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4650B - 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4650B
CN108184650B CN201810018864.4A CN201810018864A CN108184650B CN 108184650 B CN108184650 B CN 108184650B CN 201810018864 A CN201810018864 A CN 201810018864A CN 108184650 B CN108184650 B CN 108184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s
pollination
cut chrysanthemum
hybrid
c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88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84650A (zh
Inventor
田敏
岳丽
杨晓
莫锡君
顾强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yuan Fengdao Flower Co ltd
Yunnan Fomdas Fl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yuan Fengdao Flower Co ltd
Yunnan Fomdas Fl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yuan Fengdao Flower Co ltd, Yunnan Fomdas Fl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yuan Fengdao Fl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188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46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4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4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84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4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ybridisation; Artificial pollination ; Fertilit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属于切花菊杂交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在切花菊杂交授粉过程中,当头状花序中舌状花花瓣生长至长于雌蕊柱头时,用刀片将舌状花花瓣削短;2)削除舌状花花瓣的第2天,喷洒扑海因溶液;3)在授粉结束后当昼夜温差大于15℃或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时,每周喷施1次阿米西达溶液,直至种子发育成熟可采收;4)用经6‑BA处理后的切花菊杂交种子进行切花菊育苗;本发明能够预防杂交种子病变,提高切花菊杂交后的结果率;在育苗前通过6‑BA种子引动处理后,有效提高了杂交种子的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从而保证切花菊育种的顺利和有效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切花菊杂交育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菊花(Dendranthema)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云南省大宗出口花卉之一。迄今为止,我国切花菊的生产大都依赖国外品种,品种权费用昂贵,生产成本高,品种引进和生产受制于国外。只有发展育种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我国的切花菊产品才能摆脱国外育种公司的制约,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杂交育种可以使双亲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丰富的材料;基因重组可以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产生在各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培育菊花杂交种子所需周期较长,在种子成熟期(冬季)由于早晚温度和湿度差异大,易发生种子病变,不利于种子形成。而在种子播种季节(早春)由于温度乍暖还寒,易导致出苗缓慢、不整齐及倒苗。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有效的方法,防止杂交种子病变及提高杂交种子的出苗率,从而保证切花菊育种的顺利和有效进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能够防止杂交种子病变,提高切花菊杂交后的结果率;在育苗前通过种子引动,有效提高杂交种子的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从而保证切花菊育种的顺利和有效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切花菊杂交授粉过程中,当头状花序中舌状花花瓣生长至长于雌蕊柱头时,用刀片将舌状花花瓣削短至低于柱头1-2mm;
2)削除舌状花花瓣的第2天,在舌状花花瓣伤口处喷洒1000倍扑海因溶液,每2-3天重复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防止伤口病菌感染,促进伤口快速愈合;
3)在授粉结束后切花菊杂交种子发育过程中,当昼夜温差大于15℃或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时,每周喷施1次1000-1500倍阿米西达溶液预防病菌,直至种子正常发育成熟可以采收为止;
4)苗床上铺设3-5cm的基质,将经过种子引动处理的切花菊杂交种子均匀撒在基质上,各杂交组合的种子有明显区隔;利用迷雾式喷灌浇头水至苗床底部有水滴出为准;进行相应的环境管理,同时每周喷洒一次广谱杀菌剂异菌脲1500倍液预防病害,萌发的种子直至长出2片子叶并且子叶展平时就可以移栽至穴盘。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切花菊杂交授粉包括以下步骤:
A.在晴朗天气,收集杂交父本头状花序中管状花的花粉并保存在4℃冰箱中;
B.当杂交母本头状花序中的舌状花雌蕊生长成熟至柱头展开成“Y”型时,将父本花粉涂抹在母本柱头表面,进行人工授粉;
C.重复授粉过程中,每2天授粉1次,直至整个头状花序中舌状花的雌蕊柱头展开呈“T”型时,授粉结束;
D.每次授粉完成后均要套上硫酸纸袋,待最后授粉完成并保留硫酸纸袋7天后,才可去掉纸袋;
E.授粉结束15-20天后花序开始萎缩,授粉结束30-40天后种子成熟可以采收。
进一步的,步骤1)中,刀片每削除一个头状花序消毒一次,消毒液为质量浓度70%的酒精,此操作有利于避免削除后的伤口交叉感染。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种子引动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A.在高度5cm的托盘底部垫上吸水纸,在纸上铺一层约1cm厚的切花菊杂交种子,用喷壶喷洒2mg/L的6-BA溶液至润湿种子而吸水纸上无流动的溶液为止;
B.将托盘放入10-15℃的恒温箱中24h,中间每隔2h补充喷洒2mg/L的6-BA溶液至润湿种子而吸水纸上无流动的溶液,进行种子引动;
C.结束后用干的吸水纸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将种子保存在4℃冰箱备用。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基质包括草炭和珍珠岩,其配比为5:1,其中草炭的纤维长度为4-6mm。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环境管理是指夜间温度不低于15℃,白天温度不高于28℃,光照强度不低于70Lux,光照时长16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防止杂交种子病变,提高切花菊杂交后的结果率;在育苗前通过种子引动,有效提高杂交种子的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从而保证切花菊育种的顺利和有效进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云丰瑞雪(父本)与云丰庆典(母本)杂交为例:
1、切花菊杂交授粉:
1)在晴朗天气,收集杂交父本头状花序中管状花的花粉并保存在4℃冰箱中;
2)当杂交母本头状花序中的舌状花雌蕊生长成熟至柱头展开成“Y”型时,将父本花粉涂抹在母本柱头表面,进行人工授粉;
3)重复授粉过程中,每2天授粉1次,直至整个头状花序中舌状花的雌蕊柱头展开呈“T”型时,授粉结束;
4)每次授粉完成后均要套上硫酸纸袋,待最后授粉完成并保留硫酸纸袋7天后,才可去掉纸袋;
5)授粉结束15-20天后花序开始萎缩,授粉结束30-40天后种子成熟可以采收。
2、杂交种子萌发:
1)苗床上铺设3-5cm的基质(基质包括草炭和珍珠岩,其配比为5:1,其中草炭的纤维长度为4-6mm);
2)将经过种子引动处理的切花菊杂交种子均匀撒在基质上,注意种子不要堆叠在一起,各杂交组合的种子有明显区隔;
3)利用迷雾式喷灌浇头水至苗床底部有水滴出为准;
4)环境管理:指夜间温度不低于15℃,白天温度不高于28℃,光照强度不低于70Lux,光照时长16h;每周喷洒一次广谱杀菌剂异菌脲1500倍液预防病害,萌发的种子直至长出2片子叶并且子叶展平时就可以移栽至穴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以云丰瑞雪(父本)与云丰庆典(母本)杂交为例:
1、切花菊杂交授粉:
1)在晴朗天气,收集杂交父本头状花序中管状花的花粉并保存在4℃冰箱中;
2)当杂交母本头状花序中的舌状花雌蕊生长成熟至柱头展开成“Y”型时,将父本花粉涂抹在母本柱头表面,进行人工授粉;
3)重复授粉过程中,每2天授粉1次,直至整个头状花序中舌状花的雌蕊柱头展开呈“T”型时,授粉结束;
4)每次授粉完成后均要套上硫酸纸袋,待最后授粉完成并保留硫酸纸袋7天后,才可去掉纸袋;
5)授粉结束15-20天后花序开始萎缩,授粉结束30-40天后种子成熟可以采收。
2、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
在切花菊杂交授粉过程中,当头状花序中舌状花花瓣生长至长于雌蕊柱头时,用刀片将舌状花花瓣削短至低于柱头1-2mm;刀片每削除一个头状花序消毒一次,消毒液用质量浓度70%的酒精,这样有利于避免削除后的伤口交叉感染;
3、种子引动处理:
1)在高度5cm的托盘底部垫上吸水纸,在纸上铺一层约1cm厚的切花菊杂交种子,用喷壶喷洒2mg/L的IAA溶液至润湿种子而吸水纸上无流动的溶液为止;
2)将托盘放入10-15℃的恒温箱中24h,中间每隔2h补充喷洒2mg/L的IAA溶液至润湿种子而吸水纸上无流动的溶液,进行种子引动;
3)结束后用干的吸水纸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将种子保存在4℃冰箱备用。
4、杂交种子萌发:
1)苗床上铺设3-5cm的基质(基质包括草炭和珍珠岩,其配比为5:1,其中草炭的纤维长度为4-6mm);
2)将经过种子引动处理的切花菊杂交种子均匀撒在基质上,注意种子不要堆叠在一起,各杂交组合的种子有明显区隔;
3)利用迷雾式喷灌浇头水至苗床底部有水滴出为准;
4)环境管理:指夜间温度不低于15℃,白天温度不高于28℃,光照强度不低于70Lux,光照时长16h;每周喷洒一次广谱杀菌剂异菌脲1500倍液预防病害,萌发的种子直至长出2片子叶并且子叶展平时就可以移栽至穴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以云丰瑞雪(父本)与云丰庆典(母本)杂交为例:
1、切花菊杂交授粉:
1)在晴朗天气,收集杂交父本头状花序中管状花的花粉并保存在4℃冰箱中;
2)当杂交母本头状花序中的舌状花雌蕊生长成熟至柱头展开成“Y”型时,将父本花粉涂抹在母本柱头表面,进行人工授粉;
3)重复授粉过程中,每2天授粉1次,直至整个头状花序中舌状花的雌蕊柱头展开呈“T”型时,授粉结束;
4)每次授粉完成后均要套上硫酸纸袋,待最后授粉完成并保留硫酸纸袋7天后,才可去掉纸袋;
5)授粉结束15-20天后花序开始萎缩,授粉结束30-40天后种子成熟可以采收。
2、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
1)在切花菊杂交授粉过程中,当头状花序中舌状花花瓣生长至长于雌蕊柱头时,每2-3天重复喷洒1次1000倍扑海因溶液,连续喷洒3次,防止伤口病菌感染,促进伤口快速愈合;
2)在授粉结束后切花菊杂交种子发育过程中,当昼夜温差大于15℃或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时,每周喷施1次1000-1500倍阿米西达溶液预防病菌,直至种子正常发育成熟可以采收为止;
3、种子引动处理:
1)在高度5cm的托盘底部垫上吸水纸,在纸上铺一层约1cm厚的切花菊杂交种子,用喷壶喷洒2mg/L的PEG溶液至润湿种子而吸水纸上无流动的溶液为止;
2)将托盘放入10-15℃的恒温箱中24h,中间每隔2h补充喷洒2mg/L的PEG溶液至润湿种子而吸水纸上无流动的溶液,进行种子引动;
3)结束后用干的吸水纸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将种子保存在4℃冰箱备用。
4、杂交种子萌发:
1)苗床上铺设3-5cm的基质(基质包括草炭和珍珠岩,其配比为5:1,其中草炭的纤维长度为4-6mm);
2)将经过种子引动处理的切花菊杂交种子均匀撒在基质上,注意种子不要堆叠在一起,各杂交组合的种子有明显区隔;
3)利用迷雾式喷灌浇头水至苗床底部有水滴出为准;
4)环境管理:指夜间温度不低于15℃,白天温度不高于28℃,光照强度不低于70Lux,光照时长16h;每周喷洒一次广谱杀菌剂异菌脲1500倍液预防病害,萌发的种子直至长出2片子叶并且子叶展平时就可以移栽至穴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以云丰瑞雪(父本)与云丰庆典(母本)杂交为例:
1、切花菊杂交授粉:
1)在晴朗天气,收集杂交父本头状花序中管状花的花粉并保存在4℃冰箱中;
2)当杂交母本头状花序中的舌状花雌蕊生长成熟至柱头展开成“Y”型时,将父本花粉涂抹在母本柱头表面,进行人工授粉;
3)重复授粉过程中,每2天授粉1次,直至整个头状花序中舌状花的雌蕊柱头展开呈“T”型时,授粉结束;
4)每次授粉完成后均要套上硫酸纸袋,待最后授粉完成并保留硫酸纸袋7天后,才可去掉纸袋;
5)授粉结束15-20天后花序开始萎缩,授粉结束30-40天后种子成熟可以采收。
2、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
1)在切花菊杂交授粉过程中,当头状花序中舌状花花瓣生长至长于雌蕊柱头时,用刀片将舌状花花瓣削短至低于柱头1-2mm;刀片每削除一个头状花序消毒一次,消毒液用质量浓度70%的酒精,这样有利于避免削除后的伤口交叉感染;
2)削除舌状花花瓣的第2天,在舌状花花瓣伤口处喷洒1000倍扑海因溶液,每2-3天重复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防止伤口病菌感染,促进伤口快速愈合;
3)在授粉结束后切花菊杂交种子发育过程中,当昼夜温差大于15℃或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时,每周喷施1次1000-1500倍阿米西达溶液预防病菌,直至种子正常发育成熟可以采收为止;
3、种子引动处理:
1)在高度5cm的托盘底部垫上吸水纸,在纸上铺一层约1cm厚的切花菊杂交种子,用喷壶喷洒2mg/L的6-BA溶液至润湿种子而吸水纸上无流动的溶液为止;
2)将托盘放入10-15℃的恒温箱中24h,中间每隔2h补充喷洒2mg/L的6-BA溶液至润湿种子而吸水纸上无流动的溶液,进行种子引动;
3)结束后用干的吸水纸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将种子保存在4℃冰箱备用。
4、杂交种子萌发:
1)苗床上铺设3-5cm的基质(基质包括草炭和珍珠岩,其配比为5:1,其中草炭的纤维长度为4-6mm);
2)将经过种子引动处理的切花菊杂交种子均匀撒在基质上,注意种子不要堆叠在一起,各杂交组合的种子有明显区隔;
3)利用迷雾式喷灌浇头水至苗床底部有水滴出为准;
4)环境管理:指夜间温度不低于15℃,白天温度不高于28℃,光照强度不低于70Lux,光照时长16h;每周喷洒一次广谱杀菌剂异菌脲1500倍液预防病害,萌发的种子直至长出2片子叶并且子叶展平时就可以移栽至穴盘。
实验分析
将采用实施例1-4的方法的切花菊杂交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4切花菊杂交效果的对比结果
Figure BDA0001542862160000101
注:结果率以种子成熟后采收到的饱满种子计数。
上表中,实施例1-3和实施例4杂交效果中结果率、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实施例1-3中杂交切花菊的结果率较低,处于2-11%之间,实施例4中杂交切花菊的结果率达到51%。实施例4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实施例4中,当切花菊杂交过程中头状花序中舌状花花瓣生长至长于雌蕊柱头时,采用刀片将舌状花花瓣削短至低于柱头1-2mm,同时在削除舌状花花瓣第2天后,喷洒扑海因溶液,能够防止人为伤口病菌感染发生灰霉病,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在授粉结束后切花菊杂交种子发育过程中,当昼夜温差大于15℃或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时,切花菊易发生锈病,实施例4在授粉结束后每周喷施1次阿米西达溶液可预防锈病发生。而实施例1-3中缺少相关的处理,导致杂交切花菊的结果率较低。
同时,实施例4的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的综合效果也优于实施例1-3。其区别在于:实施例1中杂交种子未经种子引动处理,实施例2-4均对杂交种子进行了引动处理,而采用的生长素(IAA、PEG、6-BA)有所不同。实验表明,经6-BA溶液处理后的切花菊杂交种子,在进行切花菊育苗时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显著优于经IAA溶液或PEG溶液处理的杂交种子。
不同浓度的6-BA对切花菊杂交种子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的对比分析:
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其他步骤均相同,在种子引动处理中,根据6-BA的不同浓度设置5个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浓度的6-BA对切花菊杂交种子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的对比结果
Figure BDA0001542862160000111
如表2所示,在其他操作均相同的情况下,种子引动处理中6-BA溶液的浓度不同也会对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造成影响。其中,采用2mg/L的6-BA溶液进行种子引动处理,对于提高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效果最佳,其出苗率可达到90%,出苗整齐度可达到86%。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有效提高切花菊杂交后的结果率;在育苗前通过采用2mg/L6-BA溶液进行种子引动处理,能够提高杂交种子的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从而保证了切花菊育种的顺利和有效进行。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切花菊杂交授粉过程中,当头状花序中舌状花花瓣生长至长于雌蕊柱头时,用刀片将舌状花花瓣削短至低于柱头1-2mm;
2)削除舌状花花瓣的第2天,在舌状花花瓣伤口处喷洒1000倍扑海因溶液,每2-3天重复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防止伤口病菌感染,促进伤口快速愈合;
3)在授粉结束后切花菊杂交种子发育过程中,当昼夜温差大于15℃或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时,每周喷施1次1000-1500倍阿米西达溶液预防病菌,直至种子正常发育成熟采收为止;
4)苗床上铺设3-5cm的基质,将经过6-BA溶液种子引动处理的切花菊杂交种子均匀撒在基质上,各杂交组合的种子有明显区隔;利用迷雾式喷灌浇头水至苗床底部有水滴出为准;进行相应的环境管理,同时每周喷洒一次广谱杀菌剂异菌脲1500倍液预防病害,萌发的种子直至长出2片子叶并且子叶展平时移栽至穴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切花菊杂交授粉包括以下步骤:
A. 在晴朗天气,收集杂交父本头状花序中管状花的花粉并保存在4℃冰箱中;
B.当杂交母本头状花序中的舌状花雌蕊生长成熟至柱头展开成“Y”型时,将父本花粉涂抹在母本柱头表面,进行人工授粉;
C.重复授粉过程中,每2天授粉1次,直至整个头状花序中舌状花的雌蕊柱头展开呈“T”型时,授粉结束;
D.每次授粉完成后均要套上硫酸纸袋,待最后授粉完成并保留硫酸纸袋7天后,去掉纸袋;
E.授粉结束15-20天后花序开始萎缩,授粉结束30-40天后种子成熟采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刀片每削除一个头状花序消毒一次,消毒液为质量浓度70%的酒精,此操作有利于避免削除后的伤口交叉感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种子引动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A. 在高度5cm的托盘底部垫上吸水纸,在纸上铺一层1cm厚的切花菊杂交种子,用喷壶喷洒2mg/L的6-BA溶液至润湿种子而吸水纸上无流动的溶液为止;
B.将托盘放入10-15℃的恒温箱中24h,中间每隔2h补充喷洒2mg/L的6-BA溶液至润湿种子而吸水纸上无流动的溶液,进行种子引动;
C.结束后用干的吸水纸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将种子保存在4℃冰箱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基质包括草炭和珍珠岩,其配比为5:1,其中草炭的纤维长度为4-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环境管理是指夜间温度不低于15℃,白天温度不高于28℃,光照强度不低于70Lux,光照时长16h。
CN201810018864.4A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 Active CN108184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8864.4A CN108184650B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8864.4A CN108184650B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4650A CN108184650A (zh) 2018-06-22
CN108184650B true CN108184650B (zh) 2021-03-26

Family

ID=62588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8864.4A Active CN108184650B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846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4435A (zh) * 2020-12-15 2021-03-26 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非洲菊离体杂交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7801A (zh) * 2012-02-22 2012-07-18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预防月季杂交果实病变腐烂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7801A (zh) * 2012-02-22 2012-07-18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预防月季杂交果实病变腐烂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切花菊"神马"母苗栽培管理技术;苏君伟等;《辽宁农业科学》;20051231(第3期);第86-8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4650A (zh) 2018-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8559B (zh) 一种蝴蝶兰与钻喙兰远缘杂交种子无菌播种及其育苗的方法
CN101690461B (zh) 一种制备植物三倍体植株的方法
CN109566412B (zh) 一种提高芍药属组间远缘杂交种子成苗率的方法
CN104145814B (zh) 一种高盆樱桃(原变种)茎段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CN113475384B (zh) 一种种间杂交培育玫瑰的方法
CN109348951B (zh) 一种固定旱柳速生性状的杂交方法
CN107079817A (zh) 兜兰新品种“优优兜兰”组培快繁方法
CN105052730B (zh) 一种三倍体矮牵牛的培育方法
CN102239801A (zh) 一种兰科植物试管内授粉及结实的方法
CN108184650B (zh) 一种预防切花菊杂交种子病变和提高种子出苗率的方法
CN111742838A (zh) 药用工业大麻的人工授粉方法
CN114600772B (zh) 一种深山含笑的组培方法和快速繁殖方法
CN106489737A (zh) 一种大花月季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及方法
CN115176608B (zh) 一种铁皮石斛茎节诱导芽的快速成苗方法
CN113207693B (zh) 一种濒危珍稀植物四合木的组培繁殖方法
CN1234265C (zh) 百合三倍体的培育方法
CN105359961B (zh) 一种通过幼胚离体挽救获得朱顶红‘苹果’杂交种的方法
CN108990793B (zh) 一种四倍体矮牵牛的培育方法
CN112470926A (zh) 一种凉粉草茎尖脱毒种苗的快速扩繁方法
CN105594595B (zh) 一种红光玫瑰小檗组培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
Quazi Regeneration of plants from anthers of broccoli (Brassica oleracea L.)
CN104521741A (zh) 一种芳香型高山杜鹃的培育方法
CN110547197A (zh) 一种通过空气凤梨侧芽组培快繁种苗的方法
CN117158320B (zh) 一种洋桔梗多品种体细胞胚高效再生体系的构建方法
CN113940276B (zh) 一种利用四倍体大白菜创制二倍体种质资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