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97905B - 一种漏钢预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漏钢预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7905B
CN108097905B CN201711461032.1A CN201711461032A CN108097905B CN 108097905 B CN108097905 B CN 108097905B CN 201711461032 A CN201711461032 A CN 201711461032A CN 108097905 B CN108097905 B CN 1080979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w
thermocouples
temperature rise
alarm
referenc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610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97905A (zh
Inventor
孙丹
钱宏智
廖慧
闫小柏
杨伟强
邱成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ougang Autom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ougang Autom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ougang Autom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ougang Autom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610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979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97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7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97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79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4Plants for continuous casting
    • B22D11/148Safety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1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or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漏钢预警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大板坯连铸机,所述方法包括: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当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是否连续N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当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连续N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获得轻度漏钢报警信息,其中,N1和N3均为正整数。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技术中漏钢预报系统报警判断周期长,存在晚报警的现象,从而造成仍会发生漏钢事故,不适合高拉速的生产需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漏钢预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连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钢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20世纪70年代高拉速连铸技术在日本兴起以来,高效连铸技术已成为现代连铸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高拉速作为其主体技术,而随着拉速的提高,结晶器出口处坯壳厚度减薄,易引发漏钢事故。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漏钢预报系统报警判断周期长,存在晚报警的现象,从而造成仍会发生漏钢事故,不适合高拉速的生产需求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钢预警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漏钢预报系统报警判断周期长,存在晚报警的现象,从而造成仍会发生漏钢事故,不适合高拉速的生产需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了漏钢预报的灵敏性、时效性和准确性,适用于高拉速条件下的板坯连铸生产的技术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漏钢预警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漏钢预警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大板坯连铸机,其中所述大板坯连铸机包括结晶器,在所述结晶器铜板上设置有第一排热电偶和第二排热电偶,其中,第一排热电偶距离所述结晶器上口具有第一距离;第二排热电偶距离所述结晶器上口具有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当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是否连续N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当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连续N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获得轻度漏钢报警信息,其中,N1和N3均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第一排热电偶实时温度与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刻的温度值的差值;判断第一排热电偶实时温度与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刻的温度值的差值是否达到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下降检查参考值;当第一排热电偶实时温度与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刻的温度值的差值达到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下降检查参考值,进行连续N4次检查;清空所述轻度漏钢报警信息,重新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其中,N4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2次超过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当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2次超过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记录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2次超过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的第二时刻;记录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的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第二时刻与所述第一时刻的第一时间差;判断所述第一时间差是否在设定延时检查参数时间范围内;当所述第一时间差在设定延时检查参数时间范围内时,获得中度漏钢报警信息;或,当所述第一时间差超过设定延时检查参数时间范围时,清空所述轻度漏钢报警信息、中度漏钢报警信息,重新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其中,N2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本次采样周期的第一排热电偶温度值与前一次采样周期的第一排热电偶温度值的差值;当本次采样周期的第一排热电偶温度值与前一次采样周期的第一排热电偶温度值的差值为负数时,进行连续N5次判断;获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的最高点,其中,N5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第M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M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判断第M+1列或第M-1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6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上升幅度设定参考值;当第M+1列或第M-1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6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上升幅度设定参考值时,获得粘结水平传播报警标识,其中,N6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时间范围;记录第M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M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的第三时刻;记录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6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上升幅度设定参考值的第四时刻;获得所述第四时刻与所述第三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判断所述第二时间差是否超过所述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时间范围的最大值;当所述第二时间差超过所述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时间范围的最大值时,清空所述轻度漏钢报警信息、中度漏钢报警信息、第一排热电偶温度的最高点,重新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或,当所述第二时间差在所述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时间范围内时,获得重度漏钢报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重度漏钢报警信息持续t秒后,清空所述轻度漏钢报警信息、中度漏钢报警信息、第一排热电偶温度的最高点、粘结水平传播报警标识、重度漏钢报警信息,重新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范围为0.1~3℃,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范围为0.1~2.5℃/min。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下降检查参考值范围为-0.15~-3℃,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范围为0.15~5℃,延时检查参数时间范围为1~73秒。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设定参考值范围为0.1~3℃,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参考值范围1~15秒。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漏钢预警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大板坯连铸机,其中所述大板坯连铸机包括结晶器,在所述结晶器铜板上设置有第一排热电偶和第二排热电偶,其中,第一排热电偶距离所述结晶器上口具有第一距离;第二排热电偶距离所述结晶器上口具有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当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是否连续N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当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连续N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获得轻度漏钢报警信息,其中,N1和N3均为正整数。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技术中漏钢预报系统报警判断周期长,存在晚报警的现象,从而造成仍会发生漏钢事故,不适合高拉速的生产需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了漏钢预报的灵敏性、时效性和准确性,适用于高拉速条件下的板坯连铸生产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计算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时间范围;记录第M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M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的第三时刻;记录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6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上升幅度设定参考值的第四时刻;获得所述第四时刻与所述第三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判断所述第二时间差是否超过所述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时间范围的最大值;当所述第二时间差超过所述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时间范围的最大值时,清空所述轻度漏钢报警信息、中度漏钢报警信息、第一排热电偶温度的最高点,重新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或,当所述第二时间差在所述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时间范围内时,获得重度漏钢报警信息。进一步提高漏钢预报的灵敏性,能够提前报出粘结报警,从而达到避免漏钢事故的发生,降低运行成本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漏钢预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漏钢预警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漏钢预警方法的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钢预警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所述方法适用于大板坯连铸机,其中所述大板坯连铸机包括结晶器,在所述结晶器铜板上设置有第一排热电偶和第二排热电偶,其中,第一排热电偶距离所述结晶器上口具有第一距离;第二排热电偶距离所述结晶器上口具有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通过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当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是否连续N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当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连续N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获得轻度漏钢报警信息,其中,N1和N3均为正整数。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技术中漏钢预报系统报警判断周期长,存在晚报警的现象,从而造成仍会发生漏钢事故,不适合高拉速的生产需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了漏钢预报的灵敏性、时效性和准确性,适用于高拉速条件下的板坯连铸生产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漏钢预警方法,请参考图1,所述方法适用于大板坯连铸机,其中所述大板坯连铸机包括结晶器,在所述结晶器铜板上设置有第一排热电偶和第二排热电偶,其中,第一排热电偶距离所述结晶器上口具有第一距离;第二排热电偶距离所述结晶器上口具有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0: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
步骤120:当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是否连续N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
步骤130:当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连续N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获得轻度漏钢报警信息,其中,N1和N3均为正整数。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第一排热电偶实时温度与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刻的温度值的差值;
判断第一排热电偶实时温度与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刻的温度值的差值是否达到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下降检查参考值;
当第一排热电偶实时温度与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刻的温度值的差值达到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下降检查参考值,进行连续N4次检查;
清空所述轻度漏钢报警信息,重新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其中,N4为正整数。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2次超过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
当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2次超过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记录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2次超过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的第二时刻;
记录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的第一时刻;
获得所述第二时刻与所述第一时刻的第一时间差;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差是否在设定延时检查参数时间范围内;
当所述第一时间差在设定延时检查参数时间范围内时,获得中度漏钢报警信息;或,当所述第一时间差超过设定延时检查参数时间范围时,清空所述轻度漏钢报警信息、中度漏钢报警信息,重新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其中,N2为正整数。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本次采样周期的第一排热电偶温度值与前一次采样周期的第一排热电偶温度值的差值;
当本次采样周期的第一排热电偶温度值与前一次采样周期的第一排热电偶温度值的差值为负数时,进行连续N5次判断;
获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的最高点,其中,N5为正整数。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第M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M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判断第M+1列或第M-1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6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上升幅度设定参考值;
当第M+1列或第M-1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6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上升幅度设定参考值时,获得粘结水平传播报警标识,其中,N6为正整数。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时间范围;
记录第M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M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的第三时刻;
记录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6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上升幅度设定参考值的第四时刻;
获得所述第四时刻与所述第三时刻的第二时间差;
判断所述第二时间差是否超过所述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时间范围的最大值;
当所述第二时间差超过所述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时间范围的最大值时,清空所述轻度漏钢报警信息、中度漏钢报警信息、第一排热电偶温度的最高点,重新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或,当所述第二时间差在所述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时间范围内时,获得重度漏钢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重度漏钢报警信息持续t秒后,清空所述轻度漏钢报警信息、中度漏钢报警信息、第一排热电偶温度的最高点、粘结水平传播报警标识、重度漏钢报警信息,重新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范围为0.1~3℃,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范围为0.1~2.5℃/min。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下降检查参考值范围为-0.15~-3℃,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范围为0.15~5℃,延时检查参数时间范围为1~73秒。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设定参考值范围为0.1~3℃,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参考值范围1~15秒。
实施例2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漏钢预警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漏钢预警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数据采集通讯模块4,所述数据采集通讯模块4通过以太网完成数据存储模块与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1的数据上传、下载;
数据存储模块5,所述数据存储模块5包括系统数据库8和实时数据库9;其中,所述系统数据库8存储热电偶设备参数、拉速设定参数、采集频率设定参数、钢种定义、钢种对应的垂直传播漏钢预报参数、钢种对应的水平传播漏钢预报参数;所述实时数据库9存储由数据采集通讯模块采集的所述第一排热电偶和第二排热电偶温度、拉速、钢种、浇铸状态和浇铸钢种。
高拉速漏钢预报算法模块6,所述高拉速漏钢预报算法模块6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5获取热电偶设备参数、拉速设定参数、采集频率设定参数、钢种对应的垂直传播漏钢预报参数、钢种所对应的水平传播漏钢预报参数,判断当前浇铸状态下的漏钢报警情况,向上一级发出粘结报警信号,并储存进所述数据存储模块5中。
显示模块7,所述显示模块7以图形、数字形式显示热电偶温度、拉速、浇铸状态和报警信息。
服务器2,所述服务器2在后台运行所述数据采集通讯模块4、数据存储模块5和高拉速漏钢预报算法模块6。
计算机3,所述计算机3在前端运行所述显示模块7。
其中,所述服务器2、计算机3、基础自动化系统1通过以太网连接并进行数据通讯。
实施例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漏钢预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国内某钢厂提供了1台双流高效大板坯连铸机,结晶器长度为900mm,结晶器铜板内埋设了6排热电偶,外弧和内弧宽面各安装6行9列共108根热电偶,左侧和右侧窄面各安装6行2列共24根热电偶,总共132根热电偶。热电偶行间距为111mm,列间距为185mm。铜板第一行热电偶安装位置距离结晶器铜板上口172.5mm,距离正常生产时的弯月面72.5mm左右。
设定的逻辑判断计数值如下:N1=3,N2=1,N3=3,N4=1,N5=5,N6=3。
第一浇次生产板坯断面为230mm×950mm,第一浇次计划达到2.4m/min的高拉速进行生产,在大板坯连铸机开始浇铸后,开始启用所述预警方法;
所述数据采集通讯模块4通过每200ms从所述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1读取所述第一排热电偶和第二排热电偶的温度、拉速、浇铸状态、浇铸钢种,存储到实时数据库中;
所述高拉速漏钢预报算法模块6根据当前的拉速和浇铸钢种从所述系统数据库8中读取参数,包括热电偶设备参数、拉速设定参数、采集频率设定参数、钢种对应的垂直传播漏钢预报参数、钢种对应的水平传播漏钢预报参数;
所述高拉速漏钢预报算法模块每200ms把拉速、所述第一排热电偶和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代入逻辑判断算法模型判断当前浇铸状态下的漏钢报警情况。粘结垂直传播逻辑判断和粘结水平传播逻辑判断综合算法判断过程:在t时刻,所述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在t时刻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连续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所述高拉速漏钢预报算法模块发出轻度漏钢报警;在t+1400ms时刻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3次超过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第二排热电偶温度满足上升幅度连续3次超过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的时刻与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的发生时刻相减得到1400ms,时间差在延时检查时间范围(1000ms-5000ms)内,此时所述高拉速漏钢预报算法模块发出中度漏钢报警;在t+2800ms时刻第一排热电偶温度值减去前一采样周期的第一排热电偶温度值为负值,并且连续5次,判断出现最高点;此时所述高拉速漏钢预报算法模块发出粘结垂直传播报警信号;粘结水平传播逻辑判断算法判断在t+1000ms时刻,此列的右相邻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超过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设定参考值,且超过3次,并且此时与相邻列的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刻相减得到1000ms,满足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延时检查参考值范围(1000ms-3500ms),此时高拉速漏钢预报算法模块发出粘结水平传播报警信号;最后,漏钢预报算法模块在t+2800ms时刻报出重度漏钢报警信号,并向所述基础自动化系统1发出所述重度漏钢报警信号,所述基础自动化系统1根据信号进行降拉速操作,从发现有粘结迹象到发出报警整个报警过程只有2.8秒时间,保证了报警时刻的提前量,可以有效避免漏钢事故的发生。
所述高拉速漏钢预报算法模块把报警信息储存进所述系统数据库8中,同时在所述计算机3画面显示报警信息,持续报警1分钟后不再显示。在高拉速生产条件下,所述数据采集通讯模块4和所述高拉速漏钢预报算法模块6一直保持200ms的数据采集周期和逻辑判断周期进行漏钢预报判断,直到钢水浇铸完成。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漏钢预警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大板坯连铸机,其中所述大板坯连铸机包括结晶器,在所述结晶器上口上设置有第一排热电偶和第二排热电偶,其中,第一排热电偶距离所述结晶器具有第一距离;第二排热电偶距离所述结晶器具有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当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是否连续N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当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连续N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获得轻度漏钢报警信息,其中,N1和N3均为正整数。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技术中漏钢预报系统报警判断周期长,存在晚报警的现象,从而造成仍会发生漏钢事故,不适合高拉速的生产需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了漏钢预报的灵敏性、时效性和准确性,适用于高拉速条件下的板坯连铸生产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计算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时间范围;记录第M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M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的第三时刻;记录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6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上升幅度设定参考值的第四时刻;获得所述第四时刻与所述第三时刻的第二时间差;判断所述第二时间差是否超过所述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时间范围的最大值;当所述第二时间差超过所述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时间范围的最大值时,清空所述轻度漏钢报警信息、中度漏钢报警信息、第一排热电偶温度的最高点,重新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或,当所述第二时间差在所述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时间范围内时,获得重度漏钢报警信息。进一步提高漏钢预报的灵敏性,能够提前报出粘结报警,从而达到避免漏钢事故的发生,降低运行成本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漏钢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大板坯连铸机,其中所述大板坯连铸机包括结晶器,在所述结晶器铜板上设置有第一排热电偶和第二排热电偶,其中,第一排热电偶距离所述结晶器上口具有第一距离;第二排热电偶距离所述结晶器上口具有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
当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是否连续N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
当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连续N3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获得轻度漏钢报警信息,其中,N1和N3均为正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第一排热电偶实时温度与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刻的温度值的差值;
判断第一排热电偶实时温度与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刻的温度值的差值是否达到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下降检查参考值;
当第一排热电偶实时温度与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刻的温度值的差值达到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下降检查参考值,进行连续N4次检查;
清空所述轻度漏钢报警信息,重新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其中,N4为正整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2次超过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
当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2次超过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记录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2次超过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的第二时刻;
记录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的第一时刻;
获得所述第二时刻与所述第一时刻的第一时间差;
判断所述第一时间差是否在设定延时检查参数时间范围内;
当所述第一时间差在设定延时检查参数时间范围内时,获得中度漏钢报警信息;
或,
当所述第一时间差超过设定延时检查参数时间范围时,清空所述轻度漏钢报警信息、中度漏钢报警信息,重新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其中,N2为正整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本次采样周期的第一排热电偶温度值与前一次采样周期的第一排热电偶温度值的差值;
当本次采样周期的第一排热电偶温度值与前一次采样周期的第一排热电偶温度值的差值为负数时,进行连续N5次判断;
获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的最高点,其中,N5为正整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第M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M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时,判断第M+1列或第M-1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6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上升幅度设定参考值;
当第M+1列或第M-1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6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上升幅度设定参考值时,获得粘结水平传播报警标识,其中,N6为正整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参考值范围;
记录第M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1次超过第M列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的第三时刻;
记录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连续N6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上升幅度设定参考值的第四时刻;
获得所述第四时刻与所述第三时刻的第二时间差;
判断所述第二时间差是否超过所述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参考值范围的最大值;
当所述第二时间差超过所述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参考值范围的最大值时,清空所述轻度漏钢报警信息、中度漏钢报警信息、第一排热电偶温度的最高点,重新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
或,
当所述第二时间差在所述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参考值范围内时,获得重度漏钢报警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重度漏钢报警信息持续t秒后,清空所述轻度漏钢报警信息、中度漏钢报警信息、第一排热电偶温度的最高点、粘结水平传播报警标识、重度漏钢报警信息,重新判断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幅度是否连续N1次超过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范围为0.1~3℃,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上升斜率设定报警参考值范围为0.1~2.5℃/min。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排热电偶温度下降检查参考值范围为-0.15~-3℃,第二排热电偶温度上升设定报警参考值范围为0.15~5℃,延时检查参数时间范围为1~73秒。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上升幅度设定参考值范围为0.1~3℃,第一排热电偶粘结水平传播报警的延时检查参考值范围1~15秒。
CN201711461032.1A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漏钢预警方法 Active CN1080979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1032.1A CN108097905B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漏钢预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1032.1A CN108097905B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漏钢预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7905A CN108097905A (zh) 2018-06-01
CN108097905B true CN108097905B (zh) 2020-02-28

Family

ID=62214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61032.1A Active CN108097905B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漏钢预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979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6375B (zh) * 2018-12-11 2019-09-2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特征向量和层次聚类的结晶器漏钢预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2499B (zh) * 2007-06-28 2011-01-19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板坯连铸漏钢预报控制方法
JP2013111603A (ja) * 2011-11-28 2013-06-10 Jfe Steel Corp 連続鋳造におけるモールドパウダー評価方法、該評価方法を用いた連続鋳造方法
CN103639385B (zh) * 2013-12-05 2015-09-09 中冶连铸技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最小二乘的漏钢预报方法及系统
CN106980729B (zh) * 2015-07-24 2018-08-17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连铸漏钢预报方法
CN107159862B (zh) * 2017-05-17 2018-09-11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逻辑判断的结晶器漏钢预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7905A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1814B (zh) 连铸生产中的粘结报警方法和系统
CN108097905B (zh) 一种漏钢预警方法
CN104823214A (zh) 车载图像处理装置
CN105014032B (zh) 铸坯切割长度异常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2886504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结晶器漏钢可视化预报方法
CN103639385B (zh) 基于最小二乘的漏钢预报方法及系统
CN109894479B (zh) 棒材尾尺识别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02089096A (zh) 用于预测在连续铸造时形成纵向裂纹的方法
CN103264149A (zh) 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连铸尾坯定尺优化切割的方法和装置
CN108705058B (zh) 一种基于K-Means聚类预报结晶器漏钢的方法
CN105522133A (zh) 一种连铸坯与结晶器铜板粘结行为的判定方法
CN102019393A (zh) 用于连铸机的铸体质量判定方法和装置
CN107442749B (zh) 一种结晶器流场的检测方法
CN115034666A (zh) 一种提高铝型材合格率的生产监控系统
CN103209784B (zh) 铸型内凝固壳的裂纹诊断装置及其方法
JP5673100B2 (ja) ブレイクアウト予知方法
CN102207497A (zh) 连铸坯表面夹渣轧前预报方法
CN110918973B (zh) 一种基于游程的结晶器热像图异常区域标记方法
CN114653914B (zh) 基于形态重构的结晶器漏钢预警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3369451B (zh) 连铸生产中的漏钢自动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5876252A (zh) 一种外破隐患点多方位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H09248661A (ja) 連続鋳造の異物噛み込み性ブレークアウト予知方法
JP2941511B2 (ja) モ−ルド内ボイル検出方法
JPH0775766B2 (ja) 連続鋳造における鋳片縦割れ検出方法
CN114664000B (zh) 识别结晶器粘结脱模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for Early Warning of Steel Leakag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8

Pledgee: Shougang Group Finance Co.,Ltd.

Pledgor: BEIJING SHOUGANG AUTOM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9000019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8

Pledgee: Shougang Group Finance Co.,Ltd.

Pledgor: BEIJING SHOUGANG AUTOM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90000190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steel leakage warning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8

Pledgee: Shougang Group Finance Co.,Ltd.

Pledgor: BEIJING SHOUGANG AUTOM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9000012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