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41254A - 用于实现协作式多输入多输出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实现协作式多输入多输出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41254A
CN108141254A CN201680059678.4A CN201680059678A CN108141254A CN 108141254 A CN108141254 A CN 108141254A CN 201680059678 A CN201680059678 A CN 201680059678A CN 108141254 A CN108141254 A CN 108141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traffic
antenna
recei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96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41254B (zh
Inventor
A·普拉萨德
M·乌斯塔罗
李泽宪
R·瑞斯麦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08141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1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41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412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25Traffic data processing
    • G08G1/0133Traffic data processing for classifying traffic situ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08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source of data
    • G08G1/0112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source of data from the vehicle, e.g. floating car data [FC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08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source of data
    • G08G1/0116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source of data from roadside infrastructure, e.g. beac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25Traffic data processing
    • G08G1/0129Traffic data processing for creating historical data or processing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方法和装置可以包括确定触发已经发生。触发对应于形成多输入多输出布置的触发。多输入多输出布置包括一组用户天线和装置的天线,并且装置位于现有基础设施处。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数据业务信息。数据业务信息包括指示用户天线的用户所请求的数据业务量的信息。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接收的数据业务信息,形成多输入多输出布置。

Description

用于实现协作式多输入多输出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实现协作式多输入多输出操作。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IMO)可被认为是用于通过使用多路径传播和空间分集来增强数据通信的方法。MIMO可以使用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来增加无线链路的容量。MIMO可以与长期演进(LTE)结合使用。LTE是一种寻求通过使用新的调制/信号处理技术来提供改进的无线通信速度和容量的无线通信标准。该标准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提出,并且基于先前的网络技术。自成立以来,LTE已经在涉及数据的通信的各种环境中广泛地部署。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实施例,一种方法可以包括由网络节点确定触发已经发生。所述触发对应于形成多输入多输出布置的触发。多输入多输出布置包括一组用户天线和网络节点的天线。网络节点位于现有基础设施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数据业务信息,其中,数据业务信息包括指示用户天线的用户所请求的数据业务量的信息。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接收的数据业务信息,形成多输入多输出布置。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所述确定包括由包括在现有基础设施处的控制节点的网络节点确定。现有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和灯柱中的至少一个。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用户天线的用户对应于车载天线的用户。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确定所述触发已经发生可以包括确定以下中的至少一个:(1)现有基础设施的交通信号灯已经变为或者将要变为黄色或红色;以及(2)用户的车辆交通正缓慢移动。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等待时间信息。等待时间信息指示由在交通信号灯处等待或在交通中等待的用户所花费的时间量,并且所述形成基于所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
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移动性预测信息。移动性预测信息指示用户到达覆盖区域内的大致时间,并且所述形成基于所接收的移动性预测信息。
根据第二实施例,一种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其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可被配置为与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该装置至少确定触发已经发生。所述触发对应于形成多输入多输出布置的触发。多输入多输出布置包括一组用户天线和装置的天线。该装置位于现有基础设施处。还可以使该装置接收数据业务信息。数据业务信息可以包括指示用户天线的用户所请求的数据业务量的信息。还可以使该装置基于所接收的数据业务信息,形成多输入多输出布置。
在第二实施例的装置中,该装置可以包括在现有基础设施处的控制节点。现有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和灯柱中的至少一个。
在第二实施例的装置中,用户天线的用户对应于车载天线的用户。
在第二实施例的装置中,确定所述触发已经发生可以包括确定以下中的至少一个:(1)现有基础设施的交通信号灯已经变为或者将要变为黄色或红色;以及(2)用户的车辆交通正缓慢移动。
在第二实施例的装置中,还可以使该装置接收等待时间信息。等待时间信息指示由在交通信号灯处等待或在交通中等待的用户所花费的时间量,并且所述形成基于所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
在第二实施例的装置中,还可以使该装置接收移动性预测信息。移动性预测信息指示用户到达覆盖区域内的大致时间,并且所述形成基于所接收的移动性预测信息。
根据第三实施例,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具体化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被配置为控制处理器以执行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网络节点确定触发已经发生。所述触发对应形成多输入多输出布置的触发。多输入多输出布置可以包括一组用户天线和网络节点的天线。网络节点位于现有基础设施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数据业务信息。数据业务信息可以包括指示用户天线的用户所请求的数据业务量的信息。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接收的数据业务信息,形成多输入多输出布置。
在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所述确定可以包括由包括在现有基础设施处的控制节点的网络节点确定。现有基础设施可以包括交通信号灯和灯柱中的至少一个。
在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用户天线的用户对应于车载天线的用户。
在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确定所述触发已经发生可以包括确定以下中的至少一个:(1)现有基础设施的交通信号灯已经变为或者将要变为黄色或红色;以及(2)用户的车辆交通正缓慢移动。
在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接收等待时间信息。等待时间信息指示由在交通信号灯处等待或在交通中等待的用户所花费的时间量,并且所述形成基于所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
在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移动性预测信息。移动性预测信息指示用户到达覆盖区域内的大致时间。所述形成基于所接收的移动性预测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正确理解本发明,应当参考附图,其中:
图1示出具有临时瓶颈的示例性物理区域;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机制的概述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可能的操作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装置;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涉及实现协作式多输入多输出操作。5G网络的关键特征之一涉及使用现有基础设施来使能改进的用户体验并且提供更高的数据/通信容量。协作式MIMO形成使得多个节点能够独立发送数据,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物理资源,从而增加网络的容量。用于使能更高数据/通信容量的方法之一可以使用灯柱顶部上的小小区节点的超密集部署。用于使能更高数据/通信容量的另一个方法可以使用在其它类型的公共位置处的小小区节点的部署。
数据/通信的某些增强可以使用交通信号灯,其中,这种交通信号灯可已经具有稳定的电力连接。交通信号灯还可具有到基础设施节点的可能的链路(例如,到交通管理系统的链路)。在开发5G技术使能器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特别关注这些类型的交通信号灯。除了交通信号灯之外,同样在终端用户附近的现有基础设施也可以接入电力,并且这些其它类型的现有基础设施也可以是用于向用户提供无线和/或固定因特网连接的可能的元件。
目前,5G研究和标准化领域的研究涉及支持移动中的用户的无缝连接。这些研究还涉及这种无缝连接的各种使能器。无缝连接将在提供如5G网络所需的极速移动宽带数据速率时发生。
普通通勤者花费大量时间在交通信号灯处等待。例如,在美国,每个通勤者平均每年花费大约38小时在交通信号灯处等待。通勤者还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在交通堵塞或缓慢移动的交通中等待。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用户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交通信号灯处等待)来浏览因特网,或者使用各种其它因特网连接服务。
在5G网络中,预期需求容量预计将比目前的需求大1000倍。在具有高用户密度的地点处(其中,用户例如由于交通信号灯或交通堵塞的存在而聚集在一起),这些地点处的需求容量可能会特别高。因此,与满足预期需求容量相关联的问题可能变得更加严重,从而形成具有临时瓶颈的物理区域。图1示出了具有临时瓶颈的示例性物理区域。
先前用于满足网络业务需求的方法未提供用于满足在具有高用户密度的地点处的需求容量的明确方案。如在上面所讨论的,在许多其中存在高用户密度的情况中,还会存在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节点(例如,交通信号灯或灯柱)。先前的方法未考虑如何将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节点与各种其它移动服务相结合以用于增强用户体验。
考虑到用于这种用户所需支持的高移动宽带速率,先前的方法的缺点变得更加突出。此外,由于用户可能使用移动车辆网络来提供车辆内的连接(其中,这种移动车辆网络的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干扰情况),因此先前的方法的缺点可能变得更加突出。可能发生严重的干扰,特别是在其中大量这种用户聚集并且与网络进行通信的交通信号灯处。
鉴于上述缺点,某些实施例涉及减轻这些缺点的影响的机制。此外,某些实施例可以在不显著增加网络运营商的成本的情况下,减轻上述缺点的影响。例如,由于某些实施例可以使用现有基础设施,所以某些实施例可以减少寻找用于部署演进型节点B(eNB)或天线的新地点的需求。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涉及实现预测的协作式多输入多输出布置。与先前的方法相比,除了考虑先前的方法所考虑的方面之外,某些实施例还可以在实现MIMO布置时考虑其它方面。例如,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可以考虑例如使能优化用户的接收机的功耗的方面。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可以配置不同的交通和通信系统之间的交互。例如,某些实施例可以使能至少在导航系统、无线接入系统和/或车辆交通管理系统之间的交互,如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
某些实施例通过以更优化的方式使用基础设施节点来为用户提供增强的连接和增强的通信。可以通过为用户提供改进的数据吞吐量来增强连接和通信。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可以在交通信号灯附近或者其它基础设施节点附近提供机会性MIMO设置。
在提供MIMO设置的过程中,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可以将(用户的)车辆的天线与来自交通信号灯柱的天线分组/组合在一起。例如,当交通信号灯变为黄色或红色时,或者当用户车辆由于交通堵塞或某些其它原因而非常缓慢地移动时,可以触发天线的分组/组合。具体地,交通管理系统可以使用即将出现的黄灯/红灯来触发无线接入系统启动虚拟MIMO形成。虚拟MIMO技术实质上使用不同移动终端之间的空间分集来形成MIMO,可能使用来自空间分布的终端的多个单天线。因此,从终端用户的角度来看,各种移动节点和交通信号灯中的天线之间形成的虚拟MIMO配置看起来像是实际的MIMO发射机。
在某些实施例中,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关于各个用户到达特定交通信号灯处的大致时间的移动性预测信息。在某些实施例中,导航系统还可以提供关于各个用户到达交通堵塞中的特定点处的大致时间的预测。某些实施例可以将该移动性预测信息用于MIMO设置的形成中。通过使用移动性预测信息,某些实施例将能够确定哪些车载天线可被包括在特定时间/地点的MIMO设置中。在某些实施例中,交通信号灯柱可以用作控制节点以用于形成虚拟MIMO配置。
无线接入系统可以提供与连接到其车载天线的用户所需/所请求的数据业务有关的信息。例如,如果用户正在下载高清/超高清电影,则用户可能需要/请求特定量的数据业务。
基于与用户所请求/所需的数据业务有关的信息,控制节点(例如,诸如交通信号灯节点)可以确定能够最好地服务用户的优化虚拟MIMO形成布置。
交通信号灯节点可以使用高级传感器来确定在相应的交通信号灯处的交通密度。在某些实施例中,交通信号灯节点还可以将平均车速视为用于作出与确定虚拟MIMO形成布置的决定有关的参数。
在某些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系统可以聚集来自导航系统的信息和来自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两者。这些信息被聚集以提供例如在红灯的MIMO接入系统。所提供的MIMO接入系统可以提供附加发射天线以增强等待绿灯的用户的用户体验。MIMO布置可以由可位于交通信号灯处的控制节点来触发。无线接入系统例如可以提供配置细节、及其中所有的可用信息,诸如用户业务。
某些实施例可以使用交通信号灯基础设施,而其它实施例可以使用交通信号灯以外的基础设施。所形成的MIMO布置也可用于数据业务到交通信号灯处的基础设施节点的优化传送。
在某些实施例中,个人车辆可以采取主动并提出天线之间的协作。然后,网络可以基于对其它车辆的潜在交通和路线的预测来支持该车辆。在其它实施例中,网络可以采取主动并执行MIMO形成的管理。
如上所述,相关车辆的缓慢速度可以是用于MIMO形成的触发事件。在这样的缓慢速度的情况下,车辆通常会长时间彼此接近,因此可以相互支持。
在不再需要MIMO形成之后,无线接入系统还可以在适当的时间,有效禁用MIMO机制。某些实施例可以基于从交通管理系统接收的信息来确定是否不再需要MIMO形成。所接收的信息例如可与由在交通信号灯处等待或在交通中等待的用户所花费的时间量有关。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机制的概述图。参考图2,交通管理系统210、导航系统220和无线接入系统230彼此进行交互,以便使能虚拟MIMO形成。通过虚拟MIMO形成,交通信号灯附近的所有天线可以相互协作。
就交通管理系统210的作用而言,交通管理系统210可以提供某些道路交通信息。例如,交通管理系统210可以提供与相关汽车的道路交通模式有关的信息。例如,交通管理系统210可以提供与红灯/黄灯信息和/或可能的等待时间有关的信息。交通管理系统可以将信息提供给无线接入系统,以便协助交通信号灯附近的有效虚拟MIMO形成。
交通管理系统210还可以提供协助信息,诸如与道路交通密度有关的信息。因此,当存在拥挤的交通的情况时,无线接入系统230可以更有效地确定用于建立虚拟MIMO形成的时间。例如,如果交通正缓慢移动,则虚拟MIMO形成的时间可能更长,并且该时间可以独立于交通信号灯的状态。交通管理系统210还可以向无线接入系统提供与关于交通信号灯或街边灯柱的天线的可用性有关的信息,作为用于形成虚拟MIMO的输入之一。该信息可以是用于指示交通信号灯状态而发送的信令的一部分,或者作为交通密度信息的一部分。
就导航系统220的作用而言,导航系统220可以向无线接入系统230提供有价值的协助信息。协助信息可以包括每辆汽车的方向、汽车的平均速度、每辆汽车的最终目的地、和/或每辆汽车的驾驶模式。汽车驾驶模式例如可以涉及各种速度限制下的一般驾驶速度和/或在红灯停下来之后的模式。无线接入系统可以将该协助信息用作虚拟MIMO形成中作决定过程的协助信息。
可选地,在5G系统中,导航系统220可以与车辆的蜂窝网络接口集成在一起,从而将所有相关信息直接提供给蜂窝网络。相关信息还可以基于来自无线接入系统230的信息请求而提供给蜂窝网络。
就无线接入系统230的作用而言,无线接入系统230可以从交通管理系统210和导航系统220接收协助信息。无线接入系统230可以决定虚拟MIMO在交通信号灯附近的形成。交通信号灯天线可以在配置虚拟MIMO中用作控制节点。基于与即将出现的黄灯/红灯有关的信息,交通信号灯天线可以接收来自各个车辆用户的业务信息,并且交通信号灯天线可以通过协调其附近的所有车载天线来形成虚拟MIMO。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触发机制可以是当交通缓慢或均匀移动时和/或当在交通路口处黄灯/红灯亮起时,移动节点进入路边天线(可被部署在交通信号灯或灯柱上)的附近。一旦无线接入系统检测到移动节点中的一个或多个具有高连接性需求,该高连接性需求可通过该区域附近的天线的协调操作进行优化,某些实施例就可以启动MIMO形成。
在此,无线接入系统可以确定设置虚拟MIMO的需求。无线接入系统可通过计算潜在协调移动节点之间的信道状况来确定需求,并且无线接入系统可以估计可通过协作实现的潜在容量增益。
设置过程也可以使用来自交通系统或者来自导航系统的协助信息。一旦操作被触发,路边基础设施节点(例如,灯柱或交通信号灯天线)或者可以担当组领导角色(即,用作控制节点),或者也可以配置协作移动节点内的组领导。基于所收集的数据业务需求信息,并且基于其它协助信息,协作节点也可被识别。在此,协作节点也可基于各种商业模式来确定。例如,无线接入系统可以将黄金用户的业务需求视为具有更高优先级,并且例如被配置为满足该需求的协作节点可被提供有利的订阅费用报价。在一个实施例中,虚拟MIMO系统可以仅基于车辆和交通信号灯或灯柱处的可用天线。
在这些操作完成之后,设置虚拟MIMO。例如,可以基于诸如联合传输或协调调度的现有技术来设置虚拟MIMO。结束这种协作的触发可以是当无线接入系统接收到交通信号灯状态正在改变的信息时,或者当交通密度条件将要改变时。当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时,移除虚拟MIMO设置,并建立常规通信模式。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可能的操作图。在此,交通信号灯处的天线可以提供虚拟MIMO形成相关的协调信息,并且天线也可以选择性地发送数据。如上所述,交通信号灯处的天线可以是用作控制/组领导节点的基础设施节点。用于交通信号灯中的节点的控制信息来自对所有车载天线/小区提供覆盖的eNB。例如,虚拟MIMO控制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使车载天线停止协调的信令,或者与即将发生的交通信号灯变化有关的定时器。
综上所述,控制节点(诸如交通信号灯天线处的节点)可以基于从覆盖层接收的控制信息,基于所接收的与车辆数据业务模式有关的信息,和/或基于干扰信息来作出协调决定。为了提高性能可靠性,可以使用专用频率来建立交通信号灯与车载天线之间的链路。交通信号灯天线可实质上用作虚拟MIMO设置中的主节点,其中交通信号灯天线与车载天线之间的链路提供用于提供干扰减轻的高容量回程链路以及使用MIMO的容量增强。
在某些实施例中,根据网络条件和所用配置,容量可增加n倍,其中,n是协作节点的数量。因此,某些实施例可以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中所示的方法包括在510处由网络节点确定触发已经发生。该触发对应于形成多输入多输出布置的触发。多输入多输出布置包括一组用户天线和第一网络节点的天线,并且该网络节点位于现有基础设施处。该方法还包括在520处接收数据业务信息。数据业务信息包括指示用户天线的用户所请求的数据业务量的信息。该方法还包括在530处基于所接收的数据业务信息,形成多输入多输出布置。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例如可以是被配置为执行控制节点的功能的网络节点。在某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可以位于现有基础设施处。装置10可以包括用于处理信息并执行指令或操作的处理器22。处理器22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虽然在图6中示出单个处理器22,但是根据其它实施例可以使用多个处理器。例如,处理器22还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以及例如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装置10还可以包括耦合到处理器22的存储器14,其用于存储信息和可由处理器22执行的指令。存储器14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是适合于本地应用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诸如基于半导体的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和系统、光学存储设备和系统、固定存储器和可移动存储器。例如,存储器14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诸如磁盘或光盘的静态存储器,或任何其它类型的非暂时性机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何组合。存储在存储器14中的指令可以包括程序指令或计算机程序代码,其在由处理器22执行时,使得装置10能够执行如在本文中描述的任务。
装置10还可以包括用于向装置10发送信号和/或数据和从装置10接收信号和/或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天线(未示出)。装置10还可以包括收发机28,其将信息调制在载波上以用于通过天线来发送,以及解调经由天线接收的信息以用于通过装置10的其它元件来进一步处理。在其它实施例中,收发机28能够直接发送和接收信号或数据。
处理器22可以执行与装置10的操作相关联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天线增益/相位参数的预编码、构成通信消息的各个比特位的编码和解码、信息的格式化和装置10的总体控制,包括与通信资源的管理有关的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14可以存储在由处理器22执行时提供功能的软件模块。这些模块可以包括为装置10提供操作系统功能的操作系统15。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诸如应用或程序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18,以为装置10提供附加功能。装置10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实现,或者实现为硬件和软件的任何适合的组合。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装置。装置700例如可以是网络元件/实体,诸如被配置为用作控制节点的网络节点。装置700可以包括确定单元710,其确定触发已经发生。该触发对应于形成多输入多输出布置的触发。多输入多输出布置包括一组用户天线和第一网络节点的天线。该网络节点位于现有基础设施处。装置700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720,其接收数据业务信息。数据业务信息包括指示用户天线的用户所请求的数量业务量的信息。装置700还包括形成单元730,其基于所接收的数据业务信息来形成多输入多输出布置。
所描述的本发明的特征、优点和特性可以采用任何适合的方式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组合。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发明可以在没有特定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特征或优点的情况下进行实践。在其它情况下,可以在某些实施例中认识到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可不必存在于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以上所讨论的本发明可以通过采用不同顺序的步骤和/或通过采用与所公开的那些不同的配置的硬件元件来实践。因此,虽然已经基于这些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地,某些修改、变形和替代构造显然仍将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方法,包括:
由网络节点确定触发已经发生,其中,所述触发对应于形成多输入多输出布置的触发,所述多输入多输出布置包括一组用户天线和所述网络节点的天线,并且所述网络节点位于现有基础设施处;
接收数据业务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业务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用户天线的用户所请求的数据业务量的信息;以及
基于所接收的数据业务信息,形成所述多输入多输出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包括由包括在所述现有基础设施处的控制节点的网络节点确定,并且所述现有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和灯柱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户天线的用户对应于车载天线的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触发已经发生包括:确定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1)所述现有基础设施的交通信号灯已经变为或者将要变为黄色或红色;以及
(2)所述用户的车辆交通正缓慢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等待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等待时间信息指示由在交通信号灯处等待或在交通中等待的用户所花费的时间量,并且所述形成基于所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移动性预测信息,其中,所述移动性预测信息指示所述用户到达覆盖区域内的大致时间,并且所述形成基于所接收的移动性预测信息。
7.一种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装置至少:
确定触发已经发生,其中,所述触发对应于形成多输入多输出布置的触发,所述多输入多输出布置包括一组用户天线和所述装置的天线,并且所述装置位于现有基础设施处;
接收数据业务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业务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用户天线的用户所请求的数据业务量的信息;以及
基于所接收的数据业务信息,形成所述多输入多输出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在所述现有基础设施处的控制节点,并且所述现有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和灯柱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户天线的用户对应于车载天线的用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确定所述触发已经发生包括:确定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1)所述现有基础设施的交通信号灯已经变为或者将要变为黄色或红色;以及
(2)所述用户的车辆交通正缓慢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还使所述装置:
接收等待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等待时间信息指示由在交通信号灯处等待或在交通中等待的用户所花费的时间量,并且所述形成基于所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还使所述装置:
接收移动性预测信息,其中,所述移动性预测信息指示所述用户到达覆盖区域内的大致时间,并且所述形成基于所接收的移动性预测信息。
1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化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配置为控制处理器以执行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网络节点确定触发已经发生,其中,所述触发对应于形成多输入多输出布置的触发,所述多输入多输出布置包括一组用户天线和所述网络节点的天线,并且所述网络节点位于现有基础设施处;
接收数据业务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业务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用户天线的用户所请求的数据业务量的信息;以及
基于所接收的数据业务信息,形成所述多输入多输出布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确定包括由包括在所述现有基础设施处的控制节点的网络节点确定,并且所述现有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和灯柱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用户天线的用户对应于车载天线的用户。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确定所述触发已经发生包括:确定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1)所述现有基础设施的交通信号灯已经变为或者将要变为黄色或红色;以及
(2)所述用户的车辆交通正缓慢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等待时间信息,其中,所述等待时间信息指示由在交通信号灯处等待或在交通中等待的用户所花费的时间量,并且所述形成基于所接收的等待时间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移动性预测信息,其中,所述移动性预测信息指示所述用户到达覆盖区域内的大致时间,并且所述形成基于所接收的移动性预测信息。
CN201680059678.4A 2015-08-13 2016-07-19 用于实现协作式多输入多输出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1412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04843P 2015-08-13 2015-08-13
US62/204,843 2015-08-13
PCT/FI2016/050531 WO2017025658A1 (en) 2015-08-13 2016-07-1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oper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41254A true CN108141254A (zh) 2018-06-08
CN108141254B CN108141254B (zh) 2021-08-13

Family

ID=57983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9678.4A Active CN108141254B (zh) 2015-08-13 2016-07-19 用于实现协作式多输入多输出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03131B2 (zh)
EP (1) EP3335326B1 (zh)
CN (1) CN108141254B (zh)
WO (1) WO2017025658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3573A (zh) * 2007-07-17 2010-06-16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灯装置、用于灯装置的天线单元、通信系统以及交通信号控制器
CN102291760A (zh) * 2010-06-21 2011-1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报和确认缓存状态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595501A (zh) * 2010-12-22 2012-07-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于控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节点的设备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7246B (zh) * 2008-04-07 2012-10-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1741443A (zh) * 2008-11-05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模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US20110012798A1 (en) * 2009-07-20 2011-01-20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mimo performance of vehicular 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5515559B2 (ja) * 2009-09-25 2014-06-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3573A (zh) * 2007-07-17 2010-06-16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灯装置、用于灯装置的天线单元、通信系统以及交通信号控制器
CN102291760A (zh) * 2010-06-21 2011-12-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报和确认缓存状态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595501A (zh) * 2010-12-22 2012-07-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于控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节点的设备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AYETA BISWAS等: "Low complexity user pairing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of heterogeneous users for uplink virtual MIMO system over LTE-A network", 《2014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ONFERENCE (WCNC)》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25658A1 (en) 2017-02-16
US10403131B2 (en) 2019-09-03
EP3335326A4 (en) 2019-05-08
EP3335326A1 (en) 2018-06-20
CN108141254B (zh) 2021-08-13
EP3335326B1 (en) 2020-06-17
US20180233036A1 (en) 2018-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8015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over a selected link in multilink environment
CN107409380A (zh) 用于v2v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091980A1 (zh) 无线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246483A (zh) 辅链路通信的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US9554328B2 (en) Vehicle-based small cell base stations
CN107409402A (zh) 用于车辆通信智能无线电接入区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
CN104737609A (zh) 用于无线接入虚拟化的系统和方法
EP414594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plmn-based traffic control when ue is registered on different plmns
US2017008327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mirroring services
Liu et al. Energy-efficient subchannel matching and power allocation in NOMA autonomous driving vehicular networks
JP733424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モバイルエッジ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の移転を支援する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4423065A (zh) 一种计算服务发现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8353380A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数据路由
CN111065131B (zh) 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859012A (zh) 一种速率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945444B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141254A (zh) 用于实现协作式多输入多输出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28040A (zh) 车联网v2x的通信模式指示方法及装置
JP2021057622A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WO2022125296A1 (en) Mechanisms for enabling in-network computing services
Grammatikos et al. A mobile edge computing approach for vehicle to everything communications
CN110546968B (zh) 确定频域资源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Huang et al. Mobile edge computing for the 5G Internet of Things
WO2021064425A1 (en) Routing vehicle-to-everything communications
CN111741532B (zh) 一种终端及其传输数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23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befor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