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1254A -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11254A
CN108111254A CN201710912151.8A CN201710912151A CN108111254A CN 108111254 A CN108111254 A CN 108111254A CN 201710912151 A CN201710912151 A CN 201710912151A CN 108111254 A CN108111254 A CN 108111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information
state
subb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121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11254B (zh
Inventor
吴昊
李儒岳
鲁照华
陈艺戬
徐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9121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11254B/zh
Priority to CN202111361133.8A priority patent/CN1139228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11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12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112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12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设备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一个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其中,第一状态集合是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第二状态集合是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是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的子集;第一通信设备基于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参数和第二状态集合,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携带第二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如此,实现在信道状态信息参数联合编码的框架下,进行部分信道状态信息参数的反馈。

Description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的反馈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一般会采用多根天线发送和接收来获取更高的速率。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的一个原理是利用信道的一些特征来形成匹配信道特征的多层传输,从而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性能,在不增加带宽和功率的基础上就获得显著的性能提升,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技术,在目前的系统中广泛应用。
在MIMO无线通信中,CSI反馈是实现高性能波束赋型、预编码的关键技术。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CSI报告包含以下参数: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PMI(Precoding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CRI(CSI-RS Resource Indicator,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在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系统中,为了实现不同CSI参数组合的反馈,定义了多种反馈类型,每种反馈类型反映了RI、PMI、CQI或RI的一部分以及相应的频域特性,每种反馈类型有独立的编码方式,终端根据基站对反馈类型的配置,反馈对应的CSI参数。
上述方式会带来较多的反馈模式的设计和定义,并且一个完整的CSI报告可能需要通过上报多个反馈模式才能完成,带来较大的延时。在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系统中,一种较为简单的设计是每次CSI上报将全部CSI参数联合编码反馈,这样可以通过联合编码减少CSI反馈开销。一个完整的CSI报告不需要拆成多个包反馈,降低了CSI反馈的延时。另一种设计的方式是将CSI分为至少两个部分上报,第一部分的开销是固定的,且决定第二部分的开销,每个部分内的CSI联合编码,不同部分之间是独立编码的,这些部分放在同一个时隙上报,也能减小CSI反馈的延时。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反馈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在CSI参数联合编码的框架下,进行部分CSI参数的反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一个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状态集合是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所述第二状态集合是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是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的子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基于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参数和所述第二状态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携带所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携带第二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所述第二状态集合是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且所述第二状态集合由第一状态集合中的一个子集编码得到,所述第一状态集合是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是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的子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M个子带;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和所述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K为正整数,M为小于K的非负整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以下至少一项:与第一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和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的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K为正整数,M为小于K的非负整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一个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状态集合是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所述第二状态集合是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是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的子集;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参数和所述第二状态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携带所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携带第二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所述第二状态集合是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且所述第二状态集合由第一状态集合中的一个子集编码得到,所述第一状态集合是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是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的子集。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装置,包括: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M个子带;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和所述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K为正整数,M为小于K的非负整数。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一项:与第一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和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的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K为正整数,M为小于K的非负整数。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第一存储器和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信息传输程序,所述信息传输程序被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第二存储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信息传输程序,所述信息传输程序被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第三存储器和第三处理器;所述第三存储器用于存储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程序,所述反馈程序被所述第三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三方面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的步骤。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第四存储器和第四处理器;所述第四存储器用于存储信息传输程序,所述信息传输程序被所述第四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四方面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CSI的反馈程序,该反馈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三方面的CSI的反馈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信息传输程序,该信息传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一个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其中,第一状态集合是第一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第二状态集合是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第二CSI参数集合是第一CSI参数集合的子集;第一通信设备基于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参数和第二状态集合,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CSI报告,其中,CSI报告中携带第二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如此,在CSI参数联合编码的框架下,当只需要反馈部分CSI参数时,实现部分CSI参数的编码反馈。示例性地,部分CSI参数可以利用完整CSI参数联合编码状态表进行CSI反馈。如此,本申请实施例达到了灵活性高、实现简单、可扩展性强、反馈开销低的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从CSI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M个子带,反馈CSI,CSI至少包括第一CSI子集和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K为正整数,M为小于K的非负整数。如此,实现部分子带的CSI反馈,减少CSI反馈的开销以满足基站分配的用于CSI反馈的资源限制。
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SI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CSI联合编码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子集构建第二状态集合的示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CSI参数集合对应的位图的示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状态集合对应的位图的示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状态集合的形成示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M个子带的选取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SI的反馈装置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NR(New Radio Access,新无线接入技术)系统中,CSI参数的反馈配置较为灵活,针对不同的需求可以省略部分CSI参数的反馈,以减小CSI反馈开销。另一方面,NR系统支持CSI参数联合编码反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CSI的反馈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在CSI参数联合编码的框架下,进行部分CSI参数的编码反馈。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S101、第一通信设备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一个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其中,第一状态集合是第一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第二状态集合是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第二CSI参数集合是第一CSI参数集合的子集;
S102、第一通信设备基于测量得到的CSI参数和第二状态集合,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CSI报告,其中,CSI报告中携带第二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为终端(UE,User Equipment),第二通信设备可以为基站。然而,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CSI参数集合并不限定上述两个,在采用本申请方案时,可以从多个CSI参数集合中选出两个CSI参数集合,且其中一个CSI参数集合是另外一个CSI参数集合的子集即可。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S101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约定的方式、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的第一配置信息,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一个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
其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约定的方式,确定第一状态集合中的子集的选取方式和编码方式;或者,可以根据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的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状态集合中的子集的选取方式和编码方式;或者,可以根据约定的方式和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的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状态集合中的子集的选取方式和编码方式。其中,约定的方式为由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约定的方式。
其中,第二CSI参数集合包括第一通信设备需要反馈的CSI参数,比如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CRI、RI、PMI、CQI。
示例性地,第一CSI参数集合和第二CSI参数集合是{CRI,RI,PMI,CQI}的子集。比如,第一CSI参数集合可以为{CRI,RI,PMI,CQI},第二CSI参数集合则为第一CSI参数集合的子集。然而,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示例性地,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在第二状态集合中的编码顺序,和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在第一状态集合中的编码顺序相同。
示例性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至少部分状态在第一状态集合中对应的状态的编码是连续的。其中,第二状态集合中的至少部分状态的编码可以根据与之对应的第一状态集合中的状态的编码减去一个固定整数值得到。
示例性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至少部分状态在第一状态集合中对应的状态的编码是等间隔分布的。其中,第二状态集合中的至少部分状态的编码可以根据与之对应的第一状态集合中的状态的编码除以一个固定整数值得到。
示例性地,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指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参数的反馈类型、第一状态集合对应的位图、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对应的位图。
示例性地,S101可以包括:
根据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的第一配置信息,确定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的子集的编码方式;
根据编码方式,对选取的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
示例性地,根据编码方式,对选取的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可以包括:
将选取的子集按照与第一状态集合的编码顺序相同的顺序进行编码;
或者,将选取的子集按照第一状态集合的编码顺序的逆序进行编码。
示例性地,在S101之后,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CSI参数子集的取值,确定第二状态集合对应的填充状态的长度,并将填充状态级联合并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每个状态,得到第三状态集合;
基于测量得到的CSI参数和第三状态集合,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携带第三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的CSI报告。
其中,填充状态的取值可以由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约定。
其中,CSI参数子集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RI、CRI。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S201、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CSI报告;其中,CSI报告中携带第二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第二状态集合是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且第二状态集合由第一状态集合中的一个子集编码得到,第一状态集合是第一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第二CSI参数集合是第一CSI参数集合的子集。
本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CSI报告之后,可以解析CSI报告,从而获知第一通信设备的CSI。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为UE,第二通信设备可以为基站。然而,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其中,第二CSI参数集合包括第一通信设备需要反馈的CSI参数,比如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CRI、RI、PMI、CQI。
示例性地,第一CSI参数集合和第二CSI参数集合是{CRI,RI,PMI,CQI}的子集。比如,第一CSI参数集合可以为{CRI,RI,PMI,CQI},第二CSI参数集合则为第一CSI参数集合的子集。然而,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示例性地,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在第二状态集合中的编码顺序,和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在第一状态集合中的编码顺序相同。
示例性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至少部分状态在第一状态集合中对应的状态的编码是连续的。其中,第二状态集合中的至少部分状态的编码可以根据与之对应的第一状态集合中的状态的编码减去一个固定整数值得到。
示例性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至少部分状态在第一状态集合中对应的状态的编码是等间隔分布的。其中,第二状态集合中的至少部分状态的编码可以根据与之对应的第一状态集合中的状态的编码除以一个固定整数值得到。
示例性地,在S201之前,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S200、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指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参数的反馈类型、第一状态集合对应的位图、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对应的位图。
示例性地,CSI报告中可以携带第三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第三状态集合由填充状态级联合并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每个状态后得到。
其中,填充状态的取值可以由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约定。
其中,填充状态的长度可以根据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CSI参数子集的取值确定。其中,CSI参数子集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RI、CRI。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SI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CSI的反馈方法,包括:
S301、第一通信设备从CSI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M个子带;
S302、反馈CSI,其中,CSI至少包括第一CSI子集和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K为正整数,M为小于K的非负整数。
其中,反馈的CSI不包括K个子带中剩余的K-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为UE,第二通信设备可以为基站。然而,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S301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以下至少一项:与第二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从CSI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M个子带。
其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与第二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从CSI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M个子带;或者,可以根据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从CSI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M个子带;或者,可以根据与第二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以及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从CSI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M个子带。
本实施例中,第一CSI子集内的CSI参数联合编码,第二CSI子集内的CSI参数联合编码,第一CSI子集和第二CSI子集之间独立编码,第一CSI子集中至少部分参数取值决定第二CSI子集的开销。
示例性地,第二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的CSI反馈资源。
示例性地,第一CSI子集和第二CSI子集是CSI集合{CRI,RI,PMI,相对功率指示,相对相位指示,CQI,相对功率非零元素个数指示}的子集。
示例性地,第一CSI子集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CRI、RI、CQI、相对功率非零元素个数指示,第二CSI子集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PMI、相对功率指示、相对相位指示、CQI。
示例性地,与第二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可以包括:M的取值是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CSI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大值。
示例性地,与第二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还可以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从CSI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的M个子带:
在CSI反馈带宽中,每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N的取值是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CSI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小值,其中,N和L是非负整数。
示例性地,与第二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还可以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从CSI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的M个子带:在CSI反馈带宽中,根据子带CQI选取M个子带,CQI在第一CSI子集中反馈。M的取值是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CSI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大值。
示例性地,根据子带CQI选取M个子带,可以包括:选取CQI最大的M个子带。CQI在第一CSI子集中反馈,M的取值是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CSI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大值。
示例性地,根据子带CQI选取M个子带,可以包括:
将CSI反馈带宽包含的K个子带按照CQI排序,以此顺序每间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N的取值是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CSI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小值,其中,N和L是非负整数。
示例性地,当包括第一CSI子集和第二CSI子集的CSI包含多于一个传输码字对应的CQI时,按照第一传输码字对应的CQI选取M个子带。
示例性地,根据子带CQI选取M个子带,可以包括:
当CSI反馈带宽包括的K个子带按CQI从大到小排列,排在第M位的子带与至少一个其他子带有相同CQI时,选取CQI相同的子带中编号较小的子带上报第二CSI子集,或者选取CQI相同的子带中编号较大的子带上报第二CSI子集,或者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信道测量,从CQI相同的子带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子带上报第二CSI子集,在第二CSI子集中包含选取的子带编号。
示例性地,M的取值大于或等于阈值M0时,在CSI反馈带宽中,每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
示例性地,M的取值小于阈值M0时,在CSI反馈带宽中,根据子带CQI选取M个子带反馈第二CSI子集。
示例性地,阈值M0的取值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方式确定: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约定的方式。
示例性地,在包括第一CSI子集和第二CSI子集的CSI为第一类CSI时,在CSI反馈带宽中,根据子带CQI选取M个子带反馈第二CSI子集,其中,第一类CSI为不包含相对功率指示和相对相位指示中至少一项的CSI。
示例性地,在包括第一CSI子集和第二CSI子集的CSI为第二类CSI时,在CSI反馈带宽中,每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其中,第二类CSI为包含相对功率指示和相对相位指示中至少一项的CSI。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S401、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S401、第二通信设备根据以下至少一项:与第一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接收CSI,CSI至少包括第一CSI子集和从CSI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的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K为正整数,M为小于K的非负整数。
其中,CSI不包括K个子带中剩余的K-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可以为UE,第二通信设备可以为基站。然而,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CSI子集内的CSI参数联合编码,第二CSI子集内的CSI参数联合编码,第一CSI子集和第二CSI子集之间独立编码,第一CSI子集中至少部分参数取值决定第二CSI子集的开销。
示例性地,第二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的CSI反馈资源。
示例性地,第一CSI子集和第二CSI子集是CSI集合{CRI,RI,PMI,相对功率指示,相对相位指示,CQI,相对功率非零元素个数指示}的子集。
示例性地,第一CSI子集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CRI、RI、CQI、相对功率非零元素个数指示,第二CSI子集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PMI、相对功率指示、相对相位指示、CQI。
示例性地,与第一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可以包括:M的取值是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CSI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大值。
示例性地,与第一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还可以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从CSI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的M个子带:
在CSI反馈带宽中,每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N的取值是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CSI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小值,其中,N和L是非负整数。
示例性地,与第一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还可以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从CSI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的M个子带:在CSI反馈带宽中,根据子带CQI选取M个子带,CQI在第一CSI子集中反馈。M的取值是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CSI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大值。
示例性地,根据子带CQI选取M个子带,可以包括:选取CQI最大的M个子带。CQI在第一CSI子集中反馈,M的取值是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CSI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大值。
示例性地,根据子带CQI选取M个子带,可以包括:
将CSI反馈带宽包含的K个子带按照CQI排序,以此顺序每间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N的取值是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CSI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小值,其中,N和L是非负整数。
示例性地,当包括第一CSI子集和第二CSI子集的CSI包含多于一个传输码字对应的CQI时,按照第一传输码字对应的CQI选取M个子带。
示例性地,根据子带CQI选取M个子带,可以包括:
当CSI反馈带宽包括的K个子带按CQI从大到小排列,排在第M位的子带与至少一个其他子带有相同CQI时,选取CQI指示相同的子带中编号较小的子带,或者选取CQI相同的子带中编号较大的子带,或者根据信道测量,从CQI相同的子带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子带,在第二CSI子集中包含选取的子带编号。
示例性地,M的取值大于或等于阈值M0时,在CSI反馈带宽中,每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
示例性地,M的取值小于阈值M0时,在CSI反馈带宽中,根据子带CQI选取M个子带反馈第二CSI子集。
示例性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方式向第一通信设备指示阈值M0的取值:通过第二配置信息,通知第一通信设备阈值M0的取值;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一通信设备约定阈值M0的取值。
示例性地,在包括第一CSI子集和第二CSI子集的CSI为第一类CSI时,在CSI反馈带宽中,根据子带CQI选取M个子带反馈第二CSI子集;其中,第一类CSI为不包括相对功率指示和相对相位指示中至少一项的CSI。
示例性地,在包括第一CSI子集和第二CSI子集的CSI为第二类CSI时,在CSI反馈带宽中,每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其中,第二类CSI为包含相对功率指示和相对相位指示中至少一项的CSI。
下面通过多个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下面的实施例中均以第一通信设备为终端,第二通信设备为基站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终端通过对参考信号的测量得到CSI,一个完整的CSI报告包含CRI、RI、PMI及CQI参数,称为第一CSI参数集合,第一CSI参数集合内的CSI参数通过联合编码的方式反馈。
例如,如图5所示,CRI的取值范围是1至8,RI的取值范围是1至8,PMI的取值范围是1至64,CQI的取值范围是1至16,将它们联合编码的状态的取值范围是1至216,即第一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称为第一状态集合)的编码范围为1至216
在某些场景下,终端不需要反馈完整的CSI,例如在TDD(Time DivisionDuplexing,时分双工)模式下,终端可以只反馈CRI、RI和CQI,不反馈PMI,即反馈的参数集合为第二CSI参数集合{CRI,RI,CQI},第二CSI参数集合是第一CSI参数集合的一个子集。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CSI参数通过联合编码的方式进行反馈,可以构成第二状态集合,第二状态集合的编码范围为1至210。对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CSI参数进行编码的一种方式是从第一状态集合中抽取对应的状态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其中,可以从1至216这些状态中,挑选出{CRI,RI,CQI}对应的状态,即固定某个PMI不变的状态,进行1至210的编码。
示例性地,按照第一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的编码顺序,对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进行编码。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第一CSI参数集合中,CSI参数的编码顺序依次是CRI、RI、PMI、CQI。即状态1至216中,每连续的8个状态指示某个固定的RI、PMI及CQI取值组合时,对应的CRI状态变化的编码;而每间隔8个状态指示固定的CRI、PMI及CQI取值组合时,对应的RI状态变化的编码;而每间隔64个状态指示固定的CRI、RI及CQI取值组合时,对应的PMI状态变化的编码;而每间隔212个状态指示固定的CRI、RI及PMI取值组合时,对应的CQI状态变化的编码。在本示例中,第二CSI参数集合只需要对CRI、RI及CQI进行编码,因此,固定PMI的取值,按照上述CRI、RI以及CQI变化的顺序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对应的状态,如图6所示,并依此进行1至210的编码。
实施例二
终端通过对参考信号的测量得到CSI,一个完整的CSI报告包含CRI、RI、PMI及CQI参数,称为第一CSI参数集合,第一CSI参数集合内的CSI参数通过联合编码的方式反馈。
例如,如图5所示,CRI的取值范围是1至8,RI的取值范围是1至8,PMI的取值范围是1至64,CQI的取值范围是1至16,将它们联合编码的状态的取值范围是1至216,即第一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称为第一状态集合)的编码范围为1至216
CSI参数联合编码的方式可以是按照一定的次序对CRI、RI、PMI、CQI进行编码。例如按照图5中的次序,在状态1至216中,每连续的8个状态指示某个固定的RI、PMI及CQI取值组合时,对应的CRI状态变化的编码;而每间隔8个状态指示固定的CRI、PMI及CQI取值组合时,对应的RI状态变化的编码;而每间隔64个状态指示固定的CRI、RI及CQI取值组合时,对应的PMI状态变化的编码;而每间隔212个状态指示固定的CRI、RI及PMI取值组合时,对应的CQI状态变化的编码。
在某些场景下,终端不需要反馈完整的CSI,而只需要反馈部分的CSI。例如,TDD场景中,终端可以不反馈PMI,只需要反馈CRI、RI和CQI,即反馈的参数集合是第二CSI参数集合{CRI,RI,CQI},第二CSI参数集合是第一CSI参数集合的一个子集。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CSI参数通过联合编码的方式进行反馈,可以构成第二状态集合,第二状态集合的编码范围为1至210。对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CSI参数进行编码的一种方式是从第一状态集合中抽取对应的状态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其中,可以从1至216这些状态中,挑选出{CRI,RI,CQI}对应的状态,即固定某个PMI不变的状态,进行1至210的编码。
按照图6的方式从第一状态集合中挑选状态子集并编码成为第二状态集合。可以看出,CRI和RI在PMI之前编码,因此在第二状态集合中,CRI和RI对应的状态在第一状态集合中是连续的状态,例如,第一状态集合中状态1至状态64,状态4097至状态4160等,此时对应的第二状态集合中的状态编码只需将第一状态集合中挑选出的状态编码减去一个常数(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固定整数值)即可,例如第一状态集合中状态1至状态64的编码减去常数0,得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状态1至状态64;状态4097至状态4160的编码减去常数4032,得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状态65至状态128。
另外,CQI在第一状态集合中的编码次序在PMI之后,因此在第二状态集合中,CQI对应的状态在第一状态集合中是不连续的。挑选出的部分状态中,和CQI有关的状态是等间隔分布的,例如状态4097,状态4097+212,状态4097+2×212等,因此,可以将这些状态的编码除以212向下取整减一后乘以64,再加上常数65,得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状态65、129、193等。
实施例三
终端通过对参考信号的测量得到CSI,一个完整的CSI报告包含CRI、RI、PMI及CQI参数,称为第一CSI参数集合,第一CSI参数集合内的CSI参数通过联合编码的方式反馈。
例如,如图5所示,CRI的取值范围是1至8,RI的取值范围是1至8,PMI的取值范围是1至64,CQI的取值范围是1至16,将它们联合编码的状态的取值范围是1至216,即第一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称为第一状态集合)的编码范围为1至216
在某些场景下,终端不需要反馈完整的CSI,而只需要反馈部分的CSI。基站可以通过配置信令,通知终端需要上报的CSI参数(即第二CSI参数集合)的信息,终端据此上报第二CSI参数集合内的参数联合编码后的CSI报告。
本实施例中基站的配置方式如下所述。
方式一:基站配置反馈类型。其中,每种反馈类型指示需要反馈的CSI参数的类型。例如,反馈类型是CRI、RI及CQI的组合,CRI和PMI的组合等,终端与基站可以约定每种反馈类型对应的CSI参数组合。终端根据反馈类型的配置,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出CSI参数组合相应的状态子集,并编码为第二状态集合中的状态进行上报。
方式二:基站配置需要反馈的CSI参数对应的位图,例如图7所示的位图。在图7中,1表示该CSI参数需要反馈,0表示该CSI参数不需要反馈,因此,需要反馈的CSI参数包括CRI、RI和CQI。其中,终端和基站可以约定最大的CSI参数集合(比如,第一CSI参数集合),基站根据该集合配置位图,指示终端需要反馈的CSI参数,终端再根据该位图,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出CSI参数组合相应的状态子集,并编码为第二状态集合中的状态进行上报。
方式三:基站配置第一状态集合对应的位图,例如图8所示的位图。图8所示的位图按照第一状态集合的长度,在该位图中1代表对应位置的状态被选出,在该位图中0代表对应位置的状态不被选出。根据位图选出第一状态集合的子集之后,将其编码成为第二状态集合,从中挑选状态进行上报。
示例性地,基站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选出第一状态集合的子集之后,对其采用的编码方式。例如,可以将挑选出的状态子集按照与第一状态集合的编码顺序相同的顺序进行编码,或者可以将挑选出的状态子集按照与第一状态集合的编码顺序逆序相同的顺序进行编码等。
示例性地,终端可以通过上报其推荐的CSI参数子集的方式,建议基站对第二CSI参数集合的配置。
实施例四
终端通过对参考信号的测量得到CSI,一个完整的CSI报告包含CRI、RI、PMI及CQI参数,称为第一CSI参数集合,第一CSI参数集合内的CSI参数通过联合编码的方式反馈。
例如,如图5所示,CRI的取值范围是1至8,RI的取值范围是1至8,PMI的取值范围是1至64,CQI的取值范围是1至16,将它们联合编码的状态的取值范围是1至216,即第一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称为第一状态集合)的编码范围为1至216
在某些场景下,终端不需要反馈完整的CSI,而只需要反馈部分的CSI。例如TDD模式下,终端不需要反馈完整的CSI,终端可以只反馈CRI、RI和CQI,不反馈PMI,即反馈的参数集合是第二CSI参数集合{CRI,RI,CQI},第二CSI参数集合是第一CSI参数集合的一个子集。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CSI参数通过联合编码的方式进行反馈,构成第二状态集合,第二状态集合的编码范围为1至210。对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CSI参数进行编码的一种方式是从第一状态集合中抽取对应的状态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其中,可以从1至216这些状态中,挑选出{CRI,RI,CQI}对应的状态,即固定某个PMI不变的状态,进行1至210的编码。
另一方面,在CSI参数集合{CRI,RI,CQI}中,RI的取值会影响CQI的反馈开销。其中,RI的取值小于或等于4时,上报一个CQI,占16个状态,RI取值大于4时,上报两个CQI,占256个状态,因此,终端需要在计算出RI之后才能知道最终的CSI参数集合。此外,基站在分配CSI反馈资源时,一种情况是根据固定的CSI反馈开销非动态地分配资源。因此,为了保证CSI开销固定,一种方式是根据RI的计算结果,添加填充状态。例如,终端计算出的RI为3,只需反馈16个状态的一个CQI,据此得到210个状态位的第二状态集合,但是基站分配的资源是根据最大256个状态2个CQI的开销进行的,即总共应联合编码214个状态,终端可以根据图9的方式添加填充状态。其中,填充状态可以是一定长度的全0比特,长度可以根据RI取值来确定,对于第二状态集合中的每个状态,在其后面级联合并上填充状态,形成第三状态集合中的状态。例如,填充状态为4比特的0,级联合并到第二状态集合的每个状态之后,新生成的状态可以包括在第三状态集合(包含状态1至214)中,从第三状态集合中挑选状态进行编码上报,以保持CSI反馈开销固定。
实施例五
终端通过信道测量得到CSI参数,CSI参数集合可以包括{CRI,RI,PMI,相对功率指示,相对相位指示,CQI,相对功率非零元素个数指示}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如果配置第一类CSI的反馈,CSI参数集合可以包括{CRI,RI,PMI,CQI},如果配置第二类CSI的反馈,CSI参数集合可以包括{RI,PMI,相对功率指示,相对相位指示,CQI,相对功率非零元素个数指示}。
在5G系统中,一种较为高效的CSI编码上报方式是将需要反馈的CSI参数集合分成两个部分,分别为第一CSI子集和第二CSI子集,两个子集在同一个时隙或不同时隙上报,子集内的CSI参数是联合编码的,子集间是独立编码的。例如,如果配置第一类CSI反馈,第一CSI子集可以包括{CRI,RI,第一个传输码字对应的CQI},第二CSI子集可以包括{PMI,第二个传输码字对应的CQI};如果配置第二类CSI反馈,第一CSI子集可以包括{RI,CQI,相对功率非零元素个数指示},第二CSI子集可以包括{PMI,相对功率指示,相对相位指示}。总的来说,第一CSI子集的开销是固定的,第二CSI子集的开销是可变的,第一CSI子集中至少部分参数的取值,例如RI,相对功率非零元素个数指示等信息,决定第二CSI子集的开销。
在5G通信系统中,如果通过上行共享信道反馈CSI,基站会为终端分配用于CSI反馈的资源,终端在这些资源上上报CSI。一般来说,第一CSI子集决定第二CSI子集的开销,因此,第一CSI子集具有较高的优先级。由于第二CSI子集开销可变,基站不能准确预知CSI反馈需要的开销,因此,会出现基站分配的用于CSI反馈的资源不能满足实际CSI开销需求的情况。此时,可以通过反馈部分子带的第二CSI子集的方式,减小CSI反馈的开销以满足基站分配的用于CSI反馈的资源限制。
本实施例中,在CSI反馈带宽包含的K个子带中,终端根据以下至少之一:和基站约定的规则、基站的配置信息(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配置信息),从中选取M个子带反馈M个子带对应的第二CSI子集,剩余的K-M个子带不反馈第二CSI子集,其中,K是正整数,M是小于K的非负整数。M的取值根据基站分配的用于CSI反馈的资源和第二CSI子集反馈开销确定,其中,M的取值是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的开销满足基站分配用于CSI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大值。
示例性地,M个子带的选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
方式一:根据预定义的图样获取,例如,每间隔N个子带选取L个子带上报对应的第二CSI子集,如图10所示。
一种特殊的例子是每间隔N个子带选取1个子带上报对应的第二CSI子集,此时,基站RA(Resource Allocation,资源分配)分配了A个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单元)用于传输CSI,其中,B个RE用于传输第一CSI子集,CSI反馈带宽中K个子带需要反馈的第二CSI子集的比特数是X比特,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是r码率,q调制阶数,那么终端根据满足的最小N进行部分子带反馈第二CSI子集,例如,其中,表示向上取整。
方式二:根据CQI获取M个部分子带。例如,选取M个CQI最大的子带,上报这M个子带对应的第二CSI子集,所述CQI在第一CSI子集内上报。比如,基站RA分配了A个RE用于传输CSI,其中,B个RE用于传输第一CSI子集,CSI反馈带宽中K个子带需要反馈的第二CSI子集比特数是X比特,MCS是r码率,q调制阶数,那么终端根据满足的最大M进行部分子带反馈,例如,
或者,基站RA分配了A个RE用于传输CSI,其中B个RE用于传输第一CSI子集,CSI反馈带宽中K个子带需要反馈的第二CSI子集的比特数是X比特,那么终端不反馈P个CQI最低的子带,P的取值根据满足的最小P确定,例如,
示例性地,根据子带CQI选取M个子带,可以包括:将CSI反馈带宽包含的K个子带按照CQI排序,以此顺序每间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N的取值是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的开销满足基站RA分配用于CSI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小值,其中,N和L是非负整数。
示例性地,当CSI集合包含多于一个传输码字对应的CQI时,例如在RI大于4的时候,按照第一个传输码字对应的CQI选取M个子带。
示例性地,当按CQI从大到小排列,排在第M位的子带与至少一个其他子带有相同CQI时,选取这些子带中编号较小的子带上报第二CSI子集,或者选取这些子带中编号较大的子带上报第二CSI子集,或者终端根据信道测量,从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子带上报第二CSI子集,在第二CSI子集中包含选取的子带编号。
示例性地,M的取值大于或等于阈值M0时,M个子带选取的方式是方式一:在CSI反馈带宽中,每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
示例性地,M的取值小于阈值M0时,M个子带选取的方式是方式二:在CSI反馈带宽中,根据子带CQI选取M个子带反馈第二CSI子集。
示例性地,阈值M0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方式确定:通过基站的配置信息确定、通过基站与终端约定的方式确定,例如为一个固定值。
示例性地,所述CSI为上述第一类CSI时,M个子带选取的方式是方式二:在CSI反馈带宽中,根据子带CQI选取M个子带反馈第二CSI子集。
示例性地,所述CSI为第二类CSI时,M个子带选取的方式是方式一:在CSI反馈带宽中,每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1101,用于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一个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其中,第一状态集合是第一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第二状态集合是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第二CSI参数集合是第一CSI参数集合的子集;
第一传输模块1102,用于基于测量得到的CSI参数和第二状态集合,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CSI报告,其中,CSI报告中携带第二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
示例性地,第一处理模块1101,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约定的方式、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的第一配置信息,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一个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
示例性地,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指示待反馈的CSI参数的反馈类型、第一状态集合对应的位图、第一CSI参数集合对应的位图。
关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相关说明可以参照图1对应的实施例描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201,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CSI报告中携带第二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第二状态集合是第二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且第二状态集合由第一状态集合中的一个子集编码得到,第一状态集合是第一CSI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第二CSI参数集合是第一CSI参数集合的子集。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200,用于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指示待反馈的CSI参数的反馈类型、第一状态集合对应的位图、第一CSI参数集合对应的位图。
关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相关说明可以参照图2对应的实施例描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SI的反馈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CSI的反馈装置,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1301,用于从CSI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M个子带;
第二传输模块1302,用于反馈CSI,其中,CSI至少包括第一CSI子集和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K为正整数,M为小于K的非负整数。
其中,反馈的CSI不包括剩余的K-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
示例性地,与第二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可以包括:M的取值是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CSI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大值。
关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相关说明可以参照图3对应的实施例描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1401,用于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1402,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一项:与第一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接收CSI,其中,CSI至少包括第一CSI子集和从CSI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的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K为正整数,M为小于K的非负整数。
其中,CSI不包括剩余的K-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
示例性地,与第一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可以包括:M的取值是M个子带的第二CSI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CSI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大值。
关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相关说明可以参照图4对应的实施例描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1500,比如,终端,包括:第一存储器1501和第一处理器1502;第一存储器1501用于存储信息传输程序,该信息传输程序被第一处理器1502执行时实现图1所示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5中示出的通信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通信设备1500的限定,通信设备15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第一处理器15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Microcontroller Unit)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的处理装置。第一存储器1501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或模块,第一处理器1502通过运行存储在第一存储器1501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比如实现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第一存储器1501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存储器1501可包括相对于第一处理器15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通信设备150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示例性地,上述通信设备1500还可以包括第一通信单元1503;第一通信单元1503可以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在一个实例中,第一通信单元1503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信。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1600,比如,基站,包括:第二存储器1601和第二处理器1602;第二存储器1601用于存储信息传输程序,该信息传输程序被第二处理器1602执行时实现图2所示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6中示出的通信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通信设备1600的限定,通信设备16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示例性地,上述通信设备1600还可以包括第二通信单元1603;第二通信单元1603可以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
关于本实施例的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以及第二通信单元的说明可以参照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以及第一通信单元的说明,故于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比如,终端,包括:第三存储器和第三处理器;第三存储器用于存储CSI的反馈程序,该反馈程序被第三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图3所示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比如,基站,包括:第四存储器和第四处理器;第四存储器用于存储信息传输程序,该信息传输程序被第四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图4所示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关于第三存储器、第三处理器、第四存储器以及第四处理器的说明可以参照第一存储器和第一处理器的说明,故于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CSI的反馈程序,该反馈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3所示的CSI的反馈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信息传输程序,该信息传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1或图2或图4所示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或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范围内。

Claims (62)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一个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状态集合是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所述第二状态集合是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是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的子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基于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参数和所述第二状态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携带所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一个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约定的方式、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的第一配置信息,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一个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秩指示,预编码指示,信道质量指示}的子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在所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编码顺序,和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在所述第一状态集合中的编码顺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至少部分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集合中对应的状态的编码是连续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至少部分状态的编码根据与之对应的第一状态集合中的状态的编码减去一个固定整数值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至少部分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集合中对应的状态的编码是等间隔分布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至少部分状态的编码根据与之对应的第一状态集合中的状态的编码除以一个固定整数值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指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参数的反馈类型、所述第一状态集合对应的位图、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对应的位图。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约定的方式、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的第一配置信息,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一个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的第一配置信息,确定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的子集的编码方式;
根据所述编码方式,对所述选取的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编码方式,对所述选取的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包括:
将选取的子集按照与所述第一状态集合的编码顺序相同的顺序进行编码;或者,将选取的子集按照所述第一状态集合的编码顺序的逆序进行编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一个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参数子集的取值,确定所述第二状态集合对应的填充状态的长度,并将所述填充状态级联合并到所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每个状态,得到第三状态集合;
基于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参数和所述第三状态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携带所述第三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状态的取值由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约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数子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秩指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
15.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携带第二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所述第二状态集合是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且所述第二状态集合由第一状态集合中的一个子集编码得到,所述第一状态集合是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是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的子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指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参数的反馈类型、所述第一状态集合对应的位图、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对应的位图。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携带第三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所述第三状态集合由填充状态级联合并到所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每个状态后得到。
18.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M个子带;
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和所述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K为正整数,M为小于K的非负整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不包括K个子带中剩余的K-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M个子带,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以下至少一项:与第二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M个子带。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是信道状态信息集合{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秩指示,预编码指示,相对功率指示,相对相位指示,信道质量指示,相对功率非零元素个数指示}的子集。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秩指示、信道质量指示、相对功率非零元素个数指示,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指示、相对功率指示、相对相位指示、信道质量指示。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第二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包括:M的取值是所述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大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第二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还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的M个子带:
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每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N的取值是所述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小值,其中,N和L是非负整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第二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还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的M个子带:
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根据子带信道质量指示选取M个子带,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在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子集中反馈。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子带信道质量指示选取M个子带,包括:选取信道质量指示最大的M个子带。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子带信道质量指示选取M个子带,包括:
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包含的K个子带按照信道质量指示排序,以此顺序每间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N的取值是所述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小值,其中,N和L是非负整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含多于一个传输码字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时,按照第一传输码字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选取M个子带。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子带信道质量指示选取M个子带,包括:
当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包括的K个子带按信道质量指示从大到小排列,排在第M位的子带与至少一个其他子带有相同信道质量指示时,选取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相同的子带中编号较小的子带上报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或者选取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相同的子带中编号较大的子带上报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或者第一通信设备根据信道测量,从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相同的子带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子带上报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在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中包含选取的子带编号。
3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大于或等于阈值M0时,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每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
3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小于阈值M0时,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根据子带信道质量指示选取M个子带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M0的取值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方式确定: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约定的方式。
3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为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时,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根据子带信道质量指示选取M个子带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其中,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为不包含相对功率指示和相对相位指示中至少一项的信道状态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为第二类信道状态信息时,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每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其中,所述第二类信道状态信息为包含相对功率指示和相对相位指示中至少一项的信道状态信息。
35.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以下至少一项:与第一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和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的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K为正整数,M为小于K的非负整数。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不包括K个子带中剩余的K-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和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是信道状态信息集合{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秩指示,预编码指示,相对功率指示,相对相位指示,信道质量指示,相对功率非零元素个数指示}的子集。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秩指示、信道质量指示、相对功率非零元素个数指示,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指示、相对功率指示、相对相位指示、信道质量指示。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第一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包括:M的取值是所述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大值。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第一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还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的M个子带:
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每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N的取值是所述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小值,其中,N和L是非负整数。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第一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还包括:采用以下方式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的M个子带:
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根据子带信道质量指示选取M个子带,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在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子集中反馈。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子带信道质量指示选取M个子带,包括:选取信道质量指示最大的M个子带。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子带信道质量指示选取M个子带,包括:
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包含的K个子带按照信道质量指示排序,以此顺序每间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N的取值是所述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小值,其中,N和L是非负整数。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含多于一个传输码字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时,按照第一个传输码字对应信道质量指示选取M个子带。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子带信道质量指示选取M个子带,包括:
当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包括的K个子带按信道质量指示从大到小排列,排在第M位的子带与至少一个其他子带有相同信道质量指示时,选取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相同的子带中编号较小的子带,或者选取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相同的子带中编号较大的子带,或者根据信道测量,从所述信道质量指示相同的子带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子带,在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中包含选取的子带编号。
4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大于或等于阈值M0时,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每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
4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取值小于阈值M0时,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根据子带信道质量指示选取M个子带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
48.根据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方式向第一通信设备指示阈值M0的取值:通过第二配置信息,通知第一通信设备所述阈值M0的取值;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一通信设备约定所述阈值M0的取值。
4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为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时,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根据子带信道质量指示选取M个子带反馈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其中,所述第一类信道状态信息为不包括相对功率指示和相对相位指示中至少一项的信道状态信息。
50.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为第二类信道状态信息时,在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每隔N个子带反馈L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其中,所述第二类信道状态信息为包含相对功率指示和相对相位指示中至少一项的信道状态信息。
51.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一个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状态集合是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所述第二状态集合是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是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的子集;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参数和所述第二状态集合,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携带所述第二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约定的方式、第二通信设备提供的第一配置信息,从第一状态集合中选取一个子集进行编码得到第二状态集合。
53.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携带第二状态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所述第二状态集合是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且所述第二状态集合由第一状态集合中的一个子集编码得到,所述第一状态集合是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中的参数联合编码的状态集合;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是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的子集。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指示待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参数的反馈类型、所述第一状态集合对应的位图、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数集合对应的位图。
55.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M个子带;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反馈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和所述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K为正整数,M为小于K的非负整数。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第二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包括:M的取值是所述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大值。
57.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根据以下至少一项:与第一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第二通信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接收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至少包括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子集和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带宽中包含的K个子带中选取的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K为正整数,M为小于K的非负整数。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第一通信设备约定的规则,包括:M的取值是所述M个子带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子集的开销满足第二通信设备分配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资源限制的最大值。
5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存储器和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信息传输程序,所述信息传输程序被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6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存储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信息传输程序,所述信息传输程序被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6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存储器和第三处理器;所述第三存储器用于存储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程序,所述反馈程序被所述第三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的步骤。
62.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四存储器和第四处理器;所述第四存储器用于存储信息传输程序,所述信息传输程序被所述第四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35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1710912151.8A 2017-09-29 2017-09-29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1112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2151.8A CN108111254B (zh) 2017-09-29 2017-09-29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2111361133.8A CN113922855B (zh) 2017-09-29 2017-09-29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2151.8A CN108111254B (zh) 2017-09-29 2017-09-29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61133.8A Division CN113922855B (zh) 2017-09-29 2017-09-29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1254A true CN108111254A (zh) 2018-06-01
CN108111254B CN108111254B (zh) 2021-10-26

Family

ID=622068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12151.8A Active CN108111254B (zh) 2017-09-29 2017-09-29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2111361133.8A Active CN113922855B (zh) 2017-09-29 2017-09-29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61133.8A Active CN113922855B (zh) 2017-09-29 2017-09-29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811125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2640A (zh) * 2018-10-24 2020-05-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77360A (zh) * 2019-01-11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435886A (zh) * 2019-01-11 2020-07-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1435853A (zh) * 2019-02-02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Csi参数的指示方法和设备
CN111656715A (zh) * 2018-06-04 2020-09-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码本处理方法、系统、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16933A1 (en) * 2019-07-31 2021-02-04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Transmiss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8698A (zh) * 2011-11-10 2012-03-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377469A (zh) * 2011-09-30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信道信息反馈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2684850A (zh) * 2011-03-11 2012-09-19 夏普株式会社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20120250648A1 (en) * 2009-12-25 2012-10-0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22911A2 (ko) * 2010-04-01 2011-10-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 전송 방법
CN102291212B (zh) * 2011-08-12 2014-06-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和设备
CN103391158B (zh) * 2012-05-11 2016-05-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宽带信道信息的周期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35691B (zh) * 2013-12-20 2019-11-0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汇报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81514B (zh) * 2016-03-11 2020-09-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csi反馈方法、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50648A1 (en) * 2009-12-25 2012-10-0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N102684850A (zh) * 2011-03-11 2012-09-19 夏普株式会社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2377469A (zh) * 2011-09-30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信道信息反馈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2368698A (zh) * 2011-11-10 2012-03-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pmi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6715A (zh) * 2018-06-04 2020-09-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码本处理方法、系统、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56715B (zh) * 2018-06-04 2022-0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码本处理方法、系统、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92640A (zh) * 2018-10-24 2020-05-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92640B (zh) * 2018-10-24 2021-03-09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064380B2 (en) 2018-10-24 2021-07-13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and base s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1277360A (zh) * 2019-01-11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435886A (zh) * 2019-01-11 2020-07-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1277360B (zh) * 2019-01-11 2023-0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435853A (zh) * 2019-02-02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Csi参数的指示方法和设备
WO2021016933A1 (en) * 2019-07-31 2021-02-04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Transmiss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2855A (zh) 2022-01-11
CN113922855B (zh) 2023-10-31
CN108111254B (zh)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1254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7961672B2 (en) CQI feedback for OFDMA systems
KR102613744B1 (ko) 무선 통신에서의 채널 상태 정보 피드백
CN101924606B (zh) 基于pusch传输的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7888265B (zh) 信道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CN101917365B (zh) 一种码本的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847875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1969361B (zh) 传输周期反馈报告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44985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
CN101931513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终端
CN101917260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RU2616156C1 (ru) Способ и терминал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ью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состоянии канала
CN102938687B (zh) 上行预编码信息发送方法、预编码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2870343A (zh) 支持多报告模式的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
CN103297202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112078A (zh)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2244559A (zh) 一种预编码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1969367A (zh) 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终端
CN109039547B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通信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468925B (zh) 预编码矩阵索引上报及预编码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9391407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方法和资源分配方法及设备
CN101826943A (zh) 基于多码本的下行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KR20220027232A (ko) 능력 정보 및 채널 상태 정보의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CN107294642A (zh) 一种实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13953B (zh) 信道信息的发送方法、终端、基站及lte-a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