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4961A - 导流系统以及带有导流系统的通风柜 - Google Patents
导流系统以及带有导流系统的通风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14961A CN108114961A CN201611068235.XA CN201611068235A CN108114961A CN 108114961 A CN108114961 A CN 108114961A CN 201611068235 A CN201611068235 A CN 201611068235A CN 108114961 A CN108114961 A CN 1081149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conservancy
- conservancy diversion
- vent cabinet
- upper plate
- flow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6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1100000331 toxic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588 tox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6285 Movement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82376 Panthera tigr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08 accu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811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7 h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69 muta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505 pernici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479 physiological effects,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46 remed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5/00—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 B08B15/02—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using chambers or hoods covering the area
- B08B15/023—Fume cabinets or cupboards, e.g. for laboratori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流系统,包括导流组件,导流组件上端延伸至通风柜顶板,下端延伸至操作区实验台上方;导流组件包括与导流背板之间的距离依次增大的下导流板、中导流板和上导流板,还包括与下导流板的下端面平齐、位于实验台端部的补风翼,补风翼与操作区实验台的平面之间留有导流间隙;下导流板与导流背板平行,中导流板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方向倾斜,上导流板下端与中导流板上端插接,上导流板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方向倾斜;上导流板与通风柜顶板之间、上导流板与中导流板之间、中导流板与下导流板之间以及下导流板与实验台之间均留有依次增大的导流缝隙。通风柜内部位于不同高度的气体都可以以单向水平流方式进入抽气通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部装有导流板引导气流导向室外的通风柜,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导流板以及带有导流板的通风柜。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当使用腐蚀性液体,或者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情况下,通常需要在通风柜中操作。通风柜顶部装有抽气装置,可以将有毒有害气体排出室外。通风柜中将朝向操作者的侧面设置为上下滑动的可视窗。使用时,将可视窗下拉至与操作台台面留有一定的空间,足够操作者在操作台进行操作。待实验反应稳定后,下拉可视窗,其下端抵接至操作台台面。通过可视窗,操作者可以清楚观察到通风柜内的实验过程,如果发生异常,可以马上关闭电源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通风柜内部靠近通风柜后板处通常设置导流板,导流板与通风柜背板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抽气通道,导流板上设有导流通道,以引导室内气体向抽气装置处流动,以便气体抽出室外。常规的实验室用通风柜导流板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362183U的专利所示,导流板主要由上导流板、中导流板和下导流板组成,下导流板和中导流板与通风柜后板平行,二者之间留有间隙供气流通过。上导流板下端和中导流板相连,并且上导流板上端向远离通风柜后板方向倾斜。气流可以从下导流板下端、下导流板和中导流板之间的间隙流入,并随抽气装置抽出室外。
但是基于该专利所公开的结构,气流只能通过下导流板下端,以及中导流板与下导流板之间的间隙进入。通风柜上部的气体向导流板方向移动时,需要向下流动至中导流板与下导流板之间的间隙进入抽气通道。因此,抽气装置开启过程中,通风柜上部的气体向下流动过程中遇到倾斜的上导流板形成涡流,可能会从可视窗下部溢出,导致通风柜内部气体流动紊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流板,导流板的三块导流板之间都留有导流间隙,通风柜内部位于不同高度的气体都可以以单向水平流方式进入抽气通道,此外,中导流板和上导流板均设置为逐渐向远离通风柜背板方向倾斜,气流在抽气通道内流动更加平稳缓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流系统,包括固定于通风柜导流背板、并将通风柜分割形成操作区和抽气通道的导流组件,导流组件上端延伸至通风柜顶板,下端延伸至操作区实验台;导流组件包括与导流背板之间的距离依次增大的下导流板、中导流板和上导流板,还包括与下导流板的下端面平齐、位于操作区实验台端部的补风翼,补风翼与操作区实验台的平面之间留有导流间隙;下导流板与导流背板平行;中导流板下端与下导流板上端平齐,中导流板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方向倾斜;上导流板下端与中导流板上端插接,上导流板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方向倾斜;导流组件使用固定组件固定,上导流板与通风柜顶板之间、上导流板与中导流板之间、中导流板与下导流板之间以及下导流板与实验台之间均留有依次增大的导流缝隙。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通风柜内部进行实验操作,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包括分布于通风柜靠上方比重较小的气体,位于通风柜靠下方比重较大的气体,以及滞留于桌面与桌面黏附较强的气体。通风柜处于开启状态时,通风柜内气体通过导流缝隙进入抽气通道排出室外,补风翼下端的导流间隙作为补风口,外部气体通过该补风口进入通风柜内混合通风柜内气体进入抽气通道。
导流组件与补风翼结合,一方面,当通风柜前侧的升降防护窗下降至最低时,补风翼下方的导流间隙作为补风口,平衡通风柜内外压差。另一方面,补风翼的导流间隙与导流组件下导流板的下端的间隙相对,滞留在操作台面的气体黏滞阻力较大,外部气流从补风翼下端的导流间隙快速进入,给予滞留在操作台面的气体冲击,与滞留在操作台面的气体混合进入与导流间隙直接相对的下导流板与实验台之间的导流缝隙,之后进入抽气通道排出室外。
上导流板、中导流板和下导流板位于不同的高度,其所形成的导流缝隙也位于不同的高度。在通风柜内部位于不同高度的气体可以从最近的导流缝隙以单向水平流方式平稳进入抽气通道,减少位于不同高度的气体上下混合,避免产生涡流。
三块导流板与导流背板之间的距离从下到上逐渐增大,类似喇叭口逐渐扩大。中导流板和上导流板逐渐向外倾斜,形成两次扩角。中导流板作为气体通道的过渡导板,如果其不发生倾斜,气流直接达到倾斜角度较大的上导流板,气流经过截面突然变大,在突变部分容易产生涡流。如果其倾斜角度太大,一方面气流容易紊乱,另一方面其位于通风柜中部,倾斜角太大占用操作区的空间。中导流板与上导流板倾斜角逐渐增大,在抽气通道内部,气流平稳竖直向上流动随抽气装置抽出室外。
抽气通道从下到上呈扩口,气流量也逐渐增大。导流缝隙设置为从下到上依次减小,靠近通风柜顶板处的气流量最大,气体外溢的可能性更大,将靠上方的导流缝隙减至最小,既可以保证气流进入抽气通道,又可以减少抽气通道内部气体外溢。气流通过导流缝隙平稳导入通气道,减少逆流。
优选地,中导流板与导流背板之间的夹角为5度。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中导流板在导流通道中作为过渡。如果中导流板竖直设置,中导流板过渡到上导流板截面突增,在突变区域容易形成涡流,向操作区溢出。如果中导流板向操作区倾斜势必会占用部分操作区的上部空间。为了缓和下导流板和上导流板的过渡,同时又不会占据操作区的空间,中导流板到导流背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5度。
优选地,上导流板与导流背板之间的夹角为47度。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气流被抽出室外时,上导流板与导流背板之间为气流汇聚区域,上导流板与导流背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为47度,留有足够的大量气体聚集的空间。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导流背板上的调节底座,贯穿调节底座设置带有螺杆的旋钮;调节底座与导流组件接触的端面包括与导流组件平面平行的接触面,以及卡接导流组件端部的卡接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固定导流组件的固定组件由两部分组成,调节底座位于抽气通道内,可依据导流组件与导流背板之间的距离选用不同高度的调节底座。调节底座与导流组件接触的侧面设置卡接槽,该固定组件可以作为固定件将中导流板和下导流板固定于导流背板上。由于上导流板跨于导流背板和通风柜顶板的转角处,直接固定比较繁琐,将上导流板的端部边缘卡在卡接槽处,该固定组件又可以作为卡接件将上导流板固定在该转角处。
进一步地,中导流板的上端开设凹槽,上导流板下端设置与凹槽匹配的凸出部,螺杆位于凹槽的底部,凸出部卡在卡接槽处。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上导流板和中导流板成一定角度插接,在该插接处需要预留导流缝隙,固定组件的螺杆卡在中导流板的凹槽底部,上导流板的凸出部卡在固定组件的卡接槽处。使用固定组件将上导流板和中导流板之间支开一条狭缝作为导流缝隙,而且该导流缝隙的宽度也可以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旋钮设置于接触面上靠近卡接槽处,旋钮的边缘延伸至卡接槽远离旋钮的侧壁端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当固定组件安装于顶部时,卡接槽开口朝下。上导流板端部卡接在该卡接槽处,依靠固定在上导流板上下两端的固定组件的挤压力固定在通风柜顶板和导流背板之间的转角处,旋钮的边缘向外延伸,其边缘也可以起到卡接的作用,进一步固定上导流板。
优选地,中导流板下端和下导流板上端之间的距离为20cm,中导流板和上导流板的插接位置间距为5cm。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位于不同高度的气体可以平稳的以单向水平方式进入抽气通道。
进一步地,补风翼包括安装于操作区实验台的旋转轴,以及与旋转轴上端面相切向通风柜内部延伸的补风板。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旋转轴与操作台之间留有导流间隙,以供通风柜外部气体进入通风柜内部。外部气流进入该导流间隙,气流通过的截面积减小,气流以较快速度从导流间隙进入通风柜,并经补风板引导平顺导向操作台台面,带着操作台台面滞留的气体从通风柜抽气通道抽出室外。
优选地,补风板下端设置支撑其远离操作台的高度可调的支撑螺栓。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支撑螺栓支撑补风板远离操作台,而且支撑螺栓高度可以调整,带动与之相连的补风板上下移动。通过支撑螺栓高度的调整,实现导流间隙大小的调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导流系统的通风柜,导流组件和补风翼结合,高效抽去滞留在操作区实验台表面的气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风柜,带有补风翼和导流组件结合形成的导流系统。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风柜带有补风翼和导流组件结合形成的导流系统,该通风柜属于补风型通风柜,升降防护窗随操作者的要求随时上下滑动。补风翼翼下方的导流间隙一直存在,只要通风柜处于开启状态,外部气流就会持续从导流间隙进入通风柜进行补风。而且由于滞留在实验台桌面的气体难以通过抽气通道抽出室外,补风翼下方进入的气流以较快速度导向操作台台面,与滞留在操作台台面的气流混合,一起抽出室外,有效去除滞留在操作台台面的气体。
有益效果:
1、导流组件与补风翼结合,一方面,当通风柜前侧的升降防护窗下降至最低时,补风翼下方的导流间隙作为补风口,平衡通风柜内外压差。另一方面,补风翼的导流间隙与导流组件下导流板的下端的间隙相对,有效去除滞留在操作台面黏滞阻力较大的气体;
2、导流组件形成的导流缝隙位于通风柜内不同的高度。在通风柜内部位于不同高度的气体可以从最近的导流缝隙以单向水平流方式平稳进入抽气通道,减少位于不同高度的气体上下混合,避免产生涡流;
3、抽气通道从下到上类似喇叭口逐渐扩大。中导流板和上导流板逐渐向外倾斜。中导流板作为抽气通道的过渡导板,平缓地将抽气通道内的气体导向室外,也不会占用过多的操作区的空间;
4、导流缝隙从下到上依次减小,既可以保证气流进入抽气通道,又可以减少抽气通道内部气体外溢。气流通过导流缝隙平稳导入通气道,减少逆流。
附图说明
图1为导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拆掉一侧防护板的通风柜;
图3为样品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流组件与导流背板以及样品柜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图6为拆掉一侧防护板的通风柜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7为传送带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拉手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补风翼的机构示意图;
图12为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通风柜内气体流动方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样品柜;11、柜门;12、样品盘;13、层板调节孔;14、插座;15、功能板;16、中柜;17、操作台;2、通风柜;21、操作区;22、抽气通道;221、导流背板;3、导流组件;31、上导流板;32、中导流板;33、下导流板;34、固定组件;341、调节底座;343、旋钮;344、卡接槽;345、接触面;36、凹槽;37、凸出部;4、升降防护窗;41、加强板;42、玻璃视窗;43、限位凸起;44、第一固定块;45、拉手;451、手握部;4511、第一段弧面;4512、第二段弧面;4513、第三段弧面;452、固定部;4521、卡槽;4522、卡接段;4523、第一侧面;4524、第二侧面;4525、侧板;4526、第一导流面;453、连接部件;454、固定连接部;455、手握连接部;456、定位凸块;5、同步带组件;51、第一同步齿轮;511、第一同步带;52、第二同步齿轮;521、第二同步带;53、支架;54、配重块;541、第二固定块;542、腰型孔;55、联轴;6、防护板;61、检修口;62、槽形板;63、控制面板;7、顶板;71、通风部;711、抽风机;72、照明部;721、日光灯;8、补风翼;81、旋转轴;82、补风板;83、导风部件;85、加强面;86、固定槽;861、滑道;87、加强筋;88、支撑螺栓;881、螺母;882、防护套;883、调节套;89、导流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导流系统以及带有导流系统的通风柜,如图2所示,包括用于放置样品的样品柜1,以及置于样品柜1上方的通风柜2。通风柜2内部通过导流组件3分为靠近操作者一侧的操作区21,以及远离操作者一侧的抽气通道22。通风柜2包括远离操作者的导流背板221,以及与之平行位于靠近操作者一侧的升降防护窗4,升降防护窗4通过设置于导流背板221上的配重块54经同步带组件5上下滑动。在升降防护窗4和导流背板221的两侧设置分别双层防护板6。在导流背板221、防护板6和升降防护窗4上方设置顶板7。操作者在操作区21进行实验操作,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通过抽气通道22抽出室外。操作者可以自由调节升降防护窗4的高度。在操作台17靠近操作者一侧设置补风翼8,引导气流平顺通过工作区表面,进入抽气通道22。升降防护窗4下降至最低位置时,升降防护窗4抵接于操作台17上。通风柜2工作时,外部气流通过升降防护窗4下端进入通风柜2,混合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经导流组件3顺着抽气通道22排出室外。
结合图3和 图6,样品柜1作为整个实验室操作台17的基座,可以在其内部放置实验所用样品。在样品柜的上方可分离的放置中柜16,中柜16上表面的平台又可以作为实验操作台17,用于搭建实验操作过程所需的仪器设备。样品柜1上设置的柜门11朝向操作者打开,在样品柜1内部,靠近样品柜1底端设置样品盘12,在其上方摆放不同的样品。样品盘12可以向外拉动抽出,用于取放位于样品柜1内侧不易拿取的地方。在样品柜1内部两个侧壁上靠近侧壁的边缘分别设置两排平行的层板调节孔13,在层板调节孔13上增加金属杆,可以在样品柜1内部样品盘12上方增加其他样品盘12,以节省空间并且可以调节样品盘12的高度。在样品柜1的柜门11上方至操作台17处设置用于固定插座14的功能板15。
结合图4,导流组件3位于通风柜2内部靠近导流背板221一侧。导流组件3包括上导流板31、中导流板32和下导流板33。导流组件3均通过固定组件34固定在导流背板221上,导流组件3朝向通风柜2内部的侧面。固定组件34包括固定在导流背板221上的调节底座341,贯穿导流组件3和调节底座341固定带有螺杆的旋钮343。结合图12,调节底座341与导流组件3接触的端面包括与导流组件3平面平行的接触面345,以及卡接导流组件3端部卡接的卡接槽344。导流组件3卡接在调节底座341和旋钮343之间进行固定。
下导流板33通过三个固定组件34固定于导流背板221上,下导流板33与导流背板221平行,并且其下端靠近操作台17,与操作台17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结合图5,中导流板32与导流背板221之间的距离大于下导流板33与导流背板221之间的距离,中导流板32的下端与下导流板33的上端平齐,二者之间的间距为18-20cm,留有气流通过的间隔。中导流板32的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221方向倾斜,倾斜角为5度,中导流板32通过三个固定组件34固定于导流背板221上,中导流板32的上端开设有三个凹槽36,贯穿凹槽36使用固定组件34将中导流板32固定在导流背板221上。
结合图1,上导流板31与导流背板221之间的距离大于中导流板32与导流背板221之间的距离,上导流板31的下端设置三个与中导流板32下端凹槽36卡接的凸出部37,该凸出部37插接于中导流板32的上端凹槽36处,并且卡在固定组件34上的卡接槽344处,二者插接处留有间距3-5cm的距离,上导流板31的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221的方向倾斜,其倾斜角度为47度,上导流板31的上端抵设于通风柜2的顶板7,上导流板31的上端开设两个凹槽36,穿过凹槽36使用固定组件34将上导流板31固定在通风柜2的顶板7上,上导流板31的凹槽36卡在固定组件34的卡接槽344处,将顶板7分为通风部71和照明部72。在顶板7的通风部71上端固定抽风机711,将通风柜2内部的有毒有害气体抽出室外。顶板7的照明部72位于操作区21内,在照明部72固定日光灯721用于照明。
导流组件3中的上导流板31、中导流板32和下导流板33将操作区21分为由上至下依次增大的上、中、下三部分空间。实验室空气在抽风机711作用下从升降防护窗4下端吸入,操作区21下部较大的空间针对超过空气比重的化学气体,中部空间针对比重较轻的实验烟气有很好的导流效果。外部空气通过升降防护窗4下端以及补风翼8平滑进入柜体。实验室空气混合外部空气通过导流组件3进入抽气通道22向上流动,抽出室外。通风柜2内整体气流的流动方向如图13中箭头所示。
结合图6,通风柜2内部两侧的防护板6为双层设置,通风柜2用电或用气连接的线路分别设置在夹层内。防护板6的中心还设有检修口61,便于柜内维护和保养。双层防护板6靠近操作者的一侧使用槽形板62固定,在槽形板62的开口端面卡接电路以及气路各模块集成的控制面板63,该控制面板63可以依据操作者的习惯调整高度。
升降防护窗4位于靠近操作者的一侧。与两个槽形板62上端平齐同时与槽形板62朝向操作者一侧的端面平齐固定一个加强板41,在加强板41内侧靠近加强板41的下端向下延伸固定玻璃视窗42,升降防护窗4的下端面上升至接近玻璃视窗42的下端面时,靠近玻璃视窗42的下端面设置限位凸起43。在玻璃视窗42内侧靠近玻璃视窗42下端面向下延伸设置升降防护窗4,升降防护窗4的左右两侧与防护板6接触的位置设置一组平行的滑道861供升降防护窗4上下滑动。顶板7照明部72靠近操作者的一侧与加强板4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供升降防护窗4上升预留空间。
结合图7,升降防护窗4的上升和下降需要同步带组件5配合传动。在安装通风柜2时,需要预先固定升降防护窗4在通风柜2中的相对位置,以使升降防护窗4上升或者下降达到在该通风柜2中所能达到的极限。同步带组件5包括两个第一同步齿轮51分别位于同一块防护板6上端靠近加强板41和导流背板221处,在两个第一同步齿轮51上绕设第一同步带511;同时,在另一块防护板6的上端对称设置与第一同步齿轮51和第一同步带511平行的第二同步齿轮52和第二同步带521。两个同步齿轮通过支架53固定在通风柜2顶部,同步齿轮与支架53之间留有间距,便于同步齿轮转动。
两根同步带的同一侧与升降防护窗4连接,其另一侧连接与升降防护窗4重量相同的配重块54,该配重块54位于通风柜2的导流背板221外侧,并且与导流背板221滑动连接。靠近升降防护窗4一侧的第一同步齿轮51和第二同步齿轮52通过联轴55连接,确保第一同步齿轮51和第二同步齿轮52可联动转动,从而确保升降防护窗4平稳上下移动。
结合图9,升降防护窗4与第一同步带511的连接处固定第一固定块44,第一固定块44上设有通孔,贯穿通孔设置螺栓将同步带固定在升降防护窗4上。结合图10,配重块54与第二同步带521的连接处固定第二固定块541,第二固定块541上设置与同步带垂直、并且互相平行的若干腰型孔542,同步带穿插在腰型孔542之间,同步带的端部达到最下端的腰型孔542之后,向上弯折再次穿插于腰型孔542之间,同步带与配重块54以及升降防护窗4稳固连接。
同步带一面光滑,另一面设置为与同步齿轮相匹配的若干齿状凸起,同步带使用聚氨酯材质构成,在同步带内部靠近同步带的左右两侧处穿设与同步带平行的两根扁平状钢丝。使用这样的设计,拉动升降防护窗4上下移动时,同步带上下移动带动同步齿轮转动,滑动自如,可以将升降防护窗4固定在任一高度,扁平状钢丝既可以保证同步带的强度,又不容易割坏同步带。而且金属的钢丝置于聚氨酯同步带的内部,不会直接接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酸碱性带有腐蚀性的气体,使用更耐久。
结合图8,在升降防护窗4的下端固定拉手45,拉手45包括手握部451和固定部452,手握部451和固定部452之间留有间隔,气流从该间隔处进入通风柜2,起到补风效果。固定部452的上端为用于与升降防护窗4固定的卡槽4521,卡槽4521两个侧壁的上端部向内延伸形成卡接段4522。固定部452的下端呈机翼状包括第一侧面4523和第二侧面4524,并且与卡槽4521的底部一体成型向下延伸,其第一侧面4523与卡槽4521远离操作者一侧的侧壁平齐并向下延伸,其第二侧面4524与卡槽4521靠近操作者一侧的侧壁平齐延伸形成一段侧板4525,侧板4525的下端部继续向下延伸形成向第一侧面4523弯曲呈弧形的第一导流面4526,其半径为62.4cm,第一导流面4526与第一侧面4523下端呈圆角相接。
手握部451上宽下窄,由三段弧面首尾相接构成,第一段弧面4511靠近第一导流面4526,并与第一导流面4526的弧面弯曲方向一致,其半径为53.67cm,第二段弧面4512位于第一段弧面4511下方,与其弧面弯曲方向一致,其弧面的半径为60.8cm,第二段弧面4512与第一段弧面4511的下端相连形成呈圆角连接。第一段弧面4511和第二段弧面4512的上端部通过第三段弧面4513相连,第三段弧面4513的半径为7.69cm。由三段弧面构成的手握部451整体呈流线型,降低空气通过的阻力。
在固定部452和手握部45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固定部452和手握部451的连接部件453,该连接部件453与固定部452相连的部分为固定连接部454,其与手握部451相连的部分为手握连接部455,固定连接部454和手握连接部455通过挡板相连一体成型整体类似挂钩状。固定连接部454的上端面与卡槽4521的底部平齐,其上端宽度与卡槽4521两侧壁之间的距离相同,其下端与固定部452第一侧面4523以及固定部452侧板4525的端面平齐并向下延伸;手握连接部455与手握部451的第二段弧面4512和第三段弧面4513的外形一致,挡板的上端为向下凹陷的半径为18.26cm的弧形,手握连接部455与固定部452的下端面通过向上凹陷的半径为30.56cm的弧面连接,手握连接部455与固定部452一体成型并且于连接部件453的下端延伸设置抵设于补风翼8上端面的定位凸块456,该定位凸块456内部设置探测灯以探测升降防护窗4与操作台17之间的距离。
升降防护窗4向下拉至定位凸块456与补风翼8抵接,此时,手握部451的下端与操作台17平面之间存在间隙,起到补风效果。此处为升降防护窗4下降的最低位置。此时,手握部451与补风翼8之间仍留有一定的间隙供气流通过。升降防护窗4向上提拉至连接部件453与限位凸起43抵接,此处为升降防护窗4上升的最大高度。
使用时,手放于手握部451向上提拉,人手虎口位置位于第三段弧面4513处,拇指抵于第二段弧面4512,其余四指抵于第一段弧面4511上,符合人体生理构造,方便使用。
如图2所示,在靠近操作者的操作台17边缘设置补风翼8。结合图11,补风翼8包括旋转轴81,与旋转轴81侧面相切固定补风板82,补风板82远离旋转轴81的端部设置导风部件83。用于将外部气体平稳导入通风柜2操作台17台面,混合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一起排出室外。旋转轴81与补风板82相切的下端面位置设置加强面85,使旋转轴81和补风板82连接更加稳固。补风板82下端面靠近导风部件83的位置固定连接件,连接件向下凸出,连接件和补风板82的下端面围合构成空腔,该空腔包括固定槽86以及从固定槽86侧壁向补风板82下端面延伸呈斜面的加强筋87,固定槽86的两个侧壁开口处向内弯曲延伸卡接部,两个卡接部形成滑道861,从固定槽86的两端沿滑道861插入支撑螺栓88,支撑螺栓88向远离补风板82的下端面方向延伸并且抵设于操作台17台面。支撑螺栓88上端螺纹连接螺母881,下端螺纹连接防护套882,螺母881与防护套882之间留有间隔。螺母881置于卡槽4521内部,到达固定位置后,拧紧防护套882,防护套882和螺母881夹紧固定槽86的卡接部实现固定。在防护套882外部螺纹连接调节套883,向上或者向下拧调节套883,即可调节支撑螺栓88与操作台17之间的距离。支撑螺栓88的下端面到补风板82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旋转轴81的外径,补风板82以旋转轴81为轴向上转动。导风部件83向下弯曲类似于水滴状,在补风板82的端部呈圆角设置,利于将外部气流导向操作台17台面。
结合图2,补风翼8安装在操作台17靠近操作者的一侧端面,旋转轴81的两端固定在通风柜2的两个侧面防护板6的槽形板62之间。旋转轴81距离操作台17有一定的距离形成导流间隙89,补风板82向操作台17内部延伸设置,依靠其下端的支撑螺栓88支撑在操作台17上。导流间隙89与导流组件3中下导流板33和操作台17之间的间隙相对应。外部气流从补风翼8下端的导流间隙89快速进入,与滞留在操作台17面的气体混合进入与导流间隙89直接相对的下导流板33与实验台之间的导流缝隙,之后进入抽气通道22排出室外,有效去除滞留在操作台17面黏滞阻力较大的气体。此外,补风翼8与操作台17下方存在间隙,放于操作台17上仪器的线路电源可以从该间隙伸出插在功能板15上的插座14上,同时,补风板82的上端面与升降防护窗4之间也存在间隙,一方面便于补风,另一方便便于辅助补风翼8下方的导流间隙89,将滞留在操作台17台面的废气排出室外。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导流系统,包括固定于通风柜(2)导流背板(221)、并将通风柜(2)分割形成操作区(21)和抽气通道(22)的导流组件(3),导流组件(3)上端延伸至通风柜(2)的顶板(7),下端延伸至操作区(21)实验台上方;其特征在于:导流组件(3)包括与导流背板(221)之间的距离依次增大的下导流板(33)、中导流板(32)和上导流板(31),还包括与下导流板(33)的下端面平齐、位于操作区(21)实验台端部的补风翼(8),补风翼(8)与操作区(21)实验台的平面之间留有导流间隙(89);下导流板(33)与导流背板(221)平行;中导流板(32)下端与下导流板(33)上端平齐,中导流板(32)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221)方向倾斜;上导流板(31)下端与中导流板(32)上端插接,上导流板(31)上端向远离导流背板(221)方向倾斜;导流组件(3)使用固定组件(34)固定,上导流板(31)与通风柜(2)顶板(7)之间、上导流板(31)与中导流板(32)之间、中导流板(32)与下导流板(33)之间以及下导流板(33)与实验台之间均留有依次增大的导流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中导流板(32)与导流背板(221)之间的夹角为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导流板(31)与导流背板(221)之间的夹角为47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34)包括固定在导流背板(221)上的调节底座(341),贯穿调节底座(341)设置带有螺杆的旋钮(343);调节底座(341)与导流组件(3)接触的端面包括与导流组件(3)平面平行的接触面(345),以及卡接导流组件(3)端部的卡接槽(3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中导流板(32)的上端开设凹槽(36),上导流板(31)下端设置与凹槽(36)匹配的凸出部(37),螺杆位于凹槽(36)的底部,凸出部(37)卡在卡接槽(344)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旋钮(343)设置于接触面(345)上靠近卡接槽(344)处,旋钮(343)的边缘延伸至卡接槽(344)远离旋钮(343)的侧壁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中导流板(32)下端和下导流板(33)上端前后之间的距离为20cm,中导流板(32)和上导流板(31)的插接位置处前后间距为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补风翼(8)包括安装于操作区(21)实验台的旋转轴(81),以及与旋转轴(81)上端面相切向通风柜(2)内部延伸的补风板(8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补风板(82)下端设置支撑其远离操作台(17)的高度可调的支撑螺栓(88)。
10.一种通风柜,其特征在于:带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导流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68235.XA CN108114961A (zh) | 2016-11-26 | 2016-11-26 | 导流系统以及带有导流系统的通风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68235.XA CN108114961A (zh) | 2016-11-26 | 2016-11-26 | 导流系统以及带有导流系统的通风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14961A true CN108114961A (zh) | 2018-06-05 |
Family
ID=62224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68235.XA Pending CN108114961A (zh) | 2016-11-26 | 2016-11-26 | 导流系统以及带有导流系统的通风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14961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53001A (zh) * | 2020-10-27 | 2021-03-09 | 苏州薪火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稳流通风柜 |
CN113058961A (zh) * | 2021-04-01 | 2021-07-02 | 惠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验室防爆通风柜 |
CN113578910A (zh) * | 2021-08-30 | 2021-11-02 | 青岛中科汉维实验室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能耗补风型实验室通风柜 |
CN114308970A (zh) * | 2022-01-20 | 2022-04-12 | 上海卫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补风排风柜 |
CN115283391A (zh) * | 2022-08-25 | 2022-11-04 | 上海优鸿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实验室的智能通风柜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040723A1 (de) * | 1990-12-19 | 1992-06-25 | Waldner Laboreinrichtungen | Abrauchabzug |
US6350194B1 (en) * | 2000-12-01 | 2002-02-26 | Kewaunee Scientific Corporation | Fume hood with airflow control system |
CN2687555Y (zh) * | 2004-04-08 | 2005-03-23 | 胡运波 | 通风柜 |
CN2714183Y (zh) * | 2004-06-07 | 2005-08-03 | 广州市华盈实验家具设备有限公司 | 恒温式气幕型节能通风柜 |
CN202356386U (zh) * | 2011-12-13 | 2012-08-01 | 深圳市威尔迅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中置补风节能通风柜 |
CN103272818A (zh) * | 2013-06-05 | 2013-09-04 | 广州穗剑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实验室数控通风柜 |
CN203408961U (zh) * | 2013-07-03 | 2014-01-29 | 上海能讯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实验用通风柜 |
CN203842909U (zh) * | 2014-04-22 | 2014-09-24 | 北京信高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整体式内腔及通风柜 |
CN205341449U (zh) * | 2015-11-26 | 2016-06-29 | 苏州艾尔森实验室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通风柜 |
CN106140770A (zh) * | 2016-08-30 | 2016-11-23 | 汉森实验室系统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通风柜 |
CN205701801U (zh) * | 2016-04-15 | 2016-11-23 | 博兰特实验室系统工程(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通风柜 |
CN206262964U (zh) * | 2016-11-26 | 2017-06-20 | 北京成威博瑞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 导流系统以及带有导流系统的通风柜 |
-
2016
- 2016-11-26 CN CN201611068235.XA patent/CN10811496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040723A1 (de) * | 1990-12-19 | 1992-06-25 | Waldner Laboreinrichtungen | Abrauchabzug |
US6350194B1 (en) * | 2000-12-01 | 2002-02-26 | Kewaunee Scientific Corporation | Fume hood with airflow control system |
CN2687555Y (zh) * | 2004-04-08 | 2005-03-23 | 胡运波 | 通风柜 |
CN2714183Y (zh) * | 2004-06-07 | 2005-08-03 | 广州市华盈实验家具设备有限公司 | 恒温式气幕型节能通风柜 |
CN202356386U (zh) * | 2011-12-13 | 2012-08-01 | 深圳市威尔迅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中置补风节能通风柜 |
CN103272818A (zh) * | 2013-06-05 | 2013-09-04 | 广州穗剑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实验室数控通风柜 |
CN203408961U (zh) * | 2013-07-03 | 2014-01-29 | 上海能讯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实验用通风柜 |
CN203842909U (zh) * | 2014-04-22 | 2014-09-24 | 北京信高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整体式内腔及通风柜 |
CN205341449U (zh) * | 2015-11-26 | 2016-06-29 | 苏州艾尔森实验室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通风柜 |
CN205701801U (zh) * | 2016-04-15 | 2016-11-23 | 博兰特实验室系统工程(江苏)有限公司 | 一种通风柜 |
CN106140770A (zh) * | 2016-08-30 | 2016-11-23 | 汉森实验室系统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通风柜 |
CN206262964U (zh) * | 2016-11-26 | 2017-06-20 | 北京成威博瑞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 导流系统以及带有导流系统的通风柜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53001A (zh) * | 2020-10-27 | 2021-03-09 | 苏州薪火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稳流通风柜 |
CN113058961A (zh) * | 2021-04-01 | 2021-07-02 | 惠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验室防爆通风柜 |
CN113578910A (zh) * | 2021-08-30 | 2021-11-02 | 青岛中科汉维实验室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能耗补风型实验室通风柜 |
CN114308970A (zh) * | 2022-01-20 | 2022-04-12 | 上海卫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补风排风柜 |
CN115283391A (zh) * | 2022-08-25 | 2022-11-04 | 上海优鸿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实验室的智能通风柜 |
CN115283391B (zh) * | 2022-08-25 | 2023-09-26 | 上海优鸿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实验室的智能通风柜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14961A (zh) | 导流系统以及带有导流系统的通风柜 | |
CN108114963A (zh) | 补风翼以及带有补风翼的通风柜 | |
CN206262964U (zh) | 导流系统以及带有导流系统的通风柜 | |
CN212431090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6152219A (zh) | 一种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 | |
CN113578910B (zh) | 一种低能耗补风型实验室通风柜 | |
CN110966739A (zh) | 一种空调出风导风结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 |
CN205536442U (zh) | 一种稳流结构及应用该稳流结构的通风设备 | |
CN100475339C (zh) | 外转子风机式生物安全柜 | |
CN105318434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6828035A (zh) | 出风组件及空调器及车辆 | |
CN111692646A (zh) | 一种下出风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CN105805912B (zh) | 引流部件及空调器 | |
CN206262963U (zh) | 补风翼以及带有补风翼的通风柜 | |
CN206037173U (zh) | 一种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 | |
CN211488985U (zh) | 一种用于排风柜的多方向补风装置 | |
CN101274327A (zh) | 通风橱和通风橱的操作方法 | |
WO2022112062A1 (en) | Extraction system for removing air and cabinet | |
CN106091315B (zh) | 一种立式空调及导风板滑动导向限位机构 | |
CN206073273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206262961U (zh) | 通风柜升降防护窗补风拉手 | |
CN207422307U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208238125U (zh) | 一种通风设备 | |
CN2893491Y (zh) | 一种带风幕装置的油烟机 | |
CN107796047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