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41580A - 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及使用该集成图像处理装置的车灯 - Google Patents

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及使用该集成图像处理装置的车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41580A
CN108141580A CN201680055720.5A CN201680055720A CN108141580A CN 108141580 A CN108141580 A CN 108141580A CN 201680055720 A CN201680055720 A CN 201680055720A CN 108141580 A CN108141580 A CN 108141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array
reproduction
processing unit
image processing
stere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57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41580B (zh
Inventor
郑志荣
金圣必
朱洋贤
催岘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141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1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41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1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07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fly-eye lenses, e.g. arrangements of circular len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2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3/26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not provided in groups F21S43/235 - F21S43/255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75Image signal generators from 3D object models, e.g. computer-generated stereoscopic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Abstract

根据实施例,一种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将3D物体的所有的组成图像再现为3D图像的显示单元,所述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可包括:光源;以及再现透镜阵列,用于集成多个单独的组成图像,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包含在具有图案化的所有的组成图像并包括所有的组成图像的图案化图像中,并且再现透镜阵列将单独的组成图像再现为3D图像。

Description

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及使用该集成图像处理装置的车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和使用该集成图像处理装置的车灯。
背景技术
近来,已经进行了许多关于三维(3D)物体的识别和系统实现(systemimplementation)的研究。
通常,3D立体图像可以通过左眼和右眼的立体视觉原理看到。由于两眼之差,也就是说,由于两眼分离约65mm,所以左眼和右眼看到略微不同的图像。因此,由两眼之间的位置的差异引起的图像之间的差异称为双眼视差(binocular disparity)。
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利用这种双眼视差来使得用户的左眼仅看到左视图像并且用户的右眼仅看到右视图像,从而用户感觉到双眼视差,其结果是,用户感觉到立体感。也就是说,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2D图像,并且这两个图像经由视网膜传输到大脑。大脑将图像组合并感知深度感(或立体感)或真实感。该技术称为立体摄影(stereography)。
然而,当用户使用双眼视差观看立体图像时,由于两个图像之间的差异和眼睛的聚焦功能的不匹配,用户可能会感到晕眩和眼疲劳。因此,最近进行了应用集成成像技术来解决立体摄影问题的大量研究。
由李普曼(Lippmann)于1908年提出的集成成像具有如全息技术(其为3D显示技术)那样提供全视差和连续观察视角的优点。根据集成成像技术,不需要眼镜或其他工具来观看立体图像,使用由多个单独的透镜组成的透镜阵列从所有的二维(2D)要素图像中呈现在预定体积内具有特定深度的3D立体图像。也就是说,根据集成成像技术,用户可以看到形成在预定体积内的3D立体图像,而没有眼疲劳,并且用户可能感到就像正在观看实际的3D物体一样。
采用集成成像技术的传统的集成图像处理设备包括获取(pickup)单元和显示(或再现或复原)单元。
获取单元通过使用诸如透镜阵列或摄像头的捕捉装置,储存3D物体的各种图像信息作为整体要素图像。也就是说,经过获取单元的透镜阵列的整体要素图像被储存在获取单元中。显示单元可以在液晶面板类型的显示面板上显示储存在获取单元中的整体要素图像,并且整体要素图像的图像信息经过透镜阵列而在空间中显示3D立体图像(或集成图像)。为此,由于显示单元必需包括显示面板,所以传统的集成图像处理设备具有增大的体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小体积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及使用该集成图像处理装置的车灯。
技术方案
根据实施例,本文提供了一种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配置为将三维(3D)物体的整体要素图像再现为3D图像,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光源;以及再现透镜阵列,所述再现透镜阵列用于集成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并将所述单独的要素图像再现为立体图像,所述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包含在通过将所述整体要素图像图案化获得的图案化图像中并构成所述整体要素图像。
例如,显示单元可以包括所述图案化图像的图案,并且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再现透镜阵列之间的图案膜。
例如,再现透镜阵列可以包括:面向所述光源的第一平面;以及从所述第一平面的相对侧面向再现的立体图像的第二平面。
例如,所述图案化图像的图案可以转移到所述第一平面,然后可以刻印在所述第一平面上。
例如,所述图案化图像的图案可以以粗糙面的形式或凹雕的形式刻印在所述再现透镜阵列的所述第一平面上。
例如,所述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为生成所述图案化图像的获取单元。
例如,所述获取单元可以包括获取透镜阵列,所述获取透镜阵列配置为使从3D物体发出的多条射线从其中穿过以生成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并且由经过所述获取透镜阵列的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组成的所述整体要素图像可以在所述图案膜上被刻印为所述图案化图像的图案。
例如,获取透镜阵列可以具有与再现透镜阵列相同的特征。
例如,获取单元可以将3D物体模型化,在模型化的结果经过获取透镜阵列之后估计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的每一个中包括的像素的照度值,并且生成针对每个像素的坐标的照度值的数据作为所述图案化图像。
例如,所述图案膜与所述再现透镜阵列之间的第一分离距离可根据所述再现的立体图像的第一分辨率如下确定:
g=RI
其中,g表示第一分离距离,RI表示第一分辨率,a表示再现透镜阵列与再现的立体图像的中心之间的第二分离距离,δ表示图案化图像的单位像素的大小。
例如,图案膜与再现透镜阵列之间的第一分离距离以及再现透镜阵列与再现的立体图像的中心之间的第二分离距离可以根据再现的立体图像的第一分辨率和图案化图像的第二分辨率如下确定:
其中,RD表示所述第二分辨率。
例如,再现的立体图像的视角可以如下确定:
其中,ψ表示所述视角,p表示构成所述再现透镜阵列的单元透镜的尺寸。
例如,再现的立体图像的深度可以如下:
其中,Δz表示再现的立体图像的深度,δI表示所述再现图像的像素大小。
例如,所述再现图像的所述像素大小可以如下:
其中,δI表示所述再现图像的像素大小,g表示所述图案膜与所述再现透镜阵列之间的第一分离距离,a表示所述再现透镜阵列与所述再现的立体图像的中心之间的第二分离距离,δ表示图案化图像的单位像素的大小。
例如,所述再现的立体图像的第一分辨率可以与所述再现图像的所述像素大小成反比。
例如,图案化图像的第二分辨率可以如下:
其中,RD表示所述第二分辨率,RI表示所述再现的立体图像的第一分辨率,Δz表示所述再现的立体图像的深度,ψ表示所述再现的立体图像的视角。
例如,构成再现透镜阵列的单元透镜的尺寸可以小于1mm至2mm或者可以为5mm至10mm。构成所述再现透镜阵列的单元透镜可以包括复眼透镜。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文提供了一种车辆用灯,包括所述集成图像处理装置。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集成图像处理设备包括图案膜中的全部获取要素图像或者在再现透镜阵列的背面刻印图案化图像的图案,从而能够减小集成图像处理装置的体积。如果将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应用于诸如尾灯的车灯,则能够向车辆后方的其他车辆提供立体图像以实现高可见性和精密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集成图像处理设备的框图;
图2是概念性地示出图1中所示的获取单元的实施例的图;
图3A至图3D是示出图案化图像和立体图像的图;
图4是概念性地示出图1中所示的显示单元的实施例的图;
图5是概念性地示出图1中所示的显示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图6A至图6C示出了图4和图5中所示的再现透镜阵列的各种形状;
图7示例性地示出转印在再现透镜阵列上的图案化图像的图案;
图8是示出了应用根据实施例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帮助理解本发明。然而,可以以各种方式变更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不应被解释为限于以下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向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完整描述本发明。
在实施例的描述中,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被描述为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在它们之间隔着元件而间接地形成。
还将理解的是,当元件被描述为“在…上”或“在…下”时,可以基于该元件包括“在元件下”以及“在元件上”。
如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在...上”/“上部”/“上方”,“下方”/“下部”/“下方”等的关系术语仅用于使一个实体或元素与另一个实体或元素区分,而不一定要求或暗示这些实体或元素之间的任何物理或逻辑关系或顺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实施例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100。为了方便,描述使用笛卡尔坐标系(x轴,y轴,z轴)的成像处理装置100。然而,显然可以使用其他坐标系来描述图像处理装置100。虽然根据笛卡尔坐标系,x轴、y轴和z轴正交,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换句话说,x轴、y轴和z轴可以不正交并且可以交叉。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框图。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10和显示单元(或再现单元)120。
如图1所示,获取单元110生成3D物体OB的整体要素图像并将生成的整体要素图像图案化。因此,从获取单元110生成的图案化图像以下面描述的各种方式被传输到显示单元120。在此,整体要素图像可以由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组成。
在下文中,将描述通过获取单元110生成3D物体OB的图案化图像的实施例。
图2是概念性地示出图1中所示的获取单元110的实施例110A的图。虽然图2示出y轴和z轴的2D平面,但是3D物体OB被表现为透视图以帮助理解该实施例。
根据一个实施例,获取单元110A可以包括透镜阵列(以下,称为“获取透镜阵列”)112和图案膜114。
获取透镜阵列112使从3d物体(或物体)OB生成的多条射线从其中穿过。
为此,获取透镜阵列112可以包括多个单独的透镜。由多个单独的透镜生成从空间中的各个方向看到的3D物体OB的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单独的要素图像是使得用户能够看到3D物体OB的2D基础图像。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可以具有均等的尺寸。
接下来,由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组成的整体要素图像可以到达图案膜114并且可以被刻印(engraved)为图案化图像的图案,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中的每一个经过获取透镜阵列112的每个单独的透镜。例如,图案膜114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但实施例不限于此。
在通常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中,获取单元将整体要素图像保存在成像装置中。然而,在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中,整体要素图像可以以图案的形式(即,可以被刻印)保存在图案膜114中。以这种方式,可以物理地生成3D物体OB的图案化图像。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获取单元110可以将3D物体OB模型化,并且在模型化的物体经过获取透镜阵列之后估计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的每一个中包括的像素的照度值,由此生成针对每个像素的坐标的照度值的数据作为图案化图像。例如,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绘图的计算机生成的集成成像(CGII)来生成整体要素图像。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计算机算法生成针对3D物体OB的由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组成的整体要素图像的坐标的照度值的数据作为图案化图像。因此,可以以编程方式生成3D物体OB的图案化图像。
根据另一实施例,图案化图像可以以各种方式生成,而不限于上述两个实施例。也就是说,根据实施例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100可以不包括获取单元110。该情况下,可以将预定义的图案化图像提供给显示单元120。
整体要素图像可以是3D物体OB的视频图像(或活动图像)或者也可以是静止图像。也就是说,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应用,可以将多个静止图像生成为图案化图像。
图3A至图3D是示出图案化图像和立体图像的图。图3A是示例性地示出3D物体OB的主视图,图3B是示例性地示出图3A中所示的3D物体OB的透视图。图3C示例性地示出经图案化的图像,图3D示例性地示出立体图像。
在图2中,虽然3D物体OB具有圆柱形状,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如图3B所示,如果3D物体OB具有三个环的形状,则图案化图像可以具有图3C中所示的形状。
如上所述,图3C中所示的图案化图像的图案可以刻印在图案膜114上,或者可以通过程序生成为数据。
同时,参照回图1。显示单元120可以将3D物体OB的整体要素图像再现为3D图像。也就是说,显示单元120可以从由图1中所示的获取单元110生成的图案化图像中或者从预定义的图案化图像中再现3D立体图像。如果图案化图像如图3C所示,3D物体OB如图3A和3B所示,则图3D中所示的立体图像可以通过显示单元120再现。
图4是概念性地示出图1中所示的显示单元120的实施例120A的图。
根据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显示单元120A可以包括光源122、图案膜124以及透镜阵列(在下文中,称为“再现透镜阵列”)126。
光源122向图案膜124发射光。光源122可以发射散射光,但是实施例不限于从光源122发射的光的类型。例如,可以使用背光单元(BLU)作为光源122,但是实施例不限于光源122的类型。
图4中所示的图案膜124可以是图2中所示的图案膜114。如上文参照图2所述,如果3D物体OB的整体要素图像被图案化并且图案化图像的图案被刻印在图案膜114上,则该图案膜114可以在显示单元120A中使用。图4中所示的图案膜124可以设置在光源122与再现透镜阵列126之间,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
另外,图案化图像中包含的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可以被集成而被再现为立体图像RI。也就是说,图案化图像中包含的构成整体要素图像的3D物体OB的单独的要素图像经过再现透镜阵列126的同时被集成,由此被再现为立体图像。为此,可以从光源122发射光。
如果图案化图像的图案被刻印在如图2所示的图案膜114中,图4中所示的再现透镜阵列126和图2中所示的获取透镜阵列112可具有相同的特征。例如,分别在图2和图4中示出的获取透镜阵列112和再现透镜阵列126可具有以下相似的特征。
图4中所示的图案膜124与再现透镜阵列126之间的第一分离距离g可以等于图2中所示的获取透镜阵列112与图案膜114之间的分离距离g’。这里,第一分离距离g可以对应于从图案膜124的面向再现透镜阵列126的外平面SO到透镜阵列126的分离距离。
图4中所示的再现透镜阵列126与再现的立体图像RI的中心深度平面(CDP)(或参照深度平面)之间的第二分离距离可以等于图2中所示的3D物体OB与获取透镜阵列112之间的分离距离a'。
如公式1所示,图4中所示的第一分离距离g可根据再现的立体图像RI的分辨率RI来确定。
[公式1]
g=RI
在此,参照图4,δ表示具有刻印在图案膜124上的图案的图案化图像的单位像素的大小。
如公式2所示,图4中所示的第一分离距离g和第二分离距离a可根据再现的立体图像的第一分辨率R1和具有刻印在图案膜124上的图案的图案化图像的第二分辨率RD来确定。
[公式2]
参照公式1和2,可理解的是,第二分辨率RD通过公式3确定。
[公式3]
参照公式2,可理解的是,当第二分辨率RD固定时,通过调节第一分离距离g和第二分离距离a来调节第一分辨率RI
图4中所示的再现透镜阵列126中包含的透镜的数量可以等于图2中所示的获取透镜阵列112中包含的透镜的数量。
构成图4中所示的再现透镜阵列126以及图2中所示的获取透镜阵列112中的每一个的单元透镜可以是复眼透镜,但实施例不限于单元透镜的类型。
图4中所示的再现透镜阵列126中包含的单元透镜的尺寸p可以等于图2中包括的获取透镜阵列112中包含的单元透镜的尺寸p’。例如,如果再现的立体图像RI的立体感(或深度感)优先于再现的立体图像RI的第一分辨率RI,则构成再现透镜阵列126的每个单元透镜的尺寸p可以是2mm或更小,但实施例不限于此。
或者,如果再现的立体图像RI的第一分辨率RI优先于再现的立体图像RI的立体感,则构成再现透镜阵列126的每个单元透镜的尺寸p可以是5mm或更大,但实施例不限于此。
如果根据本实施例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应用于车尾灯(将参照图8描述),尽管可能根据尾灯的结构而不同,单独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的高度可以限制为最大15mm。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每个单元透镜的尺寸p小于1mm,则视角显著地减小到15度或更小,如果每个单元透镜的尺寸p大于10mm,则难以确保30mm或更大的深度感。因此,如果立体感优先于第一分辨率,则单元透镜的尺寸可以在1mm至2mm的范围,如果第一分辨率优先于立体感,则单元透镜的尺寸可以在5mm至10mm的范围。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
再现的立体图像RI的视角ψ可以如公式4所示确定。
[公式4]
在此,参照公式4,可理解的是,可以根据再现透镜阵列126中包括的单元透镜的尺寸p和第一分离距离g来调节视角ψ。
再现图像RI的深度Δz可以如公式5所示而确定。
[公式5]
在此,δI表示再现的立体图像RI的像素大小并且可由公式6表示。
[公式6]
参照公式3、5和6,可理解的是,在第二分辨率RD固定的状态下,可以通过调节单元透镜的尺寸p以及第一分离距离g和第二分离距离a来调节再现图像的深度Δz。
如果将下面所表示的公式7代入公式5并应用公式2和公式4,则第二分辨率RD可以如公式8所示表示。
[公式7]
[公式8]
参照图4,再现图像RI的深度Δz可以通过第一边缘深度平面MDP1和第二边缘深度平面MDP2来定义。因此,如公式5所示的表示再现图像RI的深度Δz可以是在z轴方向上第一边缘深度平面MDP1和第二边缘深度平面MDP2之间的间隔。随着再现图像RI的深度Δz增加,再现图像RI的立体感也可以增加。
另外,定义第二分离距离a时提及的“立体图像RI的CDP”可以是位于第一边缘深度平面MDP1和第二边缘深度平面MDP2之间的中间的CDP上的任一点。
图5是概念性地示出图1中所示的显示单元120的另一实施例120B的图。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显示单元120B可以包括光源122和再现透镜阵列126。
参考图5,再现透镜阵列126可以包括第一平面S1和第二平面S2。第一平面S1对应于再现透镜阵列126的后表面,其面向光源122,第二平面S2对应于再现透镜阵列126的前表面,其从第一平面S1的相对侧面向再现的立体图像RI。
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图5中所示的显示单元120B不包括图案膜124。在这种情况下,与3D物体OB的整体要素图像相对应的图案化图像的图案125可以转移(transfer)并刻印在再现透镜阵列126的第一平面S1上。以这种方式,由于除了图案化图像的图案125是转移到再现透镜阵列126的第一平面S1上,而不是刻印在图案膜124上以外,图5中所示的显示单元120B与图4中所示的显示单元120A相同,因此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图6A至6C示出了图4和图5中所示的各种形状的再现透镜阵列126。基于图4和图5中所示的再现透镜阵列126,图6A是再现透镜阵列126的右视图,图6B是再现透镜阵列126的主视图,图6C是再现式阵列126的左视图。
图7示例性地示出转移到再现透镜阵列126上的图案化图像的图案。
如果如图3C所示提供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3D物体的图案化图像,则图7所示的图案化图像的图案可以刻印在图6C中所示的再现透镜阵列126的第一平面S1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图案化图像的图案可以以粗造面(roughness)或凹雕的形式刻印在再现透镜阵列126的第一平面S1上。
虽然如图5所示光源122设置为与刻印在再现透镜阵列126的第一平面S1上的图案化图像的图案125接触,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即,根据另一实施例,光源122可以设置为在z轴方向上与图案化图像的图案125分离。
如上所述,在图2中所示的显示单元120A中,图案化图像的图案刻印在图案膜124上,然而,在图4中所示的显示单元120B中,图案化图像的图案125刻印在再现透镜阵列126的第一平面S1上。
另一方面,根据实施例,第一分离距离g、第二分离距离a、视角ψ、再现图像的深度的最大值max(Δz)以及再现图像RI的像素大小δI可以根据上述公式具有表1中所示的各种值。
[表1]
参考表1,如果构成再现透镜阵列126的多个单元透镜中的每一个的尺寸p从情况1的5mm增加到情况2的10mm,则可理解的是,视角ψ变得更宽,但是再现图像RI的立体感(max(Δz))降低。
另外,如果再现透镜阵列126的焦距f从情况1的10mm减小到情况3的5mm,则可理解的是,与情况2相似,视角ψ增大,并且立体感(max(Δz))比情况2低,而显示单元120的z轴方向上的宽度g变窄。在此,焦距f具有公式9中表示的关系。
[公式9]
如果图案化图像中包含的像素的大小δ从情况1的0.3mm增大到情况4的1mm,则可理解的是,视角ψ与情况1相同,并且立体感(max(Δz))增大为大于情况1、2或3。
如参照表1所示,可理解的是,可以通过调节再现透镜阵列126的焦距f、多个单元透镜中的每一个的尺寸p以及图像图案中包含的像素的大小δ,来调节视角ψ和立体感(max(Δz))。因此,通过调节再现透镜阵列126的焦距f、多个单元透镜中的每一个的尺寸p以及图案化图像中包含的像素的大小δ,在上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所应用的领域(fields)中能够满足视角ψ和立体感(max(Δz))。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可应用于各种领域。因此,如果集成图像处理装置100仅包括显示单元120、120A或120B而不包括获取单元110,则显示单元120、120A或120B可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显示单元120、120A和120B可用于诸如尾灯、座席灯(position lamp)和刹车灯的车灯。
图8是示出了应用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集成图像处理设备100的示例的图。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图5中所示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显示单元120B可应用于如图8所示的车辆200的尾灯。尽管未示出,图4中所示的显示单元120A,而不是图5中所示的显示单元120B,可以应用于车辆200的尾灯。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与车辆200的尾部分离的空间中,也可以如图3D所示再现的立体图像RI。
如果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100应用于如图8所示的车辆的尾灯,则通过向车辆200后方的其他车辆提供立体图像,能够实现高可视性,并且能够实现精密的设计。
虽然已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具体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被提出,而不限制本发明,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背离本文阐述的实施例的本质特征的情况下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可以变更和应用实施例中阐述的各配置。此外,这些变更和应用上的差异应该被解释为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根据实施例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图案膜中的整个获取要素图像或者被刻印在再现透镜阵列的背面上的图案化图像的图案,从而能够减小集成图像处理装置的体积,因为显示面板中不需要显示面板。如果将整体图像处理装置应用于车辆的尾灯,则通过向车辆后方的其他车辆提供立体图像,能够实现高可视性,并且能够实现精密的设计。

Claims (20)

1.一种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配置为将三维3D物体的整体要素图像再现为3D图像,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
光源;以及
再现透镜阵列,所述再现透镜阵列用于集成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并将所述单独的要素图像再现为立体图像,所述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包含在通过将所述整体要素图像图案化获得的图案化图像中并构成所述整体要素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所述图案化图像的图案,并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再现透镜阵列之间的图案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再现透镜阵列包括:
面向所述光源的第一平面;以及
从所述第一平面的相对侧面向再现的所述立体图像的第二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图案化图像的图案转移到所述第一平面上,然后刻印在所述第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图案化图像的图案以粗造面的形式刻印在所述再现透镜阵列的所述第一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图案化图像的图案以凹雕的形式刻印在所述再现透镜阵列的所述第一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为生成所述图案化图像的获取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获取单元包括获取透镜阵列,所述获取透镜阵列配置为使从3D物体发出的多条射线从所述获取透镜阵列中穿过以生成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并且由穿过所述获取透镜阵列的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组成的所述整体要素图像在所述图案膜上被刻印为所述图案化图像的图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获取透镜阵列具有与所述再现透镜阵列相同的特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获取单元将3D物体模型化,在模型化的结果穿过获取透镜阵列之后估计多个单独的要素图像的每一个中包括的像素的照度值,并生成针对每个像素的坐标的照度值的数据作为所述图案化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图案膜与所述再现透镜阵列之间的第一分离距离根据再现的立体图像的第一分辨率如下确定:
g=RI
其中,g表示所述第一分离距离,RI表示所述第一分辨率,a表示所述再现透镜阵列与所述再现的立体图像的中心之间的第二分离距离,δ表示所述图案化图像的单位像素的大小。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图案膜与所述再现透镜阵列之间的第一分离距离以及所述再现透镜阵列与再现的立体图像的中心之间的第二分离距离根据所述再现的立体图像的第一分辨率和所述图案化图像的第二分辨率如下确定:
其中,g表示所述第一分离距离,a表示所述第二分离距离,RI表示所述第一分辨率,RD表示所述第二分辨率。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再现的立体图像的视角如下确定:
其中,ψ表示所述视角,p表示构成所述再现透镜阵列的单元透镜的尺寸,g表示所述图案化图像和所述再现透镜阵列之间的第一分离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再现的立体图像的深度如下:
其中,Δz表示所述再现的立体图像的深度,a表示所述再现透镜阵列与所述再现的立体图像的中心之间的第二分离距离,p表示构成所述再现透镜阵列的单元透镜的尺寸,δI表示再现的图像的像素大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再现的图像的所述像素大小如下:
其中,δI表示所述再现的图像的像素大小,g表示所述图案膜与所述再现透镜阵列之间的第一分离距离,a表示再现透镜阵列与再现的立体图像的中心之间的第二分离距离,δ表示所述图案化图像的单位像素的大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再现的立体图像的第一分辨率与所述再现的图像的所述像素大小成反比。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图案化图像的第二分辨率如下:
其中,RD表示所述第二分辨率,RI表示再现的立体图像的第一分辨率,Δz表示所述再现的立体图像的深度,ψ表示所述再现的立体图像的视角。
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构成所述再现透镜阵列的单元透镜的尺寸小于1mm至2mm或者为5mm至10mm。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构成所述再现透镜阵列的单元透镜可以包括复眼透镜。
20.一种车辆用灯,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图像处理装置。
CN201680055720.5A 2015-09-25 2016-09-26 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及使用该集成图像处理装置的车灯 Active CN1081415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36821A KR102486430B1 (ko) 2015-09-25 2015-09-25 영상 처리 장치
KR10-2015-0136821 2015-09-25
PCT/KR2016/010754 WO2017052325A1 (ko) 2015-09-25 2016-09-26 집적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차량용 램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1580A true CN108141580A (zh) 2018-06-08
CN108141580B CN108141580B (zh) 2021-02-05

Family

ID=58386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5720.5A Active CN108141580B (zh) 2015-09-25 2016-09-26 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及使用该集成图像处理装置的车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75255B2 (zh)
EP (1) EP3355577B1 (zh)
KR (1) KR102486430B1 (zh)
CN (1) CN108141580B (zh)
WO (1) WO201705232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9650A (zh) * 2021-07-14 2021-12-07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地毯灯、车辆地毯灯系统组件和设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08498A1 (de) * 2017-04-21 2018-10-25 HELLA GmbH & Co. KGaA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US10851962B2 (en) 2017-12-12 2020-12-01 Flex-N-Gate Advanced Product Development, Llc Backlit 3D lamp
CN108833894A (zh) * 2018-06-09 2018-11-16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观看参数可调的集成成像3d显示方法
CN108881881B (zh) * 2018-08-03 2020-10-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集成成像桌面3d显示的自适应微图像阵列生成方法
TWI772014B (zh) 2021-05-05 2022-07-21 幻景啟動股份有限公司 可降低格柵感的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9102Y (zh) * 2003-04-15 2004-03-31 陈震 图案架
CN102209254A (zh) * 2011-05-30 2011-10-05 四川大学 一种一维集成成像方法和装置
WO2012144836A2 (ko) * 2011-04-19 2012-10-26 전자부품연구원 3차원 입체 영상 표시 및 기록 장치
CN103342060A (zh) * 2013-06-18 2013-10-09 坤达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图像印刷品及立体图像印刷工艺
EP2660070A1 (en) * 2005-05-18 2013-11-06 Visual Physics, LLC Image presentation and micro-optic security system
CN203442674U (zh) * 2013-07-19 2014-02-19 汕头市晟琪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灯罩
CN104728722A (zh) * 2013-12-18 2015-06-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灯的光源模块
US20150177530A1 (en) * 2011-11-30 2015-06-25 Reald Inc. Laser beam scann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52971A1 (en) * 2005-03-02 2008-10-16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Industry Foundation Three-Dimensional/Two-Dimensional Convertible Display Device
JP2008026654A (ja) * 2006-07-21 2008-02-07 Hitachi Displays Ltd 立体表示装置
JP2008052010A (ja) 2006-08-24 2008-03-06 Noriji Ooishi 立体像表示装置と撮影装置
KR100910642B1 (ko) * 2007-07-27 2009-08-05 광운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홀로그래피 기법에 의해 획득된 영상의 3차원 집적 영상복원 방법 및 장치
TWI387316B (zh) * 2008-11-18 2013-02-21 Ind Tech Res Inst 立體影像顯示裝置與立體影像顯示方法
WO2010072065A1 (zh) 2008-12-25 2010-07-01 深圳市泛彩溢实业有限公司 全息三维图像信息采集装置、方法及还原装置、方法
JP2012528346A (ja) * 2009-05-28 2012-11-12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裸眼立体視表示装置
JP5601322B2 (ja) * 2009-06-12 2014-10-08 旭硝子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
WO2012015106A1 (ko) * 2010-07-24 2012-02-02 Chung Hyun In 인테그럴 포토그라피 기술을 응용한 인터레이스 패턴구조 및 입체영상 장치
KR20120090507A (ko) * 2011-02-08 2012-08-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집적 영상 방식의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KR20120093693A (ko) * 2011-02-15 2012-08-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20130055460A (ko) * 2011-11-18 2013-05-28 인포뱅크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표시장치와 이를 위한 기록매체
KR101881163B1 (ko) * 2012-03-20 2018-07-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집적영상 시스템과 그의 구동방법
EP3161374B1 (en) * 2014-06-26 2020-10-21 Signify Holding B.V. Optical arrangement, lighting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method
KR101472921B1 (ko) * 2014-08-11 2014-12-17 골드맥스그룹 주식회사 미세 패턴과 마이크로 렌즈를 이용한 입체라벨
KR20160040384A (ko) * 2014-10-02 2016-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발광장치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9102Y (zh) * 2003-04-15 2004-03-31 陈震 图案架
EP2660070A1 (en) * 2005-05-18 2013-11-06 Visual Physics, LLC Image presentation and micro-optic security system
WO2012144836A2 (ko) * 2011-04-19 2012-10-26 전자부품연구원 3차원 입체 영상 표시 및 기록 장치
CN102209254A (zh) * 2011-05-30 2011-10-05 四川大学 一种一维集成成像方法和装置
US20150177530A1 (en) * 2011-11-30 2015-06-25 Reald Inc. Laser beam scann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342060A (zh) * 2013-06-18 2013-10-09 坤达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图像印刷品及立体图像印刷工艺
CN203442674U (zh) * 2013-07-19 2014-02-19 汕头市晟琪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灯罩
CN104728722A (zh) * 2013-12-18 2015-06-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灯的光源模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9650A (zh) * 2021-07-14 2021-12-07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地毯灯、车辆地毯灯系统组件和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1580B (zh) 2021-02-05
KR20170037346A (ko) 2017-04-04
EP3355577A4 (en) 2018-09-26
KR102486430B1 (ko) 2023-01-10
EP3355577B1 (en) 2020-06-03
EP3355577A1 (en) 2018-08-01
US11275255B2 (en) 2022-03-15
WO2017052325A1 (ko) 2017-03-30
US20180239159A1 (en) 2018-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1580A (zh) 集成图像处理装置及使用该集成图像处理装置的车灯
CN107105213B (zh)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EP170473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stereoscopic image
JP2019502941A (ja) 指向性カラーフィルタ及び裸眼3d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5107564B2 (ja) 画像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1560616B1 (ko) 2차원/3차원 겸용 집적 영상 시스템
WO2012140397A2 (en)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system
CN104704820A (zh) 图像处理装置、方法和程序、打印机、显示装置
CN111095080B (zh) 在n视点立体显示屏上显示两视点立体图像的系统和方法
KR20150091838A (ko) 초다시점형 3차원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KR100893381B1 (ko) 실시간 입체영상 생성방법
KR101093929B1 (ko) 깊이 지도를 이용하여 3차원 영상을 표시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0382110C (zh) 图像处理
JP2011215176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995672B2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画像表示体の作成方法
KR20180013607A (ko) 플립영상을 차단하는 무안경 원통형 홀로그램 디스플레이 방법
Hodges et al. Chromostereoscopic CRT-based display
AU657921B2 (en) Spatial frequency imaging system
Straßer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 light field display
CN115685583A (zh) 一种多焦面3d悬浮信息显示系统
CN111552094A (zh) 一种多模立体显示装置
Torfason et al. Stereoscopic Drawings Made by Analog Computer of Three-Dimensional Surfaces Generated by Spatial Mechanism
Viale et al. Analysis of scene distortions in stereoscopic images due to the variation of the ideal viewing conditions
KR20170049933A (ko) 렌티큘러 합성영상 생성장치
Barabas et al. 59.5: Invited Paper: Visual Perception and Holographic Display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