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0591A - 全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全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80591A CN108180591A CN201810043780.6A CN201810043780A CN108180591A CN 108180591 A CN108180591 A CN 108180591A CN 201810043780 A CN201810043780 A CN 201810043780A CN 108180591 A CN108180591 A CN 1081805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e
- slideway
- heat
- heat exchange
-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12/006—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热交换器。它包括通过滑道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热交换芯体,壳体内部通过相对底面垂直设置的第一Z型隔板、第二Z型隔板、第一方形隔板和第二方形隔板分区;第一Z型隔板和第二Z型隔板朝向热交换区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用于装配热交换芯体的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热交换芯体由至少两段热交换子芯体叠加而成述第一滑道由外滑道和里滑道构成;所述第一Z型隔板包括隔板主体和可相对隔板主体活动的活动板体,外滑道安装在活动板体上;所述底面上,外滑道的下方,设有芯体拆装窗口和相对芯体拆装窗口活动安装的封盖。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芯体横向装配方式所存在的拆装不方便的问题,兼具热交换效率高和拆装方便双重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全热交换器是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它能够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并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输入到室内,实现对室内空气的置换,让房间里空气每时每刻都保持新鲜干净。并且,全热交换器在工作过程中,能将壳体内待排出的空气与待输入的空气在壳体内通过热交换芯体进行热交换,在炎热的夏天或寒冷的冬天起到保温作用。
全热交换器通常由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排风进口、排风出口、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排风机组、排风过滤器、新风机组、新风过滤器和热交换芯体等部件构成。壳体内部通过一组风道隔板形成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现有技术中,热交换芯体通常通过滑道安装在全热交换器的壳体内部,按其长度方向(即热交换芯片的堆叠方向)的指向可分为横向安装和竖向安装两种安装方式。横向安装的热交换芯体的长度方向和底面平行,芯体长度不受壳体高度制约,其两端面可以一直延伸至与壳体侧面呈紧挨状,能够相对竖向安装方式获得更大的芯体长度,从而能够具有更高的热交换效率,但对于吊顶安装的全热交换器,横向安装的热交换芯体需要从壳体侧面拆装,过程非常不便,且往往还要破坏周边的吊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本发明的全热交换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芯体横向装配方式所存在的拆装不方便的问题,兼具热交换效率高和拆装方便双重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全热交换器,包括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热交换芯体,热交换芯体的长度方向和底面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通过相对底面垂直设置的第一Z型隔板、第二Z型隔板、第一方形隔板和第二方形隔板分区;其中,第一Z型隔板和第二Z型隔板之间为热交换区,热交换区的一侧为通过第一方形隔板隔开的排风机组区和新风流经区,另一侧为通过第二方形隔板隔开的新风机组区和排风流经区;由新风机组区、热交换区和新风流经区形成的新风通道和由排风机组区、热交换区和排风流经区形成的排风通道呈交错状;所述第一Z型隔板和第二Z型隔板朝向热交换区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用于装配热交换芯体的第一滑道、第二滑道;所述热交换芯体由至少两段热交换子芯体叠加而成;所述第一滑道由外滑道和里滑道构成,外滑道的长度不小于任一热交换子芯体的长度;所述第一Z型隔板包括隔板主体和活动安装的活动板体,外滑道安装在活动板体上;所述底面上,外滑道的下方,设有芯体拆装窗口和相对芯体拆装窗口活动安装的封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芯体的长度方向与底面平行,不受壳体高度限制,能够获得较高的热交换效率;本发明通过在壳体底部设置拆装口,热交换芯体设计成由多组热交换子芯体层叠而成的结构,外滑道安装在活动板体上,实现了从底面拆装芯体的目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芯体横向装配方式所存在的拆装不方便的问题,且拆装热交换芯体时,不需要破坏全热交换器周边的吊顶,有利于控制工程成本。
作为对前述全热交换器的优化,所述活动板体一端通过铰链与隔板主体联接,另一端通过锁具与隔板主体联接;该构造不仅成本较低,而且易于操作。进一步,所述锁具为插销锁。
作为对前述全热交换器的优化,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均为V型滑道。实验表明,V型滑道相对一字型滑道具有更好的导向作用,可以避免出现装取芯体过程中因用力方向不对导致阻力骤增的现象。
作为对前述全热交换器的优化,所述的热交换芯体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壳体的两个侧面呈紧挨状。此时,热交换芯体的厚度达到最大极限,从而具有最高的热交换效率。
作为对前述全热交换器的优化,所述热交换芯体由三组热交换子芯体组成,按照安装位置由里及外依次为第一热交换子芯体、第二热交换子芯体和第三热交换子芯体,所述第一热交换子芯体、第二热交换子芯体和第三热交换子芯体的长度比值为1:1~1.5:1~2。试验研究表明,此时,热交换芯体的拆装较为简单、容易。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三组热交换子芯体长度相等;此时,部件实现共享,有利于控制成本。
作为对前述全热交换器的优化,为保证较高的热交换效率,所述热交换芯体为六棱柱形。
作为对前述全热交换器的优化,所述封盖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底面联接,另一端通过卡锁部件锁合。封盖用于封住底面上的芯体拆装窗口以及其它开口,既起到密封作用,又具有美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全热交换器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拆开底面和两个侧面,且不包含热交换芯体);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Z型隔板和第一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Z型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全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不包括封盖);
图5是本发明的全热交换器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热交换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Z型隔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壳体,101-底面,1011-芯体拆装窗口;2-第一Z型隔板,201-隔板主体,202-活动板体,203-锁具;3-第二Z型隔板,4-第一方形隔板,5-第二方形隔板,6-第一滑道,601-外滑道,602-里滑道,7-第二滑道,8-热交换芯体,801-第一热交换子芯体,802-第二热交换子芯体,803-第三热交换子芯体,9-封盖,10-卡锁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参见图1至图7,本发明的全热交换器包括通过滑道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热交换芯体8,热交换芯体8的长度方向(即热交换芯片的堆叠方向)和底面101平行,所述壳体1内部通过相对底面101垂直设置的第一Z型隔板2、第二Z型隔板3、第一方形隔板4和第二方形隔板5分区;其中,第一Z型隔板2和第二Z型隔板3之间为热交换区,热交换区的一侧为通过第一方形隔板4隔开的排风机组区和新风流经区,热交换区的另一侧为通过第二方形隔板5隔开的新风机组区和排风流经区;由新风机组区、热交换区和新风流经区形成的新风通道和由排风机组区、热交换区和排风流经区形成的排风通道呈交错状;所述第一Z型隔板2和第二Z型隔板3朝向热交换区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用于装配热交换芯体8的第一滑道6、第二滑道7(滑道可以采用铝合金型材,型材上可以挨着滑道设置用于插装过滤器的过滤器插槽);所述热交换芯体8由至少两段热交换子芯体叠加而成;所述第一滑道6由外滑道601和里滑道602构成(外滑道601和最后装入/最先取出的热交换子芯体配合),外滑道601的长度不小于任一热交换子芯体的长度;所述第一Z型隔板2包括隔板主体201和可相对隔板主体201活动的活动板体202,外滑道601安装在活动板体202上;所述底面101上,外滑道601的下方,设有芯体拆装窗口1011和相对芯体拆装窗口1011活动安装的封盖9。
实施例1。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活动板体202一端通过铰链与隔板主体201联接,另一端通过锁具203与隔板主体201联接。所述锁具203优选插销锁。所述第一滑道6和第二滑道7均为V型滑道。所述的热交换芯体8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壳体1的两个侧面呈紧挨状。所述热交换芯体8由三组长度相等的热交换子芯体组成。所述热交换芯体8为六棱柱形。封盖9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底面101联接,另一端通过卡锁部件10锁合。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热交换芯体8由三组热交换子芯体组成,按照安装位置由里及外依次为第一热交换子芯体801、第二热交换子芯体802和第三热交换子芯体803,所述第一热交换子芯体801、第二热交换子芯体802和第三热交换子芯体803的长度比值为1:1.5:2。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热交换芯体8由三组热交换子芯体组成,按照安装位置由里及外依次为第一热交换子芯体801、第二热交换子芯体802和第三热交换子芯体803,所述第一热交换子芯体801、第二热交换子芯体802和第三热交换子芯体803的长度比值为1:1:2。
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热交换芯体8由三组热交换子芯体组成,按照安装位置由里及外依次为第一热交换子芯体801、第二热交换子芯体802和第三热交换子芯体803,所述第一热交换子芯体801、第二热交换子芯体802和第三热交换子芯体803的长度比值为1:1.5:1。
实践表明,位于外面的热交换子芯体长一点,位于里面的热交换子芯体短一点,有利于取出或装入。
本发明的全热交换器内部的新风流经区和排风流经区可以容纳多组过滤器,这也是本发明的全热交换器的一个优势所在。
使用时,可按以下方法取出热交换芯体8:
(1)先打开锁具3,然后向下拉下位于最外端的热交换子芯体,将其从芯体拆装窗口1011拉出;
(2)将里面的热交换子芯体沿滑道拉到芯体拆装窗口1011的上方位置,再从芯体拆装窗口1011取出。
上述对本申请中涉及的发明的一般性描述和对其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不应理解为是对该发明技术方案构成的限制。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的公开,可以在不违背所涉及的发明构成要素的前提下,对上述一般性描述或/和实施例中的公开技术特征进行增加、减少或组合,形成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的其它的技术方案。
Claims (9)
1.全热交换器,包括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热交换芯体(8),热交换芯体(8)的长度方向和底面(101)平行,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内部通过相对底面(101)垂直设置的第一Z型隔板(2)、第二Z型隔板(3)、第一方形隔板(4)和第二方形隔板(5)分区;其中,第一Z型隔板(2)和第二Z型隔板(3)之间为热交换区,热交换区的一侧为通过第一方形隔板(4)隔开的排风机组区和新风流经区,另一侧为通过第二方形隔板(5)隔开的新风机组区和排风流经区;由新风机组区、热交换区和新风流经区形成的新风通道和由排风机组区、热交换区和排风流经区形成的排风通道呈交错状;
所述第一Z型隔板(2)和第二Z型隔板(3)朝向热交换区的侧面上分别设有用于装配热交换芯体(8)的第一滑道(6)、第二滑道(7);
所述热交换芯体(8)由至少两段热交换子芯体叠加而成;所述第一滑道(6)由外滑道(601)和里滑道(602)构成,外滑道(601)的长度不小于任一热交换子芯体的长度;所述第一Z型隔板(2)包括隔板主体(201)和活动安装的活动板体(202),外滑道(601)安装在活动板体(202)上;所述底面(101)上,外滑道(601)的下方,设有芯体拆装窗口(1011)和相对芯体拆装窗口(1011)活动安装的封盖(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体(202)一端通过铰链与隔板主体(201)联接,另一端通过锁具(203)与隔板主体(201)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203)为插销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6)和第二滑道(7)均为V型滑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芯体(8)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壳体(1)的两个侧面呈紧挨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体(8)由三组热交换子芯体组成,按照安装位置由里及外依次为第一热交换子芯体(81)、第二热交换子芯体(82)和第三热交换子芯体(83),所述第一热交换子芯体(81)、第二热交换子芯体(82)和第三热交换子芯体(83)的长度比值为1:1~1.5: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组热交换子芯体长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体(8)为六棱柱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9)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底面(101)联接,另一端通过卡锁部件(10)锁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43780.6A CN108180591B (zh) | 2018-01-17 | 2018-01-17 | 全热交换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43780.6A CN108180591B (zh) | 2018-01-17 | 2018-01-17 | 全热交换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80591A true CN108180591A (zh) | 2018-06-19 |
CN108180591B CN108180591B (zh) | 2023-10-20 |
Family
ID=62550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43780.6A Active CN108180591B (zh) | 2018-01-17 | 2018-01-17 | 全热交换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8059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57091A (zh) * | 2021-01-21 | 2021-05-28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对流式波纹薄板型热交换器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58585A (ja) * | 1992-08-12 | 1994-03-01 | Toshiba Corp | 熱交換換気装置 |
KR20050007279A (ko) * | 2004-12-29 | 2005-01-17 | 한국신우산업(주) | 환기 유니트 |
CN203797877U (zh) * | 2014-04-28 | 2014-08-27 | 浙江科力鑫环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带有滑插式热交换芯体的新风换气机 |
CN104976751A (zh) * | 2014-04-08 | 2015-10-14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全热交换器 |
CN105333601A (zh) * | 2014-06-24 | 2016-02-17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全热交换器 |
CN105371412A (zh) * | 2014-11-28 | 2016-03-02 | 吴忠禄 | 能混合室内外空气的热交换换气装置 |
CN205561154U (zh) * | 2016-04-06 | 2016-09-07 | 浙江科力鑫环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回收新风净化一体机 |
CN106130229A (zh) * | 2016-06-29 | 2016-11-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机安装结构和全热交换器 |
CN206669982U (zh) * | 2017-03-31 | 2017-11-24 | 际高贝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
CN207865632U (zh) * | 2018-01-17 | 2018-09-14 | 浙江宝智环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全热交换器 |
-
2018
- 2018-01-17 CN CN201810043780.6A patent/CN1081805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58585A (ja) * | 1992-08-12 | 1994-03-01 | Toshiba Corp | 熱交換換気装置 |
KR20050007279A (ko) * | 2004-12-29 | 2005-01-17 | 한국신우산업(주) | 환기 유니트 |
CN104976751A (zh) * | 2014-04-08 | 2015-10-14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全热交换器 |
CN203797877U (zh) * | 2014-04-28 | 2014-08-27 | 浙江科力鑫环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带有滑插式热交换芯体的新风换气机 |
CN105333601A (zh) * | 2014-06-24 | 2016-02-17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全热交换器 |
CN105371412A (zh) * | 2014-11-28 | 2016-03-02 | 吴忠禄 | 能混合室内外空气的热交换换气装置 |
CN205561154U (zh) * | 2016-04-06 | 2016-09-07 | 浙江科力鑫环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回收新风净化一体机 |
CN106130229A (zh) * | 2016-06-29 | 2016-11-1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机安装结构和全热交换器 |
CN206669982U (zh) * | 2017-03-31 | 2017-11-24 | 际高贝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新风机组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
CN207865632U (zh) * | 2018-01-17 | 2018-09-14 | 浙江宝智环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全热交换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57091A (zh) * | 2021-01-21 | 2021-05-28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对流式波纹薄板型热交换器 |
CN112857091B (zh) * | 2021-01-21 | 2022-01-14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对流式波纹薄板型热交换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80591B (zh) | 2023-1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577863B2 (ja) | 対向流型熱交換器 | |
CN105525935B (zh) | 一种组合闭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及其应用 | |
CN207865632U (zh) | 全热交换器 | |
CN108180591A (zh) | 全热交换器 | |
WO2013180335A1 (ko) | 고효율 열교환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212620284U (zh) | 一种冷却物冷藏间排风冷量回收装置 | |
US20130098588A1 (en) | Air-air heat exchanger | |
CN107906706A (zh) | 全热交换器 | |
CN201751793U (zh) | 高效热交换芯体及新风换气装置 | |
CN203213359U (zh) | 一种进出风口错位式自然通风双层玻璃幕墙系统 | |
CN2784797Y (zh) | 通信机房用带有空气换热装置的节能空调 | |
TWI546508B (zh) | Heat exchange device | |
CN201429163Y (zh) | 新型新风换气机 | |
CN206890735U (zh) | 一种隐形的窗式通风器 | |
CN212320023U (zh) | 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 |
CN212534553U (zh) | 一种建筑用隔音建筑板 | |
CN2819156Y (zh) | 一种热交换装置 | |
KR20140113023A (ko) | 대향류형 열교환기를 장착한 열회수 환기시스템 | |
CN202613665U (zh) | 一种节能通风器 | |
CN207610333U (zh) | 全热交换器 | |
CN203271794U (zh) | 矿井用空气冷却器 | |
CN111981661A (zh) | 一种纯逆流壁挂式显热交换新风机 | |
JPS61110831A (ja) | 熱交換器付換気装置 | |
CN111322741B (zh) | 一种墙板换热器及节能型可拼装呼吸式活动板房墙 | |
CN217232865U (zh) | 一种传统民居改造用隔热保温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8 Address after: No. 223, Tianzihao, Nanye Village, Jiantiao Town, Sanmen Coun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7109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DEBEI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5, Fengming Road, industrial zone, Hairun street, Sanmen Coun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7100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BAOZHI ENVIRONMENGT TECHNOLOGY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