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4643B - 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4643B
CN108174643B CN201711417441.1A CN201711417441A CN108174643B CN 108174643 B CN108174643 B CN 108174643B CN 201711417441 A CN201711417441 A CN 201711417441A CN 108174643 B CN108174643 B CN 1081746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unit
replaceable
work
d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174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74643A (zh
Inventor
李明
卢锋
何晓龙
刘波
高健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ofei Dongy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ofei Dongy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ofei Dongy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ofei Dongy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174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46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4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4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74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4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51/00Undercarri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on various kinds of agricultural tools or apparatus
    • A01B51/02Undercarri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unting-on various kinds of agricultural tools or apparatus propelled by a mot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其中所述多功能农机包括一动力单元;和多个可替换作业单元,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可选择地被传动连接于所述动力单元,以分别驱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工作,完成多个农业作业过程,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机领域,更详而言之,涉及一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是人类生活中及其重要的部分,提供人们最基本的食品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作业过程都逐步趋向于机械作业,从而替代大量的劳动力。在这个替代过程中,农机的发展是及其重要的一部分。
可以了解的是,在现代农业作业过程中,已经存在大量的各种农机,比如移栽机、耕耘机、起垄机、插秧机、耕地犁具、播种机、脱粒机、收割机等等,可以说,农机类型数不胜数。在进行特定农业作业时,这些农机可以替代大量的劳动力,但是数量繁多而复杂的农机也给广大农业工作者带来诸多不便。
不同农机有不同作用,比如移栽机主要用于将培植的作物苗栽植于土地中,耕耘机用于犁耕土地,使得土地松软,起垄机用于在土地中形成土垄,以便于在土垄上栽植作物。这些不同的农机,有其各自的作用,互相不能替换。也就是说,这些农机只对应一种作业功能,因此如果农业要进行多种作业的时候,通常需要配置多种农机。
比如在移栽作物苗的这个作业过程中,作物苗如玉米、棉花、甜菜、烟叶、油菜等,在移栽前,有时需要先通过耕耘机将土地进行犁耕,从而使得土地具有良好的种植条件,进而通过移栽机在土地中进行移栽作业。一些情况下,一些作物需要种植在土垄上,这时需要在土地中先通过起垄机进行起垄作业,而后在通过移栽机再进行栽植作业。
一方面,对于大多数的农户来说,很难一次购置很多类型的农机,需要耗费较多资金。另一方面,这些不同类型的农机各自独立,都需要占据一定的存放空间,不便于使用和存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其具有多种可替换的作业功能,从而减少不同类型的农机需求。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其中所述多功能农机包括一动力单元和多个可替换作业单元,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共用使用所述动力单元,从而减少动力单元的需求,从而精简传统不同类型的农机结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其中所述动力单元和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相互可分离地配置,从而可以各自独立存放和使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其中所述动力单元和各所述替换作业单元在相对对接配置时,形成动力传输,从而使得所述动力单元和各所述替换作业单元安全工作。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其中所述动力单元为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工作提供作业驱动力,并且为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提供牵引力,从而使得所述动力单元和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稳定地相互配合工作。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其中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相互关联,从而在一次完整的农业种植过程中,可以相互配合,完成连续的作业过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其中各所述动力单元为各所述作业单元提供机械驱动力,从而机械传动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进行作业工作。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其中所述可替换单元包括一作业行走动力源,以便于所述可替换单元独立地行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其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一行走单元,以便于所述动力单元独立地行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其中所述多功能农机包括一控制单元,以便于用户操作控制所述多功能农机。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其中所述动力单元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各自独立可分离,方便更换和维修。
为了实现以上至少一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多功能农机,其包括:
一动力单元;和
多个可替换作业单元,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可选择地被传动连接于所述动力单元,以分别驱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工作,完成多个农业作业过程。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一动力源和一对接机构,所述动力源驱动连接所述对接机构,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包括一配合对接机构和一作业机构,所述配合对接机构驱动连接所述作业机构,所述对接机构适于对接于所述配合对接机构,以驱动所述配合对接机构,从而驱动所述作业机构。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所述对接机构包括一动力输出轴,所述配合对接组件包括一动力输入轴,以便于通过轴接的方式传动。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所述对接机构包括一第一联接部件和一第二联接部件,分别被选择地设置于所述动力输出轴和所述动力输入轴,所述第一联接部件具有一对接槽,所述第二联接部件具有一对接凸起,所述对接凸起适于插接于所述对接槽,以便于相互轴向驱动。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所述第一联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联接部件构成一联接器。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所述对接机构环抱固定于所述配合对接机构,以便于固定所述动力单元和被连接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的位置。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所述对接机构包括一可轴向转动的挂钩,所述配合对接组件包括一环形架,形成一挂接槽,所述挂钩适于穿过所述挂接槽而挂接于所述环形架。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一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的所述作业机构是一移栽机构,所述移栽机构用于在田地进行作物苗移栽作业。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一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的所述作业机构是一耕耘机构,所述耕耘机构用于在田地进行耕耘作业。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一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的所述作业机构是一起垄机构,所述起垄机构用于在田地进行起垄作业。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动力单元包括一行走机构,所述动力源驱动连接于所述行走机构,以使得所述动力单元行走。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多功能农机,其中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包括一作业行走机构,所述作业机构被支撑安装于所述作业行走机构,以便于支撑所述作业行走。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所述动力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作业行走机构,以便于通过所述动力单元驱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行走。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的作业功能相互配合,以便于连贯地完成多个相互关联的农业作业过程。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所述动力源是一燃油动力源。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所述动力源包括一电源和一电机,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机,以驱动所述电机。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所述电源包括一快装箱和一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可分离地被容纳于所述快装箱。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所述多功能农机包括一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动力单元工作。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当所述动力单元的所述动力输出轴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的所述动力输入轴相对接时,所述动力输出轴驱动所述动力输入轴。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多功能农机的配置方法,其包括步骤:
(A)提供一独立的动力单元,形成一动力输出端;
(B)提供多个独立的可替换作业单元,形成一与所述动力输出端可传动地对接于动力输出端;
(C)选择性地对接所述动力输入端和所述动力输出端,使得所述动力单单元驱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而完成一作业过程;以及
(D)更换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使得另一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的所述输入端可传动地对接于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而完成另一作业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的框图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的第一种动力传输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的第二种动力传输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的第三种动力传输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种对接状态示意图。
图6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种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7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种对接状态示意图。
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种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8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三种对接状态示意图。
图8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三种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0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的动力单元的变形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0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的动力单元的电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的对接机构的变形实方式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的配置方法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前所述,在传统的农业机械中,已经存在各种不同功能的农业机械,但是各种机械都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联,带来诸多不便。而本发明中提供一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所述多功能农机包括一动力单元和多个可替换作业单元,所述替换作业单元分别形成不同作业功能,从而通过一个所述动力单元可以分别与多种功能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配合进行不同的作业过程。也就是说,减少原有的不同功能的农机各自对于驱动部件的需求,也就是说,改变传统农机中驱动部件和作业单元之间一对一的需求关系,而使得驱动部件和作业单元之间的关系转变为一对多的配置关系。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动力单元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之前相互独立,可分离地连接,从而替代传统的众多一体式的农机,方便使用,并且方便更换和维修。
进一步,各所述替换单元在和所述动力单元对接时,所述动力单元和所述可替换单元导通驱动,从而安全地实现所述动力单元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之间的对接驱动。
进一步,各所述替换单元之间的功能之间相互配合,从而通过所述多功能农机可以相对连贯地完成一次作业过程,减少对多个不同农机的需求,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参照图1至图10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农机。所述多功能农机包括一动力单元10和多个可替换作业单元20。
进一步,所述动力单元10可选择地被配置于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当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连接于所述动力单元10时,所述动力单元10可驱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用于不同的农业作业过程。
也就是说,所述动力单元10分别可驱动多个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从而通过一个所述动力单元10实现对多种功能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驱动工作。即,所述多功能农机可以完成多个农业作业过程。
换句话说,一个所述动力单元10对应多个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从而改变传统农机中动力部件和作业部件之间的一对一的配置关系。
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和所述动力单元10相互独立,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可选择地、可分离地连接于所述动力单元10。也就是说,使用者可以根据作业需求,选择对应作业功能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连接于所述动力单元10,从而通过所述动力单元10驱动对应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完成对应的农业作业过程。当使用者需要进行另一项农业作业时,可以对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进行更换,从而通过所述动力单元10驱动具备另一作业功能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进行作业。以此方式,从而可以通过一个所述动力单元10分别驱动多个不同作业功能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完成多个不同的农业作业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的农机中,动力部件通常一体地连接于作业部件,或者通过相对复杂的方式相互配合设置,较难相互分离或者各自独立,较难对其中的部件进行更换,因此使用和维修都相对复杂。而在本发明中,所述动力单元10与各所述可替换单元各自独立地、相互可分离地连接设置,从而方便对所述动力单元10和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分别进行维修和替换。也就是说,当所述动力单元10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中的其中一个单元出现问题时,可以方便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而不会影响另一个单元。
所述动力单元10包括一动力源11,所述动力源11用于提供驱动力。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可选择地驱动连接于所述动力源11。也就是说,当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被选择配置于所述动力单元10时,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动力源11可以驱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工作。
所述动力源11举例地但不限于燃油动力机械、电机、液压动力机械。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的农机中,动力部件和作业部件通常都是一对一的配置关系,多个不同功能的农机通常需要配合多个动力部件,从而分别支撑不同农机的工作。而在本发明中,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提供不同的作业功能,且所述动力单元10可以分别为多个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提供工作动力。也就是说,多个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共用所述动力源11,从而减少对所述动力单元10的需求,精简传统不同类型的农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且在放置和使用时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
所述动力单元10包括一对接机构12,所述对接机构12用于和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对接配置。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包括一配合对接机构21,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用于和所述动力单元10的对接配置。也就是说,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对接机构12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相互配合,使得所述动力单元10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相互配合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机构12和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在对接时,驱动地连接。也就是说,当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通过所述配合对接结构对接于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对接结构时,所述动力单元10可以驱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
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动力源11驱动连接于所述对接机构12,以便于通过所述动力源11驱动所述对接结构,从而驱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
所述多功能农机包括一控制单元30,所述控制单元30用于控制所述多功能农机的工作。比如,通过所述控制单元30控制所述动力单元10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传动。
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包括一作业机构220,所述作业机构220用于进行农业作业过程。所述作业过程举例地但不限于移栽作物苗S、耕耘土地、起垄、插植作物苗S、平整土地等。
所述对接机构12驱动连接于所述作业机构220,以便于为所述作业机构220提供作业动力。也就是说,在所述多功能农机工作的过程中,所述动力源11驱动所述对接机构12,所述对接机构12进一步传动于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并且通过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传动所述作业机构220进行作业。更具体,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控制单元30控制所述多功能农机的传动和作业过程。
所述动力单元10包括一行走机构13,所述行走机构13用于支撑所述动力单元10的行走。也就是说,所述动力单元10可以独立进行移动,而不需要其他载体。
进一步,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可以包括一作业行走机构25,所述作业行走机构25用于支撑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独立行走。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动力单元10和所述行走机构13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作业行走机构相互配合配置,以便于共同配合构成所述多功能农机的行走系统,使得所述多功能农机能够整体移动。也就是说,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行走机构13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所述作业行走机构25可以被选择配置为主动轮或从动轮,从而通过所述动力源11驱动主动轮,而在行走或作业过程中,带动从动轮转动。
举例地,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行走机构13被配置为主动轮功能,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所述作业行走机构25被配置为从动轮功能。在这种方式中,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动力源11驱动连接所述行走机构13。也就是说,所述动力源11为所述动力单元10提供行走动力。举例地但不限于,所述行走机构13可以被实施为多个行走轮和一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动力源11和各所述行走轮,从而通过所述动力源11输出动力,且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动所述行走轮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动力单元10能够自行移动。
换句话说,在这种方式中,所述动力源11驱动所述动力单元10行走,并不驱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行走。所述动力单元10为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提供行走牵引力或推力。
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行走机构13被配置为从动轮的功能,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所述作业行走机构25被配置为主动轮功能。在这种方式中,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动力源11驱动连接于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所述作业行走机构25。更具体地,所述动力源11可以通过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对接结构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驱动连接于所述作业行走机构25。
换句话说,在这种方式中,所述动力源11驱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行走,并不驱动所述动力单元10行走。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为所述动力单元10提供行走牵引力或推力。
参照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动力源11驱动所述动力输出轴121,以便于为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输出动力。所述动力源11驱动所述行走机构13,以便于所述动力单元10独立地行走移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所述动力输出轴121驱动连接所述作业行走机构25,以便于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独立地行走。也就是说,在这种方式中,所述动力源11同时为所述动力单元10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提供行走动力和作业动力。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源11驱动行走的方式还可以是其他配置方式,本发明在这方面并不限制。
当然,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可以不必配置所述作业行走机构25,而通过所述作业单元的牵引力或推力而进行行走作业,且依靠所述作业机构220自身支撑行走。
所述控制单元30控制所述动力单元10的行走机构13和/或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所述作业行走机构25。举例地,当所述动力单元10被设置为主动轮轮功能,所述可替换组作业单元的所述作业行走机构25被设置为从动轮时,所述控制单元30控制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作业行走机构25。当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被设置为主动轮功能,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行走机构13被设置为从动轮功能时,所述控制单元30控制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所述作业行走机构25。
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30可以通过控制所述动力源11来控制所述行走机构13和/或所述作业行走机构25。
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农机可以包括一操作单元40,所述操作单元40用于用户操作所述多功能农机。所述操作单元40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单元30,以便于用户通过所述操作单元40操作控制所述多功能农机。
所述操作单元40可以被选择设置于所述动力单元10和/或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
所述操作单元40可以包括一操作把手和一操作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盘被设置于所述动力单元10,所述操作把手被设置于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以便于通过所述操作把手控制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作业方向。
本发明的所述多功能农机可以被实施为不同功能综合的农机,以下以其中一种综合方式的实施例为例进行说明。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农机具有移栽、耕耘和起垄功能。也就是说,通过一个所述多功能农机可以传动多种农机的农业作业功能,比如完成移栽机、耕耘机和起垄机的农业作业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农机还可以是具备其他多种农业作业功能的农机,比如具备播种、脱粒、收割、卷帘等多种功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多功能农机具备的作业功能的类型和数量并不是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地,参照图5至图8B,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包括多个作业机构220,分别为一移栽机构24、一耕耘机构22和一起垄机构23,所述移栽机构24、所述耕耘机构22和所述起垄机构23可选择地连接于所述动力单元10。
所述移栽机构24用于进行移栽作业,所述耕耘机构22用于进行耕耘作业,所述起垄机构23可以用于起垄作业。
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包括多个配合对接机构21,各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分别被配置于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举例地,各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分别被配置于所述移栽机构24、所述耕耘机构22和所述起垄机构23,以便于通过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和所述对接机构12分别对接所述移栽机构24、所述耕耘机构22和所述起垄机构23。
也就是说,所述动力单元10可分别驱动所述移栽机构24、所述耕耘机构22和所述起垄机构23进行作业。比如,当所述移栽机构24通过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对接于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对接机构12时,所述动力单元10可以驱动所述移栽机构24进行移栽作业。当所述耕耘机构22通过所述对接机构12对接于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对接机构12时,所述动力单元10可以驱动所述耕耘机构22耕耘作业。当所述起垄机构23通过所述对接机构12对接于所述动力单元10时,所述动力单元10可以驱动所述起垄机构23进行起垄作业。
所述对接机构12包括一对接组件122和一动力输出轴121。所述动力输出轴121传动连接于所述动力源11。也就是说,所述动力源11为所述动力输出轴121提供驱动力。
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包括一配合对接组件212和一动力输入轴211。所述动力输入轴211用于配合所述对接机构12的所述动力输出轴121,向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传输动力。所述配合对接组件212用于配合所述对接机构12的所述对接组件122,以稳定地固定所述动力单元10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
所述动力输出轴121用于驱动被对接的部件,比如用于驱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所述对接机构12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动力单元10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也就是说,当所述动力单元10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通过所述对接机构12以及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相互对接时,所述动力输出轴121传动连接所述配合对接组件212,从而向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提供驱动力,所述配合对接组件212对接固定于所述对接组件122,从而使得所述动力单元10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在固定对接的同时开始动力传输。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动力单元10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没有进行对接时,所述动力输出轴121并不输出动力,当所述动力单元10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相对接时,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动力输出轴121输出动力,从而使得所述多功能农机安全地工作。
举例地,所述控制单元30控制所述对接机构12和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的动力传输。比如,当所述动力单元10单独放置或行走时,所述控制单元30控制所述动力输出轴121不进行动力输出,从而使得所述动力单元10更加安全,防止用户误接触运动部件。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控制单元30可分别控制所述动力源11、所述行走机构13和所述动力输出轴121,以配合不同的工作状态。比如,当所述动力单元10需要单独移动时,所述控制单元30可以控制所述动力单元10工作,并且通过所述动力源11驱动所述行走单元,并且控制所述对接机构12不工作,即,使得所述动力单元10不向外部输出动力。
当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和所述动力单元10相互对接时,所述控制单元30可以控制所述动力单元10分别驱动所述行走机构13和所述对接机构12,并且使得所述动力输出轴121向所述配合对接组件212提供输出动力。
所述多功能农机包括一联接器50,用于传动连接所述动力单元10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进一步,所述联接器50包括一第一联接部件51和一第二联接部件52,分别被选择地设置于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对接机构12的所述动力输出轴121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的所述动力输入轴211,以便于通过所述联接器50传动对接所述动力输出轴121和所述动力输入轴211。
也就是说,通过所述联接器50的连接作用将所述动力单元10的动力传输至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
换句话说,所述动力单元10的形成一动力输出端,为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提供动力。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分别形成一动力输入端,以便于从所述动力单元10获取动力。比如,通过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动力输出轴121和所述第一联接部件51形成所述动力输出端,通过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所述动力输入轴211和所述第二联接部件52形成所述动力输入端,以便于为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提供作业动力。
进一步,所述第一联接部件51具有一对接槽511,所述第二联接部件52具有一限位凸起512,所述限位凸起512适于插接于所述对接槽511,以使得所述第一联接部件51和所述第二联接部件52对接,且便于相互轴驱动连接,而不会相对转动。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联接部件51被设置于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动力输出轴121,所述第二联接部件52被设置于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所述动力输入轴211,以便于通过所述第一联接部件51驱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52轴向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动力输出轴121驱动所述动力输出轴121而转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联接部件52被设置于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动力输出轴121,所述第一联接部件51被设置于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动力输入轴211,以便于通过所述第二联接部件52驱动所述第一联接部件51轴向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动力输出轴121驱动所述动力输入轴211轴向转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联接部件51和所述第二联接部件52的设置位置并不是本发明的限制。
当所述动力单元10和所述配合对接组件212对接时,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对接机构12的所述对接组件122固定连接于所述配合对接组件212,以使得所述动力单元10和所述配合对接单元在移动的过程中,所述动力单元10为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提供牵引力。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接组件122环抱固定于所述配合对接组件212,从而使得所述对接组件122和所述配合对接组件212固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接组件12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所述配合对接组件21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所述对接组件122挂接于所述配合对接组件212。如,所述对接组件122形成一可轴向转动的挂钩,所述对接组件122形成一挂接槽,所述对接组件122的弯折端适于套入所述挂接槽,从而使得所述对接组件122和所述配合对接组件212相互固定。更具体地,所述挂钩形状为L形。所述挂接配合对接组件212包括一环形架,形成所述挂接槽,以便于所述挂钩L形弯折端部传入所述挂接槽,而挂接于所述环形架。
参照图6A,6B所述耕耘机构22包括一旋耕刀轴221、一挡泥罩板222和一平土托板223。所述旋耕刀轴221用于对土地进行旋耕。所述挡泥罩板222用于遮挡被旋起的泥土。所述平土托板223用于将旋耕后的土地进行平整。
进一步,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传动连接于所述旋耕刀轴221,以便于驱动所述旋耕刀轴221工作。更具体地,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的所述动力输入轴211传动连接所述旋耕刀轴221。也就是说,当所述耕耘机构22对接于所述动力单元10时,在工作的过程中,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动力源11驱动所述对接机构12的所述动力输出轴121,所述动力输出轴121传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所述耕耘机构22的所述旋耕刀轴221,从而进行旋耕作业。
所述挡泥罩板222被设置于所述旋耕刀轴221的上方,以阻挡所述旋耕刀轴221旋起的泥土向上飞出。所述平土托板223被设置于所述旋耕刀轴后方,以便于在所述旋耕刀轴旋转作业进行平土。
更具体地,所述旋耕刀轴包括一中心刀轴和多个旋转刀片。各所述旋转刀片旋绕排列于所述中心刀轴,从而在所述中心刀轴转动时,带动所述旋转刀片进行转动,从而进行旋耕。
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的所述动力输入轴211传动连接所述中心刀轴,以驱动所述中心刀轴转动。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的所述动力输入轴211可以通过一转接机构传动连接于所述中心刀轴,从而使得所述动力输入轴211的动力传动方向转变为所述中心轴的转动方向。
在所述旋耕机构工作的过程中,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动力源11提供动力驱动所述旋耕刀轴的转动,连续不断的切削土壤,并且将切下的土块在旋耕的过程中向后抛掷与所述挡泥板以及所述平土托板223相撞击,使得土壤进一步被破碎后再落回到地面,从而达到切土、抛土、碎土以及平地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耕耘机构22对应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中,可以不包括所述作业行走机构25。在耕耘的过程中,所述旋耕刀轴可以作为所述作业行走机构25。所述旋耕刀轴旋绕支撑于所述中心轴,支撑所述耕耘机构22。所述耕耘机构22在耕耘土地时,所述旋耕刀轴切削土壤的反作用力推动所述耕耘机构22前进,即,推动所述多功能农机前进。
进一步地,在所述耕耘机构22对应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中,所述多功能农机的所述操作单元40的所述操作把手被设置于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以便于通过所述操作把手控制所述耕耘机构22的工作。比如在耕作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耕作情况,适时改变对所述操作把手压力的大小,调节耕耘深度,并使得所述耕耘机构22平衡前进,并且可以调节所述耕耘机构22的前进速度,控制所述耕耘机构22的前进方向。
参照图7A,7B,所述起垄机构23包括至少一起垄刀轴231和一起垄组合板233,所述起垄刀轴231用于在土壤中进行开沟,使得土壤被翻起。所述起垄组合板233用于将所述起垄刀轴231翻起的突然进行修整,形成预定形状的土垄。
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传动连接所述起垄刀轴231,以便于驱动所述起垄刀轴231工作。更具体地,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的所述动力输入轴211传动连接所述起垄刀轴231。也就是说,当所述起垄机构23对接于所述动力单元10时,在工作的过程中,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动力源11驱动所述对接机构12的所述动力输出轴121,所述动力输出轴121传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所述起垄机构23的所述起垄刀轴231,从而进行起垄作业。
所述起垄组合板233被设置于所述起垄刀轴231后方,靠近所述起垄刀轴231,以便于在开沟后进行土垄成型。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起垄机构23包括两起垄刀轴231。两所起垄刀轴231被对称地设置,以便于形成预定间距的沟壑,而使得土壤向两侧翻起。
所述起垄机构23还可以包括一转动轴232,所述起垄刀轴231被设置于所述转动轴232,以便于通过所述转动轴232驱动所述起垄刀轴231工作。更具体地,两所述起垄刀轴231分别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转动轴232的两端,从而在两所述起垄刀轴231之间形成预订的间距。
进一步,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的所述动力输入轴211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232,以驱动所述转动轴232转动。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的所述动力输入轴211可以通过一转接机构传动连接于所述转动轴232,从而使得所述动力输入轴211的动力传动方向转变为所述转动轴232的转动方向。
在所述起垄机构23工作的过程中,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动力源11提供动力驱动所述起垄刀轴231的转动,在土壤中形成沟壑,使得土壤向两侧散开而形成凸起的形状,并且进一步通过所述起垄组合板233将凸起的土壤进行整形,从而形成预定形状的土垄。
参照图8A,8B,所述移栽机构24包括一输送组件241、一开穴组件242和一填土组件243。所述输送组件241用于输送作物苗S。所述开穴组件242用于在土地进行开穴,形成作物苗S移栽槽。所述填土组件243用于将土壤进行镇压,以便于在所述作物苗S被放置于穴孔中后,通过所述填入组件将土壤填充于所述穴孔中,从而将所述作物苗S稳定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栽机构24还可以包括一扶苗器,所述扶苗器用于将被植入的作物苗S扶正。
所述输送组件241、所述开穴组件242、所述填土组件243以及所述扶苗器分别传动连接于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的所述动力输入轴211,以便于通过动力输入轴211获取动能。
在工作的过程中,所述动力输入轴211传动所述开穴组件242向土壤移动,并且在土壤中形成所述作物苗S移栽槽。进一步,所述动力输入轴211传动所述输送组件241,将所述作物苗S喂入所述作物苗S移栽槽,所述扶苗器将所述作物苗S扶持,使得所述作物苗S呈直立状态。进一步,所述动力输入轴211传动所述填土组件243运动,将土壤填入所述作物苗S移栽槽,以使得所述作物苗S被稳定固定,从而完成作物苗S移栽过程。
所述动力输入轴211可以通过一机械传动机构分别传输所述输送组件241、所述开穴组件242、所述扶苗器以及所述填土组件243。也就是说,在工作的过程中,所述动力单元10的所述动力源11为所述移栽机构24的所述输送组件241、所述开穴组件242、所述扶苗器以及所述填入组件提供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农业作业过程中,通常需要多种作业方式的配合才能完成一项完整的作业过程,比如完成一个幼苗移栽种植过程。在本发明中,通过多种功能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相互配合,使得不同作业过程可以通过一部机械完成,且不同作业过程可以相互连续,不需要较大范围的更换设备来进行不同的作业过程,从而更加方便农业作业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以作物苗S的移栽作业为例:作物苗S通常在适宜的环境中被大范围培植,比如在大棚的苗床中被培植,待适宜时间被移栽至田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预先准备适宜的移栽条件,比如进行耕地,翻松土地,准备土垄进行栽植,进而将作物苗S移栽至土垄。而借助本发明的所述多功能农机,可以连贯地完成多个作业过程。
举例地,先将所述耕耘机构22通过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以及所述对接机构12对接于所述动力单元10,通过所述动力单元10驱动所述耕耘机构22进行土地耕耘,翻松土地。在土地翻松后,使得所述耕耘机构22脱离所述动力单元10,并且使得所述起垄机构23通过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和所述对接机构12对接于所述动力单元10,通过所述动力单元10驱动所述起垄机构23进行起垄作业,准备移栽的位置。在起垄完成后,使得所述移栽机构24脱离所述动力单元10,并且使得所述移栽机构24通过所述配合对接机构21和所述对接机构12对接于所述动力单元10,通过所述动力单元10驱动所述移栽机构24进行移栽作业,完成对作物苗S的移栽过程。
还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现在的农业生产以及普通农户,一次性购买多种机械来辅助农业生产的方式,不太容易实现,而在本发明中,多个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共用所述动力单元10,仅需要一个动力源11就可以完成多个机械设备的工作,减小的对防止空间的需求,且降低成本,从而更加适宜普通农户的使用,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以耕耘、起垄以及移栽三种功能结合的所述多动能农机为例来举例说明本发明可被实施的其中一种方式,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综合的所述多功能农机,如耕耘、施肥和播种相结合的所述多功能农机。比如平整土地和播种相结合的所述多功能农机。比如收割和脱粒相结合的所述多功能农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多功能农机结合的功能和数量并不是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0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动力单元10变形实施例。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源11包括一电源111和一电机112,所述电机112电连接于所述电源111,以便于从所述电源111获取电能进行工作。所述对接机构12传动连接于所述电机112,以便于通过所述电机112驱动所述动力输出轴121转动而输出动力。
进一步,参照附图10B,在本发明的这种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111包括一快装箱1111和一蓄电池1112,所述蓄电池1112可拆卸地电连接于所述快装箱1111,以便于快速地将所述蓄电池1111安装和分离。所述蓄电池1112包括一接口端11121,所述接口端11121用于电连接于所述快装箱1111。
所述快装箱1111具有一入口11111和一安装室11112,所述入口11111连通于所述安装室11112和外部,以便于通过所述入口11111将所述蓄电池1112容纳于所述安装室11112。
更具体地,所述快装箱1111设有一输入端11113和一输出端11114,所述输入端11113被设置于所述快装箱1111内部,用于电连接所述蓄电池1112。所述输出端11114被设置于所述快装箱1111外部,用于将所述蓄电池1112的电能输出。也就是说,所述输入端11113和所述蓄电池1112的所述接口端11121电连接,所述输出端11114和所述电机112电连接,从而通过所述蓄电池1112为所述电池112提供电能。
所述快装箱1111倾斜地设置,以使得所述蓄电池1112沿着所述快装箱1111快速地滑入所述快装箱1111内部,并且电连接于所述输入端11113。所述输出端11114电连接于所述电机112,以便于向所述电机112提供电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的农机中,尤其是进行田地作业的农机,通常都是以燃油作为动力,因此存在一定的污染,整体机器的重量大、体积也大。而在本发明的这个变形实施例中,以电能作为电源,更加清洁、环保,且可以减少所述动力源11的体积,方便使用和存放。
参照图12,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多功能农机的配置方法1000,所述多功能农机包括步骤:
1100:提供一独立的动力单元10,形成一动力输出端;
1200:提供多个独立的可替换作业单元20,形成一与所述动力输出端可传动对接的动力输入端;
1300:选择性地对接所述动力输出端和所述动力输入端,使得所述动力单元10驱动其中一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以供完成一作业过程;以及
1400:更换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使得另一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20的所述动力输入端可传动地对接于所述动力输入端,以供完成另一作业过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9)

1.一多功能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动力单元;和
多个可替换作业单元,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可选择地被传动连接于所述动力单元,以分别驱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工作,完成多个农业作业过程;
所述动力单元包括一动力源和一对接机构,所述动力源驱动连接所述对接机构,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包括一配合对接机构和一作业机构,所述配合对接机构驱动连接所述作业机构,所述对接机构适于对接于所述配合对接机构,以驱动所述配合对接机构,从而驱动所述作业机构;
所述对接机构包括一动力输出轴和一配合对接组件,所述配合对接组件包括一动力输入轴,以便于通过轴接的方式传动;
所述对接机构包括一第一联接部件和一第二联接部件,分别被选择地设置于所述动力输出轴和所述动力输入轴,所述第一联接部件具有一对接槽,所述第二联接部件具有一对接凸起,所述对接凸起适于插接于所述对接槽,以便于相互轴向驱动;所述第一联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联接部件构成一联接器;
所述动力输入轴驱动连接作业行走机构,以便于通过所述动力单元驱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行走;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的作业功能相互配合,以便于连贯地完成多个相互关联的农业作业过程;当所述动力单元的所述动力输出轴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的所述动力输入轴相对接时,所述动力输出轴驱动所述动力输入轴;
所述对接机构环抱固定于所述配合对接机构,以便于固定所述动力单元和被连接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的位置;所述对接机构包括一可轴向转动的挂钩,所述配合对接组件包括一环形架,形成一挂接槽,所述挂钩适于穿过所述挂接槽而挂接于所述环形架;
所述动力单元和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的作业行走机构相互配合配置,以便于共同配合构成所述多功能农机的行走系统,使得所述多功能农机能够整体移动;所述动力单元的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的所述作业行走机构可以被选择配置为主动轮或从动轮,从而通过所述动力源驱动主动轮,而在行走或作业过程中,带动从动轮转动;
所述动力源包括一电源和一电机,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机,以驱动所述电机;所述电源包括一快装箱和一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可分离地被容纳于所述快装箱;
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包括多个作业机构,分别为一移栽机构、一耕耘机构和一起垄机构,所述移栽机构、所述耕耘机构和所述起垄机构可选择地连接于所述动力单元;
所述耕耘机构包括一旋耕刀轴、一挡泥罩板和一平土托板,所述旋耕刀轴用于对土地进行旋耕,所述挡泥罩板用于遮挡被旋起的泥土,所述平土托板用于将旋耕后的土地进行平整;所述配合对接机构传动连接于所述旋耕刀轴,以便于驱动所述旋耕刀轴工作;
所述起垄机构包括至少一起垄刀轴和一起垄组合板,所述起垄刀轴用于在土壤中进行开沟,使得土壤被翻起,所述起垄组合板用于将所述起垄刀轴翻起的土壤进行修整,形成预定形状的土垄;所述配合对接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起垄刀轴,以便于驱动所述起垄刀轴工作;所述起垄组合板被设置于所述起垄刀轴后方,靠近所述起垄刀轴,以便于在开沟后进行土垄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一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的所述作业机构是一移栽机构,所述移栽机构用于在田地进行作物苗移栽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一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的所述作业机构是一耕耘机构,所述耕耘机构用于在田地进行耕耘作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一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的所述作业机构是一起垄机构,所述起垄机构用于在田地进行起垄作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动力单元包括一行走机构,所述动力源驱动连接于所述行走机构,以使得所述动力单元行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农机,其中各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包括一作业行走机构,所述作业机构被支撑安装于所述作业行走机构,以便于支撑所述作业行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所述动力源是一燃油动力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农机,其中当所述动力单元的所述动力输出轴和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的所述动力输入轴相对接时,所述动力输出轴驱动所述动力输入轴。
9.一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多功能农机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提供一独立的动力单元,形成一动力输出端;
(B)提供多个独立的可替换作业单元,形成一与所述动力输出端可传动地对接于动力输出端;
(C)选择性地对接可替换作业单元的动力输入端和所述动力输出端,使得所述动力单元驱动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而完成一作业过程;以及
(D)更换所述可替换作业单元,完成另一作业过程。
CN201711417441.1A 2017-12-25 2017-12-25 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 Active CN108174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17441.1A CN108174643B (zh) 2017-12-25 2017-12-25 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17441.1A CN108174643B (zh) 2017-12-25 2017-12-25 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4643A CN108174643A (zh) 2018-06-19
CN108174643B true CN108174643B (zh) 2024-04-05

Family

ID=62547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17441.1A Active CN108174643B (zh) 2017-12-25 2017-12-25 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7464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3818Y (zh) * 1998-01-18 1999-04-14 钟喜双 多功能农用吉普车
CN202679916U (zh) * 2012-06-05 2013-01-23 金华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农业管理机
CN104632911A (zh) * 2015-03-05 2015-05-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油动耦合传输连接机构
CN204741373U (zh) * 2015-06-28 2015-11-04 响水县智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组装的磁力水泵
CN206596361U (zh) * 2017-04-10 2017-10-31 怀亚芬 一种农机具的动力传递装置
CN208095083U (zh) * 2017-12-25 2018-11-16 东风农业装备(襄阳)有限公司 多功能农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13818Y (zh) * 1998-01-18 1999-04-14 钟喜双 多功能农用吉普车
CN202679916U (zh) * 2012-06-05 2013-01-23 金华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一种多功能农业管理机
CN104632911A (zh) * 2015-03-05 2015-05-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油动耦合传输连接机构
CN204741373U (zh) * 2015-06-28 2015-11-04 响水县智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组装的磁力水泵
CN206596361U (zh) * 2017-04-10 2017-10-31 怀亚芬 一种农机具的动力传递装置
CN208095083U (zh) * 2017-12-25 2018-11-16 东风农业装备(襄阳)有限公司 多功能农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4643A (zh) 2018-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70583B (zh) 一种驱动式甘蔗宿根蔗破垄施肥起垄一体机
CN102090163B (zh) 直联式手扶多功能耕整机
CN108174638B (zh) 正时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
KR20120064027A (ko) 다조 농용 작업기
KR101884176B1 (ko) 이앙기 설치형 잡초제거기
CN104081915B (zh) 一种小麦玉米两用施肥播种机
CN108174643B (zh) 多功能农机及其配置方法
KR20150066242A (ko) 로터리
CN109983865A (zh) 一种新型耕整播种机
CN208095083U (zh) 多功能农机
CN204231887U (zh) 旋耕开沟施肥多用机
CN201286232Y (zh) 多用电瓶玉米精量播种机
CN201976403U (zh) 直联式手扶多功能耕整机
KR101425908B1 (ko) 고설재배용 베드의 배토용 쇄토장치
KR20170017429A (ko) 동력 착탈식 소형 로터리 장치
CN208445961U (zh) 正时多功能农机
CN104145540A (zh) 一种小型分沟起垄机
CN201967316U (zh) 中耕培土机
KR102493895B1 (ko) 고랑 제초기
CN204837029U (zh) 大葱栽种收获一体机
CN210183824U (zh) 一种动力起垄中耕机
CN204180505U (zh) 一种小麦玉米两用施肥播种机
CN212278747U (zh) 一种遥控微耕机
CN204259449U (zh) 新型秸秆还田机
CN111316776A (zh) 一种遥控微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41000 No.33, Jinfeng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ixiao Parts Technology (Xiangyang) Co.,Ltd.

Applicant after: WUXI WASON ELECTRIC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41000 No.1, Dongfeng Jingguan Avenue, Xiangzhou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unduo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WUXI WASON ELECTRIC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441000 No.1, Dongfeng Jingguan Avenue, Xiangzhou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rk,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unduo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Applicant after: WUXI WASON ELECTRIC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41000 No. 2 Chuili Road, Xiangyang High-tech Zone,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ONGFENG AGRICULTURAL EQUIPMENT (XIANGYANG) Co.,Ltd.

Applicant before: WUXI WASON ELECTRIC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1

Address after: 430000, No.1, Dongfe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ongfeng Asset Management Co.,Ltd.

Applicant after: WUXI WASON ELECTRIC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41000 No.33, Jinfeng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ixiao Parts Technology (Xiangyang) Co.,Ltd.

Applicant before: WUXI WASON ELECTRIC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0

Address after: 257100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change center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No. 739, Beiyi Road, Wenhui street, Dongying District,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uofei (Dongy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00 No. 1, Dongfeng Avenu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ongfeng Asset Management Co.,Ltd.

Applicant before: WUXI WASON ELECTRIC SYSTEM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