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3485B - 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3485B
CN108133485B CN201711396519.6A CN201711396519A CN108133485B CN 108133485 B CN108133485 B CN 108133485B CN 201711396519 A CN201711396519 A CN 201711396519A CN 108133485 B CN108133485 B CN 1081334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grids
area
map
mark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965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3485A (zh
Inventor
张添程
李明
杜航航
陈雷
董志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9eb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9e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9eb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9eb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965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334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33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3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3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34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87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involving region growing; involving region merging; involving connected component lab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获取待识别区域地图信息;对所述地图进行栅格化处理,建立地图栅格编码,确定中心栅格与临近栅格间的关系;在待识别区域地图内的问题栅格集合中识别出连片区域;对所述连片区域内的问题栅格总数量进行排序,标示出重点连片问题区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根据人工设定的查找问题区域范围,高效、准确、自动识别出连片问题栅格数量,标示出重点问题区域,便于优先针对这些重点问题区域进行优化处理。

Description

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栅格网络问题区域识别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区域管理的精细化的要求不断加强,将地理区域进行网格化和栅格化划分,识别出问题区域及问题连片区域越来越重要。例如,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过程中,基于栅格的网络质量评估可以有效发现用户感知不好的区域,并作为网络优化的重点区域。但是,通常情况下,为了达到问题栅格的识别精度的要求,栅格的半径通常都在5m到30m之间,而在网优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优先对问题栅格比较集中的区域进行网优。但是问题区域的分布通常不规则,并且是不规则的形状,有些问题区域分布稀疏,有些紧凑,因此,高效,精准识别出有规模的问题区域就显得至关重要。现阶段基于GIS的连片问题栅格识别,主要依靠人工识别,人工识别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无法量化,识别的精准度不高,每次识别的标准不统一。2)主观识别的精度不够。3)靠人工识别的方式,无法做到批量输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能准确识别地图中的连片问题区域,准确度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
包括:S1:获取待识别区域地图信息;
S2:对所述地图进行栅格化处理,建立地图栅格编码,确定中心栅格与临近栅格间的关系;
S3:在待识别区域地图内的问题栅格集合中识别出连片区域;
S4:对所述连片区域内的问题栅格总数量进行排序,标示出重点连片问题区域。
可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
S301:设待识别区域地图内的问题栅格集合为I,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包含M个问题栅格,M为整数,设定查找各个问题栅格临近区域的层数N和问题栅格密度r;
S302:从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取出其中一个问题栅格i,i=1,2...,M,对问题栅格集合I进行重新赋值I=I/{i},I=I/{i}表示从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去除被标记过的问题栅格i后构成的新的集合;将i作为问题栅格的中心栅格,根据所述地图栅格编码计算得到所述问题栅格i的前N层临近区域为问题区域;
S303:设问题栅格i的标记状态为mi,i=1,2...,M,连片区域个数为k,标记mi=0,表示所述问题栅格i未被标记,初始状态已有连片区域个数k=0,根据mi的值判断问题栅格i的标记状态,判断mi是否等于0,如果mi=0,则进入执行S304;如果mi≠0,则返回执行S302;
S304:计算所述问题栅格i的问题栅格密度R与设定的问题栅格密度r进行比较,若R小于r,则将该问题栅格标记为噪声栅格,标记mi=-1,mi=-1表示所述问题栅格i为噪声栅格;若R大于等于r,则将所述问题栅格标记为核心栅格,对连片区域个数k进行重新赋值k=k+1;
S305:将标记为核心栅格的问题栅格i标记连片区域k,令mi=k,k为重新赋值后的连片区域个数;
S306:在所述问题栅格i的临近区域集合T内任意取出一个问题栅格j,令T=T/{j},对临近区域集合T进行重新赋值T=T/{j},T=T/{j}表示从临近区域集合T中取出问题栅格j后的新集合;
S307:判断问题栅格j是否被标记过,若问题栅格j被标记为噪声栅格,令mj=-1,则将问题栅格j归为i的邻域内的边界栅格;若问题栅格j未被标记,令mj=0,判断问题栅格j是否为核心栅格,若问题栅格j为核心栅格,则令mj=k,代表问题栅格j是属于第k个连片区域,k为步骤S305中重新赋值后的连片区域个数,并且将问题栅格j的临近区域并入重新赋值后的集合T,判断将问题栅格j的临近区域并入重新赋值后的集合T是否为空集,若所述集合T不是空集,则返回执行步骤S306;若所述集合T是空集,则进入执行步骤S308;
S308:重复执行步骤S302至S307,直至问题栅格集合I为空集,k被重新赋值的数值为识别出的连片区域个数,被标记为mi=k的栅格为第k个连片区域的问题栅格,统计k个连片区域内的问题栅格数量。
可选地,所述步骤S301中的问题栅格密度r为以其中一个问题栅格为中心的前N层临近区域内的问题栅格总数量除以其中一个问题栅格为中心的前N层临近区域内的栅格总数量。
可选地,所述步骤S2中对地图进行栅格化采用正方形地图栅格化或正六边形地图栅格化。
可选地,采用正方形地图栅格化得到的中心栅格与临近栅格间的关系:对于中心栅格,中心栅格的第N层的临近栅格到中心栅格的曼哈顿距离为N;对于中心栅格,第N层的临近栅格内共有(2*N2+2*N+1)个栅格。
可选地,采用正六边形地图栅格化得到的中心栅格与临近栅格间的关系:第N层的临近栅格内共有(3*N2+3*N+1)个栅格。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装置,包括地图获取单元、地图栅格化处理单元、连片区域识别单元和重点连片区域标示单元,所述地图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识别的地图信息;所述地图栅格化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地图进行栅格化处理,建立地图栅格编码,确定中心栅格与临近栅格间的关系;所述连片区域识别单元用于在待识别区域地图内的问题栅格集合中识别出连片区域;所述重点连片区域标示单元用于对所述连片区域内的问题栅格总数量进行排序,标示出重点连片问题区域。
可选地,所述连片区域识别单元的识别方法包括:
S301:设待识别区域地图内的问题栅格集合为I,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包含M个问题栅格,M为整数,设定查找各个问题栅格临近区域的层数N和问题栅格密度r;
S302:从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取出其中一个问题栅格i,i=1,2...,M,对问题栅格集合I进行重新赋值I=I/{i},I=I/{i}表示从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去除被标记过的问题栅格i后构成的新的集合;将i作为问题栅格的中心栅格,根据所述地图栅格编码计算得到所述问题栅格i的前N层临近区域为问题区域;
S303:设问题栅格i的标记状态为mi,i=1,2...,M,连片区域个数为k,标记mi=0,表示所述问题栅格i未被标记,初始状态已有连片区域个数k=0,根据mi的值判断问题栅格i的标记状态,判断mi是否等于0,如果mi=0,则进入执行S304;如果mi≠0,则返回执行S302;
S304:计算所述问题栅格i的问题栅格密度R与设定的问题栅格密度r进行比较,若R小于r,则将该问题栅格标记为噪声栅格,标记mi=-1,mi=-1表示所述问题栅格i为噪声栅格;若R大于等于r,则将所述问题栅格标记为核心栅格,对连片区域个数k进行重新赋值k=k+1;
S305:将标记为核心栅格的问题栅格i标记连片区域k,令mi=k,k为重新赋值后的连片区域个数;
S306:在所述问题栅格i的临近区域集合T内任意取出一个问题栅格j,令T=T/{j},对临近区域集合T进行重新赋值T=T/{j},T=T/{j}表示从临近区域集合T中取出问题栅格j后的新集合;
S307:判断问题栅格j是否被标记过,若问题栅格j被标记为噪声栅格,令mj=-1,则将问题栅格j归为i的邻域内的边界栅格;若问题栅格j未被标记,令mj=0,判断问题栅格j是否为核心栅格,若问题栅格j为核心栅格,则令mj=k,代表问题栅格j是属于第k个连片区域,k为步骤S305中重新赋值后的连片区域个数,并且将问题栅格j的临近区域并入重新赋值后的集合T,判断将问题栅格j的临近区域并入重新赋值后的集合T是否为空集,若所述集合T不是空集,则返回执行步骤S306;若所述集合T是空集,则进入执行步骤S308;
S308:重复执行步骤S302至S307,直至问题栅格集合I为空集,k被重新赋值的数值为识别出的连片区域个数,被标记为mi=k的栅格为第k个连片区域的问题栅格,统计k个连片区域内的问题栅格数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的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上述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能根据人工设定的查找问题区域范围,高效、准确、自动识别出连片问题栅格数量,标示出重点问题区域,便于优先针对这些重点问题区域进行优化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图1中S3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采用正方形地图栅格化处理地图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采用正方形栅格编码中的第一层临近栅格示意图;
图5示出了采用正方形栅格编码中的第二层临近栅格示意图;
图6示出了采用正六边形栅格化处理地图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采用正六边形栅格编码中的第一层临近栅格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的中心栅格的纵坐标为奇数时编码关系等同的四边形编码关系图;
图9示出了图7的中心栅格的纵坐标为奇数时编码关系等同的四边形编码关系图;
图10示出了采用正六边形栅格编码中的第二层临近栅格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的中心栅格的纵坐标为奇数时编码关系等同的四边形编码关系图;
图12示出了图10的中心栅格的纵坐标为奇数时编码关系等同的四边形编码关系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的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识别区域地图信息。
S2:对所述地图进行栅格化处理,建立地图栅格编码,确定中心栅格与临近栅格间的关系。对地图进行栅格化处理,便于有效发现网络质量用户感知不好的区域,并能高效、精准识别出有规模的问题区域。
具体地,对待识别地图进行栅格化处理可采用正方形或正六边形地图栅格化。
如图3所示,示出了采用正方形地图栅格化的示意图。在待识别区域地图上选取左下角的极限点作为起始点,根据栅格的横纵坐标序号(横坐标xno,纵坐标yno)对栅格进行编码,其中第一个栅格坐标定义为(1,1)。设定位于正中心的为中心栅格,中心栅格的距离中心栅格层数标记为0。
如图4所示,示出了正方形栅格编码中的第一层临近栅格示意图,将正方形栅格编码中每次变换一个单位的栅格定义为栅格的第一层临近栅格,将设中心栅格的坐标为(xno,yno),则临近栅格的坐标为(xno-1,yno),(xno,yno+1),(xno+1,yno),(xno,yno-1),其特点为临近栅格的横坐标减去中心栅格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加上临近栅格的纵坐标减去中心栅格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为1,将距离中心栅格的第一层临近栅格的栅格层数标记为1。
如图5所示,示出了正方形栅格编码中的第二层临近栅格示意图,第二层临近栅格的坐标为(xno-2,yno),(xno-1,yno+1),(xno,yno+2),(xno+1,yno+1),(xno+2,yno),(xno+1,yno-1),(xno,yno-2),(xno-1,yno-1),其特点为临近栅格的横坐标减去中心栅格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加上临近栅格的纵坐标减去中心栅格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为2。正方形栅格编码中每次变换两个单位的栅格定义为栅格的第二层临近栅格,将距离中心栅格的第二层临近栅格的栅格层数标记为2。
将正方形栅格编码中每次变换N个单位的栅格定义为栅格的第N层临近栅格,栅格编码设置为N,N为整数。第N层临近栅格编码特点为临近栅格的横坐标减去中心栅格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加上临近栅格的纵坐标减去中心栅格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为N,即第N层临近栅格到中心栅格的曼哈顿距离为N。
对于中心栅格,其第一层的临近栅格有4个,第二层的临近栅格有8个,第三层的临近栅格有12个,第N层的临近栅格有4*N个。
对于中心栅格,其第一层的临近栅格内共有5个栅格,第二层的临近栅格有13个栅格,第三层的临近栅格有25个栅格,第N层的临近栅格内共有(2*N2+2*N+1)个栅格。
对于正方形栅格,其中心栅格的第N层的临近栅格有如下特点:
1、第N层的临近栅格到中心栅格的曼哈顿距离为N。
2、第N层的临近栅格内共有(2*N2+2*N+1)个栅格。
如图6所示,示出了正六边形的地图栅格化的示意图,在待识别区域地图上选取左下角的极限点作为起始点,根据栅格的横纵坐标序号(横坐标xno,纵坐标yno)对栅格进行编码,其中第一个栅格坐标定义为(1,1)。设定位于正中心的为中心栅格,中心栅格的距离中心栅格层数标记为0。可见正六边形在横向(x轴)上是顺序排序,而纵向(y轴)上是错位排序,即在x相同的情况下,y为偶数时比y为奇数时偏右半个单位。
如图7所示,将正六边形栅格中的中心栅格周边第一圈栅格定义为第一层临近栅格,将距离中心栅格的第一层临近栅格的栅格层数标记为1。
设中心栅格的坐标为(xno,yno),如果中心栅格的纵坐标为奇数,则网格的编码关系等同于如图8所示的四边形编码关系。中心栅格的坐标为(xno,yno),则临近栅格的坐标为(xno-1,yno),(xno-1,yno+1),(xno,yno+1),(xno+1,yno),(xno,yno-1),(xno-1,yno-1)其特点为当临近栅格纵坐标与中心栅格相同时,横坐标为xno-1和xno+1,当临近栅格纵坐标与中心栅格相差1个单位时,横坐标位xno-1和xno。如果中心栅格的纵坐标为奇数,则网格的编码关系等同于如图9所示的四边形编码关系。则第二层临近栅格的坐标为当纵坐标与中兴栅格相同时(xno-2,yno),(xno+2,yno),当纵坐标与中心栅格偏差一个单位时(xno-2,yno+1),(xno+1,yno+1),(xno-2,yno-1),(xno+1,yno-1),当中坐标与中心栅格偏差2个单位时,(xno-1,yno+2),(xno,yno+2),(xno+1,yno+2),(xno-1,yno-2),(xno,yno-2),(xno+1,yno-2)。
如图10所示,将正六边形栅格中的中心栅格周边第二圈栅格定义为第二层临近栅格,将距离中心栅格的第二层临近栅格的栅格层数标记为2。如果中心栅格的纵坐标为偶数,则网格的编码关系等同于如图11所示的四边形编码关系,中心栅格的坐标为(xno,yno),则临近栅格的坐标为(xno-1,yno),(xno-1,yno+1),(xno,yno+1),(xno+1,yno),(xno,yno-1),(xno-1,yno-1)其特点为当临近栅格纵坐标与中心栅格相同时,横坐标为xno-1和xno+1,当临近栅格纵坐标与中心栅格相差1个单位时,横坐标位xno和xno+1。如果中心栅格的纵坐标为偶数,则网格的编码关系等同于如图12所示的四边形编码关系,则第二层临近栅格的坐标为当纵坐标与中兴栅格相同时(xno-2,yno),(xno+2,yno),当纵坐标与中心栅格偏差一个单位时(xno-1,yno+1),(xno+2,yno+1),(xno1,yno-1),(xno+2,yno-1),当中坐标与中心栅格偏差2个单位时,(xno-1,yno+2),(xno,yno+2),(xno+1,yno+2),(xno-1,yno-2),(xno,yno-2),(xno+1,yno-2)。
将正六边形栅格中的中心栅格周边第N圈栅格定义为第N层临近栅格。同理,对应第N层临近栅格编码特点如下:
1、当中心栅格纵坐标为奇数时,第N层临近栅格的坐标为:当总坐标与中心栅格相同时(xno-N,yno),(xno+N,yno);当纵坐标与中心栅格偏差基数a个单位时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091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092
当纵坐标与中心栅格偏差偶数b个单位时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093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01
当纵坐标与中心栅格坐标偏差N个单位时,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02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03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04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05
共2N个点。
2、当中心栅格纵坐标为偶数,第N层临近栅格的坐标为:当总坐标与中心栅格相同时(xno-N,yno),(xno+N,yno);当纵坐标与中心栅格偏差基数a个单位时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06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07
当纵坐标与中心栅格偏差偶数b个单位时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08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09
当纵坐标与中心栅格坐标偏差N个单位时,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010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011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012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013
共2N个点。
对于中心栅格,其第一层的临近栅格有6个,第二层的临近栅格有12个,第三层的临近栅格有18个,第N层的临近栅格有6*N个。
对于中心栅格,其第一层的临近栅格内共有7个栅格,第二层的临近栅格有19个栅格,第三层的临近栅格有37个栅格,第N层的临近栅格内共有(3*N^2+3*N+1)个栅格。
对于正六边形栅格,其中心栅格的第N层的临近栅格有如下特点:
1、当中心栅格纵坐标为奇数时,第N层临近栅格的坐标为:当总坐标与中心栅格相同时(xno-N,yno),(xno+N,yno);当纵坐标与中心栅格偏差基数a个单位时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014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015
当纵坐标与中心栅格偏差偶数b个单位时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016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11
当纵坐标与中心栅格坐标偏差N个单位时,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12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13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14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15
共2N个点。
2、当中心栅格纵坐标为偶数,第N层临近栅格的坐标为:当总坐标与中心栅格相同时(xno-N,yno),(xno+N,yno);当纵坐标与中心栅格偏差基数a个单位时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16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17
当纵坐标与中心栅格偏差偶数b个单位时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18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19
当纵坐标与中心栅格坐标偏差N个单位时,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110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111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112
Figure BDA00015186209200001113
共2N个点。
3、第N层的临近栅格内共有(3*N^2+3*N+1)个栅格。
S3:在待识别区域地图内的问题栅格集合中识别出连片区域。
具体地,步骤S3具体包括:
S301:设待识别区域地图内的问题栅格集合为I,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包含M个问题栅格,M为整数,按照实际需求人工设定查找各个问题栅格临近区域的层数N和问题栅格密度r,问题栅格密度r为以其中一个问题栅格为中心的前N层临近区域内的问题栅格总数量除以其中一个问题栅格为中心的前N层临近区域内的栅格总数量。
将某栅格为中心的前N层临近区域问题栅格组成的区域定义为核心区域;在核心区域中的中心栅格定义为核心栅格;核心区域中的非中心栅格的问题栅格定义为边界栅格;不在任何核心区域中的问题栅格定义为噪声栅格;直接连通的定义:若x为核心栅格,而y在x的核心区域内,这x与y直接连通;连通的定义:若y直接连通于x1,x1又直接连通于x,这时y与x连通;连片区域的定义:如果一个问题栅格的非空集合C满足:
1、对于任意x∈C,若x,y连通,则y∈C;
2、对于任意x和y,x∈C,y∈C,则x,y连通;
那么C就是一个连片区域。
S302:从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取出其中一个问题栅格i,i=1,2...,M,对问题栅格集合I进行重新赋值I=I/{i},I=I/{i}表示从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去除被标记过的问题栅格i后构成的新的集合;将i作为问题栅格的中心栅格,根据所述地图栅格编码计算得到所述问题栅格i的前N层临近区域为问题区域。
S303:设问题栅格i的标记状态为mi,i=1,2...,M,连片区域个数为k,mi初始值为0,标记mi=0,表示此栅格未被标记,初始状态已有连片区域个数k=0,根据mi的值判断问题栅格i的标记状态,判断mi是否等于0,如果mi=0,则进入执行S304;如果mi≠0,则返回执行S302。
S304:计算所述问题栅格i的问题栅格密度R与设定的问题栅格密度r进行比较,若R小于r,则将该问题栅格标记为噪声栅格,标记mi=-1,mi=-1表示该问题栅格i为噪声栅格;若R大于等于r,则将该问题栅格标记为核心栅格,此时,已有连片区域个数在初始状态的已有连片区域个数的基础上增加1个连片区域,此时对连片区域个数k进行重新赋值k=k+1。
S305:将标记为核心栅格的问题栅格i标记连片区域k,令mi=k,k为重新赋值后的连片区域个数。
S306:在所述问题栅格i的临近区域集合T内任意取出一个问题栅格j,令T=T/{j},对临近区域集合T进行重新赋值T=T/{j},T=T/{j}表示从临近区域集合T中取出问题栅格j后的新集合;
S307:判断问题栅格j是否被标记过,若问题栅格j被标记为噪声栅格,此时mj=-1,则将问题栅格j归为i的邻域内的边界栅格;若问题栅格j未被标记,此时mj=0,判断问题栅格j是否为核心栅格,若问题栅格j为核心栅格,则令mj=k,代表问题栅格j是属于第k个连片区域,k为步骤S305中重新赋值后的连片区域个数,并且将问题栅格j的临近区域并入重新赋值后的集合T,判断将问题栅格j的临近区域并入重新赋值后的集合T是否为空集,若集合T不是空集,则返回执行步骤S306;若集合T是空集,则进入执行步骤S308。
S308:重复执行步骤S302至S307,直至问题栅格集合I为空集,k被重新赋值的数值为识别出的连片区域个数,被标记为mi=k的栅格为第k个连片区域的问题栅格,统计k个连片区域内的问题栅格数量。
S4:对所述连片区域内的问题栅格总数量进行排序,标示出重点连片问题区域。重点连片问题区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取排序在前的问题区域,也可以选取问题栅格总数量达到某个数量的连片区域进行标示和显示,这样能准确计算出重点区域的大小,可以优先针对这些重点问题区域进行优化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能根据人工设定的查找问题区域范围,高效、准确、自动识别出连片问题栅格数量,标示出重点问题区域,便于优先针对这些重点问题区域进行优化处理。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装置,包括地图获取单元11、地图栅格化处理单元12、连片区域识别单元13和重点连片区域标示单元14,所述地图获取单元11用于获取待识别的地图信息;所述地图栅格化处理单元12用于对所述地图进行栅格化处理,建立地图栅格编码,确定中心栅格与临近栅格间的关系;所述连片区域识别单元13用于在待识别区域地图内的问题栅格集合中识别出连片区域;所述重点连片区域标示单元14用于对所述连片区域内的问题栅格总数量进行排序,标示出重点连片问题区域。
上述连片区域识别单元的识别方法包括:
S301:设待识别区域地图内的问题栅格集合为I,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包含M个问题栅格,M为整数,设定查找各个问题栅格临近区域的层数N和问题栅格密度r;
S302:从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取出其中一个问题栅格i,i=1,2...,M,对问题栅格集合I进行重新赋值I=I/{i},I=I/{i}表示从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去除被标记过的问题栅格i后构成的新的集合;将i作为问题栅格的中心栅格,根据所述地图栅格编码计算得到所述问题栅格i的前N层临近区域为问题区域;
S303:设问题栅格i的标记状态为mi,i=1,2...,M,连片区域个数为k,标记mi=0,表示所述问题栅格i未被标记,初始状态已有连片区域个数k=0,根据mi的值判断问题栅格i的标记状态,判断mi是否等于0,如果mi=0,则进入执行S304;如果mi≠0,则返回执行S302;
S304:计算所述问题栅格i的问题栅格密度R与设定的问题栅格密度r进行比较,若R小于r,则将该问题栅格标记为噪声栅格,标记mi=-1,mi=-1表示所述问题栅格i为噪声栅格;若R大于等于r,则将所述问题栅格标记为核心栅格,对连片区域个数k进行重新赋值k=k+1;
S305:将标记为核心栅格的问题栅格i标记连片区域k,令mi=k,k为重新赋值后的连片区域个数;
S306:在所述问题栅格i的临近区域集合T内任意取出一个问题栅格j,令T=T/{j},对临近区域集合T进行重新赋值T=T/{j},T=T/{j}表示从临近区域集合T中取出问题栅格j后的新集合;
S307:判断问题栅格j是否被标记过,若问题栅格j被标记为噪声栅格,令mj=-1,则将问题栅格j归为i的邻域内的边界栅格;若问题栅格j未被标记,令mj=0,判断问题栅格j是否为核心栅格,若问题栅格j为核心栅格,则令mj=k,代表问题栅格j是属于第k个连片区域,k为步骤S305中重新赋值后的连片区域个数,并且将问题栅格j的临近区域并入重新赋值后的集合T,判断将问题栅格j的临近区域并入重新赋值后的集合T是否为空集,若所述集合T不是空集,则返回执行步骤S306;若所述集合T是空集,则进入执行步骤S308;
S308:重复执行步骤S302至S307,直至问题栅格集合I为空集,k被重新赋值的数值为识别出的连片区域个数,被标记为mi=k的栅格为第k个连片区域的问题栅格,统计k个连片区域内的问题栅格数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装置,能根据人工设定的查找问题区域范围,高效、准确、自动识别出连片问题栅格数量,标示出重点问题区域,便于优先针对这些重点问题区域进行优化处理。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框图和流程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和方法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的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21、输入设备22、输出设备23和存储器24,所述处理器21、输入设备22、输出设备23和存储器24相互连接,所述存储器24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21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上述方法。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输入设备可以包括触控板、指纹采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和指纹的方向信息)、麦克风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LCD等)、扬声器等。
该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终端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终端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待识别区域地图信息;
S2:对所述地图进行栅格化处理,建立地图栅格编码,确定中心栅格与临近栅格间的关系;
S3:在待识别区域地图内的问题栅格集合中识别出连片区域;
S4:对所述连片区域内的问题栅格总数量进行排序,标示出重点连片问题区域;
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S301:设待识别区域地图内的问题栅格集合为I,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包含M个问题栅格,M为整数,设定查找各个问题栅格临近区域的层数N和问题栅格密度r;
S302:从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取出其中一个问题栅格i,i=1,2...,M,对问题栅格集合I进行重新赋值I=I/{i},I=I/{i}表示从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去除被标记过的问题栅格i后构成的新的集合;将i作为问题栅格的中心栅格,根据所述地图栅格编码计算得到所述问题栅格i的前N层临近区域为问题区域;
S303:设问题栅格i的标记状态为mi,连片区域个数为k,标记mi=0,表示所述问题栅格i未被标记,初始状态已有连片区域个数k=0,根据mi的值判断问题栅格i的标记状态,判断mi是否等于0,如果mi=0,则进入执行S304;如果mi≠0,则返回执行S302;
S304:计算所述问题栅格i的问题栅格密度R与设定的问题栅格密度r进行比较,若R小于r,则将该问题栅格标记为噪声栅格,标记mi=-1,mi=-1表示所述问题栅格i为噪声栅格;若R大于等于r,则将所述问题栅格标记为核心栅格,对连片区域个数k进行重新赋值k=k+1;
S305:将标记为核心栅格的问题栅格i标记连片区域k,令mi=k,k为重新赋值后的连片区域个数;
S306:在所述问题栅格i的临近区域集合T内任意取出一个问题栅格j,令T=T/{j},T=T/{j}表示从临近区域集合T中取出问题栅格j后的新集合;
S307:判断问题栅格j是否被标记过,若问题栅格j被标记为噪声栅格,令mj=-1,则将问题栅格j归为i的邻域内的边界栅格;若问题栅格j未被标记,令mj=0,判断问题栅格j是否为核心栅格,若问题栅格j为核心栅格,则令mj=k,代表问题栅格j是属于第k个连片区域,k为步骤S305中重新赋值后的连片区域个数,并且将问题栅格j的临近区域并入重新赋值后的集合T,判断将问题栅格j的临近区域并入重新赋值后的集合T是否为空集,若所述集合T不是空集,则返回执行步骤S306;若所述集合T是空集,则进入执行步骤S308;
S308:重复执行步骤S302至S307,直至问题栅格集合I为空集,k被重新赋值的数值为识别出的连片区域个数,被标记为mi=k的栅格为第k个连片区域的问题栅格,统计k个连片区域内的问题栅格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1中的问题栅格密度r为以其中一个问题栅格为中心的前N层临近区域内的问题栅格总数量除以其中一个问题栅格为中心的前N层临近区域内的栅格总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对地图进行栅格化采用正方形地图栅格化或正六边形地图栅格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正方形地图栅格化得到的中心栅格与临近栅格间的关系:对于中心栅格,中心栅格的第N层的临近栅格到中心栅格的曼哈顿距离为N;对于中心栅格,第N层的临近栅格内共有(2*N2+2*N+1)个栅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正六边形地图栅格化得到的中心栅格与临近栅格间的关系:第N层的临近栅格内共有(3*N2+3*N+1)个栅格。
6.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图获取单元、地图栅格化处理单元、连片区域识别单元和重点连片区域标示单元,所述地图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识别的地图信息;所述地图栅格化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地图进行栅格化处理,建立地图栅格编码,确定中心栅格与临近栅格间的关系;所述连片区域识别单元用于在待识别区域地图内的问题栅格集合中识别出连片区域;所述重点连片区域标示单元用于对所述连片区域内的问题栅格总数量进行排序,标示出重点连片问题区域;
所述连片区域识别单元的识别方法包括:
S301:设待识别区域地图内的问题栅格集合为I,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包含M个问题栅格,M为整数,设定查找各个问题栅格临近区域的层数N和问题栅格密度r;
S302:从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取出其中一个问题栅格i,i=1,2...,M,对问题栅格集合I进行重新赋值I=I/{i},I=I/{i}表示从所述问题栅格集合I中去除被标记过的问题栅格i后构成的新的集合;将i作为问题栅格的中心栅格,根据所述地图栅格编码计算得到所述问题栅格i的前N层临近区域为问题区域;
S303:设问题栅格i的标记状态为mi,连片区域个数为k,标记mi=0,表示所述问题栅格i未被标记,初始状态已有连片区域个数k=0,根据mi的值判断问题栅格i的标记状态,判断mi是否等于0,如果mi=0,则进入执行S304;如果mi≠0,则返回执行S302;
S304:计算所述问题栅格i的问题栅格密度R与设定的问题栅格密度r进行比较,若R小于r,则将该问题栅格标记为噪声栅格,标记mi=-1,mi=-1表示所述问题栅格i为噪声栅格;若R大于等于r,则将所述问题栅格标记为核心栅格,对连片区域个数k进行重新赋值k=k+1;
S305:将标记为核心栅格的问题栅格i标记连片区域k,令mi=k,k为重新赋值后的连片区域个数;
S306:在所述问题栅格i的临近区域集合T内任意取出一个问题栅格j,令T=T/{j},T=T/{j}表示从临近区域集合T中取出问题栅格j后的新集合;
S307:判断问题栅格j是否被标记过,若问题栅格j被标记为噪声栅格,令mj=-1,则将问题栅格j归为i的邻域内的边界栅格;若问题栅格j未被标记,令mj=0,判断问题栅格j是否为核心栅格,若问题栅格j为核心栅格,则令mj=k,代表问题栅格j是属于第k个连片区域,k为步骤S305中重新赋值后的连片区域个数,并且将问题栅格j的临近区域并入重新赋值后的集合T,判断将问题栅格j的临近区域并入重新赋值后的集合T是否为空集,若所述集合T不是空集,则返回执行步骤S306;若所述集合T是空集,则进入执行步骤S308;
S308:重复执行步骤S302至S307,直至问题栅格集合I为空集,k被重新赋值的数值为识别出的连片区域个数,被标记为mi=k的栅格为第k个连片区域的问题栅格,统计k个连片区域内的问题栅格数量。
7.一种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的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器相互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1396519.6A 2017-12-21 2017-12-21 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Active CN1081334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96519.6A CN108133485B (zh) 2017-12-21 2017-12-21 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96519.6A CN108133485B (zh) 2017-12-21 2017-12-21 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3485A CN108133485A (zh) 2018-06-08
CN108133485B true CN108133485B (zh) 2020-08-07

Family

ID=62391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96519.6A Active CN108133485B (zh) 2017-12-21 2017-12-21 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334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4841B (zh) * 2018-12-07 2023-08-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问题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710711B (zh) * 2018-12-13 2020-12-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地图栅格化方法及平台
CN111739040B (zh) * 2020-05-15 2021-07-06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图斑简化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2271A (zh) * 2013-11-01 2015-05-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优化中问题区域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873078A (zh) * 2015-01-23 2016-08-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网络分析区域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804042A (zh) * 2016-12-23 2017-06-06 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弱覆盖问题区域的聚类方法与站点规划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9444C (zh) * 2006-09-29 2009-01-07 浙江大学 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的方法
CN101403625A (zh) * 2008-11-07 2009-04-08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成本距离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2271A (zh) * 2013-11-01 2015-05-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优化中问题区域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873078A (zh) * 2015-01-23 2016-08-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网络分析区域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804042A (zh) * 2016-12-23 2017-06-06 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弱覆盖问题区域的聚类方法与站点规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3485A (zh) 2018-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3485B (zh) Gis栅格化连片问题区域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CN110633262B (zh) 基于Spark的地图相交区域面积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1275730A (zh) 地图区域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11334A (zh) 一种裂缝分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60784B (zh) 一种城市三维空间网格压缩编码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990516A (zh) 地图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5759148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04427A (zh) 全球物流单号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41358A (zh) 基于数字孪生变电站的设备状态展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2700012A (zh) 联邦特征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39644A (zh) 混凝土缺陷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89511A (zh) 等高线接边高程错误修正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06203564B (zh) 一种圆-棱柱组合体表面的二维码的生成和采集方法
CN110942444A (zh) 物体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6051811B (zh) 区域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168034B (zh) 编织物的缺陷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37061B (zh) 数量统计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52252B (zh) 基于动态渲染的语义瓦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880362B (zh) 码区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66177A (zh) 弱覆盖区域识别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存储介质
CN111369489A (zh) 一种图像识别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6206125A (zh) 外形缺陷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37700A (zh) 面板缺陷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60774A (zh) 区域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98119B (zh) 一种建筑物轮廓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