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99742A - 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 Google Patents

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9742A
CN108099742A CN201711461922.2A CN201711461922A CN108099742A CN 108099742 A CN108099742 A CN 108099742A CN 201711461922 A CN201711461922 A CN 201711461922A CN 108099742 A CN108099742 A CN 108099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artition
right panel
feed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619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99742B (zh
Inventor
吴文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jie (fujian)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jie (fujian)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jie (fujian)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jie (fujian)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619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997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99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974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20711 priority patent/WO201912872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99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9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发电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该便于集装的货箱用于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货箱包括前部板、后部板、左板、右板、底部板和顶部板;货箱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一隔板、前部板、左板、右板、底部板和顶部板形成供料室;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左板、右板、底部板和顶部板形成消音室;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左板、右板、底部板和顶部板形成发电室;第三隔板、后部板、左板、右板、底部板和顶部板形成充电室。该发电移动充电车包括车辆本体和便于集装的货箱。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噪音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发电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背景技术
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长期问题,作为世界能源消耗大国和环境保护重要力量,中国积极实施电动汽车科技战略。随着国家大力推广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电动汽车的销量也逐年增加。但由于电池技术的制约,当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一般在二百公里左右,且所需充电时间较长;例如,采用快充技术,普遍需要40-60分钟才能充满。
此外,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桩也尚未普及,全国多数地区都只建设有有限的充电桩;移动充电站和移动充电车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电动汽车充电市场的需求。
目前的移动充电车,例如采用柴油的移动充电车,其工作时噪音大,容易产生噪音污染,尤其不适合夜间工作;在给电动汽车充电时,该噪音污染可能影响人们心情,还有可能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以降低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集装的货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噪音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发电移动充电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噪音大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便于集装的货箱,用于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所述货箱包括前部板、后部板、左板、右板、底部板和顶部板;所述前部板、所述左板、所述后部板和所述右板依次围接;
所述顶部板分别与所述前部板、所述左板、所述后部板和所述右板的顶部连接;所述底部板分别与所述前部板、所述左板、所述后部板和所述右板的底部连接;
所述货箱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
所述第一隔板、所述前部板、所述左板、所述右板、所述底部板和所述顶部板形成供料室;所述供料室用于固定设置供料系统;
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左板、所述右板、所述底部板和所述顶部板形成消音室;所述消音室用于降低或者消除发电系统尾气产生的噪音;
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三隔板、所述左板、所述右板、所述底部板和所述顶部板形成发电室;所述发电室用于固定设置发电系统;
所述第三隔板、所述后部板、所述左板、所述右板、所述底部板和所述顶部板形成充电室;所述充电室用于固定设置充电系统。
可选地,与所述供料室对应的所述前部板、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中至少一面设置有供料通风窗;与所述供料室对应的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中至少一面设置有供料操作门。
可选地,与所述供料室对应的所述前部板、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中均设置有供料通风窗;
所述前部板固定连接有爬梯;所述爬梯位于所述货箱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供料通风窗的面积分别大于所述前部板和所述左板面积的60%,
所述供料通风窗的面积大于所述右板面积的40%;所述右板设置有所述供料操作门;
所述供料通风窗为百叶窗。
可选地,所述供料室设置有可拆装的供料隔板,以使所述供料室分隔为上冷却子室和下供料子室;所述上冷却子室用于放置散热冷却系统的散热装置,所述下供料子室用于放置供料系统;所述下供料子室的内部顶部设置有可燃介质泄漏传感器。
可选地,与所述消音室对应的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中至少一面设置有消音检修门;
与所述消音室对应的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左板、所述右板、所述底部板和所述顶部板中均设置有消音层;所述消音层位于所述消音室内;
所述消音室内设置有消音器,所述消音器用于连接所述发电系统的排气管道;
与所述消音室对应的所述顶部板设置有排气网板和排烟口,所述排烟口设置在所述排气网板上;
与所述消音室对应的所述底部板设置有底部网板。
可选地,与所述发电室对应的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发电检修门;
与所述发电室和所述充电室对应的所述顶部板设置有可拆装顶盖;
与所述发电室对应的所述底部板设置有底部网板;
与所述充电室对应的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充电操作门;
与所述充电室对应的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充电通风窗;
所述后部板设置有后部检修门;所述后部检修门上设置有后部通风窗。
可选地,所述第三隔板采用阶梯型隔板或者直板型隔板;
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有隔板风扇,用于将所述发电室的空气排至所述消音室;
所述前部板、所述后部板、所述左板、所述右板、所述底部板和所述顶部板包括钢板;
所述第一隔板采用绝热防爆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采用绝热隔音板。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发电移动充电车,包括车辆本体和所述的便于集装的货箱;
所述车辆本体为货车或者火车。
可选地,所述的发电移动充电车包括供料系统、发电系统和充电系统;所述供料系统用于存储可燃介质并输送给所述发电系统,所述发电系统利用所述可燃介质发电并供电给所述充电系统;所述充电系统用于供电给待充电物;
所述供料系统固定设置在所述供料室内,所述发电系统固定设置在所述发电室内,所述充电系统固定设置在所述充电室内;
所述供料室与所述发电室之间设置有消音室;所述发电系统的排气端连通所述消音室;
所述货箱内固定设置有可燃介质泄漏报警系统;所述可燃介质泄漏报警系统包括可燃介质泄漏传感器;
所述可燃介质泄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供料室的顶部、所述供料系统、所述供料系统与所述发电系统之间的供气管路中的一处或者多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便于集装的货箱和发电移动充电车,通过形成的供料室、发电室和充电室,以使供料系统、发电系统和充电系统各自设置于独立的腔室内,以降低货箱内的噪音,以及提高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安全性能;通过消音室以降低或者消除发电系统尾气产生的噪音,进一步降低了货箱内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与车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俯视图(未显示车辆本体);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与车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俯视图(未显示车辆本体);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第一散热冷却子系统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第二散热冷却子系统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与车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后视图(未显示车辆本体);
图9为图7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左视图(未显示车辆本体);
图10为图7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右视图(未显示车辆本体);
图11为图7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7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7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未显示车辆本体);
图14为图7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俯视方向另一结构示意图(未显示车辆本体);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俯视图;
图17为图15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仰视图。
图标:100-货箱;110-供料室;111-供料通风窗;112-供料操作门;113-供料隔板;114-上冷却子室;115-下供料子室;120-发电室;121-散热风扇;122-发电检修门;123-顶盖;130-充电室;131-充电操作门;132-充电通风窗;140-消音室;141-消音检修门;142-排气网板;143-排烟口;144-底部网板;150-前部板;151-后部板;152-左板;153-右板;154-底部板;155-顶部板;156-第一隔板;157-第二隔板;158-第三隔板;159-隔板风扇;160-爬梯;170-后部检修门;171-后部通风窗;
210-供料系统;220-发电系统;230-充电系统;
300-散热冷却系统;310-第一散热冷却子系统;311-第一散热装置;312-第一散热管路;313-第一冷却泵;314-第一温度传感器;320-第二散热冷却子系统;321-第二散热装置;322-第二散热管路;323-第二冷却泵;324-第二温度传感器;
400-中冷器;410-气缸;411-缸体;412-缸盖;420-增压器;500-车辆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参见图1-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图1和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两种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与车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车辆本体与货箱为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俯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俯视图,其中,图2和图4均未显示车辆本体且货箱的顶部板做透视处理;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散热冷却子系统的流程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散热冷却子系统的流程图;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与车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车辆本体为剖视图;图8为图7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后视图,图9为图7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左视图,图10为图7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右视图,图13和图14为图7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俯视方向的两种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图10、图13和图14均未显示车辆本体;图11为图7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7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货箱为剖视图;图16为图15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俯视图;图17为图15所示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仰视图。
参见图1-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应用于货车或火车等车辆。
该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以下简称充电设备),包括货箱100、供料系统210、发电系统220和充电系统230;供料系统210用于存储可燃介质并输送给发电系统220,发电系统220利用可燃介质发电并供电给充电系统230;充电系统230用于供电给待充电物;待充电物例如可以为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大型电源储存器等需要电源的设备。
货箱100依次设置有供料室110、发电室120和充电室130;供料系统210固定设置在供料室110内,发电系统220固定设置在发电室120内,充电系统230固定设置在充电室130内。
可选地,供料室110与发电室120之间采用绝热防爆板隔离,也即将供料系统210和发电系统220隔离,以减少或者防止位于发电室120内的发电系统220等其它设备的热能进入供料室110,从而引起供料系统210的温度过高而引发安全隐患。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通过供料系统210存储可燃介质并输送给发电系统220、发电系统220利用可燃介质发电并供电给充电系统230以及充电系统230供电给电动汽车等待充电物,以通过移动式充电的方式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难”的问题,且移动式充电对服务场地要求低,可以根据充电需求进行调配,充电服务效率较高。该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通过供料室110、发电室120和充电室130,以使供料系统210、发电系统220和充电系统230各自设置于独立的腔室内,以提高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安全性能;通过在供料室110与发电室120之间设置绝热防爆板,以将供料系统210与其他设备隔离,以进一步提高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安全性能,以便于实现车载移动充电方式。
现有技术中,为解决充电难的问题,一种方案是大规模建设充电桩,另一种方案,采用移动充电的形式。
大规模建设充电桩存在以下应用局限:一旦建成,位置固定不能移动;对场地空间有要求;需结合市政电网,电网状态对充电设施的运行有重大影响,如区域停电等;覆盖地区有限;对应的服务容量有限;区域性电动汽车密度的经常性变化,将成为未来充电需求和供应的主要矛盾之一。
大规模建设充电桩,主要矛盾集中在用地与区域用电负荷供需上面。公共领域建充电桩、充电站,面对的一大问题是用地,尤其在人口密集的一线城市,如果计入土地租赁成本,回收期将大幅度延长。而私人小区,特别是老小区,停车位非常紧张,很难有空间安装固定充电桩。电动车充电负荷方面,城市电网容量有限,电动车公共快充充电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对城市电网提出了极为严峻的考验,导致电网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充电用电需求。另外,老小区公用配电容量有限,即使是家庭交流慢充的需求也很难得到满足。
采用移动充电的形式,多采用蓄电池作为电源为其他电动车应急充电的方式,其所能携带的电量有限,无法满足多辆车的充电需求,充电规模受限。
本实施例所述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通过供料系统210、发电系统220和充电系统230配合,可以满足多辆车的充电需求,极大扩展了充电规模。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发电室120与充电室130之间采用绝热隔音板隔离。通过绝热隔音板将充电室130与发电室120隔离,也即将充电系统230和发电系统220隔离,以减少或者防止货箱100内位于发电室120内的发电系统220等其它设备干扰位于充电室130内的充电系统230正常工作,还可以提高充电系统230的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供料室110与发电室120之间设置有消音室140;发电系统220的排气端连通消音室140;通过消音室140,以减少发电系统220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可选地,供料室110与消音室140之间采用绝热防爆板隔离;也即将供料系统210和消音室140隔离,以减少或者防止发电系统220、发电系统220尾气等其它设备的热能进入供料室110,从而引起供料系统210的温度过高而引发安全隐患。
可选地,消音室140与发电室120之间采用绝热隔音板隔离;也即将消音室140和发电系统220隔离,以降低消音室140的噪音,提高了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静音效果。
可选地,消音室140与发电室120之间采用绝热防爆板隔离;也即将消音室140和发电系统220隔离,以减少或者防止位于发电室120内的发电系统220等其它设备的热能通过消音室140进入供料室110,从而引起供料系统210的温度过高而引发安全隐患。通过设置两层绝热防爆板以隔离其它设备的热能,进一步提高了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货箱100内固定设置有可燃介质泄漏报警系统(图中未显示);通过可燃介质泄漏报警系统,用于早期发现天然气等可燃介质的泄漏,提高了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和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可选地,可燃介质泄漏报警系统包括可燃介质泄漏传感器。当供料系统210采用LNG时,可燃介质泄漏传感器为燃气泄漏传感器。
可燃介质泄漏传感器设置在供料室110的顶部、供料系统210、供料系统210与发电系统220之间的供气管路中的一处或者多处。可选地,可燃介质泄漏传感器设置在供料室110的顶部、供料系统210、供料系统210与发电系统220之间的供气管路;通过设置多个可燃介质泄漏传感器,以提高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和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充电室1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充电室130设置在发电室120的两侧,且设置在货箱100的尾部;其中,货箱100的首部靠近车辆的车头。通过在发电室120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充电室130,以便充电设备可以同时为多个电动汽车等待充电物充电。
可选地,充电系统230包括充电机。每个充电室13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充电机;例如每个充电室130内设置充电机的数量为1个、2个、3个、5个等等。
可选地,每个充电机连接有至少两个充电枪。例如每个充电机连接充电枪的数量为2个、3个、5个、6个等等。
可选地,每个充电室130内设置一个充电机,每个充电机连接两个充电枪;也即,充电系统230包含2台充电机,分别安装于货箱100的后部两侧,各带2个充电枪,可同时为4台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充电系统230可提供功率自动分配功能,可根据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自动分配电能,同时为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服务。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供料系统210包括依次连通的可燃介质储罐、汽化器、缓冲罐和减压阀;减压阀的输出端连通发电系统220的输入端。其中,可燃介质储罐例如可以为LNG储罐、LPG储罐或柴油储罐等等。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发电系统220包括发动机和发电机;发动机利用可燃介质驱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供电于充电系统230。可燃介质为LNG时,发动机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动力机,工作时带动配套的发电机进行发电,电能直接输送到充电系统230,用于给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等待充电物充电。
可选地,供料系统210的减压阀的输出端连通发电系统220的发动机的输入端。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供料系统210例如可以包括柴油储罐、LNG储罐或LPG储罐,还可以包括其他可燃介质。其中,LNG是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的缩写,LPG是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的缩写。
可选地,供料系统210包括LNG储罐;采用天然气为燃料发电,发电成本低、排放少、不污染环境,还能够提供清洁低价的电能,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相对于柴油发电存在较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采用在供料室110固定安装LNG储罐,用于随车携带足够的液化天然气,在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服务时,将液化天然气气化后输出给发电系统220的天然气发电机组作为燃料;利用天然气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提供清洁电能,并便于灵活调配区域充电能力;还可以根据需要在道路或停车场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且采用天然气发电,绿色环保,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倡导。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货箱100的内壁的部分或者全部固定设置有隔音层;通过隔音层,以减少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选地,绝热防爆板固定连接有位于消音室140的隔音层,以降低发电系统220尾气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参见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用于高效散热;其发电室120和充电室130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散热风扇121,发电室120和充电室130的底部分别设置有通风孔(图中未显示)。通过通风孔吸入外部新风,通过散热风扇121排出发电室120或充电室130内的热量。
可选地,发电室120的顶部设置散热风扇121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例如可以为1个、2个、3个、5个等等;可选地,发电室120的底部设置通风孔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例如可以为1个、2个、3个、5个等等;可选地,发电室120顶部的散热风扇121与发电室120底部的通风孔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以提高发电室120的散热能力。
可选地,充电室130的顶部设置散热风扇121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例如可以为1个、2个、3个、5个等等;可选地,充电室130的底部设置通风孔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例如可以为1个、2个、3个、5个等等;可选地,充电室130顶部的散热风扇121与充电室130底部的通风孔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以提高充电室130的散热能力。
可选地,发电室120的散热风扇121的数量为2-5个;充电室130的散热风扇121的数量为1-3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通过供料系统210存储可燃介质并输送给发电系统220、发电系统220利用可燃介质发电并供电给充电系统230以及充电系统230供电给电动汽车等待充电物,以通过移动式充电的方式弥补了电动汽车充电市场的需求;通过供料室110、发电室120和充电室130,以使供料系统210、发电系统220和充电系统230各自设置于独立的腔室内,以提高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安全性能;通过在发电室120和充电室130的顶部分别设置散热风扇121,其底部分别设置通风孔,以有效排出发电系统220和充电系统230散发的热量,以使发电系统220和充电系统230可以正常工作,从而减少或避免出现散热不足导致货箱100内环境温度升高引起发电系统220发电能力下降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散热风扇121为变频风扇;通过变频风扇,以根据发电室120或充电室130内环境温度变化可以实时调节转速和散热能力,以达到强化散热、节能与静音的需求。
可选地,通风孔上设置有百叶或者过滤网。通过百叶或过滤网,以减少或者避免外界大的颗粒物进入发电室120或充电室130内而影响发电室120或充电室130内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货箱100内固定设置有散热冷却系统300;散热冷却系统300包括散热装置和与散热装置连通的散热管路。
散热装置通过散热管路与高温部件连通;通过散热装置以降低高温部件的温度,以将高温部件的热量有效排出。可选地,散热装置通过冷却液体流经散热管路与高温部件连通。冷却液体例如可以为水、冷却液等液体。
高温部件包括发动机的气缸、增压器、排气管或者中冷器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其中,发动机的气缸包括缸盖和缸体。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散热装置设置在供料系统210的上方,也即散热装置设置在供料室110的顶部。
可选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机和与散热风机连接的散热器,散热器上设置有用于流通冷却液体的通路。可选地,散热风机为变频风机,以根据实际散热需求调节变频风机的转速,到达节能与静音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通过散热风扇121、通风孔和散热冷却系统300配合,以高效的为发电系统220和充电系统230提供了充分的散热,以提高发电系统220和充电系统230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使发电系统220和充电系统230可以在大多数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
参见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散热冷却系统300包括第一散热冷却子系统310和第二散热冷却子系统320。
相应的,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装置311和第二散热装置321;散热管路包括第一散热管路312和第二散热管路322。
第一散热装置311通过第一散热管路312与发动机的中冷器400连通;通过第一散热装置311以降低发动机的中冷器400的温度。可选地,第一散热装置311通过第一冷却液体流经第一散热管路312与发动机的中冷器400连通。第一冷却液体例如可以为水、冷却液等液体。
第二散热装置321通过第二散热管路322与发动机的气缸410连通;通过第二散热装置321以降低发动机的气缸410的温度。可选地,第二散热装置321通过第二冷却液体流经第二散热管路322与发动机的气缸410连通。第二冷却液体例如可以为水、冷却液等液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冷却系统300,通过设置第一散热冷却子系统310和第二散热冷却子系统320两个冷却装置,以使发动机的中冷器400和发动机的气缸410的冷却装置各自独立;也即通过冷却中冷器400调节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与通过冷却气缸410调节发动机的温度各自独立,以使通过冷却中冷器400调节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可以调节为最佳状态,以及通过冷却气缸410调节发动机的温度可以调节为最佳状态。进而可以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性能。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散热冷却子系统310包括第一冷却泵313;第一冷却泵313的输出端连通中冷器400,第一冷却泵313的输入端连通第一散热装置311;即第一散热装置311、第一冷却泵313和中冷器400形成依次首尾连通的循环。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散热装置311包括第一变频风机;第一散热装置311还包括与第一变频风机连接的第一散热器,第一散热器设置有与第一散热管路312连通的流通管路。也即,第一散热装置311为变频散热装置。采用第一变频风机,通过电力驱动变频风机进行散热,便于根据环境温度与散热需求调整风机转速,到达节能与降噪的目的。
可选地,第一散热冷却子系统310包括与第一散热装置311电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314;第一温度传感器314用于监测发动机混合器出口燃料气的温度,以使第一变频风机对应调节转速。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314,以便调节第一散热装置311的散热能力,实现精确控制流经中冷器400的第一冷却液体的输入温度和流经中冷器400的气体的输出温度,进而达到调节发动机进气温度的目的。
可选地,第一冷却泵313为变频泵;第一冷却泵313与第一温度传感器314电连接。
第一冷却泵313和第一变频风机依据第一温度传感器314监测的温度值对应调节各自的转速。通过第一冷却泵313采用变频泵,以进一步控制和调节第一冷却液体的流量与流速,从而改变第一冷却液体在第一散热装置311与中冷器400中的传热能力,达到更好的调节发动机的进气温度的效果。
参见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二散热冷却子系统320包括第二冷却泵323;第二冷却泵323的输出端连通气缸410,第二冷却泵323的输入端连通第二散热装置321;即第二散热装置321、第二冷却泵323和气缸410形成依次首尾连通的循环。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二散热装置321包括第二变频风机;第二散热装置321还包括与第二变频风机连接的第二散热器,第二散热器设置有与第二散热管路322连通的流通管路。也即,第二散热装置321为变频散热装置。通过采用第二变频风机,通过电力驱动变频风机进行散热,便于根据环境温度与散热需求调整风机转速,到达节能与降噪的目的。
可选地,第二散热冷却子系统320包括与第二散热装置321电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24;第二温度传感器324用于监测第二散热装置321输出端冷却液的温度,也即第二温度传感器324用于监测第二散热装置321输出端的第二冷却液体的温度,以使第二变频风机对应调节转速。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324,以便调节第二散热装置321的散热能力,实现精确控制流经第二散热装置321输出端的第二冷却液体的温度,进而实现控制流经发动机的气缸410的第二冷却液体的温度,以调节发动机的温度。
可选地,第二冷却泵323为变频泵;第二冷却泵323与第二温度传感器324电连接。
第二冷却泵323和第二变频风机依据第二温度传感器324监测的温度值对应调节各自的转速。通过第二冷却泵323采用变频泵,以进一步控制和调节第二冷却液体的流量与流速,从而改变第二冷却液体在第二散热装置321与气缸410中的传热能力,达到更好的调节发动机温度的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发动机的气缸410包括缸体411和缸盖412;
可选地,第二散热装置321、第二冷却泵323、缸体411和缸盖412依次首尾连通,以通过第二冷却液体更好的冷却发动机的温度。
可选地,第二散热装置321、第二冷却泵323、缸体411、缸盖412和发动机的增压器420依次首尾连通,以通过第二冷却液体更好的冷却发动机的温度和增压器420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空气经增压器420压缩增压并输送给中冷器400,通过流经中冷器400的第一冷却液体冷却并输送给混合器,在混合器内空气与天然气混合并输送给发动机;空气经增压器420压缩增压时,增压器420的温度升高,可通过与第二散热装置321连通,也即通过第二冷却液体以降低增压器420的温度。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参见图7-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货箱100,以使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便于集装、搬运;具体而言,货箱100包括前部板150、后部板151、左板152、右板153、底部板154和顶部板155;前部板150、左板152、后部板151和右板153依次围接。
顶部板155分别与前部板150、左板152、后部板151和右板153的顶部连接;底部板154分别与前部板150、左板152、后部板151和右板153的底部连接。
货箱10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隔板156、第二隔板157和第三隔板158;第一隔板156即为前面所述的绝热防爆板,第二隔板157和第三隔板158即为前面所述的绝热隔音板。
第一隔板156、前部板150、左板152、右板153、底部板154和顶部板155形成供料室110,供料室110用于固定设置供料系统210。也即供料室110用于固定设置燃料储罐,例如可以为LNG储罐、LPG储罐或柴油储罐等等。
第一隔板156、第二隔板157、左板152、右板153、底部板154和顶部板155形成消音室140,消音室140用于降低或者消除发电系统220尾气产生的噪音。
第二隔板157、第三隔板158、左板152、右板153、底部板154和顶部板155形成发电室120,发电室120用于固定设置发电系统220。该发电系统220可以包括天然气发电机组或柴油发电机组,或者其他发电机组。
第三隔板158、后部板151、左板152、右板153、底部板154和顶部板155形成充电室130,充电室130用于固定设置充电系统230。充电系统230包括充电机和各种控制柜;控制柜与充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充电机给电动汽车或者其他待充电物充电。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货箱100,通过形成的供料室110、发电室120和充电室130,以使供料系统210、发电系统220和充电系统230各自设置于独立的腔室内,以降低货箱100内的噪音,以及提高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安全性能;通过消音室140以降低或者消除发电系统220尾气产生的噪音,进一步降低了货箱100内的噪音。
参见图7-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与供料室110对应的前部板150、左板152和右板153中至少一面设置有供料通风窗111;通过供料通风窗111以提高供料室110的通风效果。可选地,与供料室110对应的左板152和右板153中至少一面设置有供料操作门112,通过供料操作门112以便于进行供料系统210的相应操作。
可选地,与供料室110对应的前部板150、左板152和右板153中均设置有供料通风窗111;以进一步提高供料室110的通风效果。
可选地,前部板150固定连接有爬梯160;爬梯160位于货箱100的外部。通过爬梯160,以便于操作人员爬至货箱100的顶部。
可选地,供料通风窗111的面积分别大于前部板150和左板152面积的60%,以确保供料室110的通风效果。
可选地,供料通风窗111的面积大于右板153面积的40%;右板153设置有供料操作门112。
可选地,供料通风窗111为百叶窗。
参见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供料室110设置有可拆装的供料隔板113,以使供料室110分隔为上冷却子室114和下供料子室115;上冷却子室114用于放置散热冷却系统300的散热装置,下供料子室115用于放置供料系统210,以使货箱100的结构更加紧凑。通过在与供料室110对应的前部板150、左板152和右板153中均设置有供料通风窗111,以通过风冷的方式降低散热装置的温度。散热装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风冷的冷却水箱和冷却风机,冷却风机用于提高冷却水箱外的气体流动。可选地,冷却风机为变频风机,以根据实际散热需求调节变频风机的转速,到达节能与静音的需求。
可选地,供料隔板113为防水板,例如为不锈钢板、铸钢板、塑料板等等。通过采用防水板,以防止雨水进入下供料子室115;还可以阻挡下供料子室115的供料系统210发生泄露时,泄露气体直接与散热装置的电器部分接触,提高了货箱100的安全性能。
可选地,下供料子室115的内部顶部设置有可燃介质泄漏传感器,以提高货箱100的安全性能。
参见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与消音室140对应的左板152和右板153中至少一面设置有消音检修门141;通过消音检修门141,以便于检修消音室140内的设备。
可选地,与消音室140对应的第一隔板156、第二隔板157、左板152、右板153、底部板154和顶部板155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板面设置有消音层。可选地,与消音室140对应的第一隔板156、第二隔板157、左板152、右板153、底部板154和顶部板155中均设置有消音层;消音层位于消音室140内;通过设置消音层,以提高消音室140的消音效果。
可选地,消音室140内设置有消音器(图中未显示),消音器用于连接发电系统220的排气管道。发电系统220的排气管道是移动充电设备的最主要的噪音源,用于排放发电系统220的发动机的尾气;通过消音器,以极大降低发电系统220的排气管道的噪音,通过消音室140的消音层进一步降低发电系统220的排气管道的噪音;通过消音器与消音层配合,对发电系统220的排气管道二次降噪,以提高货箱100整体的静音效果。
参见图15-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与消音室140对应的顶部板155设置有排气网板142和排烟口143,排烟口143设置在排气网板142上。
可选地,与消音室140对应的底部板154设置有底部网板144。通过排气网板142、排烟口143和底部网板144,以便于消音室140的排气。
参见7-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与发电室120对应的左板152和右板153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发电检修门122。通过发电检修门122,以便检修发电室120内的发电系统220。
可选地,与发电室120和充电室130对应的顶部板155设置有可拆装顶盖123;通过可拆装的顶盖123,以便在发电系统220检修时,可通过打开顶盖123,从货箱100顶部将发电系统220吊出货箱100。
可选地,与发电室120对应的底部板154设置有底部网板144。通过底部网板144,以便于发电室120的进气。
可选地,底部网板144的材质为铸钢、不锈钢等材料。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与充电室130对应的左板152和右板153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充电操作门131;通过打开充电操作门131,以便于给电动汽车等待充电物进行充电。
可选地,与充电室130对应的左板152和右板153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充电通风窗132;通过充电通风窗132以提高充电室130的通风效果。
可选地,后部板151设置有后部检修门170。
可选地,后部检修门170上设置有后部通风窗171。
参见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三隔板158采用阶梯型隔板;以进一步提高货箱100的隔音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隔板158也可以采用直板型隔板。
可选地,第二隔板157设置有隔板风扇159,用于将发电室120的空气排至消音室140。例如,空气从发电室120的底部网板144进入发电室120,通过隔板风扇159进入消音室140,并从消音室140的排气网板142、排烟口143和底部网板144排出。
可选地,第一隔板156、第二隔板157和第三隔板158均设置有消音层,以提高货箱100的消音效果。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前部板150、后部板151、左板152、右板153、底部板154和顶部板155包括钢板。
该货箱100防音效果好,可有效降低发电系统220工作时的噪声,且散热能力强、检修方便,可以保证发电系统220稳定工作;解决了移动充电设备的发电系统220通风不畅、冷却不足而导致发电机组出力不足、噪声控制不理想、不适合夜间工作、发电机组检修不便等问题。
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电移动充电车,包括车辆本体500和所述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通过发电移动充电车,可以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且具有好的机动能力。
可选地,所述的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包括LNG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也即该发电移动充电车为天然气发电移动充电车,通过天然气发电可以为电动汽车提供清洁的电能,对环境友好,且具有好的机动能力。
可选地,所述车辆本体500为货车或者火车。
所述发电移动充电车具有所述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的优点,所述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公开的优点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于集装的货箱,用于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箱包括前部板、后部板、左板、右板、底部板和顶部板;所述前部板、所述左板、所述后部板和所述右板依次围接;
所述顶部板分别与所述前部板、所述左板、所述后部板和所述右板的顶部连接;所述底部板分别与所述前部板、所述左板、所述后部板和所述右板的底部连接;
所述货箱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
所述第一隔板、所述前部板、所述左板、所述右板、所述底部板和所述顶部板形成供料室;所述供料室用于固定设置供料系统;
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左板、所述右板、所述底部板和所述顶部板形成消音室;所述消音室用于降低或者消除发电系统尾气产生的噪音;
所述第二隔板、所述第三隔板、所述左板、所述右板、所述底部板和所述顶部板形成发电室;所述发电室用于固定设置发电系统;
所述第三隔板、所述后部板、所述左板、所述右板、所述底部板和所述顶部板形成充电室;所述充电室用于固定设置充电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集装的货箱,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供料室对应的所述前部板、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中至少一面设置有供料通风窗;与所述供料室对应的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中至少一面设置有供料操作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集装的货箱,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供料室对应的所述前部板、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中均设置有供料通风窗;
所述前部板固定连接有爬梯;所述爬梯位于所述货箱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集装的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通风窗的面积分别大于所述前部板和所述左板面积的60%,
所述供料通风窗的面积大于所述右板面积的40%;所述右板设置有所述供料操作门;
所述供料通风窗为百叶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集装的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室设置有可拆装的供料隔板,以使所述供料室分隔为上冷却子室和下供料子室;所述上冷却子室用于放置散热冷却系统的散热装置,所述下供料子室用于放置供料系统;所述下供料子室的内部顶部设置有可燃介质泄漏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集装的货箱,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消音室对应的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中至少一面设置有消音检修门;
与所述消音室对应的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所述左板、所述右板、所述底部板和所述顶部板中均设置有消音层;所述消音层位于所述消音室内;
所述消音室内设置有消音器,所述消音器用于连接所述发电系统的排气管道;
与所述消音室对应的所述顶部板设置有排气网板和排烟口,所述排烟口设置在所述排气网板上;
与所述消音室对应的所述底部板设置有底部网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集装的货箱,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发电室对应的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发电检修门;
与所述发电室和所述充电室对应的所述顶部板设置有可拆装顶盖;
与所述发电室对应的所述底部板设置有底部网板;
与所述充电室对应的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充电操作门;
与所述充电室对应的所述左板和所述右板中至少一面设置有充电通风窗;
所述后部板设置有后部检修门;所述后部检修门上设置有后部通风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集装的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板采用阶梯型隔板或者直板型隔板;
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有隔板风扇,用于将所述发电室的空气排至所述消音室;
所述前部板、所述后部板、所述左板、所述右板、所述底部板和所述顶部板包括钢板;
所述第一隔板采用绝热防爆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采用绝热隔音板。
9.一种发电移动充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本体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便于集装的货箱;
所述车辆本体为货车或者火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电移动充电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系统、发电系统和充电系统;所述供料系统用于存储可燃介质并输送给所述发电系统,所述发电系统利用所述可燃介质发电并供电给所述充电系统;所述充电系统用于供电给待充电物;
所述供料系统固定设置在所述供料室内,所述发电系统固定设置在所述发电室内,所述充电系统固定设置在所述充电室内;
所述供料室与所述发电室之间设置有消音室;所述发电系统的排气端连通所述消音室;
所述货箱内固定设置有可燃介质泄漏报警系统;所述可燃介质泄漏报警系统包括可燃介质泄漏传感器;
所述可燃介质泄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供料室的顶部、所述供料系统、所述供料系统与所述发电系统之间的供气管路中的一处或者多处。
CN201711461922.2A 2017-12-28 2017-12-28 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Active CN1080997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1922.2A CN108099742B (zh) 2017-12-28 2017-12-28 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PCT/CN2018/120711 WO2019128722A1 (zh) 2017-12-28 2018-12-12 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1922.2A CN108099742B (zh) 2017-12-28 2017-12-28 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9742A true CN108099742A (zh) 2018-06-01
CN108099742B CN108099742B (zh) 2021-03-05

Family

ID=62214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61922.2A Active CN108099742B (zh) 2017-12-28 2017-12-28 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99742B (zh)
WO (1) WO201912872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8722A1 (zh) * 2017-12-28 2019-07-04 恩吉(福建)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WO2019128710A1 (zh) * 2017-12-28 2019-07-04 恩吉(福建)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CN110410216A (zh) * 2019-07-26 2019-11-05 北京中域天合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集装箱体
CN112888245A (zh) * 2020-12-31 2021-06-0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低噪音密闭水冷散热式高压有源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4604A (ja) * 2002-03-15 2003-09-26 Asahi Denki Kk 移動電源車
CN201769729U (zh) * 2010-09-16 2011-03-23 天津德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式发电车
CN204915421U (zh) * 2015-08-04 2015-12-30 江苏苏美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式电源车
CN105470844A (zh) * 2016-01-04 2016-04-06 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20kV中压应急发电车
CN107178419A (zh) * 2017-07-17 2017-09-19 上海科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移动电源车
CN207711887U (zh) * 2017-12-28 2018-08-10 恩吉(福建)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37879B2 (ja) * 2002-03-07 2007-06-27 株式会社明電舎 電源車の防音装置
CN203022880U (zh) * 2013-01-10 2013-06-26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柴油发电机组
CN205377114U (zh) * 2015-12-31 2016-07-06 浙江幸福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方舱电站电源车
CN205489211U (zh) * 2016-01-04 2016-08-17 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20kV中压应急发电车
CN108099742B (zh) * 2017-12-28 2021-03-05 恩吉(福建)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CN207711886U (zh) * 2017-12-28 2018-08-10 恩吉(福建)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CN107985168A (zh) * 2017-12-28 2018-05-04 恩吉(福建)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CN108001335A (zh) * 2017-12-28 2018-05-08 恩吉(福建)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CN207715229U (zh) * 2017-12-28 2018-08-10 恩吉(福建)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CN207711885U (zh) * 2017-12-28 2018-08-10 恩吉(福建)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4604A (ja) * 2002-03-15 2003-09-26 Asahi Denki Kk 移動電源車
CN201769729U (zh) * 2010-09-16 2011-03-23 天津德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式发电车
CN204915421U (zh) * 2015-08-04 2015-12-30 江苏苏美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式电源车
CN105470844A (zh) * 2016-01-04 2016-04-06 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20kV中压应急发电车
CN107178419A (zh) * 2017-07-17 2017-09-19 上海科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移动电源车
CN207711887U (zh) * 2017-12-28 2018-08-10 恩吉(福建)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28722A1 (zh) * 2017-12-28 2019-07-04 恩吉(福建)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WO2019128710A1 (zh) * 2017-12-28 2019-07-04 恩吉(福建)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CN110410216A (zh) * 2019-07-26 2019-11-05 北京中域天合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集装箱体
CN112888245A (zh) * 2020-12-31 2021-06-0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低噪音密闭水冷散热式高压有源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28722A1 (zh) 2019-07-04
CN108099742B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85168A (zh) 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CN108001335A (zh) 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CN108099742A (zh) 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CN207711886U (zh) 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CN207715229U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US20100230414A1 (en) Energy generating modules with fuel chambers
CN106766419A (zh) 一种利用光伏储能的冷藏车混合制冷系统及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切换方法
US20090066091A1 (en) Energy generating modules with fuel chambers
US20100060016A1 (en) Network of energy generating modules for transfer of energy outputs
CN202737006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电池箱
CN103032160B (zh) 大功率集装箱式柴油发电机组
CN207711887U (zh) 便于集装的货箱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CN207711885U (zh) 车载式移动充电设备及发电移动充电车
US8235009B2 (en) Energy generating modules with exterior wall fuel chambers
CN211618029U (zh) 一种由燃油推进船舶改造而成的纯电力推进船舶
CN109532887A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混合动力单元
CN108104944A (zh) 一种集装箱式发电机组
CN110203080B (zh) 一种多相可增程蓄能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和能源基站
CN209505560U (zh) 一种移动充电车的热管理系统及移动充电车
CN216805248U (zh) 柴油机组电源车
CN215213684U (zh) 一种用于海上环境的箱式发电机组
CN206644712U (zh) 一种无人机系统多功能保障车
CN207080285U (zh) 一种静音移动电源车
CN202847403U (zh) 一种车载蓄电池的降温或保温装置
CN211543286U (zh) 一种可移动的汽车充电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