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2078A -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12078A
CN108112078A CN201710472004.3A CN201710472004A CN108112078A CN 108112078 A CN108112078 A CN 108112078A CN 201710472004 A CN201710472004 A CN 201710472004A CN 108112078 A CN108112078 A CN 108112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sets
time
parameter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720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12078B (zh
Inventor
陈艺戬
鲁照华
蒋创新
李儒岳
吴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4720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12078B/zh
Priority to CN202311173022.3A priority patent/CN1170982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12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2078A/zh
Priority to RU2020101657A priority patent/RU2729771C1/ru
Priority to JP2019571024A priority patent/JP7168592B2/ja
Priority to EP18820058.8A priority patent/EP3644672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90602 priority patent/WO2018233505A1/zh
Priority to KR1020207001873A priority patent/KR20200018676A/ko
Priority to US16/718,699 priority patent/US11582779B2/en
Priority to JP2022026584A priority patent/JP7308315B2/ja
Priority to US17/954,408 priority patent/US2023001511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12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120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28Variable 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7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data requirements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42Form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根据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在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内选择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并将选择的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通知给接收端。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终端处理业务的成本高,时间不灵活的问题,达到减低处理业务的成本,灵活进行业务的处理的效果。

Description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 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在基带上需要处理多种类型任务。这些任务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上行数据的发送准备:终端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物理下行控 制信令(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为DCI),需要在限定的时间 内完成数据的编码调制、预编码等基带处理任务。
下行数据的解调接收:终端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需要在限定的 时间内完成解调参考信号估计、解调及译码任务,并判断码块是否正确接 收,以便在限定的位置上及时的反馈确认/非确认(ACK/NACK)应答。
信道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简称为CSI)的测量反馈:下行 的测量反馈需要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处理CSI process中配置的测量参考信 号进行估计,然后根据测量的信道进行信道信息的量化,在限定的时间内 完成CSI量化计算及上行的CSI上报。CSI包括秩指示信息(rank indicator, 简称为R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er matrixindicator,简称为PMI), 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简称为CQI),信道状态信息系 统测量导频(CSI-RS response indicator/index,简称为CRI)等多种类型。
波束信息的(beam sate information,简称为BSI)测量反馈:下行的 波束信息反馈需要根据BSI process中配置的参考导频进行估计,然后进 行波束质量计算及波束选择,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BSI反馈,BSI包括波 束索引、导频资源索引、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 简称为RSRP)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信道信息和波束信息可以均理解为广义的信道信 息,在描述时可以进行合并,也就是说将BSI理解为一种CSI。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方式是基于接收到DCI的时间单元,定义一些 的时间单元的偏置值,留给终端处理上述任务。这个偏置值是比较固定的:
上行数据的发送准备的处理时间(Tx Processing time):终端一般在收 到上行授权UL Grant(一种DCI类型)后的第x个时间单元上发送上行 数据,对于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ing,简称为TDD)情况,如 果第x1个时间单元不能用于发送上行信息,则推迟delay到下一个可以发 送上行信息的时间单元。x1一般为约定值,或者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预先配 置一个x1取值。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为FDD 的情况上行数据的发送准备的处理时间如图1所示。
下行数据的解调接收的处理时间(Rx Processing time):终端一般在收 到下行数据的第x2个时间单元上发送ACK/NACK(正确/错误应答)响应, 对于TDD情况,如果第x2个时间单元不能用于发送上行信息,则delay 到下一个可以发送上行信息的时间单元。FDD的情况下行数据的解调接收 的处理时间如图2a所示。
下行信道信息的测量反馈处理时间(CSI Processing time):终端一般 在收到下行发送的非周期反馈触发信令后的第x3个时间单元上上报CSI, 对于TDD时分双工情况,如果第x3个时间单元不能用于发送上行信息, 则delay到下一个可以发送上行信息的时间单元。FDD频分双工的情况下 行信道信息的测量处理时间反馈如图2b所示。
可以看到x1,x2,x3是约定的或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为RRC)信令配置,灵活性不是很好。
这种方式在4G系统中应用时,由于各种情况终端的处理任务复杂 度及耗时差异不是非常大,因此按照最大复杂度对应的耗时约定或配置 处理时间x1,x2,x3,由于x1,x2,x3,都不超过5ms,一个slot为 1ms时,时间不超过5ms,就可以使得t2-t1对于所有的终端所有的情况 都能满足需求,不会对终端的处理能力产生苛刻的要求而导致成本增加 其中t1、t2表示时间位置。
但在5G NR系统中,因为支持更高阶的调制方式,更多的天线更 多波束的传输,更大的带宽,更高的传输速率,终端在处理不同任务时 计算量差异很大。另一方面,不同的业务,其传输需求的差异性也很大。 比如有的业务(例如高可靠通信(Ultra Raliable&LowLatency Communication,简称为URLLC),低时延高可靠)具有苛刻的低延迟要 求,而有的业务(例如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简称为FTP) 则对时延不是很敏感,这样如果都按照计算量最大的情况以及最苛刻的 延迟要求考虑,会明显的增加终端的硬件成本。
由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留给终端的处理时间比较固定,不够灵活。 终端需要面临各种不同难度的处理任务,有的情况复杂度高,有情况复杂 度低。复杂度高时会造成留给终端的处理时间不够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相关技术中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 置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终端处理业务的成本高,时间不灵 活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 配置方法,包括: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所述第一类参数 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根据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所述 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在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 位置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并将选择的所 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通知给接收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输块或者是编码 块的大小;可用的资源粒度RE数目;传输层数目;调制参数或者是译码 参数;基础参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类型或者是大小;传输技术;最大的 下行控制信息的数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占用的符号数目;用户种类;下 行控制信息的位置;传输波形;时间提前量。
可选地,所述配置范围内的符号位置不小于第i个时域符号,其中,i 表示时域符号索引,i的取值范围是根据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中包括的传 输参数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参数的配置方法,包括: 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 置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 据参数的集合;在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第一类参数 集合的配置,并将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输块的大小;编 码块的大小;可用的资源粒度RE数目;传输层数目;调制参数或者是译 码参数;基础参数;最大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数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占用 的符号数目;下行控制信息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位置参数的配置方法,其特 征在于,包括:确定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所述第二类参数集 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根据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下行数 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和/或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 的配置范围。
可选地,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输块大小;编码 块大小;可用的资源粒度RE数目;传输层数目;调制参数;编码参数; 基础参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类型或者是大小;最大的下行控制信息数目;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占用的符号数目;用户种类;下行控制信息位置;传输 波形;传输次数;预编码参数;映射方式;时间提前量。
可选地,在根据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结 束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 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并将选择 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通知给接收端。
可选地,所述配置范围内的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置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配置范围内的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置不大于第j个时域符号,其 中,j表示时域符号索引,j的取值范围是根据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中包括 的传输参数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配置范围内的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置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可配置范围内的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不小于第k个时域符 号,其中,所述k表示时域符号索引,j的取值范围是根据所述第二类参 数集合包括的传输参数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和所述上行应答信息时域 发送符号位置包括:所述配置范围内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置和 所述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之间的间隔不小于m个符号,其中, 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m的取值是根据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中包 括的传输参数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下行参数的配置方法,包括: 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 置确定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 据参数的集合;在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第二类参数 集合的配置,并将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道信息传输位置的确定方 法,包括: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 配置值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根据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上 行上报信道信息的时域发送符号的传输位置和/或时隙位置。
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量参考导频的位置;干扰 测量资源(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Resource,简称为IMR的位置;端口 数目;反馈模式配置;反馈粒度;量化方式;量化的带宽大小或资源块 RB数目;码本配置;信道信息CSI计算器的传输假设;时间提前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道信息的配置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上报时域位置;根据所述信道信息的上报时域位置确 定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是信 道信息的参数集合;在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第三类 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并将确定的所述第三类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 接收端。
可选地,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IMR位置;端口数 目;反馈模式配置;反馈粒度;量化方式;量化的带宽大小或资源块RB 数目;码本配置;信道信息CSI计算器的传输假设;用于上行上报CSI 测量的参考导频的时域位置;用于上行上报CSI测量的IMR的时域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配置N1种取值集合,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者等于 1的整数,所述N1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 置的信令确定;确定所述N1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 需求;反馈所述N1种取值集合对应的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需求 的指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 包括:确定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其中,所述M1为大于或 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1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 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确定所述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对 应的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 数据参数的集合;反馈所述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对应的所 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包括: 确定为第二类参数集合配置N2种取值集合,其中,所述N2为大于或者等 于1的整数,所述N2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 站配置的信令确定,其中,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确定所述N2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需求;反馈所述N2种 取值集合对应的所述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需求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输块大小;编码 块大小;可用资源粒度RE数目;层数目;解调参考信号DMRS数目;调 制参数;编码参数;基础参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类型或者是大小;最大 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数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占用的符号数目;用户种类; 下行控制信息位置;波形;传输次数;预编码参数;映射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 包括:确定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其中,所述M2为大于或者等 于1的整数,所述M2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 站配置的信令确定;确定所述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二 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 的集合;反馈所述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对应的所述第二类参数 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包括: 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配置N3种取值集合,其中,所述N3为大于或者等于 1的整数,所述N3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 置的信令确定,其中,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确定 所述N3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信道信息计算处理时间的需求;反馈所述N3种 取值集合对应的所述信道信息计算处理时间的需求的指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 至少之一:参考导频位置;IMR位置;端口数目;反馈模式配置;反馈粒 度;量化方式;量化的带宽大小或资源块RB数目;码本配置;信道信息 CSI计算器的传输假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 包括:确定M3种信道信息计算时间的取值,其中,所述M3为大于或者等 于1的整数,所述M3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 站配置的信令确定;确定所述M3种信道信息计算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三 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反馈所述M3种信道信息计算时间的取值对 应的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输参数的处理方法,包括: 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根据所述数据信道的传输参数集合 的配置,确定应答消息传输配置,其中,所述应答消息传输配置包括:所 述应答消息的传输位置,承载所述应答消息的信道类型;根据所述应答消 息传输配置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 的配置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 其中,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第二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 置的配置范围;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 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并将选择的所述上行 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通知给接收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参数的配置装置,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第四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 范围,其中,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第二处理模块, 用于在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 置,并将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位置参数的配置装置,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所述第二类参 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类参数 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和/或上行应 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下行参数的配置装置,其特 征在于,包括:第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确定第二类参 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第二类 参数集合的配置,并将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道信息传输位置的确定装 置,包括:第八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所 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第九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上行上报信道信息的时域发送符 号的传输位置和/或时隙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道信息的配置装置,包括: 第九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上报时域位置;第十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信道信息的上报时域位置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 其中,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第五处理模 块,用于在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第三类传输参数集 合的配置,并将确定的所述第三类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装置,包括: 第十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配置N1种取值集合,其中, 所述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N1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 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第十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 N1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需求;第一反馈模块,用于 反馈所述N1种取值集合对应的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需求的指示 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装置, 包括:第十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 其中,所述M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1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 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第十四确定模块,用于确 定所述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限制 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第二反馈 模块,用于反馈所述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对应的所述第一 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装置,包括: 第十五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为第二类参数集合配置N2种取值集合,其中, 所述N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N2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 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其中,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 行数据参数的集合;第十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N2种取值集合对应 的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需求;第三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所述N2种取值集 合对应的所述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需求的指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装置, 包括:第十七确定模块,用于确定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其中, 所述M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2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 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第十八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 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 其中,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第四反馈模块,用于 反馈所述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对应的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限 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装置,包括: 第十九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配置N3种取值集合,其中, 所述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N3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 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其中,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是信 道信息的参数集合;第二十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N3种取值集合对应 的信道信息计算处理时间的需求;第五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所述N3种取 值集合对应的所述信道信息计算处理时间的需求的指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装置, 包括:第二十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M3种信道信息计算时间的取值,其 中,所述M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3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 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第二十二确定模块,用于确 定所述M3种信道信息计算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 范围;第六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所述M3种信道信息计算时间的取值对应 的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输参数的处理方法,包括: 第二十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第二十四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道的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确定应答消息 传输配置,其中,所述应答消息传输配置包括:所述应答消息的传输位置, 承载所述应答消息的信道类型;第六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答消息传 输配置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 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通过本发明,由于基站在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后,根据第一 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在上 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 号位置,并将选择的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通知给接收端。从而使 得终端可以根据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灵活的进行数据的处理。因 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终端处理业务的成本高,时间不灵活的问题, 达到减低处理业务的成本,灵活进行业务的处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 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 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上行数据的发送准备的处理时间的示意图;
图2a是相关技术中下行数据的解调接收的处理时间的示意图;
图2b是相关技术中下行信道信息的测量处理时间反馈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的移动 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的 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位置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信息传输位置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信息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参数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上行数据发送数据的准备时间的示 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下行数据解调及应答信息准备的时 间的示意图(一);
图1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下行数据解调及应答信息准备的时 间的示意图(二);
图2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应答消息发送配置的确定方法的示 意图(一);
图2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应答消息发送配置的确定方法的示 意图(二);
图2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下行数据解调及应答信息准备的时 间的示意图(一);
图2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下行数据解调及应答信息准备的时 间的示意图(二);
图2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CSI测量的示意图(一);
图2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CSI测量的示意图(二);
图2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TDD系统或灵活双工系统的示意图 (一);
图2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TDD系统或灵活双工系统的示意图 (二);
图2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测量导频CSI-RS的发送位置的示意 图(一);
图2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测量导频CSI-RS的发送位置的示意 图(二);
图3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装置 的结构框图;
图3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参数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位置参数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参数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信息传输位置的确定装置结构框图;
图3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信息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间参数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3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 (一);
图3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间参数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图3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 (二);
图4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间参数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三);
图4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 (三);
图4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参数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 “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 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 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 的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 图3所示,移动终端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3中仅示出一个)处理 器302(处理器3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 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3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 传输装置3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 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30还可包括比 图3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3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3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 例中的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 器3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 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304可包括高速随机 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 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304可进一步包括 相对于处理器3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 至移动终端3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 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3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 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3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 传输装置3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 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 个实例中,传输装置3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 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图 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上述第一类参数 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步骤S404,根据上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上述上行数据信 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
步骤S406,在上述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内选择上 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并将选择的上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 号位置通知给接收端。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基站在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后,根据第 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在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内选择上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 符号位置,并将选择的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通知给接收端。从而 使得终端可以根据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灵活的进行数据的处理。 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终端处理业务的成本高,时间不灵活的问 题,达到减低处理业务的成本,灵活进行业务的处理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输块 或者是编码块的大小;可用的资源粒度RE数目;传输层数目;调制参数 或者是译码参数;基础参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类型或者是大小;传输技 术;最大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数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占用的符号数目;用 户种类;下行控制信息的位置;传输波形;时间提前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配置范围内的符号位置不小于第i个时 域符号,其中,i表示时域符号索引,i的取值范围是根据上述第一类参数 集合中包括的传输参数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上行参数的配置方法,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 施例的上行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
步骤S504,根据上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确定第一类参数 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上述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步骤S506,在上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上述第一类参 数集合的配置,并将上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基站在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后,根 据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 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并在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 内选择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并将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 从而使得终端可以在确定上行数据参数,根据上行数据参数对上行数据的 相关业务进行处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终端处理业务的成本高,时间不灵活的问题,达到减低处理业务的成本,灵活进行业务的处 理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输块 的大小;编码块的大小;可用的资源粒度RE数目;传输层数目;调制参 数或者是译码参数;基础参数;最大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数目;物理上行共 享信道占用的符号数目;下行控制信息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位置参数的配置方法,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 施例的位置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2,确定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上述第二类参数 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步骤S604,根据上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 结束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和/或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的配置范 围。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基站确定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后,其中,第 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根据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 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和/或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 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并在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内选择 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并将选择的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 通知给接收端。从而使得终端可以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对下 行业务进行相关的处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终端处理业务的 成本高,时间不灵活的问题,达到减低处理业务的成本,灵活进行业务的 处理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 输块大小;编码块大小;可用的资源粒度RE数目;传输层数目;调制参 数;编码参数;基础参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类型或者是大小;最大的下 行控制信息数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占用的符号数目;用户种类;下行控 制信息位置;传输波形;传输次数;预编码参数;映射方式;时间提前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下行数 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后,在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的 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并将选择的所述下行 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通知给接收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配置范围内的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 置包括以下之一:上述配置范围内的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置不大于第 j个时域符号,其中,j表示时域符号索引,j的取值范围是根据上述第二 类参数集合中包括的传输参数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配置范围内的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 置包括以下之一:上述可配置范围内的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不 小于第k个时域符号,其中,上述k表示时域符号索引,j的取值范围是 根据上述第二类参数集合包括的传输参数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和上述上 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包括:上述配置范围内的上述下行数据信道 结束符号位置和上述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之间的间隔不小于 m个符号,其中,上述m为大于1的整数,上述m的取值是根据上述第 二类参数集合中包括的传输参数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下行参数的配置方法,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 施例的下行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2,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
步骤S704,根据上述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确定第二类参数 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上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步骤S706,在上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上述第二类参 数集合的配置,并将上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基站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根据下 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确定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第二 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并在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 择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并将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从 而使得终端可以根据下行数据参数灵活的进行数据的处理。因此,可以解 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终端处理业务的成本高,时间不灵活的问题,达到减低 处理业务的成本,灵活进行业务的处理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传输位置的确定方法,图8是根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信息传输位置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 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802,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上述第三类参数 集合的配置值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
步骤S804,根据上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上行上报信道信 息的时域发送符号的传输位置和/或时隙位置。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基站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第三 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并根据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 置值确定上行上报信道信息的时域发送符号的传输位置和/或时隙位置。从 而使得终端可以根据上行上报信道信息的时域发送符号的传输位置和/或 时隙位置灵活的进行数据的处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终端处 理业务的成本高,时间不灵活的问题,达到减低处理业务的成本,灵活进 行业务的处理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 量参考导频的位置;IMR的位置;端口数目;反馈模式配置;反馈粒度; 量化方式;量化的带宽大小或资源块RB数目;码本配置;信道信息CSI 计算器的传输假设;时间提前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的配置方法,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 施例的信道信息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902,确定上述信道信息的上报时域位置;
步骤S904,根据上述信道信息的上报时域位置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 的配置范围,其中,上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
步骤S906,在上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上述第三类传 输参数集合的配置,并将确定的上述第三类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 收端。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基站在确定上述信道信息的上报时域位置后,根 据信道信息的上报时域位置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第三 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并在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 范围内选择第三类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并将确定的第三类传输参数集合 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从而使得终端可以根据配置值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 合灵活的进行数据的处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终端处理业务的成本高,时间不灵活的问题,达到减低处理业务的成本,灵活进行业务 的处理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IMR位置;端口数目;反馈模式配置;反馈粒度;量化方式;量化的带宽 大小或资源块RB数目;码本配置;信道信息CSI计算器的传输假设;用 于上行上报CSI测量的参考导频的时域位置;用于上行上报CSI测量的 IMR的时域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图10是根据本发明 实施例的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10所示,该流程包括 如下步骤:
步骤S1002,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配置N1种取值集合,其中,上述 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上述N1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 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
步骤S1004,确定上述N1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 需求;
步骤S1006,反馈上述N1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上述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 间的需求的指示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终端在确定上述N1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上行数据 发送准备时间的需求后,确定N1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 间的需求,反述N1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需求的指 示信息。从而使得终端可以灵活的进行业务的处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 技术中存在终端处理业务的成本高,时间不灵活的问题,达到减低处理业 务的成本,灵活进行业务的处理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图11是根据本 发明实施例的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11所示,该 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2,确定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其中,上述 M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上述M1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 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
步骤S1104,确定上述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 一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其中,上述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 数的集合;
步骤S1106,反馈上述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对应的上 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终端在确定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 后,其中,M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上述M1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 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确定M1种上行数据发送 准备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其中,第一类参 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从而使得终端可以根据上行数据信道的起 始符号位置灵活的进行数据的处理,并反馈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 的取值对应的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终端 可以灵活的处理业务。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终端处理业务的成 本高,时间不灵活的问题,达到减低处理业务的成本,灵活进行业务的处 理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图12是根据本发明 实施例的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12所示,该流程包括 如下步骤:
步骤S1202,确定为第二类参数集合配置N2种取值集合,其中,上述 N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上述N2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 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其中,上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 参数的集合;
步骤S1204,确定上述N2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需求;
步骤S1206,反馈上述N2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上述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 需求的指示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终端在确定为第二类参数集合配置N2种取值集 合,其中,N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N2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 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其中,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 数据参数的集合后,确定N2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需求, 并反馈N2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需求的指示信息。从而 使得终端可以灵活的进行数据的处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终 端处理业务的成本高,时间不灵活的问题,达到减低处理业务的成本,灵 活进行业务的处理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 输块大小;编码块大小;可用资源粒度RE数目;层数目;解调参考信号 DMRS数目;调制参数;编码参数;基础参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类型或 者是大小;最大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数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占用的符号数 目;用户种类;下行控制信息位置;波形;传输次数;预编码参数;映射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图13是根据本 发明实施例的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13所示,该 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302,确定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其中,上述M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上述M2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 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
步骤S1304,确定上述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二类 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其中,上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 集合;
步骤S1306,反馈上述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对应的上述第 二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终端在确定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其 中,M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上述M2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 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确定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 的取值对应的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其中,第二类参数集合是 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并反馈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从而使得终端可以灵活的进行数 据的处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终端处理业务的成本高,时 间不灵活的问题,达到减低处理业务的成本,灵活进行业务的处理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图14是根据本发明 实施例的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三),如图14所示,该流程包括 如下步骤:
步骤S1402,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配置N3种取值集合,其中,上述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上述N3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 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其中,上述第三类参数集合是信道信息 的参数集合;
步骤S1404,确定上述N3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信道信息计算处理时间的 需求;
步骤S1406,反馈上述N3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上述信道信息计算处理时 间的需求的指示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终端在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配置N3种取值集合, 其中,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N3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 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其中,第三类参数集合是信道信息 的参数集合后,确定N3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信道信息计算处理时间的需求, 并反馈N3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上述信道信息计算处理时间的需求的指示信 息。从而使得终端可以灵活的进行数据的处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 中存在终端处理业务的成本高,时间不灵活的问题,达到减低处理业务的 成本,灵活进行业务的处理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 考导频位置;IMR位置;端口数目;反馈模式配置;反馈粒度;量化方式; 量化的带宽大小或资源块RB数目;码本配置;信道信息CSI计算器的传 输假设。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图15是根据本 发明实施例的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三),如图15所示,该 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502,确定M3种信道信息计算时间的取值,其中,上述M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上述M3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 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
步骤S1504,确定上述M3种信道信息计算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三类 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
步骤S1506,反馈上述M3种信道信息计算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三类 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终端。从而使得终端可以根据上行数据信道的起 始符号位置灵活的进行数据的处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终端 处理业务的成本高,时间不灵活的问题,达到减低处理业务的成本,灵活 进行业务的处理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传输参数的处理方法,图16是根据本发明 实施例的传输参数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6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 步骤:
步骤S1602,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
步骤S1604,根据上述数据信道的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确定应答消 息传输配置,其中,上述应答消息传输配置包括:上述应答消息的传输位 置,承载上述应答消息的信道类型;
步骤S1606,根据上述应答消息传输配置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终端或者基站在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参数集合的 配置后,根据数据信道的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确定应答消息传输配置, 其中,应答消息传输配置包括:应答消息的传输位置,承载应答消息的信 道类型。并根据应答消息传输配置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从而使得终端 可以根据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灵活的进行数据的处理。因此,可 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终端处理业务的成本高,时间不灵活的问题,达到减低处理业务的成本,灵活进行业务的处理的效果。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站,也可以是终端,但不限于 此。
上述实施例中的N1、N2、N3、M1、M2、M3的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 同。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应用于自包含Self-contained structure的场景中。
在NR中,Self-contained structure自包含结构可以用于一个或多个timeinterval时间间隔。其主要的好处是,这种结构不需要定义比较复杂的时 域timeinterval之间的时序关系,有着很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以time interval是一个Slot时隙为例,上行数据的发送准备的处理、下行数据的 解调接收及应答响应、下行信道信息的测量反馈均在1个Slot内完成。这 种情况,合理充分的设计使得在不增加复杂度情况下尽可能的支持 Self-contained需要比较灵活的传输资源位置确定方法。
Case 1:上行数据的处理UL Data processing:
图17中t1与t2之间的时间差就是最大的上行数据发送数据的准备时 间。需要说明的是PDCCH上发送的DCI位置不一定是在第一个符号,有 可能存在于第2,3个符号,这会减小t1与t2的时间差。PUSCH的起始位 置可以由基站通过控制信令灵活的指示,位置可以前移或后移。影响UL Data processing处理时间需求的因素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Transmission block size/Code block size:表征传输块TB或编码块 CB的大小。一个传输块包括1个或多个编码块。传输块和编码块越大, 编码、交织的复杂度就会越高,需要更多的时间处理
2、Available RE number:表征可用的RE resource element数目,RE 数目越多,说明需要同时传输的调制符号数目越多,处理起来会越复杂。 这里的可用RE可以统计单个载频上的或者统计多个载频上的。
3、Layer number or 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导频) portnumber:表征传输层数目,当空间复用自由度足够高时,可以采用多 个层同时传输,每个层传输不同的数目,层数越多,由于要处理更多的数 据,并且可能增加一些复杂的层映射处理,因此复杂度也会越高。DMRS port数目经常与层的数目相同。还有一些情况DMRS port是层数目的倍数。
4、Modulation/Coding parameter:在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调 制方式主要有BPSK(二相位移键控),QPSK(4相位移键控),16QAM(16 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64QAM,256QAM等,不同的调制方 式有着不同的星座图,也有着不同的复杂度。编码技术目前有LDPC(低密 度奇偶校验码),turbo码,CC(卷积码,polar极化码等多种方式,不同 类型的编码其复杂度也是不同的,比如LDPC编码复杂度就小于turbo码 的复杂度。码率也有多种码率,比如1/3,1/2,1/4,3/4,5/6等等。相同 输入bit的条件下,码率越低,其复杂度也越高一些。
5、Numerology parameter(基础参数):主要包括子载波数目/间隔, FFT点数,时域符号(e.g.OFDM symbol)长度、采样频率等参数.不同 的parameter对应的复杂度也有明显的不同。
6、DCI format type/size:不同的DCI format type或者是不同的DCI formatsize,其检测复杂度也是不同的,由于成功检测到DCI后才会开始 上行数据的发送准备,因此DCI检测的耗时越多,留给数据发送准备的时 间会越少.
7、MIMO(多天线)scheme:传输技术包括多种技术,比如分集传 输的SFBC/STBC编码,CDD(循环移位分集)技术,precoder cycling。 这些技术复杂度有较大的差异,处理时间也不同。
8、Maximum DCI number:终端可能受到多个DCI,如果收到多个 DCI的话,需要的处理时间会明显增加。
9、PUSCH(上行数据/共享信道)符号数目:终端的上行占用的符号 数目会有较大的差异,这会影响
10、UE category:不同种类的UE的能力等级不同,处理相同任务需 要的时间不同。
11、Waveform(传输波形):上行传输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waveform, 比如SC-FDMA,CP-OFDM等.不同的Waveform的基带处理复杂度是不 同的,需要的处理时间也不同。
12、Interleaving parameter:存在交织和非交织的多种情况,交织使能 的情况下处理复杂度会更高一些。
13、Precoding parameter不同的预编码方式;不同的预编码粒度。
14、Timing advance:该参数用于终端的发送提前,以克服不同UE 传输路径不同导致的到达时间不同引起的一些问题。TA越大,UE的可用 的处理时间会越短。
保护方案A1:对processing time的灵活性进行增强:具体包括以下步 骤: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基站侧), 包括:
步骤101: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
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参数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结合: Transmissionblock size/Code block size;Available RE number;Layer number or DMRS portnumber;Modulation and Coding parameter;Numerology parameter;DCI format type/size;Maximum DCI number;Total OFDM symbol number occupied by PUSCH;UEcategory;DCI location;Waveform;Time Advance;
步骤102:确定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可配置范围;
所述可配置范围内的符号位置不小于第i个符号,其中i表示符号索 引。其中,i的取值根据第一类参数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确定。
步骤103:从可配置范围内选择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并通知 给接收端。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终端侧),包括:
步骤201: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配置N种取值集合;N为大于等于1 的整数;所述取值由收发端约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信令确定;
步骤202:确定N种取值集合的情况下对应的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 的需求;
步骤203:反馈N种取值的情况对应的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需求 的指示信息。
保护方案B1:对传输参数的配置进行限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行参数的配置方法(基站侧),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1: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
步骤112:根据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 可配置范围;
所述第一类参数包括一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Transmission block size;Codeblock size;Layer number;DMRS port number;Modulation or Coding parameter;Numerology parameter;Maximum DCI number;Total OFDM symbol number occupied byPUSCH;DCI location;
步骤113:从所述可配置范围内选择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并通知 给接收端。
本发明还提出了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终端侧),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1:确定M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M为大于等于1 的整数;所述取值由收发端约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信令确定;
步骤212:确定所述M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一类 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
步骤213:反馈所述M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一类 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具体实施例2:
Case 2:下行数据的处理DL Data processing
图18以及图19中t1与t2之间的时间差就是最大的下行数据解调及 应答信息准备的时间,其中,t1、t2表示时间位置,可以统一称为DL Data processing。需要说明的是PDCCH上发送的DCI位置不一定是在第一个 符号,有可能存在于第2,3个符号,这会减小t1与t2的时间差。PUCCH 分为长格式和短格式的两种类型。占用的符号数目也可以为1个或多个, 起始位置也可以前移或后移。
影响DL Data processing处理时间需求的因素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Mapping parameter:如果一个CB被映射到多个符号,由于解码时 要接收完所有信息后才能进行解码,因此需要更长的处理时间。
2、Transmission block size/Code block size:表征传输块或编码块的大 小。一个传输块包括1个或多个编码块。传输块和编码块越大,编码、交 织的复杂度就会越高,需要更多的时间处理
3、Available RE number:表征可用的RE数目,RE数目越多,说明 需要同时传输的调制符号数目越多,处理起来会越复杂。这里的Available RE可以统计单个载频上的或者统计多个载频上的。
4、Layer number or DMRS port number:表征传输层数目,当空间复 用自由度足够高时,可以采用多个层同时传输,每个层传输不同的数目, 层数越多,由于要处理更多的数据,并且可能增加一些复杂的层映射处理, 因此接收处理的复杂度也会非常明显的增加。DMRS port数目经常与层的 数目相同。还有一些情况DMRS port是层数目的倍数。DMRS的信道估计 也需要处理时间。
5、Modulation/Coding parameter:在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调 制方式主要有BPSK,QPSK,16QAM,64QAM,256QAM等,不同的调制方式 有着不同的星座图,也有着不同的解调复杂度。编码技术目前有LDPC码, turbo码,CC码,polar码等多种方式,不同类型的解码其复杂度也是不同 的,比如LDPC解码复杂度就小于turbo码的复杂度。码率也有多种码率, 比如1/3,1/2,1/4,3/4,5/6等等。相同输入bit的条件下,码率越低, 其解码复杂度也越高一些。
6、Numerology parameter:主要包括子载波数目/间隔,FFT点数,时 域符号(e.g.OFDM symbol)长度、采样频率等参数.不同的parameter对 应的复杂度也有明显的不同。
7、DCI format type/size:不同的DCI format type或者是不同的DCI formatsize,其检测复杂度也是不同的,由于成功检测到DCI后才会开始 下行数据的解调,因此DCI检测的耗时越多,留给解调解码及上行应答反 馈的时间会越少.
8、MIMO scheme:传输技术包括多种技术,比如分集传输的 SFBC/STBC编码,CDD技术,precoder cycling。这些技术的接收复杂度 有较大的差异,处理时间也不同。
9、Maximum DCI number:终端可能受到多个DCI,如果收到多个 DCI的话,需要的处理时间会明显增加。多个DCI包括一个CC的多个 DCI或者多个CC的多个DCI。
10、PDSCH符号数目:终端的下行占用的符号数目的结束位置,这 会影响留给终端的处理时间;
11、传输次数:第一次传输的新传数据一般处理起来比较快,但是重 传需要与之前传输的信息进行联合的译码,重传次数越多,处理越复杂, 需要更多的时间。
12、UE category:不同种类的UE的能力等级不同,处理相同任务需 要的时间不同。
13、预编码参数:不同预编码方式的复杂度不一样,比如线性预编码 和非线性预编码不同。多用户预编码和单用户预编码不同。另外,存在多 级预编码时,预编码级数越多,维度越高,就会越复杂。不同的预编码粒 度的复杂度也不同,比如子带预编码和宽带预编码。
14、Timing advance:该参数用于终端的发送提前,以克服不同UE 传输路径不同导致的到达时间不同引起的一些问题。TA越大,UE的可用 的处理时间会越短。
15、Waveform:传输波形有SC-FDMA和OFDM等,不同传输波形 在基带上对信号的处理方式不同,比如SC-FDM就比OFDM要多一个变 换,这也会造成复杂度不同。
保护方案A2:对processing time的灵活性进行增强,包括以下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位置参数的配置方法(基站侧),包括:
步骤301:确定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
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参数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结合:传输块大 小;编码块大小;可用RE数目;层数目;DMRS数目;调制参数;编码 参数;Numerology参数;DCI formattype/size;最大的DCI数目;PDSCH 占用的符号数目;UE category;DCI位置;传输波形;传输次数;预编码 参数;映射方式,Timing advance
步骤302: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置的可配置范围和/或确定上 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的可配置范围。
所述可配置范围内的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置不大于第j个时域符 号,其中j表示符号索引。其中,j的取值根据第二类参数集合中的一种 或者多种确定。
或者,所述可配置范围内的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不小于第 k个时域符号,其中k表示符号索引。其中,k的取值根据第二类参数集 合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确定。
或者所述可配置范围内的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置和上行应答信 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之间的间隔不小于m个符号。m为大于1的整数。m 的取值根据第二类参数集合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确定。
步骤303:从所述可配置范围内选择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置的可 配置范围和/或确定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并通知给接收端。
本发明还给出了一种应答消息发送配置的确定方法(基站或终端), 包括以下步骤,原理如图20、图21所示:
步骤a:确定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
步骤b:根据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应答消息传输(发送或接收) 配置;所述应答消息传输配置包括:应答消息的传输位置;应答消息的数 目;承载应答消息的信道类型;
步骤c:根据所述确定的应答消息传输配置进行发送或接收。
本发明还提出了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终端侧),包括: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终端侧),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确定第二类参数集合配置N种取值集合;N为大于等于1 的整数;取值由收发端约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信令确定;
第二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参数的一种或多种的结合:传输块大小;编 码块大小;可用RE数目;层数目;DMRS数目;调制参数;编码参数; Numerology参数;DCI format type/size;最大的DCI数目;PDSCH占用 的符号数目;UE category;DCI位置;波形;传输次数;预编码参数;映 射方式
步骤402:确定所述N种取值集合的情况下对应的下行数据处理时间 的需求;
步骤403:反馈所述N种取值的情况对应的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需求 的指示信息。
保护方案B2:对传输参数的配置进行限制具体如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行参数的配置方法(基站侧),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1: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
步骤312:根据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确定第二类参数集合的 可配置范围;
步骤313:从所述可配置范围内选择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并通知 给接收端。
本发明还提出了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终端侧),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1:确定M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M为大于等于1的整 数;所述取值由收发端约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信令确定;
步骤412:确定所述M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二类参数 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
步骤413:反馈所述M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二类参数 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具体实施例3:
Case 3:信道信息的处理CSI processing:
PDCCH中传输的DCI用于触发CSI的反馈,CSI的计算涉及两部分, 信道测量部分和干扰测量部分。信道测量部分主要采用CSI-RS,也可以 用其他类型的RS。干扰测量部分主要采用IMR。CSI-RS/IMR可以由DCI 触发,或者是在DCI发送之前已经配置。
如果CSI-RS或IMR的位置在DCI之后,上图22、图23中t1与t2 之间的时间差就是最大的下行数据解调及应答信息准备的时间,可以统一 称为DL Data processing。CSI可以在PUCCH中反馈,PUCCH分为长格 式和短格式的两种类型。占用的符号数目也可以为1个或多个,起始位置 也可以前移或后移。CSI也可以在PUSCH分配的资源区域中进行反馈, 占用的位置可以比较灵活。
另外,除了利用CSI-RS测量信道部分,如果存在PDSCH传输,还 可以利用PDSCH的DMRS来进行CSI的测量。如图24、图25所示。
CSI-RS或IMR的位置除了出现在Slot内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在触 发DCI的Slot之前就已经发送,例如:
这种情况,处理时间为接收到PDCCH中的CSI触发DCI指示到上报CSI的时间,但是因为CSI-RS或IMR的位置已经在之前发送,已经可以 预先进行一部分较粗的CSI量化,当后续的子帧有CSI触发时,再进行处 理就会比较快。
影响DL Data processing处理时间需求的因素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RS setting:包括位置的配置,需要CSI计算参考的RS在不同的 位置,留给CSI计算的处理时间会不同。还包括RS的端口数目,端口数 目越多,需要的处理时间越长。
2、IMR setting:包括位置的配置,需要CSI计算参考的IMR在不同 的位置,留给CSI计算的处理时间会不同。
3、Measurement or Reporting setting:包括
a、反馈模式配置:例如子带反馈/宽带反馈;子带反馈的复杂度更高
b、反馈粒度:反馈粒度越大复杂度越高,需要的处理时间会不同。
c、量化方式:包括多种类型的量化方式,有码本反馈,有非码本反 馈。有的是显式量化,有的是隐式量化。有的是低精度量化,有的是高精 度量化,分别都有不同的复杂度,因此对应的处理时间需求也不同。
c、量化的带宽大小/RB数目:带宽越大/RB越多意味着测量反馈的复 杂度越高
d、码本配置:码本中的码字数目越多,量化时需要遍历的情况就越 多,复杂度越高。码本的维度越大,量化的复杂度也会越高。
e、信道信息CSI计算器的传输假设:可以假设不同的传输技术来反 馈最优的CSI信息,比如假设分集,预编码轮询,波束扫描等等。不同传 输技术的复杂度不同,因此量化CSI时复杂度也不一样。
4、Maximum DCI number:终端可能受到多个DCI,如果收到多个 DCI的CSI触发,需要的处理时间会明显增加。多个DCI包括一个CC的 多个DCI或者多个CC的多个DCI。
5、UE category:不同种类的UE的能力等级不同,处理相同任务需 要的时间不同。
保护方案A3:对processing time的灵活性进行增强: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CSI传输位置的确定方法(基站侧),包括:
步骤501: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
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参数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结合:测量参考 导频的位置;IMR的位置;端口数目;反馈模式配置;反馈粒度;量化方 式;量化的带宽大小/RB数目;码本配置;信道信息CSI计算器的传输假 设;Timing advance
步骤502:根据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确定上行上报CSI的时域 发送符号的传输位置和/或时隙位置。
本发明还提出了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终端侧),包括: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终端侧),包括:
步骤601: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配置N种取值集合;N为大于等于1 的整数;所述取值由收发端约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信令确定;
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参数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结合:参考导频 位置;IMR位置;端口数目;反馈模式配置;反馈粒度;量化方式;量化 的带宽大小/RB数目;码本配置;信道信息CSI计算器的传输假设;
步骤602:确定所述N种取值集合的情况下对应的CSI计算处理时间 的需求;
步骤603:反馈所述N种取值的情况对应的CSI计算处理时间的需求 的指示信息。
保护方案B2:对CSI的参考导频位置进行限制: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行参数的配置方法(基站侧),包括:
步骤511:确定CSI信息的上报时域位置;
步骤512:根据CSI信息的上报时间位置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的可配 置范围;
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参数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结合:CSI计算 的参考导频位置;IMR位置;端口数目;反馈模式配置;反馈粒度;量化 方式;量化的带宽大小/RB数目;码本配置;信道信息CSI计算器的传输 假设;用于CSI测量的参考导频的时域位置,用于CSI测量的IMR的时 域位置
步骤513:从所述可配置范围内选择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并通知 给接收端。
本发明还提出了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终端侧),包括:
步骤611:确定M种CSI计算时间取值;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所述取值由收发端约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信令确定;
步骤612:确定所述M种下CSI计算时间取值对应的第三类参数集合 的限制配置范围;
步骤613:反馈所述M种下行CSI计算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三类参数 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应用于non Self-contained structure
在non self-structure中,一个基本时间间隔内不能完成下行信令的发 送及对应响应的反馈,因此需要在后面的基本时间间隔上对该DCI触发的 对应的需要上报内容进行反馈。
FDD系统,TDD系统或灵活双工系统中分别如图26、图27所示:
例如在第n个slot上发送DCI在第n+x1个slot上进行对应的需要上 报内容反馈。
比如下面的方式中,测量导频CSI-RS的发送位置在一个Slot中可能 靠前也可能靠后,如归最小的间隔需求是4个slot以上,如果CSI-RS在 第n个slot上发送,位置靠前,其对应的反馈可以在第n+4个Slot上传, CSI reporting位置在第4个slot传输,具体的时域符号位置可以选择靠前 也可以靠后。如果CSI-RS在第n个slot上发送,位置靠后其对应的反馈 可以在第n+4个Slot上传,CSI reporting位置也只能在第4个slot的靠后, 否则会处理时间不够,如图28所示。
又如下面的方式中,测量导频CSI-RS的发送位置在一个Slot中可能 靠前也可能靠后,如归最小的间隔需求是4.5个slot以上,如果CSI-RS 在第n个slot上发送,位置靠前,其对应的反馈可以在第n+4个Slot上传, 位置靠后。如果CSI-RS在第n个slot上发送,位置靠后其对应的反馈需 要在第n+5个Slot上传,否则会处理时间不够、如图29所示。
前面在具体应用的实例中,举例时涉及的时间单位采用的是时域符号, 但不限于时域符号。控制信息与其触发的上报内容的时间间隔并不限于小 于一个slot,也可以是以slot为单位的时间间隔,前面例子中的时域符号 也可以用slot替代的情况,以及其采用其他时域单位表示。由于slot也 是一个时间单位,和符号也存在换算关系,比如,一个slot等于7个时域 符号,14个时域符号,也可以是其他数值,由预先约定或基站配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 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 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 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 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 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 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 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装置, 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 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 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 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3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装置 的结构框图,如图30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3002、第二确定 模块3004和第一处理模块300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确定模块3002,用于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上述 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第二确定模块3004,连接至上述 中的第一确定模块3002,用于根据上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上述 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第一处理模块3006,连接至上 述中的第二确定模块3004用于在上述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 范围内选择上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并将选择的上述上行数据 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通知给接收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 输块或者是编码块的大小;可用的资源粒度RE数目;传输层数目;调制 参数或者是译码参数;基础参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类型或者是大小;传 输技术;最大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数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占用的符号数目; 用户种类;下行控制信息的位置;传输波形;时间提前量,在本实施例中, 上述中的用户种类是为了区分用户能力等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配置范围内的符号位置不小于第i个时 域符号,其中,i表示时域符号索引,i的取值范围是根据上述第一类参数 集合中包括的传输参数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
图3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参数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 31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三确定模块3102、第四确定模块3104和第二处 理模块310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三确定模块3102,用于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第四确 定模块3104,连接至上述中的第三确定模块3102,用于根据上述上行数 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上述第一 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第二处理模块3106,连接至上述中的 第四确定模块3104用于在上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上述第 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并将上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 输块的大小;编码块的大小;可用的资源粒度RE数目;传输层数目;调 制参数或者是译码参数;基础参数;最大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数目;物理上 行共享信道占用的符号数目;下行控制信息的位置。
图3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位置参数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 32所示,该装置包括:第四确定模块3202、第五确定模块3204,下面对 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四确定模块3202,用于确定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上述 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第五确定模块3204,连接至上述 中的第四确定模块3202用于根据上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下行 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和/或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 置的配置范围。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 输块大小;编码块大小;可用的资源粒度RE数目;传输层数目;调制参 数;编码参数;基础参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类型或者是大小;最大的下 行控制信息数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占用的符号数目;用户种类;下行控 制信息位置;传输波形;传输次数;预编码参数;映射方式;时间提前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在下行 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内选择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 置,并将选择的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通知给接收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配置范围内的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 置包括以下之一:上述配置范围内的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置不大于第 j个时域符号,其中,j表示时域符号索引,j的取值范围是根据上述第二 类参数集合中包括的传输参数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配置范围内的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 置包括以下之一:上述可配置范围内的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不 小于第k个时域符号,其中,上述k表示时域符号索引,j的取值范围是 根据上述第二类参数集合包括的传输参数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和上述上 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包括:上述配置范围内的上述下行数据信道 结束符号位置和上述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之间的间隔不小于 m个符号,其中,上述m为大于1的整数,上述m的取值是根据上述第 二类参数集合中包括的传输参数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
图3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行参数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 33所示,该装置包括:第六确定模块3302、第七确定模块3304和第四处 理模块330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六确定模块3302,用于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第七确 定模块3304,连接至上述中的第六确定模块3302,用于根据上述下行数 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确定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上述第二 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第四处理模块3306,连接至上述中的 第七确定模块3304,用于在上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上述第 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并将上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
图3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信息传输位置的确定装置结构框图, 如图34所示,该装置包括:第八确定模块3402和第九确定模块3404,下 面对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八确定模块3402,用于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上述 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第九确定模块3404,连 接至上述中的第八确定模块3402,用于根据上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 确定上行上报信道信息的时域发送符号的传输位置和/或时隙位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测 量参考导频的位置;IMR的位置;端口数目;反馈模式配置;反馈粒度; 量化方式;量化的带宽大小或资源块RB数目;码本配置;信道信息CSI 计算器的传输假设;时间提前量。
图3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信息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 35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九确定模块3502、第十确定模块3504和第五处 理模块350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九确定模块3502,用于确定上述信道信息的上报时域位置;第十确 定模块3504,连接至上述中的第九确定模块3502,用于根据上述信道信 息的上报时域位置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上述第三类参 数集合的配置值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第五处理模块3506,连接至上述 中的第十确定模块3504用于在上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上 述第三类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并将确定的上述第三类传输参数集合的配 置通知给接收端。
图3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间参数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如图36所示,该装置包括:第十一确定模块3602、第十二确定模块3604 和第一反馈模块360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十一确定模块3602,用于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配置N1种取值集合, 其中,上述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上述N1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 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第十二确定模块3604,连 接至上述中的第十一确定模块3602用于确定上述N1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上 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需求;第一反馈模块3606,连接至上述中的第十二 确定模块3604,用于反馈上述N1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上述上行数据发送准 备时间的需求的指示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IMR位置;端口数目;反馈模式配置;反馈粒度;量化方式;量化的带宽 大小或资源块RB数目;码本配置;信道信息CSI计算器的传输假设;用 于上行上报CSI测量的参考导频的时域位置;用于上行上报CSI测量的 IMR的时域位置。
图3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 (一),如图37所示,该装置包括:第十三确定模块3702、第十四确定模 块3704和第二反馈模块370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十三确定模块3702,用于确定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 其中,上述M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上述M1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 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第十四确定模块3704,连 接至上述中的第十三确定模块3702,用于确定上述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 备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其中,上述第一类 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第二反馈模块3706,连接至上述中的第 十四确定模块3704,用于反馈上述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对 应的上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图3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间参数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如图38所示,该装置包括:第十五确定模块3802、第十六确定模块3804 和第三反馈模块380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十五确定模块3802,用于确定为第二类参数集合配置N2种取值集 合,其中,上述N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上述N2的取值由接收端和 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其中,上述第二类参 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第十六确定模块3804,连接至上述中的第 十五确定模块3802,用于确定上述N2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下行数据处理时 间的需求;第三反馈模块3806,连接至上述中的第十六确定模块3804, 用于反馈上述N2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上述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需求的指示 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传 输块大小;编码块大小;可用资源粒度RE数目;层数目;解调参考信号 DMRS数目;调制参数;编码参数;基础参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类型或 者是大小;最大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数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占用的符号数 目;用户种类;下行控制信息位置;波形;传输次数;预编码参数;映射方式。
图3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39所示,该装置包括:第十七确定模块3902、第十八确定模 块3904和第四反馈模块390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十七确定模块3902,用于确定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其 中,上述M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上述M2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 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第十八确定模块3904,连接 至上述中的第十七确定模块3902,用于确定上述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 的取值对应的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其中,上述第二类参数集 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第四反馈模块3906,连接至上述中的第十八确 定模块3904,用于反馈上述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对应的上述第 二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图4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间参数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三), 如图40所示,该装置包括:第十九确定模块4002、第二十确定模块4004 和第五反馈模块400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十九确定模块4002,用于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配置N3种取值集合, 其中,上述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上述N3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 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其中,上述第三类参数集 合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第二十确定模块4004,连接至上述中的第十九 确定模块4002,用于确定上述N3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信道信息计算处理时 间的需求;第五反馈模块4006,连接至上述中的第二十确定模块4004, 用于反馈上述N3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上述信道信息计算处理时间的需求的 指示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参 考导频位置;IMR位置;端口数目;反馈模式配置;反馈粒度;量化方式; 量化的带宽大小或资源块RB数目;码本配置;信道信息CSI计算器的传 输假设。
图4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 (三),如图41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二十一确定模块4102、第二十二确 定模块4104和第六反馈模块410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二十一确定模块4102,用于确定M3种信道信息计算时间的取值, 其中,上述M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上述M3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 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第二十二确定模块4104, 连接至上述中的第二十一确定模块4102,用于确定上述M3种信道信息计 算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第六反馈模块4106, 连接至上述中的第二十二确定模块4104,用于反馈上述M3种信道信息计 算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图4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参数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 42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二十三确定模块4202、第二十四确定模块4204 和第六处理模块420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二十三确定模块4202,用于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 第二十四确定模块4204,连接至上述中的第二十三确定模块4202,用于 根据上述数据信道的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确定应答消息传输配置,其中, 上述应答消息传输配置包括:上述应答消息的传输位置,承载上述应答消 息的信道类型;第六处理模块4206,连接至上述中的第二十四确定模块 4204,用于根据上述应答消息传输配置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 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 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 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 上各步骤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 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 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 该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程序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 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 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 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 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 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 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 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 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Claims (40)

1.一种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
在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并将选择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通知给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传输块或者是编码块的大小;
可用的资源粒度RE数目;
传输层数目;
调制参数或者是译码参数;
基础参数;
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类型或者是大小;
传输技术;
最大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数目;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占用的符号数目;
用户种类;
下行控制信息的位置;
传输波形;
时间提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范围内的符号位置不小于第i个时域符号,其中,i表示时域符号索引,i的取值范围是根据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中包括的传输参数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
4.一种上行参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
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在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并将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传输块的大小;
编码块的大小;
可用的资源粒度RE数目;
传输层数目;
调制参数或者是译码参数;
基础参数;
最大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数目;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占用的符号数目;
下行控制信息的位置。
6.一种位置参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根据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和/或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传输块大小;
编码块大小;
可用的资源粒度RE数目;
传输层数目;
调制参数;
编码参数;
基础参数;
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类型或者是大小;
最大的下行控制信息数目;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占用的符号数目;
用户种类;
下行控制信息位置;
传输波形;
传输次数;
预编码参数;
映射方式;
时间提前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并将选择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通知给接收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范围内的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置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配置范围内的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置不大于第j个时域符号,其中,j表示时域符号索引,j的取值范围是根据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中包括的传输参数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范围内的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置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配置范围内的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不小于第k个时域符号,其中,所述k表示时域符号索引,j的取值范围是根据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包括的传输参数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和所述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包括:
所述配置范围内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结束符号位置和所述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之间的间隔不小于m个符号,其中,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m的取值是根据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中包括的传输参数中的至少之一确定的。
12.一种下行参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
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确定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在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并将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
13.一种信道信息传输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
根据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上行上报信道信息的时域发送符号的传输位置和/或时隙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测量参考导频的位置;
干扰测量资源IMR的位置;
端口数目;
反馈模式配置;
反馈粒度;
量化方式;
量化的带宽大小或资源块RB数目;
码本配置;
反馈时的传输假设;
时间提前量。
15.一种信道信息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信道信息的上报时域位置;
根据所述信道信息的上报时域位置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
在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第三类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并将确定的所述第三类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干扰测量资源IMR位置;
端口数目;
反馈模式配置;
反馈粒度;
量化方式;
量化的带宽大小或资源块RB数目;
码本配置;
信道信息CSI计算器的传输假设;
用于上行上报CSI测量的参考导频的时域位置;
用于上行上报CSI测量的干扰测量资源IMR的时域位置。
17.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配置N1种取值集合,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N1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其中,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确定所述N1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需求;
反馈所述N1种取值集合对应的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需求的指示信息。
18.一种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其中,所述M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1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
确定所述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反馈所述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对应的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19.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为第二类参数集合配置N2种取值集合,其中,所述N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N2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其中,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确定所述N2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需求;
反馈所述N2种取值集合对应的所述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需求的指示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传输块大小;
编码块大小;
可用资源粒度RE数目;
层数目;
解调参考信号DMRS数目;
调制参数;
编码参数;
基础参数;
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类型或者是大小;
最大的下行控制信息的数目;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占用的符号数目;
用户种类;
下行控制信息位置;
波形;
传输次数;
预编码参数;
映射方式。
21.一种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其中,所述M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2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
确定所述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反馈所述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对应的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22.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为第三类参数集合配置N3种取值集合,其中,所述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N3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其中,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
确定所述N3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信道信息计算处理时间的需求;
反馈所述N3种取值集合对应的所述信道信息计算处理时间的需求的指示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导频位置;
干扰测量资源IMR位置;
端口数目;
反馈模式配置;
反馈粒度;
量化方式;
量化的带宽大小或资源块RB数目;
码本配置;
信道信息CSI计算器的传输假设。
24.一种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M3种信道信息计算时间的取值,其中,所述M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3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
确定所述M3种信道信息计算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
反馈所述M3种信道信息计算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25.一种传输参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
根据所述数据信道的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确定应答消息传输配置,其中,所述应答消息传输配置包括:所述应答消息的传输位置,承载所述应答消息的信道类型;
根据所述应答消息传输配置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
26.一种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并将选择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通知给接收端。
27.一种上行参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信道的起始符号位置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并将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
28.一种位置参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和/或上行应答信息时域发送符号位置的配置范围。
29.一种下行参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数据信道的结束符号位置确定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并将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
30.一种信道信息传输位置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八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其中,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
第九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确定上行上报信道信息的时域发送符号的传输位置和/或时隙位置。
31.一种信道信息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九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信道信息的上报时域位置;
第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道信息的上报时域位置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值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
第五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配置范围内选择所述第三类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并将确定的所述第三类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通知给接收端。
32.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十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类参数集合配置N1种取值集合,其中,所述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N1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
第十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N1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需求;
第一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所述N1种取值集合对应的所述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需求的指示信息。
33.一种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十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其中,所述M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1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
第十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是上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第二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所述M1种上行数据发送准备时间的取值对应的所述第一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34.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十五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为第二类参数集合配置N2种取值集合,其中,所述N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N2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其中,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第十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N2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需求;
第三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所述N2种取值集合对应的所述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需求的指示信息。
35.一种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十七确定模块,用于确定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其中,所述M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2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
第十八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其中,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是下行数据参数的集合;
第四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所述M2种下行数据处理时间的取值对应的所述第二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36.一种时间参数的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十九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三类参数集合配置N3种取值集合,其中,所述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N3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其中,所述第三类参数集合是信道信息的参数集合;
第二十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N3种取值集合对应的信道信息计算处理时间的需求;
第五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所述N3种取值集合对应的所述信道信息计算处理时间的需求的指示信息。
37.一种配置限制信息的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十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M3种信道信息计算时间的取值,其中,所述M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3的取值由接收端和发送端约定确定,或者,根据基站配置的信令确定;
第二十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M3种信道信息计算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
第六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所述M3种信道信息计算时间的取值对应的第三类参数集合的限制配置范围的指示信息。
38.一种传输参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十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
第二十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道的传输参数集合的配置,确定应答消息传输配置,其中,所述应答消息传输配置包括:所述应答消息的传输位置,承载所述应答消息的信道类型;
第六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答消息传输配置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
3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472004.3A 2017-06-20 2017-06-20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1120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2004.3A CN108112078B (zh) 2017-06-20 2017-06-20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02311173022.3A CN117098232A (zh) 2017-06-20 2017-06-20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RU2020101657A RU2729771C1 (ru) 2017-06-20 2018-06-11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запоминающий носитель для 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ия начального положения символа канала данных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JP2019571024A JP7168592B2 (ja) 2017-06-20 2018-06-11 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チャネルの開始シンボル位置を構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記憶媒体
EP18820058.8A EP3644672A4 (en) 2017-06-20 2018-06-11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FIGURATION OF THE START ICON POSITION OF AN UPLINK DATA CHANNEL
PCT/CN2018/090602 WO2018233505A1 (zh) 2017-06-20 2018-06-11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20207001873A KR20200018676A (ko) 2017-06-20 2018-06-11 업링크 데이터 채널의 시작 심볼 포지션을 구성하기 위한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저장 매체
US16/718,699 US11582779B2 (en) 2017-06-20 2019-12-18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figuring starting symbol position of uplink data channel
JP2022026584A JP7308315B2 (ja) 2017-06-20 2022-02-24 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チャネルの開始シンボル位置を構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記憶媒体
US17/954,408 US20230015115A1 (en) 2017-06-20 2022-09-28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figuring starting symbol position of uplink data chan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2004.3A CN108112078B (zh) 2017-06-20 2017-06-20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73022.3A Division CN117098232A (zh) 2017-06-20 2017-06-20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12078A true CN108112078A (zh) 2018-06-01
CN108112078B CN108112078B (zh) 2023-08-29

Family

ID=622063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72004.3A Active CN108112078B (zh) 2017-06-20 2017-06-20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02311173022.3A Pending CN117098232A (zh) 2017-06-20 2017-06-20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73022.3A Pending CN117098232A (zh) 2017-06-20 2017-06-20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1582779B2 (zh)
EP (1) EP3644672A4 (zh)
JP (2) JP7168592B2 (zh)
KR (1) KR20200018676A (zh)
CN (2) CN108112078B (zh)
RU (1) RU2729771C1 (zh)
WO (1) WO2018233505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33505A1 (zh) * 2017-06-20 2018-1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147921A (zh) * 2018-08-16 2019-01-0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数据采集方法和系统
CN111181704A (zh) * 2018-11-13 2020-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436136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免授权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09107A (zh) * 2019-07-04 202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的上行链路传输
WO2022027352A1 (zh) * 2020-08-05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远端干扰的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4070530A (zh) * 2020-08-07 2022-0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确定数据处理时间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14944A1 (en) * 2017-07-21 2019-01-24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AND PLANNING UPLINK DATA ON BAND WITHOUT LICENSE
CN112702771B (zh) * 2017-07-25 2023-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US11381297B2 (en) * 2019-10-12 2022-07-05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 Cellular system utilizing beam coherence interval metric
WO2022025814A1 (en) * 2020-07-28 2022-0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n subband configuration for reduced csi computation time
WO2024004188A1 (ja) * 2022-06-30 2024-01-0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663A (zh) * 2009-08-28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Harq的定时方法和装置
WO2014187260A1 (zh) * 2013-09-27 2014-1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公有消息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85802A (zh) * 2012-10-04 2015-06-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考虑天线端口关系收发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WO2015163642A1 (ko) * 2014-04-25 2015-10-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상태 보고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60352551A1 (en) * 2015-06-01 2016-12-01 Liqing Zhang System and scheme of scalable ofdm numerology
CA2997429A1 (en) * 2015-09-24 2017-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configuration for co-existence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CN106559879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及确定、关系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76281A1 (zh) * 2015-11-06 2017-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测量导频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7076280A1 (zh) * 2015-11-06 2017-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25928B2 (ja) * 2011-05-02 2013-10-2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通知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0365382B (zh) * 2012-05-10 2022-06-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si反馈信令的指示配置方法及基站
CN103716116B (zh) * 2012-09-28 2019-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信令的配置方法、基站和终端
JP2018523415A (ja) * 2015-08-12 2018-08-16 ホアウェイ・テクノロジー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アップリンク情報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US10432386B2 (en) * 2015-10-19 2019-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subframe structure with latency reduction
CN108112078B (zh) * 2017-06-20 2023-08-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663A (zh) * 2009-08-28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Harq的定时方法和装置
CN104685802A (zh) * 2012-10-04 2015-06-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考虑天线端口关系收发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04755A (zh) * 2012-10-04 2015-06-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考虑天线端口关系收发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WO2014187260A1 (zh) * 2013-09-27 2014-1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公有消息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5163642A1 (ko) * 2014-04-25 2015-10-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상태 보고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60352551A1 (en) * 2015-06-01 2016-12-01 Liqing Zhang System and scheme of scalable ofdm numerology
CA2997429A1 (en) * 2015-09-24 2017-03-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configuration for co-existence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CN106559879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及确定、关系确定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076281A1 (zh) * 2015-11-06 2017-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测量导频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7076280A1 (zh) * 2015-11-06 2017-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DIATEK INC.: "Starting and ending position in time domain of PUSCH",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7844》 *
MEDIATEK INC.: "Starting and ending position in time domain of PUSCH",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7844》, 5 May 2017 (2017-05-05) *
SAMSUNG: "Multiple starting and ending positions for UL",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7904》 *
SAMSUNG: "Multiple starting and ending positions for UL",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7904》, 6 May 2017 (2017-05-06) *
SAMSUNG: "Scheduling Timing for UL Data Channel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8022》 *
SAMSUNG: "Scheduling Timing for UL Data Channel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8022》, 19 May 2017 (2017-05-19), pages 1 - 3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33505A1 (zh) * 2017-06-20 2018-1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582779B2 (en) 2017-06-20 2023-02-1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figuring starting symbol position of uplink data channel
CN109147921A (zh) * 2018-08-16 2019-01-0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疗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数据采集方法和系统
CN111181704A (zh) * 2018-11-13 2020-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0098522A1 (zh) * 2018-11-13 2020-05-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181704B (zh) * 2018-11-13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1436136B (zh) * 2019-01-11 2022-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免授权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36136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免授权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09107A (zh) * 2019-07-04 202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的上行链路传输
US11770162B2 (en) 2019-07-04 2023-09-26 Zte Corporation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4009107B (zh) * 2019-07-04 2024-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中的上行链路传输
WO2022027352A1 (zh) * 2020-08-05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远端干扰的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4070530A (zh) * 2020-08-07 2022-0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确定数据处理时间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24467A (ja) 2020-08-13
JP2022063353A (ja) 2022-04-21
JP7168592B2 (ja) 2022-11-09
CN108112078B (zh) 2023-08-29
US20200245348A1 (en) 2020-07-30
US11582779B2 (en) 2023-02-14
KR20200018676A (ko) 2020-02-19
JP7308315B2 (ja) 2023-07-13
EP3644672A4 (en) 2021-03-17
WO2018233505A1 (zh) 2018-12-27
EP3644672A1 (en) 2020-04-29
CN117098232A (zh) 2023-11-21
RU2729771C1 (ru) 2020-08-12
US20230015115A1 (en) 2023-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12078A (zh) 上行数据信道起始符号位置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101118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2023009726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higher-resolutio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KR102488581B1 (ko) 채널상태정보 보고를 위한 상향링크 컨트롤 정보 맵핑 방법 및 장치
CN104508988B (zh) 用在包括多个具有分布式天线的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参考信号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837026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4604173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191185B (zh) 用于自适应配置的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
CN105490787B (zh) 下行导频的发送方法、检测方法、装置及基站、终端
CN105991222B (zh) 配置信息通知方法、获取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9803426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05391A (zh)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具有许多小区的载波聚合中的传输
CN107210857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7370591B (zh) 信令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600210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CN106160948A (zh) 信道质量指示cqi数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2948096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06685617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测量导频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788788A (zh) 针对反馈信令的功率控制
CN106899378A (zh) 信道状态信息报告实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294682A (zh) Dmrs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521298B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08809392A (zh)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034800A (zh) 信道信息的处理方法、基站、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