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31542B - 平台支架、实验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平台支架、实验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31542B
CN108131542B CN201711222873.7A CN201711222873A CN108131542B CN 108131542 B CN108131542 B CN 108131542B CN 201711222873 A CN201711222873 A CN 201711222873A CN 108131542 B CN108131542 B CN 1081315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oil cylinder
platform
bracket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228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31542A (zh
Inventor
顾大钊
蒋斌斌
李全生
周保精
李井峰
董斌琦
方杰
张凯
曹志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National Institute of Clean and Low Carbon Energy,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228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315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31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1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31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315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 F16M11/26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by telescoping, with or without fold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5/00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5/02Model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09B23/00,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of industrial processes; of machin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台支架、实验平台及其构建方法。平台支架包括横梁;在横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在固定板的下方还设置有前端支腿油缸;在横梁上还依次设置有前端支架、支架模框、后端支架和压板;在每根横梁上还设置有驱动油缸;在横梁上设置有油缸固定座,驱动油缸安装在油缸固定座上,驱动油缸的输出端与压板连接;在油缸固定座的底部还有用于驱动油缸固定座升降的后端支腿油缸。其能够更适合作为三维、大尺寸相似模拟试验平台支架,不仅可以减少安装工作量,简化操作,还能加快整体试验进度和实现快速试验的目的。

Description

平台支架、实验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业工程试验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相似模拟实验的平台支架、实验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实际地下现场工作面上覆岩层变化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利用相似模拟试验台对工作面采动进行模拟试验,通过开挖模拟煤层,获取在采动影响下上覆岩层中含水层的塌陷、移动、破坏、裂隙等规律,从而为煤矿开采过程中水资源的保护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是采矿工程和岩土工程的主要试验研究方法,可用于模拟再现工程现场煤层开采开挖实况,并观测该根件下的围岩应力、应变与位移,以及含水层的破坏、裂隙发育与导水路径。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简单易行、形象直观,可以根据不同的开采方案进行反复试验,对研究采动过程中含水层断裂、水运移规律具有显著的优势。
目前,相似模拟试验平台支架基本是通过槽钢、角钢和钢板加工后制作而成,仅仅起到支撑平台的作用。
虽然相似模拟试验平台支架只是简单的辅助装置,作用主要在于支撑平台,但其也具有一些现阶段没有解决的缺陷直接影响了平台前期准备工作和试验整体进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平台支架作用单一,仅仅起到支撑和骨架作用;
(2)支架是用钢槽、角钢和钢板制作而成,制作和安装过程复杂,不易操作;
(3)由于支架要达到力学和功能的要求,制作复杂,使得安装速度较慢,这会直接影响试验整体进程;
(4)试验过程必须按部就班,先制作支架,然后搭建平台,最后铺料和试验,步骤繁琐,无法提供快速试验根件;
(5)支架制作复杂且耗时,由于人工操作原因,平台模块之间螺栓拧紧程度不一致,会影响平台的密封性和整体性。
(6)为了保证平台的水密性,平台模块与模块之间需要有足够的压力,这使得工人制作过程更加费力。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相似模拟实验的平台支架、实验平台及其构建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为相似模拟试验平台提供更多辅助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进行相似模拟实验的平台支架,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梁;
在两根所述横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板升降的前端支腿油缸;
在两根所述横梁上还依次设置有能够在所述横梁上滑动的前端支架、至少两个支架模框、后端支架和压板;
所述支架模框位于所述前端支架与所述后端支架之间,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后端支架的后侧;
在每根所述横梁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压板在所述横梁上移动以将所述后端支架、所述支架模框、所述前端支架和所述固定板压紧在一起的驱动油缸;
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油缸固定座,所述驱动油缸安装在所述油缸固定座上,所述驱动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板连接;
在所述油缸固定座的底部还有用于驱动所述油缸固定座升降的后端支腿油缸。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板焊接连接,且所述驱动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板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前端支架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架模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所述后端支架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架模框之间也设置有所述密封圈,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模框之间也设置有所述密封圈。
进一步地,在所述前端支架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架模框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铁链,在所述后端支架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架模框之间也设置有所述铁链,在所述后端支架与所述压板之间也设置有所述铁链,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模框之间也设置有所述铁链。
进一步地,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孔。
进一步地,在每根所述横梁的中部还设置有中间支腿油缸。
进一步地,在每根所述横梁的上方设置有导轨,在所述前端支架、每个所述支架模框、所述后端支架和所述压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配置在所述导轨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板、所述前端支架、每个所述支架模框、所述后端支架和所述压板上都设置有至少一个吊耳。
进一步地,在所述后端支架、所述支架模框和所述前端支架被压紧在所述固定板上时,所述前端支架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架模框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后端支架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架模框之间也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模框之间也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该平台支架具有初始状态和工作状态;
在所述平台支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前端支腿油缸、所述中间支腿油缸和所述后端支腿油缸同步将平台支架升起;
在所述平台支架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前端支腿油缸、所述中间支腿油缸和所述后端支腿油缸同步将所述平台支架落下,且所述前端支腿油缸、所述中间支腿油缸和所述后端支腿油缸所承受的来自所述平台支架的压力为零。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实验平台,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平台支架;
在组装在一起的支架模框上设置有底板和侧板;
在所述支架模框的空腔内铺设有模拟相似岩层;
在所述支架模框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模拟相似岩层加压的加压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实验平台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01:预先建造混凝土台子;
S002:通过前端支腿油缸和后端支腿油缸同步将平台支架升起,使支架模框位于混凝土台子的上方,并与混凝土台子间隔预设距离;
S003:通过驱动油缸驱动压板在横梁上朝向固定板侧移动,压板依次推动后端支架、支架模框和前端支架朝向固定板侧移动,最终使后端支架、支架模框和前端支架压紧在一起;
S004:将后端支架和与其相邻的支架模框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将相邻的支架模框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将前端支架和与其相邻的支架模框紧固连接,使连接在一起的后端支架、支架模框和前端支架成为一个整体;
S005:在紧固在一起的支架模框的底部和侧部分别设置底板和侧板,在支架模框的空腔内铺设有模拟相似岩层,在支架模框的上部设置用于向模拟相似岩层加压的加压装置,形成实验平台;
S006:通过前端支腿油缸和后端支腿油缸同步将实验平台落下至混凝土台子上,直至前端支腿油缸和后端支腿油缸不再承受来自实验平台的压力。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007:拆除实验平台,其包括:
S0071:在实验平台在混凝土台子时,先将模拟相似岩层、加压装置、底板和侧板拆除;
S0072:将前端支架与支架模框之间的螺栓、后端支架与支架模框之间的螺栓以及相邻的支架模框之间的螺栓拆除;
S0073:通过前端支腿油缸和后端支腿油缸同步将平台支架升起,使支架模框位于混凝土台子的上方,并与混凝土台子间隔预设距离;
S0074:通过驱动油缸拉动压板在横梁上朝向远离固定板侧移动,压板依次带动后端支架、支架模框和前端支架向后滑动,解除压紧状态。
进一步地,在步骤S004中还包括:
将定位销插入限位孔中,阻止压板向后滑动,对压紧在一起的后端支架、支架模框和前端支架进行限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相似模拟试验平台支架,属于三维、大尺寸物理模拟平台支架,可支持三维相似模拟试验,更能准确的反映真实情况。
该平台支架功能多样化,不仅起到支撑和骨架作用,还有利于实验平台的密封和快速安装。
通过将平台支架设置多个支架模框,进行模块化制作和安装,配合驱动油缸压紧辅助,大大缩减了工作量,安装操作也得到了简化。
该平台支架制作简单,力学结构合理,荷载传递清晰,安装速度快,这样就相应加快了模拟试验整体进度。
该平台支架利用定位销插入限位孔中,可以快速形成临时支架,开展试验后再完善支架搭建剩余琐碎工作。
该平台支架在压紧后再利用螺栓拧紧固定,由于驱动油缸压力已经足够大,故拧紧过程轻松,且松紧程度容易控制,有利于平台的密封性和整体性。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平台支架、实验平台及其构件方法,能够更适合作为三维、大尺寸相似模拟试验平台支架,不仅可以减少安装工作量,简化操作,还能加快整体试验进度和实现快速试验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平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横梁与固定板、前端支架和支架模框连接示意图;
图3为横梁与驱动油缸、压板、后端支架和支架模框连接示意图;
图4为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进行相似模拟实验的平台支架,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梁1。
在两根横梁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在固定板2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板2升降的前端支腿油缸21。
在两根横梁1上还依次设置有能够在横梁1上滑动的前端支架3、至少两个支架模框4、后端支架5和压板6。
支架模框4位于前端支架3与后端支架5之间,压板6位于后端支架5的后侧。
在每根横梁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板6在横梁1上移动以将后端支架5、支架模框4、前端支架3和固定板2压紧在一起的驱动油缸7。
在横梁1上设置有油缸固定座71,驱动油缸7安装在油缸固定座71上,驱动油缸7的输出端72与压板6连接。
在油缸固定座71的底部还有用于驱动油缸固定座71升降的后端支腿油缸73。
该平台支架主要用于矿业相似模拟实验使用。
该平台支架包括两根横梁1,两根横梁1相互平行。在横梁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板2,在固定板2的下方设置有前端支腿油缸21,其用于驱动固定板2升降,由于固定板2固定设置在横梁上,在固定板2升降时会带动横梁1的前端升降。
在从横梁1的前端至后端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前端支架3、至少两个支架模框4、后端支架5和压板6。该前端支架3、支架模框4、后端支架5和压板6都能够在横梁1滑动,以实现拆分和组合。
支架模框4为模块化设计,通过将两个以上的支架模框4组装在一起就形成了支架主体结构,方便组装。
驱动油缸7用于驱动压板6在横梁1上移动,进而可以将后端支架5、支架模框4和前端支架3压紧在一起,或者将它们分开。
后端支腿油缸73用于驱动油缸固定座71升降,由于油缸固定座71固定设置在横梁上,在油缸固定座71升降时,其会带动横梁1的后端升降。
该平台支架还设置有液压油站74,其通过供油管与前端支腿油缸21、后端支腿油缸73、驱动油缸7以及后面提到的中间支腿油缸13连接,用于供油。
使用时,先通过前端支腿油缸21和后端支腿油缸73同步将横梁1或平台支架升起,使支架模框4位于预先构筑好的混凝土台子100的上方,并与混凝土台子100间隔预设距离,避免阻挡支架模框4、前端支架3、后端支架5、压板6的滑动。
然后,通过驱动油缸7驱动压板6在横梁1上朝向固定板2侧移动,压板6依次推动后端支架5、支架模框4和前端支架3朝向固定板2侧移动,随着驱动油缸7的推力逐渐增大,压板6的位移随之变大,最终将后端支架5、支架模框4和前端支架3压紧在固定板2上,使后端支架5、支架模框4和前端支架3压紧在一起。
然将后端支架5和支架模框4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将相邻的支架模框4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将前端支架和支架模框4紧固连接,使连接在一起的后端支架5、支架模框4和前端支架3成为一个整体,构成临时支架。
然后再在临时支架或支架模框4上搭设底板、侧板,就行成了实验平台。
然后通过前端支腿油缸21和后端支腿油缸73同步将横梁1或平台支架落下至混凝土台子100上,直至前端支腿油缸21和后端支腿油缸73不再承受来自平台支架的压力,此时平台支架主要由混凝土台子100支撑,提高了实验时的稳定性。
再在支架模框4的中空腔体内或实验平台的腔体内铺设相似模拟岩层,例如,底板岩层、含水层、间隔岩层、表土层等。
再在相似模拟岩层的上方设置加压装置,例如加压气囊,即可进行相似模拟实验。
在拆除时:当在实验平台或平台支架还在混凝土台子时,将前端支架3与支架模框4之间的螺栓、后端支架5与支架模框4之间的螺栓以及相邻的支架模框4之间的螺栓拆除,此时需要拆除螺栓所需的力小。
然后,通过前端支腿油缸21和后端支腿油缸73同步将平台支架升起,使支架模框3位于混凝土台子100的上方,并与混凝土台100子间隔预设距离,方便支架模框3的滑动。
最后,通过驱动油缸7拉动压板6在横梁1上朝向远离固定板2侧移动,压板6依次带动后端支架5、支架模框4和前端支架3向后滑动,解除压紧状态。
较佳地,如图3-4所示,驱动油缸7的输出端72与压板6焊接连接,且驱动油缸7的输出端72与压板6的中心线重合,提高了连接稳定性,还利于推动压板6在横梁1上滑动。
优选地,在前端支架3和与其相邻的支架模框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后端支架5和与其相邻的支架模框4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架模框4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提高了密封性能,避免实验室渗水,影响实验效果。
较佳地,如图1-3所示,在前端支架3和与其相邻的支架模框4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铁链8,在后端支架5和与其相邻的支架模框4之间也设置有铁链8,在后端支架5与压板6之间也设置有铁链8,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架模框4之间也设置有铁链8。在前端支架3、支架模框4和后端支架5压紧时,铁链8处于松弛状态。
当压板6向后移动拉动后端支架5时,通过铁链8可依次拉动支架模框4和前端支架3,使其解除压紧状态。
也可以选择性地通过去掉相邻的支架模框4之间的铁链8,来增大支架模框4之间的间距。
较佳地,如图1所示,在横梁1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孔11。在前端支架3、支架模框4和后端支架5压紧时,将定位销插入限位孔中,阻止压板6向后滑动,对压紧在一起的后端支架5、支架模框4和前端支架3进行限位,起到维持或保持后端支架5、支架模框4和前端支架3之间的压力的作用。
较佳地,如图1所示,在每根横梁1的中部还设置有中间支腿油缸13,其用于支撑横梁1,可以驱动横梁1的升降,并提高了横梁1的负载能力。
较佳地,如图4所示,在每根横梁1的上方设置有导轨12,在前端支架3、每个支架模框4、后端支架5和压板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滚轮10,滚轮10配置在导轨12上,利于实现在横梁1上滑动。
较佳地,如图2-4所示,在固定板2、前端支架3、每个支架模框4、后端支架5和压板6上都设置有至少一个吊耳9,有利于搭建安装和试验操作。
较佳地,在后端支架5、支架模框4和前端支架3被压紧在固定板2上时,前端支架3和与其相邻的支架模框4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后端支架5和与其相邻的支架模框4之间也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架模框4之间也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此时由于处于压紧状态,安装螺栓所需的力最小,方便安装,拧紧过程轻松,且松紧程度容易控制,有利于平台的密封性和整体性。
较佳地,该平台支架具有初始状态和工作状态。
在平台支架处于初始状态时,前端支腿油缸21、中间支腿油缸13和后端支腿油缸73同步将平台支架升起。
在平台支架处于工作状态时,前端支腿油缸21、中间支腿油缸13和后端支腿油缸73同步将平台支架落下,且前端支腿油缸21、中间支腿油缸13和后端支腿油缸73所承受的来自平台支架的压力为零。此时,前端支腿油缸21、中间支腿油缸13和后端支腿油缸73不再承受来自平台支架的压力,平台支架主要由混凝土台子100支撑,提高了实验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验平台,其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平台支架(如结合图1-4所示)。
其还包括:在组装在一起的支架模框4上设置有底板和侧板。
在支架模框4的空腔内铺设有模拟相似岩层。
在支架模框4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向模拟相似岩层加压的加压装置,例如加压气囊。
在加压气囊处于展开状态时,加压气囊的下部完全覆盖住模拟相似岩层中最上层的表土层的上表面,加压气囊的上部与设置在支架模框4上的顶盖接触,加压气囊的侧部与设置在支架模框4上的侧板接触,满足试验均布加载的要求,更加符合力学要求,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加压气囊加载的优势。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验平台的构建方法,结合图1-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001:预先建造混凝土台子100。
S002:通过前端支腿油缸21和后端支腿油缸73同步将平台支架升起,使支架模框4位于混凝土台子100的上方,并与混凝土台子100间隔预设距离。
S003:通过驱动油缸7驱动压板6在横梁1上朝向固定板2侧移动,压板6依次推动后端支架5、支架模框4和前端支架3朝向固定板2侧移动,最终使后端支架5、支架模框4和前端支架3压紧在一起。
S004:将后端支架5和与其相邻的支架模框4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将相邻的支架模框4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将前端支架3和与其相邻的支架模框4紧固连接,使连接在一起的后端支架5、支架模框4和前端支架3成为一个整体。
S005:在紧固在一起的支架模框4的底部和侧部分别设置底板和侧板,在支架模框4的空腔内铺设有模拟相似岩层,在支架模框4的上部设置用于向模拟相似岩层加压的加压装置,形成实验平台。
S006:通过前端支腿油缸21和后端支腿油缸73同步将实验平台落下至混凝土台100上,直至前端支腿油21和后端支腿油缸73不再承受来自实验平台的压力。
较佳地,还包括步骤S007:拆除实验平台,其包括:
S0071:在实验平台在混凝土台子100时,先将模拟相似岩层、加压装置、底板和侧板拆除。
S0072:将前端支架3与支架模框4之间的螺栓、后端支架5与支架模框4之间的螺栓以及相邻的支架模框4之间的螺栓拆除。
S0073:通过前端支腿油缸21和后端支腿油缸73同步将平台支架升起,使支架模框4位于混凝土台子100的上方,并与混凝土台子100间隔预设距离。
S0074:通过驱动油缸7拉动压板6在横梁1上朝向远离固定板2侧移动,压板6依次带动后端支架5、支架模框4和前端支架3向后滑动,解除压紧状态。
较佳地,在步骤S004中还包括:
将定位销插入限位孔11中,阻止压板6向后滑动,对压紧在一起的后端支架5、支架模框4和前端支架3进行限位。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用于进行相似模拟实验的平台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梁;
在两根所述横梁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板升降的前端支腿油缸;
在两根所述横梁上还依次设置有能够在所述横梁上滑动的前端支架、至少两个支架模框、后端支架和压板;
所述支架模框位于所述前端支架与所述后端支架之间,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后端支架的后侧;
在每根所述横梁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压板在所述横梁上移动以将所述后端支架、所述支架模框、所述前端支架和所述固定板压紧在一起的驱动油缸;
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油缸固定座,所述驱动油缸安装在所述油缸固定座上,所述驱动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板连接;
在所述油缸固定座的底部还有用于驱动所述油缸固定座升降的后端支腿油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板焊接连接,且所述驱动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压板的中心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支架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架模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所述后端支架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架模框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模框之间也设置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平台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端支架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架模框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铁链,在所述后端支架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架模框之间也设置有铁链,在所述后端支架与所述压板之间也设置有铁链,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模框之间也设置有铁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每根所述横梁的中部还设置有中间支腿油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每根所述横梁的上方设置有导轨,在所述前端支架、每个所述支架模框、所述后端支架和所述压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配置在所述导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板、所述前端支架、每个所述支架模框、所述后端支架和所述压板上都设置有至少一个吊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端支架、所述支架模框和所述前端支架被压紧在所述固定板上时,所述前端支架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架模框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后端支架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架模框之间也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模框之间也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台支架,其特征在于,该平台支架具有初始状态和工作状态;
在所述平台支架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前端支腿油缸、所述中间支腿油缸和所述后端支腿油缸同步将平台支架升起;
在所述平台支架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前端支腿油缸、所述中间支腿油缸和所述后端支腿油缸同步将所述平台支架落下,且所述前端支腿油缸、所述中间支腿油缸和所述后端支腿油缸所承受的来自所述平台支架的压力为零。
11.一种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平台支架;
在组装在一起的支架模框上设置有底板和侧板;
在所述支架模框的空腔内铺设有模拟相似岩层;
在所述支架模框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模拟相似岩层加压的加压装置。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实验平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01:预先建造混凝土台子;
S002:通过前端支腿油缸和后端支腿油缸同步将平台支架升起,使支架模框位于混凝土台子的上方,并与混凝土台子间隔预设距离;
S003:通过驱动油缸驱动压板在横梁上朝向固定板侧移动,压板依次推动后端支架、支架模框和前端支架朝向固定板侧移动,最终使后端支架、支架模框和前端支架压紧在一起;
S004:将后端支架和与其相邻的支架模框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将相邻的支架模框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将前端支架和与其相邻的支架模框紧固连接,使连接在一起的后端支架、支架模框和前端支架成为一个整体;
S005:在紧固在一起的支架模框的底部和侧部分别设置底板和侧板,在支架模框的空腔内铺设有模拟相似岩层,在支架模框的上部设置用于向模拟相似岩层加压的加压装置,形成实验平台;
S006:通过前端支腿油缸和后端支腿油缸同步将实验平台落下至混凝土台子上,直至前端支腿油缸和后端支腿油缸不再承受来自实验平台的压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实验平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007:拆除实验平台,其包括:
S0071:在实验平台在混凝土台子时,先将模拟相似岩层、加压装置、底板和侧板拆除;
S0072:将前端支架与支架模框之间的螺栓、后端支架与支架模框之间的螺栓以及相邻的支架模框之间的螺栓拆除;
S0073:通过前端支腿油缸和后端支腿油缸同步将平台支架升起,使支架模框位于混凝土台子的上方,并与混凝土台子间隔预设距离;
S0074:通过驱动油缸拉动压板在横梁上朝向远离固定板侧移动,压板依次带动后端支架、支架模框和前端支架向后滑动,解除压紧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实验平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004中还包括:
将定位销插入限位孔中,阻止压板向后滑动,对压紧在一起的后端支架、支架模框和前端支架进行限位。
CN201711222873.7A 2017-11-29 2017-11-29 平台支架、实验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Active CN1081315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2873.7A CN108131542B (zh) 2017-11-29 2017-11-29 平台支架、实验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2873.7A CN108131542B (zh) 2017-11-29 2017-11-29 平台支架、实验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1542A CN108131542A (zh) 2018-06-08
CN108131542B true CN108131542B (zh) 2020-01-17

Family

ID=62389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22873.7A Active CN108131542B (zh) 2017-11-29 2017-11-29 平台支架、实验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315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8933B (zh) * 2020-10-20 2023-10-17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成组楼梯立模生产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49202B1 (fr) * 1989-06-29 1992-05-07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Dispositif pour appliquer des contraintes tri-dimensionnelles a un echantillon de matiere
CN102262148A (zh) * 2011-04-19 2011-11-3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煤矿固体充填开采三维模拟实验平台
RU2475739C1 (ru) * 2011-07-04 2013-02-20 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От Имени Которой Выступае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 Нау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Способ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я процесса газификации остатков жидкого ракетного топлив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CN102879549B (zh) * 2012-09-29 2015-07-08 重庆大学 三向加载大型三维相似模拟试验系统
CN103616492B (zh) * 2013-11-29 2016-03-02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小型自重框式配载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CN106198934B (zh) * 2016-09-14 2018-01-19 山东大学 一种裂隙岩体塌方掉块及裂隙突水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31542A (zh) 2018-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50079A1 (zh) 一种裂隙岩体塌方掉块及裂隙突水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5749094U (zh) 组合式多功能伺服控制加载相似模拟实验台
CN104297052B (zh) 隧道开挖三维模型实验加载装置
CN102446447B (zh) 深部矿井建设工程三维模型试验系统
CN104458418A (zh) 一种工作面煤壁稳定性控制模拟实验台及应用方法
CN106703306B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女儿墙构件及其连接结构
CN106401592A (zh) 用于上下重叠隧道盾构架空始发和接收平台的施工方法
WO2018166518A1 (zh) 一种基础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法
CN207420596U (zh) 隧道用拱架预拼装台车
CN108131542B (zh) 平台支架、实验平台及其构建方法
JPS5869931A (ja) 溝を支え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5466712A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装配模型试验装置系统及试验方法
CN205977228U (zh) 用于上下重叠隧道盾构架空始发和接收平台
CN103485792B (zh) 墙内活动封门机构及预留洞口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CN204128887U (zh) 一种隧道开挖三维模型实验加载装置
CN109826173A (zh) 一种采用桩顶移动式平台的桩基施工方法
CN114216786A (zh) 一种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三维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和方法
CN112326945B (zh) 一种深部巷道围岩紧密裂隙剪切激励增透注浆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15726919U (zh) 一种水泥土件取样装置
CN210977578U (zh) 一种煤矿坍塌巷道救援用模块化主顶装备
CN21152321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拔桩机
CN107090830A (zh) 施打波浪桩设备及施工方法
CN105716951A (zh) 一种岩层移动模型架加载装置及实验方法
CN212904265U (zh) 自平衡双加载方式地质力学模型试验装置
KR101803379B1 (ko) 지하 수분제거용 앙카제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