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80265A -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0265A
CN108180265A CN201711499295.1A CN201711499295A CN108180265A CN 108180265 A CN108180265 A CN 108180265A CN 201711499295 A CN201711499295 A CN 201711499295A CN 108180265 A CN108180265 A CN 108180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planet
planet carrier
sun gear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992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80265B (zh
Inventor
马粉粉
邰昌宁
周友
凌晓明
谢天礼
雷格
关佳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992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02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0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026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1293 priority patent/WO2019128412A1/zh
Priority to US16/340,133 priority patent/US1094805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80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0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16H3/663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with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etween axially spaced orbital gears, e.g. RAVIGNEAUX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 F16H37/08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3Mounting or installation of gears or shafts in the gearboxes, e.g. methods or means for assemb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8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of gearings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eight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1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three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1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four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avigneaux set
    • F16H2200/202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avigneaux set using a Ravigneaux set with 4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6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six engag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97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an orbital gear set member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e.g. a sun wheel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公开了一种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包括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第一、第二、第三行星排,第一、第二、第三离合器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制动器;其中输入构件与第二太阳轮固定连接,输出构件与第三行星架固定连接,第一行星架与第二齿圈固定连接,第一齿圈与第三行星架固定连接,第三太阳轮固定不动,第一制动器闭合将第一后太阳轮制动,第二制动器闭合将第一前太阳轮制动,第三制动器闭合将第一行星架及第二齿圈同时制动,第一后太阳轮通过第一离合器与输入构件连接,第二齿圈通过第三离合器与第三行星架连接,第二离合器闭合将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及第二行星架中的任意两个构件连接,使得第二行星排整体回转。

Description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控液力变速器传动系实现变速的机构一般包括多个行星排,发动机动力经液力变矩器后传入行星排变速机构进行变速后输出。自动变速器的体积、重量、效率以及承载能力直接与行星排结构布局有关。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的挡位数越多,汽车的燃油消耗越低,经济性越好。但是随着挡位数的增加,行星排的数量以及操纵离合器、制动器的数量也在增加,满足理论级比的设计更是难以实现。
目前,乘用车市场上使用的八速自动变速器的方案主要为:(1)采埃孚八速ZF 8HP方案;(2)爱信八速TR-80SD方案;(3)通用八速8L90方案;(4)现代派沃泰八速A8L/TR1方案;(5)盛瑞SR8AT-300方案。
但是,盛瑞横置SR8AT-300方案中包括中间轴出现了四对定轴常啮合齿轮,使得变速器的元件增多,不利于结构的紧凑性;爱信的八速TR-80SD方案和现代派沃泰八速A8L/TR1方案均采用了拉维纳结构,出现了双行星轮组的结构,使得变速器的结构过于复杂,不利于变速器的轻量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只采用三个单行星齿轮组,并且与三个离合器及三个制动器的组合方式实现具有八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以提高变速器结构的紧凑性,简化变速器的结构,从而利于变速器的轻量化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包括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沿同一回转轴线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行星排,第一、第二、第三离合器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制动器;其中,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前太阳轮、第一后太阳轮、第一齿圈、第一行星架及第一行星轮组,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第二行星架及第二行星轮组,所述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齿圈、第三行星架及第三行星轮组;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输出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三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太阳轮固定不动,所述第一制动器选择性地闭合将所述第一后太阳轮制动,所述第二制动器选择性地闭合将所述第一前太阳轮制动,所述第三制动器选择性地闭合将所述第一行星架及第二齿圈同时制动,所述第一后太阳轮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输入构件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架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与所述第三齿圈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选择性闭合将所述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及第二行星架中的任意两个构件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行星排整体回转。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一行星排中,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包括同轴线固定连接的第一前行星轮组及第一后行星轮组,所述第一前太阳轮与所述第一前行星轮组外啮合,所述第一后太阳轮与所述第一后行星轮组外啮合,所述第一后行星轮组与所述第一齿圈内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组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行星架的销轴上。
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二行星排中,第二太阳轮和第二行星轮组外啮合,第二行星轮组与第二齿圈内啮合,第二行星轮组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行星架的销轴上;在所述第三行星排中,第三太阳轮和第三行星轮组外啮合,第三行星轮组与第三齿圈内啮合,第三行星轮组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三行星架的销轴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制动器的一端与变速器的箱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后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的一端与变速器的箱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前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三制动器的一端与变速器的箱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及所述第二齿圈同时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太阳轮与变速器的箱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离合器均为多片式湿式离合器或犬牙式离合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焊接、一体制造或者通过花键连接;所述输出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架焊接、一体制造或者通过花键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齿圈焊接、一体制造或者通过花键连接;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三行星架焊接、一体制造或者通过花键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当所述第三离合器及所述第三制动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第一前进速比;当所述第三离合器及所述第二制动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第二前进速比;当所述第三离合器及所述第一制动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第三前进速比;当所述第一离合器及所述第三离合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第四前进速比;当所述第二离合器及所述第三离合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第五前进速比;当所述第一离合器及所述第二离合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第六前进速比;当所述第二离合器及所述第一制动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第七前进速比;当所述第二离合器及所述第二制动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第八前进速比;当所述第一离合器及所述第三制动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后退速比。
为了解决相同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方案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
本发明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采用了三个离合器和三个制动器作为操作元件与三个行星排组合的连接方案,实现只采用其中两个操作元件的选择性地闭合的多种组合方式,即可产生多个(八个前进速比及一个后退速比)速比变换;并且本发明中采用三个行星排的行星齿轮组均为单行星齿轮组,提高了变速器结构的紧凑性,简化了变速器的结构,从而利于变速器的轻量化设计。
此外,采用较多的离合器可以有利于离合器的嵌套设计,使得变速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并可有利于在特定的挡位下切断行星排间的连接关系,使得冗余的行星排空转而不承载扭矩或者不参与转动,以减少行星排的拖曳扭矩,提高变速器的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各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各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各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实现第一前进速比时的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实现第二前进速比时的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实现第三前进速比时的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实现第四前进速比时的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实现第五前进速比时的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实现第六前进速比时的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实现第七前进速比时的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图11是图1所示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实现第八前进速比时的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图12是图1所示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实现后退速比时的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
其中,1、第一行星排;11、第一前太阳轮;12、第一后太阳轮;13、第一齿圈;14、第一行星架;15、第一行星轮组;151、第一前行星轮组;152、第一后行星轮组;2、第二行星排;21、第二太阳轮;22、第二齿圈;23、第二行星架;24、第二行星轮组;3、第三行星排;31、第三太阳轮;32、第三齿圈;33、第三行星架;34、第三行星轮组;4、箱体;5、输入构件;6、输出构件;C1、第一离合器;C2、第二离合器;C3、第三离合器;B1、第一制动器;B2、第二制动器;B3、第三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示意性地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其包括输入构件5(输入轴)和输出构件6(输出轴),沿同一回转轴线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行星排1、第二行星排2及第三行星排3,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以及第一制动器B1、第二制动器B2、第三制动器B3;
其中,第一行星排1包括第一前太阳轮11、第一后太阳轮12、第一齿圈13、第一行星架14、第一行星轮组15,其中,第一行星轮组15包括同轴线固定连接的第一前行星轮组151及第一后行星轮组152;这些部件的连接关系为:第一前太阳轮11与第一前行星轮组151外啮合,第一后太阳轮12与第一后行星轮组152外啮合,第一后行星轮组152与第一齿圈13内啮合,第一行星轮组15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行星架14的销轴上;
第二行星排2包括第二太阳轮21、第二齿圈22、第二行星架23、第二行星轮组24,这些部件的连接关系为:第二行星轮组24与第二太阳轮21外啮合,第二行星轮组24与第二齿圈22内啮合,第二行星轮组24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行星架23的销轴上;
第三行星排3包括第三太阳轮31、第三齿圈32、第三行星架33及第三行星轮组34,这些部件的连接关系为:第三行星轮组34与第三太阳轮31外啮合,第三行星轮组34与第三齿圈32内啮合,第三行星轮组34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三行星架33的销轴上。
请继续参照图1所示,输入构件5与第二太阳轮21采用焊接、一体制造或者通过花键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输出构件6与第三行星架33采用焊接、一体制造或者通过花键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一行星架14与第二齿圈22采用焊接、一体制造或者通过花键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一齿圈13与第三行星架33采用焊接、一体制造或者通过花键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三太阳轮31固定不动,也就是说第三太阳轮31处于常制动的状态,因此,可以将第三太阳轮31与箱体4固定连接,以在不必要设置制动器的位置,避免设置制动器,以尽可能减少制动器的数量;
第一制动器B1的一端与箱体4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后太阳轮12连接,其作用是,当第一制动器B1选择性地闭合时,能够将第一后太阳轮12制动;第二制动器B2的一端与箱体4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前太阳轮11连接,其作用是,当第二制动器B2选择性地闭合时,能够将第一前太阳轮11制动;第三制动器B3的一端与箱体4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行星架14及第二齿圈同时连接,其作用是,当第三制动器B3选择性地闭合,能够将第一行星架14及第二齿圈22同时制动。
第一后太阳轮12通过第一离合器C1与输入构件5连接,其作用是,当第一离合器C1选择性闭合时,能够将输入构件5的动力传递至第一后太阳轮12;第二齿圈22通过第二离合器C2与第二太阳轮21连接,其作用是,当第二离合器C2选择性地闭合时,使得第二行星排2整体回转;第二行星架23通过第三离合器C3与第三齿圈32连接,其作用是,当第三离合器C3选择性闭合时,能够将第二行星架33的动力传递至第三齿圈32。
此外,上述的三个离合器可以为多片式湿式离合器或犬牙式离合器,便于离合器的嵌套设计。
下面将具体列举本发明实施例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是如何实现采用六个操作元件中的两个操作元件选择性地闭合即可在输入构件5和输出构件6之间产生多个速比变换的:
如表一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的速比变换逻辑表,表一中列举出了具体是采用哪两个操作元件选择性闭合,从而在输入构件5和输出构件6之间产生了八个前进速比和一个后退速比的,为了便于表述,将这八个前进速比顺序命名为第一前进速比至第八前进速比,并在表一中将这八个前进速比依次标记为1挡-8挡,将后退速比标记为R挡;在表一中K0及K1为第一行星排1的特征参数,其中,K0的数值等于第一齿圈13与第一前太阳轮11的齿数比,K1的数值等于第一齿圈13与第一后太阳轮12的齿数比;K2的为第二行星排2的特征参数,其数值等于第二齿圈22与第二太阳轮21的齿数比;K3为第三行星排3的特征参数,其数值等于第三齿圈32与第三太阳轮31的齿数比。
请结合表一及附图4所示,第三离合器C3及第三制动器B3同时闭合时,可以在输入构件5和输出构件6之间产生第一前进速比(1挡),在1挡位中,第三离合器C3闭合,以将第二行星架23与第三齿圈32连接,第三制动器B3闭合使得第一行星架14及第二齿圈22同时被制动,而第三太阳轮31处于常制动状态,因此,如附图4实线所示,1挡的动力传递路线为:动力从输入构件5输入至第二太阳轮21经第二行星轮组24传递至第二行星架23,再经第三离合器C3传递至第三齿圈32,再经第三行星轮组34传递至第三行星架33,最终经第三行星架33传递至输出构件6将动力输出;因此,1挡的传动速比为:i1=[(1+K2)*(1+K3)]/K3。
结合表一及附图5所示,当第三离合器C3及第二制动器B2同时闭合时,可以在输入构件5和输出构件6之间产生第二前进速比(2挡),在2挡中,第三离合器C3闭合,以将第二行星架23与第三齿圈32连接,第二制动器B2闭合使得第一前太阳轮11被制动,而第三太阳轮31处于常制动状态,因此,如附图5实线所示,2挡的动力传递路线分为两条:①动力由输入构件5输入至第二太阳轮21,并由第二行星轮组24传递至第二行星架23,再通过第三离合器C3传递至第三齿圈32,再经第三行星轮组34传递至第三行星架33,最终经第三行星架33传递至输出构件6将动力输出;②动力由输入构件5输入至第二太阳轮21,并由第二行星轮组24传递至第二齿圈22,经第二齿圈22传递至第一行星架14,再由第一行星轮组15传递至第一齿圈13,再经第一齿圈13传递至第三行星架33,最终由第三行星架33传递至输出构件6将动力输出;因此,2挡的传动比为:
i2=[(1+K0)*(1+K2)+K3*(1+K0+K2)]/[K3*(1+K0)]。
结合表一及附图6所示,当第三离合器C3及第一制动器B1同时闭合时,可以在输入构件5和输出构件6之间产生第三前进速比(3挡),在3挡中,第三离合器C3闭合,以将第二行星架23与第三齿圈32连接,第一制动器B1闭合将第一后太阳轮12制动,而第三太阳轮31处于常制动状态,因此,如附图6实线所示,在3挡位下产生了两条动力传递路线:①动力由输入构件5输入至第二太阳轮21,并由第二行星轮组24传递至第二行星架23,再通过第三离合器C3传递至第三齿圈32,再经第三行星轮组34传递至第三行星架33,最终经第三行星架33传递至输出构件6将动力输出;②动力由输入构件5输入至第二太阳轮21,并由第二行星轮组24传递至第二齿圈22,经第二齿圈22传递至第一行星架14,再由第一行星轮组15传递至第一齿圈13,再经第一齿圈13传递至第三行星架33,最终由第三行星架33传递至输出构件6将动力输出;因此,3挡的传动速比为:i3=[(1+K1)*(1+K2)+K3*(1+K1+K2)]/[K3*(1+K1)]。
结合表一及附图7所示,当第一离合器C1及第三离合器C3同时闭合时,可以在输入构件5和输出构件6之间产生第四前进速比(4挡),在4挡中,第一离合器C1闭合,以将第一后太阳轮12与输入构件5连接,第三离合器C3闭合,以将第三行星架33与第三齿圈32,第三太阳轮31处于常制动状态,因此,如附图7实线所示,4挡位下产生了三条动力传递路线:①动力由输入构件5输入至第二太阳轮21,并由第二行星轮组24传递至第二行星架23,再通过第三离合器C3传递至第三齿圈32,再经第三行星轮组34传递至第三行星架33,最终经第三行星架33传递至输出构件6将动力输出;②动力由输入构件5输入至第二太阳轮21,并由第二行星轮组24传递至第二齿圈22,经第二齿圈22传递至第一行星架14,再由第一行星轮组15传递至第一齿圈13,再经第一齿圈13传递至第三行星架33,最终由第三行星架33传递至输出构件6将动力输出;③动力由输入构件5输入,经第一离合器C1传递至第一后太阳轮12,经第一行星轮组15传递至第一齿圈13,再经第一齿圈13传递至第三行星架33,最终由第三行星架33传递至输出构件6将动力输出;
因此,4挡的传动速比为:i4=[(1+K1)*(1+K2)+K3*(1+K1+K2)]/[K3*(1+K1+K2)]。
结合表一及附图8所示,当第二离合器C2及第三离合器C3同时闭合时,可以在输入构件5和输出构件6之间产生第五前进速比(5挡),在5挡中,第二离合器C2闭合使得第二行星排2作为一个整体回转,第三离合器C3闭合,以将第二行星架323与第三齿圈32连接,而第三太阳轮31处于常制动状态;因此,如附图8实线所示,5挡的动力传递路线为:动力由输入构件5输入至第二行星排2,由第二行星排2整体回转将动力传递至第三离合器C3,经第三离合器C3传递至第三齿圈32,再经第三行星轮组34传递至第三行星架33,最终经第三行星架33传递至输出构件6,将动力输出;因此,5挡的传动速比i5=(1+K3)/K3。
结合表一及附图9所示,当第一离合器C1及第二离合器C2同时闭合时,可以在输入构件5和输出构件6之间产生第六前进速比(6挡),在6挡中,第二离合器C2闭合使得第二行星排2作为一个整体回转,在第二离合器C2闭合的前提下,第一离合器C1闭合,使得第一行星排1整体会回转,而第三太阳轮31处于常制动状态,因此,如附图9实线所示,6挡的动力传递路线为:动力由输入构件5输入,经第一行星排1及第二行星排2整体回转,通过第一齿圈13将动力传递至第三行星架33,最终经第三行星架33传递至输出构件6将动力输出;因此,6挡的传动速比:i6=1。
结合表一及附图10所示,当第二离合器C2及第一制动器B1同时闭合时,可以在输入构件5及输出构件6之间产生第七前进速比(7挡),在7挡中,第二离合器C2闭合,使得第二行星排2作为一个整体回转,第一制动器B1闭合,以将第一后太阳轮12制动,而第三太阳轮31处于常制动状态,因此,如附图10实线所示,7挡的动力传递路线为:动力有输入构件5输入,经第二行星排2整体回转将动力传递至第一行星架14,再由第一行星轮组15将动力传递至第一齿圈13,再经第一齿圈13传递至第三行星架33,最终由第三行星架33传递至输出构件6将动力输出;因此,7挡的传动速比:i7=K1/(1+K1)。
结合表一及附图11所示,当第二离合器C2及第二制动器B2同时闭合时,可以在输入构件5及输出构件6之间产生第八前进速比(8挡),在8挡中,第二离合器C2闭合,使得第二行星排2作为一个整体回转,第二制动器B2闭合,以将第一前太阳轮11制动,而第三太阳轮31处于常制动状态,因此,如附图11实现所示,8挡的动力传递路线为:动力由输入构件5输入,经第二行星排2整体回转将动力传递至第一行星架14,再由第一行星轮组15传递至第一齿圈13,再经第一齿圈13传递至第三行星架33,最终由第三行星架33传递至输出构件6将动力输出;因此,8挡的传动速比,i8=K0/(1+K0)。
结合表一及附图12所示,当第一离合器C1及第三制动器B3闭合时,可以在输入构件5及输出构件6之间产生一个后退速比(R挡),在R挡中,第一离合器C1闭合,以将输入构件5与第一后太阳轮12连接,第三制动器B3闭合,以将第一行星架14及第二齿圈22同时制动,而第三太阳轮31处于常制动状态,因此,R挡的动力传递路线为:动力由输入构件5输入,经第一离合器C1传递至第一后太阳轮12,再经第一行星轮组15传递至第一齿圈13,再经第一齿圈13传递至第三行星架33,最终由第三行星架33传递至输出构件6将动力输出;因此,R挡的传动速比iR=-K1。
表一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区别在于第二离合器C2设置的位置不同,本实施中的第二离合器C2衔接在第二行星架23与第二太阳轮21之间,即第二行星架23通过第二离合器C2与第二太阳轮21连接,但是,第二离合器C2在此处的作用与实施例1中的第二离合器C2的作用一样,都是当第二离合器C2选择性闭合时,使第二行星排整体回转;因此,本实施例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与实施例1共用一个速比变换逻辑表(表一),并且两者的每个挡位下的动力传递路线图也相同,即本实施例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所实现的功能与实施例1所实现的功能一致。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区别在于第二离合器C2设置的位置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离合器C2衔接在第二行星架23和第二齿圈22之间,即第二行星架23通过第二离合器C2与第二齿圈22连接,第二离合器C2在此处的作用与实施例1中的第二离合器C2的作用一样,都是当第二离合器C2选择性闭合时,使第二行星排整体回转;因此,本实施例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与实施例1共用一个速比变换逻辑表(表一),并且两者的每个挡位下的动力传递路线图也相同,即本实施例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所实现的功能与实施例1所实现的功能一致。
通过上述实施例1、2、3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离合器C2的作用是将第二太阳轮21、第二齿圈22及第二行星架23中的任意两个构件连接,使得第二行星排2整体回转。
为了解决相同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方案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采用了三个离合器和三个制动器作为操作元件与三个行星排组合的的连接方案,实现只采用其中两个操作元件的选择性地闭合的多种组合方式,即可产生多个(八个前进速比及一个后退速比)速比变换;并且本发明中采用三个行星排的行星齿轮组均为单行星齿轮组,提高了变速器结构的紧凑性,简化了变速器的结构,从而利于变速器的轻量化设计。
此外,采用较多的离合器可以有利于离合器的嵌套设计,使得变速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并可有利于在特定的挡位下切断行星排间的连接关系,使得冗余的行星排空转而不承载扭矩或者不参与转动,以减少行星排的拖曳扭矩,提高变速器的传动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沿同一回转轴线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行星排,第一、第二、第三离合器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制动器;
其中,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前太阳轮、第一后太阳轮、第一齿圈、第一行星架及第一行星轮组,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第二行星架及第二行星轮组,所述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齿圈、第三行星架及第三行星轮组;
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固定连接,所述输出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三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太阳轮固定不动,
所述第一制动器选择性地闭合将所述第一后太阳轮制动,所述第二制动器选择性地闭合将所述第一前太阳轮制动,所述第三制动器选择性地闭合将所述第一行星架及第二齿圈同时制动,
所述第一后太阳轮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输入构件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架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与所述第三齿圈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选择性闭合将所述第二太阳轮、第二齿圈及第二行星架中的任意两个构件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行星排整体回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行星排中,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包括同轴线固定连接的第一前行星轮组及第一后行星轮组,所述第一前太阳轮与所述第一前行星轮组外啮合,所述第一后太阳轮与所述第一后行星轮组外啮合,所述第一后行星轮组与所述第一齿圈内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组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行星架的销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行星排中,第二太阳轮和第二行星轮组外啮合,第二行星轮组与第二齿圈内啮合,第二行星轮组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行星架的销轴上;
在所述第三行星排中,第三太阳轮和第三行星轮组外啮合,第三行星轮组与第三齿圈内啮合,第三行星轮组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三行星架的销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器的一端与变速器的箱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后太阳轮连接;
所述第二制动器的一端与变速器的箱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前太阳轮连接;
所述第三制动器的一端与变速器的箱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及所述第二齿圈同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太阳轮与变速器的箱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离合器均为多片式湿式离合器或犬牙式离合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构件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焊接、一体制造或者通过花键连接;所述输出构件与所述第三行星架焊接、一体制造或者通过花键连接;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齿圈焊接、一体制造或者通过花键连接;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三行星架焊接、一体制造或者通过花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离合器及所述第三制动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第一前进速比;
当所述第三离合器及所述第二制动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第二前进速比;
当所述第三离合器及所述第一制动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第三前进速比;
当所述第一离合器及所述第三离合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第四前进速比;
当所述第二离合器及所述第三离合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第五前进速比;
当所述第一离合器及所述第二离合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第六前进速比;
当所述第二离合器及所述第一制动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第七前进速比;
当所述第二离合器及所述第二制动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第八前进速比;
当所述第一离合器及所述第三制动器同时闭合时,可以在所述输入构件及所述输出构件之间产生一个后退速比。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
CN201711499295.1A 2017-12-29 2017-12-29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Active CN108180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99295.1A CN108180265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PCT/CN2018/111293 WO2019128412A1 (zh) 2017-12-29 2018-10-22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US16/340,133 US10948051B2 (en) 2017-12-29 2018-10-22 Automatic transmission having three planetary rows and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99295.1A CN108180265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0265A true CN108180265A (zh) 2018-06-19
CN108180265B CN108180265B (zh) 2021-12-24

Family

ID=62549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99295.1A Active CN108180265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48051B2 (zh)
CN (1) CN108180265B (zh)
WO (1) WO201912841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8412A1 (zh) * 2017-12-29 2019-07-0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WO2020029547A1 (zh) * 2018-08-10 2020-02-1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九挡自动变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4586B (zh) * 2017-12-29 2022-06-2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1046A (zh) * 2014-02-25 2014-05-14 黄思睿 自动变速器
CN203743336U (zh) * 2014-02-25 2014-07-30 黄思睿 自动变速器
CN106884938A (zh) * 2017-01-25 2017-06-2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06917850A (zh) * 2017-04-27 2017-07-0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八挡自动变速器
CN107269778A (zh) * 2017-06-26 2017-10-2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器
CN107269779A (zh) * 2017-06-29 2017-10-2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行星排六速自动变速器
CN206571917U (zh) * 2017-01-25 2017-10-2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07477155A (zh) * 2017-06-29 2017-12-1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39332D1 (de) * 2001-05-30 2011-04-14 Jatco Ltd Gangschalter für ein automatisches getriebe
JP3837125B2 (ja) * 2003-06-04 2006-10-25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車両用多段自動変速機
KR100579302B1 (ko) * 2004-06-21 2006-05-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다단 자동 변속기
DE102009028710B4 (de) * 2009-08-20 2019-08-29 Zf Friedrichshafen Ag Mehrstufengetriebe
KR101090812B1 (ko) * 2010-06-30 2011-12-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의 기어 트레인
US10054198B2 (en) * 2011-12-19 2018-08-21 Allison Transmission, Inc.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with triple overdrive
CN104033545B (zh) * 2014-06-11 2016-05-18 同济大学 六挡变速器
CN104033550B (zh) * 2014-06-11 2016-06-22 同济大学 多挡变速器
CN104033548B (zh) * 2014-06-11 2016-04-06 同济大学 十挡变速器
CN108180265B (zh) * 2017-12-29 2021-12-2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1046A (zh) * 2014-02-25 2014-05-14 黄思睿 自动变速器
CN203743336U (zh) * 2014-02-25 2014-07-30 黄思睿 自动变速器
CN106884938A (zh) * 2017-01-25 2017-06-2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206571917U (zh) * 2017-01-25 2017-10-2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06917850A (zh) * 2017-04-27 2017-07-0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八挡自动变速器
CN107269778A (zh) * 2017-06-26 2017-10-2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器
CN107269779A (zh) * 2017-06-29 2017-10-2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行星排六速自动变速器
CN107477155A (zh) * 2017-06-29 2017-12-1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8412A1 (zh) * 2017-12-29 2019-07-04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WO2020029547A1 (zh) * 2018-08-10 2020-02-1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九挡自动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393022A1 (en) 2020-12-17
WO2019128412A1 (zh) 2019-07-04
CN108180265B (zh) 2021-12-24
US10948051B2 (en)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47955U (zh) 双电机双行星排两挡混合动力总成
CN104246294B (zh) 多级变速器
CN108194587A (zh)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04271984B (zh) 多级变速器
CN104728368B (zh) 一种六挡行星自动变速器
CN101852277B (zh) 八速行星齿轮的动态布置
CN206159382U (zh) 一种11速自动变速器传动机构
CN110822034A (zh) 九挡自动变速器
CN108180265A (zh)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08194586A (zh)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07269779A (zh) 三行星排六速自动变速器
CN107199875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系统
CN106838153B (zh) 一种七前一倒四自由度行星变速器
CN107435713B (zh) 四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218777398U (zh) 三挡电驱桥结构
CN110626167A (zh) 纯电动汽车两挡减速器
CN107477155B (zh) 四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08223718B (zh) 四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06286727B (zh) 一种八速自动变速器的传动系统
CN110056614A (zh) 一种基于三离合器电动汽车三挡自动变速器
CN202251790U (zh) 横置多功能变速器
CN208634296U (zh) 九挡自动变速器
CN107524767B (zh) 三行星排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CN107489744A (zh) 多离合变速器
CN206072262U (zh) 一种基于双排单级行星机构变速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