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9982A - 一种溺水自动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溺水自动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9982A
CN108189982A CN201810008856.1A CN201810008856A CN108189982A CN 108189982 A CN108189982 A CN 108189982A CN 201810008856 A CN201810008856 A CN 201810008856A CN 108189982 A CN108189982 A CN 108189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bulb
buoy
reaction
bag
drowning m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088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凯丽
倪翔
张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0088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99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9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99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63C9/11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covering the torso, e.g. harnesses
    • B63C9/125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covering the torso, e.g. harnesses having gas-filled compartments
    • B63C9/1255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covering the torso, e.g. harnesses having gas-filled compartments infla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63C9/18Inflatable equip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gas-generating or inflation devic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溺水自动救生器,包括盒口,双氧水和衣服;所述反应瓶设于反应袋内;所述内板直径等于反应瓶内径,与反应瓶为过盈配合,使其密封反应瓶顶部的开口;所述试剂盒设有两处,通过连接杆固定到压柱右侧,其中一处装有高锰酸钾,另一处内装有发泡剂;所述隔台为反应瓶内一圈阶梯台,使反应瓶内成为阶梯孔;所述盒盖为阶梯孔结构,内孔大径端孔壁带有橡胶密封圈,通过扣压将隔纸固定于盒体底部,所述盒口开设于盒盖底部;所述双氧水存放于反应瓶内,且位于隔垫底侧;本发明体积较小,携带方便,不会游泳的人在溺水时也能够一秒开启进行自救,不浪费时间,对身体无害,没有电子元器件,不会因为水分子而影响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溺水自动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溺水自动救生器。
背景技术
人们在外出旅游或休闲时,通常会选择海边,此时往往会选择一些海上运动或直接在海里游泳,而此时难免会发生溺水事故。每年,因溺水事故而造成的死亡人数有很多,一方面是由于海边或游泳池周边的救生员数量有限,难以顾及到整体情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发生溺水时,救生员与溺水者之间的距离较远,难以看到溺水者,容易造成溺水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援,从而错过最佳救援时机。
如申请号CN201510947557.0公开了泳衣式防溺水智能救生衣,包括泳衣式救生衣本体、气囊、气管、储气瓶;气囊与储气瓶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气囊、储气瓶和气管固定设置在救生衣本体上,储气瓶瓶口与气管连接处设置有电磁阀;救生衣本体上还包括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潜水镜上的溺水感应开关;智能控制器包括单片机、溺水感应器、电源模块、压力传感器、声光报警器、电磁阀控制器、操作显示屏、GPS定位模块和卫星通讯模块或手机通讯模块;单片机根据溺水感应开关侵在水中的时间控制电磁阀开启,储气瓶向气囊充气;同时,声光报警器发出声音和光,卫星通讯模块或手机通讯模块向外界发出救援信号和所处地理位置信息。
结合上述,本发明人发现,该发明在使用时有多处电子元器件,并且配有储气瓶,在预测有危险的环境下使用有所效果,而普通人则无法很好的快速掌握使用方法,并且重量较大,不便于随身携带,电子元器件在溺水时也容易短路或是因为水的导电使电源模块中的电量释放,加速电量流失,从而使得电子元器件失效。
如申请号CN201610717811.2公开了一种潜水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救生圈,所述救生圈放置在水面上;所述钢丝蛇皮管的一端固定在救生圈上并露出水面,另一端含在人的嘴中;所述绑绳将钢丝蛇皮管绑扎后再绑扎在人的头上。使用本发明不会游泳者也可以对池塘、河流、水库的溺水者进行施救,也可在几米深的水中自由行走、游玩;各种船只放置该救生器后,如出现翻船事故,人在逃生时又多了一层保障。
综合上述,本发明人发现,该发明用于不会游泳的人时,溺水时后手忙脚乱很容易自己把蛇皮管挣脱或者缠绕,失去本来的功效。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溺水自动救生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溺水自动救生器,以解决现有重量较大,不便携带,电子元器件容易短路,不会游泳的人无法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溺水自动救生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溺水自动救生器,包括反应袋,松紧带,环形袋,填充袋,气孔,反应瓶,反应口,弹压片,内板,压柱,导向槽,导向块,试剂盒,隔垫,隔台,玻璃针,盒体,隔纸,盒盖,盒口,双氧水和衣服;所述松紧带设有五处,弹性较大,环形缝制于衣服的袖口下方;所述环形袋为乙丙橡胶材料制成,缝制于衣服上,环形穿梭于松紧带内;所述反应袋与环形袋相连接且与填充袋相通,材料同为乙丙橡胶制成,固定于衣服上;所述反应瓶设于反应袋内;所述弹压片为圆片结构,通过一处圆柱穿过反应瓶顶部连接到内板顶部,且底部设有弹簧;所述内板直径等于反应瓶内径,与反应瓶为过盈配合,使其密封反应瓶顶部的开口;所述压柱为圆柱,固定于内板底侧中心位置;所述导向槽固定于反应瓶内右侧壁上,左端面上开设有T型槽;所述试剂盒设有两处,通过连接杆固定到压柱右侧,其中一处装有高锰酸钾,另一处内装有发泡剂;所述隔台为反应瓶内一圈阶梯台,使反应瓶内成为阶梯孔;所述盒体为下方开口圆筒结构;所述盒盖为阶梯孔结构,内孔大径端孔壁带有橡胶密封圈,通过扣压将隔纸固定于盒体底部,所述盒口开设于盒盖底部;所述双氧水存放于反应瓶内,且位于隔垫底侧。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袋为圆柱形袋,设于环形袋内部,内部中空,常态下为收缩状态,为尼龙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开设于填充袋上,每六处环形分布于外圆上,每隔20cm便有此一环。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口开设于反应瓶左侧上方,与填充袋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块为T型块,设于压柱右侧顶部,可在导向槽中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隔垫为橡胶材料,活塞结构,通过橡胶材料的弹性固定于隔台中间,将反应瓶内空间一分为二。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针设有两处,顶部带尖,轴心分别于两处试剂盒的轴心同心。
进一步的,所述隔纸为上下两层锡纸加中间一层PVC塑料薄膜的结构,通过盒盖固定到盒体底侧,起到密封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环形袋的设置,固定于衣服上,不影响人的行动,在开启反应瓶后内部迅速充气,形成救生圈状,且位于腋下,不容易使溺水者发生翻转。
反应瓶的设置,质量较轻,方便携带,不容易误碰,在溺水时可以一秒开启,紧急急救,为救援争取时间。
本发明体积较小,携带方便,不会游泳的人在溺水时也能够一秒开启进行自救,不浪费时间,对身体无害,没有电子元器件,不会因为水分子而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反应瓶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反应瓶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反应瓶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试剂盒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反应袋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松紧带位置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A-A剖视图(充气前)。
图8是本发明A-A剖视图(充气后)。
图中:1-反应袋,2-松紧带,3-环形袋,4-填充袋,401-气孔,5-反应瓶,501-反应口,502-弹压片,503-内板,504-压柱,505-导向槽,506-导向块,507-试剂盒,508-隔垫,509-隔台,510-玻璃针,511-盒体,512-隔纸,513-盒盖,514-盒口,515-双氧水,6-衣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一种溺水自动救生器,包括反应袋1,松紧带2,环形袋3,填充袋4,气孔401,反应瓶5,反应口501,弹压片502,内板503,压柱504,导向槽505,导向块506,试剂盒507,隔垫508,隔台509,玻璃针510,盒体511,隔纸512,盒盖513,盒口514,双氧水515和衣服6;松紧带2设有五处,弹性较大,环形缝制于衣服6的袖口下方;环形袋3为乙丙橡胶材料制成,缝制于衣服6上,环形穿梭于松紧带2内;反应袋1与环形袋3相连接且与填充袋4相通,材料同为乙丙橡胶制成,固定于衣服6上;反应瓶5设于反应袋1内;弹压片502为圆片结构,通过一处圆柱穿过反应瓶5顶部连接到内板503顶部,且底部设有弹簧;内板503直径等于反应瓶5内径,与反应瓶5为过盈配合,使其密封反应瓶5顶部的开口;压柱504为圆柱,固定于内板503底侧中心位置;导向槽505固定于反应瓶5内右侧壁上,左端面上开设有T型槽;试剂盒507设有两处,通过连接杆固定到压柱504右侧,其中一处装有高锰酸钾,另一处内装有发泡剂;隔台509为反应瓶5内一圈阶梯台,使反应瓶5内成为阶梯孔;盒体511为下方开口圆筒结构;盒盖513为阶梯孔结构,内孔大径端孔壁带有橡胶密封圈,通过扣压将隔纸512固定于盒体511底部,盒口514开设于盒盖513底部;双氧水515存放于反应瓶5内,且位于隔垫508底侧。
其中,填充袋4为圆柱形袋,设于环形袋3内部,内部中空,常态下为收缩状态,为尼龙材料,能够耐高温,当反应瓶5发生反应时,气体和泡沫会迅速点冲到填充袋4中,形成浮圈。
其中,气孔401开设于填充袋4上,每六处环形分布于外圆上,每隔20cm便有此一环,使填充袋4为非密封袋,当反应瓶5发生反应时,气体产生较快,为防止填充袋4爆裂,因此多余的空气通过气孔401进入环形袋3中。
其中,反应口501开设于反应瓶5左侧上方,与填充袋4相通,反应瓶5内发生反应时,气体以及泡沫从唯一的出口--反应口501向填充袋4内注入空气。
其中,导向块506为T型块,设于压柱504右侧顶部,可在导向槽505中上下运动,通过导向块506在导向槽505内的运动,能够限制压柱504的轴向移动,保证试剂盒506始终处于玻璃针510的正上方。
其中,隔垫508为橡胶材料,活塞结构,通过橡胶材料的弹性固定于隔台509中间,将反应瓶5内空间一分为二,下方的空间内密封保存有双氧水515,密封保存防止泄漏影响反应效果。
其中,玻璃针510设有两处,顶部带尖,轴心分别于两处试剂盒507的轴心同心,在试剂盒507随压柱504向下运动时,可使玻璃针510恰好扎破试剂盒507,使试剂盒507中的发泡剂和高锰酸钾泄出。
其中,隔纸512为上下两层锡纸加中间一层PVC塑料薄膜的结构,通过盒盖513固定到盒体511底侧,起到密封作用,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不会使内部试剂挥发、受潮等,同时在遇到外力时可以轻松戳破,使内部的试剂泄出。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弹压片502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受到轻微力量作用下不会压到底部导致误开启,而在发生溺水现象时,迅速用力按下弹压片502,压柱504底部迅速压向隔垫508,隔垫508受挤压进入双氧水515中,解除双氧水515的密封状态,同时,试剂盒507下沉,透过隔垫508被玻璃针510戳出破口,试剂盒507内的发泡剂和高锰酸钾泄出,进入双氧水515中,使双氧水515迅速发生反应,分子式为2H2O2==2H2O+O2,产生大量的氧气,同时在发泡剂的作用下产生大量气泡,氧气和气泡通过反应口501迅速进入填充袋4,以及渗透到环形袋3中,形成救生圈,将溺水者迅速带出水面;隔垫508以及隔纸512的尺寸设计,根据P=ρ水gh=1x10^3kg/m^3x10N/kgx1.5m=1.5x10^4pa设计尺寸,使水压为1.5x10^4pa时(即水深1.5米时),隔垫508在该压强的作用下,向内收缩,最后进入双氧水515中,解除密封状态,同时隔纸512向试剂盒507内收缩破裂,泄出至双氧水515中,使在某些无法按压弹压片502的条件下,溺水后可以自动开启。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溺水自动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溺水自动救生器包括反应袋,松紧带,环形袋,填充袋,气孔,反应瓶,反应口,弹压片,内板,压柱,导向槽,导向块,试剂盒,隔垫,隔台,玻璃针,盒体,隔纸,盒盖,盒口,双氧水和衣服;所述松紧带设有五处,弹性较大,环形缝制于衣服的袖口下方;所述环形袋为乙丙橡胶材料制成,缝制于衣服上,环形穿梭于松紧带内;所述反应袋与环形袋相连接且与填充袋相通,材料同为乙丙橡胶制成,固定于衣服上;所述反应瓶设于反应袋内;所述弹压片为圆片结构,通过一处圆柱穿过反应瓶顶部连接到内板顶部,且底部设有弹簧;所述内板直径等于反应瓶内径,与反应瓶为过盈配合,使其密封反应瓶顶部的开口;所述压柱为圆柱,固定于内板底侧中心位置;所述导向槽固定于反应瓶内右侧壁上,左端面上开设有T型槽;所述试剂盒设有两处,通过连接杆固定到压柱右侧,其中一处装有高锰酸钾,另一处内装有发泡剂;所述隔台为反应瓶内一圈阶梯台,使反应瓶内成为阶梯孔;所述盒体为下方开口圆筒结构;所述盒盖为阶梯孔结构,内孔大径端孔壁带有橡胶密封圈,通过扣压将隔纸固定于盒体底部,所述盒口开设于盒盖底部;所述双氧水存放于反应瓶内,且位于隔垫底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溺水自动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袋为圆柱形袋,设于环形袋内部,内部中空,常态下为收缩状态,为尼龙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溺水自动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开设于填充袋上,每六处环形分布于外圆上,每隔20cm便有此一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溺水自动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口开设于反应瓶左侧上方,与填充袋相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溺水自动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为T型块,设于压柱右侧顶部,可在导向槽中上下运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溺水自动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垫为橡胶材料,活塞结构,通过橡胶材料的弹性固定于隔台中间,将反应瓶内空间一分为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溺水自动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针设有两处,顶部带尖,轴心分别于两处试剂盒的轴心同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溺水自动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纸为上下两层锡纸加中间一层PVC塑料薄膜的结构,通过盒盖固定到盒体底侧,起到密封作用。
CN201810008856.1A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溺水自动救生器 Pending CN1081899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08856.1A CN108189982A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溺水自动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08856.1A CN108189982A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溺水自动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9982A true CN108189982A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88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08856.1A Pending CN108189982A (zh) 2018-01-04 2018-01-04 一种溺水自动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89982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8132U (zh) * 1987-05-14 1988-12-07 陈竞余 自动充气救生装置
JPH0840367A (ja) * 1994-07-28 1996-0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投下式浮遊装置の自動伸縮作動機構
CN201484645U (zh) * 2009-09-28 2010-05-26 朱绪平 一种快速自动充气救生衣
CN103600819A (zh) * 2013-10-28 2014-02-26 陈付峰 一种游泳自救背心
JP3191330U (ja) * 2014-03-18 2014-06-19 健司 関 携帯式浮く防災ベスト
CN106275316A (zh) * 2016-08-24 2017-01-04 陈节庆 一种新型救生衣
CN106809353A (zh) * 2017-03-16 2017-06-09 贵州大学 一种带救生浮力功能的包
CN206797672U (zh) * 2017-05-27 2017-12-26 张艺 一种防溺水安全肩包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8132U (zh) * 1987-05-14 1988-12-07 陈竞余 自动充气救生装置
JPH0840367A (ja) * 1994-07-28 1996-02-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投下式浮遊装置の自動伸縮作動機構
CN201484645U (zh) * 2009-09-28 2010-05-26 朱绪平 一种快速自动充气救生衣
CN103600819A (zh) * 2013-10-28 2014-02-26 陈付峰 一种游泳自救背心
JP3191330U (ja) * 2014-03-18 2014-06-19 健司 関 携帯式浮く防災ベスト
CN106275316A (zh) * 2016-08-24 2017-01-04 陈节庆 一种新型救生衣
CN106809353A (zh) * 2017-03-16 2017-06-09 贵州大学 一种带救生浮力功能的包
CN206797672U (zh) * 2017-05-27 2017-12-26 张艺 一种防溺水安全肩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6428B (zh) 个人便携式自动展开救生圈
CN206476070U (zh) 一种智能水上应急救生装置
CN202368772U (zh) 一种水上应急救生装置
CN204279893U (zh) 保暖救生衣
CN107215440B (zh) 一种防溺水救生器
JP5513665B2 (ja) 救命浮き袋
CA2811146A1 (en) Safety device and inflating apparatus therefor
CN103007454B (zh) 高空逃生舱
CN206050016U (zh) 一种自动救生项圈
CN202320742U (zh) 水上救生舱
CN202828049U (zh) 一种救生腰带
CN108189982A (zh) 一种溺水自动救生器
CN107161300A (zh) 一种安全救生腰带
CN102452466A (zh) 一种自动充气救生衣
CN206606338U (zh) 自动充气救生护腕
CN203473225U (zh) 水上自救携行具
CN212448006U (zh) 一种便携水下救生装置
CN2628416Y (zh) 自动充气式便携救生圈
CN101301924A (zh) 一种充气式救生衣
CN211632077U (zh) 一种改进型箱包
CN217969867U (zh) 一次性便携防溺水气囊救生装置
CN215323223U (zh) 一种可救生泳衣
CN217416077U (zh) 一种军用便携自充气浮力系统
CN209719875U (zh) 一种小型便携水下救生装置
CN204979191U (zh) 一种水上救生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