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50644B -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50644B
CN108050644B CN201711245861.6A CN201711245861A CN108050644B CN 108050644 B CN108050644 B CN 108050644B CN 201711245861 A CN201711245861 A CN 201711245861A CN 108050644 B CN108050644 B CN 108050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onditioner
speed
preset
ai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458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50644A (zh
Inventor
张敏
陈新厂
覃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Wuhu Meizh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458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50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50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50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50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50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其中,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室内温度;当所述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比对所述送风风速和第一预设风速;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本发明技术方案改善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器的运行过程中,当室内温度达到稳定状态时,为了降低风感,或降低空调器运行所造成的噪音,用户通常会选择降低空调器的送风风速。然而,由于压缩机运行状态的限制及风速的降低,换热器温度变得更低。同时,在送风风速降低后,单位时间内经过换热器的气体量减少,因此导致送风温度的变化。以制冷模式为例,在变频空调器中,送风温度会降低2~5℃,而在定频空调器中,送风温度可能会降低高达10℃。此时,与室内温度相差较大的送风吹向用户时,会导致用户的不适,使空调器的舒适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旨在解决上述送风风速较低时送风温度与室内温度温差较大的技术问题,改善空调器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室内温度;
当所述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比对所述送风风速和第一预设风速;
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
可选地,当所述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的步骤包括:
比对所述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
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或,
获取所述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
当所述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变化率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可选地,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比对所述送风风速和第二预设风速;
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风速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
当所述送风风速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风速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风速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风速,所述导风板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位于所述导风板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的上方。
可选地,在获取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时,比对所述送风风速和第三预设风速;
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风速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
当所述送风风速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风速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四预设角度;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风速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风速,所述导风板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位于所述导风板转动至第四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的下方。
可选地,在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
当所述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变化率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与用户活动范围的重叠范围增大。
可选地,在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
当所述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大于第三预设时间变化率时,增大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可选地,在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处的凝露生成情况;
当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处的凝露生成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凝露量时,增大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可选地,在获取室内温度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降低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可选地,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风速时,获取室内人数;
比对所述室内人数和预设人数;
当所述室内人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人数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
当所述室内人数大于预设人数时,增大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送风组件、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其中,所述送风组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送风组件用以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和送风方向;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步骤,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室内温度;当所述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比对所述送风风速和第一预设风速;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空调器的送风风速;比对送风风速和第一预设风速;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当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即达到设定温度时,若送风风速过低,将导致送风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差别较大,容易产生明显的风感,通过比对送风风速和第一预设风速,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偏离用户活动范围,从而避免了送风直吹人体,减小了用户感受到的风感,改善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中步骤S20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中步骤S20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中步骤S40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五实施例中步骤S40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八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九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空调器控制方法第十实施例中步骤S40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空调器一实施例中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室内温度;
其中,室内温度基本对应于室内用户活动范围内的环境温度,与用户的舒适感直接相关,可以由设置在室内用户活动范围内的温度传感器获取,或者由设置在空调器的进风口处的温度传感器获取,也可以通过读取空调器的运行参数或其它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检测到的环境参数获取。为了使室内温度达到用户的设定温度,以满足用户的需求,通常,在制冷模式下,空调器的出风口处的送风温度略低于室内温度,在制热模式下,空调器的出风口处的送风温度略高于室内温度,从而在热传递的作用下,促使室内温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步骤S200、当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当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即一般对应于室内温度已经达到用户的设定温度的状态,此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也趋于稳定,以维持室内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用户的手动调节或空调器的自动设置,送风风速通常会降低,因此,通过获取空调器的送风风速,对空调器的运行参数进一步控制,以使空调器的运行满足用户的需求。
步骤S300、比对送风风速和第一预设风速;
其中,第一预设风速对应于空调器中较低的风速档位,例如,可设为空调器的最大送风风速的二分之一。当送风风速处于第一预设风速以下时,由于单位时间内经过换热器的空气量减少,在空调器的其它运行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当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送风温度将会降低,当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送风温度将会升高,可能导致实际的送风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过大,给用户造成不适。
步骤S400、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
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为了避免在制冷模式下由于送风温度过低,或在制热模式下由于送风温度过高,导致用户产生不适,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具体的,当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控制空调器向上送风,使送出的冷空气向上流动,由于冷空气的密度较大,在重力作用下将为下沉,从而使室内温度均匀,同时避免了送风直吹人体;当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控制空调器向下送风,并控制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处于空调器和用户活动范围之间,即减小送风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范围,使送出的热空气向下流动,由于热空气的密度较小,在浮力作用下上浮,从而使室内温度均匀,同时避免了送风直吹人体。当然,还可以控制空调器的水平送风方向偏向用户活动范围的某一侧,以避免送风直吹人体。进一步的,结合调节空调器的垂直送风方向和水平送风方向,使送风在避免直吹人体的同时在室内循环,以改善室内温度的均匀性,同时保障用户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空调器的送风风速;比对送风风速和第一预设风速;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当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即达到设定温度时,若送风风速过低,将导致送风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差别较大,容易产生明显的风感,因此,通过比对送风风速和第一预设风速,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偏离用户活动范围,从而避免了送风直吹人体,减小了用户感受到的风感,改善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200包括:
步骤S210、比对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
步骤S220、当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时,获取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比对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当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时,即此时室内温度已经满足用户的设定需求,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进一步获取空调器的送风风速,对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行调节。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200包括:
步骤S230、获取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
步骤S240、当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变化率时,获取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情况判定其是否已处于稳定状态。当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变化率时,即表明其随时间的变化已经很小,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进一步获取空调器的送风风速,对空调器的送风范围进行调节。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400包括:
步骤S410、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步骤S420、当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比对送风风速和第二预设风速;
步骤S430、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风速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
步骤S440、当送风风速大于第二预设风速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
其中,第二预设风速小于第一预设风速,导风板110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位于导风板110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根据送风风速的大小确定导风板110的转动角度,随着送风风速的减小,送风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差别将会增大,为了避免给用户造成明显的吹冷风感,送风范围应当更加远离用户活动范围。具体的,在制冷模式下,当送风风速较小,即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风速时,如图5所示,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110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如图6所示,其中,导风板110的转动角度由图中∠β表征。当导风板110处于初始位置时,导风板110关闭空调器的出风口,∠β为零度。当导风板110转动时,以导风板110上表面两侧边所在的面为基准面,基准面相对导风板110的初始位置转动的角度∠β即为导风板110的转动角度。当送风风速较大,即送风风速大于第二预设风速时,如图7所示,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110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其中,第二预设角度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如虚线箭头表示的送风方向所示,导风板110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位于导风板110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的上方,即当送风风速较小时,控制导风板110转动以使送风范围进一步偏离用户的活动范围,从而降低用户的风感,满足用户的舒适性要求。
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步骤S410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50、当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时,比对送风风速和第三预设风速;
步骤S460、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风速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
步骤S470、当送风风速大于第三预设风速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四预设角度。
其中,第三预设风速小于第一预设风速,导风板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位于导风板转动至第四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当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同样根据送风风速对其送风方向进行调节。具体的,随着送风风速的减小,送风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差别将会增大,考虑到热空气在浮力作用下将会上升,在上升过程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送风温度减低,室内温度升高。因此,当送风风速较小,即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风速时,送风温度较高,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使送风范围略偏下,增大送风气流在室内的流动距离,降低送风温度,使室内温度均匀。当送风风速较大,即大于第三预设风速时,送风温度较低,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四预设角度,使送风范围略偏上,适当减小送风气流在室内的流动距离,避免送风温度过度降低,从而使室内温度均匀,满足用户的舒适性要求。进一步的,当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送风范围在水平方向上可以位于空调器与用户活动范围之间,从而避免送风直吹用户而造成不适。
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步骤S400之后,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0、获取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
步骤S520、当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变化率时,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范围与用户活动范围的重叠范围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在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之后,进一步保持对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的监测。若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变化率,表明此时空调器的运行偏离了稳定状态,通常,在制冷模式下,对应于空调器制冷能力的不足,室内温度上升;在制热模式下,对应于空调器制热能力的不足,室内温度下降。因此,通过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使空调器的送风范围与用户活动范围的重叠范围增大,从而促进送风气流和室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实现对室内温度更有效的调控,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步骤S400之后,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10、获取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
步骤S620、当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大于第三预设时间变化率时,增大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在本实施例中,在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之后,保持对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的监测。若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大于第三预设时间变化率,表明此时空调器的运行偏离了稳定状态,常,在制冷模式下,对应于空调器制冷能力的不足,室内温度上升;在制热模式下,对应于空调器制热能力的不足,室内温度下降。因此,还可以通过增大空调器的送风风速,促进送风气流和室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同时,保持送风方向不变,以免送风直吹用户,实现对室内温度更有效的调控,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当然,也可以将上述两实施例相结合,当室内温度不能保持在稳定状态时,在调节送风方向的同时调节送风风速,以快速调节室内温度至用户的设定温度,改善空调器的舒适度。
在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步骤S400之后,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10、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步骤S720、当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空调器的出风口处的凝露生成情况;
步骤S730、当空调器的出风口处的凝露生成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凝露量时,增大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一方面由于送风风速较低,送风温度偏低,另一方面由于导风板转动导致空调器的出风口较为狭窄,室内较高温度的水蒸气与较低温度的送风相遇,容易在出风口处冷凝液化而产生凝露,影响空调器的舒适性。在本实施例中,当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时,通过监测出风口处的凝露生成情况,当出风口处的凝露生成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凝露量时,增大空调器的送风风速,以扰动出风口处的气流,破坏凝露的生成条件,避免凝露的进一步生成,同时还可以促进已经生成的凝露汽化,以改善空调器的舒适度。
在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步骤S100之后,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800、当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降低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当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在调节送风方向的同时,通过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能力,以减小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之间的差的绝对值,从而减小用户的风感,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同时,还能够减小空调器的能耗,以改善其节能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步骤S400包括:
步骤S481、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获取室内人数;
步骤S482、比对室内人数和预设人数;
步骤S483、当室内人数小于或等于预设人数时,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
步骤S484、当室内人数大于预设人数时,增大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室内人数,确定空调器的送风方式,以减少噪音对室内用户的影响。具体的,当室内人数小于或等于预设人数时,表明室内用户较少,为了避免增大空调器的运行噪音,保持空调器以较低的送风风速送风,同时,通过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使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从而减少因送风温度和室内温度相差过大而造成的风感。当室内人数大于预设人数时,表明室内用户较多,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自身产生的声音较大,因此可忽略空调器的送风风速增大导致的噪音增大对用户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适当增大送风风速的方式,降低送风温度和室内温度之间的差别,以平衡温度和风速所造成的风感,并且,当用户较多时,由于人体活动相对较多,因此,用户对较大的送风风速有更好的抵抗力,通过增大送风风速减小温差,也能够保障用户较好的舒适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如图14所示,空调器包括送风组件100、存储器200、处理器300,其中,送风组件100与处理器300电连接,送风组件100用以调节空调器的送风风速和送风方向。具体的,送风组件100包括导风板110,以调节送风方向,还包括设于室内换热器一侧的驱动风轮,以调节送风风速。
处理器3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室内温度;
当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比对送风风速和预设风速;
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
处理器3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当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空调器的送风风速的操作包括:
比对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
当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时,获取空调器的送风风速;或,
获取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
当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变化率时,获取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处理器3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的操作包括:
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当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比对送风风速和第二预设风速;
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风速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
当送风风速大于第二预设风速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
其中,第二预设风速小于第一预设风速,导风板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位于导风板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的上方。
处理器3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在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的操作之后,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时,比对送风风速和第三预设风速;
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风速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
当送风风速大于第三预设风速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四预设角度;
其中,第三预设风速小于第一预设风速,导风板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位于导风板转动至第四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的下方。
处理器3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在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的操作之后,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
当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变化率时,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范围与用户活动范围的重叠范围增大。
处理器3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在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的操作之后,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
当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大于第三预设时间变化率时,增大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处理器3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在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的操作之后,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当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空调器的出风口处的凝露生成情况;
当空调器的出风口处的凝露生成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凝露量时,增大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处理器3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在获取室内温度的操作之后,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降低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处理器300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00中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的操作包括:
当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获取室内人数;
比对室内人数和预设人数;
当室内人数小于或等于预设人数时,调节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
当室内人数大于预设人数时,增大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室内温度;
当所述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比对所述送风风速和第一预设风速;
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
其中,所述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比对所述送风风速和第二预设风速;
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风速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
当所述送风风速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风速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风速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风速,所述导风板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位于所述导风板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的步骤包括:
比对所述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
当所述室内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的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或,
获取所述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
当所述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变化率时,获取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热模式时,比对所述送风风速和第三预设风速;
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风速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
当所述送风风速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风速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板转动至第四预设角度;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风速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风速,所述导风板转动至第三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位于所述导风板转动至第四预设角度时的送风范围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
当所述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大于第二预设时间变化率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与用户活动范围的重叠范围增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
当所述室内温度的时间变化率大于第三预设时间变化率时,增大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当所述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处的凝露生成情况;
当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处的凝露生成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凝露量时,增大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室内温度的步骤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时,降低所述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风速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送风风速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风速时,获取室内人数;
比对所述室内人数和预设人数;
当所述室内人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人数时,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方向,以使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偏离用户活动范围;
当所述室内人数大于预设人数时,增大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送风组件、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其中,
所述送风组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送风组件用以调节所述空调器的送风风速和送风方向;
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711245861.6A 2017-11-30 2017-11-30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Active CN108050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5861.6A CN108050644B (zh) 2017-11-30 2017-11-30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5861.6A CN108050644B (zh) 2017-11-30 2017-11-30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50644A CN108050644A (zh) 2018-05-18
CN108050644B true CN108050644B (zh) 2020-08-04

Family

ID=6212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45861.6A Active CN108050644B (zh) 2017-11-30 2017-11-30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506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2365B (zh) * 2018-08-20 2020-01-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天井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天井机
CN109724202B (zh) * 2018-12-26 2021-04-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94900A (zh) * 2019-09-29 2021-04-0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风速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720972B (zh) * 2020-06-19 2021-12-10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2097376B (zh) * 2020-10-28 2022-05-17 李萍 空调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14322090B (zh) * 2021-12-09 2024-03-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的送风方法及空调器室内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58146A (ja) * 1990-10-22 1992-06-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H04203736A (ja) * 1990-11-29 1992-07-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4566862A (zh) * 2014-12-26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导风板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841297A (zh) * 2016-03-29 2016-08-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运行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25183A (zh) * 2016-09-14 2016-12-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空调器的达温停机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6969474A (zh) * 2017-05-08 2017-07-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导风板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58146A (ja) * 1990-10-22 1992-06-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H04203736A (ja) * 1990-11-29 1992-07-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4566862A (zh) * 2014-12-26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导风板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841297A (zh) * 2016-03-29 2016-08-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运行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25183A (zh) * 2016-09-14 2016-12-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空调器的达温停机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6969474A (zh) * 2017-05-08 2017-07-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导风板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50644A (zh) 2018-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0644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8105959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8105862B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088044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8444080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CN108151247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和空调系统
CN110500705B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7940696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9751741B (zh) 用于风管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风管式空调器
CN110895010A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9539462A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251793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US10830484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12781198A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07314508B (zh)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80323A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及室内空调器
JP2013088087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567137A (zh) 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CN110887180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4811732A (zh) 一种新风净化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4659255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运行参数的控制方法
CN108105960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WO2024082784A1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CN108731219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87896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