et al.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CN106219860B (zh) 河湖泊涌污染底泥处理余水再生系统
Bhardwaj et al. Simple polyacrylamide dosing systems for turbidity reduction in stilling basins
CN208577539U (zh) 一种煤层气采出水处理系统
CN209081580U (zh) 一种城市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
salah AL-kizwini Improvement of sedimentation process using inclined plates
CN214141717U (zh) 一种基于加药絮凝沉淀的给水处理系统
Li et al. High-rate retention treatment basins for CSO control in Windsor, Ontario
Almatin et al. Estimating of optimal dose of PACL for turbidity removing from water
CN207608454U (zh) 一种利用磁絮凝技术的污水除磷系统
CN105936519A (zh) 一种水处理剂
CN107244762B (zh) 桥面径流污染处理一体化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01785271U (zh) 压缩空气反冲洗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Sauvignet Sand-Ballasted Flocculation Technology
CN211170186U (zh) 一种无动力除磷装置
CN220999340U (zh) 一种用于多级沉淀池的油水分离结构
CN203845882U (zh) 一种全自动净水设备
Capodaglio Improving sewage treatment plant performance in wet weath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Jinniu District Kam Tong Road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31 No. 16

Applicant after: China Railway Second Bureau Construction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INA RAILWAY ERJU 4TH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Jinniu District Kam Tong Road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31 No. 16

Applicant before: CHINA RAILWAY NO.2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RAILWAY ERJU 4TH ENGINEERING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23

Address after: Jinniu District Kam Tong Road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31 No. 16

Applicant after: CHINA RAILWAY NO.2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CHINA RAILWAY ERJU 4TH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Jinniu District Kam Tong Road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31 No. 16

Applicant before: China Railway Second Bureau Construction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RAILWAY ERJU 4TH ENGINEERING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