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5029A - 一种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85029A CN108185029A CN201711353651.9A CN201711353651A CN108185029A CN 108185029 A CN108185029 A CN 108185029A CN 201711353651 A CN201711353651 A CN 201711353651A CN 108185029 A CN108185029 A CN 1081850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ge
- frying
- manipulator
- frying pan
- per minu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包括青锅阶段和辉锅阶段,其中青锅阶段包括杀青阶段、理条阶段、压扁阶段、磨光阶段及成形脱毫阶段,杀青阶段的炒锅表面温度为300℃至400℃,理条阶段的炒锅表面温度为150℃至240℃,压扁阶段的炒锅表面温度为180℃至220℃,磨光阶段的炒锅表面温度为100℃至200℃,成形脱毫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50℃至150℃,辉锅阶段包括一次辉锅阶段、二次辉锅阶段及三次辉锅阶段。本发明的茶叶炒制工艺整体上采用了高温炒制的工作方式,能大幅提高扁形茶的色泽、香味和口感等感官质量,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尤其适用于高档扁形茶的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炒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扁形茶(龙井茶)均采用手工炒制,由于手工炒制产量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各阶段的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全靠操作者的经验掌握,因此成品茶叶的一致性较差,难以保证茶叶的质量。因此现有技术中大多利用机械炒茶机来炒制扁形茶,机械化炒制解决了传统的扁形茶(龙井茶)采用手工炒制所带来的、产量低、质量一致性差且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但现有技术中机械炒茶工艺基本上模仿了传统扁形茶(龙井茶)的手工炒制工艺,由于人手的耐温能力有限,传统手工炒制扁形茶的杀青温度为170℃至190℃,茶叶杀青温度相对较低,由于茶叶中的多酚类氧化酶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被钝化,当茶叶杀青过程温度过低、时间过长时,茶叶中的部分多酚氧化酶在钝化过程中氧化了茶叶中的多酚,从而直接影响了茶叶的色泽、香味和口感,限制了茶叶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公开日为2006年7月5日,公开号为CN1795733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机械炒制扁形茶叶工艺,杀青时间为130 秒至170 秒,温度为185℃-205℃ ;理条时间为180 秒到240 秒,温度为160℃ -185℃;压扁时间为40 秒到80 秒,温度为150℃-170℃,压板机械手作用在炒茶锅表面的压强为4×10-3-1.4×10-2kgf/cm2;磨光时间为90 秒到180 秒,温度为150℃-170℃;辉锅时间为190 秒到320 秒,温度为90℃ -110℃。从上述参数可以明显看出,该机械炒茶工艺基本上模仿了传统扁形茶(龙井茶)的手工炒制工艺,其杀青温度略微高于传统手工炒制温度,而辉锅时间明显偏短,辉锅温度偏低,很容易造成茶叶香味不足。而压板机械手作用在炒茶锅表面的压强为4×10-3-1.4×10-2kgf/cm2(即0.4-1.4 kPa),压力明显偏小,不利于茶叶的外形塑造。由于茶叶杀青温度较低且时间偏长,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在钝化过程中容易氧化茶叶中的多酚,从而直接影响茶叶的色泽、香味和口感,限制了茶叶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机械炒制扁形茶工艺中茶叶炒制温度较低且炒制过程较长,影响茶叶的色泽、香味和口感,限制了茶叶品质的进一步提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大幅提高扁形茶的色泽、香味和口感等感官质量,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的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尤其适用于高档扁形茶的生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机械炒制扁形茶包括青锅阶段和辉锅阶段,其中青锅阶段包括杀青阶段、理条阶段、压扁阶段、磨光阶段及成形脱毫阶段,所述的工艺方法的工艺参数如下:
a.杀青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300℃至400℃,按压机械手远离炒锅表面,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55至75次,炒制时间为60秒至120秒;
b.理条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50℃至240℃,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25至45次,炒制时间为60秒到180秒;
c.压扁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80℃至220℃,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25至45次,炒制时间为25秒到60秒;
d.磨光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00℃至200℃,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25至45次,炒制时间为25秒到120秒;
e.成形脱毫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50℃至150℃,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25至45次,炒制时间为50秒到280秒;
f.辉锅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50℃至180℃,炒制时间为500秒到2000秒,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20至50次。
本发明将扁形茶杀青阶段的炒锅表面温度提升至300℃至400℃,这一温度几乎是现有技术炒茶机的一倍,相应的茶叶翻动频率大幅增加,而炒制时间则大大缩短。这种高温短时间快速翻炒的模式与传统的扁形茶人工炒制的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茶叶中叶绿素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使成品茶叶更加亮绿。这里的炒锅是指茶叶杀青时与茶叶接触的锅体,可以是弧形锅、槽锅,也可以是滚筒,因此本发明的工艺不但可以在单个炒茶机上使用,也可以在流水化生产线上使用;这里的茶叶翻动频率是指茶叶被炒茶机械翻动的频率,例如机械手对茶叶的拨动频率、槽锅的晃动频率或滚筒的转动频率。另外 ,由于大大缩短了茶叶杀青时间,茶叶炒制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氧化茶叶中多酚的问题得到大大缓解,从而改善了茶叶的色泽、香味和口感,使茶叶品质的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机械炒制扁形茶工艺中茶叶炒制温度较低且炒制过程较长,影响茶叶的色泽、香味和口感,限制了茶叶品质的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与杀青阶段的原理类似,本发明的理条阶段、压扁阶段及磨光阶段也与传统的机械炒制扁形茶不同,整体上采用了高温炒制的工作方式,这同样有利于使茶叶中叶绿素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成品茶叶更加亮绿,从而提升茶叶质量。
作为优选,本发明采用半圆筒形炒锅加转动式机械手的炒茶机,所述机械手包括用于按压茶叶的按压机械手及设置在按压机械手的一侧用于翻动茶叶的翻拨机械手,按压机械手及翻拨机械手均通过其机械臂与炒茶机的转动轴连接,机械臂上设有按压机械手或翻拨机械手伸缩控制装置及压力传感器,其工艺方法包括:
杀青阶段按压机械手远离炒锅表面,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55至75次,杀青阶段的茶叶投放量按炒茶机炒锅长度折算为200至240克/米;理条阶段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6-12kPa,按压机械手及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25至45次;压扁阶段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10-16kPa,按压机械手及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25至45次;磨光阶段及成形脱毫阶段翻拨机械手远离炒锅表面,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10-20kPa,按压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25至45次;辉锅阶段按压机械手远离炒锅表面,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20至50次。
在采用半圆筒形炒锅加转动式机械手的炒茶机作为炒制机械时,本发明的茶叶投放量相对较少,按半圆筒形炒锅的轴向长度每米投放200至240克,即在炒锅按压机械手的长度方向上,每厘米长度上仅有2-2.4克鲜叶,投放时将茶叶在炒锅的长度方向上分散,这样在茶叶炒制过程中茶叶很少出现重叠,减少了压制时由于茶叶重叠形起的茶叶外观不整齐的情况,适用于高档茶叶的制作。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机械炒制扁形茶不同,本发明在压制茶叶的工序中整体上显著提高了压力,从而确保茶叶外表更加平整,提升了茶叶的外观质量。
作为优选,杀青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320℃至380℃,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60至70次。本发明由于茶叶翻动(或按压)频率较快,因此可以采用在同一转轴上设有两个或三个按压机械手及三个翻拨机械手的炒茶机,这样转轴的转动一周就可以对茶叶操作2次或3次,在不增加转轴速度的情况下提高了工作频率,避免转速太快对茶叶造成冲击。
作为优选,理条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80℃至220℃,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8-10kPa,按压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30至40次。
作为优选,压扁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90℃至210℃,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12-15kPa,按压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30至40次。
作为优选,磨光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20℃至180℃,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12-18kPa,按压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30至40次。
作为优选,成形脱毫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80℃至120℃,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30至40次。
作为优选,辉锅阶段包括一次辉锅阶段、二次辉锅阶段及三次辉锅阶段,辉锅阶段的炒锅表面温度按顺序逐步升高,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按顺序逐步加快。
作为优选,一次辉锅的炒锅表面温度为50℃至100℃,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20至30次,炒制时间为300秒到1600秒;二次辉锅的炒锅表面温度为100℃至140℃,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30至40次,炒制时间为120秒到240秒;三次辉锅的炒锅表面温度为140℃至180℃,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40至50次,炒制时间为80秒到160秒。
辉锅阶段分为三次进行,温度由低到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茶叶逐渐干燥,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逐渐提高,最后的三次辉锅温度较高,对茶叶具有最后的提香作用,使茶叶保有足够的香味,从而提高茶叶的感官质量。
作为优选,理条阶段、压扁阶段、磨光阶段及成形脱毫阶段的茶叶投放量与杀青阶段的茶叶投放量相当,辉锅阶段的茶叶投放量相当于杀青阶段的茶叶投放量8-12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不但可以在单个炒茶机上使用,也可以在流水化生产线上使用,当采用现有技术的具有半圆筒形炒锅的炒茶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时,仅需将现有技术的炒茶机工作温度提高到400度以上即可满足生产要求。本发明不涉及炒茶机的具体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能力根据本发明的工艺方法选择并改进现有技术的炒茶机,使其满足本发明的工艺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机械炒制扁形茶工艺中茶叶炒制温度较低且炒制过程较长,影响茶叶的色泽、香味和口感,限制了茶叶品质的进一步提升的问题,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具有炒制时间短,能大幅提高扁形茶的色泽、香味和口感等感官质量,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尤其适用于高档扁形茶的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包括青锅阶段和辉锅阶段,其中青锅阶段包括杀青阶段、理条阶段、压扁阶段、磨光阶段及成形脱毫阶段,所述的工艺方法的工艺参数如下:
a.杀青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320℃,按压机械手远离炒锅表面,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60次,炒制时间为120秒;
b.理条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60℃,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30次,炒制时间为180秒;
c.压扁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80℃,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30次,炒制时间为60秒;
d.磨光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20℃,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30次,炒制时间为40秒;
e.成形脱毫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80℃,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30次,炒制时间为80秒;
f.辉锅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20℃,炒制时间为1000秒,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35次。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采用半圆筒形炒锅加转动式机械手的炒茶机,所述机械手包括两个间隔180度设置、用于按压茶叶的按压机械手及设置在按压机械手的一侧用于翻动茶叶的两个翻拨机械手,按压机械手及翻拨机械手均通过其机械臂与炒茶机的转动轴连接,机械臂上设有按压机械手或翻拨机械手伸缩控制装置及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工艺方法为:杀青阶段按压机械手远离炒锅表面,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55次,杀青阶段的茶叶投放量按炒茶机炒锅长度折算为220克/米;理条阶段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8kPa,按压机械手及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35次;压扁阶段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12kPa,按压机械手及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35次;磨光阶段及成形脱毫阶段翻拨机械手远离炒锅表面,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12kPa,按压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35次;辉锅阶段按压机械手远离炒锅表面,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30次,其余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为:杀青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380℃,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70次;理条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220℃,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10kPa,按压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40次;压扁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210℃,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15kPa,按压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40次;磨光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80℃,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18kPa,按压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40次;成形脱毫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20℃,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40次。
实施例3的辉锅阶段包括一次辉锅阶段、二次辉锅阶段及三次辉锅阶段,辉锅阶段的炒锅表面温度按顺序逐步升高,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按顺序逐步加快。一次辉锅的炒锅表面温度为80℃,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25次,炒制时间为1000秒;二次辉锅的炒锅表面温度为120℃,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35次,炒制时间为180秒;三次辉锅的炒锅表面温度为160℃,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45次,炒制时间为120秒,其余和实施例2相同。
除上述实施例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工艺技术数据可以进行重新选择及组合,从而构成新的实施例,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进行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因此这些本发明没有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青锅阶段和辉锅阶段,其中青锅阶段包括杀青阶段、理条阶段、压扁阶段、磨光阶段及成形脱毫阶段,所述的工艺方法的工艺参数如下:
a.杀青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300℃至400℃,按压机械手远离炒锅表面,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55至75次,炒制时间为60秒至120秒;
b.理条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50℃至240℃,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25至45次,炒制时间为60秒到180秒;
c.压扁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80℃至220℃,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25至45次,炒制时间为25秒到60秒;
d.磨光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00℃至200℃,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25至45次,炒制时间为25秒到120秒;
e.成形脱毫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50℃至150℃,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25至45次,炒制时间为50秒到280秒;
f.辉锅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50℃至180℃,炒制时间为500秒到2000秒,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20至50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采用半圆筒形炒锅加转动式机械手的炒茶机,所述机械手包括用于按压茶叶的按压机械手及设置在按压机械手的一侧用于翻动茶叶的翻拨机械手,按压机械手及翻拨机械手均通过其机械臂与炒茶机的转动轴连接,机械臂上设有按压机械手或翻拨机械手伸缩控制装置及压力传感器,其特征是:杀青阶段按压机械手远离炒锅表面,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55至75次,杀青阶段的茶叶投放量按炒茶机炒锅长度折算为200至240克/米;理条阶段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6-12kPa,按压机械手及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25至45次;压扁阶段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10-16kPa,按压机械手及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25至45次;磨光阶段及成形脱毫阶段翻拨机械手远离炒锅表面,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10-20kPa,按压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25至45次;辉锅阶段按压机械手远离炒锅表面,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20至50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杀青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320℃至380℃,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60至70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理条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80℃至220℃,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8-10kPa,按压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30至40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压扁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90℃至210℃,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12-15kPa,按压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30至40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磨光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120℃至180℃,按压机械手作用在炒锅表面的压强为12-18kPa,按压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30至40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成形脱毫阶段炒锅表面温度为80℃至120℃,茶叶翻动频率为每分钟30至40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辉锅阶段包括一次辉锅阶段、二次辉锅阶段及三次辉锅阶段,辉锅阶段的炒锅表面温度按顺序逐步升高,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按顺序逐步加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一次辉锅的炒锅表面温度为50℃至100℃,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20至30次,炒制时间为300秒到1600秒;二次辉锅的炒锅表面温度为100℃至150℃,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30至40次,炒制时间为120秒到240秒;三次辉锅的炒锅表面温度为150℃至180℃,翻拨机械手的工作频率为每分钟40至50次,炒制时间为80秒到160秒。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理条阶段、压扁阶段、磨光阶段及成形脱毫阶段的茶叶投放量与杀青阶段的茶叶投放量相当,辉锅阶段的茶叶投放量相当于杀青阶段的茶叶投放量8-12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53651.9A CN108185029A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一种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53651.9A CN108185029A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一种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85029A true CN108185029A (zh) | 2018-06-22 |
Family
ID=62574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353651.9A Pending CN108185029A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一种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85029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73479A (zh) * | 2020-11-27 | 2021-01-29 | 杭州小帘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化炒茶设备 |
CN114271347A (zh) * | 2021-12-31 | 2022-04-05 | 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 | 一种茶加工方法及龙井茶 |
CN115251189A (zh) * | 2022-08-10 | 2022-11-01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一种提高宝洪茶香味的加工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95733A (zh) * | 2004-12-20 | 2006-07-05 | 苏和生 | 机械炒制扁形茶叶工艺 |
CN101480207A (zh) * | 2008-03-14 | 2009-07-15 | 苏和生 | 扁形茶(龙井茶)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及加工方法 |
CN202687427U (zh) * | 2012-07-11 | 2013-01-23 | 福建三好茶博汇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生产输送中的拌匀装置 |
JP2013165683A (ja) * | 2012-02-16 | 2013-08-29 | Terada Seisakusho Co Ltd | 釜炒り茶用保管装置と釜炒り茶製造方法 |
-
2017
- 2017-12-15 CN CN201711353651.9A patent/CN10818502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95733A (zh) * | 2004-12-20 | 2006-07-05 | 苏和生 | 机械炒制扁形茶叶工艺 |
CN101480207A (zh) * | 2008-03-14 | 2009-07-15 | 苏和生 | 扁形茶(龙井茶)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及加工方法 |
JP2013165683A (ja) * | 2012-02-16 | 2013-08-29 | Terada Seisakusho Co Ltd | 釜炒り茶用保管装置と釜炒り茶製造方法 |
CN202687427U (zh) * | 2012-07-11 | 2013-01-23 | 福建三好茶博汇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生产输送中的拌匀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73479A (zh) * | 2020-11-27 | 2021-01-29 | 杭州小帘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化炒茶设备 |
CN114271347A (zh) * | 2021-12-31 | 2022-04-05 | 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 | 一种茶加工方法及龙井茶 |
CN114271347B (zh) * | 2021-12-31 | 2023-07-18 | 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 | 一种龙井茶加工方法及龙井茶 |
CN115251189A (zh) * | 2022-08-10 | 2022-11-01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一种提高宝洪茶香味的加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85029A (zh) | 一种机械炒制扁形茶的工艺方法 | |
CN104924827B (zh) | 一种仿古银的制作方法 | |
CN104496416B (zh) | 汝瓷透明豆绿薄釉的制作方法 | |
CN209660346U (zh) | 一种生产糖浆的电加热炒锅 | |
CN106541081A (zh) |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铂金首饰制作方法 | |
CN204969245U (zh) | 一种立式蒸茶机 | |
CN105747393A (zh) | 一种树脂纽扣的生产工艺 | |
CN102805314A (zh) | 一种碗托的制备方法 | |
CN109805737A (zh) | 一种捶打纹锅体外壁的加工方法 | |
CN210352951U (zh) | 一种均匀加浆的腐竹生产装置 | |
CN110393444B (zh) | 一种全自动泡茶机及其自动泡茶方法 | |
CN101279564B (zh) | 一种仿真木纹的制作工艺 | |
CN107801789A (zh) | 一种全智能豆腐机 | |
CN102920521A (zh) | 一种烤瓷牙比色板及其比色牙片的制备方法 | |
CN202077530U (zh) | 整形理条一体化制茶机的导叶装置 | |
CN104998567A (zh) | 花茶混合机 | |
CN202077531U (zh) | 整形理条一体化制茶机的滚筒机构 | |
CN114953531A (zh) | 一种具有天然纹理的人造石英石花纹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94578B (zh) | 一种原色银的制作方法 | |
CN217662869U (zh) | 一种核桃加工用调味装置 | |
CN104894565B (zh) | 一种煮白银制品的方法 | |
CN221580765U (zh) | 一种藕粉精加工设备 | |
CN108422517A (zh) | 一种竹木的染色处理方法 | |
CN204865595U (zh) | 花茶混合机 | |
CN104130896A (zh) | 一种巧克力甜酒的制备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311700 Gushan Industrial Park, Qiandaoh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Chun'an Coun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Fengkai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1700 Gushan Avenue 156, Gushan Industrial Park, Qiandaohu Town, Chun'an Coun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Qiandaohu Fengkai Industry Co., 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