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1500A - 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1500A
CN108171500A CN201810014453.8A CN201810014453A CN108171500A CN 108171500 A CN108171500 A CN 108171500A CN 201810014453 A CN201810014453 A CN 201810014453A CN 108171500 A CN108171500 A CN 1081715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k
user
payment
information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44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野
张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Financial Technology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Financial Technology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Financial Technology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Financial Technology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144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15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1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15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06Q20/40145Biometric identity che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8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self-service terminals [SST], vending machines, kiosks or multimedia terminal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07C9/3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该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包括: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标识;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以对应存储在本地;扫描人脸,如果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匹配,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本公开实施例降低了无人店支付中人脸比对的错误率,提高了数据检索的效率。

Description

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人超市的兴起,刷脸支付方式被应用到无人超市中。一般来说,用户进入无人店。通过入口处的人脸识别摄像头进行识别。由于用户注册时已将用户人脸信息和支付账户信息(如银行卡号、开户行、银行卡账号)注册到服务器数据库中,如果识别出的人脸信息在服务器数据库中,就为用户打开闸门。在用户离店结账时,在出口处再次被人脸识别,根据服务器数据库中与识别出的人脸信息对应的支付账户信息,向相应银行发出支付请求。
由于服务器数据库存在大量用户人脸信息,在人脸比对时容易发出相似脸的比对错误,而在服务器数据库中检索数据慢。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降低无人店支付中人脸比对的错误率,提高数据检索的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
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标识;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以对应存储在本地;
扫描人脸,如果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匹配,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用户的标识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的应用账号、用户的代理应用账号、用户手机号、用户身份证号。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在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扫描用户人脸;
获取用户的标识、支付账户信息;
将预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获取的标识、支付账户信息发送到服务器对应存储。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具体包括:
扫描用户的移动设备上生成的二维码,该二维码利用用户的标识生成;
从扫描到的二维码,获取用户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自动打开入口的闸门。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没有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的通知消息后,显示开通刷脸支付的提示。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扫描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不匹配,则保持出口闸门关闭并产生报警。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在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用户的授权支付权限;将获取的授权支付权限发送到服务器与获取的标识对应存储。所述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以对应存储在本地的步骤还包括: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授权支付权限以与该标识对应存储在本地。所述扫描人脸,如果扫描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匹配,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的步骤包括:查找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授权支付权限;判断授权支付权限是否满足;如满足授权支付权限,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每隔预定时间周期,对本地存储的标识、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进行清除。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授权支付权限包括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判断授权支付权限是否满足具体包括:判断当前支付加上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所对应的支付账户在该预定时间周期内的已支付额的总和是否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如果没有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判断授权支付权限是否满足具体包括:如果所述总和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则显示超过支付限额的提示。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设置在无人店入口的二维码扫描器,配置为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
发送器,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标识;
接收器,配置为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
本地动态库,配置为将用户的标识连同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对应存储;
设置在无人店出口的人脸识别装置,配置为扫描用户人脸;
处理器,配置为将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
所述发送器还配置为如果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输入接口,配置为在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之前,获取用户的标识、支付账户信息。所述人脸识别装置还配置为在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之前,预扫描用户人脸。所述发送器还配置为将预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获取的标识、支付账户信息发送到服务器对应存储。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具体包括:
扫描用户的移动设备上生成的二维码,该二维码利用用户的标识生成;
从扫描到的二维码,获取用户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在接收器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后,自动打开闸门。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显示器,配置为如果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没有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的通知消息后,显示开通刷脸支付的提示。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如果扫描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不匹配,保持出口闸门关闭并产生报警。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输入接口还配置为在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之前,获取用户的授权支付权限。所述发送器还配置为将获取的授权支付权限发送到服务器与获取的标识对应存储。所述接收器还配置为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二维码扫描器获取的用户的标识对应的授权支付权限以与该标识对应存储在本地动态库。如果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具体包括:查找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授权支付权限;判断授权支付权限是否满足;如满足授权支付权限,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每隔预定时间周期,对本地存储的标识、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进行清除。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授权支付权限包括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判断授权支付权限是否满足具体包括:判断当前支付额加上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所对应的支付账户在该预定时间周期内的已支付额的总和是否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如果没有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显示器,配置为如果所述总和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则显示超过支付限额的提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根据如上所述的方法。
与传统技术中用户需要在无人店入口、和离开结账时两次刷脸相比,本公开的实施例只在离开结账时刷脸,在进入无人店时采用扫描用户二维码(例如用户手机上的二维码)的方式。用户的标识、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事先在服务器数据库存储。在用户进入无人店后,扫描用户二维码获取用户的标识,向服务器数据库请求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存储在本地。这样,本地就存储了与用户的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在用户结账时扫描人脸,扫描的人脸信息对应的账户信息就在本地能够找到,不用向服务器请求。由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少,因此大大降低了无人店支付中人脸比对的错误率,提高了数据检索的效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一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一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系统所应用的环境的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一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的详细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一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一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一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一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如果扫描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匹配,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的详细流程图。
图10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一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判断授权支付权限是否满足的详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降低无人店支付中人脸比对的错误率,提高数据检索的效率。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包括: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标识;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以对应存储在本地;扫描人脸,如果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匹配,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与传统技术中用户需要在无人店入口、和离开结账时两次刷脸相比,本公开的实施例只在离开结账时刷脸,在进入无人店时采用扫描用户二维码(例如用户手机上的二维码)的方式。用户的标识、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事先在服务器数据库存储。在用户进入无人店后,扫描用户二维码获取用户的标识,向服务器数据库请求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存储在本地。这样,本地就存储了与用户的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在用户结账时扫描人脸,扫描的人脸信息对应的账户信息就在本地能够找到,不用向服务器请求。由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少,因此大大降低了无人店支付中人脸比对的错误率,提高了数据检索的效率,提高了支付时的处理速度。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示例实施方式的一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S100,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100具体包括:
S1001:扫描用户的移动设备上生成的二维码,该二维码利用用户的标识生成;
S1002:从扫描到的二维码,获取用户的标识。
步骤S100一般在用户进无人店时执行。在无人店的入口,用户拿出手机,激活交易应用或代理应用,并激活交易应用或代理应用上的显示二维码的功能。在交易应用或代理应用的界面上,显示利用用户的标识生成的二维码。用户利用在无人店的入口处的二维码扫描器,扫描用户的移动设备上显示的二维码。从扫描到的二维码,就能获取用户的标识。
交易应用是指交易平台(例如京东、淘宝)的应用,代理应用是指与交易平台绑定的另一个代理平台(例如,微信与京东绑定)的应用。激活交易应用或代理应用上的显示二维码的功能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在交易应用或代理应用上触摸“生成交易二维码”按钮,或在交易应用或代理应用的界面上执行特定手势,等等。当激活交易应用上的显示二维码的功能时,可以打开交易应用并触摸界面上的“生成交易二维码”按钮,等等。当激活代理应用上的显示二维码的功能时,可以打开代理应用并触摸界面上的“生成交易二维码”按钮,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的标识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的应用账号、用户的代理应用账号、用户手机号、用户身份证号。
用户的应用账号是指用户注册交易平台(例如京东、淘宝)时注册的账号。
用户的代理应用账号是指与用户注册交易平台绑定的代理平台(例如腾讯)应用上用户的账号。该账号与用户的应用账号是对应的。
用户手机号是指用户手机上的SIM卡号。在用户手机上有多个SIM卡时,用户可以从中指定一个SUM的卡号作为用户手机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S100之前,还执行开通刷脸支付的过程,即将用户的标识、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注册到服务器中,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个过程包括:
S70:预扫描用户人脸;
S80:获取用户的标识、支付账户信息;
S90:将预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获取的标识、支付账户信息发送到服务器对应存储。
支付账户信息是关于用户付款时用的银行账户的信息,包括银行卡号、开户行、户名等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扫描用户人脸可以通过无人店的人脸识别设备进行。用户触发交易应用或代理应用界面上的特定功能,出现提示用户到无人店的人脸识别设备前进行人脸识别的界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预扫描用户人脸可以通过用户设备进行。用户触发交易应用或代理应用界面上的特定功能,用户设备的界面出现照相框。用户将照相框对准自己的脸,进行拍摄。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用户的标识、支付账户信息可以通过在无人店的输入接口进行输入来进行。用户触发交易应用或代理应用界面上的特定功能,出现提示用户到无人店的输入接口(例如触屏显示设备)进行输入的界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用户的标识、支付账户信息可以通过在用户设备进行输入来进行。用户触发交易应用或代理应用界面上的特定功能,出现让用户输入支付账户信息的界面。
这样,如果用户之前没有开通刷脸支付,则可以在无人店实际购物之前,先开通刷脸支付,使任何用户经过这样的程序都能快速使用无人店支付方式,提升了进行无人店支付前的准备处理的效率。
在步骤S110,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标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网向服务发送所述标识。
在步骤S120,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以对应存储在本地。
由于在上述开通刷脸支付过程中,各用户人脸信息、获取的标识、支付账户信息都发送到服务器对应存储,因此,服务器接收到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的用户的标识后,就可以查找出与该用户的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返回给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系统。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系统接收后,与该标识、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对应存储在本地动态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服务器未能查找到含有该用户的标识的记录,说明用户可能未开通刷脸支付。服务器向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系统发送没有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的通知消息。这时,如图6所示,在步骤S121中,如果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没有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的通知消息后,显示开通刷脸支付的提示。用户看到该提示后,可以按照如上所述的开通刷脸支付的过程开通刷脸支付。这样,就起到了能够帮助未开通刷脸支付的用户快速开通刷脸支付以进行实际支付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S125、自动打开入口的闸门。这样做的好处是,由于平时闸门是关闭的,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从而验证出用户确实是开通了刷脸支付的用户后才打开闸门,防止了用户白白浪费时间购物而无法结算。
在步骤S130,扫描人脸,如果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匹配,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该步骤一般在用户离开无人店时执行。无人店出口处的用户识别设备扫描人脸,得到人脸信息。将该人脸信息与本地动态库存储的记录进行匹配。如果有匹配的人脸信息,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向账户信息对应的银行服务器发送支付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S131、如果扫描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不匹配,则保持出口闸门关闭并产生报警。
用户已经进入了入口,说明用户是开通了刷脸支付的用户。如果扫描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不匹配,则极有可能是用户盗用其它用户的手机,扫描二维码通过入口,但是无法通过刷脸认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保持出口闸门关闭,阻止该用户走出无人店,另一方面报警,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结合授权支付权限进行用户是否能进行支付的判断。这一方面能够在用户的银行卡有限额要求(例如每日最多2万)的情况下达到防超限购物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防止特殊情况下的盗刷,保障用户银行卡资金安全。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S40、获取用户的授权支付权限;
S50、将获取的授权支付权限发送到服务器与获取的标识对应存储。
获取用户的授权支付权限的方式可以与前面所述的获取用户的支付账户信息的方式基本相同(例如,用户在界面上填写支付账户信息的同时也在界面上填写授权支付权限),因此可以与支付账户信息一起获取并一起发送到服务器与获取的标识对应存储。
在该实施例中,步骤S120还包括: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授权支付权限以与该标识对应存储在本地。如图9所示,步骤S130包括:
S1301、查找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授权支付权限;
S1302、判断授权支付权限是否满足;
S1303、如满足授权支付权限,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授权支付权限包括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例如,预定时间周期可以是天,则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是每天支付限额。例如,预定时间周期可以是小时,则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是每小时支付限额。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判断授权支付权限是否满足具体包括:
S13021、判断当前支付额加上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所对应的支付账户在该预定时间周期内的已支付额的总和是否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
S13022、如果没有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判断当前支付额加上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所对应的支付账户在该预定时间周期内的已支付额的总和是否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向所述支付账户信息所对应的支付账户的银行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请求该支付账户在该预定时间周期已支付额;接收银行服务器发送的该支付账户在该预定时间周期已支付额;在已支付额的基础上加上当前支付额,即所述总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在步骤130中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后,向接收的支付账户信息对应的支付账户的银行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请求该支付账户在该预定时间周期已支付额;接收银行服务器发送的该支付账户在该预定时间周期已支付额。这时,用户离开无人店结账时,判断当前支付额加上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所对应的支付账户在该预定时间周期内的已支付额的总和是否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就可以直接通过计算在该已支付额的基础上加上当前支付额来进行,不用在用户结账时请求其账户在预定时间周期内的已支付额的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大节约了用户支付的处理速度,提高支付时信息处理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判断授权支付权限是否满足具体包括:S13023、如果所述总和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则显示超过支付限额的提示。如果用户当前支付额加上预定时间周期内已支付额的总和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说明如果允许用户当前支付的话,其预定时间周期内的支付总额将超过为其设置的限额。通过这样的方法,保证了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不被突破,保证用户账户安全性。例如,银行规定,从用户的某个银行账号一天最多支付2万,如果超过2万则不允许。通过该实施例,保证了银行设置的限额的监控,且提高用户账户安全性。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方法包括:S140、每隔预定时间周期,对本地存储的标识、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进行清除。预定时间周期如上所述,可以是天,也可以是小时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保持本地动态库中不存留太多记录,进一步提高支付时的处理效率,并提高人脸比对的正确率。
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系统200,包括:
设置在无人店入口的二维码扫描器201,配置为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
发送器202,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标识;
接收器203,配置为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
本地动态库204,配置为将用户的标识连同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对应存储;
设置在无人店出口的人脸识别装置205,配置为扫描用户人脸;
处理器206,配置为将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
所述发送器202还配置为如果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系统还包括:输入接口,配置为在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之前,获取用户的标识、支付账户信息。所述人脸识别装置205还配置为在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之前,预扫描用户人脸;所述发送器202还配置为将预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获取的标识、支付账户信息发送到服务器对应存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具体包括:
扫描用户的移动设备上生成的二维码,该二维码利用用户的标识生成;
从扫描到的二维码,获取用户的标识。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在接收器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后,打开入口的闸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系统200还包括:显示器207,配置为如果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没有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的通知消息后,显示开通刷脸支付的提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如果扫描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不匹配,关闭出口的闸门并产生报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输入接口还配置为在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之前,获取用户的授权支付权限。所述发送器202还配置为将获取的授权支付权限发送到服务器与获取的标识对应存储。所述接收器203还配置为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二维码扫描器获取的用户的标识对应的授权支付权限以与该标识对应存储在本地动态库。如果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具体包括:查找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授权支付权限;判断授权支付权限是否满足;如满足授权支付权限,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器206还配置为每隔预定时间周期,对本地存储的标识、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进行清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授权支付权限包括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判断授权支付权限是否满足具体包括:判断当前支付额加上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所对应的支付账户在该预定时间周期内的已支付额的总和是否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如果没有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器207还配置为如果所述总和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则显示超过支付限额的提示。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2)

1.一种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
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标识;
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以对应存储在本地;
扫描人脸,如果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匹配,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标识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用户的应用账号、用户的代理应用账号、用户手机号、用户身份证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扫描用户人脸;
获取用户的标识、支付账户信息;
将预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获取的标识、支付账户信息发送到服务器对应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具体包括:
扫描用户的移动设备上生成的二维码,该二维码利用用户的标识生成;
从扫描到的二维码,获取用户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自动打开入口的闸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没有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的通知消息后,显示开通刷脸支付的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扫描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不匹配,则保持出口闸门关闭并产生报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的授权支付权限;
将获取的授权支付权限发送到服务器与获取的标识对应存储,
所述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以对应存储在本地的步骤还包括: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授权支付权限以与该标识对应存储在本地;
所述扫描人脸,如果扫描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匹配,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的步骤包括:
查找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授权支付权限;
判断授权支付权限是否满足;
如满足授权支付权限,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每隔预定时间周期,对本地存储的标识、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进行清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权支付权限包括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
判断授权支付权限是否满足具体包括:
判断当前支付额加上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所对应的支付账户在该预定时间周期内的已支付额的总和是否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
如果没有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授权支付权限是否满足具体包括:如果所述总和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则显示超过支付限额的提示。
12.一种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无人店入口的二维码扫描器,配置为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
发送器,配置为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标识;
接收器,配置为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
本地动态库,配置为将用户的标识连同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对应存储;
设置在无人店出口的人脸识别装置,配置为扫描用户人脸;
处理器,配置为将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
所述发送器还配置为如果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接口,配置为在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之前,获取用户的标识、支付账户信息,
所述人脸识别装置还配置为在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之前,预扫描用户人脸;
所述发送器还配置为将预扫描得到的人脸信息、获取的标识、支付账户信息发送到服务器对应存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具体包括:
扫描用户的移动设备上生成的二维码,该二维码利用用户的标识生成;
从扫描到的二维码,获取用户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还配置为在接收器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后,打开入口的闸门。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器,配置为如果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没有与该标识对应的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的通知消息后,显示开通刷脸支付的提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如果扫描的人脸信息与本地存储的人脸信息不匹配,关闭出口的闸门并产生报警。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接口还配置为在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取用户的标识之前,获取用户的授权支付权限;
所述发送器还配置为将获取的授权支付权限发送到服务器与获取的标识对应存储,
所述接收器还配置为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二维码扫描器获取的用户的标识对应的授权支付权限以与该标识对应存储在本地动态库;
如果匹配成功,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具体包括:
查找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授权支付权限;
判断授权支付权限是否满足;
如满足授权支付权限,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每隔预定时间周期,对本地存储的标识、人脸信息、支付账户信息进行清除。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权支付权限包括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
判断授权支付权限是否满足具体包括:
判断当前支付额加上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所对应的支付账户在该预定时间周期内的已支付额的总和是否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
如果没有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则按照与匹配的人脸信息对应存储的支付账户信息发送支付请求。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器,配置为如果所述总和超过预定时间周期内支付限额,则显示超过支付限额的提示。
22.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个所述的方法。
CN201810014453.8A 2018-01-08 2018-01-08 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 Pending CN1081715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4453.8A CN108171500A (zh) 2018-01-08 2018-01-08 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4453.8A CN108171500A (zh) 2018-01-08 2018-01-08 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1500A true CN108171500A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17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4453.8A Pending CN108171500A (zh) 2018-01-08 2018-01-08 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7150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5837A (zh) * 2018-09-29 2019-08-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支付管理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0189137A (zh) * 2019-05-28 2019-08-30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刷脸支付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15463A (zh) * 2019-07-25 2019-11-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方法及终端
CN110580786A (zh) * 2019-07-31 2019-12-17 雷谢明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隐蔽式联控安全性高的支付机
CN113469044A (zh) * 2021-06-30 2021-10-01 上海歆广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餐记录系统及方法
CN115760128A (zh) * 2022-10-21 2023-03-07 深圳市盛思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支付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7484A (zh) * 2016-07-05 2016-11-16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安全控制系统以及支付安全控制方法
CN107248223A (zh) * 2017-07-18 2017-10-13 北京国厦知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面部识别自动售厕纸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CN107341655A (zh) * 2017-07-12 2017-11-10 杨智勇 零售店智能支付方法
CN107480994A (zh) * 2017-06-23 2017-12-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结算方法、入口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7484A (zh) * 2016-07-05 2016-11-16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安全控制系统以及支付安全控制方法
CN107480994A (zh) * 2017-06-23 2017-12-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结算方法、入口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341655A (zh) * 2017-07-12 2017-11-10 杨智勇 零售店智能支付方法
CN107248223A (zh) * 2017-07-18 2017-10-13 北京国厦知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面部识别自动售厕纸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5837A (zh) * 2018-09-29 2019-08-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支付管理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10189137A (zh) * 2019-05-28 2019-08-30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刷脸支付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15463A (zh) * 2019-07-25 2019-11-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支付方法及终端
CN110580786A (zh) * 2019-07-31 2019-12-17 雷谢明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隐蔽式联控安全性高的支付机
CN110580786B (zh) * 2019-07-31 2021-04-09 山西易联众易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隐蔽式联控安全性高的支付机
CN113469044A (zh) * 2021-06-30 2021-10-01 上海歆广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餐记录系统及方法
CN115760128A (zh) * 2022-10-21 2023-03-07 深圳市盛思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识别的安全支付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2339B (zh) 住宿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8171500A (zh) 无人店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
CN104954322B (zh) 一种账号的绑定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11673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identity protection of a user of multiple computer applications, networks or devices
CA3125054A1 (en) Identity identification methods for a fixed-point authorization, and devices and servers therefor
CN106453605A (zh) 酒店订房信息传递方法及系统
JP7213596B2 (ja) 動的ラスタライズ管理に基づく身元識別方法、装置及びサーバ
KR101538745B1 (ko) 전자영수증 발행 시스템
CN107230121B (zh) 交易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MXPA05011481A (es) Sistemas y metodos para verificar identidades en transacciones.
US2016037393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of a computer application, network, or device using a wireless device
CN110945552B (zh) 一种产品销量提报方法、支付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8022181A (zh) 酒店快速入住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711847A (zh) 近场信息认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421087B (zh) 支付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JP2008269229A (ja) 保険システム
CN102257527A (zh) 用于移动交易的系统和方法
CN108090181A (zh) 个人信息推送方法及系统
KR20210145199A (ko) 키 금고 및 키 액세스 시스템
CA3103315A1 (e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electronic payments
CN104704521B (zh) 多因素简档和安全指纹分析
CN110570550A (zh) 一种无人酒店管理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9447652A (zh) 一种快捷支付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09835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A3031156A1 (en) Automated access data change det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221, 2nd floor, Block C,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100176

Applicant after: JINGDONG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21, 2nd floor, Block C,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100176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JINGDONG FINANCIAL TECHNOLOGY HOLDING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619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221, 2 / F, block C,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after: Jingdong Technology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21, 2 / F, block C,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before: Jingdong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 Co.,Ltd.

Address after: Room 221, 2 / F, block C,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176

Applicant after: Jingdong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21, 2 / F, block C, 18 Kechuang 11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100176

Applicant before: JINGDONG DIGITAL TECHNOLOGY HOLDING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