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41878B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41878B
CN108141878B CN201680055468.8A CN201680055468A CN108141878B CN 108141878 B CN108141878 B CN 108141878B CN 201680055468 A CN201680055468 A CN 201680055468A CN 108141878 B CN108141878 B CN 1081418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ignal
information
random access
contro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54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41878A (zh
Inventor
诸我英之
武田和晃
蒋惠玲
刘柳
牟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141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1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41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1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即使在对控制信道应用反复发送的情况下,也适当地进行通信。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用户终端是使用带域被限制于系统带域的一部分的窄带域的用户终端,具有:发送接收单元,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以及控制单元,基于随机接入信道的覆盖增强等级,对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控制信道的反复接收和/或反复发送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长期演进(LTE: Long TermEvolution))已被规范(非专利文献1)。此外,以来自LTE(也称为LTE Rel.8或9)的进一步的宽带域化以及高速化为目的,LTE-A(也称为LTE-Advanced、LTE Rel.10、11或12)被规范,并在研讨LTE的后继系统(例如,FRA(也称为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 Access))、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LTE Rel.13等)。
然而,近年来,伴随通信装置的低成本,广泛地开展网络上连接的装置不通过人工而彼此通信并自动地进行控制的机器间通信(M2M: Machine-to-Machine)的技术开发。特别地,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作为在M2M之中也用于机器间通信的蜂窝系统,在推进与MTC(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的最优化有关的标准化(非专利文献2)。
在标准化之中,也在研讨面向MTC的终端(MTC终端)应该具备的各种功能,作为一例,为了实现成本削减而在研讨限定了发送接收带宽的终端。作为另一例,MTC终端有可能设置在建筑物深处的场所、或地下等建筑物穿透损耗大、难以进行无线通信的场所,所以也在研讨以覆盖增强(Coverage enhancement)为目的的MTC终端。
基于以上2个例子,MTC终端(MTC UE(用户装置(User Equipment))) 被分类为以下4类:(1)没有发送接收带宽的限制,不具备覆盖增强功能的终端;(2)有发送接收带宽的限制,不具备覆盖增强功能的终端;(3)没有发送接收带宽的限制,具备了覆盖增强功能的终端;(4)有发送接收带宽的限制,具备了覆盖增强功能的终端。考虑MTC终端被用于例如电表、煤气表、自动售货机、车辆、其他工业设备等广泛的领域。
先行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非专利文献2:3GPP TR 36.888“Study on provision of low-cost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TC)User Equipments(UEs)based on LTE (Release 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覆盖增强的方法,考虑应用通过在下行链路(DL)和/或上行链路 (UL)中将相同的信号跨多个子帧反复发送,从而提高接收信号对干扰噪声比(SINR:Signal-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的反复发送(repetition)。例如,在无线基站(eNB:eNode B)反复发送规定的信号的情况下,MTC 终端将接收信号进行功率合成来进行接收处理(解调、解码等)。
但是,在对控制信道应用反复发送的情况下,有未适当地进行通信控制,吞吐量下降的顾虑。此外认为,因发生不需要的重发等,频率利用效率劣化。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方面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在即使对控制信道应用反复发送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用户终端是使用带域被限制于系统带域的一部分的窄带域的用户终端,具有:发送接收单元,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以及控制单元,基于随机接入信道的覆盖增强等级,对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控制信道的反复接收和/或反复发送进行控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对控制信道应用反复发送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系统带域内的窄带域的设置例的图。
图2是表示MPDCCH的搜索空间的一例的图。
图3A及3B是表示在MTC终端中,发生了多个接收或多个发送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5A及5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处理的另一例及实施方式1.2 的处理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MTC终端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7A及7B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对应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8是关于DCI格式0,表示Rel.12的结构和Rel.13的MTC终端使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是关于DCI格式1,表示Rel.12的结构和Rel.13的MTC终端使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0是关于DCI格式1,表示Rel.12的结构和Rel.13的MTC终端使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1是关于DCI格式2C,表示Rel.12的结构和Rel.13的MTC终端使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图8-11所示的DCI格式的尺寸的一例的图。
图13A及13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使尺寸一致的DCI的组合的一例的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MTC终端,在研讨容许处理能力的下降,简化硬件结构。例如,在研讨在限定了发送接收带宽的低成本MTC终端(LC(低成本(Low-Cost)) -MTC UE)中,相比现有的终端(LTE终端),应用峰值速率的减少、传输块尺寸的限制、资源块(也称为RB(资源块(ResourceBlock))、PRB(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的限制、接收RF的限制等。
低成本MTC终端是通过将上行链路(UL)及下行链路(DL)的使用带域限制于系统带域的一部分的窄带域(NB:Narrow Band)而实现的。系统带域例如相当于现有的LTE带域(20MHz等)、分量载波(CC)等。另外,低成本MTC终端可以简称为MTC终端,以下表述为MTC终端。此外,现有的终端也可以称为通常UE或非MTC UE(non-MTC UE)等。
与使用带域的上限被设定为系统带域(例如,20MHz(100RB)、1分量载波等)的现有的用户终端不同,设想MTC终端的使用带域的上限被限制为规定的带域(例如,1.4MHz(6RB)、200kHz(1RB))。在研讨考虑到与现有的终端之间的关系而使带域被限制了的MTC终端在LTE/LTE-A的系统带域内工作。
例如,在LTE/LTE-A的系统带域中,在带域被限制了的MTC终端和带域未被限制的现有的用户终端之间,支持频率复用。因此,MTC终端可以表示为支持的最大的带域为系统带域的一部分的带域的终端,也可以表示为与LTE/LTE-A的系统带域相比具有窄带域的发送接收性能的终端。
图1是表示系统带域内的窄带域的设置例的图。在图1中,比LTE的系统带域(例如,20MHz)窄的规定的带域(例如,1.4MHz)被设定于系统带域的一部分。该带域相当于通过MTC终端而能够检测的频带。
另外,优选设为成为MTC终端的使用带域的窄带域的频率位置在系统带域内能够变化的结构。例如,优选MTC终端对每个规定的期间(例如,子帧)使用不同的频率资源进行通信。由此,能够实现对于MTC终端的业务卸载、或频率分集效应,能够抑制频率利用效率的下降。因此,优选考虑到跳频或频率调度的应用,MTC终端具有RF的重调整(retuning)功能。
另外,用于下行链路的发送接收的窄带域(DL NB:下行链路窄带域 (DownlinkNarrow Band))和用于上行链路的发送接收的窄带域(UL NB:上行链路窄带域(UplinkNarrow Band))也可以使用不同的频带。此外,DL NB也可以称为下行窄带域,UL NB也可以称为上行窄带域。
MTC终端使用被设置在窄带域中的下行控制信道来接收下行控制信息 (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但该下行控制信道可以称为EPDCCH(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也可以称为MPDCCH(MTC PDCCH)。
此外,MTC终端使用被设置在窄带域中的下行共享信道(下行数据信道) 来接收下行数据,但该下行共享信道可以称为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也可以称为MPDSCH(MTC PDSCH)。
此外,面向MTC终端的上行控制信道(例如,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以及上行共享信道(例如,PUSCH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也可以分别被称为MPUCCH(MTC PUCCH)、MPUSCH(MTC PUSCH)等。不限于以上的信道,MTC终端利用的信道也可以对用于相同用途的现有的信道附加表示 MTC的“M”来表示。
此外,在现有的LTE中,面向不特定多个终端的控制信息(例如,系统信息块(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被存储在PDSCH中,使用PDCCH来指定存储了面向特定的终端的控制信息的无线资源。另一方面,在研讨面向MTC终端的控制信息不使用PDCCH或EPDCCH而固定地分配无线资源。
在这样的条件下对控制信息进行接收的情况下,MTC终端需要预先掌握对发送控制信息的子帧的位置进行指定的信息、频率方向的位置、传输块尺寸(TBS:TransportBlock Size)、以及调制方式(MCS:调制和编码方案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另外,可以规定面向MTC终端的SIB,也可以将该SIB称为MTC-SIB。
另外,在研讨在MTC终端的无线通信中应用覆盖增强(CE:CoverageEnhancement)。例如,在研讨在MTC终端中,与现有的用户终端比较,最大为15dB的覆盖的改善。
作为MTC终端的无线通信中的覆盖增强方法,例如,考虑应用在下行链路(DL)和/或上行链路(UL)中反复发送同一信号(例如,传输块)的方法(repetition)、或通过同一码字来反复发送RV(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不同的信号的方法等。根据通信环境,为了实现期望的覆盖特性(例如,最大15dB的覆盖),设想反复发送次数(反复数)增大。
反复发送的信号在接收侧被合成,用于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由此,能够提高接收信号质量。另外,反复发送的信号的接收也称为反复接收、合成接收等。
无线基站能够通过广播信息(M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SIB)、高层信令(例如,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以及下行控制信息(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的其中一个或者它们的组合,将与上行信号(例如,PUSCH) 和/或下行信号(例如,PDSCH)的反复数有关的信息通知给MTC终端。
此外,关于各信号,反复数也可以通过重发等级来指定。这里,重发等级(repetition level)是与反复数有关的信息,例如,可以是反复数本身,也可以是与反复数关联的规定的信息(例如,索引)。无线基站利用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广播信息)、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它们的组合,将与重发等级和反复数的对应关系有关的信息通知给MTC终端。
另外,它们的对应关系可以设为在全部的小区中共通,也可以被规定为小区特定。此外,也可以设为与它们的对应关系有关的信息预先设定在无线基站及用户终端中的结构。此外,也可以对每个信道分别(例如,不同地) 设定/规定反复数/等级。
此外,为了表示覆盖增强的设定,也可以规定覆盖增强等级(CE level)。例如,若CE等级不同,则构成为反复数不同。就CE等级的数目而言,例如认为设为3个,但不限于此。不应用覆盖增强(未反复发送)的UE对应于无CE等级(或CE等级0),应用覆盖增强的UE也可以对应于CE等级1-3。
另外,在现有系统的下行控制信道(PDCCH/EPDCCH)中,UE监视 1子帧内的多个PDCCH/EPDCCH候选,对下行控制信号进行检测(盲解码)。应监视的PDCCH/EPDCCH候选的集合(set)也可以称为搜索空间(SS: Search Space)。对每个UE不同的搜索空间也可以称为用户终端特定搜索空间 (USS:UE-specific Search Space)。此外,在多个UE中相同的搜索空间也可以称为公共搜索空间(CSS:Common Search Space)。
作为下行控制信号,例如,通知下行发送(PDSCH)的调度信息(也称为DL许可(DLgrant)、DL分配(DL assignment)等)、上行发送(PUSCH) 的调度信息(也称为UL许可(ULgrant))等DCI。
1个PDCCH/EPDCCH候选由1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CE:Control ChannelElement)/增强CCE(ECCE:Enhanced CCE;增强的CCE)构成。 PDCCH/EPDCCH候选内的CCE/ECCE数称为聚合等级(AL:Aggregation Level)。例如,在现有的PDCCH/EPDCCH的USS中,利用AL=1、2、4、 8等。
另一方面,在LTE Rel.13中,在研讨被设定了覆盖增强的(增强模式的) MTC终端关于MPDCCH支持多个重发等级。这种情况下,认为相对现有系统的搜索空间基于AL而被展开到1子帧内的频域,将MPDCCH的搜索空间 (例如,MPDCCH的USS)基于重发等级扩展到多个子帧中。另外,也在研讨扩展模式的MTC终端仅支持规定的AL(例如,仅AL=24),但也可以支持多个AL。
图2是表示MPDCCH的搜索空间的一例的图。在图2中,表示被分配给相同的时间/频率资源(搜索空间)的MPDCCH候选。MPDCCH候选也可以被称为盲解码候选(BD(BlindDecoding)candidate)、候选区域等。在图2中,表示了16个子帧,对各子帧附加的数字例如是规定的子帧索引。
在图2中,作为BD候选,表示了对应于反复数=4的BD候选#1-#4 在时间上连续地设置,对应于反复数=8的BD候选#5-#6在时间上连续地设置,以及设置对应于反复数=16的BD候选#7的情况。相同反复数的 BD候选各自进行反复发送的起始子帧不同。UE尝试各BD候选的解码,将 MPDCCH进行合成而获取解码成功了的DCI。
LTE Rel.13的MTC终端监视预先规定的和/或设定的BD候选,并对 DCI进行检测,基于该DCI进行发送处理和/或接收处理的控制。这里,在相同USS的多个BD中分别候选检测出DCI的情况下,考虑基于各自的DCI 进行发送处理和/或接收处理的控制。
在研讨在LTE Rel.13的MTC终端中除使用HD-FDD(半双工频分双工 (HalfDuplex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和TDD(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作为双工方式以外,还使用通常的FDD(全双工(Full duplex)FDD)。但是,即使在使用全双工(Full duplex)FDD的情况下,在发送带宽及接收带宽分别被限制于规定的NB的情况下,MTC终端也无法进行多个NB中的同时接收、或多个NB中的同时发送。
但是,在使用图2所示的、基于重发等级的MPDCCH的SS(例如,USS) 来通知下行控制信号的情况下,有发生这样的同时接收/发送的顾虑。
图3A 、 3B 是在MTC终端中发生了多个接收或多个发送的一例的图。在图3A 、 3B中,表示MTC终端分别在单独的NB中利用各信道(MPDCCH、PDSCH、 PUCCH、PUSCH等)的例子。此外,在图3A 、 3B 中,在用于MPDCCH的NB (MPDCCH NB)中,规定了对应于反复数=4的BD候选#1及#2作为USS。
图3A表示通过USS而首次检测DL许可的情况。在BD候选#1中检测出DL许可后,MTC终端在规定的期间(例如,1ms)进行重调整(retuning) 等处理,以通过该DL许可而被指示的PDSCH NB的资源来尝试接收处理。例如在DL许可中包含与重发等级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MTC终端也可以基于该信息来判断PDSCH的重发等级,并实施PDSCH的接收处理。
在现有系统的USS中,有时通过相同的USS来检测多个许可(例如, DL许可及UL许可)。因此,如图3A所示,考虑通过BD候选#2来通知另一许可(例如,UL许可)。但是,在图3A的以虚线包围的期间中,由于需要进行多个NB的同时接收,所以MTC终端放弃MPDCCH或PDSCH中的任一个的接收。
在该情况下,由于作为通信对象的eNB无法掌握MTC终端放弃了哪一个的接收,所以产生在UE和eNB之间进行不合适的控制的问题。
此外,图3B表示通过USS而首次检测UL许可的情况。在BD候选#1 中检测出UL许可后,MTC终端在规定的期间后(例如,4ms后),以该UL 许可指示的PUSCH NB的资源开始反复发送。例如在UL许可中包含与重发等级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MTC终端也可以基于该信息来判断PUSCH的重发等级,并实施PUSCH的发送处理。
如图3B所示,考虑通过BD候选#2来通知另一许可(例如,DL许可)。此外,MTC终端根据PDSCH的接收结果(解码结果),在完成PDSCH的接收之后规定的期间后(例如,4ms后),通过规定的资源来反馈送达确认信息。这里,送达确认信息也可以被称为HARQ-ACK(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确认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ACK/NACK(A/ N)、重发控制信息等。
例如,在PUCCH NB中使用PUCCH来发送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下,由于在图3A的以虚线包围的期间中,需要进行多个NB的同时发送,所以MTC 终端放弃PUCCH或PUSCH中的任一个的发送。
在该情况下,由于作为通信对象的eNB无法掌握MTC终端放弃哪一个的发送,所以有在UE和eNB之间进行不合适的控制的顾虑。另外,在送达确认信息不是通过PUCCH NB而是通过其他的PUSCH NB来发送等情况下,也产生同样的问题。
这样,在对控制信道应用反复发送的情况下,有未合适地进行通信控制,吞吐量降低的问题。此外认为,因发生不需要的重发等,频率利用效率劣化。
因此,本发明人设想,考虑到控制信道或其他信道的反复发送,进行调度信息(许可)的发送控制。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能够合适地抑制多个NB中的同时接收、或多个NB中的同时发送的发生。
此外,本发明人进一步研讨了MTC终端的控制信道的处理,发现了与控制信道的反复发送/接收有关的设定方法、或考虑了覆盖等的DCI格式的调整方法。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以下,在仅记载为UE的情况下,表示使用带域被限制于窄带域的MTC终端,但本发明的应用不限定于MTC终端。此外,将窄带域作为6PRB(1.4MHz)来说明,但即使是其他的窄带域,也能够基于本说明书来应用本发明。
(无线通信方法)
<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UE中的DCI的检测方法。具体而言,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UE在某个搜索空间的规定的候选区域(BD候选)中检测出上行发送的调度信息(UL许可)和/或下行接收的调度信息(DL许可) 的情况(接收完毕的情况)下,对该搜索空间的剩余的候选区域中的解码处理进行控制。
UE也可以设想在USS的规定的BD候选中检测到许可,在相同USS中不包含其它许可,而停止剩余的BD候选中的MPDCCH检测处理(盲解码处理)(实施方式1.1)。此外,若在USS的规定的BD候选中检测到UL许可,则UE也可以有条件地(即,在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相同USS的剩余的BD候选中的DL许可的检测处理(盲解码处理)(实施方式1.2)。
例如,UE也可以进行控制,以使在通过UL许可而被指示的上行发送 (PUSCH发送)的反复数不大于相同USS的剩余的BD候选的总反复数和 PDSCH的最大反复数之和(为和以下)的情况下,进行剩余的BD候选中的 DL许可的检测处理。
另外,规定的条件不限于此,只要是通过UL许可而被指示的PUSCH 发送和与通过剩余的BD候选中的DL许可而被指示的PDSCH对应的HARQ -ACK发送在时间上不重叠的条件即可。例如,除上述各反复数之外,也可以考虑NB的重调整时间、或从PDSCH的接收完成至送达确认信息的反馈为止的规定的期间等来决定。
在实施方式1.1中,优选eNB对于规定的UE进行控制,以使在USS的规定的BD候选中发送某些许可的情况下,在相同USS的剩余的BD候选中不发送其他许可。此外,在实施方式1.2中,优选eNB对于规定的UE进行控制,以使在USS的规定的BD候选中发送UL许可的情况下,在相同USS 的剩余的BD候选中有条件地进行DL许可的发送。通过该结构,能够抑制多余的许可的发送造成的开销。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处理的一例的图。图4与图3A类似,以下说明不同的方面。在UE在BD候选#1中检测出DL许可的情况下,设想在剩余的BD候选(BD候选#2)中不包含其他许可(例如,UL许可和/ 或DL许可),不实施剩余的BD候选中的盲解码处理。因此,UE在通过该 DL许可所指示的PDSCH NB的资源来尝试接收处理时,能够避免与 MPDCCH的同时接收的发生。
图5A 、 5B 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处理的另一例以及实施方式1.2的处理的一例的图。图5A相当于在图3B的例子中,不进行BD候选#2中的DL 许可检测的情况。具体而言,在UE在BD候选#1中检测出UL许可的情况下,设想在剩余的BD候选(BD候选#2)中不包含其他许可(例如,DL许可和/或UL许可),不实施剩余的BD候选中的盲解码处理。因此,在UE 尝试通过该UL许可所指示的PUSCH NB的资源来尝试发送处理时,例如能够避免与通过DL许可而被指示的PDSCH对应的PUCCH(HARQ-ACK) 的同时发送的发生。
图5B与图3B类似,以下说明不同的方面。在图5B中,通过UL许可而被指示的PUSCH发送的反复数(9次)比图3B中的PUSCH发送的反复数(14次)少。而且,图5B的PUSCH发送的反复数(9次)不大于相同 USS的剩余的BD候选(BD#2)的总反复数(4次)和PDSCH的最大反复数(在本例中,设为5次)之和。
因此,在图5B中,UE判断为满足规定的条件,进行剩余的BD候选中的DL许可的检测处理,进行PDSCH的接收及送达确认信息的反馈。
以上,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即使在对控制信道应用反复发送的情况下,也能够合适地抑制多个NB中的同时接收、多个NB中的同时发送的发生。
<第二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对于被设定了(应用反复发送的)覆盖增强的 UE的、RRC连接建立前的控制信道(MPDCCH和/或PUCCH)的设定方法。
首先,参照图6,说明被设定了覆盖增强的UE的随机接入过程。图6 是表示MTC终端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例的时序图。
首先,UE决定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的CE等级。该决定能够基于UE测量出的接收功率(例如,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接收质量(例如,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或信道状态等进行。然后,UE使用决定出的CE等级来反复发送 PRACH。
若接收到来自UE的PRACH,则eNB将随机接入响应(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用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使用MPDCCH以规定的CE等级发送给该UE。MPDCCH的CE等级也可以与PRACH的CE等级不同。另外,RAR的MPDCCH的结构也可以基于PRACH(或PRACH的CE等级) 来决定。
若PRACH的反复发送结束,则UE在规定的期间尝试对于该PRACH的 RAR用的DCI(用于接收RAR的资源决定中使用的DCI或者包含RAR的 DCI)的接收。尝试进行RAR用的DCI的接收的该期间也可以被称为RAR 窗口。在RAR窗口中RAR用的MPDCCH的接收不成功的情况下,UE也可以将PRACH重发。
另一方面,识别出来自UE的PRACH的eNB在规定的定时将RAR用的 DCI发送给UE。在研讨通过面向MTC终端的公共搜索空间(CSS:Common Search Space)来发送对于MTC终端的RAR用的DCI。CSS例如由规定的窄带域之中的1个以上的PRB构成。另外,面向MTC终端的CSS也可以被称为eCSS(增强的CSS(enhanced CSS))、MTC-CSS等。
该DCI通过与由UE发送的PRACH对应的标识符(RA-RNTI: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andom Access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而被加扰。RA-RNTI基于PRACH的发送起始子帧和PRACH 的频率资源(频率位置)来计算。
在RAR窗口内,在使用与发送的PRACH对应的RA-RNTI无法接收到(盲解码)RAR用的DCI的情况下,UE继续随机接入过程。例如,以通过RAR用的DCI而被指定的下行资源(PDSCH)来接收RAR,并使用表示该RAR的上行资源,通过PUSCH来发送消息3(Msg.3)。另外,RAR可以通过由MPDCCH的DCI指定的PDSCH来通知,也可以仅使用MPDCCH来通知。
若判断为消息3的接收失败,则eNB也可以使用MPDCCH中的USS的 DCI来发送送达确认信息。在接收到NACK作为送达确认信息的情况下,UE 通过PUSCH来进行消息3的重发。
接收到消息3的eNB将竞争解决(contention resolution)消息(消息4) 发送到UE。在消息4中,UE在通过MPDCCH而接收到用于接收PDSCH的调度信息后,基于该调度信息,通过PDSCH来接收竞争解决标识符(contention resolution identity)。此外,若检测到在上述竞争解决标识符中包含通过消息3 来发送了的标识符,则UE判断为在竞争解决成功。UE使用PUCCH,发送对于消息4的送达确认信息。若通过消息1至4而确保与eNB的同步,则完成随机接入处理并建立RRC连接。
如以上说明的,在UE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包含使用了MPDCCH或 PUCCH的通信。在RRC连接被建立前,UE不知道MPDCCH的与USS有关的设定信息(例如,RB的频率位置、重发等级、起始子帧的候选等),所以MPDCCH的接收难以成功。同样地,在UE和eNB之间,由于应通过RRC 信令来通知的PUCCH的设定信息(例如,PUCCH的重发等级、起始偏移等) 没有被共通地掌握,所以eNB在PUCCH的接收上难以成功。
这样,现有的MTE终端在RRC连接被建立前的随机接入过程中无法适当地进行使用了MPDCCH或PUCCH的通信,有无法建立RRC连接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人设想在随机接入过程中,UE获取与MPDCCH的反复接收有关的信息(与USS有关的设定信息)或与PUCCH的反复发送有关的信息(PUCCH的设定信息),构思了第二实施方式。具体而言,在第二实施方式中,UE基于与设置类型(configuration type)有关的信息和与设置类型关联的规定的对应关系(映射表),例如,获取MPDCCH的1个或多个重发等级以及起始子帧的候选和PUCCH的重发等级及起始偏移。另外,设置类型也可以被称为MPDCCH/PUCCH设置类型等。
图7A 、 7B 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对应关系的一例的图。图7A表示与设置类型关联的映射表的一例。在图7A中,规定了3个设置类型 (Configuration 1-3)与MPDCCH的反复接收和/或PUCCH的反复发送所需的信息的对应关系的一例。
例如,若UE判断为在本终端中应用了设置1,则在MPDCCH的盲解码时,设想5、10或15作为MPDCCH的重发等级,设想X1、X2或X3作为MPDCCH的起始子帧,进行接收处理。此外,在PUCCH发送时,将PUCCH 的重发等级(反复数)设为20,将PUCCH的起始偏移设为N_1(例如,通过RB数来表示)进行发送处理。
UE例如也可以按以下的方法(1)或(2)中的至少一个方法来获取设置类型:(1)从RAR中包含的比特(串)中获取表示设置类型的信息(例如,也可以称为设置索引、设置类型索引),(2)基于PRACH的CE等级来获取。
在方法(1)的情况下,可以在RAR中显式地包含表示设置类型的信息,也可以隐含地包含在现有的RAR中包含的信息。在方法(2)的情况下,UE 能够基于PRACH的CE等级和设置类型的对应关系,基于决定出的PRACH 的CE等级来判断设置类型。
在图7B中,表示在上述方法(2)使用的、PRACH的CE等级和设置类型的对应关系的一例。各PRACH的CE等级(PRACH CE level 1-3)分别对应于各设置类型(Configuration 1-3)。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UE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广播信息)、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它们的组合,接收涉及与设置类型关联的规定的对应关系(映射表)的信息和/或涉及与PRACH的CE等级和设置类型的对应关系的信息。UE能够使用被通知的与对应关系有关的信息,来更新规定的对应关系。
以上,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由于UE能够基于表示设置类型的信息,获取MPDCCH的反复接收和/或PUCCH的反复发送所需的信息,所以在随机接入过程中,能够适当地实施MPDCCH或PUCCH的反复送接收处理,能够建立RRC连接。
<第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下行控制信道(MPDCCH)中使用的DCI格式。
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UE在搜索空间中进行DCI的盲解码。为了降低UE的处理负载,要求降低盲解码的次数。但是,关于怎样构成 MPDCCH中使用的DCI格式,在至今为止的Rel.13的议论中都未研讨。
首先,本发明人研讨了在MTC终端中关于MPDCCH中使用的DCI格式。设想MTC终端支持的传输模式(TM:Transmission Mode)是TM1、2 及9。此外,就所支持的DCI格式而言,作为UL许可,认为是DCI格式0,作为DL许可,认为是DCI格式1A、1及2C。而且,DCI尺寸,认为在通常覆盖和增强覆盖中不同(因为即使在通常覆盖中是必要的信息,但在增强覆盖中也是不需要的信息)。此外,认为DCI中包含的字段与现有的DCI不同。
考虑到以上情况,本发明人认为,在Rel.13的MTC终端中,在MPDCCH 中使用图8-11所示的DCI格式。图8-11分别是关于DCI格式0、1A、1 及2C,表示Rel.12的结构和Rel.13的MTC终端使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在各图中,“不需要(No need)”用于同一图内的其他结构,但在对象的结构中表示不需要的字段。此外,“FFS”表示将来可能添加的字段。
而且,本发明人着眼于基于有无DCI的规定的字段(例如,图8-11中有无设为“FFS”的至少一个字段)和对UE应用的覆盖(是通常覆盖还是增强覆盖),各DCI格式的尺寸不同。图12是表示图8-11所示的DCI格式的尺寸的一例的图。图12表示根据有无DCI的ARO(ACK/NACK资源偏移量 (ACK/NACK Resource Offset))字段、以及UE应用的覆盖,各DCI格式的尺寸不同的情况。
从以上观点来看,本发明人设想在MPDCCH中使用的DCI格式之中,使几个DCI格式的尺寸相同,完成了第三实施方式。具体而言,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每个传输模式,可以使在该传输模式的MPDCCH中被支持的所有DCI格式的尺寸相同(实施方式3.1),也可以基于传输模式及对UE应用的覆盖,使MPDCCH中使用的DCI格式之中、尺寸差为最小的多个DCI的尺寸相同(实施方式3.2)。
图13A 、 13B 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使尺寸一致的DCI的组合的一例的图。图13A是与实施方式3.1对应的图。在图13A中,关于各传输模式,使被支持的所有DCI格式的尺寸,无论覆盖如何都相同。具体而言,在图13A中,关于传输模式1/2,构成为使DCI格式1A、1及0的尺寸相同。此外,关于传输模式9,构成为使DCI格式1A、2C及0的尺寸相同。
此外,图13B是与实施方式3.2对应的图。在图13B中,关于各传输模式,基于覆盖或各DCI格式的尺寸,使尺寸差为最小的多个DCI格式的尺寸相同。另外,关于增强覆盖,表示了在DCI格式1A、1及2C中不包含ARO 的情况(无ARO)和包含的情况(有ARO)的例子,但即使在有无其他字段改变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使尺寸差为最小的多个DCI的尺寸相同。
具体而言,在图13B中,在通常覆盖的情况下,关于传输模式1/2,构成为使DCI格式1A及1的尺寸相同。此外,关于传输模式9,构成为使DCI 格式1A及2C的尺寸相同。
此外,在图13B中,在增强覆盖并且DCI中不包含ARO的情况下,关于各传输模式,构成为使DCI格式1A及0的尺寸相同。此外,在增强覆盖并且DCI中包含ARO的情况下,关于传输模式1/2,构成为使DCI格式1A 及1的尺寸相同。此外,关于传输模式9,构成为使DCI格式1A及0的尺寸相同。
以上,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由于能够使MPDCCH中使用的一部分或全部的DCI格式的尺寸相同,所以能够降低MPDCCH的盲解码的次数。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可以分别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应用。
(无线通信系统)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在本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可以分别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应用。这里,例示MTC 终端作为使用带域被限制了的用户终端,但不限定于MTC终端。
图1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图14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是在机器通信系统的网络域中采用了LTE系统的一例。在该无线通信系统1中,能够应用将以LTE系统的系统带宽为1单位的多个基本频率块(分量载波)设为一体的载波聚合(CA)和/或双连接(DC)。此外,假设LTE系统在下行链路及上行链路中都被设定于最大20MHz的系统带域,但不限于该结构。
另外,无线通信系统1可以被称为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TE-A(LTE-Advanced)、LTE-B(LTE-Beyond)、SUPER 3G、IMT-Advanced、 4G(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FRA (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Access))、New-RAT(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等,也可以被称为实现它们的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1包括无线基站10、无线连接到无线基站10的多个用户终端20A、20B及20C而构成。无线基站10连接到上位站装置30,经由上位站装置30连接到核心网络40。另外,在上位站装置30中例如包括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但不限定于此。
多个用户终端20A、20B及20C能够在小区50中与无线基站10进行通信。例如,用户终端20A是支持LTE(至Rel-10为止)或LTE-Advanced (也包含Rel-10以后)的用户终端(以下,LTE终端),其他用户终端20B、 20C是机器通信系统中的作为通信设备的MTC终端。以下,在不需要特别区分的情况下,用户终端20A、20B及20C简称为用户终端20。
另外,MTC终端20B、20C是支持LTE、LTE-A等各种通信方式的终端,不限于电表、煤气表、自动售货机等固定通信终端,也可以是车辆等移动通信终端。此外,用户终端20可以与其他用户终端20直接通信,也可以经由无线基站10进行通信。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在下行链路中应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在上行链路中应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频带(子载波),在各子载波中映射数据而进行通信的多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通过将系统带宽对每个终端分割为由1个或连续的资源块构成的带域,多个终端使用彼此不同的带域,从而降低终端间的干扰的单载波传输方式。另外,上行及下行的无线接入方式不限于这些组合。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下行共享信道 (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广播信道(PBCH: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下行L1/L2 控制信道等,作为下行链路的信道。通过PDSCH,传输用户数据或高层控制信息、规定的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Block))。此外,通过 PBCH,传输M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下行L1/L2控制信道包含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EPDCCH(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Enhanced 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Format Indicator Channel))、PHICH(物理混合ARQ 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ARQIndicator Channel))等。通过PDCCH,传输包含了PDSCH及PUSCH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等。通过PCFICH,传输PDCCH中使用的OFDM码元数。通过PHICH,传输对于PUSCH的HARQ的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EPDCCH可以与PDSCH频分复用,且与PDCCH同样用于传输DCI等。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上行共享信道 (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 L1/L2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等,作为上行链路的信道。PUSCH也可以被称为上行数据信道。通过PUSCH,传输用户数据或高层控制信息。此外,通过PUCCH,传输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信道质量指示符(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送达确认信息(HARQ-ACK)等上行控制信息(UCI: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Information))等。通过PRACH,传输用于与小区建立连接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另外,面向MTC终端的信道也可以附加“M”来表示,例如,面向MTC 终端的EPDCCH、PDSCH、PUCCH、PUSCH也可以分别被称为MPDCCH、 MPDSCH、MPUCCH、MPUSCH等。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传输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解调用参考信号(DMRS:解调参考信号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定位参考信号(PRS: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等,作为下行参考信号。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传输测量用参考信号(SRS: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解调用参考信号(DMRS)等,作为上行参考信号。另外,DMRS也可以被称为用户终端特定参考信号(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此外,传输的参考信号不限于这些。
(无线基站)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无线基站10至少包括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单元102、发送接收单元 1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呼叫处理单元105、以及传输路径接口106。
从无线基站10通过下行链路发送给用户终端20的用户数据从上位站装置30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对用户数据进行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 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重发控制等RLC层的发送处理、 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重发控制(例如,HARQ(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Inverse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等发送处理,并转发给各发送接收单元103。此外,对下行控制信号也进行信道编码或快速傅里叶逆变换等发送处理,并转发给各发送接收单元103。
各发送接收单元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对每个天线进行预编码而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到无线频带,并发送。发送接收单元1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发射机/接收机、发送接收电路或发送接收装置构成。另外,发送接收单元103可以作为一体的发送接收单元构成,也可以由发送单元及接收单元构成。
在发送接收单元103中进行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被放大器单元 102放大,从发送接收天线101被发送。发送接收单元103能够以与系统带宽(例如,1分量载波)相比被限制了的窄带宽(例如,1.4MHz),对各种信号进行发送接收。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信号,各发送接收天线101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被放大器单元102放大。各发送接收单元103接收由放大器单元102放大后的上行信号。发送接收单元103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基带信号,输出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对被输入了的上行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Inverse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PDCP层的接收处理,并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 转发给上位站装置30。呼叫处理单元1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或释放等呼叫处理、或无线基站10的状态管理、或无线资源的管理。
传输路径接口106经由规定的接口与上位站装置3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传输路径接口106也可以经由基站间接口(例如,基于CPRI(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Radio Interface))的光纤、X2接口)与其他的无线基站10发送接收信号(回程信令)。
另外,发送接收单元103对于用户终端20反复发送MPDCCH。此外,发送接收单元103也可以对于用户终端20反复发送PDSCH。此外,发送接收单元103也可以发送涉及与设置类型关联的规定的对应关系(映射表)的信息和/或涉及PRACH的CE等级和设置类型的对应关系的信息。
发送接收单元103也可以从用户终端20反复接收PRACH、PUCCH、 PUSCH中的至少一个。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16中,主要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假设无线基站 1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的其他功能块。如图16所示,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至少包括控制单元(调度器)3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生成单元)302、映射单元303、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以及测量单元305。
控制单元(调度器)301实施无线基站10整体的控制。控制单元301可以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控制装置构成。
例如,控制单元301控制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进行的信号的生成、或映射单元303进行的信号的分配。此外,控制单元301控制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进行的信号的接收处理、或测量单元305进行的信号的测量。
控制单元301控制系统信息、通过PDSCH而被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通过PDCCH和/或EPDCCH、MPDCCH等而被传输的下行控制信号的调度 (例如,资源分配)。此外,进行同步信号(例如,PSS(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副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或CRS、CSI-RS、DM-RS等下行参考信号的调度的控制。
此外,控制单元301控制通过PUSCH而被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通过 PUCCH和/或PUSCH而被发送的上行控制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息 (HARQ-ACK))、通过PRACH而被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或上行参考信号等的调度。
控制单元301控制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及映射单元303,以将各种信号分配给窄带域并对用户终端20发送。例如,控制单元301进行控制,以通过窄带域来发送下行链路的广播信息(MIB、SIB(MTC-SIB))、或MPDCCH、 PDSCH等。
此外,控制单元301通过规定的窄带域而将PDSCH发送给用户终端20。另外,在无线基站10被应用覆盖增强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01也可以对向规定的用户终端20的DL/UL信号的反复数进行设定,进行控制以使根据该反复数,对DL信号进行反复发送/对UL信号进行反复接收。此外,控制单元 301也可以进行控制,以对于用户终端20,通过MPDCCH的控制信号(DCI)、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广播信息)等来通知与该反复数有关的信息。
此外,控制单元301也可以考虑到控制信道或其他信道的反复发送,关于调度信息(许可)的接收,控制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及映射单元303。例如,在相同的搜索空间(SS)的规定的候选区域(BD候选)中,将上行发送(例如,PUSCH)和/或下行接收(例如,PDSCH)的调度信息发送完毕的情况下,控制单元301控制剩余的BD候选中的调度信息的发送处理(第一实施方式)。
具体而言,控制单元301可以进行控制,以在已经通过相同SS的BD候选而将调度信息发送完毕的情况下,不通过剩余的BD候选来发送调度信息,也可以基于反复数来控制是否通过剩余的BD候选进行调度信息的发送。
此外,控制单元301也可以进行控制,以使在用户终端20中发送用于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下行控制信道(MPDCCH)的反复接收和/或上行控制信道 (PUCCH)的反复发送的控制的信息(第二实施方式)。例如,控制单元301 也可以在RAR中包含该信息来通知。
此外,控制单元301也可以对编码处理进行控制,以使在规定的搜索空间的下行控制信道(MPDCCH)中使用的DCI格式之中,至少2个DCI格式的尺寸相同(第三实施方式)。
具体而言,控制单元301也可以基于用于与用户终端20的通信的传输模式,对编码处理进行控制,以使在规定的搜索空间的下行控制信道 (MPDCCH)中使用的DCI格式之中,所有DCI格式的尺寸相同。此外,控制单元301也可以基于在用于与用户终端20的通信的传输模式以及对用户终端20应用的覆盖,对编码处理进行控制,以使在规定的搜索空间的下行控制信道中使用的DCI格式之中,尺寸差为最小的多个DCI格式的尺寸相同。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生成单元)3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生成下行信号(下行控制信号、下行数据信号、下行参考信号等),输出到映射单元303。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信号生成电路或信号生成装置构成。
例如,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生成通知下行信号的分配信息的DL分配以及通知上行信号的分配信息的UL许可。此外,在下行数据信号中,根据基于来自各用户终端20的信道状态信息(CSI) 等决定的编码率、调制方式等进行编码处理、调制处理。
此外,在设定了下行信号的反复发送(例如,MPDCCH、PDSCH的反复发送)的情况下,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生成在整个多个子帧中相同的下行信号并输出到映射单元303。
映射单元3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将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 生成的下行信号映射到规定的窄带域的无线资源(例如,最大6资源块),输出到发送接收单元103。映射单元3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映射装置构成。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对于从发送接收单元103输入的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这里,接收信号例如是从用户终端20发送的上行信号(上行控制信号、上行数据信号、上行参考信号等)。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信号处理装置构成。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对于来自发送反复信号的用户终端20的接收信号,应用面向反复信号的接收处理。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将通过接收处理而被解码了的信息输出到控制单元301。此外,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将接收信号或接收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测量单元305。
测量单元305实施与接收到的信号有关的测量。测量单元305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测量器、测量电路或测量装置构成。
测量单元305也可以测量信号的接收功率(例如,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接收质量(例如,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或信道状态等。测量结果也可以输出到控制单元301。
(用户终端)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虽然这里省略了详细的说明,但通常的LTE终端也可以如MTC终端那样进行操作。用户终端20至少包括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2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以及应用单元205。此外,用户终端20也可以包括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203 等。
在发送接收天线201中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被放大器单元202放大。发送接收单元203接收由放大器单元202放大后的下行信号。
发送接收单元203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基带信号,输出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发送接收单元2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发射机/接收机、发送接收电路或发送接收装置构成。另外,发送接收单元203可以作为一体的发送接收单元构成,也可以由发送单元及接收单元构成。
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对于输入的基带信号,进行FFT处理、或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被转发到应用单元205。应用单元205进行与比物理层或MAC层更高位的层有关的处理等。此外,下行链路的数据之中,广播信息也被转发到应用单元205。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从应用单元205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或信道编码、预编码、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IFFT处理等,并转发到发送接收单元203。
发送接收单元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到无线频带,并发送。发送接收单元203中进行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单元202被放大,从发送接收天线201被发送。
发送接收单元203从无线基站10反复接收MPDCCH。此外,发送接收单元203也可以从无线基站10反复接收PDSCH。此外,发送接收单元203 也可以接收涉及与设置类型关联的规定的对应关系(映射表)的信息和/或涉及与PRACH的CE等级和设置类型的对应关系的信息。
发送接收单元203也可以对于无线基站10反复发送PRACH、PUCCH、 PUSCH中的至少一个。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18中,主要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假设用户终端 2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的其他功能块。如图18所示,用户终端20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至少包括控制单元4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生成单元) 402、映射单元403、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以及测量单元405。
控制单元401实施用户终端20整体的控制。控制单元401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的认识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控制装置构成。
例如,控制单元401控制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进行的信号的生成、或映射单元403进行的信号的分配。此外,控制单元401控制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进行的信号的接收处理、或测量单元405进行的信号的测量。
控制单元401从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获取从无线基站10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通过PDCCH/EPDCCH而被发送的信号)以及下行数据信号(通过PDSCH而被发送的信号)。控制单元401基于下行控制信号、或判定是否需要对于下行数据信号的重发控制的结果等,控制上行控制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息(HARQ-ACK)等)或上行数据信号的生成。此外,控制单元401控制随机接入过程的处理,例如控制随机接入前导码(PRACH)的发送。
此外,在用户终端20被设定了上行信号(例如,PUCCH和/或PUSCH) 的反复数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01能够基于与规定的信号的重发等级有关的信息实施控制,以使在整个多个子帧中反复发送包含同一信息的信号。
在从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输入了表示以通常覆盖模式或覆盖增强模式进行操作的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01能够基于该信息来判断本终端的模式。此外,控制单元401也可以基于与重发等级有关的信息来判断该模式。
此外,控制单元401也可以考虑到控制信道或其他信道的反复发送,关于调度信息(许可)的接收,对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进行控制。例如,控制单元401在同一搜索空间(SS)的规定的候选区域(BD候选)中检测到上行发送(例如,PUSCH)和/或下行接收(例如,PDSCH)的调度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剩余的BD候选中的解码处理(第一实施方式)。
具体而言,在已经在同一SS的BD候选中检测出调度信息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01进行控制,以使不进行剩余的BD候选中的解码处理,也可以基于反复数,控制是否进行剩余的BD候选中的解码处理。
此外,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控制单元401也可以基于规定的结构信息,控制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下行控制信道(MPDCCH)的反复接收和/或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反复发送(第二实施方式)。
此外,控制单元401也可以进行控制,以使设想在规定的搜索空间的下行控制信道(MPDCCH)中使用的DCI格式之中,至少2个DCI格式的尺寸相同而进行解码处理(第三实施方式)。
具体而言,控制单元401也可以基于通过无线基站10而被设定(通知和 /或利用)的传输模式进行控制,以使设想在规定的搜索空间的下行控制信道(MPDCCH)中使用的DCI格式之中,所有DCI格式的尺寸相同而进行解码处理。此外,控制单元401也可以基于传输模式以及对用户终端20应用的覆盖进行控制,以使设想在规定的搜索空间的下行控制信道中使用的DCI格式之中,尺寸差为最小的多个DCI格式的尺寸相同而进行解码处理。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生成上行信号(上行控制信号、上行数据信号、上行参考信号等),输出到映射单元403。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信号生成电路或信号生成装置构成。
例如,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而生成与送达确认信息(HARQ-ACK)或信道状态信息(CSI)有关的上行控制信号。此外,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而生成上行数据信号。例如,在从无线基站10通知的下行控制信号中包含UL许可的情况下,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从控制单元401被指示生成上行数据信号。
此外,在对用户终端20设定有反复发送规定的上行信号的情况下,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在整个多个子帧中生成相同的上行信号并输出到映射单元 403。关于反复数,也可以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令来设定。
映射单元4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令,将由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 生成的上行信号映射到无线资源(例如,最大6资源块),并向发送接收单元 203输出。映射单元4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映射装置构成。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对于从发送接收单元203输入的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这里,接收信号例如是从无线基站10发送的下行信号(下行控制信号、下行数据信号、下行参考信号等)。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信号处理装置构成。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对于来自发送反复信号的无线基站10的接收信号,应用面向反复信号的接收处理。例如,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也可以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使用规定的标识符进行DCI(EPDCCH)的解码处理。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将通过接收处理而被解码了的信息输出到控制单元401。例如,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将广播信息、系统信息、RRC信令、 DCI等输出到控制单元401。此外,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将接收信号、或接收处理后的信号输出到测量单元405。
测量单元405实施与接收到的信号有关的测量。测量单元405能够由基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识而说明的测量器、测量电路或测量装置构成。
例如,测量单元405也可以测量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例如,RSRP)、接收质量(例如,RSRQ)或信道状态等。测量结果也可以输出到控制单元 401。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框图表示功能单位的块。这些功能块(结构单元)通过硬件及软件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此外,没有特别地限定各功能块的实现手段。即,各功能块可以通过物理地结合的1个装置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物理地分离的2个以上的装置,通过这些多个装置来实现。
例如,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的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使用 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PL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等硬件来实现。此外,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 20也可以通过包含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网络连接用的通信接口、存储器、保持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的计算机装置来实现。即,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用户终端等也可以具有作为进行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处理的计算机的功能。
这里,处理器或存储器等通过用于进行信息通信的总线而被连接。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是柔性盘(flexible disk)、光磁盘、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CD-ROM(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ROM))、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硬盘等存储介质。此外,也可以通过电信线路从网络发送程序。此外,无线基站10或用户终端20也可以包含输入键等输入装置、或显示器等输出装置。
无线基站10及用户终端20的功能结构可以通过上述硬件来实现,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两者的组合来实现。处理器使操作系统进行操作而控制用户终端整体。此外,处理器将程序、软件模块或数据从存储介质读出到存储器中,根据它们执行各种处理。
这里,该程序只要是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操作的程序即可。例如,用户终端20的控制单元401可以通过存储器中存储的、在处理器上进行操作的控制程序来实现,关于其他的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地实现。
此外,软件、指令等也可以经由传输介质来发送接收。例如,在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以及数字订户线路(DSL)等有线技术和/或红外线、无线及微波等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发送软件的情况下,这些有线技术和/或无线技术包含在传输介质的定义内。
另外,关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术语和/或本说明书的理解所需的术语也可以置换为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含义的术语。例如,信道和/或码元也可以是信号(信令)。此外,信号也可以是消息。此外,分量载波(CC)也可以被称为频率载波、载波频率、小区等。
此外,决定接收/发送规定的信号的无线资源,也可以换言为决定为了接收/发送规定的信号而利用的频率、时间、码、空间等资源(或方式)。这里,在接收/发送中,也可以包含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 发送处理(例如,映射、调制、编码等)。
此外,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参数等可以通过绝对值来表示,可以通过相对于规定的值的相对值来表示,也可以通过对应的其他信息来表示。例如,无线资源也可以通过索引来指示。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信号等也可以使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技术的任一种来表示。例如,在整个上述的全部说明中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码片等也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子、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表示。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可以单独使用,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伴随执行而切换使用。此外,规定的信息的通知(例如,“是X”的通知) 不限于显式地进行,也可以隐式地(例如,通过不进行该规定的信息的通知) 进行。
信息的通知不限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进行。例如,信息的通知也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UCI(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高层信令(例如,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 信令、广播信息(M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Block))、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其他信号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施。此外,RRC信令也可以被称为RRC消息,例如,也可以是RRC连接设置(RRCConnectionSetup)消息、RRC连接重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消息等。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利用LTE(长期演进 (LongTerm Evolution))、LTE-A(LTE-Advanced)、LTE-B(LTE-Beyond)、 SUPER 3G、IMT-Advanced、4G(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 Access))、New -RAT(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Technology))、CDMA2000、UMB(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IEEE802.11(Wi-Fi(注册商标))、 IEEE802.16(WiMAX(注册商标))、IEEE802.20、UWB(超宽带 (Ultra-WideBand))、Bluetooth(注册商标)、其他合适的系统的系统和/或基于它们扩展后的下一代系统。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的处理步骤、时序、流程图等,只要不矛盾,则也可以调换顺序。例如,关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法,以例示性的顺序提示了各种各样的步骤的元素,但不限定于所提示的特定的顺序。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清楚本发明不限定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可以作为修正及变更方式来实施而不脱离通过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来确定的本发明的宗旨及范围。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于本发明没有任何限制性的意义。
本申请基于2015年9月24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5-187498。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5)

1.一种终端,是使用带域被限制于系统带域的一部分的窄带域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具有:
发送接收单元,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以及
控制单元,基于随机接入信道的覆盖增强等级、以及通过高层信令而被通知的、与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复发送的控制有关的、与所述覆盖增强等级对应的参数,对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反复发送进行控制,
通过高层信令被通知与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反复次数和所述覆盖增强等级之间的关系有关的信息,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反复次数被应用于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所述反复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被用于发送对于所述覆盖增强等级的消息4的送达确认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覆盖增强等级,判断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反复数。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测量出的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判断所述覆盖增强等级。
4.一种无线基站,是与使用带域被限制于系统带域的一部分的窄带域的终端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具有:
发送接收单元,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以及
控制单元,对与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复发送有关的、与随机接入信道的覆盖增强等级对应的参数的通过高层信令的向所述终端的发送进行控制,
通过高层信令通知与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反复次数和所述覆盖增强等级之间的关系有关的信息,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反复次数被应用于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所述反复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被用于发送对于所述覆盖增强等级的消息4的送达确认信息。
5.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使用带域被限制于系统带域的一部分的窄带域的终端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方法具有:
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的步骤;以及
基于随机接入信道的覆盖增强等级、以及通过高层信令而被通知的、与随机接入过程中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反复发送的控制有关的、与所述覆盖增强等级对应的参数,对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反复发送进行控制的步骤,
通过高层信令被通知与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反复次数和所述覆盖增强等级之间的关系有关的信息,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反复次数被应用于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所述反复发送,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被用于发送对于所述覆盖增强等级的消息4的送达确认信息。
CN201680055468.8A 2015-09-24 2016-09-23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Active CN1081418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87498 2015-09-24
JP2015187498A JP6093827B1 (ja) 2015-09-24 2015-09-24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CT/JP2016/077957 WO2017051847A1 (ja) 2015-09-24 2016-09-23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1878A CN108141878A (zh) 2018-06-08
CN108141878B true CN108141878B (zh) 2022-11-29

Family

ID=58261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5468.8A Active CN108141878B (zh) 2015-09-24 2016-09-23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5997B2 (zh)
EP (1) EP3352520A4 (zh)
JP (1) JP6093827B1 (zh)
KR (1) KR20180058715A (zh)
CN (1) CN108141878B (zh)
WO (1) WO20170518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10212B2 (ja) 2015-09-25 2022-02-10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低複雑度の狭帯域端末のための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手順でのharqメッセージに割り当てられたリソースを示すための方法
CN112040531A (zh) * 2016-08-12 2020-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
US10652889B2 (en) 2016-11-02 2020-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wideband ENB and narrowband UE
CN117500060A (zh) * 2016-12-30 2024-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的资源指示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MX2019011203A (es) * 2017-03-24 2019-11-0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Retroalimentacion de harq-ack de enlace ascendente para mtc.
WO2018193780A1 (ja) * 2017-04-18 2018-10-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システム
US10554363B2 (en) 2017-05-04 2020-02-0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incremental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esign to support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scheduling
WO2019148465A1 (zh) 2018-02-02 2019-08-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US11523419B2 (en) * 2018-06-18 2022-12-06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WO2020019211A1 (zh) * 2018-07-25 2020-0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Mtc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BR112021001975A2 (pt) * 2018-08-03 2021-04-27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método de radiocomunicação para um terminal, estação base e sistema compreendendo uma estação base e um terminal
WO2020032733A1 (ko) * 2018-08-09 2020-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20045861A1 (ko) * 2018-08-31 2020-03-05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비면허 대역에서의 랜덤 액세스 동작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WO2020066021A1 (ja) * 2018-09-28 2020-04-0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
SG11202104176XA (en) * 2018-10-30 2021-05-28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220132476A1 (en) * 2019-03-27 2022-04-2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erminal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WO2020217514A1 (ja) * 2019-04-26 2020-10-2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1867097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接收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034052A1 (en) * 2019-08-16 2021-0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network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US11832309B2 (en) * 2020-04-03 2023-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ssage2 or MessageB with PDCCH inside PDSCH resources
US20220360368A1 (en) * 2021-05-04 2022-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etition across slot boundary handling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9878A (zh) * 2013-09-26 2014-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覆盖增强资源的分配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4206311A1 (zh) * 2013-06-27 2014-12-31 夏普株式会社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5126202A1 (ko) * 2014-02-24 2015-08-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커버리지 확장을 위한 채널의 반복 전송 방법 및 단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7822B (zh) * 2012-10-05 2022-10-2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增强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069945A1 (ko) * 2012-11-01 2014-05-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17513260A (ja) * 2014-01-29 2017-05-25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カバレッジ拡張されたワイヤレス送信のためのアクセスおよびリンクアダプテーションの方法
CN105611646B (zh) * 2014-11-07 2021-11-02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CN105813199A (zh) * 2014-12-30 2016-07-27 夏普株式会社 针对寻呼消息的资源分配方法及网络节点和用户设备
US10849147B2 (en) * 2015-01-28 2020-11-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ommodating specific user equipments
JP2018085545A (ja) * 2015-03-25 2018-05-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6661608B2 (ja) * 2015-03-25 2020-03-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631330B2 (en) * 2015-04-03 202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under coverage limitations
EP3474604B1 (en) * 2015-04-17 2020-09-0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verage enhancement level signalling and efficient packing of mtc system information
US10123356B2 (en) * 2015-04-27 2018-1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obust selection of PRACH repetition level for MTC enhanced coverage
EP3327972A4 (en) * 2015-07-20 2019-03-27 LG Electronics Inc.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USER DEVICE, AN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E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WO2017026091A1 (ja) * 2015-08-11 2017-02-16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端末、基地局、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CN106470468B (zh) * 2015-08-14 2020-08-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206311A1 (zh) * 2013-06-27 2014-12-31 夏普株式会社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3959878A (zh) * 2013-09-26 2014-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覆盖增强资源的分配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5126202A1 (ko) * 2014-02-24 2015-08-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커버리지 확장을 위한 채널의 반복 전송 방법 및 단말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nsiderations on RACH/PRACH transmission for MTC UE;LG 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0bis R1-151494》;20150424;正文第1-3节 *
Discussion on scheduling of RAR;NTT DOCOMO;《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2 R1-154532》;20150828;正文第1-4节 *
On Coverage Level, Coverage Mode & Repetition Level in LC-MTC;Sony;《3GPP TSG-RAN WG1 Meeting #82 R1-154216》;20150828;全文 *
Random access for MTC;Ericss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2 R1-153739》;20150828;全文 *
RAR and Paging for Rel-13 MTC;InterDigital;《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9 R1-145050》;20141121;正文第1-3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58715A (ko) 2018-06-01
JP2017063323A (ja) 2017-03-30
CN108141878A (zh) 2018-06-08
US20180263061A1 (en) 2018-09-13
WO2017051847A1 (ja) 2017-03-30
US11595997B2 (en) 2023-02-28
JP6093827B1 (ja) 2017-03-08
EP3352520A1 (en) 2018-07-25
EP3352520A4 (en) 2018-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1878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1013035B2 (e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6182052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210204328A1 (en)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WO2017078023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200213040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528737B2 (e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7191834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WO2017078128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WO2018012618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7926010B (zh)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8143396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9224876A1 (ja) 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WO2017026514A1 (ja)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9138555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8207370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AU2018403639B2 (e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9159243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7211396B (zh) 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9049279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8203401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8207374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9016950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9159244A1 (ja) 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8207371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