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8248B - 用于热处理金属板的炉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热处理金属板的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8248B
CN108138248B CN201680059353.6A CN201680059353A CN108138248B CN 108138248 B CN108138248 B CN 108138248B CN 201680059353 A CN201680059353 A CN 201680059353A CN 108138248 B CN108138248 B CN 1081382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
plate
furnace
temperatur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93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8248A (zh
Inventor
格尔哈德·埃克茨贝格
托马斯·福克斯
弗里茨·约瑟夫·艾伯纳
海里伯特·洛赫纳
罗伯特·艾伯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bner Industrieofenbau GmbH
Original Assignee
Ebner Industrieofenbau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bner Industrieofenbau GmbH filed Critical Ebner Industrieofenbau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8138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8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8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8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34Methods of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9/00Arrangements of controlling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62Quench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5/00Handling or treating discharged material; Supports or receiving chambers therefor
    • F27D15/02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9/00Cooling of furnaces or of charges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7D99/0001Heating eleme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9/00Arrangements of controlling devices
    • F27D2019/0003Monitoring the temperature or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arge and using it as a controlling val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unnel Furnaces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板(101)进行热处理的炉装置(100)。炉装置(100)具有:炉壳体(102),炉壳体带有炉腔(113),板(101)在炉腔中能够被以确定的温度热处理,布置在炉腔(113)中的调温体(103)。另外,炉装置(100)具有调温体(103)和调温装置。调温装置在炉腔(113)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以如下方式能够运动地布置:使得调温装置至少在第一位置中,处在与调温体(103)的热学接触中,并且在第二位置中,能够与板(101)发生热学接触。

Description

用于热处理金属板的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热处理金属板的炉装置以及一种用于热处理金属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的车身结构中,优选如下的构件,这种构件在所希望的强度和所希望的造型特性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具有很小的重量。在发生撞车的情况下能够承受特别高的负荷的车身区域中,应用压制硬化的构件,其由高强度的钢制成并且具有不同的可延展的区域。可以称作这种构件的示例的是:机动车的A柱和B柱、保险杠以及门防撞承载件。
具有不同的可延展的区域的构件例如以如下方式制造:使得金属板具有不同地热处理的区域。金属板的不同区域的不同的热处理例如借助对不同的温度曲线或冷却曲线的有针对性的调整来控制。
DE102012216468例如公开了金属构件的制造,其中,金属构件的不同区域被以不同的冷却曲线或冷却速度加以冷却,使得两个区域具有不同的延展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装置,其实现了对金属板的灵活而且高效的热处理。
所述目的凭借一种用于热处理金属板的炉装置以及一种用于热处理金属板的方法根据独立权利要求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介绍了一种用于热处理板(例如金属板)的炉装置。炉装置具有带炉腔的炉壳体,在炉腔中能够对板以确定的温度进行热处理。另外,炉装置具有调温体,调温体布置在炉腔中。另外,炉装置具有调温装置,其中,调温装置在炉腔内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以如下方式能够运动地布置:使得调温装置至少在第一位置中与调温体处在热学接触中,并且在第二位置中能够与板发生热学接触。
在示例的实施方式中,调温装置设计为带式元件和/或构造有多个调温销。两种构造方案在下面详细阐释。
带式元件具有第一分段。调温体具有调温面,其中,带式元件在炉腔内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以如下方式能够运动地布置:使得第一分段在第一位置中与调温面处在热学接触中,并且第一分段在第二位置中能够与板发生热学接触。
在具有多个调温销的示例实施方式中,调温体相应地具有多个容纳孔,分别将调温销中的一个插入容纳孔中。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多个调温销被以如下方式可运动地布置:使得多个调温销在第一位置中与调温体存在热学接触,并且在第二位置中能够与板发生热学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介绍了一种用于热处理板的方法。根据这种方法,板在炉装置的炉壳体的炉腔中被提供,在炉腔中,板被以确定的温度热处理。带式元件在炉腔内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第一位置中,第一分段与布置在炉腔中的调温体的调温面处在热学接触中,并且在第二位置中,第一分段与板处在热学接触中。
板表现为金属工件或半成品,由其制造出具有所希望的形状和延展性的构件。板例如是厚度小于约2cm、特别是小于约1cm的金属片。借助这种金属构件例如可以制造金属装置,例如机动车部件。例如,机动车部件可以表现为机动车的A柱或B柱、机动车的保险杠或车门防撞承载件。
板可以由钢构成,其除了铁之外还可以具有基于制造而存在的杂质。另外,金属构件可以具有合金组分,例如(以重量计%)C:0.02-0.6%、Mn:0.5至2.0%、Al:0.01-0.06%、Si:0.1%至0.4%、Cr:0%至1.2%、P:0至0.035%、S:0至0.035%。另外,金属构件可以具有由Ti、B、Mo、Ni、Cu和/或N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其中,Ti的含量可以为0至0.05%,Cu的含量可以为0至0.01%,B的含量可以为0.0008至0.005%,Mo的含量可以为0至0.4%,Ni的含量可以为0至0.4%,N的含量可以为0至0.01%。
炉装置被构造用于加热板。板在炉装置中被加温或冷却到所希望的温度、例如达到奥氏体化温度。奥氏体化温度例如为约750℃至约1000℃,其中,奥氏体化温度的下边界与金属构件的材料(钢比例和合金比例)有关。在奥氏体化温度以上,在金属构件中存在完全的奥氏体结构。
炉装置具有一个炉腔或多个不同的炉腔。在每个炉腔中例如可以调整出确定的温度,使得板在每个炉腔中承受确定的温度,用于加热或冷却。炉装置特别是能够以如下方式构造:能够在炉腔中调整出预先确定的、在时间上能够改变的温度曲线。温度曲线作用于板,而板处在炉装置的炉壳体的炉腔中。例如,炉装置能够以如下方式构造:使得板位置固定地在整个调温过程期间固定不动地存在于炉壳体中,进而存在于一个且为同一炉腔中。可替换地,炉装置例如可以根据通过炉的结构方案来构造,使得板通过给送装置按顺序或者连续地被给送通过一个炉腔或者多个沿给送方向彼此先后布置的炉腔。
预先确定的、能够在时间上改变的温度曲线(例如加温和/或冷却曲线)表现为温度的根据位置和/或根据时间的温度分布,其能够在确定的炉腔中调整并且作用于整个板或板的预先确定的区域。于是,例如可以在炉装置中将板在第一炉腔中加温到预先确定的温度,并且在另一时间点或另一第二炉腔中调整出另一温度,这种温度作用于板并且使冷却或者还加温。
为此,在炉腔中例如可以布置有加热元件或冷却元件,以便调整炉腔中所希望的温度曲线,使得板得到有针对性的加温、冷却或保持温度不变。炉装置的炉腔中的温度例如可以在约100℃至约1000℃之间调整。
为了有针对性地调整板的延展性不同的区域,有针对性地对板的确定的区域在时间上不同程度地加温以及特别是在时间上不同程度地冷却,以便在板的不同区域中调整出不同的结构区域。特别是在加温金属构件时,加温速度可以为约1K/s至约20K/s。借助对炉腔的调整以及特别是对还要在下面详细介绍的带式元件的调温,也可以对金属构件例如加以冷却,也就是能够实现约1K/s至约40K/s的冷却速度。
在加温、保持或冷却期间在板中调整出什么样的结构,这可以从时间-温度转换图(ZTU图表)中获得。在ZTU图表中,能够读取在不同的温度曲线或冷却期间的冷却速度下的结构产生情况。
借助本发明,特别是可以慢速或快速地冷却板的预先确定的区域,方式为:带式元件的第一分段和/或调温销与板的应当被冷却的预先确定的表面区域发生热学接触。可替换地,特别是可以快速加热板的预先确定的区域,方式为,带式元件的第一分段和/或调温销与板的应当被快速加热的预先确定的表面区域发生热学接触。
另外,以术语“热学接触”表示:在两个相应的元件、例如一方面的带式元件的第一分段和/或调温销与另一方面的板之间的热学相互作用,使得在相应的两个元件之间实现快速的温度交换。这种相应的两个元件(例如一方面的带式元件的相应分段和/或调温销与另一方面的板)之间快速的温度交换可以特别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第一元件、例如带式元件的相应的分段和/或调温销与第二元件、或与板的所希望的区域存在物理接触。这例如意味着,带式元件的相应的分段和/或调温销接触板的所希望的区域,使得能够在两个元件之间快速交换热能。这使得板的所希望的区域得到冷却或加温。
可替换地,对于热学接触可以理解为,在两个元件、例如例如一方面的带式元件的相应分段和/或调温销与另一方面的板的相应区域之间存在很小的间距,也就是约1mm至2cm之间的间距。
调温体特别是具有很高的蓄热能力,使得能够执行带式元件和/或调温销的第一分段的多个冷却周期。如还要在下面详细地结合不同的示例实施方式介绍那样,调温体能够以能够更换的方式布置在炉腔中,和/或设有冷却或加热装置(也就是调温装置)。调温体例如可以是空心体,其被以冷却介质填充。冷却介质例如可以是液态介质、例如水或其他适当液体。调温体的壁可以由具有很高导热能力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构成。
带式元件可以由柔性或可变形的材料构成并且借助驱动装置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能够运动地布置。带式元件例如可以由片状带构造。另外,带式元件可以由环状织物、特别是由金属环状织物构造。
板或板的确定的区域的快速冷却或加热的可行方案可以借助本发明通过使用带式元件的预冷却或加热的分段来实现。调温体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换言之具有冷却体,其具有明显低于炉腔中温度、特别是低于炉腔中温度的一半的温度。
带式元件的第一分段可以在板冷却之后,驶入第一位置中,在第一位置中,第一分段与调温体的调温面保持热学接触。这意味着,在第一位置中,第一分段平放在调温面上或者与调温面具有小于例如2cm的间距。在第一位置中,带式元件的第一分段由此可以得到预冷却(或预加温),并且接下来驶入第二位置中,在第二位置中,第一分段与板保持热学接触,以便淬火(或加热)。接下来第一分段可以重新被送入第一位置中,用于预冷却或预加温。
由此,能够高效地对板的确定的区域或整个板利用带式元件的第一分段加以冷却或者可替换地加热。同时,第一分段可以借助调温体多次冷却,以便对多个板或板的多个区域进行调温,而无需很高的结构耗费或者对炉装置进行耗时的改装。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方式,带式元件构成圈环带,其环围调温体。
带式元件例如可以借助一个或多个滚轮延伸,其中,至少一个滚轮例如作为驱动滚轮起作用并且驱动带式元件,以便使第一分段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作为圈环带的带式元件例如可以松弛地布置到驱动滚轮上,或者预张紧地围绕驱动滚轮来布置。带式元件例如可以根据皮带驱动装置的方案来驱动。于是,带式元件例如可以具有根据齿带类型的带齿元件,其将驱动轮嵌入相应的带齿元件中,以便由此驱动带式元件。换言之,楔形皮带或齿带的运行能够实现。可替换地,可以在带式元件预张紧的情况下,围绕驱动滚轮实现扁平皮带的驱动。
另外,带式元件可以设计为打开的、带有两个自由的端部区域的带,其中,带式元件的第一端部例如在第一驱动滚轮上滚动,与第一端部相反地构造的第二端部在另外的第二驱动滚轮上滚过。相应地,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滚轮和第二驱动滚轮,使带式元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往复运动。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方式,在第二位置中,第一分段与调温体间隔开。带式元件以如下方式布置:使得在第一分段能够布置在调温体与板之间,第一分段与调温体间隔。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方式,带式元件还具有第二分段,第二分段与第一分段间隔。第二分段以如下方式构造:使得在第二位置中,第一分段能够与板间隔布置。
特别是,在另一示例实施方案中,第二分段以如下方式构造:使得在第二位置中,第二分段与调温体的调温面处在热学接触中。
通过构造带式元件的第二分段,能够高效地对板或多个板借助带式元件来调温、特别是冷却。第一分段例如在第二位置中通过板来加温或冷却,同时,第二分段借助调温体冷却或加热。在后面的生产步骤中,带式元件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使得第一分段由调温体调温,第二分段对板或另一板调温。
相应地,带式元件可以具有另外的第三分段,其布置在第一分段与第二分段之间,并且例如在带式元件的第三位置中,与调温体的调温面保持热学接触,和/或与板保持热学接触。
由此,可以提高炉装置的通过量,进而高效地设计整个炉装置。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方式,带式元件以如下方式可平放在板上地布置,使得当板运动时,能够产生带式元件相对于调温体的运动。借助带式元件平放在板上,在带式元件与板之间产生摩擦力。当板沿给送方向运动时,板在其运动时,一并带走带式元件,使得带式元件运动并且必要时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反过来也可以。在此,可以取消其他驱动装置。这种实施方式特别有利的是,带式元件设计为圈环带,如上阐释那样,使得对于带式元件的一个且为同一运动方向,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能够可替换地平放到板的不同区域上或者平放到沿给送方向彼此先后布置的板上。
调温销例如由高导热材料、例如镁、铜或铝制造。调温销例如可以具有约4mm至约15mm的直径。调温销例如可以约5cm至约50cm的长度,特别是约10cm至约20cm的长度。
调温体例如同样由导热材料、例如铜制造。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调温销例如具有约4、8mm的直径。相应地,容纳孔可以具有例如约5mm的直径。为了更好地引导调温销,调温体可以具有约20cm至约50cm的厚度。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方式,调温销以如下方式能够推移地布置在相应的容纳孔中,使得调温销在第二位置中能够平放在板的表面上,并且能够与板的表面型廓相匹配。
调温销可以直接平放在板的表面上。板的表面的型廓的凸起部将相应的调温销朝调温体的方向推移,并且板的表面的型廓中的凹陷部将相应的调温销从调温体向前推移。由此,即便对于板不平整的实施方案,调温销也可以平放在板的平面上。由此,即便对于不平的板,也可以实现对板均匀的调温(加热或冷却)。
在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调温销例如可以构造有相应的弹簧机构,使得调温销对于在调温体上中立位置而言能够预紧。板的不平的表面将调温销相应地相对于调温体推移,其中,在移开板之后,调温销基于其预紧程度再次被推入中立位置中。弹簧机构例如可以具有相应的拉力或压力弹簧,其分别相应分配给调温销中的一个。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炉装置还具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被配置用于,使调温装置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如还在上面已经阐释那样,驱动装置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驱动滚轮,其使带式元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另外,驱动装置可以是抬升装置,借助其能够使调温销和/或调温体朝向板的方向运动。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方式,调温体以能够更换的方式布置在炉腔中。由此,调温体可以在对带式元件的第一分段和/或第二分段或者调温销调温之后,例如在一定数目的调温周期之后,为了维护或者自身调温而被更换。
例如,调温体可以设计为被动式的调温体。这意味着,调温体具有高的蓄热能力,并且当布置在炉腔中时,不被主动调温。这意味着,调温体在对带式元件的相应分段或者调温销多次加温或冷却之后,本身被加温或冷却。在实现了调温体的预先确定的极限温度之后,可以更换该调温体,并且例如以另一预先调温的调温体来替换。由此,炉装置可以无需很长的装备时间久对其他相应的板进行调温。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方式,调温体具有调温装置、也就是冷却装置或加温装置。调温装置对调温体进行调温、也就是冷却或加温,使得带式元件或调温销的与调温面保持热学接触的分段相应地以所希望的温度得到调温。在调温之后,相应的分段与板发生热学接触并且由此对板进行调温。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调温装置具有管,管在调温体内部延伸。用于对调温体调温的介质可以馈入管中(特别是从炉壳体外部)。用于调温的介质特别是气态或液态的。例如,介质可以是用于冷却调温体的冷却介质或冷却液体。由此,能够实现对调温体的液体冷却,使得持续对带式元件或调温销的与调温面保持热学接触的分段得到冷却,以便接下来重新对板调温。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方式,提供隔绝壳体,其布置在炉腔中。隔绝壳体至少部分地以如下方式环围调温体和带式元件或调温销:使得隔绝壳体将调温体和带式元件或调温销与炉腔的包围隔绝壳体的区域在热学上加以屏蔽分隔。例如,炉腔的包围隔绝壳体的区域具有高温并且进而用于加热板。在隔绝壳体内,存在低温,因为隔绝壳体将隔绝壳体的内腔与隔绝壳体的环境在热学上隔绝。由此,可以借助带式元件或调温销高效地对板执行调温,因为来自炉腔的其他区域的热学影响的干扰作用较小。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炉装置具有隔绝元件(隔绝块),其能够选择性地引入调温体与板之间。特别是调温元件可以在调温装置的第一位置中存在于调温体与板之间。由此,调温装置能够高效地被调温体带至所希望的温度(加热或冷却),因为调温体借助隔绝元件与板的热学作用相隔绝。隔绝元件特别是具有良好的阻隔特性。隔绝元件例如由陶瓷或陶瓷复合材料构成。隔绝元件例如可以借助另一给送装置选择性地被送入一方面的调温体和调温装置与另一方面的板之间。
根据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炉装置还具有用于在炉腔内给送板的给送装置。给送装置例如具有多个给送滚轮,其能够被驱动。布置在给送滚轮上的板可以借助给送滚轮的转动而沿给送方向给送通过炉腔。可替换地,给送装置可以具有给送带,在其上平放有板。给送带被驱动,使得板沿给送方向被给送通过炉腔。借助给送装置,特别是可以将炉装置设计为按照示例的实施方式的通过式炉。
指出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已经结合不同的发明主题加以介绍。特别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利用装置权利要求加以介绍,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利用方法权利要求来介绍。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立即知晓的是,只要不另外表述,附加于属于一种发明主题的特征的组合,也可以对属于不同类型的发明主题的特征任意组合。
附图说明
下面,为了进一步阐释和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参照附图详细介绍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具有带式元件的炉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具有带式元件的另一炉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具有炉壳体的炉装置的透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具有调温销的炉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具有调温销和隔绝元件的炉装置的示意图。
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或类似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图中的图示是示意性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热处理板101、特别是金属板的炉装置100。炉装置100具有带炉腔113的炉壳体102,在炉腔中能够对金属板101以确定的温度进行热处理,并且具有调温体103,其布置在炉腔113中,调温体103具有调温面104。
另外,炉装置100具有调温装置105、405,其中,调温装置105、405在炉腔113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以如下方式能够运动地布置:使得调温装置105、405至少在第一位置中与调温体103处在热学接触中,并且在第二位置中能够与金属板101发生热学接触。
在示例的实施方式中,调温装置设计为带式元件105(参见图1和图2)和/或构造有多个调温销(参见图4和图5)。
根据图1中的示例实施方式,炉装置100具有带第一分段106的带式元件105。带式元件105在炉腔113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以如下方式能够运动地布置:使得第一分段106在第一位置中与调温面104处在热学接触中,并且第一分段106在第二位置中能够与金属板101发生热学接触。
炉装置100被构造用于加热金属板101。金属板101在炉装置100中被加温或冷却至所希望的温度、例如奥氏体化温度。奥氏体化温度例如为约750℃至约1000℃,其中,奥氏体化温度的下边界与金属构件的材料(钢比例和合金比例)有关。
炉装置100具有炉腔(参见图1)或多个不同的炉腔。在每个炉腔中,例如可以调整出确定的温度,使得金属板101在每个炉腔中承受用于加热或冷却的确定的温度。炉装置100可以特别是以如下方式构造:使得能够在炉腔中能够调整出预先确定的、在时间上能够改变的温度曲线。温度曲线作用于金属板101,同时,金属板处在炉装置的炉壳体102的炉腔中。
在图1中,炉装置100例如根据通过式炉的结构类型来构造,使得金属板101沿给送方向114按顺序或连续地给送通过炉腔或多个沿给送方向114彼此先后布置的炉腔。
在炉腔中,例如可以布置有调温元件111、例如加热元件或冷却元件,以便在炉腔中调整出所希望的温度曲线,使得金属板101得到有针对性地加温、冷却或保持温度相同。炉装置100的炉腔中的温度例如可以在约100℃与约1000℃之间调整。
为了有针对性地调整金属板101的延展性不同的区域,有针对性地在时间上不同地加热以及特别是在时间上不同地冷却金属板101的确定的区域,以便由此在金属板101的不同区域中调整出不同的结构区域。
在炉装置100中,特别是可以对金属板101的预先确定的区域加以冷却,方式为,带式元件105的第一分段106与金属板101的应当冷却的预先确定的表面区域发生热学接触。在图1中的实施例中,第二分段107平放在金属板101上。
调温体103特别是具有很高的蓄热能力,使得能够执行带式元件的第一分段106或第二分段107的多个冷却周期。
带式元件105可以由柔性的或能够变形的材料构成,并且借助驱动装置201(参见图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能够运动地布置。带式元件105例如可以由片状带构成。另外,带式元件105可以由环形织物、特别是由金属环形织物构成。
带式元件105还具有第二分段107,第二分段与第一分段106间隔。第二分段107例如以如下方式构造:使得在第二位置中,第二分段107能够与金属板101间隔地布置。特别是第二分段107以如下方式构造,使得在第二位置中,第二分段107与调温体103的调温面104处在热学接触中或者平放在调温面104上。
第一分段106在第二位置中例如对金属板101加以冷却,同时,第二分段107借助调温体103冷却,反过来也可以。在后面的生产步骤中,带式元件105于是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中,使得第一分段106被调温体103调温,并且第二分段107对金属板101或另一金属板调温。
相应地,带式元件105可以具有另外的第三分段,第三分段布置在第一分段106与第二分段107之间,并且例如在带式元件105的第三位置中,与调温体103的调温面104和/或金属板101保持热学接触。
带式元件105的第一分段106(或第二分段107)可以在金属板101冷却之后,驶入第一位置中,在第一位置中,第一分段106与调温体103的调温面104保持热学接触。这意味着,在第一分段的第一位置中,其第一分段106例如平放在调温面104上。在第一位置中,带式元件105的第一分段106由此可以得到约冷却并且接下来驶入第二位置中,在第二位置中,第一分段106与金属板101保持热学接触,以便对金属淬火。接下来,第一分段106可以重新驶入第一位置中,用于预冷却。
由此,能够高效地对金属板101的确定的区域或者整个金属板101以带式元件105的第一分段106(或第二分段107)加以冷却或可替换地进行加热。同时,第一分段106可以借助调温体103多次冷却,以便对多个金属板101或金属板101的区域进行调温,而无需很高的结构耗费或者耗时地对炉装置100进行改装。
图1中的调温装置103具有调温装置108,也就是冷却装置或加热装置。调温装置108对调温体103进行调温,也就是冷却或加温,使得带式元件105的不与调温面处在热学接触中的分段106、107以所希望的温度调温。在调温之后,相应的温度106、107与金属板101发生热学接触,由此对金属板进行调温。
调温装置108具有管109,管在调温体103内延伸。用于对调温体调温的介质可以馈入管109中(特别是从炉壳体102的外部)。用于调温的介质特别是气态或液态的。例如,介质可以是用于冷却调温装置108的冷却介质或冷却液体。由此,能够实现对调温体103的液体冷却,使得持续对带式元件105的与调温面104保持热学接触的分段106、107得到持续冷却,以便接下来重新对金属板101调温。调温体10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换言之是冷却体,其具有明显比炉腔中的温度更低、特别是低于炉腔中的温度的一半的温度。
在图1中的实施例中,带式元件105构成圈环带,其环围调温体105。在第二位置中,第一分段106与调温体103间隔。在第一位置中,第二分段107与调温体103间隔。带式元件105以如下方式布置:在第二位置中,第一分段106能够布置在调温体103与金属板101之间,第一分段106与调温体103间隔。
在图1中的实施例中,带式元件105以如下方式能够平放地构造在金属板101上:当金属板101运动时,带式元件105相对于调温体103的运动能够产生。通过将带式元件105平放在金属板101上,而在带式元件105与金属板101之间产生摩擦力。当金属板101沿给送方向114运动时,金属板101在其运动时,基于摩擦力一并带动带式元件105,使得带式元件105运动并且能够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中,并且反过来也可以。对于带式元件105的一个且为同一运动方向而言,第一分段106和第二分段107交替地平放到金属板101的不同区域中,或者平放到沿给送方向114彼此先后布置的金属板101上。
另外,隔绝壳体110布置在炉腔中。隔绝壳体110至少部分地环围调温体103和带式元件105,方式为,隔绝壳体110将调温体103和带式元件105与炉腔的包围炉壳体110的区域热屏蔽分开。隔绝壳体110例如可以具有帽状形体并且罩到调温体103上方,其中,隔绝壳体110朝向金属板101的方向具有开口,使得带式元件105能够以分段106、107与金属板101发生接触。例如,炉腔的包围隔绝壳体110的区域可以具有高温并且进而用于加热金属板101。在隔绝壳体110内,于是存在低温,因为隔绝壳体110将隔绝壳体110的内腔与隔绝壳体110的环境热学隔绝,即隔热。由此,借助带式元件105对金属板101的调温能够高效执行,因为来自炉腔的其他区域的热学影响的干扰作用较小。
炉装置100还具有用于在炉腔内沿给送方向114给送金属板101的给送装置112。给送装置112例如具有多个给送滚轮,其能够被驱动。布置在给送滚轮上的金属板101可以借助给送滚轮的转动而沿给送方向114给送通过炉腔。
替代带式元件105作为调温装置的方案,可以在图1中的炉装置100中也使用多个调温销405,其具有相应构造的调温体103。
图2示出根据另一示例实施方式的炉装置100。相对于图1中的炉装置100额外地或可替换地,图2中的炉装置100具有驱动装置201。驱动装置201被配置用于使带式元件105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驱动装置201具有一个或多个驱动滚轮202,驱动滚轮使带式元件105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带式元件105作为圈环带例如可以在借助一个或多个驱动滚轮202延伸,其中,至少一个驱动滚轮被驱动,并且由此驱动带式元件,以便使分段106、107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带式元件105作为圈环带例如可以松弛地布置到驱动滚轮202上或者预紧地围绕驱动滚轮202布置。带式元件105例如可以根据皮带驱动装置的方案来驱动。于是,带式元件105可以例如具有根据齿带类型的带齿元件,其使驱动滚轮202嵌入相应的带齿元件中,以便由此驱动带式元件105。换言之,楔形皮带或齿带的运行可以实现。可替换地,可以在围绕驱动滚轮202预紧带式元件105时,实现扁平带的驱动。
图3示出图1或图2中的炉装置100的透视图。在图3中的炉装置100中,示出的是,多个调温体103、103’也可以例如沿给送方向114布置。例如分别有一个带式元件105围绕调温体103、103’延伸。另外,也可以使带式元件105围绕多个调温体103、103’延伸。
另外,调温体103、103’能够可更换地布置在炉壳体102中,和/或设有冷却或加热装置(也就是借助调温装置108)。
由此,调温体103、103’可以在第一分段106和/或第二分段107调温之后或者在一定数目的调温周期之后被更换,用于维护或用于自身调温。
例如,调温体103、103’可以设计为被动式的调温体103、103’。这意味着,调温体103、103’具有高的蓄热能力,并且当布置在炉腔中时,不被主动调温。这意味着,调温体103、103’在对带式元件105的相应分段106和107多次加温或冷却之后,本身被加温或冷却。在达到了调温体103、103’的预先确定的极限温度之后,可以更换该调温体,并且例如以另一预先调温的调温体103、103’来替换。由此,炉装置100可以无需很长的装备时间久对其他相应的板进行调温。
图4和图5示出用于热处理板101的炉装置100的其他示例实施方式。炉装置100具有带炉腔113的炉壳体102,在炉腔中,金属板101能够被以确定的温度热处理,炉装置还具有调温体103,其布置在炉腔103中。另外,炉装置100具有多个调温销405。调温体103相应地具有多个容纳孔501(参见图5),能够分别将一个调温销405引入容纳孔中。多个调温销405以如下方式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能够运动地布置:使得多个调温销405在第一位置中与调温体103处在热学接触中,并且在第二位置中与板101能够发生热学接触。
调温体103能够连同调温销405一起相对于板101运动。可替换地,多个调温销405可以相对于调温体103和板101一起运动(参见图5中的实施例)。调温销405在调温体103的容纳孔501中引导。调温销405与调温501热学耦合并且由此能够被加温或相应冷却。
调温销405以如下方式能够推移地布置在相应的容纳孔501中:使得调温销405在第二位置中能够平放在板101的表面上,并且能够与板101的表面的型廓相匹配。
调温销405在第二位置中直接平放在板101的表面上。板101的表面的型廓的凸起部将相应的调温销405朝向调温体103的方向推移,并且板101的表面的型廓中的凹陷部将相应的调温销405从调温体103向前推移。由此,即便对于板101不平整的实施方案(图4),调温销405也可以平放在板的平面上。
调温销405和/或调温体103可以借助驱动装置401沿升降方向402朝向板101运动,或者远离板地运动。驱动装置401例如可以具有气动或液压地运行的升降装置。
如在图5中所示那样,调温体103可以具有带多个容纳孔501的中心区域。中心区域被冷却,例如通过整合的管109被冷却,管围绕中心区域延伸并且冷却介质通流管。由此,调温体103的中心区域保持在所希望的温度上。
如在图5中还示出那样,炉装置100具有隔绝元件502(隔绝块),其能够选择性地引入调温体103与板101之间。隔绝元件502特别是可以在调温装置105、405的第一位置中,存在于调温体103与板101之间。由此,调温装置105、405能够高效地被调温体103送至所希望的温度,因为调温体103借助隔绝元件502与板101和周围的炉腔113的热学作用相隔绝。隔绝元件502例如可以借助另一给送装置选择性地被送入一方面的调温体103和调温装置105、405与另一方面的板101之间,并且例如沿移动方向503运动。移动方向503例如垂直于板101在炉装置100中的给送方向114地设计。
作为补充,需要指出的是,“包括”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参照上述实施例之一已经介绍的特征或步骤也能够与其他上述实施例的其他特征或步骤相组合地应用。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能视为限制。
附图标记列表
100 炉装置
101 金属板
102 炉壳体
103 调温体
104 调温面
105 带式元件
106 第一分段
107 第二分段
108 调温装置
109 管
110 隔绝壳体
111 调温元件
112 给送装置
113 炉腔
114 给送方向
201 驱动装置
202 驱动滚轮
401 驱动装置
402 驱动方向
405 调温销
501 容纳孔
502 隔绝元件
503 隔绝元件的移动方向

Claims (20)

1.一种炉装置(100),用于对板(101)进行热处理,炉装置(100)具有:
炉壳体(102),带有炉腔(113),板(101)在炉腔中能够被以确定的温度热处理;
调温体(103),布置在炉腔(113)中,其中,调温体(103)具有调温面(104);
调温装置,其中,调温装置在炉腔(113)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以如下方式能够运动地布置:使得调温装置至少在第一位置中处在与调温体(103)的热学接触中,并且在第二位置中能够与板(101)发生热学接触,
其中,调温体(103)具有调温机构(1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装置(100),其中,所述板(101)是金属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装置(100),其中,调温装置设计为带式元件(105),带式元件(105)具有第一分段(106),调温体(103)具有调温面(104),带式元件(105)在炉腔(113)内、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以如下方式能够运动地布置:使得第一分段(106)在第一位置中处在与调温面(104)的热学接触中,并且第一分段(106)在第二位置中能够与板(101)发生热学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装置(100),其中,带式元件(105)构成圈环带,圈环带环围调温体(103),带式元件(105)以如下方式布置:使得在第二位置中,第一分段(106)能够布置在调温体(103)与板(10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炉装置(100),其中,在第二位置中,第一分段(106)与调温体(103)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炉装置(100),其中,带式元件(105)还具有第二分段(107),第二分段与第一分段(106)间隔,第二分段(107)以如下方式构造:使得在第二位置中,第二分段(107) 能够与板(101)间隔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炉装置(100),其中,第二分段(107)以如下方式构造:使得在第二位置中,第二分段(107)处在与调温体(103)的调温面(104)的热学接触中。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炉装置(100),其中,带式元件(105)以如下方式能够平放在板(101)上地构造:使得当板(101)运动时,能够产生带式元件(105)相对于调温体(103)的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炉装置(100),其中,带式元件(105)具有环形织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炉装置(100),其中,所述环形织物是金属环形织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炉装置(100),还具有:驱动装置(201),其中,驱动装置(201)被配置用于:使调温装置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炉装置(100),其中,调温装置具有多个调温销(405),调温体(103)具有多个容纳孔(501),能够分别将一个调温销(405)引入容纳孔中,多个调温销(405)以如下方式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能够运动地布置:使得多个调温销(405)在第一位置中处在与调温体(103)的热学接触中,并且在第二位置中能够与板(101)发生热学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炉装置(100),其中,调温销(405)以如下方式能够推移地布置在相应的容纳孔(501)中:使得调温销(405)在第二位置中,能够平放在板(101)的表面上,并且能够与板(101)的表面的型廓相匹配。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炉装置(100),其中,调温体(103)能够更换地布置在炉腔(113)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炉装置(100),其中,调温体(103)朝向板(101)的方向能够移动地布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装置(100),其中,调温机构(108)具有管(109),管在调温体(103)内部延伸,用于对调温体进行调温的介质能够馈入管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炉装置(100),还具有:隔绝壳体(110),隔绝壳体布置在炉腔(113)中,其中,隔绝壳体(110)至少部分地以如下方式环围调温体(103)和带式元件(105):使得隔绝壳体(110)将调温体(103)和带式元件(105)与炉腔(113)的包围隔绝壳体(110)的区域在热学上加以屏蔽分隔。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炉装置(100),还具有:隔绝元件(502),隔绝元件能够选择性地引入调温体(103)与板(101)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炉装置(100),还具有:给送装置(112),用于在炉腔(113)内部给送板(101)。
20.一种用于热处理板(101)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炉装置(100)的炉壳体(102)的炉腔(113)中提供板(101),在炉腔中对板(101)以确定的温度热处理,
使调温装置在炉腔(113)内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第一位置中,调温装置与布置在炉腔(113)中的调温体(103)处在热学接触中,以及
在第二位置中,调温装置与板(101)处在热学接触中,
其中,调温体(103)具有调温机构(108)。
CN201680059353.6A 2015-08-13 2016-08-12 用于热处理金属板的炉装置 Active CN1081382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113407.1A DE102015113407B4 (de) 2015-08-13 2015-08-13 Ofenvorrichtung zum Wärmebehandeln einer Metallplatine
DE102015113407.1 2015-08-13
PCT/EP2016/069265 WO2017025632A1 (de) 2015-08-13 2016-08-12 Ofenvorrichtung zum wärmebehandeln einer metallplat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8248A CN108138248A (zh) 2018-06-08
CN108138248B true CN108138248B (zh) 2020-03-17

Family

ID=56683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9353.6A Active CN108138248B (zh) 2015-08-13 2016-08-12 用于热处理金属板的炉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1131001B2 (zh)
EP (1) EP3334845A1 (zh)
JP (1) JP2018528380A (zh)
KR (1) KR20180041698A (zh)
CN (1) CN108138248B (zh)
CA (1) CA2995307A1 (zh)
DE (1) DE102015113407B4 (zh)
MX (1) MX2018001742A (zh)
WO (1) WO20170256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28574B3 (de) * 2017-12-01 2019-03-14 Ebner Industrieofenbau Gmbh Temperiereinheit für eine Ofenvorrichtung zum Wärmebehandeln einer Platin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5378A (en) * 1991-06-04 1995-07-25 Process And Equipment Development, Inc. Apparatus for accurately heating and cooling articles
EP2423337A2 (de) * 2010-08-24 2012-02-29 Schuler SMG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Temperieren von metallenen Platinen und Wärmetauschervorrichtung für metallene Platinen
DE102012111271A1 (de) * 2012-11-22 2014-05-22 Neue Materialien Bayreut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Wärmebehandlung sowie Wärmetransfervorrichtung
CN104736729A (zh) * 2012-10-04 2015-06-24 艾伯纳工业筑炉有限公司 操作装置
WO2015110456A1 (de) * 2014-01-23 2015-07-30 Schwartz Gmbh Wärmebehandlungs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61583A (en) * 1941-05-15 1951-07-24 Gen Motors Corp Method of making articles from metal powder
US4573667A (en) * 1984-11-13 1986-03-04 C. I. Hayes Inc. Apparatus for quenching substantially flat workpieces
BE1017683A3 (fr) * 2007-07-12 2009-03-03 Drever Internat Sa Procede, dispositif et systeme de traitement thermique d'une bande metallique en defilement.
EP2182081B1 (de) 2008-10-29 2014-01-22 Neue Materialien Bayreuth GmbH Verfahren zur thermischen Behandlung eines beschichteten Stahlblechkörpers
DE102011053672B4 (de) * 2011-09-16 2017-08-10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m Erwärmen einer Metallplatine
DE102012216468B3 (de) 2012-09-14 2014-01-16 Ebner Industrieofenbau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Metallbauteils für eine Metallvorrichtung
DE102013108972B4 (de) * 2013-08-20 2016-03-17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Temperierstation mit Induktorerwärmung
DE102014201259A1 (de) * 2014-01-23 2015-07-23 Schwartz Gmbh Wärmebehandlungsvorrichtung
CN104087725B (zh) * 2014-07-06 2015-09-09 吉林大学 高强度钢热成形局部加热装置
DE102014112244A1 (de) * 2014-08-26 2016-03-03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Verfahren und Presse zur Herstellung wenigstens abschnittsweise gehärteter Blechbauteile
DE102015215179A1 (de) 2015-08-07 2017-02-09 Schwartz Gmbh Verfahren zur Wärmebehandlung und Wärmebehandlungsvorrichtung
DE102017128574B3 (de) * 2017-12-01 2019-03-14 Ebner Industrieofenbau Gmbh Temperiereinheit für eine Ofenvorrichtung zum Wärmebehandeln einer Platin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5378A (en) * 1991-06-04 1995-07-25 Process And Equipment Development, Inc. Apparatus for accurately heating and cooling articles
EP2423337A2 (de) * 2010-08-24 2012-02-29 Schuler SMG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Temperieren von metallenen Platinen und Wärmetauschervorrichtung für metallene Platinen
CN104736729A (zh) * 2012-10-04 2015-06-24 艾伯纳工业筑炉有限公司 操作装置
DE102012111271A1 (de) * 2012-11-22 2014-05-22 Neue Materialien Bayreut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Wärmebehandlung sowie Wärmetransfervorrichtung
WO2015110456A1 (de) * 2014-01-23 2015-07-30 Schwartz Gmbh Wärmebehandlungsvor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31001B2 (en) 2021-09-28
CA2995307A1 (en) 2017-02-16
US20180237871A1 (en) 2018-08-23
MX2018001742A (es) 2018-08-15
WO2017025632A1 (de) 2017-02-16
EP3334845A1 (de) 2018-06-20
KR20180041698A (ko) 2018-04-24
DE102015113407B4 (de) 2018-01-11
CN108138248A (zh) 2018-06-08
JP2018528380A (ja) 2018-09-27
DE102015113407A1 (de) 2017-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97535C1 (ru) Способ частичного радиационного нагрева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деталей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горячей штамповк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ако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JP5270535B2 (ja) 強靭鋼及び高強靭鋼製のブランクを成形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CN106001231B (zh) 用于生产局部硬化的成形部件的工艺和装置
CN101805821B (zh) 钢材冲压成形一体化处理方法
CN103998630B (zh) 用于对板部件进行部分淬火的方法和装置
ES2955824T3 (es) Método para recortar una pieza conformada en caliente
ES2457792T3 (es) Método parcial de moldeo en caliente y endurecimiento mediante calentamiento con lámpara infrarroja
US20100132854A1 (en) Microtreatment of Iron-Based Alloy,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and Articles Resulting Therefrom
RU2415951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икрообработки сплава на основе железа и материал, полученный на его основе
US20190119768A1 (en) Hot forming tool with infrared light source
US10618094B2 (en) Press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14521833A (ja) 薄鋼板の局所的熱処理による生産物及びプロセス
CN106424280B (zh) 一种高强钢热成形差异化力学性能分布柔性控制方法
CN106574314A (zh) 用于生产经硬化和回火的结构构件的系统和方法
CN108138248B (zh) 用于热处理金属板的炉装置
ES2402692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la fabricación de un componente conformado por laminado en frío con zonas de diferente resistencia
CN108796192B (zh) 具有调温站的热成型线及其运行方法
KR20170012224A (ko) 강 스트립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9563563A (zh) 坯料的定中心和选择性加热
US2008000635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Deformation of Semi-Finished Material in Wire and Rod Form, Close to the Final Dimensions, as Well as a Flat Profile Produced Accordingly
JP2016097424A (ja) 加熱方法及び加熱装置並びにプレス成形品の作製方法
KR20120110961A (ko) 열간 성형용 블랭크 열처리 장치 및 열간 성형품 제조방법
CN109070172A (zh) 用于生产硬化钢部件的设备和硬化方法
JP2015080786A (ja) 鋼板の加熱方法
CN109072326A (zh) 热处理方法和热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