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7495A - 一种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7495A
CN108177495A CN201711279487.1A CN201711279487A CN108177495A CN 108177495 A CN108177495 A CN 108177495A CN 201711279487 A CN201711279487 A CN 201711279487A CN 108177495 A CN108177495 A CN 108177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duct
conditioning equipment
heat exchanger
fan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794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77495B (zh
Inventor
刘洋
邹建煌
曹锋
曹雷
张苏北
刘中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112794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74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7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7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77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74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078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 B60H2001/00092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of air deflecting or air directing means inside the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空调设备,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空调设备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驱动机构。其中,第一风道内设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叶。第二风道内设有第二换热器和第二风叶,且第二风道与第一风道为隔开的两个风道。驱动机构、第一风叶、第二风叶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以使同一驱动机构能同时驱动与其对应的第一风叶、第二风叶转动。本发明主要用于减少空调设备中电机的使用数量,以降低空调设备的能耗及成本,及提高空调设备内部布局的紧凑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车辆空调设备是实现对车厢内的空气进行换热的装置;它可以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现有技术中,大巴空调设备包括冷凝器风道和蒸发器风道;蒸发器风道中的蒸发器既可以对车厢内制冷,也可以作为冷凝器对车厢制热。相应地,在蒸发器风道制冷时,冷凝器风道中的冷凝器用于散热、在蒸发器风道对车厢内制热时,冷凝器风道中的冷凝器作为蒸发器用于冷却。其中,根据冷凝器风道的形状及尺寸,蒸发器风道的布置方式主要有一段式、以及多段式。另外,蒸发器风道主要采用前向离心风机;冷凝器风道主要采用轴流风机。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的大巴空调设备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由于蒸发器风道和冷凝器风道采用的风机类型不同,使得与风叶配合的电机的数量和种类较多、以及控制电机的控制器的数量较多,从而大大增加了技术人员开发的难度以及周期、增加电机、控制器的成本及能耗。并且,上述现有的大巴空调设备的内部布局较为松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设备,主要目的在于减少空调设备中电机的使用数量,以降低空调设备的成本及能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设备,其中,所述空调设备包括:
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内设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叶;
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内设有第二换热器和第二风叶,且所述第二风道与第一风道为隔开的两个风道;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第一风叶、第二风叶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以使同一驱动机构能同时驱动与其对应的第一风叶、第二风叶转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由隔板相隔开;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隔板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固定在隔板上;
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隔板上;
其中,所述电机上设有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一风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风叶驱动连接。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风道内设有多个第一风叶时,任意两个第一风叶由第一挡板隔开;和/或当所述第二风道内设有多个第二风叶时,任意两个第二风叶由第二挡板隔开。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叶为后向离心风叶;和/或所述第二风叶为后向离心风叶。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道的风道壁上设置有与待换热区域外连通的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
所述第二风道的风道壁上设置有与待换热区域内连通的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道叠置在所述第二风道上,以使所述第一风道的底部为所述第二风道的顶部;
当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由隔板相隔开时,所述隔板作为第一风道的底部、且所述隔板作为所述第二风道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的顶部;和/或
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的侧部上、且靠近第一风道的底部的位置处,以使所述第一风道侧出风。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换热器为一个时,所述第一换热器水平放置在第一风道内的进风路径上;或当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多个时,所述多个第一换热器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内的进风路径上。
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多个时,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换热器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内的进风路径或出风路径上。
优选地,所述空调设备还包括压缩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压缩控制装置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连接;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调设备为车辆空调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空调设备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通过采用同一驱动机构来同时驱动相隔开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的相对应的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与现有技术中的每一风叶均由一个驱动机构来驱动相比,本实施例这样设置,能减少电机的数量、以及与电机匹配的控制器数量,从而减轻空调设备的重量,降低空调设备的能耗及成本,且有利于提高空调设备内部布局的紧凑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由隔板隔开,通过将驱动机构安装在隔板上,不仅便于实现驱动机构同时驱动与其对应的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而且还提高空调设备的布局紧凑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风叶、第二风叶为多个时,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风叶由第一挡板隔开、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风叶由第二挡板隔开,这样设置能减少风叶之间的气流窜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风叶为后向离心风叶、第二风叶为后向离心风叶。在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首次将后向离心风叶应用在空调设备中,这样设置不仅能确保风道的换热量,从而提高冷凝器风道的换热效率;还能提高空调设备的紧凑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通过将第一风道叠放在第二风道上,并使第一风道的顶部进风、侧部出风、第一换热器安置在第一风道的进风路径上;以及使第二风道的底部进风、出风,使第二换热器倾斜地安置在第二风道内的进风路径或出风路径上,使得空调设备的布局更为紧凑,减小空调设备的体积。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设备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设备的另一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设备的又一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设备,主要作为车辆空调设备。具体地,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设备包括第一风道1(当本实施例的空调设备用在车辆上时,其作为车辆空调设备的冷凝器风道)和第二风道2(当本实施例的空调设备用在车辆时,其作为车辆空调设备的蒸发器风道)及驱动机构3。其中,第二风道2与第一风道1为隔开的两个风道。第一风道1内设有第一换热器13和第一风叶11。第二风道2内设有第二换热器23和第二风叶21。其中,驱动机构3、第一风叶11、第二风叶21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以使同一驱动机构3能同时驱动与其对应的第一风叶11、第二风叶21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通过采用同一驱动机构3来同时驱动相隔开的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内的相对应的第一风叶11和第二风叶21。与现有技术中的每一风叶均由一个驱动机构来驱动相比,本实施例这样设置,能减少电机的数量、以及与电机匹配的控制器数量,从而减轻空调设备的重量,降低空调设备的能耗及成本,且有利于提高空调设备内部布局的紧凑性。
实施例2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设备,与上一实施例相比,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进行如下设计: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由隔板4相隔开;其中,驱动机构3安装在隔板4上。进一步地,驱动机构3包括固定在隔板4上的电机;其中,电机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驱动轴,另一端上设有第二驱动轴;第一驱动轴与第一风叶11驱动连接;第二驱动轴与第二风叶12驱动连接。较佳地,电机可以采用直流或交流形式,具体根据实际使用而定。且电机采用内转子的形式,两端分别伸出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
在此,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由隔板4隔开,通过将驱动机构3安装在隔板4上,不仅便于实现驱动机构同时驱动与其对应的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而且还提高空调设备的布局紧凑性。
较佳地,第一风叶11、第二风叶21及驱动机构3的数量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具体数量可以根据车辆换热时所需风量而定;当然也可以根据采取加大风叶直径的方法提高风量。在此,第一风叶11和第二风叶21的尺寸是否相同取决于空调设备换热时所需的风量。
较佳地,第一风叶11、第二风叶21及驱动机构3为多个时,具体摆放方向可以沿车辆的长度方向摆放,也可以沿车辆的宽度方向摆放。
较佳地,当第一风道1内设有多个第一风叶11时,任意两个第一风叶11由第一挡板16隔开、当第二风道2内设有多个第二风叶21时,任意两个第二风叶21由第二挡板26隔开;通过这样能减少风叶之间的气流窜动,也可以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取消第一挡板16及第二挡板26,降低成本。较佳地,第一挡板16、第二挡板26均设置在隔板4上。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风叶11为后向离心风叶、第二风叶21为后向离心风叶。在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首次将后向离心风叶应用在空调设备中,这样设置不仅能确保风道的换热量,从而提高冷凝器风道的换热效率;还能提高空调设备的紧凑性。
较佳地,第一风叶11的进风口上安装有第一导流圈12、第二风叶21的进风口上安装有第二导流圈22。在此,第一导流圈12、第二导流圈22的结构可以采用圆柱型线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弧线型的结构。
实施例3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设备,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对空调设备的布局设计如下:
第一风道1的风道壁上设置有与待换热区域外(车辆外)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4、第一出风口15。第二风道2的风道壁上设置有与待换热区域内(车辆内)连通的第二进风口24、第二出风口25。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叠放设置。第一风道1叠置在第二风道2上,以使第一风道1的底部为第二风道2的顶部。当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由隔板4相隔开时,隔板4作为第一风道1的底部、且隔板4作为第二风道2的顶部。(在此对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的顶部、底部及侧部说明如下:风道由壳体构成,风道的顶部即为壳体的顶部,风道的底部即为壳体的底部,风道的侧部即为壳体的侧部)。当空调设备用在车辆上时,第二风道2的底部用于安置在车辆顶部上。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风道1上的第一进风口14、第一出风口15及第一换热器13的布局具体设计如下:第一进风口14设置在第一风道1的顶部;第一出风口15设置在第一风道1的侧部上、且靠近第一风道1的底部的位置处,以使第一风道1侧出风。第一换热器13位于第一风道1内的进风路径上(即,靠近第一进风口14、第一导流圈12的位置处)。第一换热器13可以采用平板式,也可以采用分块倾斜设计(即,当第一换热器13为一个时,第一换热器13水平放置在第一风道1内的进风路径上(第一换热器13与隔板4平行);或当第一换热器13为多个时,所述多个第一换热器13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内的进风路径上)。较佳地,第一换热器1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换热器13的第一端靠近第一进风口14的中心位置处设置,第一换热器13的第二端远离第一进风口14设置。以上布局为优选的布局方式,其能使第一风道1的布局紧凑,降低第一风道1的高度。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二风道2上的第二进风口24、第二出风口25及第二换热器23的布局具体设计如下:第二进风口24、第二出风口25均设置在第二风道2的底部;较佳地,第二进风口24位于第二风道2的底部的中心位置处,第二出风口25位于靠近第二风道2的侧部的位置处。第二换热器23可采用平板式,也可以分块倾斜设置(当第一换热器23为一个时,第一换热器23水平放置在第二风道2内(第二换热器23与隔板4平行);或当第二换热器23为多个时,所述多个第二换热器23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内。较佳地,第二换热器23倾斜地放置在第二风道2内的进风路径(靠近第二进风口、第二导流圈的位置处)或出风路径(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位置处)上。其中,当第二换热器23设置在第二风道2内的进风路径上时,第二换热器23的第一端靠近第二进风口24的中心位置处设置,第二换热器23的第二端远离第二进风口24设置。以上布局为优选的布局方式,其能使第二风道2的布局紧凑,降低第二风道2的高度。
另外,第一换热器13、第二换热器23的摆放形式可以相同、可以不同,具体由空调设备的厚度、制冷量等因素决定。第一换热器13、第二换热器23的高度可以相同、可以不同,具体由换热性能而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通过将第一风道1叠放在第二风道2上,并使第一风道1的顶部进风、侧部出风、第一换热器13安置在第一风道1的进风路径上;以及使第二风道2的底部进风、出风,使第二换热器23倾斜地安置在第二风道2内的进风路径或出风路径上,使得空调设备的布局更为紧凑,减小空调设备的体积。
实施例4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设备,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空调设备还包括压缩控制装置;其中,压缩控制装置包括压缩机和控制器。其中,压缩机与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连接。控制器与电机连接,用于控制电机工作。
较佳地,如图3至图5所示,压缩控制装置包括腔体5,腔体5位于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的侧部。并且,腔体5、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共同构成空调设备的壳体;空调设备内的壳体由隔板分成以上三个相互隔离的区域。另外,腔体5还用于安置除了控制器、压缩机以外的其他部件。
综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主要作为车辆空调设备,在作为车辆空调设备使用时,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设备安置在车辆的顶部,且第二风道作为蒸发器风道与车辆的内部相通,用于对车辆内部进行换热;第一风道作为冷凝器风道与车辆的外界相通。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设备通过采用同一驱动机构来同时驱动相隔开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的相对应的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与现有技术中的每一风叶均由一个驱动机构来驱动相比,本实施例这样设置,能减少电机的数量、以及与电机匹配的控制器数量,从而减轻空调设备的重量,降低空调设备的能耗及成本,且有利于提高空调设备内部布局的紧凑性。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包括:
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内设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一风叶;
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内设有第二换热器和第二风叶,且所述第二风道与第一风道为隔开的两个风道;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第一风叶、第二风叶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以使同一驱动机构能同时驱动与其对应的第一风叶、第二风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由隔板相隔开;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隔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隔板上;
其中,所述电机上设有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一风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风叶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风道内设有多个第一风叶时,任意两个第一风叶由第一挡板隔开;和/或
当所述第二风道内设有多个第二风叶时,任意两个第二风叶由第二挡板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叶为后向离心风叶;和/或所述第二风叶为后向离心风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的风道壁上设置有与待换热区域外连通的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
所述第二风道的风道壁上设置有与待换热区域内连通的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叠置在所述第二风道上,以使所述第一风道的底部为所述第二风道的顶部;
当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由隔板相隔开时,所述隔板作为第一风道的底部、且所述隔板作为所述第二风道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的顶部;和/或
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的侧部上、且靠近第一风道的底部的位置处,以使所述第一风道侧出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换热器为一个时,所述第一换热器水平放置在第一风道内的进风路径上;或
当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多个时,所述多个第一换热器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内的进风路径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多个时,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远离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的底部。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倾斜地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内的进风路径或出风路径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还包括压缩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压缩控制装置包括: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连接;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为车辆空调设备。
CN201711279487.1A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空调设备 Active CN1081774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9487.1A CN108177495B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空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9487.1A CN108177495B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空调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7495A true CN108177495A (zh) 2018-06-19
CN108177495B CN108177495B (zh) 2023-09-12

Family

ID=62545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79487.1A Active CN108177495B (zh) 2017-12-06 2017-12-06 一种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774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2223U1 (ru) * 2023-10-13 2023-12-15 Ренат Хусаинович Ганеев Кондиционер-моноблок для колес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1574B1 (en) * 2000-06-21 2003-06-03 Ralf W. Blackstone Air cooling device
CN101957020A (zh) * 2010-09-22 2011-01-26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105509149A (zh) * 2015-12-23 2016-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05678A (zh) * 2016-01-25 2016-05-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送风装置、空调设备以及空调设备的送风方法
CN207875331U (zh) * 2017-12-06 2018-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1574B1 (en) * 2000-06-21 2003-06-03 Ralf W. Blackstone Air cooling device
CN101957020A (zh) * 2010-09-22 2011-01-26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105509149A (zh) * 2015-12-23 2016-04-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05678A (zh) * 2016-01-25 2016-05-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送风装置、空调设备以及空调设备的送风方法
CN207875331U (zh) * 2017-12-06 2018-09-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22223U1 (ru) * 2023-10-13 2023-12-15 Ренат Хусаинович Ганеев Кондиционер-моноблок для колес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7495B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8702B (zh) 空气调节装置和方法
CN106976375B (zh) 车载空调系统
JP6303615B2 (ja) 車両用熱管理システム
CN107521307A (zh) 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汽车
CN201129804Y (zh) 一种采用新型风道系统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109152300B (zh) 一种数据中心散热机柜及使用其的数据中心机房
CN106839164A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4757162U (zh) 空调器
CN10992750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整车液流循环热管理系统
CN207875331U (zh) 一种空调设备
CN201472105U (zh) 司机室空气调节装置
CN107327920A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
CN108177495A (zh) 一种空调设备
CN209552864U (zh) 车载顶置空调器及车辆
CN208920314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721977A (zh) 废排及空调装置和车辆
CN104422115A (zh) 屋顶式空调机
CN207088915U (zh) 一种顶置纯电动空调机组
CN212783578U (zh) 一种电池箱冷却系统、车辆及换电站
CN201561503U (zh) 一种进风模式改进的空调
CN108417927A (zh)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管理系统
CN210912430U (zh) 废排及空调装置和车辆
CN203586439U (zh) 不减动力车载制冷热装置
CN104048361B (zh) 一种模块化顶置空调
CN208079549U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盒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