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4997A - 一种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饮用型酸乳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饮用型酸乳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4997A
CN108184997A CN201810049204.2A CN201810049204A CN108184997A CN 108184997 A CN108184997 A CN 108184997A CN 201810049204 A CN201810049204 A CN 201810049204A CN 108184997 A CN108184997 A CN 108184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tabilizer
type yogurt
yogurt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492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84997B (zh
Inventor
马杰
王记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dihaiteng Industry and Trad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ranch Of Hengtong Bio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ranch Of Hengtong Bio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ranch Of Hengtong Biotechnology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492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49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4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4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84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49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3/00Preservation of milk or milk preparations
    • A23C3/08Preservation of milk or milk preparations by addition of preser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additives
    • A23C9/1307Milk products or derivatives; Fruit or vegetable juices; Sugars, sugar alcohols, sweeteners; Oligosaccharides; Organic acids or salts thereof or acidifying agents; Flavours, dyes or pigments; Inert or aerosol gases; Carbon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3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using additives
    • A23C9/1315Non-milk proteins or fats; Seeds, pulses, cereals or soja; Fatty acids, phospholipids, mono- or diglycer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from; Egg produc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Dairy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饮用型酸乳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稳定剂包括重量份组分:3‑羟基丙醛0.5‑1.5份、苯乳酸0.5‑1.5份、大豆分离蛋白5‑21份、乳清蛋白‑80 4‑19份、可溶性大豆多糖12‑36份、海藻酸丙二醇脂5‑20份。本申请涉及的原料复配后具有协同作用,其中3‑羟基丙醛、苯乳酸有很好的抑制真菌和霉菌效果,添加后真菌、霉菌的污染和生长情况明显低于市场产品和空白对照。应用本稳定剂制作的饮用型酸乳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能,可解决其在货架期内后酸严重、质构较差、口感粗糙和风味不良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饮用型酸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饮用型酸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制品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而酸乳以其独特的风味、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和易于消化吸收的特点已经受到足够的重视。酸乳之于人体有维持肠道菌群生态平衡、降低血清胆固醇、抗衰老、防止和减弱乳糖不耐等功效,对提高人体对钙、磷、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也有较好的促进功能。牛乳经接种发酵成酸乳后,其中20%-30%的乳糖会被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进而转化为乳酸和其他有机酸。乳酸本身可作为人体的营养源,通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6-磷酸葡萄糖转化为糖原,每克乳酸可向机体提供15.23kj热量。此外,乳酸菌发酵作用使乳蛋白变成微细的凝乳粒,更易于消化吸收;受乳酸菌作用可使部分乳脂肪也会发生离解,更易人体吸收;钙是牛乳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也是人机体必须营养成分之一,酸乳中富含的维生素、乳糖、磷和精氨酸会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因此饮用酸乳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传统酸乳主要是以高粘度酸乳为主,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低粘度饮用型酸乳因其食用方便、口感丝滑正在逐渐受到人们欢迎。一般的,饮用型酸乳分为低温饮用型酸乳和常温饮用型酸乳,低温局限于贮藏温度和货架期短,需通过冷链配送且容易分层析出;而常温饮用型酸乳由于有二次杀菌工艺,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活菌数,可能造成蛋白质凝集,乳清析出,风味散失等质量缺陷。饮用型酸乳最突出的问题是稳定性的保持,即避免在货架期出现分层沉淀、风味缺少的质量问题。另外酸乳营养丰富,也是大多杂菌生长的优良培养基,在加工贮藏过程中,酸乳可能污染细菌,如黑曲霉、青霉等,真菌如圆酵母、红酵母等。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适用于低温或常温贮藏的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延长饮用型酸乳的货架期,避免在货架期出现分层沉淀或细菌污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饮用型酸乳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饮用型酸乳稳定性保持困难,货架期易出现分层沉淀、乳清析出、细菌污染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包括重量份如下的组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包括重量份如下的组分:3-羟基丙醛0.6-1.3份、苯乳酸0.8-1.2份、大豆分离蛋白粉10-18份、乳清分离蛋白粉-80 8-12份、可溶性大豆多糖18-30份、海藻酸丙二醇脂8-16份;
优选为:3-羟基丙醛1份、苯乳酸1份、大豆分离蛋白16份、乳清蛋白-80 10份、可溶性大豆多糖22份、海藻酸丙二醇脂12份。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分别按比例称取3-羟基丙醛、苯乳酸、大豆分离蛋白粉、乳清分离蛋白粉-80、可溶性大豆多糖、海藻酸丙二醇脂各组分;
将各组分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800-1000rmp、搅拌30-45min,混合后得到稳定剂。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饮用型酸乳,包括重量份如下的原料:生牛乳89-99份、白砂糖6-8份,还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稳定剂0.2-2.2份。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饮用型酸乳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步骤1:将所述稳定剂与所述白砂糖混合后得到糖胶混合物;
步骤2:将所述生牛乳预热,加入所述糖胶混合物进行第一次均质,得到均质液;
步骤3:将所述均质液进行杀菌,冷却后接种发酵剂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产品;
步骤4:将所述发酵产品后熟之后进行第二次均质得到成品。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稳定剂与白砂糖按0.45:1-45的重量比混合成糖胶混合物,搅拌速度为500-800rpm,搅拌时间为10-20min。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生牛乳预热至55-60℃,与所述糖胶混合物按89-99:1.02-11.2的重量比混合,搅拌速度为800-1200rpm,搅拌时间为15-30min;
所述第一次均质的条件为:加热温度为60-68℃,在15-25Mpa条件下均质2-4min。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均质液在90-95℃、5-10min条件下进行巴氏杀菌。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杀菌后的冷却温度为30-43℃;接种发酵剂置于30-43℃培养箱中,如果pH=4.4-4.6之间或酸度达到70-85°T则发酵结束。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次均质的条件为:后熟10-18h,在25℃、10-20Mpa下均质2-4min。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提供一种稳定剂,其采用3-羟基丙醛、苯乳酸、大豆分离蛋白粉、乳清分离蛋白粉-80、可溶性大豆多糖、海藻酸丙二醇脂等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经混合配制而成,用于饮用型酸乳,防止饮用型酸乳在贮藏期间分层、状态粗糙,抑制霉菌、真菌繁殖生长,且控制后酸,可延长酸乳货架期,有效的保证了饮用型酸乳的口感和良好的稳定性。
2、本申请所述的稳定剂中各原料经复配产生协同作用,3-羟基丙醛、苯乳酸有很好的抑制真菌和霉菌效果,添加后真菌、霉菌的污染和生长情况明显低于市场产品及空白对照。应用本稳定剂制作的饮用型酸乳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能,可解决其在货架期内水析分层、后酸严重、质构较差、口感粗糙和风味不良等问题。
3、本申请可解决饮用型酸乳在贮藏过程因时间变化导致的水析分层、后酸严重、货架期短的问题,能提高饮用型酸乳的感官评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解释本发明,实施案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提供一种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包括重量份如下的组分: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饮用型酸乳,包括重量份如下的原料:生牛乳89-99份、白砂糖6-8份,还包括上述稳定剂0.2-2.2份。
3-羟基丙醛最早从罗氏乳杆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是乳酸菌产生的抑菌物质中被最多研究的低分子量广谱抑菌物质;苯乳酸最早纯化分离自发酸面团的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中,复配稳定剂中添加这两种天然抑菌物质,可使酸乳风味、口味更加温和,提高抑制霉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能力,产品更稳定、更安全。
大豆分离蛋白粉有助于酸乳酸味形成,缩短达到发酵终点时间,增加酸乳的表观粘度,且大豆分离蛋白具有很好的乳化性、分散性、悬浮性和保水性,这对于维持酸乳稳定性、优化口感风味具有重要作用。
乳清蛋白粉-80作为添加剂使用在饮用型酸乳中,会提高酸乳凝胶质地,宏观上表现出质地均一、致密、持水力增强,更有利于提高货架期内的稳定性。
可溶性大豆多糖是优秀的蛋白稳定剂,能提高饮用型酸乳的蛋白质在高温、冷藏环境或酸性环境中的稳定性,且产品粘度较低、口感更清爽,能替代果胶、耐酸CMC、耐酸黄原胶等作为酸性食品中蛋白稳定剂使用。
海藻酸丙二醇脂可产生优异的口感和稳定性,应用于饮用型酸乳中可赋予天然的质地口感,即使在酸乳固形物添加量降低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的呈现出这种特性,还可解决产品由于二次均质产生不美观的粗糙颗粒感,是产品的外观平滑亮泽,不仅可以充当稳定剂使用,还可以作为乳化剂作用,在含脂的饮用型酸乳中,更平滑、圆润,口感极好。
本发明人发现,3-羟基丙醛、苯乳酸、大豆分离蛋白粉、乳清蛋白粉-80、可溶性大豆多糖、海藻酸丙二醇脂单独使用均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但使用单一组分只能发挥较片面的作用,将上述组分进行复配,起到协同作用,形成为一种新的稳定体系,发挥系统作用,应用上述稳定剂制作的饮用型酸乳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能,可解决其在货架期内水析分层、后酸严重、质构较差、口感粗糙和风味不良等问题。可解决饮用型酸乳在贮藏过程因时间变化导致的水析分层、后酸严重、货架期短的问题,抑制霉菌、真菌繁殖生长,能提高饮用型酸乳的感官评分。
实施例
实施例1-实施例6: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的制备
表1各实施例稳定剂配方表
原料配方:见表1。
制备方法:
1、称量:分别按比例称取,其中3-羟基丙醛0.5-1.5份、苯乳酸0.5-1.5份、大豆分离蛋白粉5-21份、乳清分离蛋白粉-80 4-19份、可溶性大豆多糖12-36份、海藻酸丙二醇脂5-20份;各组分以此比例均匀混合,可使后期产品口感细滑,有效解决酸乳产品常见的后酸严重、贮藏稳定性差等问题。
2、将称量好的各组分加入混合机中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800-1000rmp、搅拌30-45min,确保混合均匀形成粉末状态;所得混合均匀的粉末即为稳定剂;
3、称量包装:将混合好的稳定剂按规格要求称量、包装即为稳定剂成品。
实施例7-实施例12:饮用型酸乳的制备
用上述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稳定剂制备饮用型酸乳,配方如下:
表2各实施例饮用型酸乳配方表
原料配方:见表2。
饮用型酸乳的制备方法如下:
原料:生牛乳89-99份、白砂糖6-8份、稳定剂0.2-2.2份;各组分以此比例有利于酸乳口感评分、状态及贮藏稳定性的综合提升。
制备步骤包括:
步骤1:将稳定剂与白砂糖混合后得到糖胶混合物;所述稳定剂与白砂糖按0.45:1-45的重量比混合成糖胶混合物,搅拌速度为500-800rpm/min,搅拌时间为10-20min;
所述稳定剂与白砂糖比例是在各自重量份基础上确定的,搅拌速度与时间是以搅拌均匀、状态稳定为依据,可有效解决酸乳的口感、贮藏期间容易出现的乳清析出等问题,保证产品口感丝滑、饱满。
步骤2:将生牛乳预热,加入所述糖胶混合物进行第一次均质,得到均质液;所述生牛乳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使用常规方法将生牛乳预处理后预热至55-60℃,此温度范围可保证糖胶混合物充分溶解;
将预热后的生牛乳与所述糖胶混合物按89-99:1.02-11.2的重量比混合,搅拌速度为800-1200rpm,搅拌时间为15-30min,保证生牛乳与糖胶混合物均匀分布;
所述第一次均质的条件为:加热温度为60-68℃,在15-25Mpa下均质2-4min,此条件范围能保证有效破碎乳脂肪、保证成品粘度和贮藏期内良好状态。
步骤3:将所述均质液进行杀菌,冷却后接种发酵剂进行发酵得到酸乳成品,所述杀菌过程是将均质液水浴加热到90-95℃保温5-10min,杀菌后的冷却温度为30-43℃,接种温度与冷却温度相同,接种发酵剂置于30-43℃培养箱中,如pH=4.4-4.6之间或酸度达到70-85°T则发酵结束;所述杀菌温度是根据巴氏杀菌的温度范围进行杀菌,冷却温度及发酵温度是基于发酵剂最适发酵温度所设定的温度范围,发酵终点是将国家标准与产品相结合确定的。
步骤4:将所述发酵产品后熟之后进行第二次均质得到成品,所述第二次均质的条件为:后熟10-18h,在25℃、10-20Mpa下均质2-4min;
后熟的过程是将达到发酵终点的酸乳4℃过夜处理,所述二次均质可以保证较优口感、降低成品粘度和提高贮藏稳定性,使成品易于流动。
实施例13:酸乳样品在4℃、15℃贮藏条件下相关指标
本实施例采用的饮用型酸乳稳定剂各组成组分的重量份比例为:3-羟基丙醛:苯乳酸:大豆分离蛋白:乳清蛋白-80:可溶性大豆多糖:海藻酸丙二醇脂=1:1:10:12:24:12;将白砂糖与稳定剂混合得到的糖胶混合物,与用常规方法处理的生牛乳在55℃下搅拌均匀,然后在62℃、20Mpa第一次均质2min,并在95℃、5min条件下进行巴氏灭菌,冷却后加入发酵菌种于35℃恒温发酵,待酸度达到70°T时终止发酵并转移至4℃后熟12h;搅拌破乳后在25℃、20Mpa条件下第二次均质2min进行无菌罐装,分别于4℃、15℃贮藏28天,贮藏期间每周监控酸度、pH、粘度;上述饮用型酸乳发酵的重量份比例是生牛乳:白砂糖:稳定剂:=92::6:2。
相关指标对比如表3、表4所示,表中“A”代表应用本申请所述稳定剂所制作的饮用型酸乳;“B”代表市售某品牌饮用型酸乳;“C”代表空白对照,即在“A”添加的稳定剂成分和含量的基础上除去3-羟基丙醛和苯乳酸:
表3:酸乳样品在4℃贮藏条件下相关指标
表4:酸乳样品在4℃贮藏条件下敞口试验的霉菌、酵母活菌数
注:在表3-4中所述的A、B、C三组样本含量为250mL/瓶,每组包括100瓶样本;所述三组样品均置于同等环境下贮藏;活菌数<1,视为“未检出”。
如表3、4所示,经比较分析发现在4℃贮藏期间,使用本申请所述稳定剂制备的酸乳样品A与市售某品牌饮用型酸乳B相比,pH、滴定酸度和粘度的变化趋势及变化量近似;敞口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本申请所述稳定剂制备的酸乳样品A的霉菌活菌数(CFU/mL)和酵母菌活菌数(CFU/mL)在贮藏结束时显著低于市售某品牌饮用型酸乳B,市售某品牌饮用型酸乳B在7d时检出霉菌和酵母菌。使用本申请所述的稳定剂制备的酸乳样品A与空白对照C相比,pH、滴定酸度和粘度的变化趋势及变化量近似;敞口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本申请所述稳定剂制备的酸乳样品A的霉菌活菌数(CFU/mL)和酵母菌活菌数(CFU/mL)在贮藏结束时显著低于空白对照C,空白对照C在7d时检出酵母菌,21d时检出霉菌。酸乳样品A在28d贮藏结束时未检出霉菌,14d时检出酵母菌,由此可见,应用本申请所述稳定剂制作的饮用型酸乳A,贮藏期间的后酸稳定性及抑菌能力显著优于商业发酵剂及空白对照,可达预期效果。
表5:酸乳样品在15℃贮藏条件下相关指标
表6:酸乳样品在15℃贮藏条件下敞口试验的霉菌、酵母活菌数
注:在表5-6中所述的A、B、C三组样本含量为250mL/瓶,每组包括100瓶样本;所述三组样品均置于同等环境下贮藏;活菌数<1,视为“未检出”。
如表5、6所示,经比较分析发现在15℃贮藏期间,使用本申请所述稳定剂制备的酸乳样品A与市售某品牌饮用型酸乳相比,pH、滴定酸度和粘度的变化趋势及变化量近似;敞口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本申请所述稳定剂制备的酸乳样品A的霉菌活菌数(CFU/mL)和酵母菌活菌数(CFU/mL)在贮藏结束时显著低于市售某品牌饮用型酸乳,其中市售酸乳中酵母菌在0d时检出,霉菌在7d时检出。使用本申请所述的稳定剂制备的酸乳样品A与空白对照C相比,pH、滴定酸度和粘度的变化趋势及变化量近似;敞口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本申请所述稳定剂制备的酸乳样品A的霉菌活菌数(CFU/mL)和酵母菌活菌数(CFU/mL)在贮藏结束时显著低于空白对照C,空白对照C中酵母菌在0d时检出,霉菌在7d时检出。酸乳样品A分别在28d时检出霉菌、14d检出酵母菌,由此可见,应用所述稳定剂制作的饮用型酸乳,贮藏期间的后酸稳定性及抑菌能力显著优于商业发酵剂及空白对照,可达预期效果。
实施例14:酸乳样品在25℃贮藏条件下相关指标对比
本实施例采用的饮用型酸乳稳定剂各组成组分的重量份比例为:3-羟基丙醛:苯乳酸:大豆分离蛋白:乳清蛋白-80:可溶性大豆多糖:海藻酸丙二醇脂=1.2:1.3:12:15:25:14;将白砂糖与稳定剂混合得到的糖胶混合物,与用常规方法处理的生牛乳在58℃条件下搅拌均匀,然后在65℃、20Mpa条件下均质5min,并在95℃、10min条件下进行巴氏灭菌,冷却后加入发酵菌种于42℃恒温发酵,待酸度达到76°T时终止发酵并转移至4℃后熟8h,搅拌破乳后在25℃、15Mpa条件下均质3min进行无菌罐装,25℃贮藏5个月,贮藏期间每周监控酸度、pH、粘度;上述饮用型酸乳发酵的重量份比例是生牛乳:白砂糖:稳定剂=90.5:7.3:2.2。
相关指标对比如下表7、8所示,表中“A′”代表应用本申请所述稳定剂制作的饮用型酸乳;“B′”代表市售某品牌饮用型酸乳;“C′”代表空白对照,即在“A′”添加的稳定剂成分和含量的基础上除去3-羟基丙醛和苯乳酸:
表7:酸乳样品在25℃条件下贮藏相关指标
表8:酸乳样品在25℃条件下贮藏敞口试验的霉菌、酵母活菌数变化
注:在表7-8中所述的A′B′C′三组样本含量为250mL/瓶,每组包括100瓶样本;所述三组样品均置于同等环境下贮藏;活菌数<1,视为“未检出”。
如表7、8所示,经比较分析发现在25℃、5个月贮藏期间,使用本申请所述稳定剂制备的酸乳样品A′与市售某品牌饮用型酸乳B′、空白对照C′相比,pH、滴定酸度和粘度的变化趋势及变化量近似。在25℃、28d的敞口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本申请所述稳定剂制备的酸乳样品A′的霉菌活菌数(CFU/mL)和酵母菌活菌数(CFU/mL)在贮藏结束时显著低于市售某品牌饮用型酸乳B′,市售某品牌饮用型酸乳B′在0d时检出酵母菌,7d时检出霉菌;使用本申请所述稳定剂制备的酸乳样品A′的霉菌活菌数(CFU/mL)和酵母菌活菌数(CFU/mL)在贮藏结束时显著低于空白对照C′,空白对照C′在7d时检出酵母菌,14d时检出霉菌。酸乳样品A′分别在7d时检出酵母菌、21d检出霉菌。由此可见,应用本申请所述稳定剂制作的饮用型酸乳,贮藏期间的后酸稳定性及抑菌能力显著优于商业发酵剂及空白对照,可达预期效果。
本发明人发现,3-羟基丙醛、苯乳酸、大豆分离蛋白粉、乳清蛋白粉-80、可溶性大豆多糖、海藻酸丙二醇脂单独使用均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但使用单一组分只能发挥较片面的作用,将上述组分进行复配,起到协同作用,形成一种新的稳定体系,发挥系统作用。
本申请所述的稳定剂中各原料经复配产生协同作用,3-羟基丙醛、苯乳酸有很好的抑制真菌和霉菌效果,添加后真菌、霉菌的污染和生长情况明显低于市场产品及空白对照。应用本申请所述稳定剂制作的饮用型酸乳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能,可解决其在货架期内水析分层、后酸严重、质构较差、口感粗糙和风味不良等问题。可解决饮用型酸乳在贮藏过程因时间变化导致的水析分层、后酸严重、货架期短的问题,能提高饮用型酸乳的感官评分。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份如下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份如下的组分:3-羟基丙醛0.6-1.3份、苯乳酸0.8-1.2份、大豆分离蛋白粉10-18份、乳清分离蛋白粉-808-12份、可溶性大豆多糖18-30份、海藻酸丙二醇脂8-16份;
优选为:3-羟基丙醛1份、苯乳酸1份、大豆分离蛋白16份、乳清蛋白-80 10份、可溶性大豆多糖22份、海藻酸丙二醇脂12份。
3.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分别按比例称取3-羟基丙醛、苯乳酸、大豆分离蛋白粉、乳清分离蛋白粉-80、可溶性大豆多糖、海藻酸丙二醇脂各组分;
将各组分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800-1000rmp、搅拌30-45min,混合后得到稳定剂。
4.一种饮用型酸乳,包括重量份如下的原料:生牛乳89-99份、白砂糖6-8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稳定剂0.2-2.2份。
5.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用型酸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步骤1:将所述稳定剂与所述白砂糖混合后得到糖胶混合物;
步骤2:将所述生牛乳预热,加入所述糖胶混合物进行第一次均质,得到均质液;
步骤3:将所述均质液进行杀菌,冷却后接种发酵剂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产品;
步骤4:将所述发酵产品后熟之后进行第二次均质得到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用型酸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与白砂糖按0.45:1-45的重量比混合成糖胶混合物,搅拌速度为500-800rpm,搅拌时间为10-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用型酸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牛乳预热至55-60℃,与所述糖胶混合物按89-99:1.02-11.2的重量比混合,搅拌速度为800-1200rpm,搅拌时间为15-30min;
所述第一次均质的条件为:加热温度为60-68℃,在15-25Mpa下均质2-4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用型酸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液在90-95℃、5-10min条件下进行巴氏杀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用型酸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后的冷却温度为30-43℃;接种发酵剂置于30-43℃培养箱中,如果pH=4.4-4.6之间或酸度达到70-85°T则发酵结束。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用型酸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均质的条件为:后熟10-18h,在25℃、10-20Mpa下均质2-4min。
CN201810049204.2A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饮用型酸乳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1849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9204.2A CN108184997B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饮用型酸乳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9204.2A CN108184997B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饮用型酸乳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4997A true CN108184997A (zh) 2018-06-22
CN108184997B CN108184997B (zh) 2021-05-28

Family

ID=62589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49204.2A Active CN108184997B (zh) 2018-01-18 2018-01-18 一种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饮用型酸乳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8499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6508A (zh) * 2018-08-22 2020-03-03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68232A (zh) * 2020-11-12 2022-05-13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豆浆的处理方法、豆基酸奶及豆基酸奶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0738A (zh) * 2004-03-31 2007-05-09 明治乳业株式会社 抗菌性组合物
CN102239911A (zh) * 2011-07-01 2011-11-16 绿雪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饮用型酸奶及其制作工艺
CN102948478A (zh) * 2011-08-16 2013-03-06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酸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7395A (zh) * 2010-12-06 2013-10-09 德嘉玛贝里尔有限公司 用于改进益生菌及其食物产品的稳定性并延长保质期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03828915A (zh) * 2014-02-27 2014-06-04 昆明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搅拌型热处理风味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0738A (zh) * 2004-03-31 2007-05-09 明治乳业株式会社 抗菌性组合物
CN103347395A (zh) * 2010-12-06 2013-10-09 德嘉玛贝里尔有限公司 用于改进益生菌及其食物产品的稳定性并延长保质期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02239911A (zh) * 2011-07-01 2011-11-16 绿雪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饮用型酸奶及其制作工艺
CN102948478A (zh) * 2011-08-16 2013-03-06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咖啡酸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28915A (zh) * 2014-02-27 2014-06-04 昆明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搅拌型热处理风味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6508A (zh) * 2018-08-22 2020-03-03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68232A (zh) * 2020-11-12 2022-05-13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豆浆的处理方法、豆基酸奶及豆基酸奶的制备方法
CN114468232B (zh) * 2020-11-12 2023-08-08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豆浆的处理方法、豆基酸奶及豆基酸奶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4997B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6486B (zh) 一种灭菌调味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86874A (zh) 开菲尔活菌型酸乳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1715813B (zh) 纯天然凝固型羊奶酸奶的制备方法
CN107937317B (zh)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其应用及由其制备的酸奶
CN110235944A (zh) 一种慕斯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6172A (zh) 高稳定性凝固型酸奶的制备工艺
CN108835257A (zh) 一种一次发酵后脱除乳糖的灭菌型搅拌无糖酸奶的制备方法
CN109938098A (zh) 一种具有高脂肪口感的膳食纤维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82753A (zh) 一种充气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5091A (zh) 一种发酵乳的原料组合物、搅拌型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2309A (zh) 一种二次发酵脱除乳糖的活菌型无糖酸奶的制备方法
CN102100251A (zh) 一种富含乳铁蛋白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84997A (zh) 一种饮用型酸乳用稳定剂、饮用型酸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93314A (zh) 一种无食品添加剂的常温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99981B (zh) 一种儿童可吸食奶酪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97118A (zh) 一种常温褐色饮用型酸奶用稳定剂、常温褐色饮用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US11185095B2 (en) Probiotic fermented whey based beverag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15251169A (zh) 液体再制奶酪及其制备方法和液体再制奶酪组合物
CN106615111A (zh) 一种烤酸奶
CN105394175B (zh) 一种杯装的便于吸管吸取的凝固型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96712A (zh) 一种发酵乳、其制备方法及一种乳酸菌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42555A (zh) 一种适合低龄儿童饮用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60462A (zh) 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3285A (zh) 一种凝固型酸乳的制备方法及制备的凝固型酸乳
CN110999972A (zh) 一种双倍蛋白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2

Address after: No. 1, Yard 31, Mangniuhe Road,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101408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adihaiteng Industry and Trad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07 No.1-2, yard 31, yiniuhe Road,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CITOP BIO-TECH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