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37173U - 一种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037173U CN206037173U CN201620918619.5U CN201620918619U CN206037173U CN 206037173 U CN206037173 U CN 206037173U CN 201620918619 U CN201620918619 U CN 201620918619U CN 206037173 U CN206037173 U CN 2060371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moke
- side plate
- deflector
- oil smoke
- smoke defl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5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250 Clearance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35512 clearance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233 lamp bla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3298 conjugation with cellular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96 flavor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634 flavor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1037 unidirectional conju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包括风机罩和集烟罩,所述风机罩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集烟罩在前侧上部位置设置有挡烟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烟板的后面设置有导烟板,所述导烟板与挡烟板之间的空间构成导烟腔,该导烟板与集烟罩之间的空间构成集烟腔,并且导烟板至少有两个侧边与集烟罩的对应壳体之间留有间隙,使所述的导烟腔与所述的集烟腔相连通;所述吸油烟机还包括吹风导流装置,所述吹风导流装置包括能吹出贴近所述导烟板并倾斜向上、向中间流动的气流的吹风口,所述吹风口分别开设在所述集烟罩的前部两侧并且靠近所述集烟罩的底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油烟机,尤其是一种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吸油烟机安装于锅具的上方(顶吸)或侧后方(侧吸),油烟产生后自然升腾扩散。常用的侧吸式吸油烟机,通常设有机壳、以及设置在机壳前方的挡烟板,油烟从挡烟板的四周进入机壳内,进而进入吸油烟机的进风口。
如申请号为201220486226.3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具有可开闭进风口的油烟机,包括油烟机的壳体,壳体的前侧具有一面向灶台和使用者的面板,面板上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上设有与进风口的形状相匹配的挡烟板,挡烟板的上端通过铰轴铰接在进风口的上端并且可绕该铰轴转动,挡烟板的下端以及进风口的下端设有相互匹配的锁定装置。这样的油烟机可以半自动地进行挡烟板的关闭和打开工作,以防止油烟的倒灌以及油烟机内异味的溢出。然而由于高层建筑公共烟道的狭窄、以及随着烟道用户数的增加,家用吸油烟机的排气量减少,由负压产生的抽吸效果减弱,由此导致油烟易向外扩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油烟向外扩散、提升吸油烟效果的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包括风机罩和集烟罩,所述风机罩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集烟罩在前侧上部位置设置有挡烟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烟板的后面设置有导烟板,所述导烟板与挡烟板之间的空间构成导烟腔,该导烟板与集烟罩之间的空间构成集烟腔,并且导烟板至少有两个侧边与集烟罩的对应壳体之间留有间隙,使所述的导烟腔与所述的集烟腔相连通;所述吸油烟机还包括吹风导流装置,所述吹风导流装置包括能吹出贴近所述导烟板并倾斜向上、向中间流动的气流的吹风口,所述吹风口至少有两个并分别开设在所述集烟罩的前部两侧并且靠近所述集烟罩的底部。
为符合油烟的流动特性,更好的引导油烟,所述挡烟板和导烟板均由上至下逐渐向后侧倾斜延伸。
优选的,为更好地引导油烟沿着导烟板的表面流动,快速地进入集烟腔,所述导烟板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为20~5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吹风导流装置还包括吸入气流并吹向所述吹风口的辅助风机,所述吹风口包括所述辅助风机分别通过第一导风件连接到所述第一吹风口、通过第二导风件连接到所述第二吹风口。
为进一步加快油烟流速,且防止油烟向外扩散,所述第一导风件与第一吹风口连接的末端处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导风件与第二吹风口连接的末端处倾斜向上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辅助风机从集烟罩外部吸入气流,所述辅助风机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集烟罩顶面两侧、与所述集烟罩外部连通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辅助风机从集烟腔内吸入气流,提高吸油烟效率,所述辅助风机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集烟腔内部两侧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优选的,为进一步加快油烟引导的速度,所述导烟板的四个侧边与所述集烟罩的对应壳体之间均留有间隙。
优选的,集烟罩的结构为,所述集烟罩包括顶板、后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进风口开设在所述顶板上,所述后板位于所述顶板的后侧,所述后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板的后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顶部分别与顶板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导烟板分别与所述顶板、后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形成有供油烟通过的间隙。
优选的,侧板和导烟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和位置关系为,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侧板主体、在第一侧板主体前侧向第二侧板方向弯折形成的第一挡烟边、以及在第一挡烟边远离第一侧板主体一侧向后弯折形成的第一侧板翻边;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第二侧板主体、在所述第二侧板主体前侧向第一侧板方向弯折形成的第二挡烟边、以及在第二挡烟边远离第二侧板主体一侧向后弯折形成的第二侧板翻边,所述导烟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后弯折形成有第一导烟板翻边和第二导烟板翻边,所述第一侧板翻边和第一导烟板翻边之间、所述第二侧板翻边和第二导烟板翻边之间分别形成有供油烟通过的间隙;所述吹风口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一侧板翻边和第二侧板翻边上。
为根据油烟量调整导烟板的位置,从而更好的引导油烟,所述第一侧板和导烟板、所述第二侧板和导烟板之间形成滑动连接,所述集烟腔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导烟板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的,后板和导烟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和位置关系为,所述后板包括后板主体、在后板主体的底部向前弯折形成的第三挡烟边、以及在第三挡烟边的前端部倾斜向上延伸的后板翻边,所述导烟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三挡烟边和后板翻边之间均形成有供油烟通过的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挡烟板的后侧设置导烟板,使得导烟板和挡烟板之间形成导烟腔、导烟板和集烟罩之间形成集烟腔,而导烟腔和集烟腔之间通过导烟板和集烟罩之间的间隙而连通,从而能够使得家庭烹饪产生的油烟在风机抽吸、导烟板导流的作用下,加快油烟向厨房靠墙侧及风机进口的流动,防止向外扩散,以利于污染空气的排放;此外,在两侧设置吹风导流装置,吹出辅助气体对油烟起到加速的作用,进一步加快油烟向厨房靠墙侧及风机进口的流动,防止向外扩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隐藏挡烟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第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第一个实施例的导烟板、侧板和吹风导流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5-1为图3的局部Ⅰ放大示意图;
图5-2为图3的局部Ⅱ放大示意图;
图6-1为图4的局部Ⅰ放大示意图;
图6-2为图4的局部Ⅱ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的使用状态正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第二个实施例的导烟板、侧板和吹风导流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4,一种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以及位于集烟罩1上方的风机罩2,风机罩2内设置有风机3,用于将油烟抽入吸油烟机内并通过风机罩2顶部的出风罩4排出到公共烟道。
为便于描述,下文中的“前”、“后”、“左”、“右”为吸油烟机使用时,相对使用者的方位。集烟罩1的壳体包括顶板11、后板12、以及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后板12位于顶板11的后侧,后板12的顶部与顶板11的后侧连接,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的顶部分别与顶板11的左右两侧连接。顶板11上开设有进风口111,风机罩2的底部开口,并且风机罩2设置的位置与进风口111相对应,由此,油烟吸入集烟罩1内后,可通过进风口111进入到风机罩2内。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由上至下逐渐由前向后倾斜。
集烟罩1的前侧上部设置有挡烟板5,挡烟板5可以通过固定轴51与集烟罩1转动连接,挡烟板5在动力驱动下可以绕固定轴51、在前后方向上摆动。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1的前侧下方设置有面板52,挡烟板5通过固定轴51连接在面板52的底部,由此实现挡烟板5与集烟罩1的连接。
挡烟板5的后侧设置有导烟板6,并且导烟板6与挡烟板5间隔布置,由此,导烟板6和挡烟板5之间的空间构成导烟腔61,可以对进入导烟腔61的油烟起到加速的作用。而导烟板6与集烟罩1之间的空间则构成集烟腔10,集烟腔10通过上述的进风口111而与风机罩2连通。
导烟板6至少在两侧与集烟罩1的对应壳体之间留有间隙而使得上述的导烟腔61和集烟腔1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烟板6的四个侧边和集烟罩1的对应壳体之间均留有间隙,导烟板6顶部与顶板11的前侧、导烟板6的底部和后板12的底部、导烟板6的左右两侧与相应的侧板之间形成有间隙,由此,使得导烟腔61与集烟腔10连通,油烟可在导烟板6的导流作用下绕过上述间隙(上、下、左、右)而进入到集烟腔10内,并从进风口111进入后通过风机3排出吸油烟机。参见图5-1,顶板11和导烟板6的顶部之间形成有间距为d1的间隙。挡烟板5和导烟板6均由上至下逐渐向后侧倾斜,导烟板6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优选的为20~50度,挡烟板5与导烟板6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3设置在顶板11的右侧,包括第一侧板主体131、在第一侧板主体131前侧向第二侧板14方向弯折形成的第一挡烟边132、以及在第一挡烟边132远离第一侧板主体131一侧向后(向集烟腔10内部)弯折形成的第一侧板翻边133。导烟板6的右侧向后弯折形成有第一导烟板翻边62,第一侧板翻边133和第一导烟板翻边62之间形成有间距为d2的间隙,参见图6-1,以供油烟通过。第一导烟板翻边6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通槽621,通过设置在第一导烟板翻边133上的连接销134穿过通槽621而将第一侧板13和导烟板6连接。通槽621呈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使得连接销134可在通槽621内滑动,从而使得导烟板6可以与第一侧板13相对移动。
第二侧板14设置在顶板11的左侧,包括第二侧板主体141、在第二侧板主体141前侧向第一侧板13方向弯折形成的第二挡烟边142、以及在第二挡烟边142远离第二侧板主体141一侧向后(向集烟腔10内部)弯折形成的第二侧板翻边143。导烟板6的左侧向后弯折形成有第二导烟板翻边63,第二侧板翻边143和第二导烟板翻边63之间形成有间距为d3的间隙,参见图6-2,以供油烟通过。第二侧板翻边143和第二导烟板翻边63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一侧板翻边133和第一导烟板翻边62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从而使得导烟板6可以与第二侧板14相对移动。
为便于导烟板6相对两侧的侧板(即相对集烟腔10)移动,集烟腔10内还设置有驱动机构64,用于推动导烟板6在集烟腔10内前、后移动,从而根据油烟量的大小(如由与锅具之间的距离导致)改变导烟腔61的大小,以更好地对油烟进行加速。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64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活动杆641的前端连接到导烟板6的第一导烟板翻边62内侧。为便于设置驱动机构64,第一侧板13的内侧设置有安装座135,驱动机构64固定在安装座135上。
为了进一步引导油烟向进风口111流动,吸油烟机还包括有吹风导流装置。吹风导流装置包括吸入气流并吹出的辅助风机,辅助风机的气流吹向开设在集烟罩1前部两侧的吹风口。在本实施例中,辅助风机包括分别设置在顶板11的顶面两侧的第一风机71和第二风机72,与集烟罩1外部连通而吸入气流。吹风口包括开设在集烟罩1前部两侧的第一吹风口71和第二吹风口72,第一吹风口71和第二吹风口72均靠近集烟罩1的底部。第一风机71与第一侧板13相对应,第二风机72与第二侧板14相对应,第一侧板翻边133上开设有第一吹风口73,第一风机71通过第一导风件74连接到第一吹风口73,第二侧板翻边143上开设有与第一吹风口73相对的第二吹风口75,第二风机72通过第二导风件76连接到第二吹风口75。第一导风件74和第二导风件76位于集烟腔10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件74和第二导风件76呈管状。第一导风件74与第一吹风口73连接的末端处倾斜向上延伸,第二导风件76与第二吹风口75连接的末端处倾斜向上延伸,由此将油烟倾斜向上吹动(贴近导烟板6),促使油烟更为快速地向进风口111流动。第一导风件74和第二导风件76均由上至下内径逐渐缩小,由此可对风机产生的气流进行加速后吹出,有利于对油烟进行引导。可替代的,辅助风机也可以只具有一个风机。
参见图7,当吸油烟机使用时,锅具8放置在吸油烟机的前侧。吹风导流装置7未开启时,油烟扩散的路径以“------>”示出,而吹风导流装置7开启后,油烟扩散的路径以“→”示出,由此可见,此时的油烟更为集中,更易于向进风口111流动。
再参见图3、图5-2,后板12包括后板主体121、在后板主体121的底部向前弯折形成的第三挡烟边122、以及在第三挡烟边122的前端部倾斜向上延伸的后板翻边123,后板翻边123可以与导烟板6平行。导烟板6的底部与第三挡烟边122之间形成有间距为d4的间隙,导烟板6的底部和后板翻边123之间形成有间距为d5的间隙,这两个间隙形成油烟的下进风口,供油烟通过。
参见图8,不设置下进风口时,油烟扩散的路径以“------>”示出,而设置下进风口时,油烟扩散的路径以“→”示出,由此可见,增加了油烟向进风口111流动的通道,有利于提升吸油烟效果。
实施例二
参见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技术特征在于,实施例一中的吹风导流装置的风机从吸油烟机的外部吸入干净的空气,而在本实施例中,吹风导流装置设置在吸油烟机内,从吸油烟机的内部吸入油烟并从导烟腔61吹出。
第一风机71和第二风机72设置在集烟腔10内的两侧,其中,第一风机71可以与第一侧板13固定,而第二风机72则可以与第二侧板14固定。第一风机71靠近第一吹风口73,通过第一导风件74连接到第一吹风口73,而第二风机72则靠近第二吹风口75,通过第二导风件76连接到第二吹风口75。第一导风件74和第二导风件76位于集烟腔10内。第一导风件74与第一吹风口73连接的末端处倾斜向上延伸,第二导风件76与第二吹风口75连接的末端处倾斜向上延伸,由此将油烟倾斜向上吹动(贴近导烟板6),促使油烟更为快速地向进风口111流动。并且由于第一风机71和第二风机72从集烟腔10内吸入油烟气流,由此形成循环流动的油烟气流,在出风量不变的情况下,相比于干净空气导流更能提高吸油烟的效率。
Claims (12)
1.一种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包括风机罩(2)和集烟罩(1),所述风机罩(2)内设置有风机(3),所述集烟罩(1)在前侧上部位置设置有挡烟板(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烟板(5)的后面设置有导烟板(6),所述导烟板(6)与挡烟板(5)之间的空间构成导烟腔(61),该导烟板(6)与集烟罩(1)之间的空间构成集烟腔(10),并且导烟板(6)至少有两个侧边与集烟罩(1)的对应壳体之间留有间隙,使所述的导烟腔(61)与所述的集烟腔(10)相连通;所述吸油烟机还包括吹风导流装置,所述吹风导流装置包括能吹出贴近所述导烟板(6)并倾斜向上、向中间流动的气流的吹风口,所述吹风口至少有两个并分别开设在所述集烟罩(1)的前部两侧并且靠近所述集烟罩(1)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烟板(5)和导烟板(6)均由上至下逐渐向后侧倾斜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烟板(6)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为20~50度。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导流装置还包括吸入气流并吹向所述吹风口的辅助风机,所述吹风口包括相对的第一吹风口(73)和第二吹风口(75),所述辅助风机分别通过第一导风件(74)连接到所述第一吹风口(73)、通过第二导风件(76)连接到所述第二吹风口(7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件(74)与第一吹风口(73)连接的末端处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导风件(76)与第二吹风口(75)连接的末端处倾斜向上延伸。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风机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集烟罩(1)顶面两侧、与所述集烟罩(1)外部连通的第一风机(71)和第二风机(72)。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风机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集烟腔(10)内部两侧的第一风机(71)和第二风机(72)。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烟板(6)的四个侧边与所述集烟罩(1)的对应壳体之间均留有间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1)包括顶板(11)、后板(12)、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所述顶板(11)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集烟腔(10)和风机罩(2)的进风口(111),所述后板(12)位于所述顶板(11)的后侧,所述后板(12)的顶部与所述顶板(11)的后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的顶部分别与顶板(11)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导烟板(6)分别与所述顶板(11)、后板(12)、第一侧板(13)和第二侧板(14)之间形成有供油烟通过的间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3)包括第一侧板主体(131)、在第一侧板主体(131)前侧向第二侧板(14)方向弯折形成的第一挡烟边(132)、以及在第一挡烟边(132)远离第一侧板主体(131)一侧向后弯折形成的第一侧板翻边(133);所述第二侧板(14)包括第二侧板主体(141)、在所述第二侧板主体(141)前侧向第一侧板(13)方向弯折形成的第二挡烟边(142)、以及在第二挡烟边(142)远离第二侧板主体(141)一侧向后弯折形成的第二侧板翻边(143),所述导烟板(6)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后弯折形成有第一导烟板翻边(62)和第二导烟板翻边(63),所述第一侧板翻边(133)和第一导烟板翻边(62)之间、所述第二侧板翻边(143)和第二导烟板翻边(63)之间分别形成有供油烟通过的间隙;所述吹风口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一侧板翻边(133)和第二侧板翻边(143)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3)和导烟板(6)、所述第二侧板(14)和导烟板(6)之间形成滑动连接,所述集烟腔(10)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导烟板(6)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机构(64)。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12)包括后板主体(121)、在后板主体(121)的底部向前弯折形成的第三挡烟边(122)、以及在第三挡烟边(122)的前端部倾斜向上延伸的后板翻边(123),所述导烟板(6)的底部与所述第三挡烟边(122)和后板翻边(123)之间均形成有供油烟通过的间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18619.5U CN206037173U (zh) | 2016-08-19 | 2016-08-19 | 一种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18619.5U CN206037173U (zh) | 2016-08-19 | 2016-08-19 | 一种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037173U true CN206037173U (zh) | 2017-03-22 |
Family
ID=58305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918619.5U Active CN206037173U (zh) | 2016-08-19 | 2016-08-19 | 一种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03717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52219A (zh) * | 2016-08-19 | 2016-11-23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 |
-
2016
- 2016-08-19 CN CN201620918619.5U patent/CN20603717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52219A (zh) * | 2016-08-19 | 2016-11-23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52219B (zh) | 一种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 | |
CN211625390U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205065854U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206347629U (zh) | 一种顶吸式吸油烟机 | |
CN111442312B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106016404A (zh) | 一种带有辅助进风通道的吸油烟机 | |
CN207674546U (zh) | 一种高性能的吸油烟机 | |
CN206037173U (zh) | 一种油烟引导型吸油烟机 | |
CN202885002U (zh) | 嵌入式集成灶 | |
CN201277612Y (zh) | 一种吸烟口可独立控制的家用厨电集成灶 | |
CN106524267A (zh) | 一种顶吸式吸油烟机 | |
CN208936224U (zh) | 油烟机 | |
CN209706165U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110939947A (zh) | 一种具有导风装置的集成灶 | |
CN209026908U (zh) | 一种集成灶 | |
CN110887079B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109764375A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109695906A (zh) | 吸油烟机 | |
CN201476135U (zh) | 一种带集烟腔的近吸式油烟机 | |
CN208886860U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207438686U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207539970U (zh) | 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 | |
CN208587969U (zh) | 吸油烟机 | |
CN206055730U (zh) | 一种双进风吸油烟机 | |
CN207268469U (zh) | 立体进风油烟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