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21112A - 背光单元、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背光单元、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21112A
CN108121112A CN201711213774.2A CN201711213774A CN108121112A CN 108121112 A CN108121112 A CN 108121112A CN 201711213774 A CN201711213774 A CN 201711213774A CN 108121112 A CN108121112 A CN 108121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wavelength converting
conver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137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佑昔
崔光旭
权容焄
金圣哲
南锡铉
宋时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121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11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26Wavelength selective element, sheet or layer, e.g. filter or gra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1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relative to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5Manufacturing aspects; Material asp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0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 H01L33/507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s the elements being in intimate contact with part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or integrated with parts other tha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背光单元、显示设备及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背光单元包括:导光板;设置在导光板的表面上的波长转换构件;以及容纳波长转换构件并且融合至导光板的壳体。

Description

背光单元、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1月30日提交的第10-2016-0161275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及从该韩国专利申请所获得的全部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背光单元、包括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以及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设备在信息显示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液晶显示设备可通过提供插入玻璃衬底之间的液晶、通过提供定位在玻璃衬底的上方和下方的电极以经由电源施加电压以及通过控制在每个液晶中的电极之间的电场以发射光来显示信息。
因为这样的液晶显示设备是不独立地发射光的光接收元件并且通过调整从显示面板的外部入射的光的透射比来显示图像,所以使用了利用光照射显示面板的单独设备,即背光单元。
最近,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液晶显示设备的背光单元的光源已经受到诸多关注,并且LED是当电流通过其流动时发射光的半导体发光器件。LED因预期寿命长、电力消耗低、响应速度迅速及期望的初始驱动特性而被广泛地用作照明设备的背光单元、电子公告板、显示设备等,并且其应用领域逐渐扩增。
在LED光源中,可使用量子点来增加颜色纯度。量子点当在激发状态下从导带跃迁至价带时发射电子。量子点展示出这样的特性:即使就相同的物质而言波长也根据粒子的尺寸而改变。随着量子点的尺寸变得越小,发射的光的波长越短。因此,有可能通过调整量子点的尺寸获得期望波长区域的光。
发明内容
因为量子点物质主要处于被密封在密封材料(诸如,玻璃)内部的状态,存在因外部冲击对密封材料造成损害的风险。此外,因为诸如Cr的成分包含在量子点物质的内部,所以成分在向外流动至外界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最近,正在开展研究以防止对密封量子点物质的密封材料的损害,同时利用量子点物质实现高色彩复现率的白光。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背光单元,其中,背光单元的元件的对准被有效地保持。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涉及背光单元,其中,减少了组件的数量。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设备,其中,显示设备的元件的对准被有效地保持。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设备,其中,减少了组件的数量。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其中,显示设备的元件的对准被有效地保持。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涉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其中,组件的数量被减少以提高生产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背光单元包括:导光板;设置在导光板的表面上的波长转换构件;以及容纳波长转换构件并且结合至导光板的壳体。
在实施方式中,导光板的表面可包括上表面、面对上表面的下表面以及将上表面与下表面连接的侧表面。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可结合至导光板的侧表面。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可包括从壳体的侧表面突出的突起,并且突起可结合至导光板的上表面。
在实施方式中,导光板的侧表面可与壳体和波长转换构件接触。
在实施方式中,凹槽可限定在导光板的侧表面上,并且波长转换构件可填充在导光板的侧表面上的凹槽中。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可结合至上表面。
在实施方式中,凹槽可限定在导光板的上表面上,并且波长转换构件可填充在导光板的上表面上的凹槽中。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和导光板的侧表面彼此直接接触以形成接触表面,并且壳体和导光板的结合部可形成在接触表面上。
在实施方式中,结合部可包括多个结合点。
在实施方式中,结合点中的每个可包括中央区域和设置在中央区域的外部的周边区域。
在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域的宽度可在约10微米(μm)至约20μm的范围中。
在实施方式中,周边区域的宽度可在约70μm至约100μm的范围中。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沟槽部可限定在壳体中,并且波长转换构件可填充在沟槽部中。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可包括覆盖沟槽部的盖玻璃。
在实施方式中,导光板和壳体可包括玻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显示设备包括背光单元以及设置在背光单元上的显示面板,其中,背光单元包括导光板、设置在导光板的表面上的波长转换构件以及容纳波长转换构件并且结合至导光板的壳体。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可结合至显示面板。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还可包括从其表面突出的第一突起,并且第一突起可结合至显示面板。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还可包括从其相对表面突出的第二突起,其中,相对表面与壳体的表面相对,并且第二突起可结合至显示面板。
在实施方式中,导光板可结合至显示面板。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可结合至导光板的上表面,并且显示面板可结合至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包括:制备导光板、待设置在导光板的表面上的波长转换构件以及容纳波长转换构件并且待与导光板接触的壳体;以及利用飞秒激光将导光板和壳体彼此结合。
在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可包括:将彼此结合的已结合的导光板和壳体与显示面板组装。
在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可包括:将彼此结合的已结合导光板和壳体与下盖组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将波长转换构件和导光板彼此固定来有效地防止波长转换构件和导光板之间发生未对准。如果没有适当地执行对准,则光入射效率和色彩转换率可能降低。在该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和导光板之间的对准是固定的,从而有效地防止光入射效率和色彩转换率降低的现象。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减少部件的数量来简化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侧平面图;
图4是图2的被圈部分‘A’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局部平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图8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图10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
图13是根据图12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
图15是根据图14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的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图;
图18是图17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19是根据图16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
图21是根据图20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
图23是根据图22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局部立体图;
图24是根据图22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可选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2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2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3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3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3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3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3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3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解释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示出各实施方式的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能以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将理解,当元件被称为处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直接地处于该另一元件上,或者其间可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将理解,虽然可在本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没有脱离本文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被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是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非旨在进行限制。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除非内容清楚地另行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所述”旨在包括复数形式,包括“至少一个”。“或”是指“和/或”。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还将理解,术语“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或者“包括(includes)”和/或“包括(including)”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出所阐述的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或添加。
此外,在本文中可使用诸如“下”或“底部”以及“上”或“顶部”的相对术语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将理解,除了附图中所描绘的定向之外,相对术语还旨在涵盖设备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附图之一中的设备翻转,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的“下”侧上的元件于是将定向成在所述其他元件的“上”侧。示例性术语“下”因此可根据附图的具体定向涵盖下和上两个定向。类似地,如果附图之一中的设备翻转,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下方”或“下面”的元件于是将定向在所述其他元件的“上方”。示例性术语“下方”或“下面”因此可涵盖上方和下方两个定向。
如本文所使用的,“约”或“近似”包括所阐述的值以及在对于特定值的如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考虑正在进行的测量和与特定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局限性)所确定的可接受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
除非另行限定,否则本文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由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还将理解,术语,诸如通常使用的词典中所定义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和本公开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上进行解释,除非本文明确地限定成这样。
本文参考作为理想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的剖视图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这样,将预期作为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的结果而与附图的形状的偏差。因此,本文描述的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如本文所示的区域的特定形状,而是应包括例如因制造引起的形状方面的偏差。例如,示出为或描述为平坦的区域通常可具有粗糙的和/或非线性的特征。此外,所示出的尖角可为圆形的。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实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区域的确切形状以及并非旨在限制本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参照图1和图2,背光单元的实施方式包括光源L、光通过部件、波长转换构件R和壳体H,其中,波长转换构件R设置在光通过部件的侧表面上,壳体H容纳波长转换构件R且融合至光通过部件。
在实施方式中,光通过部件可包括导光板LG。
导光板LG可将来自光源L的光引导并提供至稍后要描述的显示面板(未示出)。
在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可包括彼此面对的上表面US和下表面LS以及连接上表面US和下表面LS的侧表面SS。
从光源L提供至导光板LG的光可经由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发射。在该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可引导从光源L提供的光使得光可朝向上表面US或经由上表面US传播。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表面US可以是光发射表面。
图1示出上表面US包括平坦表面的实施方式,但是上表面US的形状不限于此。可选地,可在上表面US上限定用于执行光学功能的功能图案。这样的功能图案可包括多个突出图案或凹进图案。
下表面LS可设置成面对上表面US。下表面LS可具有与上表面US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可设置成与上表面US相对。
下表面LS可反射或散射从光源L提供的光,使得光朝向上表面US传播。
图1示出下表面LS是平坦表面的实施方式,但是下表面LS的形状不限于此。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在下表面LS上限定多个功能图案。在该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功能图案可以是用于执行反射和/或散射功能的图案,且其形状和数量不受限制。
侧表面SS可设置在上表面US和下表面LS之间。在实施方式中,侧表面SS可连接上表面US和下表面LS。
在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侧表面SS。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导光板LG具有如图1中所示的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并且可存在四个侧表面SS。在该实施方式中,侧表面SS可包括彼此面对的两个短的侧表面以及彼此面对的两个长的侧表面。
在实施方式中,光源L(稍后将更详细地描述)可设置成邻近于导光板LG的短的侧表面。在该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的邻近于光源L的短的侧表面变成光入射表面,并且面对光入射表面的短的侧表面可变成相对表面。
图1示出短的侧表面在Y轴方向上延伸以及长的侧表面在X轴方向上延伸的实施方式。
另外,图1示出侧表面SS包括平坦表面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侧表面SS可包括倾斜表面。
在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可以是包括玻璃的玻璃导光板。
波长转换构件R可设置在导光板LG的一侧上。图1示出波长转换构件R邻近于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例如,光入射表面)的实施方式。
从光源L提供的光可通过波长转换构件R提供至导光板LG。在实施方式中,已经通过波长转换构件R的光在其波长转换成白光之后可被提供至导光板LG。在该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可转换经过其的光的波长。在该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可包括量子点。
包括在波长转换构件R中的量子点可包括例如以下至少之一:基于Si的纳米晶体、第II-VI簇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晶体、第III-V簇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晶体、第IV-VI簇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晶体及其混合物。
在实施方式中,第II-VI簇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晶体可包括从以下选择的至少之一:CdS、CdSe、CdTe、ZnS、ZnSe、ZnTe、HgS、HgSe、HgTe、CdSeS、CdSeTe、CdSTe、ZnSeS、ZnSeTe、ZnSTe、HgSeS、HgSeTe、HgSTe、CdZnS、CdZnSe、CdZnTe、CdHgS、CdHgSe、CdHgTe、HgZnS、HgZnSe、HgZnTe、CdZnSeS、CdZnSeTe、CdZnSTe、CdHgSeS、CdHgSeTe、CdHgSTe、HgZnSeS、HgZnSeTe和HgZnSTe。
在实施方式中,第III-V簇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晶体可包括从以下选择的至少之一:GaPAs、AlNP、AlNAs、AlPAs、InNP、InNAs、InPAs、GaAlNP、GaAlNAs、GaAlPAs、GaInNP、GaInNAs、GaInPAs、InAlNP、InAlNAs和InAlPAs。
在实施方式中,第IV-VI簇化合物半导体纳米晶体可包括SbTe。然而,这仅是示例性的,并且量子点物质的类型不限于此。在该实施方式中,任何量子点物质均可用作属于波长转换构件R的量子点,只要量子点物质执行波长转换功能即可。
在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具有棒形状,并且可在纵向方向或Y轴方向上延伸。图1示出波长转换构件R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可沿着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延伸。在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可布置成邻近于导光板LG的短的侧表面中的光发射表面,即,邻近于或面对光源L的侧表面SS。
波长转换构件R可连续地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可断续地延伸。图1示出单个波长转换构件R整体地形成为单个单元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设置多个波长转换构件R。
在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可设置在壳体H中或者可被壳体H容纳。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H可具有在纵向方向延伸的棒的形状。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壳体H中限定空间。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壳体H内部的空间是密封的,并且可阻挡与外部的空气和水分的交换。波长转换构件R可填充限定在壳体H中的内部空间。在该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可封闭地被壳体H容纳。当波长转换构件R被壳体H完全地密封或者被壳体H封闭地容纳时,波长转换构件R可不暴露于外部空气或水分。
壳体H可包括玻璃。在实施方式中,壳体H可具有带有空的内部的玻璃管的形式。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H可包括与导光板LG类型相同的材料或玻璃或者可由与导光板LG类型相同的材料或玻璃制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H可包括与导光板LG的材料或玻璃的类型不同的一类材料或玻璃或者可由与导光板LG的材料或玻璃的类型不同的一类材料或玻璃制成。
壳体H可结合至导光板LG,同时容纳波长转换构件R。此处,术语“结合(bonded)”可指两个元件直接地彼此接触并且彼此连接。此外,“结合”可指两个元件部分地熔化并且融合。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H可直接与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接触。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H可结合至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H和导光板LG可结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体。
当壳体H和导光板LG直接地彼此接触时,可在壳体H和导光板LG之间限定接触表面CS。在该实施方式中,接触表面CS可以是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和壳体H的一个表面直接地彼此接触的区域。在实施方式中,接触表面CS可完全地形成在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上,或者可部分地形成在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上。
在实施方式中,在壳体H和导光板LG如上所述那样直接地结合至彼此的情况下,可有效地防止设置在壳体H中的波长转换构件R与导光板LG之间发生未对准。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壳体H和导光板LG整合,可减少模块中所包括的部件的数量。将参照图3至图5更详细地描述壳体H和导光板LG之间的结合。
在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背光单元可包括设置在导光板LG的一侧上的光源L。
光源L可向导光板LG提供光。在实施方式中,光源L可设置成邻近于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
用于容纳波长转换构件R的壳体H可设置在光源L和导光板LG之间。因此,通过光源L提供的光可通过波长转换构件R提供至导光板LG。
在实施方式中,光源L可包括基板B和发光二极管D。基板B可支承发光二极管D。在实施方式中,基板B可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在实施方式中,基板B可在与波长转换构件R相同的方向上(即,在图1的Y轴方向上)延伸。在实施方式中,基板B和波长转换构件R可沿着彼此延伸。
基板B可包括用于控制发光二极管D的电路板(未示出)。
发光二极管D可设置在基板B上。发光二极管D可以是发射蓝光的发光二极管或发射紫外(UV)光的发光二极管。然而,这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发光二极管D不限于此。
可沿着基板B设置多个发光二极管D。在该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从发光二极管D发出的光可经由波长转换构件R传播至导光板LG。在该实施方式中,已经经过波长转换构件R的光被转换成白光,并且可被提供至导光板LG。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3和图4更详细地描述壳体H和导光板LG之间的结合。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平面图。图4是图2的被圈部分‘A’的放大图。
图3是当在图2的第一箭头①的方向上观察时的视图。
参照图3,在壳体H和导光板LG之间的接触表面CS上可形成结合部BP。结合部BP可使壳体H和导光板LG整合于彼此中。
结合部BP可完全地形成或部分地形成在接触表面CS上。
在实施方式中,结合部BP可包括多个结合点BD。结合点BD可在接触表面CS插置于其间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地熔化壳体H和导光板LG的相应部分,以将壳体H和导光板LG结合。在实施方式中,壳体H和导光板LG可通过结合点BD彼此融合。
在实施方式中,结合点BD可沿着接触表面CS断续地布置。在实施方式中,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结合点BD可在接触表面CS的内部沿着接触表面CS的外周边布置。在接触表面CS具有矩形形状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结合点BD可集体地具有矩形形状。
然而,结合点BD的形状不限于此。可选地,结合点BD还可在接触表面CS的内部沿着单条直线设置。
图3示出结合点BD断续地布置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结合点BD可连续地布置。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结合点BD连续地布置的情况下,多个结合点BD彼此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结合部BP可包括通过多个结合点BD形成的至少一条结合线。
为了便于说明,图4示出在被圈部分‘A’中的单个结合点BD。
在实施方式中,结合点BD可包括中央区域A1和定位在中央区域A1的外部的周边区域A2。
在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利用激光的结合方法确定结合点BD的形状。稍后将描述利用激光的结合方法的细节。
结合点BD的中央区域A1可形成为跨越接触表面CS。在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域A1的截面可具有其中长轴比短轴长的椭圆形状。
在下文中,将描述中央区域A1具有椭圆的截面的实施方式,但是中央区域A1的截面的形状不限于此。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域A1的截面也可具有圆形形状,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如稍后将描述的那样,对长轴的描述可被对圆的直径的描述替代。
图4示出中央区域A1的长轴布置成垂直于接触表面CS的实施方式,但是长轴的方向不限于此。在该实施方式中,长轴的方向可根据激光照射方向而变化。
在中央区域A1中,可不示出壳体H和导光板LG之间的界线。换言之,在中央区域A1中,壳体H和导光板LG之间的接触表面CS可不被明显地区分。换言之,在壳体H由第一材料制成且导光板LG由第二材料制成的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域A1可以是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在没有界线的情况下彼此混合的区域。
在壳体H和导光板LG由相同类型的玻璃制成的实施方式中,结合点BD的中央区域A1可以是壳体H和导光板LG在没有界线的情况下彼此混合的区域。
在壳体H和导光板LG由不同类型的玻璃制成的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域A1可以是不同类型的玻璃在没有界线的情况下彼此混合的区域。
在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域A1的长轴的宽度可在约10微米(μm)至约20μm的范围中。
周边区域A2可设置在中央区域A1的外部以环绕中央区域A1。在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域A1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的。
包括在周边区域A2中的壳体H和导光板LG可通过被至少部分地熔化而连接至彼此。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保留壳体H和导光板LG之间的界线,并且还可清楚地识别接触表面CS。
在实施方式中,周边区域A2的宽度可在约70μm至约100μm的范围中。
当结合点BD的尺寸大时,可对容纳在壳体H中的波长转换构件R产生热损伤。在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结合点BD的最大宽度是约100μm或约70μm,可有效地防止或基本最小化对波长转换构件R的热损伤。
在实施方式中,可使用具有飞秒波长的激光来最小化结合点BD的尺寸。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利用飞秒激光将壳体H和导光板LG结合时,结合点BD的最大宽度可保持为约100μm或更少,以最小化由热量造成的对波长转换构件R的损害。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背光单元的可选的实施方式。
在以下实施方式中,与所描述的配置相同的配置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或简化其任何重复的详细描述。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参照图5和图6,除了在壳体H1的侧表面上限定突起PR外,背光单元的该实施方式与上面参考图1描述的背光单元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突起PR可限定或形成在壳体H1的侧表面上。突起PR可从壳体H1朝向导光板LG突出。
在实施方式中,突起PR可与壳体H1一体地形成。在壳体H1由玻璃形成的这种实施方式中,突起PR如壳体H1那样由玻璃形成并且可以是透明的。
在该实施方式中,突起PR和壳体H1可具有整体的“L”形状。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背光单元包括突起PR的情况下,在壳体H1和导光板LG之间形成第一接触表面CS1,并且可在突起PR和导光板LG之间形成第二接触表面CS2。如上面参考图1等描述的那样,第一接触表面CS1可形成在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上。换言之,第一接触表面CS1可与上面参考图1等描述的接触表面CS大致相同。
第二接触表面CS2可形成在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上。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表面CS2可形成在导光板LG和突起PR之间。在该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和突起PR的下表面可彼此接触以形成第二接触表面CS2。
在如上所述的该实施方式中,当形成第一接触表面CS1和第二接触表面CS2时,可进一步地加强壳体H1和导光板LG之间的结合。
在该实施方式中,因为突起PR和壳体H1的一个表面精确地支承导光板LG,所以壳体H1可被精确地对准,更具体地,波长转换构件R和导光板LG可彼此精确地对准。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局部平面图。图7是从导光板LG的底部朝向Z轴的正方向观察的视图。
在通过突起PR与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的接触而形成的第二接触表面CS2上可形成结合部BP。
结合部BP可包括多个结合点BD。在该实施方式中,每个结合点BD可与上面参考图3和图4描述的那些大致相同。
多个结合点BD可沿着Y轴方向断续地布置。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结合点BD可沿着突起PR的纵向方向布置。这里,突起PR的纵向方向可以是Y轴方向。突起PR的突出方向可定义为X轴方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结合点BD可连接至彼此并且连续地布置。在该实施方式中,多个结合点BD可集体地限定结合线。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结合点BD可在第二接触表面CS2的内部沿着第二接触表面CS2的外周边设置。在第二接触表面CS2具有矩形形状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结合点BD可沿着具有矩形形状的第二接触表面CS2的边布置。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图9是根据图8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参照图8和图9,除了波长转换构件R直接地与导光板LG接触外,背光单元的该实施方式与上面参考图1描述的背光单元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可与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直接接触。在该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的侧表面和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可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与彼此直接接触。
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H2可布置成包裹在波长转换构件R周围。在该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可通过壳体H2和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密封。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上面参考图3描述的那样,可在壳体H2和导光板LG之间的接触表面CS上形成结合部BP,以密封波长转换构件R。
在该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与波长转换构件R接触,并且侧表面SS和壳体H2可在侧表面SS上的除了与波长转换构件R接触的部分之外的剩余区域中彼此接触,以形成接触表面CS。在该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和壳体H2之间的接触表面CS可沿着波长转换构件R的外周边形成。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图11是根据图10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参照图10和图11,除了在导光板LG中形成从侧表面SS向内凹进的凹槽外,背光单元的该实施方式与上面参考图8描述的背光单元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可具有从侧表面SS向内凹进的凹槽(在下文中,第一凹槽GR1)。第一凹槽GR1可沿着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的纵向方向延伸。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GR1可连续地延伸。图10示出第一凹槽GR1连续延伸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凹槽GR1可断续地延伸。
波长转换构件R可设置或填充在通过第一凹槽GR1限定的空间中。在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的厚度和第一凹槽GR1的高度可彼此大致相同。因此,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和波长转换构件R的外表面可布置在同一平面上。
壳体H2可布置成覆盖侧表面SS和波长转换构件R。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H2的中央部分可与波长转换构件R接触,并且外围部分可与侧表面SS接触以形成接触表面CS。接触表面CS可与上述背光单元中的接触表面CS大致相同。
波长转换构件R可通过壳体H2和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完全地密封。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图13是根据图12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参照图12和图13,除了波长转换构件R1设置在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上之外,背光单元的该实施方式与上面参考图1描述的背光单元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在该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1可布置在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上。在该实施方式中,由光源L提供的光通过导光板LG被引导至上表面US,并且已经经过波长转换构件R1的光可转换成白光。
在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1可完全地设置在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1可部分地设置在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1和导光板LG可直接与彼此接触。
壳体H3可布置在波长转换构件R1上。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H3的中央部分可与波长转换构件R1接触,并且外围部分可与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接触以形成接触表面CS。在该实施方式中,接触表面CS可沿着波长转换构件R1的外周边布置。
波长转换构件R1可通过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和壳体H3完全地密封。
在接触表面CS上可形成结合部,其中结合部与上述背光单元中的结合部大致相同。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图15是根据图14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参照图14和图15,除了形成有从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向内凹进的凹槽之外,背光单元的该实施方式与上面参考图12描述的背光单元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可具有从上表面US向内凹进的凹槽(在下文中,第二凹槽GR2)。第二凹槽GR2的平面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形状。
在实施方式中,第二凹槽GR2的外周边可设置在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的外周边的内部。
波长转换构件R1可设置或填充在形成有第二凹槽GR2的内部空间中。
在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1的厚度和第二凹槽GR2的高度可彼此大致相同。因此,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和波长转换构件R1的上表面可布置在同一平面上。
壳体H3可布置成覆盖上表面US和波长转换构件R1。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H3的中央部分可与波长转换构件R1接触,并且外围部分可与上表面US接触以形成接触表面CS。接触表面CS可与上述背光单元中的接触表面CS大致相同。
波长转换构件R1可通过壳体H3和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完全地密封。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图17是图16的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图。图18是图17的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图19是根据图16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参照图16至图19,除了在壳体H4中限定或形成沟槽部TR之外,背光单元的该实施方式与上面参考图1描述的背光单元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在壳体H4中可限定或形成多个沟槽部TR。多个沟槽部TR可通过多个分隔壁PW隔开。波长转换构件R2可设置或填充在由沟槽部TR限定的空间中。图17和图18示出三个波长转换构件R2分别填充在三个沟槽部TR中的实施方式,但是这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沟槽部TR的数量和波长转换构件R2的数量不限于此。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H4还可包括设置在沟槽部TR和波长转换构件R2上的盖玻璃CG。盖玻璃CG可与沟槽部TR和波长转换构件R2接触地结合。在该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2可通过盖玻璃CG(参见图17)完全地密封。
在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可与盖玻璃CG接触。在该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和盖玻璃CG可彼此接触以形成接触表面CS。
在该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2不与导光板LG直接接触。
当分隔壁PW限定在壳体H4中时,结合部BP可形成为与分隔壁PW重叠(参见图18)。
波长转换构件R2可易受热量影响,并且当热量施加至波长转换构件R2时,设置在其中的量子点可被损坏。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8中所示,当结合部BP形成为包裹在波长转换构件R2周围时,即,结合部BP形成为与分隔壁PW部分地重叠时,可通过增大结合部BP的面积来改善导光板LG和壳体H4之间的粘合强度,同时避免对波长转换构件R2的损坏。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图21是根据图20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参照图20和图21,除了波长转换构件R2与导光板LG直接接触之外,背光单元的该实施方式与上面参考图16描述的背光单元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2可直接与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接触。
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H4可布置成包裹在波长转换构件R2周围。在该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2可通过壳体H2和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密封。
在该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可与波长转换构件R2接触,并且壳体H2和分隔壁PW可与侧表面SS的除了其与波长转换构件R2接触的部分之外的剩余部分接触,以形成接触表面CS。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图23是根据图22中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局部立体图。图24是根据图22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侧视图。
参照图22至图24,除了在壳体H5的一侧上限定突起PR以及在壳体H5中限定沟槽部TR之外,背光单元的该实施方式与上面参考图1描述的背光单元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突起PR可与上面参考图5描述的突起PR大致相同。因此,将省略其任何重复的详细描述。在该实施方式中,突起PR可与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接触以形成第二接触表面CS2。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沟槽部TR可限定或形成在壳体H5中。多个沟槽部TR可通过多个分隔壁PW分隔开。波长转换构件R2可填充在由沟槽部TR限定的空间中。图23示出三个波长转换构件R2分别填充在三个沟槽部TR中的实施方式,但是这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沟槽部TR的数量和波长转换构件R2的数量不限于此。
在实施方式中,如图23中所示,壳体H5还可包括设置在沟槽部TR和波长转换构件R2上的盖玻璃CG。盖玻璃CG可与沟槽部TR和波长转换构件R2接触地进行结合。在该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2可通过盖玻璃CG(参见图23)完全地密封。
在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可与盖玻璃CG接触。在该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和盖玻璃CG可彼此接触以形成第一接触表面CS1(参见图24)。
在该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2不与导光板LG直接接触。
在分隔壁PW限定在壳体H5中的实施方式中,形成在第一接触表面CS1上的结合部BP可形成为与分隔壁PW重叠。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
参照图25,除了波长转换构件R2与导光板LG直接接触之外,背光单元的该实施方式与上面参考图22描述的背光单元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2可与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直接接触。
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H6可布置成包裹在波长转换构件R2周围。
在该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构件R2可通过壳体H6和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密封。
在该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可与波长转换构件R2接触,并且壳体H6和分隔壁PW可与侧表面SS的除了其与波长转换构件R2直接接触的部分之外的剩余部分接触,以形成第一接触表面CS1。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参照图26,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包括背光单元以及设置在背光单元上的显示面板PA。
背光单元可与上述背光单元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将省略其任何重复的详细描述。
显示面板PA可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在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PA可包括第一衬底500、面对第一衬底500的第二衬底1000以及设置在第一衬底500和第二衬底1000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衬底500可以是包括设置在其基衬底上的多个晶体管的阵列衬底,以及第二衬底1000可以是包括设置在其基衬底上的滤色器的滤色器衬底。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滤色器可处于第一衬底500中。在该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PA可以是具有阵列上滤色器(“COA”)结构的显示面板。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衬底500和/或第二衬底1000可包括玻璃或由玻璃制成。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衬底500的至少一部分可与第二衬底1000重叠。在该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未示出)、印制电路板(未示出)等可在不与第二衬底1000重叠的区域中设置在第一衬底500的基衬底上。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衬底500可具有比第二衬底1000的尺寸或面积大的尺寸或面积。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衬底1000可具有比第一衬底500的尺寸或面积大的尺寸或面积。
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可选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参照图27,除了壳体H结合至第一衬底500之外,显示设备的该实施方式与上面参考图26描述的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和壳体H的侧表面可彼此接触以形成第一接触表面CS1,并且第一衬底500的下表面和壳体H的上表面可彼此接触以形成第二接触表面CS2。
在第一接触表面CS1和第二接触表面CS2上可形成结合部(未示出)。结合部可与上面参考图3和图4描述的结合部大致相同。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当壳体H与第一衬底500和导光板LG直接接触时,可有效地防止设置在壳体H中的波长转换构件R与导光板LG之间的未对准,并且,通过一体地形成壳体H、第一衬底500和导光板LG可减少包括在模块中的部件的数量。
图2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参照图28,除了在壳体H7的一侧上形成第一突起PR1外,显示设备的该实施方式与上面参考图26描述的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突起PR1可形成为从壳体H7朝向光源L突出。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突起PR1可与壳体H7一体地形成。在壳体H7由玻璃形成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突起PR1与壳体H7相似由玻璃形成并且可以是透明的。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突起PR1和壳体H7可具有整体的“L”形状。
在实施方式中,在显示设备包括第一突起PR1的情况下,壳体H7和导光板LG可彼此接触以形成第一接触表面CS1,并且第一突起PR1和第一衬底500可彼此接触以形成第二接触表面CS2。
在第一接触表面CS1和第二接触表面CS2上可形成结合部(未示出)。结合部可与上面参考图3和图4描述的结合部大致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表面CS2可不与波长转换构件R重叠。在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表面CS2的结合部(未示出)可通过在Z轴的正方向上从导光板LG的底部照射激光而形成。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当激光经过波长转换构件R时,波长转换构件R可因热量而被损伤。然而,如图28中所示,在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表面CS2形成为不与波长转换构件R重叠,并且照射的激光可在不穿过波长转换构件R的情况下形成结合部,从而有效地防止波长转换构件R因热损伤而劣化。
图2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参照图29,除了在壳体H1的侧表面上形成第二突起PR2之外,显示设备的该实施方式与上面参考图26描述的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第二突起PR2可形成为在与第一突起PR1相反的方向上(即,从壳体H1朝向导光板LG)突出。
在实施方式中,第二突起PR2可与壳体H1一体地形成。在壳体H1由玻璃形成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突起PR2可与壳体H1相似由玻璃制成并且可以是透明的。
在实施方式中,第二突起PR2和壳体H1可具有整体的“L”形状。
在实施方式中,第二突起PR2可与第一衬底500和导光板LG接触。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突起PR2和第一衬底500可彼此接触以形成第二接触表面CS2,并且,第二突起PR2和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可彼此接触以形成第三接触表面CS3。
在第一接触表面CS1至第三接触表面CS3上可形成结合部(未示出)。结合部可与上面参考图3和图4描述的结合部大致相同。
图3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参照图30,除了在壳体H7的两个相对侧上形成第一突起PR1和第二突起PR2之外,显示设备的该实施方式与上面参考图26描述的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第一突起PR1可与上面参考图28描述的第一突起PR1大致相同,并且第二突起PR2可与上面参考图29描述的第二突起PR2大致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突起PR1、第二突起PR2和壳体H7可一体地形成并且可具有整体的“T”形状。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H7和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可彼此接触以形成第一接触表面CS1,第一突起PR1可与第一衬底500接触以形成第二接触表面CS2,第二突起PR2可与第一衬底500接触以形成第三接触表面CS3,以及第二突起PR2和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可彼此接触以形成第四接触表面CS4。
在第一接触表面CS1至第四接触表面CS4上可形成结合部(未示出)。结合部可与上面参考图3和图4描述的结合部大致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表面CS2、第三接触表面CS3和第四接触表面CS4可不与波长转换构件R重叠。在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表面CS2、第三接触表面CS3和第四接触表面CS4的结合部可通过在Z轴的正方向上从导光板LG的底部照射激光而形成。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当激光经过波长转换构件R时,波长转换构件R可能因热量而被损伤。然而,如图30中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表面CS2、第三接触表面CS3和第四接触表面CS4形成为不与波长转换构件R重叠,并且可在照射的激光不经过波长转换构件R状态下形成结合部,从而可有效地防止波长转换构件R因热损伤而劣化。
图3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参照图31,除了显示设备还包括容纳光源L的下盖BC外,显示设备的该实施方式与上面参考图26描述的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还可包括容纳光源L的下盖BC。下盖BC支承导光板LG并且可提供容纳导光板LG的空间。
在实施方式中,反射层RL可设置在下盖BC和导光板LG之间。反射层RL可用于将已穿过导光板LG的下表面LS的光朝向上表面US反射回去。反射层RL可执行镜面反射和/或漫反射。
在实施方式中,反射层RL可具有片形式。在实施方式中,多个功能图案可限定或形成在反射层RL上。
在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和第一衬底500可彼此直接接触。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壳体H与导光板LG的侧表面SS之间的接触形成第一接触表面CS1,并且,可通过第一衬底500与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之间的接触形成第二接触表面CS2。
在第一接触表面CS1和第二接触表面CS2上可形成结合部(未示出)。结合部可与上面参考图3和图4描述的结合部大致相同。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导光板LG和第一衬底500彼此直接接触时,结合部可形成为不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重叠,即,与非显示区域重叠。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导光板LG和第一衬底500结合至彼此的情况下,模块可通过减少显示设备中所包括的部件的数量而具有简化结构。
图3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参照图32,除了第一衬底500和导光板LG之间插置有光学片OS之外,显示设备的该实施方式与上面参考图31描述的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光学片OS可设置在第一衬底500和导光板LG之间。
在实施方式中,光学片OS是单个片,并且可以是执行诸如散射和漫射的多个功能的复合功能光学片OS。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光学片OS可设置为多个,并且每个光学片OS可独立于彼此执行功能。
图3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参照图33,除了波长转换构件R1和壳体H3设置在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上以及第一衬底500设置在壳体H3上之外,显示设备的该实施方式与上面参考图26描述的显示设备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在图33中,背光单元可与上面参考图12和图13描述的背光单元大致相同。因此,将省略其任何重复的详细描述。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壳体H3和导光板LG的上表面US可彼此接触以形成第一接触表面CS1。
第一衬底500可设置在壳体H3上。第一衬底500和壳体H3彼此接触并且可结合至彼此。其结果是,第一衬底500和壳体H3可彼此接触以形成第二接触表面CS2。
在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表面CS2可形成为与第一接触表面CS1重叠。在该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的第一接触表面CS1类似,第二接触表面CS2可布置成不与波长转换构件R1重叠。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第二接触表面CS2形成为不与波长转换构件R1重叠时,有效地防止波长转换构件R1在将结合部形成在第二接触表面CS2上的过程中因激光而热损伤。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下面描述的配置的一部分与上述显示设备的配置相同,并且为了方便描述,将省略其任何重复的详细描述。
图3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34,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的实施方式包括:制备导光板LG、待设置在导光板LG的表面上的波长转换构件R以及容纳波长转换构件R并且待与导光板LG接触的壳体H(S1);利用飞秒激光将导光板LG和壳体H结合(S2);以及还可包括将结合的导光板LG和壳体H与下盖BC组装(S3)。
首先,执行制备导光板LG、设置在导光板LG的一侧上的波长转换构件R以及容纳波长转换构件R并且与导光板LG接触的壳体H的过程(S1)。
导光板LG、波长转换构件R和壳体H可与上述背光单元中的那些大致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随后,可执行通过利用飞秒激光将导光板LG和壳体H结合来形成导光板-壳体组装件的过程(S2)。
在该实施方式中,这样的过程(S2)可包括:利用飞秒激光照射由玻璃制成的导光板LG与壳体H之间的接触表面CS。当利用飞秒激光照射导光板LG和壳体H之间的接触表面CS时,可在接触表面CS上形成包括结合点BD的结合部BP。
接触表面CS的位置可与上述背光单元中的接触表面的位置大致相同。
在实施方式中,在使用飞秒激光的情况下,结合点BD的尺寸是约100μm或更少,并且具体内容如上面参考图4描述的那样。
在包括使用飞秒激光的该实施方式中,由玻璃制成的导光板LG与壳体H直接结合。在该实施方式中,导光板LG和壳体H的通过飞秒激光照射的部分可至少部分地熔化和融合。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导光板LG和壳体H之间未设置其他物质,并且导光板LG和壳体H可直接彼此接触地结合。
在实施方式中,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还可包括将显示面板PA结合至彼此结合的导光板LG和壳体H的过程。
将结合的导光板LG、壳体H与显示面板PA结合的过程可包括:将壳体H和/或导光板LG与第一衬底500结合的过程。
将壳体H和/或导光板LG与第一衬底500结合的过程可包括在壳体H和/或导光板LG与第一衬底500之间的接触表面上形成结合部的过程。接触表面的位置可与上面参考图26至图33描述的接触表面的位置大致相同。
随后,可执行将结合的导光板LG、壳体H和显示面板PA与下盖BC组装的过程(S3)。
图3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解释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的剖视图。
图35示出将结合的导光板LG、壳体H和显示面板PA与下盖BC组装的过程。
结合的导光板LG、壳体H和显示面板PA可与上述显示设备中的那些大致相同。在实施方式中,结合的导光板LG、壳体H和显示面板PA可利用上面参考图26至图33描述的那些替代。
下盖BC可容纳光源L。结合的导光板LG、壳体H和显示面板PA可与用于容纳光源L的下盖BC组装。
在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当将整合的导光板LG、壳体H、显示面板PA和用于容纳光源L的下盖BC组装时,可减少模块中所包括的部件的数量,可简化组装过程,并且可提高生产率。
虽然已经参考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具体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中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如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示例性实施方式应仅在描述性的意义上进行考虑,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

Claims (26)

1.一种背光单元,包括:
导光板,包括上表面、面对所述上表面的下表面以及将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连接的侧表面;
波长转换构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上;以及
壳体,容纳所述波长转换构件;
其中,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壳体彼此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壳体融合至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侧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从所述壳体的侧表面突出的突起,
其中,所述突起融合至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上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侧表面与所述壳体和所述波长转换构件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
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侧表面上限定有凹槽,
其中,所述波长转换构件填充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侧表面上的所述凹槽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壳体融合至所述上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
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上表面上限定有凹槽,
其中,所述波长转换构件填充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上表面上的所述凹槽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
所述壳体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侧表面彼此直接接触以形成接触表面,以及
所述壳体和所述导光板的结合部形成在所述接触表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结合部包括多个结合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结合点中的每个包括中央区域和设置在所述中央区域的外部的周边区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中央区域的宽度在10微米到20微米的范围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周边区域的宽度在70微米至100微米的范围中。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
在所述壳体中限定有多个沟槽部,
其中,所述波长转换构件填充在所述沟槽部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覆盖所述沟槽部的盖玻璃。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壳体包括玻璃。
16.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背光单元;以及
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背光单元上,
其中,所述背光单元包括:
导光板,包括:上表面、面对所述上表面的下表面以及将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连接的侧表面;
波长转换构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上;以及
壳体,容纳所述波长转换构件,其中,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壳体彼此融合。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壳体融合至所述显示面板。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从所述壳体的表面突出的第一突起,
其中,所述第一突起融合至所述显示面板。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突起,所述第二突起从所述壳体的相对表面突出,所述相对表面与所述壳体的所述表面相对,
其中,所述第二突起融合至所述显示面板。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导光板融合至所述显示面板。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壳体融合至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上表面;以及
所述显示面板融合至所述壳体。
22.用于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导光板、待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表面上的波长转换构件、以及容纳所述波长转换构件并且待与所述导光板接触的壳体;以及
利用飞秒激光将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壳体彼此融合。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彼此融合的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壳体与显示面板组装。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彼此融合的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壳体与下盖组装。
25.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制造在内部包括波长转换构件的壳体;
通过照射飞秒激光,将所述壳体结合至所述显示设备的光通过部件;以及
将所述飞秒激光沿着所述壳体和所述光通过部件之间的接触表面聚焦在多个点上。
26.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壳体,包括波长转换构件;
光通过部件,与所述壳体组装;以及
多个点,通过沿着所述壳体和所述光通过部件之间的接触表面照射飞秒激光束形成。
CN201711213774.2A 2016-11-30 2017-11-28 背光单元、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81211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61275A KR102627073B1 (ko) 2016-11-30 2016-11-30 백라이트 유닛,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2016-0161275 2016-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1112A true CN108121112A (zh) 2018-06-05

Family

ID=60480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13774.2A Pending CN108121112A (zh) 2016-11-30 2017-11-28 背光单元、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663647B2 (zh)
EP (1) EP3330786B1 (zh)
JP (1) JP2018092933A (zh)
KR (1) KR102627073B1 (zh)
CN (1) CN108121112A (zh)
TW (1) TW2018301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4490A (zh) * 2019-06-14 2019-09-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129060A (zh) * 2018-10-31 2020-05-0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27073B1 (ko) * 2016-11-30 2024-01-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2446538B1 (ko) 2017-08-16 2022-09-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2587002B1 (ko) 2017-11-15 2023-10-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200085386A (ko) 2019-01-04 2020-07-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9799568B (zh) * 2019-03-27 2020-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6947989B2 (ja) * 2019-03-28 2021-10-13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線状光源及び面状発光装置
US11256019B2 (en) * 2019-06-14 2022-02-22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286522B (zh) * 2019-06-28 2022-04-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10703500A (zh) * 2019-10-25 2020-0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241343A (zh) * 2021-04-30 2021-08-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8114A (zh) * 2004-10-09 2006-04-1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991520A (zh) * 2005-12-29 2007-07-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光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该发光模块的显示器
CN101536133A (zh) * 2005-12-06 2009-09-1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玻璃包封的方法
KR20110064741A (ko) * 2009-12-08 2011-06-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20075049A (ko) * 2010-12-28 2012-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2628580A (zh) * 2011-11-30 2012-08-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结构、背光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KR20120088273A (ko) * 2011-01-31 2012-08-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30010383A (ko) * 2011-07-18 2013-01-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202902081U (zh) * 2012-11-27 2013-04-2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源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CN103547963A (zh) * 2011-03-22 2014-01-2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光转换元件和具有光转换元件的显示器件
US20140036203A1 (en) * 2012-07-31 2014-02-06 Apple Inc. Light mixture for a display utilizing quantum dots
CN104298002A (zh) * 2014-10-10 2015-01-21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150034040A (ko) * 2013-09-25 2015-04-02 서울반도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패널 어셈블리
CN104793284A (zh) * 2015-04-30 2015-07-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104930375A (zh) * 2015-06-19 2015-09-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管发光装置、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4969371A (zh) * 2013-02-11 2015-10-07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具有波长转换材料的密闭密封的led模块
CN105073671A (zh) * 2012-11-30 2015-11-18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具有瞬态吸收性质的透明材料进行的玻璃密封
CN105090834A (zh) * 2015-08-26 2015-11-25 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5158972A (zh) * 2015-09-10 2015-12-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导光板的制备方法
KR20160038325A (ko) * 2014-09-30 2016-04-07 코닝정밀소재 주식회사 색변환용 기판,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765428A (zh) * 2013-10-17 2016-07-13 纳米系统公司 发光二极管(led)器件
WO2016171109A1 (ja) * 2015-04-20 2016-10-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45C (zh) * 1997-09-22 2003-10-08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携带式电子器械
GB2373955B (en) * 2000-12-29 2005-06-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 casing
JP4596100B2 (ja) * 2000-09-28 2010-12-0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TWI287149B (en) * 2005-08-26 2007-09-2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302219B (en) * 2005-09-05 2008-10-2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module
KR101428484B1 (ko) * 2007-09-07 2014-08-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910719A (zh) * 2008-09-22 2010-12-08 索尼公司 光学元件层压件及其制造方法、背光、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1720077B1 (ko) * 2009-07-28 2017-03-27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장치의 검사 방법 및 제조 방법
KR101305569B1 (ko) 2011-05-11 2013-09-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학 부재, 표시장치 및 광학 부재의 제조방법
KR101916245B1 (ko) * 2011-07-27 2018-11-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JP5396498B2 (ja) * 2012-03-02 2014-01-22 株式会社エス・ケー・ジー 発光装置
KR20140020157A (ko) * 2012-08-08 2014-02-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법
JP2014174421A (ja) * 2013-03-12 2014-09-22 Japan Display Inc 液晶表示装置
KR102117608B1 (ko) * 2013-08-14 2020-06-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밀봉 장치, 밀봉 장치를 포함하는 기판 밀봉 장치 및 기판 밀봉 방법
KR20150051470A (ko) * 2013-11-04 2015-05-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2126176B1 (ko) * 2014-02-05 2020-06-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파장 변환 부재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KR102110271B1 (ko) 2014-02-05 2020-05-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양자점바 수납 용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2171590B1 (ko) 2014-02-14 2020-10-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WO2015184078A2 (en) * 2014-05-28 2015-12-03 Quarkstar Llc Luminaire assembly
US9851497B2 (en) 2014-06-11 2017-12-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 mixing chamber for use with color converting material and light guide plate and assembly
KR20160009720A (ko) 2014-07-16 2016-01-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160082635A (ko) 2014-12-26 2016-07-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073211B1 (en) * 2015-11-17 2018-09-11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isplay assembly with an opaque layer
JP6540610B2 (ja) 2016-06-13 2019-07-1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伝送特性測定方法及び伝送特性測定装置
KR20180008971A (ko) 2016-07-14 2018-01-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534227B2 (en) * 2016-09-19 2020-01-14 Lg Display Co., Ltd. Integrated display module and ultra-slim display device
KR102627073B1 (ko) * 2016-11-30 2024-01-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180087487A (ko) 2017-01-23 2018-08-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파장 변환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US20200111846A1 (en) * 2017-03-30 2020-04-09 Qualtec Co., Ltd. EL Display-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EL Display-Panel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EL Display panel, and EL Display Device
KR20190035999A (ko) * 2017-09-26 2019-04-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190083384A (ko) * 2018-01-03 2019-07-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638142B1 (ko) * 2018-08-22 2024-02-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CN110867390A (zh) * 2018-08-28 2020-03-0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US11251224B2 (en) * 2018-10-31 2022-02-1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8114A (zh) * 2004-10-09 2006-04-12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1536133A (zh) * 2005-12-06 2009-09-1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玻璃包封的方法
CN1991520A (zh) * 2005-12-29 2007-07-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发光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该发光模块的显示器
KR20110064741A (ko) * 2009-12-08 2011-06-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20075049A (ko) * 2010-12-28 2012-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20088273A (ko) * 2011-01-31 2012-08-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3547963A (zh) * 2011-03-22 2014-01-2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光转换元件和具有光转换元件的显示器件
KR20130010383A (ko) * 2011-07-18 2013-01-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2628580A (zh) * 2011-11-30 2012-08-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结构、背光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US20140036203A1 (en) * 2012-07-31 2014-02-06 Apple Inc. Light mixture for a display utilizing quantum dots
CN202902081U (zh) * 2012-11-27 2013-04-2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源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CN105073671A (zh) * 2012-11-30 2015-11-18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具有瞬态吸收性质的透明材料进行的玻璃密封
CN104969371A (zh) * 2013-02-11 2015-10-07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具有波长转换材料的密闭密封的led模块
KR20150034040A (ko) * 2013-09-25 2015-04-02 서울반도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패널 어셈블리
CN105765428A (zh) * 2013-10-17 2016-07-13 纳米系统公司 发光二极管(led)器件
KR20160038325A (ko) * 2014-09-30 2016-04-07 코닝정밀소재 주식회사 색변환용 기판,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298002A (zh) * 2014-10-10 2015-01-21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6171109A1 (ja) * 2015-04-20 2016-10-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4793284A (zh) * 2015-04-30 2015-07-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104930375A (zh) * 2015-06-19 2015-09-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量子管发光装置、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5090834A (zh) * 2015-08-26 2015-11-25 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5158972A (zh) * 2015-09-10 2015-12-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导光板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9060A (zh) * 2018-10-31 2020-05-0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0244490A (zh) * 2019-06-14 2019-09-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244490B (zh) * 2019-06-14 2024-03-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63647B2 (en) 2020-05-26
US11035999B2 (en) 2021-06-15
EP3330786A2 (en) 2018-06-06
US20200249392A1 (en) 2020-08-06
EP3330786B1 (en) 2019-07-03
KR102627073B1 (ko) 2024-01-19
EP3330786A3 (en) 2018-09-12
KR20180062497A (ko) 2018-06-11
US20180149807A1 (en) 2018-05-31
TW201830107A (zh) 2018-08-16
JP2018092933A (ja) 2018-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21112A (zh) 背光单元、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US10353223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126176B1 (ko) 파장 변환 부재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US9645305B2 (en) Backlight unit
CN104819402B (zh) 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
KR102166715B1 (ko) 광원 유닛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US9519161B2 (en)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mber,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971085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the same
US9835316B2 (en) Frame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50115082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9407393B (zh) 背光单元、显示装置和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KR20160065063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0578916B2 (en) Backlight uni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