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9982B -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19982B
CN108119982B CN201711370258.0A CN201711370258A CN108119982B CN 108119982 B CN108119982 B CN 108119982B CN 201711370258 A CN201711370258 A CN 201711370258A CN 108119982 B CN108119982 B CN 1081199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onditioner
prese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702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19982A (zh
Inventor
欧阳焜
方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7025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199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19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9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19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99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其中,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第一预设指令;当接收到所述第一预设指令时,获取当前的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比对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简便地避免空调器的送风直吹人体,改善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器的运行过程中,若送风直吹人体,往往导致用户有明显的不适感,影响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可通过导风件位置的变化控制,用户通过遥控器等使导风件连续转动,或使导风件以一预设的小角度步进转动,在导风件转动到用户需要的角度时,再通过遥控器等使导风件保持在上述位置,以阻止送风直吹人体。然而,上述方式难以精确调节导风件所在的位置,特别是对于儿童、老年等反应较慢的用户而言,通常需要反复多次调整才能使导风件处于适合的位置,操作繁琐。同时,很多用户缺乏关于空调器的专业知识,难以在手动调节导风件位置的同时保持空调器良好的运行状态,导致空调器的舒适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调节导风件位置过程中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简化避免空调器送风直吹人体的操作,改善空调器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预设指令;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预设指令时,获取当前的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
比对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
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
优选地,在比对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时,降低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差时,升高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差。
优选地,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差时,升高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当前的运行模式;
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凝露临界频率;
获取所述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
判断所述目标运行频率是否小于所述凝露临界频率;
若是,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目标运行频率运行;
若否,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凝露临界频率运行。
优选地,在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时,降低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预设时段内的室内温度,并计算所述预设时段内室内温度的温度变化量的绝对值;
比对所述温度变化量的绝对值和第四预设温差;
当所述温度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差时,生成提示信号,或升高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优选地,在比对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差时,降低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优选地,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差时,降低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六预设温差时,降低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至第一预设风速;
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七预设温差时,降低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至第二预设风速;
其中,所述第七预设温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五预设温差,所述第六预设温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七预设温差,所述第一预设风速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风速。
优选地,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差时,降低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当前的运行模式;
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凝露临界风速;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目标送风风速;
判断所述目标送风风速是否大于所述凝露临界风速;
若是,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目标送风风速送风;
若否,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凝露临界风速送风。
优选地,在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累计所述横向导风件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的持续时长;
比对所述持续时长和预设时长;
当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二预设指令;
当接收到所述第二预设指令时,控制所述横向导风件转动;
接收第三预设指令;
当接收到所述第三预设指令时,获取所述横向导风件的当前角度,将所述当前角度更新为所述第一预设角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横向导风件、压缩机、送风组件、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横向导风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改变所述空调器的水平送风角度;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送风组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改变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步骤,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第一预设指令;当接收到所述第一预设指令时,获取当前的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比对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第一预设指令;当接收到第一预设指令时,获取当前的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比对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控制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通过接收第一预设指令,在接收到第一预设指令时,控制空调器进入避免送风直吹的状态,具体的,结合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比对结果,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此时用户可能感受到的风感较强,因此控制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使空调器的送风偏离用户的活动范围,以避免送风直吹人体。通过控制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省去了用户手动调节横向导风件角度的过程,简化了空调器的操作,且横向导风件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同时,第一预设角度的设置有利于避免用户在调节横向导风件角度的过程中,因缺乏空调器的相关知识而使横向导风件的角度偏离保障空调器良好的运行状态的位置,从而改善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一实施例中横向导风件位于默认位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一实施例中横向导风件位于第一预设角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中步骤S43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六实施例中步骤S45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七实施例中步骤S45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八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九实施例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空调器一实施例中横向导风件的位置调节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空调器一实施例中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接收第一预设指令;
第一预设指令即控制空调器避免直接对人体送风的指令,可以由用户通过遥控器上的按键或按键组发出,也可以由空调器根据其当前的运行状态或运行模式自动生成。例如,在一具体示例中,在空调器的遥控器上设置免直吹功能键,用户通过按动免直吹功能键,即可发出第一预设指令。在另一具体示例中,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中包括避人模式,当空调器运行在避人模式时,空调器根据该模式自动生成第一预设指令,以避免直接对人体送风。
步骤S200、当接收到第一预设指令时,获取当前的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
由于热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特别是在空调器开始运行的阶段。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之间的差别较大时,用户所感受到的风感也较大。因此,有必要对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进行监测,以调节空调器的送风参数。其中,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可以分别由设置在远离出风口和靠近出风口的温度传感器获取,也可以通过读取空调器的运行参数或其它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检测到的环境参数获取。
步骤S300、比对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
通过比对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以便了解当前状态下用户可能感受到的风感状况。
步骤S410、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控制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
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具体的,当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时,则室内温度减送风温度的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当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时,则送风温度减室内温度的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此时用户容易感受到明显的风感,控制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使送风方向偏离用户的活动范围,以避免送风直吹用户,提高用户体验。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水平送风方向,即控制空调器向左送风、向中间送风或向右送风。当空调器运行在通常状态下时,横向导风件的位置如图2所示,向中间送风,从而具有较大的送风范围,促进室内温度尽快达到用户的设定温度。当接收到第一预设指令时,在一具体示例中,横向导风件的位置位于第一预设角度,如图3所示,空调器的送风偏向一侧,以避免送风直吹用户。其中,第一预设角度可以根据实验或计算结果预先设置在空调器中,也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需求手动设置冰保存在空调器中。在确定第一预设角度时,在一具体实验中,可以通过模拟送风风场与横向导风件的角度的关系,并以空间中各点的风速为依据,判断用户在该点是否会感受到空调器送风的直吹,进一步结合体验人员的反馈,最终确定优化的第一预设角度。在另一具体实验中,也可以通过测试空间中各点的温度变化情况与横向导风件的角度的关系,进一步结合体验人员的反馈,最终确定优化的第一预设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第一预设指令;当接收到第一预设指令时,获取当前的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比对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控制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通过接收第一预设指令,在接收到第一预设指令时,控制空调器进入避免送风直吹的状态,具体的,结合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比对结果,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此时用户可能感受到的风感较强,因此控制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使空调器的送风偏离用户的活动范围,以避免送风直吹人体。通过控制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省去了用户手动调节横向导风件角度的过程,简化了空调器的操作,且横向导风件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同时,第一预设角度的设置有利于避免用户在调节横向导风件角度的过程中,因缺乏空调器的相关知识而使横向导风件的角度偏离保障空调器良好的运行状态的位置,从而改善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中,如图4所示,在步骤S300之后,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20、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时,降低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步骤S430、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差时,升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其中,第二预设温差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差。由于用户感受到的风感与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之间的差别有关,因此,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较大时,通过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能力,以减小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之间的差的绝对值,从而减小用户的风感。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较小时,通过升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增强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能力,从而在风感较小的情况下保障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处于第二预设温差和第三预设温差之间时,可以选择不调节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避免频繁调节运行频率导致压缩机的寿命降低;当然,也可以选择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适当的调节,具体的调节方式可参考随着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的增大,适当降低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能力实行。第二预设温差和第一预设温差之间并无确定的大小关系,通常情况下,可以设置第二预设温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也就是说,优先通过改变横向导风件的位置改变送风方向以减小风感,而在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别较大的情况下,再辅以改变压缩机运行频率的方式减小风感,以减少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变化,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送风直吹用户,提高空调器的舒适性。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S430包括:
步骤S431、获取空调器当前的运行模式;
步骤S432、当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第一预设角度,获取压缩机的凝露临界频率;
步骤S433、获取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
步骤S434、判断目标运行频率是否小于凝露临界频率;
若是,执行步骤S435、控制压缩机以目标运行频率运行;
若否,执行步骤S436、控制压缩机以凝露临界频率运行。
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当横向导风件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由于第一预设角度往往处于最左端或最右端等较偏的位置,因此,空调器的有效送风口相应减小,在狭窄的送风口处,室内较高温度的水蒸气与较低温度的送风相遇,容易冷凝液化而产生凝露,影响空调器的舒适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根据第一预设角度确定压缩机的凝露临界频率,当压缩机运行在凝露临界频率之上时,由于送风温度较低,将开始产生凝露。为了避免凝露的产生,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上限为凝露临界频率。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可根据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等参数,结合实验结果或理论计算获得,也可以以一预设的频率间隔逐步升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升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之前,首先判断压缩机将要升高到的目标运行频率是否超出了由凝露临界频率限制的上限,若目标运行频率大于或等于凝露临界频率,控制压缩机以凝露临界频率运行,以避免凝露的产生;若目标运行频率小于凝露临界频率,控制压缩机以目标运行频率运行,以减小风感。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步骤S420之后,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41、获取预设时段内的室内温度,并计算预设时段内室内温度的温度变化量的绝对值;
步骤S442、比对温度变化量的绝对值和第四预设温差;
步骤S443、当温度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差时,生成提示信号,或升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过低时,可能导致空调器无法有效制冷或制热,因此,在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之后,对室内温度的变化进行监测。预设时段是压缩机运行频率降低之后的某时段,预设时段内室内温度的变化量可以通过计算预设时段内的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获取,或者,在对预设时段内的温度-时间曲线去坏点、平滑处理后,计算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获取,以提高判断的准确度。第四预设温差是空调器正常制冷或制热状态下,在预设时段内室内温度的温度变化量。若温度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差,表明此时空调器压缩机频率过低,难以正常制冷或制热,通过生成提示信号,提醒用户进行处理。或者,通过直接升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增强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能力,以平衡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效果与减小风感之间的关系,尽可能改善空调器的舒适性。
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步骤S300之后,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50、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差时,降低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空调器的送风方向的同时,通过降低空调器的送风风速,以减少风感,避免送风直吹用户,提高空调器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步骤S450包括:
步骤S451、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六预设温差时,降低空调器的送风风速至第一预设风速;
步骤S452、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七预设温差时,降低空调器的送风风速至第二预设风速。
其中,第七预设温差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差,第六预设温差大于或等于第七预设温差,第一预设风速小于第二预设风速。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的大小确定降低空调器的送风风速的程度。随着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的增大,用户可能感受到的风感相应增大,因此,以较大的幅度降低空调器的送风风速,以补偿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相差较大带来的风感,提高空调器的舒适性。
在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步骤S450包括:
步骤S453、获取空调器当前的运行模式;
步骤S454、当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第一预设角度,获取空调器的凝露临界风速;
步骤S455、获取空调器的目标送风风速;
步骤S456、判断目标送风风速是否大于凝露临界风速;
若是,执行步骤S457、控制空调器以目标送风风速送风;
若否,执行步骤S458、控制空调器以凝露临界风速送风。
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当横向导风件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由于第一预设角度往往处于最左端或最右端等较偏的位置,因此,空调器的有效送风口相应减小,在狭窄的送风口处,进一步的,当空调器的送风风速较低时,室内较高温度的水蒸气与较低温度的送风相遇,容易冷凝液化而产生凝露,影响空调器的舒适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当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根据第一预设角度确定空调器的凝露临界风速,当空调器的送风风速在凝露临界风速之下时,由于送风口处的环境相对稳定,且室内温度高于送风温度,将开始产生凝露。为了避免凝露的产生,送风风速的下限为凝露临界风速。目标送风风速可根据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等参数,结合实验结果或理论计算获得,也可以以一预设的风速间隔逐步降低空调器的送风风速。在降低空调器的送风风速之前,首先判断空调器将要降低到的目标送风风速是否超出了由凝露临界风速限制的下限,若目标送风风速大于凝露临界风速,控制空调器以目标送风风速送风,以减小风感;若目标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凝露临界风速,控制空调器以凝露临界风速送风,以避免凝露的产生。
在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步骤S410之后,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61、累计横向导风件位于第一预设角度的持续时长;
步骤S462、比对持续时长和预设时长;
步骤S463、当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时,控制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空调器的送风始终朝向横向导风件处于第一预设角度对应的方向时,容易导致室内温度的不均匀,同时,用户在室内的活动范围以外,往往存在距离较远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空间范围,因此,可以在预设时长后切换横向导风件的位置,一方面避免了对用户的直吹,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室内温度的均匀性。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一预设角度对应的方向是用户活动范围的左侧,第二预设角度对应的方向是用户活动范围的右侧,通过控制送风在左侧和右侧之间的切换,改善室内空气的循环,提高室内温度的均匀性,从而改善空调器的舒适性。预设时长可以设为10~30分钟,以免空调器的送风方向频繁切换导致用户的不适,同时尽可能保障室内温度的均匀性。
在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0、接收第二预设指令;
步骤S520、当接收到第二预设指令时,控制横向导风件转动;
步骤S530、接收第三预设指令;
步骤S540、当接收到第三预设指令时,获取横向导风件的当前角度,将当前角度更新为第一预设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自行定义第一预设角度,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具体的,当用户发出第二预设指令时,空调器进入设置第一预设角度的状态,此时,横向导风件连续转动或步进转动,当接收到第三预设指令时,表明当前角度为用户所需的送风角度,将当前角度更新为第一预设角度。如图12所示为用户在重新设定第一预设角度后,横向导风件所在的位置。在下一次接收到第一预设指令时,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到图12所示的第一预设角度,以避免直吹用户,从而简化了用户的操作,避免用户每次都重新设置第一预设角度,同时提高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如图13所示,空调器包括横向导风件100、压缩机200、送风组件300、存储器400、处理器500和存储在存储器400上并可在处理器500上运行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其中,横向导风件100与处理器500电连接,用于改变空调器的水平送风角度;压缩机200与处理器500电连接,压缩机200驱动冷媒在空调器的冷媒循环回路中循环,以实现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功能;送风组件300与处理器500电连接,用于改变空调器的送风风速。此外,在一具体示例中,空调器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室内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送风温度。
处理器5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第一预设指令;
当接收到第一预设指令时,获取当前的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
比对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
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控制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
处理器5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在比对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操作之后,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时,降低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差时,升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其中,第二预设温差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差。
处理器5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差时,升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包括:
获取空调器当前的运行模式;
当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第一预设角度,获取压缩机的凝露临界频率;
获取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
判断目标运行频率是否小于凝露临界频率;
若是,控制压缩机以目标运行频率运行;
若否,控制压缩机以凝露临界频率运行。
处理器5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在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时,降低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操作之后,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预设时段内的室内温度,并计算预设时段内室内温度的温度变化量的绝对值;
比对温度变化量的绝对值和第四预设温差;
当温度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第四预设温差时,生成提示信号,或升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处理器5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在比对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操作之后,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差时,降低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处理器5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差时,降低空调器的送风风速的操作包括:
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六预设温差时,降低空调器的送风风速至第一预设风速;
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七预设温差时,降低空调器的送风风速至第二预设风速;
其中,第七预设温差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差,第六预设温差大于或等于第七预设温差,第一预设风速小于第二预设风速。
处理器5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差时,降低空调器的送风风速的操作包括:
获取空调器当前的运行模式;
当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第一预设角度,获取空调器的凝露临界风速;
获取空调器的目标送风风速;
判断目标送风风速是否大于凝露临界风速;
若是,控制空调器以目标送风风速送风;
若否,控制空调器以凝露临界风速送风。
处理器5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在当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控制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的操作之后,还执行以下操作:
累计横向导风件位于第一预设角度的持续时长;
比对持续时长和预设时长;
当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长时,控制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
处理器5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第二预设指令;
当接收到第二预设指令时,控制横向导风件转动;
接收第三预设指令;
当接收到第三预设指令时,获取横向导风件的当前角度,将当前角度更新为第一预设角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预设指令;
当接收到所述第一预设指令时,获取当前的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
比对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
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
在比对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时,降低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差时,升高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差;
在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差时,降低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预设时段内的室内温度,并计算所述预设时段内室内温度的温度变化量的绝对值;
比对所述温度变化量的绝对值和第四预设温差;
当所述温度变化量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四预设温差时,生成提示信号,或升高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三预设温差时,升高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当前的运行模式;
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凝露临界频率;
获取所述压缩机的目标运行频率;
判断所述目标运行频率是否小于所述凝露临界频率;
若是,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目标运行频率运行;
若否,控制所述压缩机以所述凝露临界频率运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比对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差时,降低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差时,降低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六预设温差时,降低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至第一预设风速;
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七预设温差时,降低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至第二预设风速;
其中,所述第七预设温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五预设温差,所述第六预设温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七预设温差,所述第一预设风速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风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温差时,降低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当前的运行模式;
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凝露临界风速;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目标送风风速;
判断所述目标送风风速是否大于所述凝露临界风速;
若是,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目标送风风速送风;
若否,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凝露临界风速送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送风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累计所述横向导风件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的持续时长;
比对所述持续时长和预设时长;
当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横向导风件直接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二预设指令;
当接收到所述第二预设指令时,控制所述横向导风件转动;
接收第三预设指令;
当接收到所述第三预设指令时,获取所述横向导风件的当前角度,将所述当前角度更新为所述第一预设角度。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横向导风件、压缩机、送风组件、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其中,
所述横向导风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改变所述空调器的水平送风角度;
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送风组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改变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711370258.0A 2017-12-14 2017-12-14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Active CN1081199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70258.0A CN108119982B (zh) 2017-12-14 2017-12-14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70258.0A CN108119982B (zh) 2017-12-14 2017-12-14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9982A CN108119982A (zh) 2018-06-05
CN108119982B true CN108119982B (zh) 2020-10-20

Family

ID=62229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70258.0A Active CN108119982B (zh) 2017-12-14 2017-12-14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199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6367B (zh) * 2018-11-07 2021-04-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21000642A1 (zh) * 2019-06-30 2021-01-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986159B (zh) * 2019-10-30 2021-07-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3251618B (zh) * 2021-05-13 2023-01-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5504A (zh) * 2002-08-05 2005-09-28 夏普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CN104596055A (zh) * 2014-12-23 2015-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风机转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49294A (zh) * 2015-07-23 2015-09-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105020847A (zh) * 2015-05-29 2015-11-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
CN105444335A (zh) * 2014-08-21 2016-03-30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15844B2 (ja) * 1993-03-04 1998-02-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5504A (zh) * 2002-08-05 2005-09-28 夏普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CN105444335A (zh) * 2014-08-21 2016-03-30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4596055A (zh) * 2014-12-23 2015-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风机转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020847A (zh) * 2015-05-29 2015-11-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
CN104949294A (zh) * 2015-07-23 2015-09-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9982A (zh) 2018-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5959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8119982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7883539B (zh) 空调控制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07940696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8180605B (zh) 自动无风感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18803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51247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和空调系统
CN108954706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7514784B (zh) 定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0457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06699B (zh) 立式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59002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31260B (zh) 一种体感风量调节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7676938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52761B (zh) 空调器与风扇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52086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20517508A (ja) 無風感制御方法、装置及び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エアコン
CN109373536B (zh) 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50644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0895012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EP3553400B1 (en) Air conditioner adjust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336653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1023431B (zh) 变频空调的变频系数可调的控时调温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WO2023273349A1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室温调节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8105960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