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45909B - 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 - Google Patents

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45909B
CN108145909B CN201711142854.3A CN201711142854A CN108145909B CN 108145909 B CN108145909 B CN 108145909B CN 201711142854 A CN201711142854 A CN 201711142854A CN 108145909 B CN108145909 B CN 1081459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die
color
hot
colored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28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45909A (zh
Inventor
黄进忠
王林
黄进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THREE SICHU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THREE SICHU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THREE SICHUA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THREE SICHU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4285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459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45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5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45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5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45/1615The materials being injected at different mould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25Preventing defects on the moulded article, e.g. weld lines, shrinkage ma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45/1615The materials being injected at different moulding stations
    • B29C45/1618The materials being injected at different moulding stations using an auxiliary treatment station, e.g. for cooling or ejec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 B29C45/7312Construction of heating or cooling fluid flow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 B29C45/7337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using gas or st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突破传统成型的工艺形式,在冷模状态注塑成型多色产品毛坯;保持多色产品毛坯在同一模具中且未离开模腔,这样可确保多色产品毛坯与模具之间不会产生人为操作误差、不会产生间隙和空气进入,成型产品不会出现串色而需描漆和表面烧焦等低质量情况,而且避免像传统工艺需在成型之前进行抽真空操作且存在抽真空不彻底的情况发生,然后对模具快速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多色产品成型;开模取出多色产品成品;对模具快速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并重新在冷模状态注塑成型多色产品毛坯,如此进行循环瞬时冷却和加热,简洁高效顺畅高质量成型多色产品。

Description

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4719041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6104719041,申请日为2016年06月24日,发明名称为多色产品瞬时冷热成型方法及成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色材料的成型工艺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当前EVA和橡胶材料因其材料的优越性广泛用于各行业领域,特别是制鞋行业;这些材料目前均采用的是热模硫化成型系统,正因如此其模温都要控制在恒定的温度情况注射进模腔热压成型或直接在模腔热压成型产出制品。
众所周知EVA和橡胶材料在达到其熔点温度未到硫化温度前的情况下在螺杆内塑化后即可注塑进模腔,在模腔内硫化成型;但其在可注塑温度范围内原料成泥状,以致于传统多色注塑情况下,下一次注塑对上一次注塑的原料进行冲挤致使两次注塑的原料互串,造成串色情况,所以传统多色注塑工艺不能实现EVA和橡胶材料的多色成型。
而且这两种材料在热压硫化成型阶段必须对模腔内气体抽取干净达到真空状态,制品才不至于出现烧焦等缺陷。
目前实现EVA和橡胶材料多色生产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完成:
在热模状态下,多枪完成单色注塑,再通过模具结构将多种单色闭合成多色的工艺方法,流程为:热模-单色多模腔注塑-开启模腔-抽出中间隔板-闭合多色模腔-模腔抽真空-硫化成型。多模腔单色注射完成后,抽取模具中间隔板后再将模具闭合后抽真空进行热压硫化成型;但正因前述提到的注塑完后原料在模腔的温度下其泥状更为严重,在模腔二次闭合后上腔的原料很容易冲挤下腔的原料,造成多色隔色不清,分型面串色现象严重,次品率极高,就必须采取描漆完成多色制品的生产;该方法工艺流程长、人员配备多、产量低、设备投入大、残次品多,同时油漆又有毒,环保性极差;复杂制品更是无法实现生产。
先冷模制产品毛坯,再将毛坯置入热模系统进行硫化成型完成多色的工艺方法,流程为:冷模注塑多色毛坯-取出毛坯-置入热模模腔-闭合模腔-抽真空-硫化成型或冷模注塑单色毛坯-取出毛坯-组合冷模毛坯为多色-置入热模模腔-闭合模腔-抽真空-硫化成型或冷模注塑多色毛坯-取出毛坯-置入热模模腔-多次启闭模腔-硫化成型或冷模注塑单色毛坯-取出毛坯-组合冷模毛坯为多色-置入热模模腔-多次启闭模腔-硫化成型。该方法采用注塑机在模具冷却的情况下将熔融的EVA和橡胶材料注入冷却的模腔,可直接制出多色毛坯或制成多个单色毛坯后组合成多色毛坯;再将组合好的多色毛坯置入在压合机内的高温模具模腔后,闭合模具抽真空或多次启闭模具来排气的同时实现硫化成型工艺;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多色模具的冷模和热模模腔容积要求非常精确,加工难度极大;(2)毛坯从冷模转移到热模置入的过程中,遇到高温的模具后毛坯的各种颜色迅速熔融,相互夹带颜色的情况极易形成;(3)毛坯置入后,模具闭合热模上腔下压的过程中容易挤压与上腔接触的毛坯颜料,致使其颜色互串,采用多次启闭模具来排气更容易形成串色;(4)模具内易留存空气,多色产品成品极易出现烧焦情况;(5)工艺方法产生的残次品也需通过描漆或喷漆的办法解决串色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多色EVA和橡胶材料的成型工艺都存在大量问题,设备投入大、工艺流程长、员工配备多、残次品多、环保性差、产量低等诸多缺陷。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串色而需描漆和烧焦等情况发生,多色产品成型简洁高效顺畅质量高,实用性强的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确保模具处于冷模状态,在冷模状态注塑成型多色产品毛坯;
(2)不将多色产品毛坯取出,保持多色产品毛坯在同一模具中且未离开模腔,然后对模具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多色产品成型;
(3)开模取出多色产品成品;
(4)对模具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并重新在冷模状态注塑成型多色产品毛坯;
所述模具包括处于下方的下模以及处于上方的第一色模盖和第二色模盖,所述第一色模盖和第二色模盖配设有移动输送装置;在所述步骤(1)中,移动输送装置输送第一色模盖至下模上方位置,使下模上升或第一色模盖下降,来闭合第一色模盖和下模构成第一色模腔,在第一色模腔中注塑成型第一色原料,然后使下模下降或第一色模盖上升,来开启第一色模盖,移动输送装置输送第二色模盖至下模上方位置,使下模上升或第二色模盖下降,来闭合第二色模盖和下模构成第二色模腔,在第二色模腔中注塑成型第二色原料,成型双色产品毛坯;在所述步骤(2)中,对第二色模盖和下模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3)中,使下模下降或第二色模盖上升,来开启第二色模盖,将双色产品成品取出;在所述步骤(4)中,只对第二色模盖和下模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
所述第二色模盖的上表面与所述移动输送装置的下表面之间垫设有处于上层的上隔温连接板和处于下层的上冷热板;所述下模的下表面垫设有处于上层的下隔温连接板和处于下层的下冷热板;
所述下模、第二色模盖、上冷热板和下冷热板内均形成有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并配设有供应冷热流体的冷热流体源和输送冷热流体的输送管道;在所述步骤(2)中,利用冷热流体源通过输送管道对第二色模盖、下模、上冷热板和下冷热板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在一定时间内供应热流体,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4)中,利用冷热流体源通过输送管道对第二色模盖、下模、上冷热板和下冷热板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在一定时间内供应冷流体,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
所述热流体为蒸汽,所述冷流体为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突破传统鞋底成型的工艺形式,确保模具处于冷模状态,在冷模状态注塑成型多色产品毛坯;不将多色产品毛坯取出,保持多色产品毛坯在同一模具中且未离开模腔,这样可确保多色产品毛坯与模具之间不会产生人为操作误差、不会产生间隙和空气进入,成型产品不会出现多色间串色而需描漆和表面烧焦等低质量情况,而且避免像传统工艺需在成型之前进行抽真空操作且存在抽真空不彻底的情况发生,然后对模具在一定时间内快速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多色产品成型;开模取出多色产品成品;对模具在一定时间内快速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并重新在冷模状态注塑成型多色产品毛坯,如此进行循环瞬时冷却和加热,简洁高效顺畅高质量成型多色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其可有效防止串色而需描漆和烧焦等情况发生,多色产品成型简洁高效顺畅质量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模具 11-下模 12-第一色模盖 13-第二色模盖 14-上模盖 15-中间隔板
2-移动输送装置 31-上隔温连接板 32-下隔温连接板 41-上冷热板 42-下冷热板 5-冷热流体源 6-输送管道
7-转动输送装置 71-承载装置 72-转轴
8-上承载平台 9-下承载平台 91-第一下承载平台 92-第二下承载平台 10-升降驱动装置 20-导向杆 30-导向滑套 40-上弹簧 50-下弹簧 60-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的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如图1-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确保模具1处于冷模状态(冷模状态为注塑成型多色产品毛坯所需的较低温度状态),在冷模状态注塑成型多色产品毛坯;
(2)不将多色产品毛坯取出,保持多色产品毛坯在同一模具中且未离开模具1的模腔,然后对模具1在一定时间(此时间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设计,如为了提高效率可为尽可能短的瞬时时间,例如30-500秒,具体可为30、40、50、60、70、80、90、100、200、300、400和500秒)内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多色产品以发泡或其他方式成型,具体是达到成型温度范围后保持一定时间,进行充分发泡或其他方式成型;
(3)开模取出多色产品成品;
(4)对模具1在一定时间(此时间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设计,如为了提高效率可为尽可能短的瞬时时间,例如30-500秒,具体可为30、40、50、60、70、80、90、100、200、300、400和500秒)内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并重新在冷模状态注塑成型多色产品毛坯。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确保模具1处于冷模状态,在冷模状态注塑成型多色产品毛坯;不将多色产品毛坯取出,保持多色产品毛坯在同一模具1中且未离开模具1的模腔,这样可确保多色产品毛坯与模具1之间不会产生人为操作误差、不会产生间隙和空气进入,发泡或其他方式成型的产品不会出现多色间串色而需描漆和表面烧焦等低质量情况,而且避免像传统工艺需在成型之前进行抽真空操作且存在抽真空不彻底的情况发生,然后对模具1在一定时间内快速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多色产品发泡或其他方式成型;开模取出多色产品成品;对模具1在一定时间内快速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并重新在冷模状态注塑成型多色产品毛坯,如此进行循环瞬时冷却和加热,简洁高效顺畅高质量成型多色产品。
为了具体实现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为,模具包括处于下方的下模以及处于上方的第一色模盖和第二色模盖;在所述步骤(1)中,闭合第一色模盖和下模构成第一色模腔,在第一色模腔中注塑成型第一色原料,然后开启第一色模盖,闭合第二色模盖和下模构成第二色模腔,在第二色模腔中注塑成型第二色原料,成型双色产品毛坯;在所述步骤(2)中,只对第二色模盖和下模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具体是达到成型温度范围后保持一定时间,进行充分硫化成型,更具体地说,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瞬间加热到170-180℃,并保持相应时间进行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3)中,开启第二色模盖,将双色产品成品取出,然后进行清料头操作;在所述步骤(4)中,只对第二色模盖和下模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下模由下承载平台承载。
为了具体实现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优选的第二实施方式为,模具1包括处于下方的下模11、处于上方的上模盖14以及处于下模11和上模盖14之间的中间隔板15;在所述步骤(1)中,闭合下模11、中间隔板15和上模盖14,使中间隔板15与下模11构成第一色模腔,上模盖14与中间隔板15构成第二色模腔,在第一色模腔注塑成型第一色原料,在第二色模腔中注塑成型第二色原料,然后开启上模盖14,抽出中间隔板15,闭合上模盖14和下模11,成型双色产品毛坯;在所述步骤(2)中,只对上模盖14和下模11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3)中,开启上模盖14,将双色产品成品取出,然后进行清料头操作;在所述步骤(4)中,只对上模盖14和下模11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下模11由下承载平台9承载。
优选地,上模盖14配设有上承载平台8,上模盖14的上表面与上承载平台8的下表面连接在一起;下模11配设有下承载平台9,下模11的上表面与下承载平台9的上表面连接在一起;
上模盖14的上表面与上承载平台8的下表面之间垫设有处于上层的上隔温连接板31和处于下层的上冷热板41,上冷热板41用于直接对上模盖14进行加热和降温,上隔温连接板31可有效避免上冷热板41的温度传递给上承载平台8,使上冷热板41的能量全部向下传递给上模盖14,显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下模11的下表面与下承载平台9的上表面之间垫设有处于上层的下隔温连接板32和处于下层的下冷热板42,下冷热板42用于直接对下模11进行加热和降温,下隔温连接板32可有效避免下冷热板42的温度传递给承载下模11的下承载平台9,使下冷热板42的能量全部向上传递给下模11,显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下模11、上模盖14、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均形成有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图中未示出),并配设有供应冷热流体的冷热流体源5和输送冷热流体的输送管道6,这样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上模盖14、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供应热流体(高温蒸汽,如150-200℃的蒸汽)或冷流体(低温冷却水,如零下20℃至零上5℃的冷却水(其中可根据要求加入适量防冻剂),具体可为0-5℃的冷却水),尤其是上冷热板41与上模盖14的整个上表面接触,下冷热板42与下模11的整个下表面接触,可对上模盖14、下模11进行全方位的加热和冷却,加热和冷却效率显著提高;在所述步骤(2)中,利用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上模盖14、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在一定时间内供应热流体,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4)中,利用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上模盖14、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在一定时间内供应冷流体,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
为了具体实现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优选的第三实施方式为,模具1包括处于下方的下模11以及处于上方的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配设有移动输送装置2;在所述步骤(1)中,移动输送装置2输送第一色模盖12至下模11上方位置,使下模11上升或第一色模盖12下降,来闭合第一色模盖12和下模11构成第一色模腔,在第一色模腔中注塑成型第一色原料,然后使下模11下降或第一色模盖12上升,来开启第一色模盖12,移动输送装置2输送第二色模盖13至下模11上方位置,使下模11上升或第二色模盖13下降,来闭合第二色模盖13和下模11构成第二色模腔,在第二色模腔中注塑成型第二色原料,成型双色产品毛坯;在所述步骤(2)中,对第二色模盖13和下模11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3)中,使下模11下降或第二色模盖13上升,来开启第二色模盖13,将双色产品成品取出,然后进行清料头操作;在所述步骤(4)中,只对第二色模盖13和下模11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下模11由下承载平台9承载。
优选地,第二色模盖13的上表面与移动输送装置2的下表面之间垫设有处于上层的上隔温连接板31和处于下层的上冷热板41,上冷热板41用于直接对第二色模盖13进行加热和降温,上隔温连接板31可有效避免上冷热板41的温度传递给移动输送装置2,使上冷热板41的能量全部向下传递给第二色模盖13,显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下模11的下表面垫设有处于上层的下隔温连接板32和处于下层的下冷热板42,下冷热板42用于直接对下模11进行加热和降温,下隔温连接板32可有效避免下冷热板42的温度传递给承载下模11的下承载平台9,使下冷热板42的能量全部向上传递给下模11,显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下模11、第二色模盖13、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均形成有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图中未示出),并配设有供应冷热流体的冷热流体源5和输送冷热流体的输送管道6,这样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第二色模盖13、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供应热流体(高温蒸汽,如150-200℃的蒸汽)或冷流体(低温冷却水,如零下20℃至零上5℃的冷却水(其中可根据要求加入适量防冻剂),具体可为0-5℃的冷却水),尤其是上冷热板41与第二色模盖13的整个上表面接触,下冷热板42与下模11的整个下表面接触,可对第二色模盖13、下模11进行全方位的加热和冷却,加热和冷却效率显著提高;在所述步骤(2)中,利用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第二色模盖13、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在一定时间内供应热流体,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4)中,利用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第二色模盖13、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在一定时间内供应冷流体,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
为了具体实现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优选的第四实施方式为,模具1包括处于下方的下模11以及处于上方的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配设有转动输送装置7;转动输送装置7包括承载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的承载装置71,以及与承载装置71枢接供承载装置71转动的转轴72;承载装置71具有与第一色模盖12连接的第一工位和与第二色模盖13连接的第二工位,当需第一色模盖与下模11闭合时,承载装置71依靠转轴72将所述第一工位转动至下模11上方,使第一色模盖12与下模11上下相对应,当需第二色模盖13与下模11闭合时,承载装置71依靠转轴72将所述第二工位转动至下模11上方,使第二色模盖13与下模11上下相对应;在所述步骤(1)中,转动输送装置7输送第一色模盖12至下模11上方位置,使下模11上升或第一色模盖12下降,来闭合第一色模盖12和下模11构成第一色模腔,在第一色模腔中注塑成型第一色原料,然后使下模11下降或第一色模盖12上升,来开启第一色模盖12,转动输送装置7输送第二色模盖13至下模11上方位置,使下模11上升或第二色模盖13下降,来闭合第二色模盖13和下模11构成第二色模腔,在第二色模腔中注塑成型第二色原料,成型双色产品毛坯;在所述步骤(2)中,对第二色模盖13和下模11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3)中,使下模11下降或第二色模盖13上升,来开启第二色模盖13,将双色产品成品取出,然后进行清料头操作;在所述步骤(4)中,只对第二色模盖13和下模11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下模11由下承载平台9承载。
优选地,第二色模盖13的上表面与转动输送装置7的下表面之间垫设有处于上层的上隔温连接板31和处于下层的上冷热板41,上冷热板41用于直接对第二色模盖13进行加热和降温,上隔温连接板31可有效避免上冷热板41的温度传递给转动输送装置7,使上冷热板41的能量全部向下传递给第二色模盖13,显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下模11的下表面垫设有处于上层的下隔温连接板32和处于下层的下冷热板42,下冷热板42用于直接对下模11进行加热和降温,下隔温连接板32可有效避免下冷热板42的温度传递给承载下模11的下承载平台9,使下冷热板42的能量全部向上传递给下模11,显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下模11、第二色模盖13、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均形成有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图中未示出),并配设有供应冷热流体的冷热流体源5和输送冷热流体的输送管道6,这样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第二色模盖13、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供应热流体(高温蒸汽,如150-200℃的蒸汽)或冷流体(低温冷却水,如零下20℃至零上5℃的冷却水(其中可根据要求加入适量防冻剂),具体可为0-5℃的冷却水),尤其是上冷热板41与第二色模盖13的整个上表面接触,下冷热板42与下模11的整个下表面接触,可对第二色模盖13、下模11进行全方位的加热和冷却,加热和冷却效率显著提高;在所述步骤(2)中,利用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第二色模盖13、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在一定时间内供应热流体,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4)中,利用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第二色模盖13、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在一定时间内供应冷流体,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
优选地,所述热流体为蒸汽(高温蒸汽,如150-200℃的蒸汽),所述冷流体为水(低温冷却水,如零下20℃至零上5℃的冷却水(其中可根据要求加入适量防冻剂),具体可为0-5℃的冷却水)。
本发明的多色产品瞬时冷热成型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模具1,模具1包括处于下方的下模11、处于上方的上模盖14以及处于下模11和上模盖14之间的中间隔板15;上模盖14配设有上承载平台8,上模盖14的上表面与上承载平台8的下表面连接在一起;下模11配设有下承载平台9,下模11的上表面与下承载平台9的上表面连接在一起;
上模盖14的上表面与上承载平台8的下表面之间垫设有处于上层的上隔温连接板31和处于下层的上冷热板41,上冷热板41用于直接对上模盖14进行加热和降温,上隔温连接板31可有效避免上冷热板41的温度传递给上承载平台8,使上冷热板41的能量全部向下传递给上模盖14,显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下模11的下表面与下承载平台9的上表面之间垫设有处于上层的下隔温连接板32和处于下层的下冷热板42,下冷热板42用于直接对下模11进行加热和降温,下隔温连接板32可有效避免下冷热板42的温度传递给承载下模11的下承载平台9,使下冷热板42的能量全部向上传递给下模11,显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下模11、上模盖14、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均形成有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图中未示出),并配设有供应冷热流体的冷热流体源5和输送冷热流体的输送管道6。在所述步骤(1)中,闭合下模11、中间隔板15和上模盖14,使中间隔板15与下模11构成第一色模腔,上模盖14与中间隔板15构成第二色模腔,在第一色模腔注塑成型第一色原料,在第二色模腔中注塑成型第二色原料,然后开启上模盖14,抽出中间隔板15,闭合上模盖14和下模11,成型双色产品毛坯;在所述步骤(2)中,只对上模盖14和下模11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3)中,开启上模盖14,将双色产品成品取出,然后进行清料头操作;在所述步骤(4)中,只对上模盖14和下模11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更具体地,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上模盖14、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供应热流体(高温蒸汽,如150-200℃的蒸汽)或冷流体(低温冷却水,如零下20℃至零上5℃的冷却水(其中可根据要求加入适量防冻剂),具体可为0-5℃的冷却水),尤其是上冷热板41与上模盖14的整个上表面接触,下冷热板42与下模11的整个下表面接触,可对上模盖14、下模11进行全方位的加热和冷却,加热和冷却效率显著提高;在所述步骤(2)中,利用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上模盖14、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在一定时间内供应热流体,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4)中,利用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上模盖14、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在一定时间内供应冷流体,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
优选地,上承载平台8和下承载平台9之间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杆20,导向杆20上配设有导向滑套30;导向滑套30的上表面与上承载平台8的下表面之间设有上弹簧40,导向滑套30的下表面与下承载平台9的上表面之间设有下弹簧50,上弹簧40和下弹簧50为压簧或拉簧;中间隔板15与导向滑套30通过水平方向延伸的滑轨60连接在一起,中间隔板15配设有驱动中间隔板15进出上模盖14和下模11之间的滑动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中间隔板15依靠导向滑套30沿导向杆20上下滑动,上弹簧40和下弹簧50带动导向滑套30和中间隔板15上下浮动达到压力平衡可保持导向滑套30和中间隔板15处于相应平衡位置,当上模盖14与下模11合模时,滑动驱动装置将中间隔板15从二者之间沿水平方向推出或拉出,上模盖14与下模11依靠导向杆20进行导向即可闭合在一起,压缩上弹簧40和下弹簧50;当上模盖14与下模11开模后,上弹簧40和下弹簧50伸展开并重新保持中间隔板15处于相应位置,然后滑动驱动装置将中间隔板15驱动至上模盖14与下模11之间继续进行注塑。
为了实现导向杆20和导向滑套30相互配合及中间隔板15被稳定驱动的具体结构,优选地,包括四个导向杆20和两个导向滑套30,四个导向杆20分设于模具1的四个角落外围,其一导向滑套30通过两个配合孔与同一侧的两个导向杆20相配合,另一导向滑套30通过两个配合孔与另一侧的两个导向杆20相配合;滑轨60包括形成于中间隔板15侧边的轨道和形成于导向滑套30内侧与轨道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动驱动装置为沿滑轨60推拉中间隔板15的流体压缸。
优选地,下模11配设有升降驱动装置1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升降驱动装置10可驱动下模11进行升降,与上模盖14进行启闭。
优选地,下承载平台9包括处于下方的第一下承载平台91和处于上方与下隔温连接板32连接的第二下承载平台92,导向杆20的下端贯穿第二下承载平台92与第一下承载平台91连接在一起;升降驱动装置10的下端与第一下承载平台91连接,输出端朝上与第二下承载平台92的下表面连接。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二下承载平台92具有与导向杆20相配合滑动的通孔,升降驱动装置10的输出端驱动第二下承载平台92依靠第二下承载平台92与导向杆2相配合滑动,来实现带动下模11升降而与上模盖14闭合或分离。
优选地,所述热流体为蒸汽(高温蒸汽,如150-200℃的蒸汽),所述冷流体为水(低温冷却水,如零下20℃至零上5℃的冷却水(其中可根据要求加入适量防冻剂),具体可为0-5℃的冷却水)。
本发明的多色产品瞬时冷热成型设备,如图2所示,包括模具1,模具1包括处于下方的下模11以及处于上方的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配设有移动输送装置2,移动输送装置2输送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分别与下模11上下相对应。在所述步骤(1)中,移动输送装置2输送第一色模盖12至下模11上方位置,使下模11上升或第一色模盖12下降,来闭合第一色模盖12和下模11构成第一色模腔,在第一色模腔中注塑成型第一色原料,然后使下模11下降或第一色模盖12上升,来开启第一色模盖12,移动输送装置2输送第二色模盖13至下模11上方位置,使下模11上升或第二色模盖13下降,来闭合第二色模盖13和下模11构成第二色模腔,在第二色模腔中注塑成型第二色原料,成型双色产品毛坯;在所述步骤(2)中,对第二色模盖13和下模11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3)中,使下模11下降或第二色模盖13上升,来开启第二色模盖13,将双色产品成品取出,然后进行清料头操作;在所述步骤(4)中,只对第二色模盖13和下模11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下模11由下承载平台9承载。
优选地,第二色模盖13的上表面与移动输送装置2的下表面之间垫设有处于上层的上隔温连接板31和处于下层的上冷热板41,上冷热板41用于直接对第二色模盖13进行加热和降温,上隔温连接板31可有效避免上冷热板41的温度传递给移动输送装置2,使上冷热板41的能量全部向下传递给第二色模盖13,显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下模11的下表面垫设有处于上层的下隔温连接板32和处于下层的下冷热板42,下冷热板42用于直接对下模11进行加热和降温,下隔温连接板32可有效避免下冷热板42的温度传递给承载下模11的下承载平台9,使下冷热板42的能量全部向上传递给下模11,显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下模11、第二色模盖13、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均形成有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图中未示出),并配设有供应冷热流体的冷热流体源5和输送冷热流体的输送管道6,这样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第二色模盖13、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供应热流体(高温蒸汽,如150-200℃的蒸汽)或冷流体(低温冷却水,如零下20℃至零上5℃的冷却水(其中可根据要求加入适量防冻剂),具体可为0-5℃的冷却水),尤其是上冷热板41与第二色模盖13的整个上表面接触,下冷热板42与下模11的整个下表面接触,可对第二色模盖13、下模11进行全方位的加热和冷却,加热和冷却效率显著提高;在所述步骤(2)中,利用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第二色模盖13、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在一定时间内供应热流体,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4)中,利用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第二色模盖13、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在一定时间内供应冷流体,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
优选地,移动输送装置2配设有上承载平台8,下模11配设有下承载平台9,下隔温连接板32和下冷热板42处于下模11的下表面和下承载平台9的上表面之间。
优选地,下模11配设有升降驱动装置1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升降驱动装置10可驱动下模11进行升降,与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分别进行启闭。
优选地,上承载平台8和下承载平台9之间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杆20,下承载平台9包括处于下方的第一下承载平台91和处于上方与下隔温连接板32连接的第二下承载平台92,导向杆20的下端贯穿第二下承载平台92与第一下承载平台91连接在一起;升降驱动装置10的下端与第一下承载平台91连接,输出端朝上与第二下承载平台92的下表面连接。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二下承载平台92具有与导向杆20相配合滑动的通孔,升降驱动装置10的输出端驱动第二下承载平台92依靠第二下承载平台92与导向杆2相配合滑动,来实现带动下模11升降而与上模盖14闭合或分离。
优选地,包括四个导向杆20,四个导向杆20分设于模具1的四个角落外围。此结构可使第二下承载平台92与导向杆20相配合滑动受力更加均匀,动作更加平稳。
优选地,所述热流体为蒸汽(高温蒸汽,如150-200℃的蒸汽),所述冷流体为水(低温冷却水,如零下20℃至零上5℃的冷却水(其中可根据要求加入适量防冻剂),具体可为0-5℃的冷却水)。
本发明的多色产品瞬时冷热成型设备,如图3所示,包括模具1,模具1包括处于下方的下模11以及处于上方的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配设有转动输送装置7;转动输送装置7包括承载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的承载装置71,以及与承载装置71枢接供承载装置71转动的转轴72;承载装置71具有与第一色模盖12连接的第一工位和与第二色模盖13连接的第二工位,当需第一色模盖与下模11闭合时,承载装置71依靠转轴72将所述第一工位转动至下模11上方,使第一色模盖12与下模11上下相对应,当需第二色模盖13与下模11闭合时,承载装置71依靠转轴72将所述第二工位转动至下模11上方,使第二色模盖13与下模11上下相对应;在所述步骤(1)中,转动输送装置7输送第一色模盖12至下模11上方位置,使下模11上升或第一色模盖12下降,来闭合第一色模盖12和下模11构成第一色模腔,在第一色模腔中注塑成型第一色原料,然后使下模11下降或第一色模盖12上升,来开启第一色模盖12,转动输送装置7输送第二色模盖13至下模11上方位置,使下模11上升或第二色模盖13下降,来闭合第二色模盖13和下模11构成第二色模腔,在第二色模腔中注塑成型第二色原料,成型双色产品毛坯;在所述步骤(2)中,对第二色模盖13和下模11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3)中,使下模11下降或第二色模盖13上升,来开启第二色模盖13,将双色产品成品取出,然后进行清料头操作;在所述步骤(4)中,只对第二色模盖13和下模11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下模11由下承载平台9承载。
优选地,第二色模盖13的上表面与转动输送装置7的下表面之间垫设有处于上层的上隔温连接板31和处于下层的上冷热板41,上冷热板41用于直接对第二色模盖13进行加热和降温,上隔温连接板31可有效避免上冷热板41的温度传递给转动输送装置7,使上冷热板41的能量全部向下传递给第二色模盖13,显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下模11的下表面垫设有处于上层的下隔温连接板32和处于下层的下冷热板42,下冷热板42用于直接对下模11进行加热和降温,下隔温连接板32可有效避免下冷热板42的温度传递给承载下模11的下承载平台9,使下冷热板42的能量全部向上传递给下模11,显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下模11、第二色模盖13、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均形成有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图中未示出),并配设有供应冷热流体的冷热流体源5和输送冷热流体的输送管道6,这样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第二色模盖13、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供应热流体(高温蒸汽,如150-200℃的蒸汽)或冷流体(低温冷却水,如零下20℃至零上5℃的冷却水(其中可根据要求加入适量防冻剂),具体可为0-5℃的冷却水),尤其是上冷热板41与第二色模盖13的整个上表面接触,下冷热板42与下模11的整个下表面接触,可对第二色模盖13、下模11进行全方位的加热和冷却,加热和冷却效率显著提高;在所述步骤(2)中,利用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第二色模盖13、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在一定时间内供应热流体,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4)中,利用冷热流体源5通过输送管道6对第二色模盖13、下模11、上冷热板41和下冷热板42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在一定时间内供应冷流体,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
优选地,移动输送装置7配设有上承载平台8,下模11配设有下承载平台9,下隔温连接板32和下冷热板42处于下模11的下表面和下承载平台9的上表面之间。
优选地,下模11配设有升降驱动装置1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升降驱动装置10可驱动下模11进行升降,与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分别进行启闭。
优选地,上承载平台8和下承载平台9之间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导向杆20,下承载平台9包括处于下方的第一下承载平台91和处于上方与下隔温连接板32连接的第二下承载平台92,导向杆20的下端贯穿第二下承载平台92与第一下承载平台91连接在一起;升降驱动装置10的下端与第一下承载平台91连接,输出端朝上与第二下承载平台92的下表面连接。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二下承载平台92具有与导向杆20相配合滑动的通孔,升降驱动装置10的输出端驱动第二下承载平台92依靠第二下承载平台92与导向杆2相配合滑动,来实现带动下模11升降而与上模盖14闭合或分离。
优选地,包括四个导向杆20,四个导向杆20分设于模具1的四个角落外围。此结构可使第二承载平台92与导向杆20相配合滑动受力更加均匀,动作更加平稳。
为了实现转轴72及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位置连接的具体结构,优选地,转轴72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转轴,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相垂直且依靠水平转轴转动并交替处于水平面和竖直平面内,当第一色模盖12或第二色模盖13处于水平面内时与下模11上下相对应;或转轴72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向转轴,所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均处于承载装置71的下表面,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均处于水平面内,第一色模盖12和第二色模盖13依靠竖向转轴转动交替与下模11上下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热流体为蒸汽(高温蒸汽,如150-200℃的蒸汽),所述冷流体为水(低温冷却水,如零下20℃至零上5℃的冷却水(其中可根据要求加入适量防冻剂),具体可为0-5℃的冷却水)。
本发明的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及成型设备,热流体和冷流体的具体形式及温度等均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加热升温时间及冷却降温时间均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冷热流体循环通道、输送管道及冷热流体源的具体形式及相互连接方式等均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如输送管道优选为软管,便于适应相应部件的动作,具体材料和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移动输送装置和转动输送装置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下模、第一色模盖、第二色模盖、上模盖、中间隔板、上隔温连接板、下隔温连接板、上冷热板、下冷热板、下承载平台和升降驱动装置的结构均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部分结构可利用现有的结构形式,但可为配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作适应性的结构调整。
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3)

1.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确保模具处于冷模状态,在冷模状态注塑成型多色产品毛坯;
(2)不将多色产品毛坯取出,保持多色产品毛坯在同一模具中且未离开模腔,然后对模具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多色产品成型;
(3)开模取出多色产品成品;
(4)对模具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并重新在冷模状态注塑成型多色产品毛坯;
所述模具包括处于下方的下模以及处于上方的第一色模盖和第二色模盖,所述第一色模盖和第二色模盖配设有移动输送装置;在所述步骤(1)中,移动输送装置输送第一色模盖至下模上方位置,使下模上升或第一色模盖下降,来闭合第一色模盖和下模构成第一色模腔,在第一色模腔中注塑成型第一色原料,然后使下模下降或第一色模盖上升,来开启第一色模盖,移动输送装置输送第二色模盖至下模上方位置,使下模上升或第二色模盖下降,来闭合第二色模盖和下模构成第二色模腔,在第二色模腔中注塑成型第二色原料,成型双色产品毛坯;在所述步骤(2)中,对第二色模盖和下模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3)中,使下模下降或第二色模盖上升,来开启第二色模盖,将双色产品成品取出;在所述步骤(4)中,只对第二色模盖和下模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色模盖的上表面与所述移动输送装置的下表面之间垫设有处于上层的上隔温连接板和处于下层的上冷热板;所述下模的下表面垫设有处于上层的下隔温连接板和处于下层的下冷热板;
所述下模、第二色模盖、上冷热板和下冷热板内均形成有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并配设有供应冷热流体的冷热流体源和输送冷热流体的输送管道;在所述步骤(2)中,利用冷热流体源通过输送管道对第二色模盖、下模、上冷热板和下冷热板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在一定时间内供应热流体,进行加热至成型温度使双色产品硫化成型;在所述步骤(4)中,利用冷热流体源通过输送管道对第二色模盖、下模、上冷热板和下冷热板内的冷热流体循环通道在一定时间内供应冷流体,进行冷却至冷模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体为蒸汽,所述冷流体为水。
CN201711142854.3A 2016-06-24 2016-06-24 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 Active CN1081459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2854.3A CN108145909B (zh) 2016-06-24 2016-06-24 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2854.3A CN108145909B (zh) 2016-06-24 2016-06-24 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
CN201610471904.1A CN106079245B (zh) 2016-06-24 2016-06-24 多色产品瞬时冷热成型方法及成型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1904.1A Division CN106079245B (zh) 2016-06-24 2016-06-24 多色产品瞬时冷热成型方法及成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5909A CN108145909A (zh) 2018-06-12
CN108145909B true CN108145909B (zh) 2019-11-01

Family

ID=57252622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1904.1A Active CN106079245B (zh) 2016-06-24 2016-06-24 多色产品瞬时冷热成型方法及成型设备
CN201711142852.4A Active CN108145908B (zh) 2016-06-24 2016-06-24 多色产品瞬时成型方法
CN201711142850.5A Active CN108145907B (zh) 2016-06-24 2016-06-24 多色产品瞬时冷热成型工艺
CN201711142854.3A Active CN108145909B (zh) 2016-06-24 2016-06-24 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1904.1A Active CN106079245B (zh) 2016-06-24 2016-06-24 多色产品瞬时冷热成型方法及成型设备
CN201711142852.4A Active CN108145908B (zh) 2016-06-24 2016-06-24 多色产品瞬时成型方法
CN201711142850.5A Active CN108145907B (zh) 2016-06-24 2016-06-24 多色产品瞬时冷热成型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060792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9170A (zh) * 2018-01-30 2018-06-01 东莞市景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渗色的双色大底加工模具以及制作双色大底的方法
CN111823626A (zh) * 2020-06-18 2020-10-27 余新军 一种多色鞋面的生产工艺
CN112571700B (zh) * 2020-12-08 2022-05-17 湖北魔洗高新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pva胶棉头的制备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4261054A (zh) * 2021-12-28 2022-04-01 江苏葑全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成型的车门制造方法
CN114347380A (zh) * 2022-01-21 2022-04-15 广州汪辉眼镜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鼻托的制作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2876A (zh) * 2003-06-24 2006-08-02 霍尔马克科技公司 多色注塑门面板及工艺过程
CN201033464Y (zh) * 2007-04-27 2008-03-12 东莞廷邑制模科技有限公司 发泡塑料双色成型模具
CN201195378Y (zh) * 2008-03-06 2009-02-18 广州祥弘塑胶有限公司 Eva双色或双密度注塑模具装置
CN103223703A (zh) * 2013-04-24 2013-07-31 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双色硅胶制品的成型模具、成型方法及其硅胶制品
CN104861279A (zh) * 2015-04-24 2015-08-26 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抗菌eva鞋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84396Y (zh) * 2002-12-10 2003-11-05 鸿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注射成形机可射制多色转模装置
CN101037015B (zh) * 2006-03-14 2010-05-12 陈法胜 复区高分子胚体的热模注料方法
CN101224622A (zh) * 2008-02-01 2008-07-23 珠海晟骅鞋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双物性发泡塑料成型方法及其应用
CN101422951B (zh) * 2008-11-04 2011-08-10 东莞毅昌模具制造注塑有限公司 用于成型双层双色制品的注塑模具及应用该模具的注塑方法
CN204820144U (zh) * 2015-07-29 2015-12-02 现代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多工位注塑机
CN205130249U (zh) * 2015-11-02 2016-04-06 新冀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转射成型机
CN205818319U (zh) * 2016-06-24 2016-12-21 泉州三川机械有限公司 多色产品瞬时冷热成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2876A (zh) * 2003-06-24 2006-08-02 霍尔马克科技公司 多色注塑门面板及工艺过程
CN201033464Y (zh) * 2007-04-27 2008-03-12 东莞廷邑制模科技有限公司 发泡塑料双色成型模具
CN201195378Y (zh) * 2008-03-06 2009-02-18 广州祥弘塑胶有限公司 Eva双色或双密度注塑模具装置
CN103223703A (zh) * 2013-04-24 2013-07-31 深圳市利勇安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双色硅胶制品的成型模具、成型方法及其硅胶制品
CN104861279A (zh) * 2015-04-24 2015-08-26 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一种双色抗菌eva鞋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5907A (zh) 2018-06-12
CN108145907B (zh) 2019-11-01
CN108145908A (zh) 2018-06-12
CN108145909A (zh) 2018-06-12
CN106079245A (zh) 2016-11-09
CN108145908B (zh) 2019-11-15
CN106079245B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5909B (zh) 多色产品瞬时成型工艺
US2353825A (en) Apparatus for molding thermoplastic materials
US2331702A (en) Method of molding hollow articles of plastic material
GB1422574A (en) Production of hollow moulded articles
GB1493807A (en) Blow moulding machine
US5013515A (en) Injection stretching and blow molding process including a secondary treatment operation
KR920002362B1 (ko) 사출연신취입 성형기에 있어서의 온조(溫調)취입 성형장치
CN102179921A (zh) 一步法注拉吹塑料中空成型机
CN114105448A (zh) 高硼硅玻璃制瓶机及快吹法生产工艺
US2974362A (en) Apparatus for molding hollow articles of plastic
CN205818319U (zh) 多色产品瞬时冷热成型设备
TW201943541A (zh) 射出拉伸吹塑成型機及製造中空成型體方法
CN106903836A (zh) 无废料脱模的注射机
CN102029694B (zh) 急冷急热高光成型模具
GB1166893A (en) Thermoplastic resin article,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uch article
CN101670659A (zh) 一种注拉吹塑料中空容器制品的模具设备及其工艺成型方法
CN216584707U (zh) 一种玻璃瓶的快吹制瓶机
CN206328431U (zh) 一种快速压力淬火热处理工装
CN101890787A (zh) 一种高精高速冷热模具
CN206551395U (zh) 单元式一咀多头阀针热流道系统
CN2321613Y (zh) 全自动预热拉坯吹塑成型机
CN103862626A (zh) 一种高精高速冷热模具
CN101264663A (zh) 一步法、单工位注、吹塑料中空容器成型产品的模具及其应用
US2401564A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hollow thermoplastic ware
CN211105566U (zh) 一种能够快速冷却成型的吸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